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_第1页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_第2页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_第3页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_第4页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下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四年级数学全册备课教学内容: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对称、平移和旋转,分数加减法(一),统计,可能性。教学目标:1、在探索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和解简易方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等能力,建立初步的数学思想。2、在探索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在学习因数与倍数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5、结合具体情境,在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分析和判断能力。教学重点:概念教学教学难点:渗透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教学方法:讲授法、归纳法、实际动手操作法、观察法、列举法、自主探索法、课时数:61课时教学进度表:周日期单元内容课时周课时完成情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一一一二二二三三四五五六七七七八九九简易方程简易方程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认识正、负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对称、平移与旋转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统计可能性可能性总复习91253851042355555555555555555555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简易方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的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等式性质二教学难点:信息窗4教法:讲授法、自主探索法、教具:天平课时数:9课时课题:简易方程课时:1累计课时: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具:天平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出示珍稀动物白鳍豚情景图:数学信息: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问题出示: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白鳍豚2004年的只数与1980年支数间的关系.学生交流关注学生能否独立的思考,合作探索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二.探究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把图中的数量间相等关系表示出来。我们还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等式。师介绍天平的功能,结构,使用方法。让学生借助天平理解已知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未知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例题中的相等关系。小组合作,分组实验,左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放不知重量的木块,右盘放50克砝码,天平平衡,得出20+x=50生表示出例一的关系三、解决信息窗二的问题:1、能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出大熊猫人工养殖的只数与野生只数间的关系。2、能在天平上表示出来吗生交流,得出:人工养殖的只数x10=野生的只数四、你能用刚才的思路来解决“怎样用含有x的等式”表示东北虎2003年的只数与2010年只数的关系吗师出示天平示意图生自主探究,然后交流。生自由谈想法。五、概括方程的意义观察黑板上的式子,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总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六,自主练习1、判断那些式子是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引导学生在判断对错的同时,说出判断的依据。2、自主练习2,33、看图列方程让生独立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在进行交流。七、总结:生谈收获,并找出不懂的地方。板书设计:简易方程X+300=40010X=1600像X+300=40010X=16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教学后记:课题:简易方程课时:2累计课时:2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熟练地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课堂练习(1)、填空.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2.求()的过程叫做解方程.3.小明买5支钢笔,每支a元;买4支铅笔,每支b元.一共付出()元.(2)、判断.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2.4x+5、6x=8都是方程.()3.等式不一定是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3)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并求出方程的解.1.x的3倍等于8.4.

2.7除x等于0.9.3.x减42.6的差是3.4.课题:等式性质一课时:3累计课时:3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难点: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教具:天平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出示珍稀动物金丝猴情景图数学信息:金丝猴的数量从1993年600多只,增加到860多只。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问题出示:2004年比199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只金丝猴学生交流:1993年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年只数字母表示:600+x=860让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让生自己感受,在充分体验后提升。怎样求x呢?二.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小组合作,分组实验,左右盘放相同重量的物体,天平平衡,得出x=20,然后方程两边各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10克,发现了什么?生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生自己交流,体验。那么天平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天平会如何呢?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三、能用刚才的思路来解决600+x=860吗?师生共同解决,加深印象。总结: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同学们能解决出:2004年白鳍豚的只数吗?四、自主练习自主练习1、2题。教学后记:课题:等式性质二课时:4累计课时:4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引入对ax=b和ax+b=c这类方程方法的学习。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教学难点:形成应用意识教具:天平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出示珍稀动物黑鹳情景图。数学信息:国外仅存1500只左右,约是我国现存黑鹳只数的3倍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二、探索交流问题出示:我国现存黑鹳多少只?学生交流:我国现存黑鹳只数x×3=1500,用字母表示:3x=1500怎样求x呢?我们可以借助天平来研究。小组合作,分组实验,左右盘放相同重量的物体,天平平衡,得出x=20,然后方程两边各放上4个相同倍数的砝码,发现了什么?生得出: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那么天平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数,天平会如何呢?生自己交流,体验。得出: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你能用刚才的思路来解决3x=1500吗?师生共同解决,加深印象。总结:等式性质二三、巩固练习做自主练习5,6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自主练习第10、11题。教学后记:课题:解较复杂方程课时:5累计课时:5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2、引入对ax+bx=c这类较复杂方程的学习。3、能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具:多媒体、图片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珍稀动物东北虎情景图数学信息:截止到2004年,一共有成年东北虎和白虎16只,东北虎的只数是白虎的7倍。根据这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信息,提出问题二、合作探索问题出示:东北虎和白虎一共有多少只?学生交流:根据设的不同,可能有以下情况7x+x=16x+x/7=16等等。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那种方法最简单,最方便。生达成共识:7x+x=16,也就是说设白虎的只数为x只,最简单。提倡学生用线段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解决7x+x=16的解法。师适时引导:7个x加上1个x等于8个x。让生通过线段图自己得出7x+x=8x总结:线段图的画法和倍数方程的设法。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一题。让学生看线段图列出方程,集体订正。2、第二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自主练习第3、4、5题。教学后记:第二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梯形的特征、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简单的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相应图形的;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3、能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具:多媒体课时数:10课时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时:1累计课时:6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用数方格和转化的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3、平行四边形面积能灵活运用,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具:多媒体、三角板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课题:梯形的面积练习课课时:9累计课时:19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基本练习:

1,求下面梯形的面积:

上底2米下底3米高5米

上底4分米下底5分米高2分米

2,填空: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这个拼成的图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与()的和,高等于梯形的(),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3,梯形的上底是a,下底是b,高是c,则它的面积=()

4,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是15米,高是4米,面积是()平方米.

5,一个梯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如果它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扩大2倍,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6,判断:

1)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2)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3)一个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高是3厘米的梯形,它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

三,提高练习: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每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自主练习第4题。让学生先量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出梯形的面积,集体订正。3、第8题让学生先把组合图形拆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再计算。四、作业:自主练习9、10、11题。教学后记:课题:梯形的面积练习课课时:10累计课时:20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熟练地计算不同梯形的面积。教学重点: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填空题1、两个()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也可以拼成一个()。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分米,高是5分米,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二、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每个梯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三、一块白菜地的形状是梯形。它的上底是9米,下底是12米,高是18米。如果平均每棵白菜占地9平方分米,这块地里一共有白菜多少棵?四、一块梯形广告牌的上底是12米,下底是16米,高是2米。油漆这块广告牌一共用油漆56千克,平均每平方千米用多少油漆?五、根据计算面积的算式把相应的图形画无整。(4+3)×2÷24×2六、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两个面积是15平方厘米的不同的梯形。教学后记:课题:关注我们的活动空间课时:11累计课时:21课型: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巩固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及小数四则计算、统计、测量等知识。

2、经历观察、调查、测量等活动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应用意识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生课前搜集有关学校学生活动场地的信息。课件。调查记录表教学方法:实际动手操作法教学过程:活动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你最喜欢学校的哪个地方?

师:你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活动场地怎么评价?为什么?

师:想不想来知道有关小学生活动场地的相关信息?

学生交流对学校的总体感受。

生重点围绕课间活动场地、操场等地方的情况进行交流。

对学生进行爱校教育,激发他们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活动二:调查研究1、师:你知道哪些地方属于我们的活动场地吗?

2、师:课前你搜集的相关资料中有没有与这个相联系的内容?能与大家交流一下吗?

3、师:我们学校的生均占地面积达到标准了吗?谁能猜测一下?

4、师:想不想知道你的猜测结果对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做?

5、师:让我们到现场去测量一下吧,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

学生交流各自的看法,师纠正不正确的观点。

学生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再全班交流。

师利用课件展示课前搜集到的信息。并介绍得到信息的途径。学生猜测,并说明这样想的原因。

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再全班集体交流,完善方法。

学生现场测量,填写调查记录单。

关注学生能否进行个性化思考。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

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教给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让学生知道测量有哪几种基本方法。

关注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发展。活动三:汇报交流1、师: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分享你们的调查结果?

2、师:你认为他们的测量方法怎么样?你还有更合理的调查方法吗?为什么?

学生代表交流结论及调查过程,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测量的。

学生结合实际操作情况进一步交流测量方法,并说明这种方法的优势。

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拓展应用情况教给学生优化获得信息的方法。活动四:提出建议师:根据这次调查测量的结果,你对学校有什么建议提出?

