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主备:牛青审核:侯丙锋授课时间:学案编号:20班级:姓名(小组):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课标要求(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3)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纲要求(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备考说明:本单元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较多,且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相对非选择题的分值较高,主要集中考查罗斯福新政、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新经济的出现等相关内容,未来在2019年的高考中本专题的考查将会保持稳定,仍均会涉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复习本单元,应抓住一条线索: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突出三个重点: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特点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分析理解20世纪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必然性,理解其新的特点及深远影响。另外,复习本单元时也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一是将西方经济体制与苏联斯大林模式、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比较,从中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调整对中国经济政策提供的借鉴;二是将本单元内容与当今社会热点相联系进行考查,如罗斯福新政对农民实行补贴、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以工代赈”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作用、从西方福利国家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等。§复习重点难点(1)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难点:罗斯福推行新政成功的原因,及对“新”的理解。【问题导读单】一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⒈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1)原因:一战中,美国大发战争横财,奠定了经济繁荣的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了国内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合理化运动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战后,美国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国内市场;20世纪初期的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自由放任”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繁荣表现:一战后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汽车、电器、房屋建筑业成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三大支柱行业;商品丰富、物资充足。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已悄然来临!经济危机的概念(1)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2)经济危机一般表现:①购买力下降,供给大于需求;②企业纷纷倒闭,业增加;③公众恐慌,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2.经济危机爆发原因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⑵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更加突出(供求矛盾尖锐)①贫富差距悬殊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②分期付款、银行贷款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供求矛盾更加紧张③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也是经济危机的重大隐患。⑶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股价暴跌⑷各国长期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市场虚假繁荣,无法阻止危机大规模爆发。3.爆发: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接着,全面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锐减;并且经济危机迅速扩展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最终演变为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4.这场危机的特点:⑴范围特别广: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⑵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⑶破坏性特别大: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这次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倒退了20年,人们习惯于用“大萧条”“大恐慌”来形容它破坏的严重性。可以说,这是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其深度和广度都是空前的。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迅速“红遍”广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主要原因⑵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大国,美元在世界市场上的主导作用5.经济危机影响:①经济: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经济萧条;推动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②政治: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③国际关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争夺国际市场,不仅加深了危机,而且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大战迫在眉睫。6.胡佛的反危机措施(1)措施:实行由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2)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从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和解决措施中得到的启示:⑴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居安思危,防止泡沫经济等;⑵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二罗斯福新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调整1.背景:①危机爆发后,以胡佛为首的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②1932年,罗斯福在大选中击败胡佛,并于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2.主要内容(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①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4\*GB3④管制证券业。作用:恢复了银行的信用,稳定了民心,为采取其它措施和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2)复兴工业(这是新政的中心措施):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①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公平经营章程,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②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3)在农业方面:①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②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并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作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价格回升,农业收入明显增加,农民的破产情况得到遏制。(4)社会福利方面:①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③推行“以工代赈”,兴办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对缓解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5)社会立法方面:①罗斯福政府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并且还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提高了工人的地位。②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③1935年美国议会又通过“财产税法”。3.实质分析: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改造。4.影响:①新政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危机,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②新政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③新政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是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4\*GB3④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美国经济从此进入一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而且对以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及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注意:罗斯福新政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的先进文明成果,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起来,防患于未然。