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在线检测与治理措置的研究本科毕业设计_第1页
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在线检测与治理措置的研究本科毕业设计_第2页
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在线检测与治理措置的研究本科毕业设计_第3页
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在线检测与治理措置的研究本科毕业设计_第4页
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在线检测与治理措置的研究本科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在线检测与治理措置的研究DISTRIBUTIONNETWORKPOWERQUALITYDETECTIONANDTREATMENTRENEWONLINERESEARCH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在线检测与治理措置的研究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功率非线性、冲击性和波动性负荷不断增长,比如大功率的变频设备及拖动装置、电气化铁路、电化工业的整流设备、电弧炉等,这些负荷导致了电网发生波形畸变(谐波)、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非对称性,使得电网电能质量的严重减少。同时,基于计算机,微解决器控制的精密电子仪器在国民经济公司中大量使用,对供电质量的敏感限度越来越高,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规定,从而使电能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措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要对电网的电能质量进行改善,一方面要对电能质量做出精确的检测和分析,测量电网的电能质量水平,并分析和判断导致各种电能质量问题的因素,为电能质量的改善提供依据。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电能质量的监测方式重要为在线监测,对电能质量的全天候、全方位准确的实时监测。在准确、快速地检测和分析电能质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对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电能质量,保证电力设备发挥正常性能水平等,对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营,保障工业产品质量和科学实验的正常运营以及减少能耗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关键词:配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监测DISTRIBUTIONNETWORKPOWERQUALITYDETECTIONANDTREATMENTRENEWONLINERESEARCHABSTRACTWiththepowerelectronicstechnology,automationtechnology,computertechnologyandotheradvancedtechnology,furtherdevelopment,high-powernonlinearloadimpactandincreasingvolatilityanddragequipment,electricrailway,electricityandchemicalindustriesrectifierequipment,inductionfurnace,electricarcfurnace,etc,whichcausedthepowergridloadwaveformdistortion(harmonic),voltagefluctuations,flicker,three-phasebalance,asymmetry,makingtheseriousdegradationofpowerquality.Meanwhile,computer-based,microprocessor-controlledprecisionelectronicinstrumentusedextensivelyinthenationalenterprise,thepowersupplyisbecomingmoresensitivetothequalityofthepowerqualityput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sothatthepowerqualityproblemsandtheirsolutionsmeasurestograduallybecomearesearchhotspot.Toimprovethequalityofgridpower,wemustfirstmakeanaccuratepowerqualitytestingandanalysis,measurementgridpowerquality,andtoanalyzeanddeterminethecauseofavarietyofpowerqualityproblemistoprovideabasistoimprovepowerquality.Powerqualityissueshavebecomeincreasinglyprominent,themainmodeofpowerqualitymonitoringfortheonlinemonitoringofpowerqualityall-weather,all-roundandaccuratereal-timemonitoring.Intheaccurateandrapiddetectionandanalysisofpowerqualitybasedonreasonableandeffectivegovernanceproposedmeasures,effectivelyimprovepowersupplyreliability,improvepowerqualitypowersupply,ensurethatthepowertoplayanormallevelofperformanceequipment,etc.onthepowergridsafety,economicoperationtoprotectthequalityofindustrialproductsandthenormaloperationofscientificexperimentsandreduceenergyconsumptionetc.isveryimportantsignificance.KEYWARDS:distributionnetwork,powerquality,onlinemonitoring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研究电能质量的背景和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11.2.2电能质量治理措施 21.3本文的重要工作 32电能质量理论 52.1电能质量概述 52.1.1电能质量的定义 52.1.2电能质量的分类 52.2电能质量指标和国家标准 62.2.1电压偏差 62.2.2频率偏差 62.2.3谐波 62.2.4电压波动和闪变 72.2.5三相不平衡 82.2.6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92.3本章小结 93电能质量检测分析算法 103.1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方法 103.1.1运算方式 103.1.2基于倍频旋转变换的谐波测量 113.2基于小波分析的谐波检测方法 113.3基于神经网络的谐波检测方法 123.4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谐波检测方法 123.4.1傅里叶级数 123.4.2离散傅里叶变化(DFT) 133.4.3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143.4.4改善型复序列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153.4.5其它电能质量参数的计算 173.3本章小结 174配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 184.1系统硬件设计 184.1.2信号调理电路 194.1.3过零检测电路 224.2DSP解决模块 234.2.1DSP芯片选型及其具体介绍 234.2.2电源 264.3串口通信模块 274.4键盘及液晶显示模块 274.4.1键盘电路 284.4.2液晶显示电路 294.5本章小结305系统的软件设计 315.1主程序设计 315.2采样中断程序设计 315.3测频中断服务子程序 325.4FFT及参数计算子程序 325.5液晶按键子程序 335.6RS485通信子程序 335.7本章小结 346电能质量治理措施研究 356.1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 356.2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366.3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IHAPF) 376.3.1注入支路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 386.4新型双谐振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DIHAPF) 396.4.1DIHAPF谐波克制原理与谐波放大分析 406.4.2无功补偿特性分析 416.4.3谐波检测与控制方法 426.5本章小结 43总结 45参考文献 46致谢 471绪论1.1研究电能质量的背景和意义电能是当今社会使用最广泛的能源,其应用限度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发展水平。