学生小组交流,形成书面材料,全班交流,并进一步完善提议,在合适的时间内交给校方。

关注学生的分析、整理能力的发展。活动五:合作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学生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教学后记: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2、3、5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2、3、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教学重点:2、3、5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教学难点:2、3、5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教法:观察法、渗透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具:多媒体课时数:5课时课题:2、3、5倍数的特征课时:1累计课时:2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探索2、5、3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2、5的倍数。初步理解奇数、偶数的概念。2、在探索活动中发展观察、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2、5、3倍数的特征教学难点:2、5、3倍数的特征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观察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你以前学过因数吗?你能举出一个因数的例子吗?2、你能举出一个倍数的例子吗?3、请观察课本的情景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教学新课1、通过观察大家提出了这样的数学问题:各项表演分别可以选派几人参加?师:那个同学能很快地说出答案生:跳圆圈舞的是5的倍数,跳交谊舞的是2的倍数,跳叠罗汉的是3的倍数。2、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找到2、3、5的倍数呢?生:可以用2、3、5分别乘上一个数找到2、3、5的倍数。生:2的倍数有2×1=22×2=42×3=62×4=82×5=10……3的倍数有3×1=33×2=63×3=93×4=123×5=15……5地倍数有5×1=55×2=105×3=155×4=20……师:老师这里有一张百数表,请你用红色涂出2的倍数,用黄色涂出5的倍数,用绿色涂出3的倍数。学生涂色后,教师引导思考:师: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生:2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师: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生:5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5。3、引导学生认识奇数和偶数师:通过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我们可以把数分为两类:奇数和偶数。师:像2、4、6、8、10、12、14……都是偶数师:你还能想到哪些数是偶数?生:18、90、80、78、40、38、30、56都是偶数。师:偶数有多少个?(无数个)师:那你猜一下什么样的数是奇数呢?生:1、3、5、7、9、11……都是奇数。师:奇数有多少个呢?(无数个)4、引导学生观察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师:3的倍数个位上有什么特征?生:3的倍数个位上没有什么特征师:小组讨论一下,3的倍数有没有其它的特征。师:每个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生:将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师:其它小组同意他们组的意见吗?下面每个小组都自己举几个例子来验证一下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通过验证,我们发现他们的结论是正确的。三、课堂练习:1、2、3、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2、什么样的数是奇数、什么样的数是偶数,举例说明。3、完成课本自主练习1—6题。四、总结谈话: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运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你能解决哪些问题?五、作业:自主练习第7、8题。教学后记:板书设计:2、3、5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3的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课题:2、3、5倍数的特征课时:2累计课时:23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2、会运用2、5、3的倍数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正确判断出2、5、3的倍数。教学难点:会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观察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2、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3?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3、在3的倍数中,哪些是9的倍数?

二、概念辨析

1.凡是偶数都是2的倍数。()

2.没有因数2的自然数一定是奇数。()

3.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4.个位是0的自然数一定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5.个位是3、6、9的数一定含有因数3。()

6.30.6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所以这个数是3的倍数。()三、课堂练习1、按要求写数。

6150

2314

450

268

115

216(1)是2的倍数的有:

(2)是2的倍数的有:

(3)是2的倍数的有:

(4)同时是2、3的倍数的有:

(5)同时是3、5的倍数的有:

(6)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有:

(7)同时是2、5、3的倍数的有:

2、请你写出3个同时是2、5、3的倍数的三倍数。3、写出2个是9的倍数的数。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教学后记:课题:质数和合数课时:3累计课时:24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因数的意义,并能熟练的找出一个数的因数。2、在掌握因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并能正确区分自然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找因数的方法和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观察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你能举出一个因数的例子吗?2、观察课本的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教学新课师:情景图中的方阵分别有几个人?这些数有什么规律?生讨论找出规律:这些数的最小的因数都是1,最大的因数都是他本身,这些数的因数的个数都是两个以上。师:下面我们用棋子摆一摆1—10这些数是否都能摆成方阵。小组为单位摆一摆。问:哪些数能摆成方阵,哪些数不能?学生动手,得出结论: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数都能摆成方阵。师:下面我们来找一下1—20这些数的因数。4的因数有1、2、4;6的因数有1、2、3、6;8的因数有1、2、4、8;9的因数有1、3、9;10的因数有1、2、5、1、0;12的因数有1、2、3、4、6、1、2。问: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这些数的因数都有两个以上,最少的有三个,除了1和他本身,至少还有一个别的因数。1的因数有1;2的因数有1、2;3的因数有1、3;5的因数有1、5;7的因数有1、7;11的因数有1、11。问:1、2、3、5、6、11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这些数(除了1)只有两个因数,一个是1一个是他本身,1只有一个因数1。小组讨论:怎样给质数和合数一个准确的定义?质数和合数的定义:只有1和他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他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1只有一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三、课堂练习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2、写出5个质数、5个合数3、完成自主练习第1-4题四、总结谈话: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应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你能解决哪些问题?五、作业:自主练习第5、6题板书设计:质数与合数像2、3、5这样只有1和他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除了1和他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数,叫做合数;1只有一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学后记:课题:质数和合数课时:4累计课时:25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巩固质数和合数的含义。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3、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观察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复习质数和合数的含义1、我们上节课学习什么了,请大家回忆。2、质数和合数有哪些特点?3、怎样找质数。二、基本练习(电脑课件)1、20以内的质数有(

