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评价七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理解性默写。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曹操带我们领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山海动静结合的壮观之景(《观沧海》);李商隐让我们感受到了他身处巴蜀,雨夜独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遥无归期的思念之苦(《夜雨寄北》);李益笔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边城夜色,让人沉浸在大漠亘古的苍茫中(《夜上受降城闻笛》)。同学们,读书将伴随我们终身,诸葛亮曾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诫子书》),探讨了学习、立志与成才的关系。读书也需要学思结合,正如孔子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答案】①.水何澹澹②.山岛竦峙③.君问归期未有期④.巴山夜雨涨秋池⑤.回乐烽前沙似雪⑥.受降城外月如霜⑦.非学无以广才⑧.非志无以成学⑨.学而不思则罔⑩.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易错字有“澹、竦峙、涨、烽、罔、殆”。2.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越过平原,越过一条大堤,就是白洋淀水乡了。这里地势低下,云雾很低,风声很急。淀水青澈,芦苇万qǐng,俯仰吐穗。自从敌人在白洋淀修起炮楼,安上据点,抢光人民赖以活命的粮食,鱼米之乡就变成了饿殍世界。正二月间,正是环境cán酷的时候,县里派我到这一带组织渔民斗争,我就住在采蒲台。支部书记说:“我们这里村子不大,却是个出鱼米的富庶地方。自从敌人在我们这儿安上据点炮楼,扒大堤破坏了稻田,人们就没有粮食吃。端村大街,过去是多么繁华热闹!现在一天要饿死几口人!”(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大堤()采蒲()台cán()酷万qǐng()(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3)请将画线句改为陈述句。【答案】(1)①.dī②.pú③.残④.顷(2)①.青澈②.清澈(3)过去是繁华热闹的。【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大堤(dàdī):长长的堤岸。采蒲(cǎipú):采蒲叶。残酷(cánkù):残忍、冷酷。万顷(wànqǐng):形容面积广阔。【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形。青澈——清澈:清而透明。【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句式转换。感叹句转换为陈述句的方法:①视情况在句中减掉程度副词,例如:“很,太,多么”等;②句末去掉感叹词,例如:“啊,呀,哇”等;③将感叹号改为句号。可将感叹句“过去是多么繁华热闹!”改为陈述句:过去是繁华热闹的。3.初一(2)班即将举行“走进文学殿堂”主题综合性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1)以下是小明精心准备的一段读书感悟,请你帮他修改其中的病句。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他的童年以及青年时代。我们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封建迷信的长妈妈给幼年的鲁迅带来无尽的感动;【A】在严谨方正的寿镜吾老师的影响下,鲁迅端正了学习的方法;也有虚伪自私的衍太太,她的种种行径让鲁迅先生极其痛恨。【B】通过鲁迅先生犀利的笔调,使我感受到了他的赤子之心。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人生态度,也将激励我更好地成长。①【A】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②【B】句成分残缺,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华也打算分享读《西游记》的感悟,以下是他的发言提纲,请你帮他补充完整。作者①简要概括内容②最喜欢的故事情节③拟写推荐语(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④(3)初一(2)班定于1月10日下午三点在本班教室举行此次活动,计划邀请学校语文组的李老师作主题报告,请你作为班级代表撰写邀请函。【答案】(1)①.方法②.态度③.通过鲁迅先生犀利的笔调,我感受到了他的赤子之心。(2)①吴承恩②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降妖伏魔,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③三打白骨精④示例:读神魔传奇,品古人妙思。(3)示例:邀请函尊敬的李老师:您好!我班将于1月10日下午三点在本班教室举行“走进文学殿堂”综合性活动,特邀请您为我班作主题报告,期待您的莅临。初一(2)班全体同学2023年1月5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①“端正”与“方法”搭配不当,可将“方法”改“态度”。②“通过”与“使”同时使用导致缺少主语,可以删去“通过”或“使”。【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名著内容的识记及推荐语。①②处:《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虚构神魔小说,由明代吴承恩创作。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据此填空、概括即可。《西游记》中的精彩情节有很多,列举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即可。