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下)期末语文练习卷5(原卷版+解析版-含作文范文)_第1页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下)期末语文练习卷5(原卷版+解析版-含作文范文)_第2页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下)期末语文练习卷5(原卷版+解析版-含作文范文)_第3页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下)期末语文练习卷5(原卷版+解析版-含作文范文)_第4页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下)期末语文练习卷5(原卷版+解析版-含作文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下)期末语文练习卷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

《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的时代,佛学盛行。自王阳明之后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学传播,使得民众接受了这样的宗

教观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曹雪芹正

是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这个介于儒道之间、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恒常,充满起伏跌宕,悲欢离合。宝玉和黛

玉有前生的夙缘,他对她有甘露之惠,她对他怀报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该天生一对。然而,

无端忽来一宝钗,德容言工,无不胜之,又挟"金玉良缘”之势,使得黛玉在与宝玉交往

中常感到不安,宝玉也常有“好景不长”的预感。不仅他们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

与祸也在变。"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荣宁两府就是如此。贾

敬信奉道教,却因为吃了金丹烧胀而死。元春封妃省亲,富贵已极,"园内各处,帐舞蟠

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却也埋下了败落

的种子。贾家鼎盛之时,"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可到第七十五

回,尤氏在贾母那里吃饭,饭不够吃时丫鬟却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荣国府已显窘

态。最终,两大家族走向衰败与崩溃。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

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人在红尘中有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虽然世界

无常,但情支撑着世界。宝玉"情不情",对花、鸟、月亮、星星无往不情,甚至对父亲

小书房里轴美人图都想去探望抚慰一番。他怜香惜玉,爱袭人、晴雯、龄官、芳官等姑娘

们,最后钟情于林黛玉。一位意大利汉学家说过,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这些情

因远近不同而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是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变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

了艺术美感。这就是变化中情的美。

第三重世界是虚空世界,既超越有情世界,又是隐藏其后的恒定的价值观。道家讲究

清净无为。佛家讲究一方净土。它们都主张没有情感牵累和兴衰变化,超脱悲欢喜乐,追

求悟性的化境。相对于有情和变化,这种价值观是一个恒定的真相。有情世界则是对虚空

实境的偏离。从佛家来说,比如唯识宗,它的种子叫作染识,其变化就是从无染到有染,

这么美好的净土还会变成无常的人生。从道家来说,原始为太和,打破太和才产生出人生

的发展和困境,而人只有净化欲念,才能恢复平衡。因此,《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有

情世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曹雪芹精心安排了太虚幻境这一原始点,使小说在演示了

荣辱兴替后通过悟性来抵达虚空世界。

这个世界里没有落花,没有变化,没有忧愁,也不惧时间。一切圆满无缺,不必担心

生老病死和飞来横祸,更不会有猜疑和背叛。然而,有深意的是,你必须舍弃了"实"的

现实世界,舍弃了"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这个凭虚凌空、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但

"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小说中真正了悟的可能只有宝玉

一人。

(摘自《光明日报》张惠《〈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的生活世界是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的变化无常的世界。

B.贾家鼎盛之时,贾府的上层人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可最终走向衰败与崩溃。

C.《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有着跌宕起伏的命运,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

D.《红楼梦》的世界里,缘分和情谊比金钱更重要,它是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事实基础,论证了《红楼梦》中变化无常的世界。

B.文章用宝玉对花、鸟,对美人图,对姑娘们有情,到最后钟情于林黛玉,论证了宝

玉的“情不情"。

C.文章在谈到《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时,以佛家和道家的理论为依据进行了有力的

论证。

D.文章开篇先亮出总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情支撑着这个世界,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

B.从道家来说,《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其实就是有情世界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

C.有情世界是对虚空实境的偏离,而《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超越了有情世界。

D.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和"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红楼梦》中的虚空

世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2.(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下的芝麻地

