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5月阶段学业测评亲爱的同学,这张试卷是你挥洒自信的天地,是你展示梦想的舞台,希望你沉着冷静,让智慧在笔尖流淌,用细心为成功奠基。本试卷共120分,时间120分钟,在答题前,请你在左上角写上姓名、班级和考号。★祝你考试顺利★一、积累与应用(17分)1.这座平静的小庭院给挚()友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特别是对那株紫藤萝树,挚友更是A情有独钟。春意昂然,紫藤萝花开了,雅紫透粉的花瓣簇簇()团团地B积聚着、摇曳着,晶莹剔透,灿若云霞。这时,外婆会携着挚友和挚友的小妹坐在那株藤萝花下,C娓娓道来地讲述“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D皓月当空的时候,挚友与小妹会睁大眼睛,一遍一遍地数着缀满碧空的繁星,听累了,数累了就嗅着紫藤萝花香,偎依在外婆的怀里甜密地入睡。(1)文中加点字注音:挚()友簇()(2)文中加点词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___”改为“_____”,“_____”改为“___”(3)文中A、B、C、D处有一个词语使用错误,这个词语是(填序号)__________【答案】(1)①.zhì②.cù(2)①.昂②.盎③.密④.蜜(3)C【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汉字注音。挚友:读音为zhìyǒu,指情谊深厚的朋友。不要误读为“shì”。簇:读音为cù,本义是小竹丛生。【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春意盎然:指春天生机勃勃,韵味正浓。“昂”应写为“盎”。簇簇团团:拆开就是一团团一簇簇,一丛丛一堆堆。正确。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正确。缀满:挂满的意思,指某种物品密密的布满了另一种物品。正确偎依:意思是亲热地靠着,紧挨着。正确。甜蜜:形容感到幸福、愉快、舒适。“密”应写为“蜜”。据此可作答。【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A.情有独钟: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他(她/它)上面。这里指紫藤萝让挚友产生特别的情感,符合语境;B.积聚:逐渐聚集。这里指花逐渐聚集起来,符合语境;C.娓娓道来: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这里与“讲述”语义重复,故有误;D.皓月当空:意思是明亮的月亮在空中照耀着大地,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晴和。符合语境;故选C。2.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B.“铭”和“说”都是一种文体,《陋室铭》是骈体文,《爱莲说》是议论文。C.“邓稼先和杨振宁是多年的好友”,“这样的秘密,邓稼先从来不和家人说”。(句中加点词词性相同)D.“热烈欢迎”“热情招待”“热爱祖国”都是偏正短语。【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基础知识综合。A.助词本身没有实质的意义、不能单独使用。选项“但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说法是错误的;C.“邓稼先和杨振宁是多年的好友”中的“和”是连词,“这样的秘密,邓稼先从来不和家人说”中的“和”是介词;D.“热烈欢迎”“热情招待”是偏正短语,“热爱祖国”是动宾短语;故选B。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稍远处是一重重长着青网树的山岗,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波浪一般腾向远方。②我看清周围都是玉米地,密密的青纱郁郁葱葱,一望无际。③天渐渐亮了,西天起了一层厚厚的云,可是东边的山坡,涌出明亮的朝霞,又是一个炎热的夏日。④西望,最远处是一派连绵青山,那是县城附近的西山,看起来很近,实际上很远。⑤丘陵之间,蜿艇着一条修好了很多年但迟迟未能硬化的乡村土公路,在夏天长满杂草,展现勃勃的生机。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④⑤① C.③①④⑤② D.②③④①⑤【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前后句描写内容、观察次序及句子之间的相邻关系来确定顺序。当无法判定整体的语句关系时,从时间、空间、逻辑等关系,找最容易判断的两句两联,然后,借助选项,用排除法找出答案。如第④句“最远处”和第①句“稍远处”衔接最紧密,⑤句“丘陵处”衔接①句中“近处则是一重重种满玉米的丘陵坡地”。据此,一下子排除了ABC,再借助D项的排序看一下是否顺畅。通过比较,ABC均不恰当。故选D。4.古诗文默写(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5)《登飞来峰》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龚自珍《己亥杂诗》的“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借助比喻,表达了诗人虽然辞官,却还要悉心培育新一代以为国效力的愿望。【答案】①.无案牍之劳形②.濯清涟而不妖③.独怆然而涕下④.荡胸生曾云⑤.不畏浮云遮望眼⑥.自缘身在最高层⑦.落红不是无情物【解析】【详解】考查对诗文的理解与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牍、濯、涟、怆然、曾云、畏、遮、缘”等字词容易写错。二、探究与交流(10分)5.班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1)【准备】请你写一条活动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和一个关于孝亲敬老的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3)【读图】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4)【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5)【建议】中学生应如何尽孝?请你提出两条具体建议,并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答案】(1)符合要求即可(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卧冰求鲤;百里负米(3)示例:画面中祖孙三代,爸爸在帮爷爷洗脚,孙子在给爸爸擦背,整个画面温馨、感人,生动地演绎着爱的传递。