例如:三借芭蕉扇(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变成虫子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孙悟空变成牛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骗回真扇;孙悟空大战牛魔王,最终孙悟空胜,铁扇公主交出芭蕉扇,孙悟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继续向西赶路)。拟写推荐语应凸显作品在内容、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特点,注意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及字数要求。例如: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邀请函。邀请函的一般结构,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标题可以直接书写为“邀请函”三个字,位置居中。称呼顶格写,“敬语+称呼”。正文一般先要交代活动的背景、目的,然后注明活动时间、地点、名称等具体内容,然后写邀请语,如“特此邀请您参加”“期待您的光临”等。敬语要换行,也可省略。如果写“此致”“敬礼”要分两行,“此致”前面空两格,“敬礼”要项格写。最后是落款,位置靠右,上一行写单位等,下一行写时间。示例:邀请函敬爱李老师:您好!我班将在本班教室举行“走进文学殿堂”综合性活动,特别想邀请您为我班作主题报告,时间是1月10日下午三点,敬请您的到来。初一(2)班全体同学2023年1月5日二、阅读(55分)[一](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莫顿·亨特①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②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③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④“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⑤“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⑥“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⑦“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岩脊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⑧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⑨“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⑩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爸爸喊道,“现在,往右边下面一点儿,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地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⑪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能做。⑫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4.请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我”的表现大哭,怒吼②成功迈出最后一步爸爸的活动①鼓励“我”每次移动一小步用强壮的臂弯迎接“我”“我”心理恐惧,害怕③④5.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6.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效果。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地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7.小明同学长跑成绩不理想,非常消沉。请你结合本文,给小明提一些建议。【答案】4.①安慰、鼓励“我”②小心翼翼地尝试移动③有了信心④信心大增,自豪。5.(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寂静、黑暗氛围;烘托出我长时间身处绝境,又无人救助时,紧张害怕的心理;为下文我在父亲到来时不敢下悬崖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意思对即可)6.“看起来”,表示推测,不确定,生动地表现了“我”当时缺乏信心,小心翼翼,但在父亲的鼓励下又希望试一试的心理。(意思对即可)7.示例:首先,我们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其次,确定一个切近的目标,制定每日的跑步计划;正如本文所言,把困难分解开,逐步攻克难关,我们定能提高长跑成绩。(需结合从文章得到的启示和小明的实情;建议合理)【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①分析题干,填写“爸爸第一次的活动”。根据文章第⑦段“‘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可知,爸爸告诉“我”不要怕困难,安慰、鼓励“我”。②分析题干,填写“我”受到“爸爸鼓励我每次移动一小步”的表现。根据文章第⑧段“我慢慢地挪动了一下。‘看到了。’我回答”可知,“我”慢慢的挪到,小心翼翼地尝试移动。③分析题干,填写“我”受到“爸爸鼓励我每次移动一小步”的心理。根据文章⑪段“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可知,“我”可以做到爸爸的要求,有了信心。④分析题干,填写“我被爸爸用强壮的臂弯迎接”的心理。根据文章第⑫段“突然,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抽噎了一下,然后令人惊讶的是,我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可知,“我”被爸爸接住后,骄傲的感到很有成就。