然而,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电能的使用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电能质量状况不断恶化与社会对电能质量的规定越来越高的矛盾。如何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关系重大,因此成为了高校、公司、研究机构和国家机关等部门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我国电网发展迅速,电网规模进一步扩大。而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用电设备特别是大量的电力电子设备都接入了电网,使得电网的运营环境受到了不同限度的污染。从家用小容量的变流装置,到工业上普遍应用的调速电机、整流逆变装置,甚至大规模的高压直流输电设备,都会向电网注入谐波。电网谐波含量的增长,会导致电气设备寿命缩短、电网网损加大,系统发生谐振的也许性也会增长,也许引发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非故障性动作,导致仪表指示和电能计量不准确以及计算机、通信受干扰等一系列问题。此外,诸如轧钢机、电力机车、开关电源等用电设备的开关与使用过程,也会对电网产生冲击性、波动性的负荷,并在运营和停运过程中产生电压闪变以及导致三相不平衡度的提高,对电网设备和用户导致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另一方面,电力市场逐步完善,社会对电能质量的规定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半导体和精密仪器制造等特殊行业,电能质量下降将直接影响其产品的成品率,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供电部门接受到的电能质量投诉越来越多,表白电能质量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涉及当前电力系统发展前景最佳的智能电网(SmartGrid)都是以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为重要特性。可见电能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改善电能质量对于电网和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营,保障工业生产、科学实验以及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营,向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电能,必须对影响电能质量的众多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改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使其达成国标规定的正常水平。而要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就必须依赖于对电能质量的全天候、全方位准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因此,研发一种新型分层分布式的配电网电能质量实时监测与管理系统,集测量、通信、分析、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有效地进行电能质量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合理、有效的电能质量治理措施,改善其电能质量状况,对保证电网和广大用户的电气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营,保障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国外对电能质量研究起步较早,从电能质量理论到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从用户终端电气环境的定义到全国性的电能质量普查和监测;从各种电能质量问题分析方法提出到“用户电力技术”等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和装置的开发等方面的研究都在进一步行。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对电能质量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电能质量监测设备的开发研究也比较落后,特别是速度快、可靠性好、精度高以及功能强大的应用产品相对较少。归纳起来,国内外对电能质量的监测方法重要有以下三种类型:(l)设备入网前的专门测量:即对补偿设备,在接入电网前,测量它们对电网电能质量各项指标的影响,决定是否投运。设备使用中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测:即针对普通电力干扰源,根据干扰大小、危害限度和技术需求等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检测的方式。实时监测:也称为连续监测、全过程监测、平常监测或全天候监测等。目前,国内对电能质量各项指标的测量大多数还处在专门测量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阶段,没有形成连续的实时监测。在电能质量问题日益严重并逐渐受到重视的现代社会,前两种传统的电能质量监测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供用电双方对电能质量更高的监测规定,其局限性之处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的监测方法不能实现或不能完全实现对电能质量的实时监测;传统监测方法的监测数据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电力系统中电网的电能质量信息;(3)传统的电能质量监测大多孤立地对某个站点进行监测,不能从整个系统的观点来考虑电能质量的监测,不能满足电力系统网络化、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并且人机交互性不好;(4)传统的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多采用模拟元器件,受器件性能和信号解决方法的限制,测量精度往往不能达成规定;因此,研制一种实时在线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集测量、通信、分析和管理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有效地进行电能质量监测,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1.2.2电能质量治理措施为了改善电能质量,国内外电力工作者和电力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也研制出一系列的补偿装置。随着高电压、大容量电力电子器件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网谐波克制与无功补偿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经历了无源滤波器(PassiveFilter:PF)、有源滤波器(ActivePowerFilter:APF)、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taticVarCompensator: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SynchronousCompensator:STATCOM)、以及混合型有源滤波器(HybridActivePowerFilter:HAPF)等不同的技术阶段。