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与反思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课文理解文中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并能仿造打比方的句子。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烟台人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磁带、投景片等。教学时间:三教时教学过程:第5课第一教时总第18教时一、导入1、回忆记忆中在大海。2、看地图,找出烟台的位置。3、板书课题,揭示课题。(强调“海”的写法)二、初读课文1、学生边看课文中所描绘的画面,边听课文的朗读磁带。听完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3、检查自读情况。三、再读课文1、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⑴指导朗读两个长句子。第2自然段中一个长句子:小山似的……马路中央。第3自然段最后的一个长句子: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期待着收获的季节。⑵各自练习朗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⑶指名“开火车”读全文,然后进行评议。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提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小组讨论后交流、评议。四、写字指导1、说说写这些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2、用钢笔描红、临写。五、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5课第二教时总第19教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评议书写的情况。2、自读全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些什么。二、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1、朗读,想想这一节除了写到海,还写了什么。2、各自读介绍“海”的部分,看看片头照片,体会一下该如何读好这段话。3、人们在冬天的海边又是如何的?读第二层。4、通过读,你欣赏到烟台的海冬天的风光了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海是什么样子的?你又是怎样享受这冬海风光的?5、你觉得冬天的海美吗,想记住她吗?先自己读一读,然后尝试背诵。6、小结第2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整体读,想想讲了哪几个意思——分层朗读、理解、体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背诵。三、用上面的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的两个自然段1、学生自学(读、背、说)。2、分小组讨论、汇报。3、全班汇报,评议。四、作业1、朗读课文。2、背诵第1~4自然段。3、完成课后习题第4题。第5课第三教时总第20教时一、复习1、要冬、春、夏三季中,烟台的海各有什么特点?2、能通过你的读表现出来吗?二、继续学习第二段那么在金色的秋季,烟台的海又是怎样的情景呢?1、自读第5自然段,整体感知。2、找出句子,朗读并体会海的特点。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格外湛蓝……空气中立刻就有了秋的凉意。3、“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这又表现在哪里呢?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5、要求学生把第2到5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将冬天的海放到一开始来写呢?三、学习第三段所以作者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1、齐读第6节。2、轻声读课文,体会是怎样的画、怎样的背景、怎样的舞台。3、欣赏画面,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四、总结全文1、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都是那么迷人,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季节呢?能不能向我们的游客介绍一下呢?比比谁介绍得最好。2、你到过哪个地方游玩过?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请把那里的景色给全班的同学介绍一下。让大家也来分享你的愉快。五、作业1、课后向家人介绍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样子。让他们也来感受一下那里的壮观、美丽、充实。2、写一个片断,介绍一处迷人的风景。教学设计与反思2教学内容小马过河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9个生字,积累新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教学重点1、认读9个生字,积累新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小马为什么要过河?过河时会遇到什么困难?结果怎样?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小马过河》。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文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自读自悟中体会课文内容。)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字音。4、分角色朗读。5、自由汇报读懂的内容。6、师归纳。识字1、师:(出示生字)组词并讲认字方法。2、注意个别字的读音。3、自由认读后测读看谁记得又快又准。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读这篇课文。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请大家准备一下,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同学读课文)教学内容小马过河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认真分析理解课文。2、在朗读中理解深刻道理。领会听与做的关系,学会实践。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认真分析理解课文。2、懂得道理。教学难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勇于实践,在实践中找答案。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读得准。1、出示生字测读。2、出示句子测读。二、自主实践,互动感知。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解的词语。2、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同样一条河,为什么牛伯伯说的与小松鼠说的'不一样?3、围绕问题讨论做试验。4、讲讲读懂的内容并朗读全文。5、读了课文,大家认识了什么道理:6、齐读小马妈妈的话。7、为什么小马趟过去时发现河水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样深?(因为马比牛矮,比松鼠高。)8、思考: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三、拓展。思考:在我们身边有类似小马过河的事情吗?四、课外作业把故事讲给妈妈听。板书设计牛伯伯浅《小马过河》小马过河小松鼠深动脑筋,试一试妈妈试教学反思分角色反复朗读,可以很快使学生进入情境,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初次尝试让学生简述故事大意,只有个别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大致能说,多数还是在讲述细节内容,不过相信坚持下去,能说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多。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故事里蕴含的道理,而是让他们先各抒己见,然后再统一认识,这样既重视了孩子们的能动性,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很有好处。在解决课后问题时,(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什么?)我让学生直接对我说,把我当成老马,我做出相应的肯定,那一刻我们彼此感觉特别亲切,眼泪竟在眼圈里打转。有个学生竟说:“老师,你的孩子可真多啊!”学生很喜欢结合实际的拓展部分,当他们说不到点子上时,我随机举了个例子,(罗冰仪要买桔子,爱吃酸的刘金波说那桔子一点也不酸,爱吃甜的李静怡说酸死了,你应该怎么办呢?我说得声情并茂,孩子们听得趣味盎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感觉走入文本,在走出文本,进而走入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设计与反思3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谈话导入课题。1、师:同学们知道圣诞节吗?猜猜12月25日是什么节日?出示新词:圣诞节(1).指名读—齐读(2).你对圣诞节了解吗?指名说二个(3).打开书本,指名读书中的资料袋。