【5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画线句“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描写了一幅随时间流逝,太阳即将落山的场景,属于环境描写;根据“夜幕开始降临”可知,夜幕的来临,渲染了寂静、黑暗氛围;根据“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可知,叙述了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烘托出了长时间没人救助“我”,侧面描写出了“我”紧张害怕的心理;为下文第①段“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对于“我”在父亲到来时不敢下悬崖的内容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看起来”,表示推测,不确定。根据文章第⑥段“‘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可知,“我”很不自信,不敢从悬崖上爬下去。根据文章第⑨段“‘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它就在你下面一点儿。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可知,父亲鼓励“我”爬下来。“看起来”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我”当时缺乏信心,小心翼翼,但在父亲的鼓励下又希望尝试向下爬的心理。【7题详解】本题考查拓展延伸、提建议。根据本文“缺乏自信的‘我’受到爸爸的鼓励一步步从悬崖上爬下来”的内容,针对小明长跑成绩不理想,非常消沉提一些建议即可。示例:遇到困难不要胆怯,想在现实中战胜困难,就要在心理上战胜困难,小明应该在心理上相信自己可以成功。有了心理建设,还要有行动,制定每天的长跑训练,稳定进步。将长跑大计划划分为几个小计划,逐步前进,定能成功。[二](22分)你闻,满城的风都是桂花香鲍璀①到桂子飘香,才知与秋撞了个满怀,此刻,秋意浓。②一个清凉的早上,骑着单车去远一点的小集市买菜,闻一闻风里的桂花香。菜农刚摘下的南瓜,还有沾满泥土的红薯,有带露水的空心菜,还有那香喷喷的韭菜,韭菜里还躲了一只纺织娘呢……除此,卖菜的阿婆还带了好几瓶刚捋下的桂花。阿婆说,这个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酒酿元宵,也可以做桂花藕……小小的集市,有着浓浓的烟火味,还有淡淡的桂花味,这样的清晨是有香气的。(甲)③午后,阳光下的桂花,味道似乎更加浓烈,闻香渐入梦乡……似曾相识的情境,仿佛回到儿时。那时,家门口的小院子里有几十株桂花,房前屋后都是桂子香味。我从来没有觉察到这是一种幸福,犹如“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再后来,城市规划初期,大面积收购桂花树,老屋窗户前那株大桂花树,虽然购者以高价来收,母亲始终没有同意。母亲说,这株桂花树几十年了,孩子们回家还能看见这株桂花树,还能闻着桂花香入睡,不舍得卖呢……这桂花树里是满满的记忆。(乙)④黄昏,骑着单车回家,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香味。突然,一片枫叶落在肩上,于是,停下来,贪婪地呼吸着香味;再后来,我又骑上单车,追逐着风中的桂花香味,一天的疲惫烟消云散……这是人类与自然的深情对白。(丙)⑤江南的秋是沉甸甸的,千亩梯田层层叠叠,风中,麦浪与稻浪像一条条流动的大河,边流边唱着秋的赞歌。对面的山坡层林尽染,半山腰的农户家里,硕果累累,红火的辣椒、五颜六色的菊花、金黄的玉米南瓜,秋意浓烈,让人心旌摇曳;北方的秋是苍茫悠远的,浮光掠影的秋日草原,枯草绵延,金黄的胡杨林惊艳了视觉,像打翻的调色板,仰望南飞雁,感受这种苍茫与悠远……⑥对于行走钢筋水泥、高楼大厦之间的人们来说,南方是幻觉,北方是梦境;而桂子的香,则是连接幻觉与梦境的桥梁,她唤醒了我们的嗅觉、味觉、视觉……风动,花香,心亦动,那一刻,可以触摸到城市里秋的味道和温度……(丁)⑦这香味是人间的款款深情。⑧满城尽是桂花香,庭院、马路、溪畔、公园⋯⋯无处不在,无须停留脚步,她们已经存在。金秋桂子,是一位清丽脱俗的女子,不会因为你是否为她驻足而改变,依旧恣意绽放生命的芳香。⑨你闻,满城的风都是桂花香。(选自2019年11月3日《合肥晚报》,有改动)8.通读全文,将下面这句话放入合适的位置是()原来,我们对某一种植物喜爱的执念里,有着根深蒂固的情结,那里有着我们厚重的光阴⋯⋯A.甲 B.乙 C.丙 D.丁9.文章围绕桂花写了哪几件事情?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10.文中第③段用了什么记叙顺序?作用是什么?1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金秋桂子,是一位清丽脱俗的女子,不会因为你是否为她驻足而改变,依旧恣意绽放生命的芳香。12.联系全文,请你说说结尾段“你闻,满城的风都是桂花香”的含意。【答案】8.B9.(1)早上,卖菜的阿婆带着刚捋的桂花,并介绍其用处。(2)午后,“我”梦中回忆起儿时没有留意到满院桂花香的幸福和母亲不愿卖掉窗前桂花树的往事。(3)黄昏,“我”在回家路上享受桂花的香气,跟自然对话。(意思对即可)10.插叙。(内容)回忆了儿时没有留意到满院桂花香的幸福和母亲不愿卖掉窗前的桂花树的往事,写出了桂花树承载了一家满满的回忆,表达了一家人对桂花树的喜爱之情。(结构)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我”陶醉于桂花香味做铺垫,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1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将桂花比作女子,赋予桂花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清丽脱俗、生命盎然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赞美之情。12.当你用心体会,就会发现秋季桂花香满小城,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如果我们用善于发现美的眼光看待生活,就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意思对即可)【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衔接。