(2)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施正确的货币政策,防止金融风险;重视农业,强本固基;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危机的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了利用国家权力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背景: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涨现象”传统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无法解决。措施:英美国家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2)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措施和手段: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以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是国家干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③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有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指一种调节私利与公益关系的力量,是一种市场力量。“看得见的手”指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到充分发挥。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实践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光靠其中“一只手”发挥作用或片面强调其中“一只手”的作用,都是不行的,必须“两手抓”。2.“福利国家”的发展:(1)“福利国家”的含义: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福利国家”制度的含义: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2)概况:a起点:现代福利制度从罗斯福新政开始;b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c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依然向前发展。d20世纪80年代后,美、英、法等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3)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主动寻找自我调节和调整结果。(4)评价:从利的方面考虑,是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弊的方面考,一是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二是带来社会道德危机,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3.第三产业的发展(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2)兴起原因:a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b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连接第三次科技革命,通过航天飞机发射,神6等图片加深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c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3)作用:a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b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c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4.新经济的出现:(1)含义: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2)出现: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时期的美国。(3)表现:a10年的高速增长;b良性运行:化解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消失,失业率降到最低,市场繁荣。(4)特点:a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度发展。b打破凯恩斯主义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同时出现,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c经济运行机制发生变化:打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注意:“新经济”包括了三个要素: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四重点难点解析1、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重商主义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获取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16世纪末以后,在英、法两国出现了不少宣扬重商主义思想的著作。重商主义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过出超才能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自由主义伴随着工业革命而兴起的经济理论,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其主张有: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把它看作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主张对内自由放任,对外自由贸易。它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日益强大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废除封建束缚,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凯恩斯主义1929年爆发空前规模的世界经济危机后,资本主义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状态,失业问题严重。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可以借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达到充分就业的传统说教彻底破产,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一套“医治”失业和危机,以加强垄断资本统治的新理论和政策措施。正是适应这个需要,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通论》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的震动,把它说成是经济学经历了一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抨击“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萨伊定律和新古典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总量分析,提出了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的理论。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它主要由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消费倾向、收益预期、流动偏好和货币供应量决定的。他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存在失业和萧条,就是由于这些因素交相作用而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据此,他提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财政金融政策,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凯恩斯这一理论为根据而形成的凯恩斯主义,不仅成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一个流派,而且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重大的影响。新经济自由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垄断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国家干预经济不断引起一系列的新问题,特别是70年代以来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使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陷于困境,受到各式新经济自由主义流派的挑战。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包括众多学派的思想和理论体系。狭义新自由主义主要是指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广义新自由主义,除了以哈耶克为代表的伦敦学派外,还包括以德曼代表的货币学派、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和以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供给学派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伦敦学派、现代货币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在经济理论方面:新自由主义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思想,并走向极端,大力宣扬“三化”。一是“自由化”。认为自由是效率的前提,“若要让社会裹足不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给所有的人都强加一个标准”。二是私有化。在他们看来,私有制是人们“能够以个人的身份来决定我们要做的事情”,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三是市场化。认为离开了市场就谈不上经济,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特点,罗斯福推行新政成功的原因,及对“新”的理解:△实质及特点:罗斯福新政实质上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其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成功原因:根本原因:罗斯福新政对生产关系的调整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原因:①美国以独立战争和民主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旧思想、旧势力的消除比较彻底,这是罗期福新政能够成功的历史条件。②美国是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这时新政能够成功的有利国际条件。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这是新政能够成功的经济基础。④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主制度较健全和民主势力较强大是其成功的政治基础。⑤民众参政意识较强是其成功的思想基础。