无源滤波器(PF)既可补偿谐波,又可补偿无功功率,结构简朴、维护方便,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的重要缺陷是滤波特性取决于电网参数,且易与系统阻抗发生串并联谐振,导致谐波放大,烧毁设备等,因此已不适合应用于对电能质量规定高的场合。与传统的无源滤波器同样,有源滤波器(APF)也是给谐波电流或谐波电压提供一个在谐振频率处等效导纳为无穷大的并联网络或等效阻抗为无穷大的串联网络。但是与无源滤波器不同的是,一台APF理论上可以拥有无穷多个谐振频率,从而可以同时治理频率和幅值都变化的各次谐波,并且补偿特性不受电网阻抗的影响,因而应用逐渐广泛。但是由于受功率器件容量的影响,APF可承受的容量不是很大,不适合单独应用于高电压、大容量的场合。不同于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重要功能是进行无功补偿,但是通过在SVC结构中加装无源滤波器组,或者通过合理设计STATCOM的控制方法,均可使两者实现谐波克制与无功补偿的综合治理。但是,SVC装置中的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hirstierControlledReactor:TCR)自身会产生较大的谐波成分,从而使得整体滤波性能不佳;而高压大功率STATCOM的工程化尚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系统结构复杂、费用投资大。目前,谐波克制与无功补偿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采用有源滤波器与无源滤波器组合形成的混合型有源滤波器(HAPF),其优点是成本低,滤波性能好,同时具有APF与PF的技术优势,性价比高。其中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HybridActivePowerFilterwithInjectionCircuit:IHAPF)由注入型APF与PF并联混合得到,由注入支路电容和无源滤波器进行无功功率的静态补偿,由有源和无源部分共同治理谐波,可以满足大功率无功补偿和谐波克制两方面的规定,具有实际的工程应用意义。1.3本文的重要工作 本论文对供电电压允许偏差、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公用电网谐波、电压允许波动与闪变、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等电能质量参数进行实时的在线监测、分析和解决。为预先解决电网电能质量故障隐患,事后分析事故因素和电能质量问题综合治理提供可靠保证。本文重要工作涉及:(1)查阅文献资料,学习了电能质量定义、分类、指标和国家标准等相关知识,结识到当前电能质量污染状况,充足了解到电能质量监测方法的发展现状。(2)分析对比了各种谐波检测分析算法的优势、劣势和合用场合,选出一种谐波检测算法。(3)完毕了电能质量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硬件设计。根据各部分实现的不同功能,将系统分为四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DSP解决模块及外围电路模块、串口通信模块、键盘及液晶显示模块。阐述了这四个模块的原理,分析了各模块的实现方法。完毕了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各软件模块的实现。分析了各软件模块的原理,完毕了数据采集、数据解决、数据显示的程序设计。(4)研究电能质量的治理措施,分析了三种常用治理措施的优缺陷,并针对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IHAPF)注入支路存在谐波注入能力与无功过补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谐振混合型有源滤波器(DIHAPF),并分析了其谐波克制原理、谐波放大情况、无功补偿特性和谐波检测与控制方法等关键技术。2电能质量理论2.1电能质量概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电力供应一直不富余,因此以前供用电双方关注的焦点重要是在供应量的方面,除了对电能质量有较高规定的行业需求外,大都对电能质量关心较少,即使关注也只限于电压、频率两个指标。随着发电公司的不断新建和扩容,以及电网规模的逐渐增大,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有了较大缓解。然而大量电力电子器件在电网中的不断投入导致电能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电力市场技术不断进步,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规定也越来越高,从而引起了电网公司各级部门以及电力用户的高度重视,其重视限度从最近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都将“为用户提供优质电力”作为其发展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指标就可见一斑。2.1.1电能质量的定义什么是电能质量,迄今为止,人们对电能质量的技术含义还存在着不同的结识,不同的机构也对电能质量有不同的定义。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ElectricalCommission:IEC)将电能质量定义为“供电装置在正常工作情况下不中断和干扰用户合用电力的物理性”。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将电能质量明拟定义为“合格的电能质量是指给敏感设备提供的电力和设立的接地系统是均适合于该设备工作的”,并正式采用“powerquality”这一专业术语。此外,在许多电能质量领域的技术报告和文献中也采用了其它的一些术语和补充定义。它们涉及:(1)电压质量,通过将实际电压与抱负电压进行对比,以判断供电部门向用户供应的电力是否存在偏差,是否合格。(2)电流质量,为了反映与电压质量有紧密关系的电流变化,除了对用户取用电流提出恒定频率正弦波形规定除外,还力图使该电流波形与供电电压同相位,以保证系统以高功率因数运营。(3)供电质量,技术含义上重要是指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同时也涉及供电部门对用户投诉与抱怨的反映速度、服务质量以及电力价格的透明度等非技术方面的含义。(4)用电质量,涉及电流质量和非技术含义。非技术含义反映用电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如电力用户是否按期、如数缴纳电费等。2.1.2电能质量的分类根据相关的六个国家标准《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2023)、《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15945-1995)、《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993)、《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26-1990)、《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1995)、《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GB/T18481-2023)、可将电能质量划分为:供电电压允许偏差、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三相电压不平衡、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六个方面。2.2电能质量指标和国家标准2.2.1电压偏差电压偏差是指供电系统在正常运营条件下,实际电压与系统标称电压的偏差。常用两者的偏差值对系统标称电压的百分数进行度量。其数学表达式为(2.1)式(2.1)中为电压偏差;表达实际电压kV;表达标称电压kV。国家标准《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GB/T12325-2023)对我国的供电电压作了具体规定:(l)电压等级大于等于35kV的供电电压的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系统标称电压的10%。