刘庆邦

棉桃子跟芍药花的花骨朵儿差不多,都是圆圆的,青青的,尖尖嘴儿,像一枚枚尚未

成熟的桃子。芍药开花,棉花也开花。芍药的花朵娓紫嫣红,五颜六色,妖烧得可以。而

棉花的花朵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白。除了白,还是白。

怎么,单一的白色就不好看吗?不是的。不管什么颜色,只要多,只要成了阵势,照

样蔚为大观。谁能说它们没有让人神思缈远的大美的力量呢?棉花的开放也是如此,仿佛

一夜之间,银白色的花朵便开满了棉花的枝头。

那时的地是生产队的地,地块儿不是零打碎敲,每一块土地面积都很大。中秋过后,

遍地的棉花呼啦啦就开了一层。有人半夜里起来,往东边一望,还以为天快亮了呢。定睛

再看,哦,原来是棉花开了,东边的白不是天白,是棉花白。

这天午后,晴跟队里的妇女劳力一起,在东地里摘棉花。她提的是一只竹篮,摘下一

朵棉花,就放进竹篮里。摘棉花摘到半下午,队里安排有一段休息时间。晴没有休息,在

继续摘棉花。

她是今年年初才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摘棉花对她来说是第一次。每人揽两垄棉花

往前摘,有人摘到地头,拐了回来,她连一趟还没摘到头。笨鸟先飞,她不打算休息了,

要把进度赶一赶。

妇女队长玉青喊了她,说休息了。她答应了好,但她仍没有休息。玉青越是让她休息,

她越不能休息,越要表现一下自己。摘满了一篮子棉花,她从棉花地里走出来,把棉花倒

进停放在地头的大车斗子里,再回去接着摘。

天蓝得不能再蓝,远得不能再远。天空飞过一群大雁,晴似乎连大雁之间小声说话都

听得见。黄黄的阳光照在晴的头发上,脸上,衣服上,她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心里也暖

洋洋的。

傍晚收工,在暮色里,晴提着空篮子往村里走,见玉青、小春、桂之、新美她们落在

后面,交头接耳,像是在商量着什么。但她们说的声音很小,晴听不见她们说的是什么。

她们会不会提前行动,到北地里收芝麻呢?她听说过,玉青她们提前行动不是一次两

次了,这两年队里收麦,她们都是事先约好,三更四更就到了地里。等上工铃敲响,别的

社员赶到地里时,她们已把麦子割倒了一大片。

这个猜测一生出来,晴几乎给自己的猜测打了对号。她们几个都是爱干活儿的人,都

是喜欢结伴干活儿的人,都是以结伴干活儿为快乐的人,得到收芝麻的机会,她们大概不

会放过。她决定提前去芝麻地里等她们。

她到得早,玉青她们还没来。晴仰脸看了看月亮,月亮在东天挂着,还没有走到头顶。

这晚的月亮晶亮晶亮,她刚一仰脸,月光就像清水一样,洒了她一脸。

月亮又升高了一些,玉青她们来了,晴从芝麻地一侧走出来。

玉青看见了晴,问:"谁?"晴答:"我。"玉青听出了是晴的声音,问:"三更半

夜,你怎么来了?"几个姑娘也暂停收芝麻,转过身,看着晴。

晴说,她看见外边一片明,还以为是天明了呢,就赶紧到地里来了。说着把手中的撅

头铲子举了一下。

新美说:"天明还早着呢,你还小,先回家接着睡吧,等听见铃响再来也不迟。"

晴说:"我既然来了,恐怕回去也睡不着,我跟你们一块儿收芝麻吧。"

玉青同意了。

玉青又问:"你以前收过芝麻吗?"B青说没有,她以前只收过玉米。

玉青说:"收芝麻跟收玉米的办法是一样的。"

她让晴收一棵芝麻给她看看。晴站稳脚跟,左手向后一拐,揽过一棵芝麻,瞅准芝麻

的根,手起铲落,就把一棵芝麻砍倒了。

玉青说:"还行,就是这样收法,撅头铲子吃土越深越好。"玉青还说:"你慢点收,

别着急,不要跟她们几个人比。她们几个都是熟手,一收起来就收不住手。你不睡觉,能

跟我们一块儿收芝麻,已经很不错了。"

月亮在天上慢慢走,五个姑娘在芝麻地里快快收。月光在芝麻地里静静洒,五个黑黑

的身影如在似水的月光里激起阵阵波浪。她们谁都不说话,就那么弯着腰,身子前倾,一

铲子又一铲子向芝麻的根部砍去。

夜越来越深,村里人都在沉睡。谁会想到呢,在平原深处一块月光下的芝麻地里,一

帮风华正茂的姑娘,正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她们的目标是共同的,要

在生产队的上工铃敲响之前,把这块地里的芝麻全部收了。

晴出汗了,但她的心情是愉悦的。晴想到,当她们把整块地的芝麻收完,当人们数起

都是谁在月亮地里收芝麻时,数了玉青、小春、桂之、新美,还有一个就是她,晴。

村里的雄鸡叫第一遍时,她们如同听到了冲锋的号令,收得更快些。待村里的上工铃

声响起,她们把芝麻全部放倒,五个姑娘正在地头的水塘边洗脸。秋水有些凉,但她们的

感觉是,痛快!真痛快!!太痛快了!!!