△“新”①新的理论:出现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②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③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是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3、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第一,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是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由资本主义过渡过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近使私人垄断资本家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第二,“二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应对战争,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其固有矛盾造成的,危机期间,单靠个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矛盾,无法通畅再生产循环过程。第四、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和对各部门的有效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4、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中得出的启示有哪些?①繁荣和危机往往相互关联,在繁荣的形势下要看到可能存在的危机,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②要随时注意内部机制和政策的调整;③在危机时期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也不利己,应该同舟共济;=4\*GB3④经济危机往往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政策的调整,从而有可能形成新的运行机制,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5、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点相同点:①背景相同:都面临严峻的经济困难局面。②手段相同:都动用国家机器,干预和指导经济。在农业政策上,两者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分配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积极性,促进农业恢复和发展。③结果相同:都缓解了危机,巩固了统治。不同点:①根本目的不同:苏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美国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秩序。②性质不同:前者是社会主义改革;后者是资本主义改革。③方式不同:前者是国家放松对经济的干预,以市场调节为主;后者是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④侧重点不同:前者以农业为主,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后者是以工业为核心,实行工业复兴法。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的内涵:(1)新理论。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理论;罗斯福新政利用凯恩斯主义。(2)新特点。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罗斯福新政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发展资本主义。6、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演变过程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模式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企业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私人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3)面对1929年—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推行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4)二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国营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社会福利政策的普遍实施、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宏观调控等等,使当代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7、多种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①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②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③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④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附过关检测部分过关检测20第168—178页§课外知识阅读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有:(1)利用和依靠国家采购、订货,保证垄断资本能得到大量资金、商品市场和高额利润。(2)利用和依靠国家预算拨款,在国民经济重要部门中建立新的国营企业,以增强国家垄断资本的力量。(3)利用和依靠优惠的国家贷款、补贴和减免税收等,促进资本的集中和积累,加强垄断资本的竞争力。(4)实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关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加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等。2.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随着战后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不断增加,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股份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被称为“人民资本主义”。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趋向,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随着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这被称为“经营者革命”。“经营者革命”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3.“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20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后,各国政府纷纷寻找医治这一新疾病的药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担任英国首相,率先采纳了货币学派的主张。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也以供应学派为依据,确立了自己政府的经济政策。由于两人的经济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国的经济危机,并有一套理论体系支撑,因此经济学家们分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实际上,“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都提倡自由放任,强调市场调节作用,反对国家干预;二者都实行有利于富人的减税政策,因此都曾被攻击为“劫贫济富”;二者都大力增加军费开支,用加大政府消费来缓解危机。4.炉边谈话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的事例之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时期。为了求得美国人民对政府的支持,缓解萧条,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炉边谈话节目通过收音机向美国人民进行宣传。他的谈话不仅鼓舞了美国人民,坚定了人民的信心,而且也宣传了他的货币及社会改革的基本主张,从而赢得了人们的理解和尊敬。对美国政府度过艰难,缓和危机起到了较大作用。1933年3月12日即罗斯福就职总统后的第8天,他在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录音采访,工作人员在壁炉旁装置扩音器。总统说:希望这次讲话亲切些,免去官场那一套排场,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双方随意交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办事处经理哈里·布彻说:既然如此,那就叫“炉边谈话”吧,于是就此定名。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在罗斯福上任后雷厉风行地推动第一次新政时,这种方法的作用表现得最为突出。它透视了美国政府的亲和力与“惧内情结”,也使我们感觉到炉火温暖的不只是人的肌肤,还有人的心灵和眼睛。著名的“炉边谈话”至少进行了二十一次。过关检测20(第17—19课)【真题回放】1.(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31题)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2.(2019年天津高考7题)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3.(2019年北京高考23题)图9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A.恢复银行信誉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D.调整劳资关系4.(2019年安徽高考21题)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图6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5.(2019年高考大纲全国卷23题)凯恩斯学派主张国家应干预经济,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经济滞涨”局面,英国撒切尔政府采取不同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其做法是()A.增加货币发行量B.扩大政府开支C.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D.增加政府税收6.(2019年广东文综历史,21)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7.(2019年浙江文综历史,23)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B.紧缩货币出新招C.减税减支零通胀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8.(2019年海南卷历史,2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9.(2019年福建文综历史,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表2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表2所有者年份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金融机关其他国内法人外国法人个人其他1950年3.212.611061.311.91960年0.223.117.81.146.311.51969年0.332.221.33.240.12.9对其解读有误的是()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10.(2019年安徽省文综20)图7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11.(2019年福建省文综22)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图6图7图8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2.