(2)电压等级小于等于1OkV的三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标称电压的7%;(3)低压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标称电压的+7%和-10%。2.2.2频率偏差频率偏差是指标称频率为50Hz处在正常运营方式的电力系统中,系统频的实际值与标称值之差计算公式为(2.2)式(2.2)中占表达频率偏差,表达实际频率,表达系统标称频率,它们单位为Hz。国家标准《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15945-1995)规定我国电力系统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0.2Hz,当系统容量较小时,偏差值可以放宽到0.5Hz。2.2.3谐波谐波是有电网中的非线性负荷产生的。谐波的危害较为严重,不容忽视,重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l)谐波使公用电网中的元件产生了附加的谐波损耗,减少了发电、输电及用电设备的效率,大量的3次谐波流过中线时会使线路过热甚至发生火灾。(2)谐波影响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谐波对电机的影响除引起附加损耗外,还会产生机械振动、噪声和过电压,使变压器局部严重过热。谐波使电容器、电缆等设备过热、绝缘老化、寿命缩短,以致损坏。(3)谐波会引起公用电网中局部的并联谐振和串联谐振,从而使谐波放大,就使上述(1)和(2)的危害大大增长,甚至引起严重事故。(4)谐波会导致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误动作,并会使电气测量仪表计量不准确。(5)谐波会对邻近的通信系统产生干扰,轻者产生噪声,减少通信质量;重者导致信息丢失,使通信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1993)规定了公用电网谐波的允许值及其测量方法,合用于交流频率为50Hz,额定电压110kV及以下的公用电网,6至220kV各级公用电网电压(相电压)总谐波畸变率0.38kV为5%,6至10kV为4%,35至66kV为3%,110kV为2%。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应保证各级电网谐波电压在限值范围内,所以国标规定各级电网谐波源产生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是:0.38kV为2.6%,6至10kV为2.2%,3至66kV为1.9%,110kV为1.5%。对220kV电网及其供电的电力用户参照本标准110kV执行。2.2.4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波动重要是由于大量冲击性负荷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使用而引起的,是指电压包络线有规则的变化或一系列随机电压变动,常用一系列电压均方根值中相邻的两个极值之差与系统标称电压的相对比例来表达,即(2.3)式(2.3)中,、分别为一系列电压均方根值中相邻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为系统标称电压。负荷电流的大小呈现快速变化时,也许引起电压的波动,简称为闪变,闪变术语来自电压波动对照明的视觉影响。从严格的技术角度讲,电压波动是一种电磁现象,而闪变是电压波动对某些用电负荷引起的有害结果,不属于电磁现象。但是,在技术标准中常将这两个术语合为一体进行讨论,并且常将限制发生闪变干扰排在首位。表2-1国家电能质量有关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允许限值GB12325—90供电电压允许偏差(1)35kV及以上为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10%;(2)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为±7%;(3)220V单相供电为+7%,-10%。GB12326—90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动电压波动:(1)10kV及以下2.5%;(2)35~110kV为2%;(3)220kV及以上1.6%。闪变∶(1)对照明规定较高,0.4%(推荐值);(2)一般照明负荷0.6%(推荐值)GB/T14549—93公用电网谐波各级电网谐波电压限值(%)电压(kV)THD奇次偶次0.3854.02.06、1043.21.635、6632.41.211021.60.8(220kV电网参照110kV执行)GB/T15543—95三相供电电压允许不平衡度正常允许2%,短时不超过4%;(2)每个用户一般不得超过1.3%。2.2.5三相不平衡电力系统中的三相电压不平衡重要是由负荷不平衡,系统三相阻抗不对称以及消弧线圈的不对的调谐等引起的。根据对称分量法,三相系统中的电量可分解为正序分量、负序分量和零序分量三个对称分量。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营方式下,电量的负序分量均方根值与正序分量均方根值之比定义为该电量的三相不平衡度,用表达,公式为(2.4)式(2.4)中、分别为电压正序、负序分量均方根值,kV。国家标准《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543-1995)规定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电压不平衡度不得超过2%,短时不得超过4%;接于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引起该点正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一般不得高于1.3%。2.2.6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电力系统中的过电压现象大多数是由于运营操作、雷击和故障引起的,是经常发生和不可避免的,是供电特性之一。暂时过电压是指在电网给定点上连续时间较长的不衰减或者弱衰减的振荡过电压。瞬态过电压是指仅连续数毫秒或更短时间,通常带有强阻尼的振荡或非振荡的一种过电压,可以叠加于暂时过电压之上。国家标准《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GB/T18481-2023)规定了交流电力系统中作用于电气设备的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的具体规定、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以及过电压保护方法,不合用于因静电、触及高压系统以及稳态波形畸变(谐波)引起的过电压。2.3本章小结本章简要介绍了电能质量的概念与分类,分析了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及其危害;然后分别给出了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电网谐波、三相不平衡、电压波动与闪变等电能质量指标的定义、危害及其国家标准。3电能质量检测分析算法电能质量归纳起来重要涉及6个方面: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电压波动和闪变、三相不平衡、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其中谐波分析是电能质量中最重要,也是分析最困难的一个指标,假如可以实时动态地监测电网中谐波的情况,可以更好地判断和分析其他电量的情况,因此本节重点讨论电网谐波的检测与分析算法。目前,常用的谐波检测方法,根据测量原理的不同,重要有以下几类。3.1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方法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赤木泰文提出,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赤木最初提出的理论以瞬时实功率和瞬时无功功率的定义为基础,后来又补充定义了瞬时有功电流和瞬时无功电流。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开始重要应用于三相电路谐波检测中,目前在电力滤波器中应用最多。瞬时无功功率理论重要有两种计算方式,以计算和为出发点的称为法,以计算称为法。两种方法都能较为准确地检测出对称三相电路的谐波含量,实时性也较好。但是,按运算方式测量时,由于只需读取和参与运算即可,畸变电压的谐波成份不会出现在运算中,因而在不对称电网中或者电源电压畸变的情况下也能准确检测出谐波电流,合用范围更宽;而法在这种情况下则误差较大,合用范围相对较窄。3.1.1运算方式该方法的原理如图3.1所示。图3.1运算方式的原理图其中,=,=。该方法中,需用到与相电压同相位的正弦信号和相应的余弦信号-,它们由一个锁相环(PLL)和一个正、余弦信号发生器电路得到。