(4)示例:不顶撞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常回家陪伴父母(5)父母下班回家后给父母按摩,帮他们消除疲劳;记住父母的生日,送上祝福。【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宣传标语。围绕主题“弘扬传统·孝敬父母”,语文精炼,符合要求即可。示例: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典故积累。示例: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典故:弃官寻母。宋代的朱寿昌自幼母子分离,他当官后终于知道了母亲的下落,于是就弃官不做去寻找母亲,后来母子终于团圆。【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要认真观察图画,充分理解画面的内容。示例:图画中的祖孙三代,爷爷坐在椅子上,爸爸在给爷爷洗脚,孙子在给爷爷擦背,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营造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要将孝敬父母的美德一代一代往下传。【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时间多带父母去旅游;多陪父母一起吃饭;常回家看看;过节记得给父母买礼物。【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开放性试题。示例:1.记住一些重要的日子,如母亲节、父亲节、父母的生日等,并送上祝福,制作一些小礼物,以表心意。2.放学后,积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三、阅读与鉴赏(一)名著阅读(8分)6.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30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1)文段节选自法国作家______(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塞尔跟着______(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的故事。他们乘坐的潜艇叫“_________”。像《海底两万里》这样的科幻小说,往往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你会很急切地想知道故事结局,这时你可以采用__________的阅读方式。(2)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两次。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答案】(1)①.儒勒•凡尔纳(或凡尔纳)②.尼摩③.鹦鹉螺号④.跳读(2)①.同鲨鱼搏斗
②.被土著人围攻(3)尼摩艇长及其鹦鹉螺号下落不明,阿龙纳斯被渔民救起,回国后将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选段出自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作者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小说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孔塞伊)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小说中情节设置古怪离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底世界。跳读是在阅读中,跳读是有取有舍,跳跃前进,有意识的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句段或篇章而抓住读物的关键性材料的速读方法,想知道故事结局,因此可以采用跳读的阅读方式。【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比如:海底森林、遭遇土著袭击、潜艇搁浅、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概括其中两次即可。【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内容的理解。题目要求用一句话概括这次探险旅行的结局,先结合选文判断故事情节,再简要概括。鹦鹉螺号在北大西洋里遇到一艘驱逐舰的炮轰,潜艇上除了三位俘虏外个个义愤填膺,用鹦鹉螺号的冲角把驱逐舰击沉。不久,鹦鹉螺号遇到了大漩流,阿龙纳斯教授的头撞到了一根铁杆上,立即晕了过去。尼摩船长放弃挣扎,他把命运交给了大海。后来阿龙纳斯和两个同伴被罗佛丹群岛的渔民救起。尼摩艇长及其鹦鹉螺号一起下落不明。回国后,博物学家才将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之于世。(二)诗歌鉴赏(4)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7.关于这两首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畏”显示出作者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登飞来峰》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C.《题西林壁》前两句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各不相同。D.《题西林壁》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8.《登飞来峰》“只缘身在最高层”与《题西林壁》中“只缘身在此山中”分别说明了什么哲理?【答案】7.B8.前一句表明作者不害怕权贵,也说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后一句表示看不清事物的真相,只因为身在事物中,不能全面的观察。【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有误,“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理解错误。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没有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故选B。【8题详解】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主旨的理解。