月亮还挂在天上,东方有些发白。她们一齐望着东方,在共同想象,等村里的男女社

员来到地里,见一大块芝麻全部收完,不知如何惊奇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题为"月光下的芝麻地",却从阳光下摘棉花写起,这样写可以使笔法更灵动,

也为情节的发展做好铺垫。

B.小说采取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对晴的特写,也有对劳动者群像的描写,目的是在

相互映照中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

C.从"慢点收"的叮嘱到"一铲子又一铲子”的动作,最后到冲锋般的抢收,小说以

逐渐加快的节奏表现劳动者干劲十足。

D.小说的叙述语言富有诗意美感,人物对话语言朴素自然,二者相得益彰,形成了小

说亦雅亦俗的独特语言风格。

(2)晴在摘棉花和收芝麻两次劳动中感受到不同的乐趣,请结合文本概括。

(3)小说写收芝麻时多次描写月光,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22分)

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治国赋,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于涧与。王召廉颇而问

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及召

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军武安东,而令军中日:"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泰军鼓

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

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遗之。间以报奏将,奏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

网与非赵地也。“赵奢既以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涸与五十里

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曰:

"泰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日:"请

受令。"许历日:"请就^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

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

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阕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

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

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泰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泰之间,秦之间言曰:"奏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

括为将耳。"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

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泰悉坑之。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泰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

八日不行/复益增初

B.泰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

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C.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

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D.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

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府库,与《鸿门宴》的“封府库"的"府库"含义相同,指贮藏财物和兵器之地。

B.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壮声势。今指喧嚷,起哄;鼓惑,煽动。

C.军,驻扎。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军"字含义不同。

D.内,让……进入。与《鸿门宴》中"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的"内"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奢有文治之才,他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使

得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B.在悯与之围”的战争中,赵奢善于迷惑敌人,利用秦国间谍让其带回消息,而赵

奢暗中部署战局。

C.赵奢有令在先,谁来为军事进谏就将他处以死刑;但对许历,不仅网开一面,还

虚心听取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D.赵孝成王相信奸臣的谗言让赵括代替了老成持重的廉颇,赵括出战被射杀,几十

万赵军投降秦国,惨遭活埋。

(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科举、学校、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

尚书,副职为侍郎。

B."乡试"因其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中试称为“举人",可以参加次年在京

师举行的会试。

C.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隋炀帝始置进士科

目,唐亦设此科。

D."征辟"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

州郡辟除两方面。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十七史百将传》)

②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

欲流长者也。(《谏太宗十思疏》)

(6)赵奢是如何解除阙与之围的?请结合全文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首联写诗人登高望远,俯仰之间,高耸的岳阳楼和浩瀚的洞庭湖一览无余。

B.李诗颔联写了雁儿高飞带走愁苦,远处山峰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

C.杜诗开头写诗人之前听说洞庭盛名,然而到如今才能实现登楼观赏的愿望。

D.杜诗颈联以一"无"一"有",点明诗人没有亲朋音信,孤舟漂泊的凄苦处境。

(2)李杜两诗同是写登岳阳楼之感,但诗境和风格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9分)

5.(9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

坚持到最后。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对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之以"征

利”罪名加以反驳的两句是","。

(3庇《六国论》中苏洵认为用割让土地的方法求得安寝的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因为","。

(4)杜牧《阿房宫赋》描写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

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的语句是:"7"

(5)在《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

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11分)

6.(6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大抵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方能永以为好。交朋友也讲究,纵不像九品中正那么

严格,也自然有个界线。"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于"自轻肥”之余还能

想着往日的旧游而不把眼睛移到眉毛上边去么?汉光武容许严子陵把他的大腿压在自己的

肚子上,固然是雅量可风,但是严子陵之毅然决然地归隐于富春山,则尤为知趣。

有些时候,对有些人来说,即使是深厚的友谊,友谊也容易变质,如果不是,那又算

不得是友谊。,那分际是很难把握的。忘年交倒是可能的。弥衡年未二十,孔融年已五十,

便相交友,这样的例子史不绝书。但似乎以同性为限。并且以我所知,忘年交之形成固有

赖于兴趣之相近与互相之器赏,但年长的一方多少需要保持一点童心,年幼的一方多少需

要显着几分老成。老气横秋则令人望而生畏,轻薄像佻则人且避之若浇。单身的人容易交

朋友,因此他的情感无所寄托,漂泊流离最需要一个一倾积愫的对象,可是等他有红袖添

香稚子候门的时候,心境就不同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臭味相投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矫枉过正