2、师:这就是圣诞节,圣诞节马上就要到了,金吉娅一家也正在准备过圣诞节呢!你们看,出示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2)学习期待部分师:孩子们的表现怎么样?生:孩子们……收到最甜蜜的笑容。师:孩子们的心情是多么的——生:兴奋、激动……师: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句话吧!指名读——齐读。(3)学习担心部分师:在大家兴奋期待的时候,妈妈又为什么担心呢?生:因为家里并不宽裕。师:你从那些词句看出她的家里并不宽裕?生:我只攒……却要……分享师:是啊!这钱是妈妈一分一分地攒起来的,来得多不容易啊!现在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吗?所以妈妈觉得很——生:担心师:谁来读出妈妈的这份担心?自己试试,指名读——齐读(4)齐读第一自然段你看,妈妈的担心和孩子们的兴奋期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一起在来读读这段话吧!3、那么孩子们到底有没有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师板书课题:31给予树,读课题,“给、予”正音二、自读课文什么是给予树呢?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了,把课文读通顺了。三、了解自学情况,整体感知。1、出示新词:给予树,说说什么是给予树?能说就说,不会说引导:出示词语:援助卡片礼品,老师送三个词语给大家,现在谁什么是给予树?2、再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出示:金吉娅给予陌生如愿一偿请你快速地默读课文,选择这些词语,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在圣诞节到来以前,()看到()上的(),就用给家人买()的钱,给一个()的女孩买了一个洋娃娃,让她终于()的事。指名说二个——齐读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一)品味“如愿以偿”1.师点如愿以偿:愿就是——生:愿望。师:这个陌生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呢?请你快速地自由读课文,用“——”划出有关的句子。出示这段话“妈妈,我拿着钱……援助中心的礼品区”。指名读——齐读2.现在你能来说说她的愿望是什么吗?指名读3.那么金吉娅是如何实现这个陌生小女孩的愿望的呢?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说4.联系上下文,填上合适的词句,把金吉娅实现愿望的过程说得更具体些。指名说5.金吉娅买了洋娃娃送给那个女孩,这个小女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就叫做如愿以偿。出示词语:如愿以偿6.齐读这段话(二)对比体会小女孩的难过心情1.师:如愿以偿的小女孩是多么——生:开心、激动…….师:但此时的金吉娅,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请你再读读课文,用“~~~~”划出有关的句子。指名读,出示这段话“金吉娅的声音很低……却什么也没有”。师: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难过”,你怎么读才能表现出她的这种心情呢?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读点评:读出难过的感受了吗?是啊!你也在为金吉娅感到难过呢!师:她只是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吗?她还在为谁感到难过呢?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指名说。2.师:所以你们看,在回家的途中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出示“回家途中……沉默不语”,而其他的孩子呢?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孩子们兴高采烈?指名说师:你能不能带着这种心情试着读读这句话?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原来她还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也在为这个比自己生活更艰辛的小女孩觉得难过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段话吧!齐读4.师:金吉娅的家境并不富裕,妈妈分给每人只有二十美圆,她给家人买了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而把剩下的大部份钱买了洋娃娃送给了那个陌生女孩,她后悔吗?指名说,点评:她真是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乖孩子。5.齐读这两段话。(三)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1.师:听了她说的话,妈妈被深深地打动了,她——出示:“我紧紧地拥抱着……如愿以偿的笑脸。”生齐读:紧紧地拥抱……如愿以偿的'笑脸。引读三次,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2.师:金吉娅的言和行不仅打动了她的妈妈,也深深地打动了她的哥哥姐姐。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说话练习:金吉娅的哥哥姐姐对金吉娅说:“()”。点评适当加入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3.师:哥哥姐姐被金吉娅深深地打动了,这是一个多么善良仁爱富有同情心的孩子啊!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故事啊!其实这篇课文还蕴藏着很多爱意和给予之心呢!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篇课文,你发现了吗?齐读课文。4.出示:()给予了()。分层引导:(1)你发现了吗?这篇课文写谁给予了谁什么?(2)金吉娅只是给予这个女孩洋娃娃吗?(3)其实金吉娅在给予别人的同时,别人也给予她很多,你发现了吗?随机板书:善良、仁爱、同情、体贴(4)还有谁给予了谁什么呢?5.师小结:其实这个世界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彼此给予而充满了温暖,让我们把这些记录着让人觉得幸福的词语写一写,记一记吧!生写善良、同情、仁爱、体贴。五、课后作业1.出示新词,请你用这些词语复述课文2.2.替这个陌生女孩给金吉娅写一张感谢卡。反思:此课的教学可以从“给予”入手,首先让学生明白金吉娅给予了陌生女孩一个洋娃娃,给她帮助。通过读文,学生了解到她的家庭很不富裕,她的给予是很高尚的,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她的给予是不容易的,并不是偶然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教学设计与反思4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角色应该从“演员”转变为“节目主持人”,把舞台还给学生,由学生当演员,唱主角,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是我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十七课的教学设计,对如何将《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作如下探讨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以体育运动为话题,主要应掌握会那些运动项目,不会那些运动项目和喜欢那些运动项目的表达方式。这个话题与学校课程有关,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而且问和答的句子都不长,容易上口。本单元教材特点是话题集中,句型不多,但生词量大。17课是本单元其中的一课。本课出现了大量有关运动方面的词语和情态动词can表示能力的用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大纲词汇和情态动词can的用法。2.能力目标:1)能听懂会不会那些体育运动项目话题的有关的简单会话。2)能用can或can‘t表述会不会那些体育运动项目。3.文化意识:了解国内外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及运动项目的种类。4.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在大信息量(许许多多的运动项目中)的语言活动中搜索处理语言信息,发现,归纳学习重点,从而掌握本单元重点学习内容。教学内容:1.大纲词汇sport,throw,race,field,新课标词汇highjump,longjump,event,track2.句型Hecan/can’t…教学重点:用情态动词can表示会不会那些体育运动项目的句子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步骤教学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将有关表示体育运动项目的图片由运动员进行曲连接起来,向学生们展播,从而引出sportsmeeting和sportsevent词汇。2.要求学生以brainstorm的方式说出whatsporttheyknow3.把学生已知和未知的有关体育运动项目图片和单词卡片给学生(4人一组)把词与图联系起来。(这是学生们做练习的情景)(以下是课堂练习内容)baseballskateswimbasketballbadmintonskifootball100-meterhurdleshighjumptennissurftabletennislongjump100-meterraceshotputlongjump4.学习新单词throwtheshotputdothehighjumpdothelongjumpdothe200–meterrunrunthe110-meterhurdles5.检查单词1)个人或集体朗读单词。