根据定义可以计算出、,经LPF滤波得到出、的直流分量称、。这里,、是由、、产生的,因此由、通过矩阵即可计算出、、,然后被、、相减即可计算出、、。、按运算方式检测时,由于只需取、-参与计算,畸变电压的谐波成份在运算过程中没有出现,因而检测结果不受电压波形畸变的影响,检测结果是准确的。3.1.2基于倍频旋转变换的谐波测量上述方法所测的是谐波总量,而并非具体某一次的谐波含量,而基于倍频旋转变换的谐波检测法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可以检测出具体的某次谐波含量,基本思想如图3.2所示:图3.2基于倍频旋转变换的谐波测量原理本方法的测量原理是:一方面通过基波分离电路将基波分离出来,然后按谐波次数的顺序,逐步分离出各次谐波,其中将基波检测出来的方法和基于、运算方式的检测方法同样。比较运算方式和基于倍频旋转变换的谐波测量方式可知,第一种方法对于测量基波分量和总体谐波含量具有良好的实时性,但是无法测量具体某次谐波的含量;第二种方法虽然可以测量出单次的谐波含量,但是硬件复杂,成本较高,实现起来也比较繁琐。3.2基于小波分析的谐波检测方法小波变换是当前应用数学和工程学科中一个迅速发展起来的新领域。通过十数年的探索与研究,其重要的数学形式化体系已经建立,理论基础更加坚实。与傅里叶变换相比,小波变换是时域和频域的局部变换,因而能有效地从信号中提取信息,通过伸缩和平移等运算功能可以对函数或信号进行多尺度的细化分析,克服了傅里叶分析在频域完全局部化而在时域毫无局部性的缺陷。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具有局部性,可以计算出特定期间的频率分布并将各种不同频率组成的频谱信号分解成为不同频率的信号块,因而通过小波变换可较准确地计算出基波电流,进而求得谐波含量。小波变换对波动谐波、快速变换谐波的检测有很大的优越性,目前是波动谐波、快速变化谐波的重要检测方法。但是,由于小波变换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在谐波检测方面应用还比较少,并且还存在着诸如缺少系统规范的最佳小波基的选择方法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从而使得小波变换算法在计算机和信号解决芯片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特别是信号解决芯片,其资源非常有限,主线不适合最佳小波基选取的各种运算和判断。3.3基于神经网络的谐波检测方法神经网络理论是智能控制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模拟人类思维进行运算,具有本质的非线性特性、并行解决能力、强鲁棒性和自组织自学习能力,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神经网络研究内容相称广泛,反映了多学科交叉技术领域的特点,将其应用于谐波测量中,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神经网络可以实时检测任意整数次谐波,对基波电流的跟踪在一个周期内就可以达成良好的效果,因此这种方法在精度和实时性方面有较好的特性。但这种算法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训练这些样本,并且如何拟定需要的样本数也没有规范方法,属于目前正在研究的新方法,研究和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实现技术尚需完善,在工程应用中尚未优先选用。3.4基于傅里叶变换的谐波检测方法在电能质量分析领域中,变换域分析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傅里叶变换法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而在工程上又以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应用最为广泛。FFT测量谐波精度高、功能多、使用方便,与其他测量方法相比,目前合用范围最广泛,理论和技术最成熟,在谐波测量的应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数字信号解决器(DSP)中更容易实现。因此,本系统选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作为监测终端中进行谐波检测与分析的方法。3.4.1傅里叶级数当输入信号为周期函数或者可近似作为周期函数解决时,且满足狄里赫利条件(电力系统信号基本上均满足),则它可被分解为一个各种频率的正弦函数序列之和,即傅里叶级数,其三角级数形式为(3.1)式(3.1)中其中,,=在式(3.1)的傅立叶级数中,频率为的分量称为基波,频率为大于1的整数倍基波频率的分量称为谐波,谐波次数即为谐波频率和基波频率的整数比。3.4.2离散傅里叶变化(DFT)为了从理论上的傅里叶级数分析过渡到电力系统实际波形实用而快速的谐波分析,需要运用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直接计算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由欧拉公式(3.2)解出和,式(3.2)的傅立叶级数三角形式可化为(3.3)则可得(3.4)事实上,电力系统的非正弦周期波都是不规则的畸变波形,无法表达成函数解析式后用上述傅立叶级数进行计算。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对该种波形的时间连续信号用采样装置进行等间隔采样,并把采样值依次转换成数字序列,然后借助计算机进行快速谐波分析。连续波形转换成离散数字序列后,上述对于连续函数的傅立叶级数计算式可相应转换成离散化的计算式,做近似计算。对公式(3.4)进行离散化解决:对信号进行每周波均匀采样N点;式中连续函数代以离散序列;,即用离散点代替连续点;,即用的有限增量代替其趋近于零的极限值;相应的定积分用被积元素的累加和代替。则公式(3.4)的离散形式为(3.5)令,则(3.6)上式(3.6)即称为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3.4.3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在工程实际中,若直接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进行计算,当采样点很多时,计算量很大,并且DFT的效率很低。研究可以发现,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即(3.7)因此,可以考虑将长序列DFT运用其对称性和周期性分解为短序列DFT。由于DFT的运算量与成正比,假如一个大点数的DFT能分解为若干个小点数DFT的组合,则显然可以达成减少运算量的效果,这种方法称之为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但是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也有它自身的缺陷,重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采样过程中,假如采样频率和信号频率不同步或者无法达成整数倍的关系,使用该方法会产生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导致计算出的信号参数不准确,特别是相位的误差很大,无法满足测量规定;(2)计算量较大,计算时间比较长,从而使得检测时间较长,检测结果实时性较差。 3.4.4改善型复序列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鉴于传统FFT存在着上述局限性,本系统对其进行一些技术改善,以适应系统实际需求。一方面针对第一个问题,鉴于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都是由于采样频率与信号频率不同步导致的,所以本系统采用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使信号频率与采样频率同步。锁相环作为一种重要的功能电路,在通信、控制、导航、仪器仪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锁相环基本结构框图如图3.3所示,由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和分频器4个部分组成,是一个自动跟踪相位的负反馈系统。图3.3锁相环结构框图鉴相器的功能是将两个输入信号和的相位转成脉冲宽度信号,经低通滤波器平滑后,成为直流电压信号。压控振荡器是一种输出振荡频率受输入直流电压控制的振荡器。当和有相位差变化时,使振荡频率变化,最后使输入和压控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之差为零。即输出信号的频率始终与输入信号频率保持一致。采用锁相环有较好的实时性,不用在软件中增长计算量,因此系统在硬件设计中采用了锁相环同步电路,基本上解决了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的问题。