B.志趣相投旗鼓相当心心相印矫枉过正

C.臭味相投旗鼓相当情投意合过犹不及

D.志趣相投门当户对心心相印过犹不及

(2)下列诗词对联与所描述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周瑜)

B.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孔子)

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霍去病)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曹雪芹)

7.(5分)为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开展了名著阅读系列活动。下面是某同学写的

"名著导读推荐词",这则推荐词存在5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莎士比亚作品推荐词】它是一座西方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几百年来,莎士比

亚那魅力无穷的戏剧和作品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代读者。他笔下丰富饱满的人性、情节的

曲折动人、华美灿烂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他的作品表达出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

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四、课内基础知识选择题(15分)

8.(3分)下列句子中与其他项不同类的是()

A.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B.洎牧以谗诛。

C.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D.多于南亩之农夫。

9.(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终必不蒙见察或见恕也

B.廊腰堤回缗立远视

C.族秦者秦也谁得而族灭也

D.举先王之政函谷举

10.(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从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A.瓜分之日可以死意洞手书

B.使之西面事秦汝幸而偶我

C.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故能明其德不忍独善其身

11.(3分)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操童子业,久不售售:买

B.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爽:差错

C.成益愕,急逐趁之趁:追逐

D.抚军亦厚斐成贲:赏赐

12.(3分)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成了古代官员向帝王进言,

以便使下情上达的进谏奏文。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等。

B.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古人的信函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

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如林觉民的《与妻书》、李斯的

《谏逐客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C.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

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

曹植的《洛神赋》等。

D.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

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

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

论》等。

四、作文(60分)

13.(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中国农历新年前夕,新冠疫情汹汹来袭!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一幕幕感

人的场景在中国上演:全国各地4万多名医护人员无畏无惧,毅然奔赴疫情防控最前线;

数千名基建工人日夜施工,成功抢建座座"生命方舟";无数基层工作者冲锋在前,扎实

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一批批年轻人无私忘我,充分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力量与担当;

被封城的武汉市民共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支持和热爰;71个国家9个国际组织向中国伸

出援手,共同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赞歌……

请你在以上场景提到的对象中任择其一,作为收信对象,统一以“爱华"为姓名,给

你选择的对象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高一(下)期末语文练习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

《红楼梦》中有三重世界,一是生活世界,一是艺术世界,一是哲学世界。

第一重世界是变化无常的世界,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曹雪芹创作《红楼梦》

的时代,佛学盛行。自王阳明之后的晚明直至清代的佛学传播,使得民众接受了这样的宗

教观念:人生在世,必须相信净土、不断修行,才能超越轮回,达到清净世界。曹雪芹正

是在此基础上设定了《红楼梦》的生死观。

这个介于儒道之间、变动不居的世界没有恒常,充满起伏跌宕,悲欢离合。宝玉和黛

玉有前生的夙缘,他对她有甘露之惠,她对他怀报答之心,今生相逢本该天生一对。然而,

无端忽来一宝钗,德容言工,无不胜之,又挟"金玉良缘”之势,使得黛玉在与宝玉交往

中常感到不安,宝玉也常有“好景不长”的预感。不仅他们的爱情关系在变,周围人的福

与祸也在变。"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荣宁两府就是如此。贾

敬信奉道教,却因为吃了金丹烧胀而死。元春封妃省亲,富贵已极,"园内各处,帐舞蟠

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却也埋下了败落

的种子。贾家鼎盛之时,"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可到第七十五

回,尤氏在贾母那里吃饭,饭不够吃时丫鬟却给她盛了下人吃的白粳米饭,荣国府已显窘

态。最终,两大家族走向衰败与崩溃。

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它更接近于心理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

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人在红尘中有情,这情是自然生发出来的。虽然世界

无常,但情支撑着世界。宝玉"情不情",对花、鸟、月亮、星星无往不情,甚至对父亲

小书房里轴美人图都想去探望抚慰一番。他怜香惜玉,爱袭人、晴雯、龄官、芳官等姑娘

们,最后钟情于林黛玉。一位意大利汉学家说过,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细腻的感情,这些情

因远近不同而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是情的出神入化构成了变化,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

