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说课稿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说课稿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说课稿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说课稿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说课稿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明朝的统治》说课稿学习目标:1.了解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基本史实。2.驾驭明太祖和明成祖强化皇权的措施和作用。3.相识明朝“八股取士”科举制度改革影响,过于死板,束缚学问分子的思想和创建性。4.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状况。新课导入:外号:朱重八、朱国瑞性别:男民族:汉职业:皇帝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生卒:1328-1398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还是我的主要经验:1328年-1344年放牛1344年-1347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这个……)1347年-1352年做和尚主要工作是撞钟1352年-1368年造反(这个猛)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是做皇帝这是谁的档案?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农夫起义爆发①缘由:元朝末年,政治非常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②起义: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夫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相关:元顺帝君臣大肆挥霍奢侈,造成国库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于至正十年(1350年)发行新纸币,造成货币快速贬值。广阔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和卑视,纷纷拿起武器起来斗争,导致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就是在农夫起义过程中崛起于群雄之间,成就霸业的。2.明朝的建立朝代:明朝时间:1368年都城:应天(南京)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年号:洪武灭元朝时间:1368年灭元朝标记: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迁都:1421年明成祖时迁都北京(京师)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缘由: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2.目的:巩固统治,强化皇权(1)经济:主动复原发展社会经济(2)政治:全面改革官制在地方:①设立“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②封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在中心:(2)政治:全面改革官制在中心,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目的),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干脆向皇帝负责。明初大案——诛杀胡惟庸丞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思索:朱元璋为什么杀宰相胡惟庸?相权威逼皇权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皇明祖训》(3)军事:目的:分散兵权①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②调兵和武官任命的权力归兵部。皇帝干脆驾驭军事大权场景表演朱元璋:爱卿,昨晚你家挺喧闹的吧?宋濂:回皇上,我请了几位好挚友,让下人打算了几个好菜,喝了点酒。朱元璋:都跟哪些人啊?左边坐着谁,右边坐着谁?宋濂:(战战兢兢地)我左边坐着老赵,右边坐着老孙。朱元璋:哈哈哈,卿家没有欺瞒我,忠臣哪。(笑着摸出一张图)你看这是昨天你们的座次图吧?(宋濂吓出一身冷汗!)皇帝怎么会知道我的事,是谁在监视我?安稳朝中坐,却知天下事。(4)特务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合称“厂卫”。目的:监视官民职能: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爱护皇帝,镇压官民。特点:由皇帝干脆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增设西厂,合称“厂卫”4.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影响利:(权利的分散与制衡)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弊:政策皆出于皇帝,简单出现失误,皇帝权力过大,易形成专权恐怖统治。特点:权力的分散与制衡,通过分散中心与地方的权力,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从而加强了皇权。三、科举考试的变更1.背景:明朝提倡尊孔崇儒。2.目的:加强思想限制。3.考试内容的变更:考试的题目必需来自“四书”“五经”;4.考试标准的变更:对题目的说明必需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5考试格式的变更:答卷的文体必需采纳“八股文”。文体特点:明朝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因此称为“八股文”。明朝在科举考试中用八股文来选拔官员的这种形式叫“八股取士”。相关史事:四书:《论语》《孟子》《高校》《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思索:八股取士的影响①脱离现实生活,读死书,不讲究实际学问,禁锢思想;②官吏大都成为皇帝旨意的听从者。6.危害: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扼杀了人才的培育。中国古代帝王曾经实行过哪些措施来加强思想专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四、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高产作物。玉米红薯(甘薯)马铃薯(土豆)向日葵番茄(西红柿)2.手工业:①棉纺织业:向北推动,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②制瓷业: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3.商业: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②出现了商帮,如晋商、徽商等。③货币:白银成为广泛运用的金属货币练一练1.(2024·广西·中考模拟)明朝高校士宋濂有一次在上朝的时候,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足地说:“你没有欺瞒我。”朱元璋能够驾驭大臣的一举一动是因为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A.废除丞相制度 B.八股取士

C.废行省,设“三司” 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2.(2024·北京·中考模拟)《明史•宋濂传》记述:高校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足说:“你没有欺瞒我。”这一记载可以用于探讨()A.朱元璋提倡尊孔崇儒 B.明初大大强化皇权

C.明朝的君臣关系和谐 D.明初朝臣权力过大3.(2024·河南·中考模拟)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总结了前人的阅历,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加以变革,著成本草学集大成之作。这两部著作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A.尊崇民本 B.继承创新 C.追求和谐 D.多元一体4.(2024·四川·中考模拟)相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以下关于明清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以下正确的表述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C.社会开放,中外经济文化沟通频繁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5.(2024-2025·山东·中考模拟)明宣宗时,内阁高校士互不统属,可对各类奏章提出处理看法;雍正时期的军机处,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如走马灯似地轮番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这些做法意在(

)A.加强专制体系中的皇帝的权力B.使中心政府机构不断得到完善C.提中学央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D.致力于构建政府权力制衡机构6.(2024-2025·山东·中考模拟)视察下面三幅图片,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化的趋势是(

A.君权的不断强化 B.中心集权的趋势

C.中心加强对地方的限制 D.封建体制的不断完善7.(2024·山东·中考模拟)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尽行删去,纂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这反映了明初(

)A.君主专制加强 B.科举制度完善 C.儒家地位提升 D.君臣关系融治8.(2024·广西·中考模拟)顾炎武曾指责明朝某种制度“败坏人才”超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其矛头指向(

)A.锦衣卫 B.八股取士 C.“文字狱” D.废丞相9.(2024·江苏·中考模拟)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学问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A.促进了商业的旺盛 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有利于培育创新人才10.(2024·广东·中考模拟)探讨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地位发生根本性变更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起先成为流通货币11.(2024·广东·中考模拟)“商人投资开办作坊……雇佣一些行会手工业者或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