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提优训练课件1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提优训练课件1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提优训练课件1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提优训练课件1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提优训练课件1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三国鼎立知识点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期,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2.概况(1)时间:公元200年。(2)作战双方:袁绍与曹操。【知识拓展】如何评价曹操曹操能谋善断。“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他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诗作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4)影响: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3.胜负原因(1)曹操:①政治上,将汉献帝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②经济上,开荒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③招揽各种人才。(2)袁绍: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能采纳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丧失良机。知识点二赤壁之战1.背景:曹操想要统一全国。2.概况(1)时间:公元208年。【误区】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发生在三国时期。【警示】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发生在东汉末年。公元229年三国鼎立局面才形成。(2)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知识拓展】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的原因(1)曹操:①客观上,曹军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②主观上,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2)孙刘联军: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③利用气候,地理优势。(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知识点三三国鼎立1.直接原因:赤壁之战的影响。2.根本原因:魏、蜀、吴三国经济、军事实力势均力敌,都缺乏统一全国的经济基础。

3.形成【学思之窗】从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说明其原因是历史的进步。因东汉中期以来统治黑暗,军阀割据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而魏、蜀、吴统治者完成了各自境内的相对统一,有利于统一局面的重新出现;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有所好转,促进了民族交融。故称是历史的进步。4.经济状况(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2)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3)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联系。【知识归纳】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知识结构图解】“问题思考”(教材第82页)提示:《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为使读者对历史故事更感兴趣,会有一些虚构和夸张的成分;而史书记载的是史实,虽说准确,但有些枯燥。所以作者就加上自己的一些想象,使它变成一部历史小说。《三国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