了艺术美感。这就是变化中情的美。

第三重世界是虚空世界,既超越有情世界,又是隐藏其后的恒定的价值观。道家讲究

清净无为。佛家讲究一方净土。它们都主张没有情感牵累和兴衰变化,超脱悲欢喜乐,追

求悟性的化境。相对于有情和变化,这种价值观是一个恒定的真相。有情世界则是对虚空

实境的偏离。从佛家来说,比如唯识宗,它的种子叫作染识,其变化就是从无染到有染,

这么美好的净土还会变成无常的人生。从道家来说,原始为太和,打破太和才产生出人生

的发展和困境,而人只有净化欲念,才能恢复平衡。因此,《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有

情世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曹雪芹精心安排了太虚幻境这一原始点,使小说在演示了

荣辱兴替后通过悟性来抵达虚空世界。

这个世界里没有落花,没有变化,没有忧愁,也不惧时间。一切圆满无缺,不必担心

生老病死和飞来横祸,更不会有猜疑和背叛。然而,有深意的是,你必须舍弃了"实”的

现实世界,舍弃了"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这个凭虚凌空、有大自在的虚空世界。但

"实"与"情"是极难割舍的,只有很少的人才能做到,小说中真正了悟的可能只有宝玉

一人。

(摘自《光明日报》张惠《〈红楼梦〉的世界、人生与艺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红楼梦》中的生活世界是混杂酸甜苦辣,历经生老病死的变化无常的世界。

B.贾家鼎盛之时,贾府的上层人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可最终走向衰败与崩溃。

C.《红楼梦》中的人物都有着跌宕起伏的命运,演绎着人生的起起落落,悲欢离合。

D.《红楼梦》的世界里,缘分和情谊比金钱更重要,它是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文章以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事实基础,论证了《红楼梦》中变化无常的世界。

B.文章用宝玉对花、鸟,对美人图,对姑娘们有情,到最后钟情于林黛玉,论证了宝

玉的"情不情"。

C.文章在谈到《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时,以佛家和道家的理论为依据进行了有力的

论证。

D.文章开篇先亮出总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情支撑着这个世界,构成了悲欢离合,构成了艺术美感。

B.从道家来说,《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其实就是有情世界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

C.有情世界是对虚空实境的偏离,而《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超越了有情世界。

D.必须舍弃了"实”的现实世界和"情"的有情世界,才能抵达《红楼梦》中的虚空

世界。

【解答】(1)D."《红楼梦》的世界里,缘分和情谊比金钱更重要,它是衡量万事

万物的价值标准"错误,第四段说"第二重世界是有情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衡量万事万

物的价值标准,不是金钱,而是缘分和情谊",由此可知,缘分和情谊是衡量万事万物的

价值标准是针对第二重的有情世界而言,而《红楼梦》有三重世界,选项以偏概全。

(2)B."论证了宝玉的"情不情’"错误,从文中来看,选项的信息源自第四段,

这一段是分析《红楼梦》的第二重世界,即有情世界,这个世界的衡量标准是"缘分和情

谊”,作者以贾宝玉为例要证明的是情对这个世界的支撑,突出变化中情的美,而不是论

证宝玉的"情不情"。

(3)B《红楼梦》中的虚空世界其实就是有情世界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衡"错误,

选项偷换概念,第五段说的是"《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是有情世界、无常世界的一个平

衡",文中说的是“太虚幻境",选项变成“虚空世界",这是两个概念。

答案:

(1)D

(2)B

(3)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2.(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光下的芝麻地