)。2、判断(1)所有的偶数一定是合数。(

)(2)2是质数,同时也是因数。(

)(3)区分质数和合数,是以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为标准的。(

)3、分一分1

3.4

12

19

54

87

417

13

398

奇数

偶数

质数

合数

三、综合练习在表中圈出所有的质数,并回答下列问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1)除了2、3两个质数外,其余的质数都分布在那些列中?(2)把这个表扩大到90,再看此时质数的分布情形是怎样的。(3)在把两个最小的质数相乘,用他们的积去除其他的质数,看你能发现什么?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五、作业:自主练习3、4题。教学后记:课题:分解质因数课时:5累计课时:26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含义,初步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教学重点: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分解质因数.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观察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在5、13、21、32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为什么?2.把上面各数用两个自然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5=(

)×(

)13=(

)×(

)21=(

)×(

)32=(

)×(

)教师:填出的这些数与原数有什么关系?3.以上几个自然数都可以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其它的自然数行吗?教师: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自然数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出来?板书:把一个自然数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二、新授1.如果我们做一个规定,“1除外”(板书于因数外),也就是因数不能用1,这句话还能这么说吗?举例说明.教师:在因数不用1的前提下,什么数仍能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什么数就不能?(合数能,质数不能)板书:把一个合数用两个因数(1除外)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2.根据这条结论把下面几个合数用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6、15、24、286=2×324=2×12=3×8=4×615=3×528=4×7=2×143.这些合数(指24、28)的因数中还有合数12、8、6……根据刚才的结论又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示?现在不限制因数的个数(擦去结论中的“两个”)把这些合数用最多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组织学生讨论汇报.24=2×2×2×3教师:6和15还能不能用更多个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为什么不能?明确:这些因数都是质数,根据这一特点,我们给它们起一个名字?(质因数)根据黑板上的例子说一说什么叫质因数?4.反馈练习6的质因数有().2和3是6的()2和3还是谁的质因数?24的质因数有哪些?28的质因数有哪些?如果说3和5是质因数对吗?怎么改?(12、4、6……)这几个因数是不是质因数?5.现在我们是把一个合数用什么形式表示出来?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原结论中添上“质”字,去掉“1除外”.同步板书课题:分解质因数.三、练习1.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并说明理由.(1)35分解质因数是35=1×5×7(

)(2)60分解质因数是60=2×3×10(

)(3)27分解质因数是27=3×3×3(

)(4)14分解质因数是2×7=14(

)2.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1)口答:4、6、8、9、10.(2)笔答:16、18、54.3.把9、90、900分解质因数,你发现什么?四、小结什么叫质因数?什么叫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五、作业1.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8