2)做游戏(根据老师所给的图片一人比划另一人猜出这个单词或一人用英语说出图片的意思另一人猜出这个单词。(3组练习)设计意图:教材1.1中教学内容生词量较大,平时又很少遇到,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以记住。但用音乐将图片连接起来,充满激情的音乐营造了欢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情绪高涨,同时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说出已知的单词和图与词连接的练习,可以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图片,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单词,并自然而然地让学生融于英语学习的情境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以游戏的形式检查单词,有趣的画面,难忘的表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了他们对单词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内容打下了基础在这个教学环境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充当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第二个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探究1.看海报,回答问题T:What’stheposterabout?Ss:SportseventsT:Howmanyeventsforboys?Ss:TenT:Howmanyeventsforgirls?Ss:Seven2.听录音完成1.1练习(巩固所学单词)3听录音完成1.2练习。Garycanrunthe110-meterhurdles.TrueFalseHecandothehighjump.TrueFalseHe’sfast.TrueFalseHecan’tthrowtheshotput.TrueFalseHecandothelongjump.TrueFalse4.让学生朗读1.2和1.3的句子。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归纳can的用法。设计意图:听的环节是“输入”的过程,带着问题听,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有效捕捉信息,同时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并发现需要注意的表达方式,为后面的语言实践准备实用句型。这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发现新句型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抽象的语法说教,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的发展平台。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观察,探讨,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讨论探究,这既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学生们自己发现的规律要比老师讲解所学到的规律在脑海中的印象深刻得多,理解的透彻。第三个环节:合作交流,巩固提高1.看图说话(Ican/can’t…Hecan/can’t…They…We…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向学生提供了具有直观性的图画,让学生觉得有内容说,新学的句型在这一活动中得到充分运用和巩固。(学生练习时的情景)2.做链接游戏4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Icanswim.第二个同学说Ican’tswim,butIcanskate第三个同学说:Ican’tskate,butIcandothehighjump.第四个同学说:Ican’tdothehighjump,butIcandothelongjump.设计意图:变换语境操练是机械模仿进一步的发展,对语言运用的能力的要求又有所提高,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这样的活动增加了趣味性,使紧张的气氛得到缓解。3.采访同学看谁能做:要求用句型Canyoudo…提问,用Ican…根据我课前调查我写了以下词组playbasketball,singwellrunfast,dancewell,playthepiano,runthe100-meterrace.学生们可以下位子采访,谁先找到这六位同学,谁得第一,并给与奖励。我又让能唱能跳的学生在班上即兴表演,又一次掀起了高潮。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的练习,不但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了提高,而且他们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都得到了培养,同时他们的语言知识还得到了复习和巩固。这样的练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让学生用Whatcanyoudo?及本节课所学的句型编一个对话,内容是学生会体育部和文艺部招聘人员。(两人一组)A:Whatclubdoyouwanttojoin?club./ewanttojointhemusicclub./thesportsclub.A:___________________?B:Icansing/playbasketball.A:___________________?B:Yes,Ican.A:____________________?B:No,________________.A:Ok.Welcometojoinus.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参与实践,合作交流,从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让所有学生全面参与,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老师们的评价课堂教学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由于形式新颖多样,非常吸引学生,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打破了沉闷的教学气氛,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气,这样赋教学内容于演,玩,游戏之中,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又能在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中唤起他们对学英语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活动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反思:这节课老师们给与了很高的评价,但我认为还有不足之处:例如:在第一个练习中,是由我提供的图片,让学生们看图说句子,势必量少,也显得沉闷。如果让每一个同学说一个句子,不能重复,谁说错了将受到惩罚。那么全班就能说出48个句子,而且还能集中学生们的注意力。这样改进后,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反思:新课标注重学生的情感因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品质。在英语教学中适当运用游戏教学可使学生在玩中学,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使学生在游戏之中实实在在地进行语言信息交流,避免了枯燥的死记硬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曾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使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在游戏之中逐渐培养起来。新课程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英语老师,我们要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和观念,做一名出色的节目主持人,组织好每一项课堂活动,把表演的机会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让学生时刻处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活动中,使他们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得到整体发展。教学设计与反思5认知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并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性质。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拓展性目标:调查农田的土壤种类,写出调查报告。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知道土壤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大类。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去底瓶(3个,用布蒙住瓶口,扎好)、支架(3个)、杯子(3个)、三类土壤、水,图表。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把土块放入水中,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动手。(3)观察,汇报。