《登飞来峰》“只缘身在最高层”,写诗人身在塔的最高层,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站得高自然看得远,塔下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从而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题西林壁》中“只缘身在此山中”,写诗人因为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见庐山的一部分,不可能一眼看到庐山的全貌。它告诉我们认识人与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三)文言文阅读(10分)庐山草堂记匡庐①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②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明年春,草堂成。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③。一旦蹇剥④,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有删改)【注释】①匡庐:即庐山。②远行客:远行人。③颓然:松弛的样子。嗒(tà)然:物我两忘的样子。④蹇(jiǎn)剥:指时运不济。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乐天既来为主既()②俄而物诱气随俄而()10.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2)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12.先找出草堂选址原因的句子,并结合《陋室铭》,体会居室主人身处其间的愉悦心情,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怎样不同的精神追求?【答案】9.①.已经②.一会儿10.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11.(1)像远行的人经过故乡,依依不舍不愿离开。(2)(我)最终收获了所喜爱的,又为什么要求(别的)呢?12.“其境胜绝,又甲庐山”。《陋室铭》主人: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草堂主人:豁达乐观(寄情山水)【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句中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①句意:乐天(我)来到这里当主人翁后。既:已经。②句意:看了一会儿,禁不住这般美景的诱惑,整个人的精神就随之而潜移默化了。俄而:一会儿。【10题详解】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也可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的意思是:抬头看山色,低头听泉声,靠着草堂斜看这里的竹、树、云、石。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11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若(像)、远行客(出远门的人)、过(经过)、去(离开)”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卒(最终)、获(收获,获取)、何(为什么)、以(来)、求(要求)”几个词是重点词语。【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1)结合第①段“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以及“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和“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可知,白居易来到香炉峰和遗爱寺之间,发觉这个地方环境是庐山最优美的,爱上了这里,就在这个地方修建了草堂。用文中的“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可概括其草堂选址的原因。(2)《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可知,作者从陋室的环境清雅入手,写与自己交往的都是文雅之士,写自己的爱好高雅,多角度多方面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点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本文中语句“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的意思是:忽然有一天时运不济,我被贬来辅佐江州,郡守用宽容的心来抚慰我,庐山用他灵秀的美景对待我。这是上天赐给了我最好的时机,大地送给我最好的处所,我最终得到了所喜爱的东西,又有什么好苛求的呢。从中可以看出,即便时运不济,作者也不怨天尤人,而是自赏山水之乐,认为上天对自己很好,体现出作者寄情山水、乐观旷达地面对人生的思想。据此理解概括即可。【点睛】参考译文:庐山非常秀丽,在天下众山中数第一。山的北峰叫作香炉峰,香炉峰北面的寺庙叫作遗爱寺,介于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的地方,那里环境最优美,居庐山首位。元和十一年的秋天,太原人白乐天一见就爱上这地方了,就像远行的游子经过故乡一样,留恋不舍,不愿离开,于是他对着香炉峰,在遗爱寺旁盖了一间草堂。第二年的春天,草堂落成了。乐天(我)来到这里当主人翁后,抬头看山色,低头听泉声,靠着草堂斜看这里的竹树、云、石。从早到晚,景物的变化应接不暇。看了一会儿,禁不住这般美景的诱惑,整个人的精神就随之而潜移默化了,外在也安适,内心更和乐。只要住一夜,身体就十分安宁,住两夜更感到心情恬适,住三个晚上以后,身心舒畅,物我两忘。忽然有一天时运不济,我被贬来辅佐江州,郡守用宽容的心来抚慰我,庐山用他灵秀的美景对待我。这是上天赐给了我最好的时机,大地送给我最好的处所,我最终得到了所喜爱的东西,又有什么好苛求的呢?四、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记叙文(9分)1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一架纸飞机①你知道怎样折一架飞得很远的纸飞机吗?②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的老师这样问过我。③我很笨,学东西永远慢半拍。我记得在最后一节手工课上,老师教我们折纸飞机。同学们陆陆续续把作品交给老师,而我却只能沮丧地坐在教室里。这时,老师走近了,坐在我身旁,突然以臂环绕着我,把我拥进她的怀抱里,又变魔术般地折了一架纸飞机。