12

16

24

54

722.下面的数是由哪几个质数相乘得到的.10

21

27

35

49

50板书设计: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30=2×3×5课题:认识正、负数课时:1累计课时:27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2、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正、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认识正、负数的意义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观察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活动一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领略一下我国最热的地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出示课件,伴随音乐出示背景材料)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欣赏画面,提出数学问题。活动二师:谁能说一说零上13度于零下3度表示什么意思?怎样用数学符号来表示呢?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并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好吗?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索。师:那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师:同学们用一组相反的符号表示出零上与零下温度。通常这样表示:板书:+13c-3c师:比海平面低155米学生自主探索表示海平面高度的方法并交流。师:地势高度称为海拔高度,是相对于海平面来说的。一般的,以海平面为分界线,海平面以下155米通常表示为“-155师:象+13这样的数是正数,读作:正十三。“+”是正号,通常省略不写;象-155、-3这样的数,是负数,分别读作:负三、负一百五十五,“-”是负号。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生独立思考,建立正、负数的概念。活动三师:你能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学生讨论交流。师:同学们都用正负数表示出了生活中的一些数量。你能说一说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学生比较分析每组数量的共同点。师: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活动四:自主练习1、3、4学生独立练习并交流订正活动五:师: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一种新的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就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但在表示时,先要确立哪一个量为正数,那么相反的量就为负数。师生交流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板书设计:认识正、负数“+”是正号,“负”是负号。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后记:课题:认识正、负数课时:2累计课时:28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正、负数的意义;会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2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正、负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师生谈话,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领略了我国的热极—吐鲁番盆地的奇异风光,从中你都收获了些什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上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正负数的知识,还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负数,好吗?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上节课我们就知道吐鲁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零下3℃左右,冬季则到零下10℃左右。你会表示这两个温度吗?很好,那么你知道哪个温度更低一些吗?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温度计比较:学生会发现—10℃

表示的温度低。三、拓宽应用。1.自主练习第2题2.2.自主练习第5题3.自主练习第7题4.自主练习第8题①

讨论确定什么情况下用正数表示?什么情况下用负数表示?②

交流得知。习惯上一般将进货、盈利等用正数表示,与之相对应的出货、亏损就用负数表示。5.自主练习第6题引导学生观察标签(课前要准备好标签)对“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发表见解通过讨论,明白意思。6.自主练习第9题,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五、作业:自主练习第7、8题。教学后记:课题:我学会了吗?课时:3累计课时:29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复习巩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揭示主题,引入课堂。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已接近尾声,那这一单元我们学得怎样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二、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同学们见过存折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好吗?(出示一页存折图。)在这一页存折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强化练习,拓展提高。1.下表记录了某星期内股市的升跌情况,请完成下表:时间升跌情况用正负数表示星期一上升100点+100星期二下跌50点

星期三上升60点

星期四下跌30点

星期五上升2点

2.在4个不同的时刻,对同一水池中的水位进行测量,记录如下:上升3厘米,下降6厘米,下降1厘米,不升不降。如果上升3厘米记为+3厘米,那么其余3个记录怎样表示?3.举出3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4.实验小学五年级(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厘米。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试完成下表:姓名小明小宾小丽小亮小颖小山身高144

140

165身高与平均身高的差值-1+20

+3

(1)谁最高?谁最矮?(2)最高与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三、课堂总结:看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相信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一定会拥有更多的收获!教学后记:第五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目标:1、结合和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比较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2、在感受分数的意义、探求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做单位“1’.教法:观察法、理解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教具:教学挂图、多媒体课时数:8课时课题: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时:1累计课时:30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2、能用分数表达与交流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教学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教学方法:观察法、理解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教具:多媒体、船模、飞机模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出主题师:同学们喜欢科技活动吗?你们参加过那些科技活动?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光明小学在科技周中的两项活动。大家看课本第67页信息窗1。通过观察你了解到了什么?(学生观察情景图并交流。):师:通过观察你了解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情景图并提出问题。)师:每个同学分得的船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是怎样得到的?同学们们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生:独立思考,并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把5只船模看着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每份(1只)占这个整体的,初步感知单位“1”。师:两只船模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3只呢?又表示什么意思?里有几个?生:结合,说一说它所表示的意思。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二、主动构建质疑问题师: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组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引导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或用图画一画。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并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生独立思考,并操作学具。得出一小队把4架飞机看着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组放飞,也就是要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2架)就是一小队飞机数的;二小队把6架飞机看着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组放飞,也就是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份(2架)就是二小队飞机总数的。引导学生质疑:一小队放飞的两架飞机,是这个小队飞机总数的,二小队放飞的两架飞机,是这个小队飞机总数的。同样是2架飞机,为什么用来表示的分数不一样呢?生:可以根据上述的活动过程得出:由于飞机的总数不一样,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多,所以同样是2架飞机,用来表示的分数一个是,一个是。三、拓展应用归纳概括师:同学们刚才分别把5只船模、4架飞机和6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并把这个整体分别平均分成5份、2份、3份,得到不同的份数。同学们还能举些例子,说明可以把什么也看作一个整体吗?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如一张长方形的纸、1米长的绳子、8枚纽扣、12根小棒等,并让学生分别把这些材料看作一个整体,分一分,看能得到怎样的分数?生动手操作,并得到不同的分数。师:你能说一说每一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吗?生相互交流是怎样得到分数的。师:你能说一说上面的活动中都是把谁看作一个整体的吗?我们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通常叫做单位“1”。你能说说单位“1”与自然数的1有什么不同吗?能不能举例说明。生说明谁是单位“1”,以及与1的不同,(师可点拨)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分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如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份就是。师: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四、深化巩固,练习提高自主练习第1、2、3、4题。生独立完成,个别差生,给于辅导。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满意吗?生谈收获,并自我评价。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教学后记:课题:分数的意义课时:2累计课时:31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正确建立单位“1”的观念。2、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切实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学重点:认识分数的意义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通过回忆,梳理旧知