二、学习新课1、认识土壤的种类(1)观察比较沙、黏土、腐殖土的特征。①分组观察桌上三个纸包里的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觉是不是不同?②用放大镜看一看?③用手握一握?④在纸上涂一涂?(2)学生实验。(3)学生汇报。(4)在各组的实验桌上有三个去底瓶子,瓶口用布蒙住,把这三个倒立在支架上,在每个瓶口下面放一个杯子,往三个瓶内分别装进同样多的砂质土、粘质土和壤土,然后往瓶内倒进同样多的水。观察比较:三类土壤渗水快慢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都停止渗水的时候,三个杯子的水量有什么不同?三类土壤的积水情况有什么不同?分组实验汇报观察结果。(5)讨论:为什么它们渗出的水的多少不一样呢?(6)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7)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来认识它们的特征?2、把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记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二、新授1、实物展示三类不同的土壤。土壤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砂和粘土的多少,可以把土壤分为三类:含砂多的叫砂质土,含粘土多的叫做粘质土,砂和粘土的含量差不多叫壤土。我们知道砂质土渗水快,粘质土渗水慢,壤土居中。砂质土积水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差,粘质土积水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好,壤土积水比砂质土多,比粘质土少,说明它保水性能居中。板书。2,调查我们家乡的土壤。先制定出研究的计划,然后再做实验。用图表来展示我们调查的结果。观察方法:用放大镜看用手捻在纸上涂抹放进水里搅动后汇报观察的结果。三、练习:提问:土壤分为哪三种?它们有什么性质?四、教师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土壤的种类,还了解了不同种类土壤的性质。五、评价自评或学生之间互评。六:拓展性活动:1.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不同种类土壤的分布情况。2、调查红薯、花生、水稻分别适合种植在哪种土壤里?3.我们家乡的土壤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教学设计与反思6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在电视上看过火箭发射卫星吗?发射前要怎样?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1。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1)电子表(或钟)。(2)有秒针的钟表。2.学习1分=60秒。教师演示钟表模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学生演示学具,教师巡视。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1.建立1分钟的观念。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数六十下,即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钟。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同学们自己数自己的脉搏。教师出口算题30个题,看学生能做多少。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比一比,谁跑得最快?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师:有兴趣的同学再去找一些资料,下次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四、课堂小结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反馈。师:你估计得怎样?大家回去在生活中好好地验证一下时间,也可以请亲戚朋友帮忙。《时分秒》教学反思“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难点内容,由于“时分秒”时间单位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尽管学生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在上这单元前,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课前做了个测试,发现班上的学生几乎不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针对这一现象,我从四个方面开始教学:一是认识钟面。我利用教具钟让学生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教具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三是掌握时间的写法,并能用这几种写法写出种面上所反映的时刻。四是学生不仅要独立探索,还要有合作交流。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课件(或挂图)、各种钟表,钟面模型,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大家在电视上看过火箭发射卫星吗?发射前要怎样?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1。师: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秒)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学生可能会举例:火箭发射、跑步比赛等。二、自主探索,学习1分=60秒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师:像“秒”这样小的单位又该怎样计量呢?这里有一个钟表店(课件出示),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把你的想法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组织小组讨论,学生广泛发表意见。可能会有以下的发现:(1)电子表(或钟)。(2)有秒针的钟表。2.学习1分=60秒。教师演示钟表模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学生演示学具,教师巡视。在反馈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秒针和分针的运行关系,即秒针走1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3.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要求学生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三、体验1分钟有多长。1.建立1分钟的观念。师: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我们来仔细地看一看。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数六十下,即六十秒,也就是一分钟。师: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同学们自己数自己的脉搏。教师出口算题30个题,看学生能做多少。2.联系实际,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师:你跑50米需要多少时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把每个同学的成绩记录下来。比一比,谁跑得最快?3.初步了解钟表历史。师:如果没有这些钟表,我们又有什么办法知道时间在1分、1秒地过去呢?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播放课件,出示一些古代计时的工具。师:有兴趣的同学再去找一些资料,下次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四、课堂小结小结后,要求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6题。反馈师:你估计得怎样?大家回去在生活中好好地验证一下时间,也可以请亲戚朋友帮忙。《时分秒》教学反思“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难点内容,由于“时分秒”时间单位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尽管学生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在上这单元前,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课前做了个测试,发现班上的学生几乎不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针对这一现象,我从四个方面开始教学:一是认识钟面。我利用教具钟让学生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教具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三是掌握时间的写法,并能用这几种写法写出种面上所反映的时刻。四是学生不仅要独立探索,还要有合作交流。