针对第二个关于实时性较差的问题,并考虑减少计算量和减轻编程难度,本文在实际进行FFT运算时,将两个同长度的电压、电流实序列信号组合为一个复序列信号进行FFT运算,这样就可一并得出电压和电流频谱结果,即基于复序列的FFT算法,复序列FFT算法推导过程如下:取电网两个实序列信号,,令(3.8)可以得出 (3.9)的傅里叶变换为(3.10)其中和,和分别为、的实部和虚部。的傅里叶变换为(3.11)由式(3.11)得(3.12)根据傅里叶变换的周期性和奇偶对称性,可知实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的实部为偶数,虚部为奇数。可得(3.13)对式(3.13)进行傅里叶变换,并考虑其复共扼性质,可得,的频谱为(3.14)式中,为的共轭复数。将式(3.14)按实部、虚部展开后得(3.15)设为被测电压信号的第次谐波,为被测电流信号的第次谐波,则(3.16)由以上推导可得出各次谐波电压和电流的幅值为(3.17)其中,。3.4.5其它电能质量参数的计算由上述公式(3.15)、(3.16)、(3.17)可以推算出各次谐波的复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3.18)(3.19)(3.20)根据以上的计算结果,可得电压有效值、电流有效值、谐波电压总畸变率、谐波电流总畸变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功率因数为(3.21) 式中L为已知谐波的最高次数。3.3本章小结本章介绍谐波监测的分析方法,重点讲述了目前针对谐波检测,技术先进或技术成熟的四种分析方法,即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小波变换、神经网络和傅里叶变换,分析了它们的优点、缺陷和合用范围。鉴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谐波检测方法技术成熟、应用广泛,功能多,精度高,且在数字信号解决器(DSP)中易于实现,本系统采用FFT法作为谐波检测方法,并针对传统FFT法存在频谱泄露、栅栏效应及计算量大等缺陷,对其进行了技术改善,然后以此作为本系统谐波检测分析的算法。4配电网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4.1系统硬件设计硬件系统重要有四个模块构成:数据采集模块,DSP核心解决模块,串口通信模块,键盘及液晶显示模块。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系统硬件连接框图如图4.1。图4.1系统硬件框图各模块功能及工作流程为:在数据釆集模块中,将待测交流信号经互感器隔离、转换。其中,电压互感器将电网中一次的电压互感器的100V交流电压信号和转换成为峰值为电压信号,电流互感器将电网中的一次电流互感器的5A(1A)交流电流信号转换成为峰值为电压信号。由于这种从传感器出来的低压信号中混杂了噪声,为保证系统具有较高精度,因此还需要用信号调理电路对信号进行偏置、调制成DSP可以接受的信号,以满足AD转换的规定。(2)将釆集到的信号送入进行实时解决,计算出各电能质量参数,通过RS485通信模块将数据传送。电源模块给系统提供可靠、稳定的电源,保证系统多电平电路正常工作等。键盘及液晶屏是人机交互的接口,实时显示电能质量信息。键盘用于控制显示各种界面,通过菜单功能,方便进行显示界面的切换。液晶屏与进行通信,用于显示三相相电压有效值、线电压有效值、正序电压有效值、负序电压有效值、零序电压有效值、频率等参数。4.1.1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其设计关键是要实现数字/模拟混合电路与的无缝连接,以保证数据的吞吐量。数据采集模块又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组成:互感器电路、信号调理电路、过零检测电路、AD数模转换。(1)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传感器的作用重要有: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使仪表与主回路隔离,以保证操作的安全。由于检测的是电网电压,通常在220V左右,为了使得互感器的电压输入在较大范围内变换,本系统选择的是基于霍尔效应开环原理的电压互感器系列VSM025A型和电流互感器系列CS040G型,这类互感器的副边可以精确的反映原边待测信号。本设计需要测量32次谐波,需要测得信号的最髙频率为1.6KHz,因此要保证其测量精度,选用的互感器必须在信号最高谐波频率范围内。本设计所选用的互感器信号频率范围为DC-20KHz,可以保证所有的精度,完全适合于本系统的规定。1)电压互感器在隔离条件下,VSM025A型电压传感器是霍尔效应闭环原理的电压传感器。具有线性好、精度高、工作范围高、电路简朴可靠等优点,可以测量直流、脉冲以及各种不规则波形的电压,适合测量的电压。本文中的VSM025A型电压传感器将220V的交流电压转换成为1V的交流电压,VSM025基本电气参数如表4.1所示。表4.1VSM025基本电气参数指标名称指标参数额定输入电压250V额定输入电流10mA额定输出电压R44的大小决定额定输出电流25mA变比2500:10输入端:测量电压时,电阻R43应串联在互感器原边回路上,输入电流精度受限流电阻R43的影响,选择R43大小的原则是尽量使得输入电流为10mA,这样才干使互感器达成最佳精度。为保证测量电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R43的功率通常情况下应为额定功率的4倍以上,即10W以上。本文中,采用4个的电阻串联得到,原边线圈内阻为190,R43的功率为。输出端:电压传感器输出的是电流,但是模/数转换模块规定输入的信号一般为电压信号,因此需要通过R44将电流转化成电压信号,本文中R44取值为,原理图如图4.2所示。2)电流互感器在隔离条件下CS型电流互感器具有测量电流电压一次变换到位,直接将被测电流隔离转换成电压,电路设计简朴可靠等优点。型电流互感器在本文中的功能是将交流A的电流转换成为交流的电压,其参数如表表4.2CSO4OG基本电气参数指标名称指标参数额定输入电流40A额定输出电压1V变比500:1该互感器是电流电压转换器,可以测量直流、交流、脉冲以及各种不规则波形的电流,通过感应原边的电流产生副边电压。使用该互感器的时候,一方面接通副边电源,再接通原边。值得注意的是,错误的接线将会导致互感器损坏,次级回路严禁开路,否则将损坏仪器,同时输入端不能短路,否则会增长电流误差。其原理图如图4.3所示。图4.2电压互感器原理图4.3电流互感器原理图4.1.2信号调理电路互感器电路出来的信号是双极性交流信号,而TMS320F2812内置的A/D转换规定其模拟输入为0-3V的单极性信号,因此,还需要在互感器和A/D转换器之间添加信号调理电路,将电压转化为0-3V的单极性信号。采用图4.4电源模块对比例放大器进行-12V到+12V供电。对图4.4中的各元器件进行介绍说明:D315、D316起防反接的作用;C313、C315是电解电容,起支撑直流电压的作用,并可滤除纹波;C314、C316是交流滤波电容,可滤除交流高次谐波。图4.4比例放大供电电路图电压和电流互感器输出的信号较小,而TMS320F2812的A/D转换模块可接受的电压信号为0-3V。为充足运用AD转换模块,需对输入信号进行解决。信号调理电路如图4.5所示,R17、R18是可调电阻,通过调节两个可调电阻的阻值能改变电路的放大倍数,进而调节输出信号的电压范围;D7、D8是起输入保护作用,使运放与外设连接时,有电缆等注入高电压脉冲噪声,若这种噪声超过运放的据对最大额定值,则内部寄生二极管导通,运算放大器会被破坏,这时添加D7、D8这种二极管盼望选用正向电压降比寄生二极管低的肖特基二极管。DW3、DW4、R21起输出限幅保护作用,即输入端电压超过-1V到+1V时。输出电压-dsp的幅值将被限制在0V到3.3V之间。图4.5信号调理电路图4.1.3过零检测电路加入过零检测电路即方波电路,将电压信号变成同频率的方波信号,DSP通过捕获上升沿来跟踪电网频率的变化,以保证同步采样。具体检测电路如图4.6所示,D19是稳压管,为3.3V,起保护作用。当大于0时,输出高电平;当小于0时,输出低电平。通过TMS320F2812的引脚CAP1捕获方波的上升沿,设第一次捕获技术值为CONT1,第二次捕获计数值为CONT2,捕获单元时钟基准为CLK,则频率的计算公式为: (4.1)图4.6过零检测电路图4.2DSP解决模块4.2.1DSP芯片选型及其具体介绍本设计的核心芯片采用TI公司的TMS320F2812芯片。TMS320F281x系列解决器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exasInstruments)推出的高性能数字信号解决器,该系列解决器是基于TMS320C2xx内核的定点数字信号解决器,集成了多种先进的外设,为控制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芯片采用32位中央解决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算解决能力,可在150MHz(时钟周期6.67ns)下工作,其性能远优于2023系列的其他DSP。