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2.说说3/4、4/9的意义,并画图说明。二、基本练习1.自主练习第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校对。小结:谁是单位“1”?把单位“1”平均呢分成几份?2.生活中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举出一些分数,然后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套上情景,再让学生延伸问题。3.练习:出示粉笔盒:师:老师从第一盒中拿出1根,就拿出了整盒的1/5,这盒粉笔一共有几根?老师从第二盒中拿出2根,就拿出了整盒的1/5,这盒粉笔一共有几根?老师从第三盒中拿出3根,就拿出了整盒的1/5,这盒粉笔一共有几根?请你想一想,画一画。师:为什么第一盒是1根1根的画,第二盒是2根2根的画,第三盒是3根3根的画呢?

生:因为它的每份数分别是1根、2根、3根。评:同样一个“1/5”,所表示的粉笔枝数是不一样的。三、游戏练习师:我们要学会自己出题考自己。现在来进行“闯关”游戏。

第一关:考考你的眼力。1.出示一个长方形,标出其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目测是其中的几分之几?。为什么看出三分之一?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的一份。2.出示一个圆,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学生猜测是1/3、1/2、3/8……实际上是一个圆的八分之三)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3份的数是3/83.教师出示的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四分之一。(露出的是一个小三角形),你能根据老师画的,画出下面的图形吗?老师告诉你,答案可能不止是一种。

师:画的时候,关键是什么?生:一定要平均;一定要画三个同样大的三角形;看露出一份。学生操作,接着上台展示自己的画。第二关:快速抢答。

师:6枝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枝?(2枝)每份是这6枝铅笔的几分之几?(1/3)

师:12枝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枝?(4枝)每份是这12枝铅笔的几分之几?(1/3)

师:一盒铅笔,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1/3)

师:为什么不回答几枝铅笔呢?2枝可以用1/3表示,4枝也可以用1/3表示,为什么?

要弄清楚1/3是谁的1/3,整体不同,1/3所对应的量,也就不同。第三关——动手操作

师:有12根小棒,请你拿出它的1/2,你会拿吗?生:6根。

师:有12根小棒,请你拿出它的1/6(

)拿出12根的1/3,拿出12根的(

1)/4,再出示拿出12根的(3)/4。四、自我评价你对自己的学习表现满意吗?对自己学习满意的同学站起来!这时用分数表示是多少?五、全课总结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后记: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课时:3累计课时:32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3、培养学生尊敬长辈、团结合作、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商(b≠0)的意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引入信息图,初步感知关系师:请同学门先看课本72页上的信息图,并一起朗读信息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最终以课本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即:平均每个活动衣架用多少米木条?生可举手回答,然后师板书:1÷3=0.33333……师:这个商用小数表示太麻烦了,而且也无法分割,能不能用其他的办法来表示呢?请大家看下面的线段图。师:画出线段图,让生感知,1米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米?米1米因此得到:1÷3=。加深探索感知关系师:大家再一起朗读信息图中的右图,问: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自然会想到:平均每个书签用多少塑料板?2÷9=其中一米长的塑料板,平均分成9份,每份就是2个米,即米。通过画图可知:2÷9=。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探索,同学们能得到什么结论?生讨论回答。总结:分数与除法即有联系,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个数,板书: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与分数线。即:被除数÷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b≠0)。你能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板书:a÷b=(b≠0)为什么b≠0?四.自主练习巩固提高课本第75页1,2,3(其中第一题3生板演,第二题讨论后回答,第三题独立完成)五、总结评价: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六、作业:自主练习第3、4、5题。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教学后记: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课时:4累计课时:33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填空题1、看分数,写除法式子=()÷()=()÷()=()÷()=()÷()2、看除法式子,写分数7÷13=3÷17=11÷4=2÷23=3、混练5÷()=()÷7=4、抢答(课件):看除法式子说分数答案,看分数填空(除法各部分)5、把1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是多少米?平均截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6、在10以内的整数中,奇数有(),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2、52,78,165,402,360这几个数中,()能被2整除,()能被3整除,()能被5整除。3、把3米长的钢筋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米,每段是全长的()。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40分=()时1450立方分米=()立方米450平方分米=()平方米5、把12支铅笔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到这12支铅笔的(