根据文章第③段“母亲说,这株桂花树几十年了,孩子们回家还能看见这株桂花树,还能闻着桂花香入睡,不舍得卖呢……这桂花树里是满满的记忆”可知,桂花树对于孩子们和母亲有着很深的感情。与本句“原来,我们对某一种植物喜爱的执念里,有着根深蒂固的情结,那里有着我们厚重的光阴⋯⋯”表达“我们”对某一种植物有着根深蒂固的情结。两者表达感情相近,所以应该放在乙处。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和概括。(1)根据文章第②段“一个清凉的早上,骑着单车去远一点的小集市买菜,闻一闻风里的桂花香。菜农刚摘下的南瓜,还有沾满泥土的红薯,有带露水的空心菜,还有那香喷喷的韭菜,韭菜里还躲了一只纺织娘呢。除此,卖菜的阿婆还带了好几瓶刚捋下的桂花。阿婆说,这个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酒酿元宵,也可以做桂花藕”可知,早上“我”在集市买菜,卖菜的阿婆带着刚捋的桂花,并介绍桂花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酒酿元宵。(2)根据文章第③段“午后,阳光下的桂花,味道似乎更加浓烈,闻香渐入梦乡……似曾相识的情境,仿佛回到儿时。那时,家门口的小院子里有几十株桂花,房前屋后都是桂子香味。我从来没有觉察到这是一种幸福,犹如‘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再后来,城市规划初期,大面积收购桂花树,老屋窗户前那株大桂花树,虽然购者以高价来收,母亲始终没有同意。母亲说,这株桂花树几十年了,孩子们回家还能看见这株桂花树,还能闻着桂花香入睡,不舍得卖呢……这桂花树里是满满的记忆”可知,午后,“我”进入梦乡,回忆起儿时没有留意到满院桂花香的幸福和母亲不愿卖掉窗前桂花树的往事。(3)根据文章第④段“黄昏,骑着单车回家,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香味。突然,一片枫叶落在肩上,于是,停下来,贪婪地呼吸着香味;再后来,我又骑上单车,追逐着风中的桂花香味,一天的疲惫烟消云散……这是人类与自然的深情对白”可知,黄昏“我”骑单车回家的路上享受桂花的香气,消散了一天的疲惫。【10题详解】本题考查记叙方法。运用了插叙。根据文章第②段“阿婆说,这个可以泡茶,可以做桂花酒酿元宵,也可以做桂花藕……小小的集市,有着浓浓的烟火味,还有淡淡的桂花味,这样的清晨是有香气的”可知,叙述了“我”在逛集市的情节。根据文章第④段“黄昏,骑着单车回家,空气里弥漫着桂花的香味”可知,叙述了“我”骑车回家的情节。根据文章第③段“午后,阳光下的桂花,味道似乎更加浓烈,闻香渐入梦乡……似曾相识的情境,仿佛回到儿时。那时,家门口的小院子里有几十株桂花,房前屋后都是桂子香味。我从来没有觉察到这是一种幸福,犹如‘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再后来,城市规划初期,大面积收购桂花树,老屋窗户前那株大桂花树,虽然购者以高价来收,母亲始终没有同意。母亲说,这株桂花树几十年了,孩子们回家还能看见这株桂花树,还能闻着桂花香入睡,不舍得卖呢……这桂花树里是满满的记忆”可知,本段插叙了“我”进入梦乡回忆了儿时没有留意到满院桂花香的幸福和母亲不愿卖掉窗前的桂花树的往事,体现出桂花树承载了一家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一家人对桂花树的喜爱。在结构上,为下文第④段“突然,一片枫叶落在肩上,于是,停下来,贪婪地呼吸着香味;再后来,我又骑上单车,追逐着风中的桂花香味,一天的疲惫烟消云散……这是人类与自然的深情对白”写“我”陶醉于桂花香味做铺垫,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文章结构富于变化,提高了文章写作水平。【11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赏析。将“桂花”比作“女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改变”“恣意”等词赋予桂花以人的动作和情态,将桂花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根据文章第⑧段“满城尽是桂花香,庭院、马路、溪畔、公园⋯⋯无处不在,无须停留脚步,她们已经存在”可知,桂花生命力顽强,枝繁叶茂,无处不在。本句形象的比喻,优美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花清丽脱俗、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题含义。根据文章第⑧段“满城尽是桂花香,庭院、马路、溪畔、公园⋯⋯无处不在,无须停留脚步,她们已经存在。金秋桂子,是一位清丽脱俗的女子,不会因为你是否为她驻足而改变,依旧恣意绽放生命的芳香”可知,桂花无处不在,覆盖全城,当你用心体会,就会发现秋季桂花香满小城,“你闻”表达了作者希望去感受桂花,体现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结尾“你闻,满城的风都是桂花香”表达了作者希望用心去感受桂花香,传达了我们应该用发现美的眼光去发现世界的含义,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三](16分)【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乙】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选自《战国策·魏策二》)【注】①庞恭:魏国大臣。②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指作人质。③邯郸:赵国的都城。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字的意思。(1)家无井而出溉汲溉汲:______(2)及其家穿井穿:______(3)国人道之之:______(4)谓魏王曰谓:______(5)王信之乎信:______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2)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15.