(2019年福建省文综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共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权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D.90年代,欧元发行与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13.(2019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14.(2019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8)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D.美元逐渐升值15.(2019年浙江省文综23)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C.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二、非选择题16.(2019年江苏高考23题)(15分)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右图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材料三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主要派别对新政的认识认识的史实依据保守派与大商业领袖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①▲。激进的左派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②▲。政治异见者(非左派,非右派)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企图建立独裁国家,如:总统扩大权力,违反宪法。多数民众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社会得以发展,如: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请回答:(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2分)(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3分)(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2分)(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8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随堂演练】1.“美国国内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其生产率却猛增了55%。”这表明造成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A.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B.美国经济的虚假繁荣C.美国国内的生产相对过剩严重D.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3.某一时期,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宣称“在已婚妇女作为一个阶层的情况下,对她们的工业雇佣是不正常的情况。”法国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查尔斯·里克特则说:“让妇女远离车间将解决男人失业的问题,并提高危及国家的低出生率。”这里所讲的“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A.18世纪六七十年代B.19世纪六七十年代C.19世纪八九十年代D.20世纪二三十年代4.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5.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6.观察1913—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对比表191319261931195219651985英国04171761.7美国33205396.73.5由此可以判断()A.关税税率取决于国家经济实力B.自由贸易政策促成了科技革命C.经济危机冲击贸易自由化政策D.布雷顿森林体系促使税率下降7.18世纪初荷兰医生曼德维尔出版一本长篇讽喻诗《蜜蜂的寓言》。他在书中宣称:“个人的恶行对公众而言就是一种美德;奢侈腐化的社会享受极大的繁荣,而勤俭节约的社会将饱受经济萧条的折磨,纯粹的美德不能为国家带来繁荣”。曼德维尔的观点体现的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强调()A.政府的作用B.消费的作用C.生产的作用D.道德的作用8.从1867至1947年中国近代入超总值约为71亿海关两,1930~1936年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数额之巨大,由此可见一斑。造成1930~1936年中国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长期战争的影响B.国共对峙的影响C.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D.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9.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①建立福利制度②调整农业③复兴工业④以工代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1933年3月,英国财政大臣张伯伦说:“仅在几个星期以前,任何注视美国形势的人,只能心怀极其沉重的忧虑。今天有新总统的倡导、勇气和智慧,已经发生了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变化。新的有希望的感觉……正在回到美国人民心中,这种信心正在伦敦引起反响。…‘奇迹般的变化”主要是由于()A.美国坚持自由主义经济政策B.干预经济的思想得到国际社会认同C.美国根治了资本主义的弊端D.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初见成效11.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是()A.构成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 B.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企业 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12.《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13.1937年5月24日,罗斯福在向国会提交关于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立法的咨文中说:“我们知道,当我们工人的一大部分还没有就业的时候,超时工作和低水平的工资是不能提高国民收入的。”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罗斯福上述思想的是()A.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D.调整农业政策,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14.据1932年的《财富》杂志统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人和儿童没有任何收入,失业人数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近3成,这还没有把将近1000万的农民包括在内,否则情况还要严重。后来罗斯福新政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是()ABCD15.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向国会提交田纳西河流域××局法案获通过,该法案规定××局为政府所有,独立经营,有权生产和出售电力。到1937年,19家私营电力公司被迫将全部设备售给该局,私人资本垄断电力状况被打破。这从侧面反映了()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B.美国废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度C.发展电力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D.美国总统拥有行政权、立法权16.1929年美国最高税率是24%,1935年则提高到79%,这样整个社会私人资本的低投资率也就不难解释了,事实上1938年就出现了一次经济缓慢恢复中的回冷,史称“罗斯福萧条”。可见“罗斯福萧条”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高投资影响了民众购买力B.高税收影响社会资本流通C.自由企业制度受到了限制D.市场自由调节能力增强17.托拉斯在美国刚刚出现时,“全国视为怪物,视为妖魔。政府务所以摧抑扫除之,……至千九百年以后,举国舆论,幡然一变。于是遏禁之政策,一变为补救之政策。”它表明当时()A.政府放弃了自由竞争政策B.国家实行“混合经济”C.托拉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政府成为“总资本家”18.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其表现有()①混合经济的出现②社会福利国家建设的加强③出现经营者革命④人民资本主义的兴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9.依据图文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 C.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D.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推行20.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A.经营者革命B.福利国家的出现C.国有化的推动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1.如果继续去扩大社会需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减少失业,就势必会加剧通货膨胀,造成严重的物价上涨,削弱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反过来实行缓和通货膨胀和控制物价上涨的紧缩政策,又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增加失业人数,甚至会加速触发新的经济危机。上述两难命题可以反映()A.胡佛政府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失败B.罗斯福新政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C.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在苏联的具体表现D.英国撒切尔新政府改革福利制度的背景22.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GNP:国民生产总值)GNP年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1968-1972年4.3%3.2%4.8%1973-1975年2.4%5.3%9.4%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①出售部分国有企业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3.下表是191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可见()1913年1938年1973年法国8.9%23.2%38.8%英国13.328.841.5%美国8.0%19.8%31.1% A.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24.在英国,福利项目之多、政府向国民提供的津贴和补贴名目之繁杂,为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二战后,英国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政策()A.