),是()支铅笔。6、把10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占水的几分之几?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二、巩固应用,解决问题老木匠原来是想做4条腿的椅子。可是客户说:“我不要四条腿的,那样没有个性,我要三条腿的椅子,而且正好用完这1米的原木”。怎么办呢?请你帮帮老木匠想想应该怎样截木头呢?教学后记: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课时:5累计课时:34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2.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教学重点: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难点: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教学方法:观察法、归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我们前面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谁能说一说是什么关系?板书:被除数÷除数=用字母表示:a÷b=(b≠0)生看课本73页红点,您能把表示、、、和的数涂出来吗?生:针对上述分数进行涂色,师巡视指导问:你们发现这些分数相同吗?为什么?师:我们把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二.合作练习1.写出下面图形所表示的分数,并说明理由。()()()2.下面这些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为什么?三.知识扩展师: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还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如:还可以写成,读做二又三分之一。按照以上方法,同学们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吗?师画图,生回答怎样通过图示把表示成带分数。()()最后总结得:=9÷4=。师:你能把和化成整数吗?=10÷2=5,=15÷5=3。引导生总结:“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要用分母去除分子。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练习:把化成带分数:=11÷3=3+=。四、自主练习,巩固提高课本第76页5,6,7,8(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什么?六、作业:自主练习第9、10、11、12题。板书设计:真分数与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教学后记: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课时:6累计课时:35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较好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探索主题师:同学们,为了让你们了解到更多的科技知识,在科技周活动中,学校做了三块科普展板(投影出示教材中的三块展板)。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每块展版的图片部分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师: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谁能解答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生猜想。师:谁还有别的想法?师:猜想对解决问题很重要,它们到底相不相等?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来验证一下。二、自主探索揭示主题师:同学们想了很多好的方法,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生汇报:我们组是用画图的方法来验证的。我们先画了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表示三块展板,把它们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和8份,再分别去其中的1份、2份和4份涂上颜色(展示学生画的图)。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涂色部分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生2:我们组是用折纸的方法来验证的。我们先取了三根同样长的纸条,通过对折把它们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和8份,分别涂色表示、、(展示学生的折纸情况)。通过折纸我们组也发现==。生3:……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用这么多好的方法验证了==。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生说变化。师:这是不是一个规律呢?你能再举例来验证一下吗?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验证师: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学们现在小组内总结一下,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生讨论。生汇报,师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问:如果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0,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刚才总结的基本性质需要补充吗?生:再添上“0除外”。三、自主练习,巩固提高:课本第80页1、2、3、4题。第1题引导学生通过涂色和比较,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直观感受。第2题板演,第3、4题学生自做。师巡视指导。课堂小结:一生小结,他生补充,教师评判。五、作业:自主练习第2、5、6题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后记: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课时:7累计课时:36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2、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知识的运用中体验数学价值。教学重点:分数基本性质的综合运用。教学难点:养成将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的习惯。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练习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与联系1、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1)先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2)找一找正确的答案:A、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2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乘以2缩小2倍增加1倍不变B、把的分子与分母都乘4,那么()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单位都不变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单位都变了分数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变了分数的大小和分数单位都无法确定C、把2/7的分母加上14,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也加上14扩大2倍扩大3倍加上4让学生独立思考后作出选择,再进行组内交流,最后全班评讲。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相互间的对应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0)练一练: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3÷54÷38÷129÷7学生独立完成,师巡注意对错解生的个别指导。(2)关系的延伸用分数来表达两数之间的商的关系例:四二班男生23人,女生25人,你能表述出所有的商的关系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进行交流。(3)拓展问:从上面的问题与对应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议一议,感知并体会到: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如3/4吨;还可以表示两种数量间的关系,如男生是女生的23/25,女生是全班的25/48等。当用分数来表述两种数量间的关系时,数量关系是:一个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二、练习与深化:把5/14的分母乘2,分子应该(),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根据()。