刘庆邦

棉桃子跟芍药花的花骨朵儿差不多,都是圆圆的,青青的,尖尖嘴儿,像一枚枚尚未

成熟的桃子。芍药开花,棉花也开花。芍药的花朵娓紫嫣红,五颜六色,妖烧得可以。而

棉花的花朵只有一种颜色,那就是白。除了白,还是白。

怎么,单一的白色就不好看吗?不是的。不管什么颜色,只要多,只要成了阵势,照

样蔚为大观。谁能说它们没有让人神思缈远的大美的力量呢?棉花的开放也是如此,仿佛

一夜之间,银白色的花朵便开满了棉花的枝头。

那时的地是生产队的地,地块儿不是零打碎敲,每一块土地面积都很大。中秋过后,

遍地的棉花呼啦啦就开了一层。有人半夜里起来,往东边一望,还以为天快亮了呢。定睛

再看,哦,原来是棉花开了,东边的白不是天白,是棉花白。

这天午后,晴跟队里的妇女劳力一起,在东地里摘棉花。她提的是一只竹篮,摘下一

朵棉花,就放进竹篮里。摘棉花摘到半下午,队里安排有一段休息时间。晴没有休息,在

继续摘棉花。

她是今年年初才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摘棉花对她来说是第一次。每人揽两垄棉花

往前摘,有人摘到地头,拐了回来,她连一趟还没摘到头。笨鸟先飞,她不打算休息了,

要把进度赶一赶。

妇女队长玉青喊了她,说休息了。她答应了好,但她仍没有休息。玉青越是让她休息,

她越不能休息,越要表现一下自己。摘满了一篮子棉花,她从棉花地里走出来,把棉花倒

进停放在地头的大车斗子里,再回去接着摘。

天蓝得不能再蓝,远得不能再远。天空飞过一群大雁,晴似乎连大雁之间小声说话都

听得见。黄黄的阳光照在晴的头发上,脸上,衣服上,她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心里也暖

洋洋的。

傍晚收工,在暮色里,晴提着空篮子往村里走,见玉青、小春、桂之、新美她们落在

后面,交头接耳,像是在商量着什么。但她们说的声音很小,晴听不见她们说的是什么。

她们会不会提前行动,到北地里收芝麻呢?她听说过,玉青她们提前行动不是一次两

次了,这两年队里收麦,她们都是事先约好,三更四更就到了地里。等上工铃敲响,别的

社员赶到地里时,她们已把麦子割倒了一大片。

这个猜测一生出来,晴几乎给自己的猜测打了对号。她们几个都是爰干活儿的人,都

是喜欢结伴干活儿的人,都是以结伴干活儿为快乐的人,得到收芝麻的机会,她们大概不

会放过。她决定提前去芝麻地里等她们。

她到得早,玉青她们还没来。晴仰脸看了看月亮,月亮在东天挂着,还没有走到头顶。

这晚的月亮晶亮晶亮,她刚一仰脸,月光就像清水一样,洒了她一脸。

月亮又升高了一些,玉青她们来了,晴从芝麻地T则走出来。

玉青看见了晴,问:"谁?"晴答:"我。"玉青听出了是晴的声音,问:"三更半

夜,你怎么来了?"几个姑娘也暂停收芝麻,转过身,看着晴。

晴说,她看见外边一片明,还以为是天明了呢,就赶紧到地里来了。说着把手中的撅

头铲子举了一下。

新美说:"天明还早着呢,你还小,先回家接着睡吧,等听见铃响再来也不迟。"

晴说:"我既然来了,恐怕回去也睡不着,我跟你们一块儿收芝麻吧。"

玉青同意了。

玉青又问:"你以前收过芝麻吗?"晴说没有,她以前只收过玉米。

玉青说:"收芝麻跟收玉米的办法是一样的。"

她让晴收一棵芝麻给她看看。晴站稳脚跟,左手向后一拐,揽过一棵芝麻,瞅在芝麻

的根,手起铲落,就把一棵芝麻砍倒了。

玉青说:"还行,就是这样收法,撅头铲子吃土越深越好。"玉青还说:"你慢点收,

别着急,不要跟她们几个人比。她们几个都是熟手,一收起来就收不住手。你不睡觉,能

跟我们一块儿收芝麻,已经很不错了。”

月亮在天上慢慢走,五个姑娘在芝麻地里快快收。月光在芝麻地里静静洒,五个黑黑

的身影如在似水的月光里激起阵阵波浪。她们谁都不说话,就那么弯着腰,身子前倾,一

铲子又一铲子向芝麻的根部砍去。

夜越来越深,村里人都在沉睡。谁会想到呢,在平原深处一块月光下的芝麻地里,一

帮风华正茂的姑娘,正挥洒着青春的汗水,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她们的目标是共同的,要

在生产队的上工铃敲响之前,把这块地里的芝麻全部收了。

晴出汗了,但她的心情是愉悦的。晴想到,当她们把整块地的芝麻收完,当人们数起

都是谁在月亮地里收芝麻时,数了玉青、小春、桂之、新美,还有一个就是她,晴。

村里的雄鸡叫第一遍时,她们如同听到了冲锋的号令,收得更快些。待村里的上工铃

声响起,她们把芝麻全部放倒,五个姑娘正在地头的水塘边洗脸。秋水有些凉,但她们的

感觉是,痛快!真痛快!!太痛快了!!!