强化了自由放任主义B.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D.淡化了资本主义性质25.下面照片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直接背景是()美国国营铁路公司法国国营铁路公司日本国营NHK电视台联邦德国国营铁路A.西方社会危机十分严重B.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盛行C.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显著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26.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美国欧共体日本195634.88%15.85%4.26%197327.08%27.017%18.023%A.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C.表中的经济现象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27.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表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年份1960年1970年1980年1990年2019年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40%38%36%34%31%中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8%34%43%37%36%低收入国家工业比重22%27%37%36%43%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28.某班学生在探究学习“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这一问题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罗斯福新政把救济、保险、就业较好地结合B.战后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C.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导致国民资产大量转移D.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有利于社会和谐29.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也就不能保全少数的富人”。此言论可谓道出了“自由社会”的某些国家()A.实行失业保险的时代背景B.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的实质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目的D.推行“以工代赈”的直接目的30.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北欧福利国家的利弊”的谈话中,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A.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C.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D.富人乐于输纳31.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A.自由放任B.国家干预C.科技进步D.知识经济32.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新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2019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新经济带来的影响有() ①经济持续增长 ②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③物价增幅保持在较高水平 ④进口贸易增长势头强劲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33.(2019年山东文综历史,29)(16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了两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叛变了他的阶级”,其举措是“淡红色的社会主义”。——据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等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问题:(2)据材料二,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罗斯福的依据。(6分)
(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4分)34.(2019年江苏历史,23)(14分)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月收入5080200儿童津贴13.013.013.0其他津贴50.130.10纳税0-7.9-43.8国民保险-4.5-7.2-18.0实际收入108.6108.0151.2(资料来源: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5分)(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分)(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5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了哪些角色?(2分)§教学反思与反馈(填写自己的错题) 第六单元(第17—19课)【真题回放】1-5DADAC6-10ACBAD11-15BBCAC16.【答案】(1)事件: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或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2)因素:罗斯福优秀的人格魅力。表现:乐观情绪。新意:注重人文精神,使历史形象更立体、丰富(或开阔史学研究的视野)。(3)史实:①整顿金融体系(或监督工业生产,调整农业生产,以工代赈等)。②经济危机未能完全消除(或缓和劳资矛盾有限,保障措施不全面,劳工社会地位依然低下等)。【随堂演练】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美国经济危机的理解。从材料看,当时美国的生产猛增,而工人的工资却增加很少,故选C。2.【答案】C【解析】抓住题中的时间:1933年,可知西方大经济危机影响了中国知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故选C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危机的理解。据题干提示“英国失业保险委员会和诺贝尔物理奖”可以判断应是在20世纪初,符合要求的只有D项。4.【答案】C【解析】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来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由此可排除B、D两项。材料表明,在新政初期“老绅士”(指资产阶级)对“朋友”(指新政)“千恩万谢”,只是危机过后才“斥责他的朋友”,故又可排除A项。因此,C项较为符合材料的本意。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大危机对世界的影响。经济危机期间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关税,引发关税大战、贸易大战,造成资本主义各国矛盾日趋尖锐,故A项正确。B、C、D三项属于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各国自身的影响,可排除。6.【答案】C【解析】20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实力逐渐超过了英国,而从材料信息可知,在不同时期,英国的关税税率整体上低于美国,故A不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二战后世界金融体系,与关税税率升降无必然关系,排除D项。从表格信息看,与其他时间相比,1931时,英国和美国的关税税率都是比较高的,这和两国在经济危机时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有关,故C项符合题意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凯恩斯主义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提示个人的奢华消费会促进市场供求关系发展,而勤俭节约会抑制生产者的积极性,故选B。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理解。材料的时间是20世纪中期,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中国商品的出口受到影响。9.【答案】D【解析】罗斯福新政建立福利制度符合广大选民的利益;调整农业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利益;复兴工业有利于保障城市工人的利益;以工代赈体现广大选民利益。故选D。10.【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提示“新的有希望的感觉„„正在回到美国人民心中”反映的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对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成效。11.【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知,只有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可见“蓝鹰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推行公平竞争法规,这一行动有利于企业的规范经营。故选B。12.【答案】A【解析】经济危机是生产的相对过剩,材料反映了农产品价格大跌,罗斯福采用的措施是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13.【答案】B【解析】据题干罗斯福主张限制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工人工资,这反映在新政措施中是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故选B。14.【答案】A【解析】据题干情境说明体现了“以工代赈”的思想,A为治理纳西河流域,符合题意。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能力。罗斯福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贺州学院《语言学导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机床设备采购租赁合同3篇
- 党史课程培训活动方案
- 学校庆典活动礼仪培训
- 2024年度高端装备制造生产线出口合同3篇
- 2024年度销售代理合同详细条款3篇
- 护理培训班开班
- 项目经理聘用合同
- 《疆医科大学药学院》课件
- 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合同(2024版)
- HG∕T 3704-2003 氟塑料衬里阀门通 用技术条件
- 08SS704 混凝土模块式化粪池
- DL∕T 1845-2018 电力设备高合金钢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第二辑】专题07 文言文对比阅读(含答案)
- 医院消除三病母婴传播工作总结汇报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整合全套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 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 氧气吸入操作评分标准(中心供氧)
- CJJ95-2013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
- 3 吉祥图案(教学设计)人美版(北京) (2012)美术六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