如果分子变成2、5,那么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是()三、全课总结(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简单应用)四、作业布置:自主练习第4、5、6题。教学后记:课题:整理与复习课时:8累计课时:37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自觉复习的习惯。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教学难点: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教学方法:复习巩固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请用一个分数描述我们的班级。分析自己所说的分数。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是否是真假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基本性质二、请按这样的步骤进行:第一,组内每位同学按顺序阐述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图,要让其他组员听清、听懂;其他组员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看法和修改的意见等。第二,从中选取出一幅最能代表你们小组看法的网络图,按它的顺序举出具体的例子来说一说图中的每个定义、每种技能等。第三、请注意举例比较一些字义相近而意义不同的知识点。三、巩固练习1、辨析:(1)把单位“1”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3份就是()。(2)分数()的分子乘以2,分母加上5,分数的大小不变。(3)用分数表示35÷21的商是()。(4)修一条路,计划6天完成,按计划平均每天修这条路的()。(5)最简分数就是分子和分母都是素数的分数。(6)2千克的()和1千克的()一样重。(7)甲数的()一定比乙数的()大。(8)在100克水中加入10克盐,盐占盐水的()。2、加工一个零件,张师傅用了小时,李师傅3小时加工了5个同样的零件,谁加工得比较快?为什么?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对称、平移与旋转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够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2、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体验图形美。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教学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平移与旋转方法设计简单图案。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际动手操作法教具:多媒体课题:轴对称图形课时:1累计课时:38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3、欣赏生活的图案,体验图形美。教学重点:画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教学难点:画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际动手操作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旗帜的图案,我们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出示情景图。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其中的美。师: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生交流。二、探究新知操作明理同学们喜欢剪纸吗?下面就请同学们跟我来学剪纸好吗?(课见出示)拿出你课前准备好的彩纸将纸对折在纸上画出图案(注意画时,沿着折痕处画图形的一半,可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图案)沿线条剪下把纸展开请同学仔细观察展开图,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概括讲解师在学生交流基础上引导总结。课件出示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概念,学生齐读概念。基础练习a:观察一组图形,看看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口答)b:让我们再看看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吧(学生欣赏)c:你还能举出哪些生活中的轴对称例子。学生交流d:说一说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找生口答)学习画对称轴正方形、长方形各有几条对称轴?拿出你的正方形、长方形纸片,折一折,找一找它们的对称轴在哪?怎样画出来?(引导学生画出对称轴)5、巩固练习:①90页第2题,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展示结果。②课件出示练习下列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你能找出它有几条对称轴吗?看一看老师的答案是否正确?6.学习画轴对称图形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学习了找对称轴,如果给出一个图形的一半,你能画出它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吗?实物出示89页例题图形,学生尝试完成,并交流画法。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自己的经验,师引导学生根据轴对称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对称点,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特点。师:用大家研究得出的办法完成第二个图形的一半,看谁画得好。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学生独立完成90页第5题,交流展示。三、强化新知:课件出示练习下面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下面的数字或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她们各有几条对称轴?0123456789ABCDEFGHMXYZ3.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四、合作总结,布置作业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呢?2.作业: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的对称轴。教学后记:课题:轴对称图形课时:2累计课时:39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教学重点:画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教学难点:画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际动手操作法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奇特的图形——轴对称图形,它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不但生活物品、建筑、动植物中有对称特性,就连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对称现象,不信我们就一同去找一找。

二、巩固练习

(一)做自主与练习

1、第1题。

先让学生找出哪些是对称的图形,在它下面画上“一”。

再围绕“怎么找”进行小组交流,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全不全。

根据找出的轴对称的图形思考它们在对称位置上有什么区别。

2、第2题:

画出对称轴。集体订正。

3、第3题: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一定要认真作图。

(二)补充练习。下列那些字是对称的?

(三)数学游戏:

1、看一看找来的各种树叶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好办法吗?

2、自己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和你的同桌一起欣赏。

三、全课总结

:你学过哪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你用这些知识解决过哪些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在点子图上画出轴对称图形,至少画出2个。

2、在方格纸上设计你喜欢的轴图形,比一比谁设计的很有创意。

教学后记:课题:平移与旋转课时:3累计课时:40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度。灵活运用对称、平移或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欣赏生活的图案,体验图形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