对于传言宋君和魏王的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言?【答案】13.①.打水浇田②.挖掘,开凿③.代词,代“凿井得一人”的事④.对……说⑤.相信14.(1)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2)街市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明显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意思对即可)15.宋君对传言将信将疑,没有完全听信,反而“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严谨求真的精神;魏王听信传言,可以看出他生性多疑、缺乏判断力。现实生活中,对传言我们要多做调查,认真求证,让传言止于真相。(意思接近即可)【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诗词。(1)句意: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溉汲:打水浇田。(2)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穿:挖掘,开凿。(3)句意:全国度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之:代词,代“凿井得一人”的事。(4)句意:庞葱对魏王说;谓:对……说。(5)句意:大王相信吗呢;信:相信。【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本题重点字词有:(1)得:得到;之:助词,的;使:使唤;于,在。(2)夫:发语词;之:用在主谓之间,不译;明:明显;言:说。【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中具体语句作答即可。宋君听到传闻后“令人问之于丁氏”,可见宋君对谣言是半信半疑,体现他的实事求是精神,魏王听到传言的态度由开始的“否”“寡人疑之矣”再到“寡人信之矣”,可以看出广场不够坚定,面对深言没有保持清醒,没明辨真伪。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我们应该成为宋君那样的人,不要成为魏王那样的人,我们面对谣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求有务实的精神,不信谣,不传谣。据此回答即可。【点睛】参考译文:甲文: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全国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乙文: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市集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两个人说市集上有虎,大王相信吗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三个人说市集上有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会相信。”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回国后,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三、写作(60分)1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有许多美好而又短暂的瞬间,也许是一声鼓励的话语,也许是一个温暖的微笑,也许是一个默契的眼神,也许是一个自信的手势,也许是……这些瞬间总能在我们的心中荡起涟漪,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带给我们温暖和感动,给予我们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请以“______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中不得透露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答案】例文:温暖的瞬间一个瞬间,温暖人心;一句话语,温暖人心;一个微笑,温暖人心。那天,阴云密布,那天,细雨绵绵。妈妈让我出门去买瓶饮料,我嘟囔着,极不情愿拿起雨伞去大门口的小卖部了。到了那儿,才发现今天没有开门。“唉!”轻轻叹了口气,只得拿起伞去比较远点的那个小卖部了。去那个小卖部,首先要穿过菜市场旁边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系统维护与升级服务合同
- 2025版离婚协议书:离婚后财产分割与子女安置协议
- 2025版重工业工厂租赁及安全监督合同
- 2025年汽车赠与及售后服务保障合同范本
- 2025版煤炭运输合同环保设施建设协议
- 2025版生态环保项目垫资施工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产中介合伙人客户信息保护与共享协议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版光伏电站光伏发电系统设备更换与升级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物业管理员(初级)职业素养与物业管理创新考核试卷
- 中国中药材资源研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DB41-T 2845-2025 基层防汛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 2025年保育员考试试卷以及参考答案
- 2024年09月苏州银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商务邮件写作培训
- 格滨石笼施工方案
- (高清版)DB31∕T 1274-2021 医疗机构投诉处理规范
- 直肠癌的中医护理查房
- 工单系统设计汇报
-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