教学设计与反思7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重点:了解诗歌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难点:体会诗歌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教法:讲解、指导、示范学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教学过程:一、出示诗歌,读诗:学生自由读,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注解理解诗意二、简析背景:1、读诗题:——告诉老师,诗题中的“塞”指什么?(关塞、边塞)——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事诗)2、简单介绍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4、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师补充):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补充):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意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4、你还从哪里看出时间长?(人未还)5、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小组讨论)——战事频繁终老边塞——战死沙场6、自古来,是多少时间呢?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7、指导读这两句诗——这是叙事,告诉我们征人不能回家的.事实,该怎样读呢?(凝重)——从这句诗中,你还读到了什么?(同情征人)该怎样读呢?(同情)——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荒外”“白骨乱蓬蒿”——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指导读8、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对征人:——对战争:9、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导读出自豪与勇敢——没有战争(渴望战争平息,征人回家)如果有像李广这样的将军,匈奴就不敢度过阴山,侵我边疆,这样征人就能早日回家,这是诗人的渴望,这是诗人对和平的渴望。指导读出渴望和平的憧憬——对朝庭的失望战事连绵不断,与朝庭无名将贤才有关,恨报国之志不能如愿指导读出内心的那份失望和无奈10、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思想。尊重学生差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在教学本课时,我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习内容生活化,课堂学习生活化,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力求使课堂教学达到“三性两化”――自主性、互动性、创造性,动态化、生活化。本课时对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较多,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这些古诗较为陌生,以后应加强学生对课外知识的积累与运用;另外,学生的朗读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尽管一再体会诗句内涵,但离有感情朗读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学设计与反思8一、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感受索溪峪的美,受到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教育,陶冶美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难点:体会索溪峪的"野"表现在哪些方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三、教学思路:《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表达特点,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采用先概括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从全篇看,首先用一个"野"字概括出索溪峪风景区景观的`特点,然后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述。从这四个方面的描述看,也是先概括出特点再具体描述。教学时以第二自然段为例,要引导学生谈谈这一写法上的特点。要让学生多读,体会文中"野"是种纯天然的美,从语言中感受索溪峪美丽的自然风光。中间我还设计了"模拟法庭"这个环节,让学生现场为索溪峪的山、水、物、游人做辩护人,从辩护出进一步感受到索溪峪的这种自然美。开头环节放《索溪峪》风光片的录像,目的是让学生用视觉去感受索溪峪的天然美,然后再从语言文字中来体会。为了把学过的知识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课堂结束前我趁机让学生为风光片写导游词,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感受整体美。1.师:我们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因为它太秀了,而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又太尊了,黄山又以黄山奇石而闻名世界,它太贵了。今天,我们一起去湖南省张家界的索溪峪旅游一番,旅游归来后看看你能不能也用一个字归纳一下索溪峪的景色给你的感觉。(录像:索溪峪的风光可配音乐)2、说说看索溪峪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从课题中能毫不犹豫地说出是"野"字,但是他们还不理解"野"的意思,教师这时可结合风景适当点拨一下索溪峪不是家化的美,是一种天然的、不加修饰的野性美。}3、板书课题:索溪峪的"野"。(索溪峪:索溪流过的"山谷")"野"字上为什么要加引号?课件出示引号用法——"我来想想",学生选择。()A、表示引用的部分。B、表特定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C、表否定或讽刺的意思。教学设计与反思9[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这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以儿童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从中感悟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女、气、去、太、早、亮”6个字。2.结合图片,在语境中理解“商量商量、照顾、悄悄”等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珍珍照顾妈妈、关心家人的美好行为。懂得从小就要关心别人,为别人着想。[教学重点]认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情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师板书“心愿”,理解“心愿”,让学生说说自己有什么心愿,并且猜一猜月亮有什么心愿。(补充板书“月亮”,相机指导学生书写“亮”,并进行扩词。)2.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让学生看图说话。(让学生充分地说,初步感知课文。)3.总结:老师有一个发现,两幅图上,月亮的表情不一样,看了这两个小女孩的家,月亮会怎么想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月亮的心愿》。(齐读)4.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首要任务。在情境中识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了课题以后让学生质疑,不仅能点燃思维的火花,还便于激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标出小节,圈出生字,画出新词。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有困难的地方可请教他人。(同学、老师)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认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4.检查反馈:(1)生字:小朋友读得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记住。(老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其间正音。)(2)新词:小朋友可真能干,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生字宝宝。你们看词语宝宝也急着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自己试试看记住它们了吗?(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先让学生自由认读,再由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读。)(3)带轻声的词:课文中还有些特殊的词语,你能把它们读正确吗?(出示以下词语,抽读正音,齐读。)点心孩子们太阳公公商量商量玩玩吧窗户[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学生字,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整体感知,读思结合1.过渡:大家读得真好,现在请你再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文,思考:文中有几个小女孩,分别在干什么?月亮的心愿是什么?3.