F2812数字信号解决器是在F24x的基础上开发的32位高性能定点芯片,兼容24x指令系统,可以直接运营在24xDSP上开发的程序。其重要特点:采用高性能的静态CMOS技术,主频可达150MHz(时钟周期6.67ns),低功耗设计,FLASH编程电压为3.3V。高性能的32位CPU,采用哈佛总线结构,可以进行16x16位和32x32位的乘累加运算;快速中断响应和解决能力,统一寻址模式,高效的代码转换功能(支持C/C++和汇编编程);同时与TMS320F24x/F240x系列数字信号解决器代码兼容。片内集成大容量存储器,128Kxl6bit的Flash,两块4Kxl6bit的单周期访问SARAML0和L1;一块8Kxl6bit的单周期访问SARAMH0;两块lKxl6bit的单周期访问SARAMM0和Ml。外部存储器扩展接口,最大可扩展lMxl6bit的存储空间;可编程等待周期、读写时序;3个独立的片选信号,扩展方便。两个事件管理器模块EVA和EVB,每个均涉及如下资源:两个16位通用定期器;8个16位的脉宽调制(PWM)通道,可以实现三相反相器控制、PWM的中心或边沿校正及当外部引脚PDPINTx出现低电平时快速关闭PWM通道;防止击穿故障的可编程PWM死区控制;对外部事件进行定期捕获的3个捕获单元;片内光电编码器接口电路;事件管理器模块合用于控制交流异步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步进电动机、多级电动机和逆变器。12bit的ADC流水线模/数转换模块,2个采样保持电路,2x8通道复用输入接口,转换周期最小60ns,单通道转换周期为200ns。增强型eCAN2.0B接口模块及UART,SPI,McBSP串行通讯接口。多达56个可配置通用I/O引脚。本系统所用的DSP芯片如图4.7所示。图4.7TMS320F2812DSP芯片TMS320F2812DSP的功能方块图如图4.8所示。图4.8DSP功能方块图模拟数字转换(Analog-to-DigitalConverter,ADC)模块图4.9为ADC模块。它可以提供DSP控制器与现实世界的链接通道,通过ADC单元可以测量如电压、电流、温度、速度等模拟量。具体介绍如下:

模数转换模块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个部分。模拟电路重要涉及模拟多路复用开关(MUX)、采样/保持(S/H)电路、AD转换内核、电压参考以及其他辅助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重要涉及可编程转换序列器、结果寄存器(RESULTn)、与外设总线的接口、与模拟电路的接口及与其他片上模块的接口。该ADC模块具有12位的精度,16个转换通道,通过编程能以流水线形式工作,可将16个通道配置成2个独立的8位通道(可以自动排序),分别服务于事件管理器A(EVA)和事件管理器B(EVB),可通过模拟电路复用开关(MUX)选择8路通道中的任何通道。同样,2个独立的8路通道也可级联成1个16路通道,这种方式称为级联模式。ADC模块的具体特点如下:(1)具有12位精度。(2)具有2个采样/保持(S/H)器,S/H采样时间窗口有独立的预定标控制。(3)采样模式:同时或顺序。(4)输入模拟电压范围为0-3V。(5)具有快速转换时间,ADC时钟可配置为25MHz,最高采样带宽为12.5MSPS。(6)16路模拟输入通道。(7)自动排序器允许对任一通道进行多次采样,可通过采样法来提高采样精度。(8)排序器工作方式:2个独立的8路通道模式和16路通道级联模式。排序器可工作在启动/停止模式,可允许“多个排序触发”同步转换。(9)16个结过寄存器用于存放ADC转换结过,RESULTn中存放的数字量可表达为:(4.2)(10)具有4种启动ADC的方式:S/W-软件启动,EVA中多个事件源可启动,EVB中多个事件源可启动,外部引脚启动。其中EVA和EVB可独立触发,也可工作在双触发模式。(11)中断控制灵活,可允许每个或者每隔一个序列转换结束后产生中断请求。(12)具有增强的重叠排序器功能。内置AD模块如图4.9所示图4.9内置AD模块方块图串行通讯接口(SerialCommunicationsInterface,SCI)模块F2812如图4.9所示,包含两个串行通讯接口(SCI)模块,SCI模块提供了DSP与其它标准non-return-to-zero(NRZ)格式的异步外围之间的数字通讯。SCI的接受者和传输者皆采用双总线模式(Double-Buffered),每一个皆有自己独自的允许和中断位。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SCI有中断侦测、同位检测、过载和框架错误去检查接受进来的数据。SCI模块重要的功能如下所示:(1)两个外部的引脚位

.SCITXD:SCI传送输出引脚位

.SCIRXD:SCI接受输入引脚位(2)速率有64K种不同的速率,可由缓存器设定改变传输速率(3)数据字符(Data-word)格式

.一个开始位

.传输数据位长度格式,可从1到8之间作程序化选择

.奇同位检测/偶同位检测/不使用同位检测的选择

.可选用1或2个停止位(4)四种错误侦测旗标:同位(Parity)、过载(Overrun)、框架(Framing)和中断(Break)错误侦测

(5)可选择使用半双工或是全双工操作模式

(6)接受和与传输皆采用双总线模式(Double-buffered)

(7)传输方法采用NRZ(non-return-to-zero)格式4.2.2电源TMS320F2812内核工作电平为1.8V,外部供电为3.3V,所以需要给TMS320F2812提供两个不同的电平。本系统选用的是TI公司的TPS70351型LDO线型稳压器,对DSP进行供电,它可以给DSP提供双路且独立的稳压电源,将5V电压转换为1.8V和3.3V。其中,一路为I/O供电电压为3.3V,为FLASH、ADC等提供工作电压,另一路是为内核提供供电电压为1.8V,同时DSP还规定内核电源必须优于I/O电源上电。由图4.11给4.10的引脚3供电,用TPS70351型LDO线性稳压器将+5V的电源转化为1.8V和3.3V。图4.10DSP供电芯片图图4.11TPS70351供电电源4.3串口通信模块通过DSP解决后的数据,要通过液晶屏进行显示或者需要传输给上位机进行存储和进一步解决,这时候就要通过串行通信接口(SCI)进行数据的传输,SCI是一个双线的异步串口,TMS320F2812片内由两个通用串口,分别是SCIA和SCIB,可分别使用RS-232和RS-485通信。由于RS-485总线网络结构简朴,布线成本低,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并且RS-485可带多个负载,只要对程序稍做修改即可实现一台PC机监控多台下位机。与以往的RS-232相比,RS-485有了很大改善,RS-232接口标准的最大直连距离为15米,数据传输速率小于20Kbps,因此这种接口标准只合用于办公环境中计算机互连,二采用平衡传输方式的RS-485标准,使用双绞线,不用Modem的情况下,在100Kps的传输速率时,可传输的距离可达1200米,当传输速率下降到9600bps时,则传输距离可达1500米。RS-232采用负逻辑,而TMS320F2812的I/O电平是TTL电平,因此, 图4.12RS485通信图4.4键盘及液晶显示模块4.4.1键盘电路键盘是系统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的部件,通过键盘可以向DSP输入数据、传送命令等等,是人为干预微解决器的重要手段。键盘有两种扫描方式:中断方式和查询方式。但是中断方式需要占用CPU的外部中断资源,还也许会干扰其他中断程序的运营,因此本系统采用查询方式,即对相应I/O口的状态进行查询。查询是否有按键按下,然后再调用相应的按键程序进行解决。本系统设计的键盘如图4.13所示。按下键时输出为低电平,未按下键时输出为高电平。图4.13键盘电路图4.4.2液晶显示电路液晶显示屏具有显示直观、操作方便等优点。本系统采用的是LR080AR/D系列显示器,如图4.14所示。其分辨率640*480*RGB,提供强大的接口操作,设计简朴,功耗低,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集成度。4.14液晶电路图4.5本章小结本章完毕了本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硬件设计。根据各部分实现的不同功能,将系统分为四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DSP解决模块及外围电路模块、串口通信模块、键盘及液晶显示模块。阐述了这四个模块的原理,分析了各模块的实现方法。5系统的软件设计5.1主程序设计主程序的设计可以按照功能不同进行划分为系统初始化、数据解决、数据通信和显示三大部分来完毕。按模块可以化分为主程序、采样中断子程序、测频子程序、FFT子程序、液晶按键子程序和RS485子程序。主程序的功能是对系统各部分完毕初始化,数据采集运算以及后续显示等。图5.1为主程序流程图。图5.1主程序流程图5.2采样中断程序设计在系统完毕初始化任务以后,使中断向量表中的ADCINT中断指向A/D中断函数,完毕A/D初始化并使能中断第一组向量。在A/D初始化中,通过设立ADC控制寄存器1(ADCTRL1)中SEQ-CASC位为0,使DSP工作在双排序模式;设立ADC控制寄存器3(ADCTRL3)中SMODE-SEL位为0,使DSP工作在顺序采样模式;设立最大转化通道寄存器(ADCMAXCONV)为5,使DSP的一次自动转换时的最大转换数为6通道。