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3/0C/wKhkGGaMGY6AOqH3AAHksjLb4UI252.jpg)
![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3/0C/wKhkGGaMGY6AOqH3AAHksjLb4UI2522.jpg)
![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3/0C/wKhkGGaMGY6AOqH3AAHksjLb4UI2523.jpg)
![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3/0C/wKhkGGaMGY6AOqH3AAHksjLb4UI2524.jpg)
![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2/33/0C/wKhkGGaMGY6AOqH3AAHksjLb4UI25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种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M,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该化合物是(
)A.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B.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C.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D.化学式为:2.在室内喷洒消毒药水时,往往可以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由原子构成D.分子不断运动3.下列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 B.光合作用 C.挥发 D.蒸发4.能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C.闻气味 D.分别观察颜色5.下列物质中常用作制冷剂的是()A.液氮 B.氧气 C.氢气 D.空气6.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给液体加热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取用液体药品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肉眼不可见B.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的快——温度高,微粒运动速率加快C.温度升高,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汞原子体积变大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8.下表是人体中四种液体的pH范围,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类别胃液唾液胆汁胰液pH0.9-1.56.6-7.17.1-7.37.5-8.0A.胃液不能与碳酸钙反应 B.唾液一定显酸性 C.胆汁是中性液体 D.胰液的碱性最强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盐酸 B.称取氢氧化钠固体C.闻盐酸的气味 D.稀释浓硫酸10.表示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A. B. C. D.11.如图是微信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苯(化学式为C6H6)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7B.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C.苯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D.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2.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Ⅱ和ⅢB.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C.该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分子D.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某研究性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参与。(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是_____,b是_____。(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该反应物的化学式为_____,试管口放棉花的作用是_____。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3)小馨在农贸市场看到,卖鱼的商贩将一小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立刻产生气泡,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活蹦乱跳起来。小明猜想产生的气体是_____,他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猜想正确。他的检验方法是:取少许白色固体,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_____(写出方法、现象和结论)。(4)查阅资料: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为氨水。在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则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将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14.某学校的化学兴趣小组用带柄V形玻璃管完成以下实验:(1)如图1所示,往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_____,写出A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2)如图2所示,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15.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甲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实验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____。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属于_____反应类型。(2)图乙中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利用图乙进行下列实验:Ⅰ:开始先关闭,打开,片刻后观察到烧杯中蜡烛燃烧更剧烈,A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Ⅱ:然后关闭,打开,观察到烧杯中蜡烛燃烧不旺直至熄灭,B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蜡烛逐渐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3)下列三种气体能选用图乙中A作为发生装置的是:_____(填序号)。气体药品条件①氢气锌粒和稀硫酸常温②氯气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③硫化氢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常温16.肖红同学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如图所示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1)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3)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粒子运动与温度有关,简要地说明实验步骤: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根据以上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茶氨酸由种元素组成。(2)茶氨酸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4)58g茶氨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18.已知一定质量的纯净物A跟16g氧气进行充分的燃烧,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11g二氧化碳和9g水,请回答以下问题:(1)参加反应的物质A的质量是_____;(2)组成物质A的元素,一定有_____(填元素符号)(3)物质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_____(写计算过程)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分别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3)t2℃时,把75gA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2%的溶液,应加水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可以知道:反应后比反应前多了1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所以可以知道在M中含有一个2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故其化学式可能为。【详解】A、M为纯净物,不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和水,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故B错误;C、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故C错误;D、根据解答可以知道M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为2、6、1,化学式,符合该特征,故D正确。故选:D。【点睛】熟练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结合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式,并熟练掌握化学式的相关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
室内喷洒消毒药水时,往往可以闻到一些特殊气味,说明药水分子在做不断的运动,故选D。3、B【解析】
A、爆炸,关键是看引起爆炸的时候,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爆炸有的属于物理变化例如轮胎爆炸,有的属于化学变化例如火药爆炸,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挥发是指液体变成气体,属于物理变化;D、蒸发是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4、A【解析】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即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详解】A、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故A正确;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气体空气和氧气。方案不可行,故B错误;C、三种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此方案不能鉴别三种气体,故C错误;D、三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无法完成鉴别,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5、A【解析】