交流: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第一幅图月亮的心愿是什么?第二幅图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4.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几节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哪几节写的是第二幅图的内容,想一想哪幅图的内容写得具体。(1)读课文1~2节,说一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导读出高兴的语气)(2)读课文3~8节,说一说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导读出担心的语气)[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有助于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他们边读书边思考,教会学生读书,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1.总结提问:月亮一开始的心愿是什么呢?后来月亮的心愿为什么又变了?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2.指导书写:女、太、气、早、去、亮。(先在田字格里描一个,再写两个。)(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说说你的发现。(如我发现“女”字写好第一笔很关键)(2)动态观察:看范写。(观察教师范写,注意毛顺。)(3)体验观察:临写。学生先描红,然后照样子临写,特别注意教师提示的字。(4)对比观察:赏字。写完字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进行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自己欣赏并圈出好字,然后小组欣赏,最后集体欣赏。)3.抄写生字加拼音两遍,熟读课文,试着脱离课本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设计意图]俗话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从一年级开始就有层次、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字、找规律记字、仿写字、欣赏字,有利于提高学生写好字的能力。[教学反思]朋友的孩子也读一年级,有一天与朋友相聚,聊着聊着聊到了作业这一问题,朋友说孩子的'老师总要让孩子先抄写5遍生字,有时甚至是一行或两行,再听写一遍。朋友问我是怎么布置写得作业,我说很少抄,当天教得几个生字让孩子回家听写一遍,全对的就OK了,写错的学生要订正、抄写、巩固。朋友说我这一方法好。好,好在哪儿呢?当时这样做,只知道自己也是一个一年级孩子的母亲,只知道孩子这么机械地反复训练,激不起孩子的兴趣,只会让他感受读书作业多,很难写。现在发现这一方法真的是不错。后面课文越教越长,生字也越写越多,笔画也越来越复杂。可孩子们写字的兴趣确是越来越浓。今天教《月亮的心愿》,虽说课文不难,但后面的几个生字要写漂亮可不容易。当我也如往常一样让孩子们,做好“假姿势”看大屏幕观察字形时,孩子们注意力特集中,坐得都很端正,每个孩子都很认真地看着屏幕(要知道这是一个将近60孩子的班级呀!)听得很认真,一年级的孩子能做到这样真不简单!开始写字了,我依然强调“身正、肩平、腰膀直”,孩子们在我婆婆妈妈的声声叮咛中姿势很正确,写得也很认真。他们边写我边巡视,发现写得漂亮的及时表扬,在小朋友的羡慕中,他写得更认真了其他孩子呢,受到了教育,也想得到老师的赞美,也变得认真了。听得认真,课堂上写得认真,回家听写一遍就自然没问题了!课后,我悄悄地问了几个孩子,你们回家听写生字每次都能写对吗?其实不是这样,刚开始几次也有错,可是错了爸爸、妈妈总是要求抄几遍,然后再听写。如果我们听对了就不用抄了。那你们发现了一遍就听对的秘诀是什么了吗?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是呀“听一遍,全对了不用抄”简简单单地一个作业,却激起了孩子们的自觉性,主动地去学习。原来只要课上掌握好了,学得牢固,不一定要课外去多花时间;原来,课堂上任何一个教学环节、老师的任何一个教学行为,都渗透着一定的教育原理——正确的或错误的,好的或不那么好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窗帘背包装着生气另外照顾生病太阳劳累医生悄悄离开窗户早上月亮女孩等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并从中选择几个词连成一两句话说一说,比一比谁用的词语最多。3.出示两幅图,小结过渡:小朋友们,月亮姐姐去了两个小女孩的家,她们在干什么呢?(学生快速朗读课文)[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奠基石。通过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并尽可能多的连词成句,不断培养学生的积累和应用意识。二、细读课文,深化理解1.(对照第一幅插图)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一个女孩的家,她看到第一个女孩在干什么呢?(齐读第1—2自然段)2.交流:第一个女孩在干什么呢?猜猜看,她可能做一个怎样的梦?(1)表演什么是“自言自语”,用“自言自语”说话。(2)这时月亮的心愿是什么?(指名读月亮姐姐的话,比一比谁读得最像)自读理解,读后说一说:月亮来到小女孩的床前,她的心愿是3.(对照第二幅插图)月亮姐姐来到了第二个女孩的家,她看到第二个女孩在什么呢?(自由读第3—8自然段,也可以同桌读对话。)4.交流:第二个女孩在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追问:珍珍为什么对妈妈说她不想去郊游?(到文中找一找,读出来)(1)对照第二幅插图说说珍珍是怎么照顾妈妈的?(板书:照顾)如果你的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照顾她呢?(2)珍珍和大家一样也非常想去郊游,但是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她才这样说的。那你猜猜看,珍珍这样对妈妈说时,心里是怎么想的?(生回答)(3)多好的孩子呀,你能用一句话来夸夸她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重点词。)(4)大家说得真棒,你能把这几节课文读得那么棒吗?试试看!(朗读指导)(5)这一切刚好被窗外的月亮姐姐看见了,她悄悄地离开了窗户,心里想:我去跟雷公公说说,明天还是下雨吧!①谁能悄悄地告诉我,从这一小节中你知道月亮姐姐的心愿是什么?(让学生凑到老师耳边说出答案)说一说:月亮来到珍珍的床前,她的心愿是②把你想的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谁能把这一小节美美地读给大家听?)③联系实际,用“悄悄地”说句话。(6)月亮看了第二个女孩的家,她的心愿又是什么?“明天还是下雨吧!”你从“还是”这个词中知道了什么?(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7)小组交流:出太阳的目的是下雨的目的是5.那么最后结果到底怎样呢?齐读最后一段,理解“艳阳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相互说一说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以动作思维为主,他们爱在玩中学,乐中求知,他们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图文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三、总结作业,拓展练习1.两个小女孩走在郊游的路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分学习小组相互说一说)2.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新收获,说说自己的心愿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把学习本文的感受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或请教父母、老师。)[设计意图]让学生谈学习收获,说自己的心愿,能不断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写读书感受,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能扩大语言学习的外延。本课板书设计月亮的心愿月亮孩子们一起去郊游心愿珍珍(有孝心)照顾妈妈[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以月亮内心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自读自悟,了解月亮的心愿。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月亮婆婆本来要明天出太阳,后来又要让雷公公下雨呢?”这个问题,我降低了理解难度,设计了以下两个步骤,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1)自读理解:月亮来到小女孩的床前,她的心愿是月亮来到珍珍的床前,她的心愿是(2)小组交流:出太阳的目的是下雨的目的是在探讨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珍珍的孝顺,还感受到了月亮婆婆善解人意、关心别人的美好品质,受到了美的熏陶。教学设计与反思10活动目的:1、初步感知影子与光的关系,发现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2、对探索影子产生兴趣,提高幼儿观察和运用较完整语言讲述自己发现的能力。活动准备:1、选择有阳光的日子。2、能站立的布娃娃一个,记录纸,笔。活动过程:1、创设游戏情景,引出探究问题。(1)找一找、猜一猜这是谁的影子。(2)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是怎样的。ⅰ.幼儿在阳光下不断变换动作,观察影子的形状、颜色。