本程序的采样频率为,连续采样2个周期,一个周期采样64个点,这样可以保证FFT可以计算到32次谐波。采样中断流程如图5.2所示。图5.2采样中断程序流程图5.3测频中断服务子程序对于频率的测算,用一个迟滞比较器,通过TMS320F2812的捕获单元,捕获方波的下降沿来测量。测频流程图如图5.3所示。5.4FFT及参数计算子程序FFT算法的具体算法详见上面章节的相关内容。流程图如图5.4所示。图5.3测频中断子程序图5.4参数计算程序流程图5.5液晶按键子程序四个按键分别是上移键、下移键、拟定键和返回键。液晶及按键程序如图5.5所示。图5.5液晶键盘流程图5.6RS485通信子程序采用MAX公司的MAX485芯片作为RS485通信的收发器MAX485是MAX公司生产的一种RS485接口芯片,它使用单一电源,电压在4.75-5.5V范围内均能正常工作,可以完毕TTL与RS485之间转换。MAX485芯片的结构和引脚都非常简朴,内部具有一个驱动器和接受器。R0和D1端分别为接受器的输出和驱动器的输入端,为逻辑0时,器件处在接受状态;当DE为逻辑1时,器件处在发送状态。DE/RE信号为“1”,则MAX485芯片的发送器有效,接受器严禁,此时单片机可以向RS-485总线发送数据字节,流程图如图5.6所示;DE/RE信号为“0”,则MAX485芯片的发送器严禁,接受器有效,此时DSP可以接受来自RS-485总线的数据字节。流程图如图5.7所示。同一时刻MAX485芯片中的“接受器”和“发送器”只可以有1个处在工作状态。图5.6RS485发送数据流程图图5.7RS485接受数据流程图5.7本章小结本章完毕了系统软件的设计和各软件模块的实现。分析了各软件模块的原理,完毕了数据采集、数据解决、数据显示的程序设计。6电能质量治理措施研究目前,电力系统中谐波治理与无功补偿电能质量综合治理的方法重要有: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和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IHAPF),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常用的电能质量治理方法。6.1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静止无功补偿装置(SVC)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现已发展成为技术成熟的FACTS装置,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力系统的负荷补偿和输电线路补偿(无功补偿)。在大功率电网中,SVC被广泛用于补偿无功,提高功率因数。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负荷需要补偿不同类型的无功及其它诸如克制谐波等的技术需求,并且随着无功补偿技术的不断发展,SVC己经发展成具有多种类型的一个系列,重要涉及: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型(TSC)、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型(TCR)、固定电容器+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型(FC+TCR)、晶闸管投切电容器型+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型(TSC十TCR)和无源滤波器+晶闸管控制电抗器型(PF+TCR)等。各种类型SVC的性能对比如表6.1所示。表6-1各种类型SVC的性能对比性能指标TSCTCRFC+TCRTSC+TCRPF+TCR合用负荷范围感性容性感性/容性感性/容性感性/容性控制方式不连续连续连续连续连续响应速度快快快快快调节精度差好好好好特性次谐波治理无无无无良好分相调节有限可以可以可以可以PF+TCR型SVC运用无源滤波器滤除特性次谐波,同时运用PF中的固定电容补偿固定容量的容性无功。若PF产生的容性无功超过了实际需要补偿的无功,则会发生无功过补,此时通过TCR补偿感性无功将过补的容性无功抵消,从而将功率因数动态地调整到设定值。本方案具有动态调整无功功率和滤除特性次谐波的双重功效。图6.1PF+TCR型SVC拓扑结构图SVC装置的局限性之处在于晶闸管控制电抗器TCR在运营中会产生较大的谐波成分,滤波效果不佳,并且整套装置需要大电感、大电容元件,占地面积大,克制电压闪变的能力不会随补偿容量的增长而增长。6.2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80年代以来,一种更为先进的静止型无功补偿装置出现了,这就是采用自换相变流电路的静止同步补偿器(STAICOM)。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基本原理是将三相桥式变流电路并联安装在负载侧,适本地调节三相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或者直接调节其交流侧输出电流,就可以使该电路发出或者吸取满足规定的无功电流,从而达成动态补偿无功的目的。在谐波克制方面,STATCOM装置通过控制电力电子器件的开断,调制出与电网谐波电流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输出电流,与电网谐波电流相抵消从而达成谐波治理的良好效果。此外,STATCOM还具有克制电压闪变,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水平等功能。STATCOM有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电路结构,其中电压型桥式电路的运营效率更高,所以本方案选用电压型桥式电路作为主电路结构,如图6.2所示。其中直流侧为储能电容,用来为STACOM提供直流侧电压支撑;逆变器由反并联二极管式IGBT三相逆变桥组成,重要功能是将直流电压变换为交流电压,并通过控制IGBT的驱动脉冲控制交流电压的频率、幅值和相位;STATCOM交流输出侧通过连接电抗器并联到电网中。图6.2电压型STATCOM的主电路图由于电力系统具有非线性及负荷参数多变等特点,高压大功率STATCOM的工程化尚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系统结构复杂、费用投资大,维护工作量也较大,还需进一步做大量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6.3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IHAPF)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IHAPF)是目前电能质量综合治理领域的一种功能全面、技术性能优越的新方法,其优点是能同时满足大功率无功补偿和谐波克制两个方面的规定,性价比高。其拓扑结构如图6.3所示。图6.3注入式混合型有缘滤波器(IHAPF)的拓扑结构图从结构上可以看出,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IHAPF)由注入型APF与无源滤波器PF并联混合得到,只由注入支路电容和无源滤波器PF进行无功功率的静态补偿,由有源和无源部分共同克制谐波。图6.3中,与调谐在基波频率,运用与对基波谐振的特性,使有源滤波器(APF)基本上不承受基波电压和基波电流,从而有效减小了APF的基波容量。谐波克制方面,IHAPF通过向电网注入一定的补偿电流来抵消谐波源负荷产生的谐波电流,能自动适应电网阻抗和频率的快速变化,具有高可控性和快速响应特性。IHAPF特别合用于谐波含量大、多次谐波超标的情况,并可以有效减少无源支路的数量,减少系统发生谐振的机率。6.3.1注入支路参数对滤波效果的影响注入支路对于注入式混合型有源滤波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着谐波注入能力和无功补偿的限度。所以我们有必要仔细分析一下注入支路参数的影响。不考虑背景谐波电压的影响,IHAPF接入点处次谐波电压由流过系统侧电网的n次谐波电流产生,且仅与系统侧电网的n次谐波阻抗和流过系统电网n次谐波电流有关,满足以下关系式(6.1)系统电网短路阻抗重要呈现阻感性,在频域内,电阻在总的阻抗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可以忽略。为了便于分析,本文在频域模型中忽略了电阻的影响,假设电网谐波阻抗为纯感性。即(6.2)式中,为系统电网电感值,可以得到电网电压(6.3)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建立IHAPF的频域通用电气模型如图6.4所示,其中将APF等效为一个受控电压源。图中,为负荷谐波源等效电流源,为IHAPF向电网注入的电流,代表基波串联谐振支路、以及输出滤波器的等效阻抗,代表注入支路电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