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_第1页
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_第2页
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_第3页
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_第4页
基于STEM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EM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四个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运用STEM理念时,应注意情境构建的全面性,即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思考信息技术内容的实际作用。现以“while循环的应用”教学为例,对此问题展开具体说明。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课题名称:运用循环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while循环的应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程序循环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2)要求学生明确Python程序设计语言循环结构的while循环通常方式,并了解其具体运用方式。(3)要求学生借助循环结构对问题求解过程加以描述。(4)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并促进自身学科素养的发展。教学重点:使学生顺利掌握Python程序设计语言循环结构的while循环方式,并了解其具体运用方式。教学难点:让学生应用此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为了更好地完成授课任务,本次以电脑机房作为授课环境,并综合应用了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等教法,以及自主探究法等学法。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可用演示方式把问题呈现给学生。某同学今年17岁,她是在3月12日植树节这天过生日。今年植树节,老师和大家去公园参加植树活动。这位同学很开心,自己完成了栽4棵树的任务,这次生日很有意义。这位同学思考:假设由下一年开始,每年这天都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年均较上一年多种一棵树的话,那么我到多少岁的时候才可以栽完100棵树呢?(二)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问题一:while循环格式是:若想保证程序始终循环,那么循环条件应当问题二:需要利用什么条件才可确保程序始终循环下去呢?A.True;B.1=1;C.3>5;D.4<5问题三:如何才可以将“您好!”循环显示出来?问题四:随机函数randint(1,5)形成的值有可能包括。问题五:如果想让出现的值处于10至20之间(包括10和20),那么随机函数需要如何写randint()。在导入之后,教师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在独立思考后给出答案,或者稍稍留置,待本次教学全部完成后再做补充。(三)以导入问题为载体的知识讲授教师以导入问题为载体,向学生讲授知识。要求学生领会Python之中的while循环结构。教师在向学生说清本事例后,提出:是否可以用for循环来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师生共同分析问题:假设年龄是age,种树总数是tree,那么tree能够表示为tree=4+5+6+…,与之相对应的age=17,18,19…,据此可将本问题转化成当tree>=100时,求age的值。分析至此,学生可从信息技术领域的while循环应用视角重新审视这一实际应用问题,明确:解决本问题时的while循环属于当型循环,也就是把while翻译作“当……时”,若条件得到满足便可以不断循环,若条件得不到满足便跳出循环。在每次循环时,均为执行完循环体语句之后回到表达式处重新进行判断,并做表达式值的重新计算。此时可出现两种情况,若为假便跳出循环,若为真便使循环体语句继续执行。代码示例为:在此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继续以案例为载体,思考可否以while循环求得1~100之和,要求学生先观察for循环,再观察while循环,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知识要点。(四)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知识引导教师利用项目任务搭建能够体现STEM理念的引导框架,围绕学生常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项目设计与使用。给出项目任务之前,教师先与学生做基础知识梳理。如教师提出问题:while循环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可根据自学与教师讲解回答:先判断表达式,再执行循环体。同时表示:循环体可以是任意类型语句;有下列情况出现时退出while循环,即条件表达式不成立(为零);循环体内遇break,return,goto;无限循环:while(1)循环体。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围绕现实中具有普遍性的点名现象,完成随机点名程序的设计开发工作。由于处理实际问题较单纯学科问题更为复杂,教师给出的引导问题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本例中,教师可基于此程序设计要求,先由最基础性的学号抽取启发学生探究,要求其探索:怎样以Python语言产生班级里全部成员学号盒子,并做到随机抽取呢?学生思考后再引导:如果需进行多次抽取,在无法明确抽取次数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利用这个程序来实施控制呢?因为不知道抽取次数,则无法运用for循环语句来回答,此时学生便自然接受通过条件控制的while循环语句,并对其进行使用。在学生进行以项目任务为导向的探究时,教师应引导其注意一些事项。例如,教师应及时提出:若循环体包括多于一个的语句,则需要用复合语句“”形式。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给出:程序段1:程序段2:并同步思考程序段1与程序段2执行后i、sum的值。此类问题对学生完成STEM式的探索任务具有借鉴意义。与之类似,教师也可提出“在循环体中应有让循环趋于结束的语句”等问题。教师在任务研究中给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做好此程序学号随机抽取以后,怎样进行本学号所对应学名关联呢?怎样把全班范围内的学生姓名顺利导入程序内并生成姓名列表呢?这些问题可让学生独立或者协作了解文件读取等拓展方面的知识,使既有知识体系得以持续巩固,不断完善。(五)为学生提供独立练习问题在教师讲解学生倾听、学生分析教师引导两个环节之后,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练习问题,让其基于已经掌握的while循环语句使用知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项练习任务。本次教学时,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课堂练习任务包括以下几个。任务1:如果k是整数,下面所列while循环执行次数是同次吗?任务2:请完成基于本问题的编程:一张白纸大约有0.05毫米厚,将其对折1次它有多厚?在对折多少次之后,白纸厚度将超过1米?学生将得到:任务3:已知S=1+2+…+N,请找到一个最大整数N,满足S<30000的条件,试以编写程序的方式解决本问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明确答案,以for语句进行验证,分析答案是否正确。(六)重视总结与展示交流教师以板书设计的形式总结。在此之后,教师通过展示交流帮助学生优化算法。在本环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分享机会,使其能够在小组内部、小组之间互相学习的状态下,感受到不同的问题解决思路。从教学整体效果看,展示性评价是一个可起到较好教育引导作用的教学环节。表述作品设计思路能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提升,而与之相对应的评价工作则有助于学生了解其他人的思路,从而加强学习与自我反思,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善,在持续优化程序期间深化理解while循环与循环控制语句。为了取得良好的展示交流评价效果,教师设计以学生计算思维素养发展为核心的评价表,在评价表的引导下,学生完成组评与自评,再由教师总评。评价表中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情感态度,对本次的编程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好奇心;思维品质,能够客观理性分析与while循环的应用有关问题,并善于做出总结反思;合作学习,可以主动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去,有效解决教师提出的练习题。除此以外,评价量表中还包括更为具体的内容,如能够分析复杂问题,可借助流程图的描述抽象出问题解决过程;可编写解决问题的程序;可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可完成程序的测试、评估和解释,等等。总的说来,评价量表中的各项内容与教学初期预设目标总体吻合。三、教学总结与反思本节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知循环语句功能及格式,且可由for循环结构给出while循环语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用计算机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教材中的循环语句知识,是当学生完成三种程序框图学习,完成输入输出语句和条件语句学习之后,应当面对的关键性内容。本节课教学需要学生基于程序框图内的两种循环结构的语句,即while与do语句,领会基本格式和运行方式。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次教学时,教师尝试从STEM理念出发,先基于导入案例做细致讲解,再逐步使学生过渡到独立解决问题,教学层次性较为显著。与此同时,这节课也有不足,如这节课基于学生的认知习惯进行新知识引入,但引入资源不够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