④临走时,我依稀听见老师的声音:“你知道怎样折一架飞得很远的纸飞机吗?”⑤我摇头,只看到老师以手做飞机状,向下滑翔着。她的手不一会儿便撞上了我的心口,轻轻地,软软地,非常温柔。那日之后,我还是没学会折纸,但这个问题,却潜伏在心间。⑥一个夏初,我跟随志愿队去残疾人托养中心。在那儿,我见到了我的学员,我微笑着和他打招呼。下一瞬,他走过来,突然朝我“嘿”了一声,羞怯地笑了。“你叫什么名字呀?”“嘿。”“别走太快,别累着了。”“嘿。”我与男孩之间的对话,大抵如此,仿佛被上帝阻隔了一道墙。⑦“好了,接下来我们进入最后环节:折纸飞机。”小男孩这时抬起了头,好奇地看那一沓五彩缤纷的彩纸。我模仿着,将手中的纸对折,翻转,一架纸飞机竟也从我的手中变了出来。“嘿!”小男孩又露出了笑容,他小心翼翼地抚摸刚刚成形的纸飞机。我将纸飞机平摊在桌上,拿来一把颜色笔。他快速地捡起一支,又开始说“嘿”了,我感觉到他正努力地把色彩粘贴在机翼上。于是我便不再说话,只是专心地和他一起往那白纸上涂抹。“嘿,嘿,嘿!”他这么喊着,一声比一声重,头不停地抖动,用很大力气涂抹,几乎要把那张纸戳出窟窿来。我更觉得他像一团不知如何是好的火,不安地,焦躁地,混乱地跳动着。⑧“来,我教你。”我用臂环绕着他,还能感觉到他身躯之下传递的躁动。我抓着他颤抖的右手,将笔触带向纸飞机的空白之处,我能感觉到他安静下来了,他的手不再那么颤抖,身子也稳稳地停在椅子上。⑨在这一段无言的时光中,绚烂的色彩在我们的笔下绽放。我感觉与小男孩的心魂靠得很近,自然感到一片温柔的熟悉与亲切。过了一会,纸飞机画好了。小男孩低头望着这架纸飞机,我低头望着他。有一股声音突然穿透十二年的时光;向我袭来,“你知道怎样折一架飞得很远的纸飞机吗?”我的老师,在朦胧的光影中走来,看着我,对我一笑。⑩曾经有一架纸飞机,满载着爱与温柔,轻轻地嵌入一个笨小孩的心里。后来,小孩长大了。有一天,她也学会了折纸飞机,也想尽力把这爱和温柔嵌入到另一个小孩的心里。在这一天,我突然体察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叠与轮转,体悟到那些细微却有力的时刻,如何慢慢汇聚成无形的力量,使我成为我。而我,于是也想在他人的世界里坚持播撒下这些细微的时刻,坚持留下一些美好的生命印记。⑪如此,这一架纸飞机便一直都会存在,存在于过去,存在于当下,也存在于未来。(节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21年6月8日)》,有删改)(1)通读全文,将下列的情节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我去残疾人托养中心,给小男孩折了一架纸飞机→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回忆起十二年前老师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答案。(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这时,老师走近了,坐在我身旁,突然以臂环绕着我,把我拥进她怀抱里,又变魔术般地折了一架纸飞机。(4)结合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链接材料]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答案】(1)①.小时候,老师教我叠纸飞机;②.我教男孩为飞机涂色,感到一片温柔的熟悉与亲切。(2)疑问句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照应了标题和结尾;引起了下文,为后面内容作了铺垫。(3)动作描写,“走近”“环绕”“拥进”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了老师教“我”折纸飞机时温柔耐心的样子,突出了老师对“我”的爱,也表现了“我”对老师的爱的感激之情。(4)示例:链接材料“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告诉我们老师要从本心关爱学生,还有耐心,潜力默化的去影响学生,传递传承爱与温柔,播撒力量的种子。而文章则记叙了十二年前,老师教“我”折一架纸飞机,留给“我”一个无法忘记的问题;十二年后,“我”为了让多重障碍的小男孩高兴学会了折纸飞机并给他折了一架纸飞机;“我”引导小男孩给一架纸飞机涂色,找到了老师当年问题的答案。十二年前老师用她的爱和温柔温暖了“我”,给了“我力量”,十二年后“我”又用将同样的爱和力量嵌入到另一个小孩的心里,并期望将这份“爱与力量”一直传承下去。由此可知,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关爱的启迪的传递和传承。
【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仔细阅读文章,划分层次,根据提示概括作答。根据提示可知,“我去残疾人托养中心,给小男孩折了架纸飞机”对应⑥⑦段内容,“我回忆起十二年前老师的问题,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对应第⑩段内容。所以,通过阅读①—⑤段可以概括得出第一空,即:小时候,老师耐心地教“我”折纸飞机;通过阅读⑧⑨段可以概括得出第二空,即:“我”教男孩为飞机涂色彩,并感到一片温柔的熟悉与亲切。【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章首段的作用。结合首段的句式特点以及和文章内容的关系分析作答。从句式特点来看,“你知道怎样折一架飞得很远的纸飞机吗?”是一个问句,容易引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上看,这句话中“一架飞得很远的纸飞机”照应了标题,也照应了文章结尾;从内容上来看,这是“我”的老师曾经问“我”的一句话,引出下文关于“折纸飞机”的故事。【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根据题目要求,要从人物描写角度进行赏析。这句话描写对象是老师,根据“走近”“坐”“环绕”“拥进”“折”等动词可知,这个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老师对学生亲切温柔,结合“把我拥进她的怀抱里,又变魔术般地折了一架纸飞机”的描写可知,写出了老师揽住“我”,教“我”折纸飞机时耐心温和的样子,突出了老师对“我”的爱,表现出老师对学生的耐心和关爱。【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首先要理解链接材料中句子的含义。“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一段非常唯美的语言,揭露了教育的本质,“摇动、推动、唤醒”意味着教育对人的影响推动作用,结合文章内容去理解,十二年前,老师用她的耐心、温柔和关爱教“我”折出了一架能飞得很远的纸飞机,留给了“我”一个无法忘记的问题;十二年后,“我”为了让多重障碍的小男孩高兴,学会了折纸飞机并给他折了一架纸飞机,并引导小男孩给纸飞机涂颜色,从中找到了老师当年问题的答案,明白了教育的本质就是将“爱与力量”倾注在孩子的心灵之上,创造出无数的不可能,传递出更多的爱与希望。