幼儿:我跳舞,影子也跳舞;我走,影子也走;我插腰,影子也插腰、、ⅱ.幼儿在阳光下站立不动,观察影子。幼儿:我不动,影子也不动。老师:影子是跟着我们的,我们做什么动作,它们也做什么动作。老师:咱们到大树下去休息一下,看看地上有什么?幼儿:咦?影子哪儿去了?老师:有光的地方才会有影子。2、借助布娃娃,比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老师:这是谁?幼儿:布娃娃。老师:娃娃漂亮吗?哪儿漂亮?幼儿:黄黄的弯弯的长发漂亮,大大的眼睛漂亮。老师:娃娃的影子漂亮吗?幼儿:不漂亮,黑黑的,没有眼睛,也没有漂亮的衣服。老师:娃娃和它自己的影子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娃娃的头发是黄黄的弯弯的,影子的头发是黑黑的;娃娃的眼睛大大的,影子没有眼睛、、3、观察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老师:娃娃和它的影子不同,那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幼儿:我衣服上有花,影子上没有;我脖子上有项链,影子上没有、、老师:影子是黑色的,我们有好多东西在影子上看不到,影子只是我们的一个轮廓。4、实验记录:画自己和自己的影子。老师:请你们做一个喜欢的动作,认真观察后把自己和影子画下来。5、交流实验过程与结果。老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记录中哪个是自己,哪个是自己的影子?幼儿:漂亮的是我,黑黑的是影子、、教学设计与反思11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认识笔画“”,能利用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2、正确诵读韵语,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读准“采、牛、虫、蟀”的音,正确书写田字格中4个生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渗透学法1、出示课文插图,启发谈话:“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到大自然中走一走,看一看,边玩,边学习《识字4》中的词语,好吗?”(出示生字词)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这课生字词。(学生讨论、交流)3、教师小结:小朋友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图画了解词义,多种方法记住字形。已经认识课文中部分生字的小朋友,可以重点学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字。[教师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的需要,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二、创设情境,看图学词1、教师引导谈话:“今天,我们到野外去的任务是什么呢?”(随机出示词语:观察采集昆虫)(1)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词语。(2)指导看图:“瞧,已经有一些小朋友在观察、采集昆虫了,谁能把这两个词语贴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两人合作在图中贴卡片词)齐读词语。让学生联系图画,说说“观察、采集”的意思。[文中的插图和表示事物的词语是一一对应的,教师借助图画创设虚拟的探究环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动手贴卡片的活动中,自主识字和解疑。]2、引导读词:“我们要观察、采集哪些昆虫呢?”(随机出示词语: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1)让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再指名读词语。(2)引导质疑:“在大自然中采集昆虫,首先要学会观察和寻找,课文中哪些昆虫自己从未见过?”(学生质疑、解疑。)同座讨论,在图中哪些地方能找到这些昆虫。(课前将昆虫模型贴在图中相应位置上)(3)指名“采集昆虫”。(要求学生将“采集”到的“昆虫”摆在黑板上相应的词语下面。去拼音认读词语。(4)拓展延伸。电脑出示昆虫图片,让学生说说昆虫的名字,听听蟋蟀的叫声,看看蜻蜓捕捉害虫的样子。(出示标本)谈话:这是小朋友们采集的昆虫做成的标本。这些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供人们欣赏和研究。让学生说出6种昆虫中,谁是“除害能手”?(小结:像蜻蜓、螳螂这样的益虫,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同学们可以到课外书中查阅有关资料,并向身边的人发出倡议,不要伤害益虫。)[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践的活动中,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认识事物合起来,将课内外知识相互渗透,既交给学生识字的主动权,又适时给予指导,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3、引导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哪些地方采集到昆虫?(随机出示词语:田野树林花丛)请会读的小朋友起立读。全班齐读。三、指导朗读,总结全文1、让学生自己试读词串。2、指名读。3、教师引读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干了哪些事?(指导读:观察采集昆虫)。我们去了哪些地方?(指导读:田野树林花丛)。我们观察、采集了哪些昆虫标本?(指导读: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4、让学生打开语文书,配乐朗读词串。5、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借助拼音读准了字音,借助图画理解了词义,相信小朋友能想出许多好办法记住字形。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1、出示文中4个生字,学生借助笔顺表书空笔顺。2、让学生自主记字形(选自己认为最容易记的字交流记字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记生字。如“牛”①数笔画记忆;师示范写“牛”②联系事物记忆,板书象形字;③熟字“二”或“十”加笔画记忆)。3、指导学生描红“牛”,“田。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新词。2、指名进行读字比赛,尝试用生字组成新词。3、指名书空“牛”和“天”的笔顺。二、继续读词串,指导写字1、指名读词串,点评。2、逐行指导朗读。(小朋友到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开心呀,指名读“观察采集昆虫”。他们到了许多地方,那儿的风景可美了。指导读“田野树林花丛”。小朋友观察、采集了许多昆虫,多有趣呀!请学生小声说说采集了哪些昆虫。指名读“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3、出示文中生字,让学生自己记“虫”和“天”的字形。随机指导写“虫”,板书,帮助学生记住字形,也可采用“中”加笔画的记字方法。重点指导“虫”的最后一笔,是“”。引导学生观察文中的昆虫名称,知道这些与虫有关的字大部分是虫字旁。4、让学生借助笔顺表自学笔顺,再描红临写“虫”和“天”。[对初学识字的学生来说,记住所学的生字并正确书写,是一个难点。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既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发现汉字构字的规律,又促使学生掌握自主识字的方法,提高识字的效率。]三、练习1、写一写,根据拼音写字。tiántiānniúchóng()野天()昆()2、说一说,用文中的词语填空:我在(地点)观察(昆虫名称)。3、画一画,把下列词语和相关的图画用线连起来。蚂蚁螳螂蟋蟀蝴蝶天牛蜻蜓作业描红、仿影。教学后记这节课采用了假想采集标本的方式,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亲历学习、获取知识的过程,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产生探索自然的愿望。教学活动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在自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教学实践证明:一年级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部分知识,教师可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取代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读不准的字音,容易写错的字,不理解的意思,仍需要教师给予适当地点拨。教师在渗透学法的同时,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科学地引导,让学生学会联系已有的知识,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从课本中学知识,而且到社会大课堂中开阔眼界。课堂上,教师采用了多种方法,不断地唤醒学生已有的或类似的情感体验,不断地促使学生向新的学习目标迈进。教学设计与反思1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3.透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知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教学重点:抓住课文对顶碗少年的动作、神态的描写,了解少年是怎样从失败到获得成功的。