月亮还挂在天上,东方有些发白。她们一齐望着东方,在共同想象,等村里的男女社

员来到地里,见一大块芝麻全部收完,不知如何惊奇呢。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小说题为"月光下的芝麻地",却从阳光下摘棉花写起,这样写可以使笔法更灵动,

也为情节的发展做好铺垫。

B.小说采取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对晴的特写,也有对劳动者群像的描写,目的是在

相互映照中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

C.从"慢点收"的叮嘱到"一铲子又一铲子”的动作,最后到冲锋般的抢收,小说以

逐渐加快的节奏表现劳动者干劲十足。

D.小说的叙述语言富有诗意美感,人物对话语言朴素自然,二者相得益彰,形成了小

说亦雅亦俗的独特语言风格。

(2)晴在摘棉花和收芝麻两次劳动中感受到不同的乐趣,请结合文本概括。

(3)小说写收芝麻时多次描写月光,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解答】(1)B.”目的是在相互映照中突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错误。点面结合的

目的,不是突出不同的个性,而是体现个体与整体的和谐统一,在这篇小说中,就是体现

了姑娘们热爱劳动的品质。

故选B。

(2)结合"她是今年年初才开始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摘棉花对她来说是第一次。每人

揽两垄棉花往前摘,有人摘到地头,拐了回来,她连一趟还没摘到头。笨鸟先飞,她不打

算休息了,要把进度赶一赶""妇女队长玉青喊了她,说休息了。她答应了好,但她仍没

有休息。玉青越是让她休息,她越不能休息,越要表现一下自己""黄黄的阳光照在晴的

头发上,脸上,衣服上,她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心里也暖洋洋的"分析可知,在摘棉花

时,晴作为新手,宁愿不休息也要奋力追赶先进的社员,她因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感到满足。

结合"新美说:’天明还早着呢,你还小,先回家接着睡吧,等听见铃响再来也不迟。’

晴说:’我既然来了,恐怕回去也睡不着,我跟你们一块儿收芝麻吧。’玉青同意了""玉

青还说:’你慢点收,别着急,不要跟她们几个人比。她们几个都是熟手,一收起来就收

不住手。你不睡觉,能跟我们一块儿收芝麻,已经很不错了。......夜越来越深,村里人

都在沉睡。谁会想到呢,在平原深处一块月光下的芝麻地里,一帮风华正茂的姑娘,正挥

洒着青春的汗水,享受着劳动的乐趣"分析可知,收芝麻时,晴态度积极得到大家的认同

与接纳,她感受到和伙伴们一起劳动的快乐。

结合"晴出汗了,但她的心情是愉悦的。晴想到,当她们把整块地的芝麻收完,当人

们数起都是谁在月亮地里收芝麻时,数了玉青、小春、桂之、新美,还有一个就是她,晴"

分析可知,与大家合力把芝麻全部收割完毕,想象着社员对她们劳动成果的称赞,因自己

的劳动得到他人认可而快乐。

(3)从氛围的营造来看,"晴仰脸看了看月亮,月亮在东天挂着,还没有走到头顶。

这晚的月亮晶亮晶亮,她刚一仰脸,月光就像清水一样,洒了她一脸"分析可知,营造诗

意氛围。月光是优美意象,在月光下收芝麻充满诗意,增加小说的可读性。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看,"她刚T卬脸,月光就像清水一样,洒了她一脸",月光像

清水一样洒在晴脸上,写出月光下的女性之美,是作者理想女性形象的化身。

从情节的发展角度来看,小说中对月光的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她到得早,玉青

她们还没来。晴仰脸看了看月亮,月亮在东天挂着,还没有走到头顶。这晚的月亮晶亮晶

亮,她刚一仰脸,月光就像清水一样,洒了她一脸""月亮又升高了一些,玉青她们来

了""月光在芝麻地里静静洒,五个黑黑的身影如在似水的月光里激起阵阵波浪。她们谁

都不说话,就那么弯着腰,身子前倾,一铲子又一铲子向芝麻的根部砍去""月亮还挂在

天上,东方有些发白。她们一齐望着东方,在共同想象,等村里的男女社员来到地里,见

一大块芝麻全部收完,不知如何惊奇呢",姑娘们在月光下收芝麻,又以月光反映了当晚

时间的推移。

从小说的主题来看,收芝麻时对月光的多次描写,照应了小说的标题"月光下的芝麻

地",且与阳光下摘棉花的情节呼应,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深化小说主题。

答案:

(1)B

(2)①在摘棉花时,晴作为新手,宁愿不休息也要奋力追赶先进的社员,她因证明自

己的价值而感到满足。

②收芝麻时,晴态度积极得到大家的认同与接纳她感受到和伙伴们一起劳动的快乐。

③与大家合力把芝麻全部收割完毕,想象着社员对她们劳动成果的称赞,因自己的劳

动得到他人认可而快乐。

(3)①营造诗意氛围。月光是优美意象,在月光下收芝麻充满诗意,增加小说的可读

性。

②烘托人物形象。月光像清水一样洒在晴脸上,写出月光下的女性之美,是作者理想

女性形象的化身。

③使小说的情节更加连贯。本文主要情节是在月光下收芝麻,又以月光反映了当晚时

间的推移。

④照应标题,深化小说主题,与标题和在阳光下摘棉花的情节呼应,描绘月光下的劳

动画面,表达了对劳动的赞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题,22分)

3.(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治国赋,民富而府库实。秦伐韩,军于涧与。王召廉颇而问

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及召

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军武安东,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秦军鼓

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秦

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遗之。间以报奏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

澜与非赵地也。"赵奢既以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网与五十里

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内之。”许历日:

"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赵奢曰:"请

受令。"许历曰:"请就叙质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许历复请谏曰:"先据

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

击之,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遂解阕与之围而归。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以许历为

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后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泰与赵

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泰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

括为将耳。"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

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赵括出锐卒自搏战,泰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秦悉坑之。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

(I)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

A.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

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B.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

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C.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

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D.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

八日不行/复益增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府库,与《鸿门宴》的“封府库"的"府库"含义相同,指贮藏财物和兵器之地。

B.鼓噪,古代指出战时擂鼓呐喊,以壮声势。今指喧嚷,起哄;鼓惑,煽动。

C.军,驻扎。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军"字含义不同。

D.内,让……进入。与《鸿门宴》中"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的"内"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赵奢有文治之才,他本是赵国征收田租的官吏,赵王任用他掌管全国的赋税,使

得民众富足,国库充实。

B.在悯与之围”的战争中,赵奢善于迷惑敌人,利用秦国间谍让其带回消息,而赵

奢暗中部署战局。

C.赵奢有令在先,谁来为军事进谏就将他处以死刑;但对许历,不仅网开一面,还

虚心听取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D.赵孝成王相信奸臣的谗言让赵括代替了老成持重的廉颇,赵括出战被射杀,几十

万赵军投降秦国,惨遭活埋。

(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科举、学校、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

尚书,副职为侍郎。

B."乡试"因其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中试称为“举人",可以参加次年在京

师举行的会试。

C.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隋炀帝始置进士科

目,唐亦设此科。

D."征辟"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和府、

州郡辟除两方面。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十七史百将传》)

②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

欲流长者也。(《谏太宗十思疏》)

(6)赵奢是如何解除阙与之围的?请结合全文概括。

【解答】(1)句意: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

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

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

"武安"修饰"屋瓦",指武安城中的屋瓦,作为"振"的主语,不需要断开,排除

BD。

“急救武安"为"言"的宾语,不需要断开;"二十八日"为"留"的时间,不需要

断开,排除A。

故选C。

(2)C."含义不同”错。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的"军"字

含义是相同的,都是"驻扎"。

故选C。

(3)D."赵孝成王相信奸臣的谗言"错。原文"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

括为将耳",秦数次挑战廉颇,廉颇不肯应战。赵王相信秦国的间谍。谗言不是"奸臣的",

而是"秦国间谍的"。

故选D。

(4)A."礼部……掌管……土地、户籍等职事"错。土地、户籍归属户部掌管。

故选A。

(5)①"意",料想,估计;"气盛"指血气旺盛,精力充沛;"集",聚集;"待",

等待。译文:秦人本没料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旺盛,将军一

定要聚集更多的兵力来等待他们。

②"念",想着;"处",保持;"胜",克制;"流",水流。译文:如果不想着

在安逸的环境中考虑危难,戒奢侈,行节俭,德行不能保持深厚,性情不能控制欲望,这

就如同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繁茂,堵塞源泉而想要水流得远啊。

(6)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说"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由此可知,赵军坚守营

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迷惑敌人。

原文说“赵奢既以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阙与五十里而军,

军垒成",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涸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

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澜与五十里扎营,军营筑成。由此可知,兵贵神速,出其不意,

迅速到达战场,修好工事。

"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

赵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赵奢接受许历的建议,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大败

泰军。由此可知,赵奢虚心纳言,集中兵力迎敌并先占领有利地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