据此分析作答即可。(二)(12分)阅读短文《看自行车的女人》,完成小题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钱多不容易呀!”。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不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边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竟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⑨这年寒冬的一天,那个雪后北风呼啸着席卷着这北方的城市的晚上,纷纷扬扬的大雪在风中肆意飞舞。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竟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⑪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14.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③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品读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提示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16.品读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进行赏析。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边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17.请分析文章⑨段划线句子作用。18.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答案】14.①.①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②.④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15.第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旧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意思对即可)16.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追”“回头看看”“慢慢走回”“捡起”“瞧”“抵”“哭”写出了她被抢后的为难、无助与伤心。(意思对即可)(若答细节描写,分析合理,可酌情给分)17.这句话为景物描写,描绘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之景。渲染了当时天气的恶劣(或天气之冷),表现了看自行车的女人在大风中抱着拎兜等候车主的不易(艰难),衬托了她尽职尽责、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18.①看自行车的女人的遭遇令“我”同情,她对“我”的体谅、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令“我”感动。②看自行车的女人是社会中弱者的代表。为她写点什么是对她的肯定与帮助,为了呼吁人们尊重她们,平等对待她们。【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事件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写作思路,注意本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如“第一次见到她”“第二次见到她”“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这年冬天”,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开端、过程、结局),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的形式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②—⑥段主要写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第⑦段主要写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第⑧段主要写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第⑨段主要写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描写及作用的理解能力。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有哪些。具体来说主要有: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另外还可以运用侧面描写,或以人物映衬,或用环境烘托,或通过事物加以点染。其次在概括时要逐句分析,不要丢落。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即可。本题中,仔细品读第③段,“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旧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了她写出了她生活的拮据和工作的辛苦。【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语言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再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这里要求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其答题格式为:描写方法+表达效果+表现了/赞美了什么。“追…‘回头看看…‘慢慢走回…‘捡起…‘瞧”“抵”“哭”采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她被抢后的无助与伤心的样子。【17题详解】本题考查重要语句的作用。“这年寒冬的一天,那个雪后北风呼啸着席卷着这北方的城市的晚上,纷纷扬扬的大雪在风中肆意飞舞”这句话明显为景物描写,描绘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之景。