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观看录像: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精彩的杂技表演,想看吗?这是少儿电视台龙年春晚的一个顶碗杂技。参加演出的可都是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们。师:谈谈你的感受。师: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一个杂技演员在表演时两次出现了失误,他还有信心表演下去吗?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书:顶碗少年)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本文一共写了少年几次顶碗表演?失败了几次?三、细读课文,理解文意1、作者是怎么评价这场表演的?用书里的一句话回答。生: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2、顶碗少年的表演精彩吗?他表演成功了吗?由精彩成功?不精彩,不成功?让学生展开争论。从课文中寻找相关句子证实自己的观点。3、是什么力量使得少年最终取得了成功呢?(引导学生体会对老者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4.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少年心理想些什么?5、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四、联系生活课外延伸师: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学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生:各抒己见。总结: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失败的考验,但是,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是胜利者。在山穷水尽和绝境里,如果我们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再搏一下,可能会迎来温暖的春风;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再拼搏一下,就会到达大海的彼岸;在一眼望不到顶的山脚下,再拼搏一下,就一定会登上世界最高峰??课文学完了,但是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课后反思:《顶碗少年》这篇课文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感悟到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由于文章较长,我从“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少年失败了几次,成功了几次?”入手,让学生对人物有初步的感受,同时层层推进让学生抓作者对这次表演的评价“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然后追问学生:“你认为少年的表演是精彩的吗?是成功的吗?”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辩论,有同学认为:他不成功,因为他在第二次失败时退缩了,倘若没有老者的鼓励以及宽容,他就没办法完成表演了。倘若日后也遇到类似情况,可是却没有那么幸运再遇到像老者那样宽容的人,那么他将会再次退缩。而有的同学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经历两次失败的少年始终没有放弃,是坚持不懈以及坚强的意志力让他完成了表演。倘若没有面对挫折的坚毅,即使别人再怎么鼓励同样也是失败的,而少年的表演的成功正好说明了他自身就有追求成功的勇气。这个激烈的辩论达到了我的目标。在学生的争论中,从他们的汇报中我引导学生从“表演者表现”以及“观众反应”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品味表演的不同非凡。以此又顺势温习了“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学生在汇报中能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来体会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少年能够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那位老者的鼓励,因此,我围绕这个“题眼”,发展创造性思维。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少年心理想些什么?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惊喜,这也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踊跃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悟不仅仅局限在失败是成功之母,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坚持=成功”这样经典感悟。我为他们感到骄傲。课堂上一次激烈的讨论,有时候会给学生一个感悟的契机,而这往往来自于一个一闪念的想法,这些就是课堂具体环境下生成的课堂资源,这无法预测,却是根据学生的反应以及对教学思路适时调整而得的,本节课又一次得到了锤炼。教学设计与反思1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以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诗经》中的爱情诗歌,大部分表现劳动人民纯洁、朴实、健康的思想感情。而《关雎》则是《诗经》中较为优秀的爱情篇章。那么在教学《关雎》的时候,我们究竟该教给学生什么呢?这是我师傅在上完课之后问我的一个问题,当时这个问题掷地有声,重重地砸在我心里。我发现我不知道怎么去回答,脑袋里一片空白。现在静下心来细细地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教给学生以下几点。1、赏古韵。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朗读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让学生明白诗歌的内涵,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像《关雎》这首诗,它在韵律上有这样几个特点:①双声叠韵。如窈窕、辗转等词。②重章叠句。这是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各章句法基本相似,只是在中间更换少数几个词语,达到回环往复的作用。③两两停顿。《关雎》每句四字,两两停顿。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所以在带领学生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体会这首诗歌的韵律特点,要让他们去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同时还告诉学生朗读这首诗歌的一些方法。比如在读两两停顿的时候,中间要做到气断声延,声音要稍微延长点。关关—雎鸠。也可以让一个学生范读,其他同学点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体会评价诗歌朗读。2、体会情感。古语有云:诗言情,诗言志。在诗歌精炼的语言背后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所以在教学诗歌的时候带领学生体会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没有依据诗歌的特点进行教学。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赏析君子和淑女这两个人物上,而且还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两个人物贴上了固定性的标签。当学生的回答超出这个框架范围的时候,我就想方设法把学生拉回了自己设定的框架。其实诗歌贵在它的多义性,贵在它所展现的一种朦胧之美。像我这样过于强调诗歌的形象性,等于是把诗歌给上死了。教学诗歌要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那教师应该如何带领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呢?我认为还是借助语言这个载体,通过品味里面的语言来带领学生体会情感。但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这个方法应该是多变的,这样可以避免课堂的.单调。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①图画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句诗或某一节诗给课文添加插图。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平台,同时又丰富了学生对这句诗或这节诗的理解。②改写法。让学生将诗歌改写成散文,从而将自己的理解寓于散文之中,在改写的过程中体会其中的情感。③换词法。这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换词比较,体会诗歌中某个词语所蕴含的丰富意蕴。3、了解诗歌本身的特点。诗歌虽然有共同的一些特点,但每一首诗歌都有它自己的一些特性。同样是《诗经》当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优秀诗歌,《关雎》和《蒹葭》的特点就不一样。《关雎》比较大胆直白,比较质朴;《蒹葭》则比较含蓄朦胧。所以我们在教学诗歌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体会这首诗歌本身的特点。《关雎》这首诗选自《诗经·周南》,是周南这个地方的民谣,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