液氮汽化吸热,可用作制冷剂;故选:A。6、B【解析】
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故A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故B正确;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垂直悬空滴加,不可伸入试管内部,故C错误;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口与试管口要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D错误。故选B。7、C【解析】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的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是因为原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汞原子体积不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C。8、D【解析】A、胃液显酸性,里面有H+,能够与碳酸钙反应,错误;B、唾液的pH为6.6-7.1,可能显酸性,也可能使碱性,错误;C、胆汁的pH为7.1-7.3,显碱性,错误;D、胰液的pH为7.5-8.0,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在四种体液中pH最大,碱性最强,正确。故选D。点睛:酸性溶液的pH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溶液的pH值>7。可简记:“小酸大碱中7”;其含义是:“pH值<7为酸性,pH值>7为碱性,pH值=7为中性。”并且其中的“小酸大碱”还可暗示:“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9、C【解析】
A、滴加盐酸时,胶头滴管应该竖直悬空于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操作错误;B、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应该左物右码,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该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操作错误;C、用手扇闻盐酸的气味,操作正确;D、稀释浓硫酸应该把浓硫酸加到水里,不能把水加到浓硫酸中,操作错误。故选C。10、A【解析】
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正确;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错误;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错误;故选A。11、D【解析】
A、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A不正确;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苯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故B不正确;C、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故C不正确;D、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故D正确。故选D。12、B【解析】
A、上述变化Ⅰ、Ⅱ和Ⅲ中,过程Ⅰ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Ⅱ和Ⅲ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A中的物质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表示的是混合物,B、C是由同种的分子构成的,都是纯净物,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变化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碳原子和氧原子,故C错误;D、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故D错误。故选B。【点睛】由同种分子构成是纯净物,由不同分子在构成是混合物。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长颈漏斗集气瓶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4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AC或AD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说明试管中产生的是氧气BE集气瓶内液面上升酚酞试液变为红色【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a是长颈漏斗,b是集气瓶。故答案为:长颈漏斗、集气瓶;(2)B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且试管口有一团棉花,则应该选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放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生成水和氧气。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故选择的发生装置时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可选择收集装置是C或D。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4、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AC或AD;(3)小馨在农贸市场看到,卖鱼的商贩将小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立刻产生气泡,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活蹦乱跳起来。小明猜想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因为氧气供给呼吸。取少许白色固体,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试管中立刻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说明试管中产生的是氧气。故答案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木条复燃,说明试管中产生的是氧气;(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B。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内外形成压强差,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液面上升,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故答案为:B、E、集气瓶内液面上升、酚酞试液变为红色。14、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过氧化氢水+氧气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解析】
(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故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氧气,故文字表达式写为:过氧化氢水+氧气。(2)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故填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变红;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15、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分液漏斗H2O2H2O+O2催化作用(或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度)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①③【解析】
(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为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所以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填: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
(2)图乙中标号仪器①是分液漏斗;故填:分液漏斗;
Ⅰ: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蜡烛燃烧的更旺盛,装置A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水;故填:H2O2H2O+O2;催化作用;
Ⅱ: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装置B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即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aCO3+HCl→CaCl2+H2O+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图乙中A装置适用于固液常温下制取气体,由题干信息可知,该装置可用于氢气和硫化氢;故填:①③。16、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都变成红色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取等质量的冷水和热水,分别加到两只烧杯中,然后用药匙取一样多的品红,放入烧杯中,观察溶液变红的快慢【解析】
(1)通过分析可知,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解,烧杯里的水都变成红色;(2)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肉禽食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陶瓷汤锅市场分析报告
- 激光焊接板片式换热器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环境监测行业职业健康防治措施
- 业务顾问协议(2025年版)
- 2025年纺织塑料密封制品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夜间施工安全防盗措施研究
- 2025年巴莎领抽条套衫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汽车制造进度控制措施
- 购房定金协议书的签署注意事项
- 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 直播带货基本操作流程(直播带货流程完整版)
- 2024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多旋翼无人机驾驶员执照(CAAC)备考试题库大全-下部分
- 跌倒坠床公休座谈会课件
- 管理学专业: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库(附含答案)
- 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会商管理制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试题 语文试题
- 《我爱上班》朗诵稿
- Q-GDW 11711-2017 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工作规范
- 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数学期末检测试卷第二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