渲染了当时天气的恶劣,表现了看自行车的女人在大风中抱着拎兜等候车主的艰难,突出她的乐于助人。【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感知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全文,从“女人”的行为给“我”留下的印象和“我”由“女人”的行为产生的思考这两方面来分析。看自行车的女人的遭遇令“我”同情,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令“我”感动。看自行车的女人是社会中弱者的代表,为她写点什么是为了呼吁人们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四、作文(50分)19.题目:请以“那件小事真不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2)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3)字数不少于600字。【答案】例文:那件小事真不小车窗外的繁华都市随雨幕一同模糊,密集的雨点敲打着玻璃,却似敲击在我心上,清晰到沉重。“不就是件小事吗?”身侧的母亲抚抚我的脑袋,似是在安慰我,“别再想了。”可是,那真的只是一件小事吗?我扪心自问。本是个晴朗的假日,我与母亲漫步在热闹的市中心,享受难得的闲暇。忽然有一股刺耳的声音冲击着这份安宁——是谁在大街上飙高音啊?我有些愤怒地寻找噪音的源头,却看到前方有聚集的人群。好奇地凑过去,噢,原来是残疾人卖唱的。围观的人们不在意歌声动听与否,光看到他衣衫褴褛的狼狈模样,就纷纷掏出了钱包。我看着他满是尘土的沧桑面庞,亦有些动容,可当我看到他的双眼——一片漆黑,却又泛着几分狡黠,忽然,就明白了些什么。骗子!我这样想着,拉着母亲走开了。往前走,看到路边围着的人群,又是乞讨。那是个妇人,怀中抱着个挺小的孩子,面前是一张广告纸,写满凄楚愁苦,颇令人动容。我却狐疑,去瞧她的双眼:果然,又是空洞机械的。六月的天比巧笑倩兮的美人更为多变,霎时高楼上空的蓝天白云就笼上了一层阴霾。刚刚还温暖明媚的都市忽然成了一个黑洞,像是要吞噬其间所有的人。母亲见状,拉着我赶紧向车站赶去。无意间,我却瞥见路边一个瑟缩的瘦小身影。那是个瘦骨嶙峋的老奶奶,怯怯地缩成一团,低头合着眸子。同样是乞讨,大概是没有浮夸的歌声或是动人的故事,这个老奶奶静悄悄地憩在都市的一角。我执拗地拉着母亲走过去,她似是听到响动,怀着几许希冀睁开了眼。她没有做出过多请求,只静静地注视着我,她的眼睛如同枯寂荒井中的一股清泉,摄人心魄。几乎没有一丝犹豫,我将手伸进包里,可却被母亲截住了,然后被母亲急急地拉走。一刹那,我看见老奶奶眼中的希冀霎时熄灭,只剩下灰烬与绝望。“这些乞讨的都是骗人的,你可别被骗了!”上车后母亲解释道。我似想辩解,可最终没有,只任雨滴沉重地敲击在我的心口上。这是小事吗?萍水相逢,匆匆而去,自然是。可我想,我们能从其中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为什么总有笨蛋施舍愚蠢的善意,为什么总有自作聪明的人恶意揣测每一个人?为什么不能让所有人都笑着站在温暖阳光下,为什么会有人在瓢泼大雨中黯然而泣?什么时候起,我们这个社会变得如此冷漠?我带着无穷的悔意陷入沉思。我觉得每个人都应用一腔真诚去对待他人,或许我们应用自己的双臂使这个表面光鲜的都市真正地、从底子里温暖明媚起来。我心深处,那件小事,真不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以“那件小事真不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审题时要注意:一是“那件”,意味着只能写一件事;二是“小事”,三是“真不小”。材料选择和构思立意也要着重从这三方面思考。题目要求必须是一件“小事”,但又并不是一件十分普通毫无价值的“小事”,而应该是一件内涵很深价值很大的“小事”。“小”字意味着,这件事一定不是大事,一定是看似不起眼,或者在我眼里就是小事一桩。那么选材就可以选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再看这里的“真不小”,如何体现“不小”呢?首先我们可以想到“小事情大道理”,还可以想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及“让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等等。因此可以有这样两种构思:一是自己知道这件事是一件小事,但是,却让自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教育;二是自己以为是小事,实际上却伤害了别人,或者违反了做人的准则,在别人的教育下,自己才认识到“小事不小”。可采用“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第二,选材构思。本题适合写成记叙文,从生活学习中选材,比如:低头一族随处可见,我因为醉心于手机,不仅少了与身边亲人朋友交流沟通的机会,也给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还随时引发各种安全事件;和同学之间的一个小玩笑小矛盾,一不小心却演化成了一场严重的矛盾冲突,轻则同学关系从此疏远,重则受伤住院甚至危及生命,或者为一场更大的冲突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亲人、同学、朋友的某一个不经意的小小善举,却化解了一场可能严重的危机,或者挽回了一场比较重大的损失。我因为着急赶路撞到了别人却没道歉,后来经过爸妈的教育认识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科手术教学查房
- 修理厂老板管理培训
- 冬季幼儿护理
- 失智症精神行为症状的应对失智老年人照护
- 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同步测试训练题大全附答案
- 言语治疗技术语言中枢
- 制药厂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 第16讲有机化学基础-高考化学二轮总复习习题
- y=14x4+3x+arcsin5x的导数计算详细过程
- 《听觉与前庭器官》课件
- 《功能性食品开发与应用》课件-增强免疫力功能食品的开发与应用
- DL∕T 1882-2018 验电器用工频高压发生器
- 《经济法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全屋定制柜子售后合同模板
- 2024-2030年中国养生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国旗下的讲话5篇
- 医疗检验科协作医院协议书
- 2024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 儿科重点专科三年发展规划
- 白酒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