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路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科学大道九龙坡段)综合管廊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快速路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科学大道九龙坡段)综合管廊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快速路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科学大道九龙坡段)综合管廊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快速路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科学大道九龙坡段)综合管廊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快速路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科学大道九龙坡段)综合管廊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图工艺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及规范1.1设计依据(1)我公司与甲方签订的设计服务合同(2)项目场地1:500现状地形图(3)《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2014年深化)(4)《重庆市主城西部片区干线综合管廊修建性详细规划》(2017.04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5)项目沿线1:10000、1:2000及1:500地形图和管线物探资料(6)西铜北路、西铜南路设计资料(7)轨道19号线设计资料(8)项目沿线控规、道路红线1.2设计规范(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3)《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本)(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898-2013)(8)《重庆市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DBJ50-208-2014)(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0)《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1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1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15)《20kV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1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7)《隧道可编程控制器》(JT/T608-2004)(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19)《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1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通用规则》(GB/T16895.18-2010)(20)《建筑物的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保护导体和保护联结导体》(GB16895.3-2004)(21)《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48节:信息技术装置的接地配置和等电位联结》(GB/T16895.17-2002)(2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3)《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24)《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4208-2008/IEC60529:2001)(2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2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2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28)《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29)《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3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31)《光缆进线室设计规定》(YD/T5151-2007)(3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3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35)《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3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3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3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39)《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细则》(JTG/T

D70-2010)(4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4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4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4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4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47)《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48)《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49)《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50)《热轧型钢》(GB/T706-2008)(51)《合金结构钢》(GB/T3077-1999)(5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2010)(53)《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6-2014)(54)《通用冷弯开口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6723-2008)(55)《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3912-2002)(56)《电缆桥架》(QB/T1453-2003)(57)《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TB/T3329-2013)(58)其它相应的规范、标准2、工程概况快速路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科学大道九龙坡段),起点接白彭路立交,终点与支坪大桥相交。快速路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科学大道九龙坡段)全长7.74km,道路等级为快速路,主线设计车速80km/h,路幅宽64m,主线双向8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全线包含三座立交,分别是一纵线与西铜北路相交形成的森迪立交、与西彭中路相交形成的赵家湾立交、与西铜南路相交形成的牟家湾立交。3、设计范围本次设计根据《重庆市主城西部片区干线综合管廊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九龙坡区范围内快速路一纵线下的综合管廊,综合管廊起于道路设计起点K0+000处,途经森迪立交、牟家湾立交,止于西铜南路,全线长度约7010m。本次设计为施工二标段即道路K0+000~K4+220范围内的综合管廊。设计综合管廊位于快速路西侧,断面尺寸为B×H=8.1×4.1m,断面面积33.2m2,采用双舱形式(电力仓+综合仓)。入廊管线为110KV及220KV高压电力线,24回通讯线缆,24回10KV电力线缆,

DN300及DN1200给水管,DN300中水管。4、初设意见及执行情况2022年9月26日

,重庆市九龙坡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下发了一纵线白彭路至小湾立交段工程(科学大道九龙坡段)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同意该工程初步设计,其中涉及管廊专业审查意见如下::(1)说明中,设计依据补充《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技术标准》(DBJ50/T-302-2018);补充设备材料表;回复:在设计依据中补充《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技术标准》(DBJ50/T-302-2018),管廊主体材料表详Z-21,消防材料表详XF-01。(2)工程量表中,采用220台潜污泵?40×2=80个防火分区,2×80=160台即可;高压水泵房平面图,为何用2个集水坑和4台潜污泵?也应标注排水管道管径;旁边的空压机是暖通专业设计吗?若配套细水雾泵,应选择型号大小;回复:①设计考虑在每个防火分区的低点设置集水坑,部分防火分区存在凹点,故在最低点处增设集水坑,详见《Z-05综合管廊纵断面图》。②修改消防水泵房集水坑,标注排水管道管径。③空压机为细水雾系统成套设备。高压细水雾泵组流量扬程在工程量表中描述。(3)细水雾泵房(一)(二):应补充集水坑大样图;系统分区流程图中的水箱基础高度7000?箱高25000?表达有误;流程图应标注管道管径;回复:集水坑大样图详XF-14集水坑大样图。修改水箱高度标注。增加流程图管径标注。(4)监控中心总图:接市政管网给水管应标注管径和压力;接市政排水应设检查井,井底标高?生化池处理能力大小?监控中心平面图中市政给水DN32,排水DN100,与总图不符。回复:补充市政管网给水管管径及压力,增加排水排出井井底标高,增加生化池日处理量1立方/天。修改监控中心总图。(5)只看到典型平面参照图一,二,其他图无;回复:平面图所有防火分区设计布置类似,现以典型平面图一、二作为代表性,后期根据管廊平面进行全部平面布置。(6)综合管廊的横断面中,DN1200的给水管置于综合仓中间,应尽量靠边,影响中水管道和通信线缆的检修和使用,中水管道可与300给水管支于顶部;说明中每隔3米设一个支墩?回复:综合管廊横断面与已设计相接道路综合管廊断面保持一致,横断面也与水务集团沟通并取得认可。5、片区建设情况本次设计道路两侧经过的区域都是农田、丘陵和少量的村落,都是未开发用地,沿线主要建筑区域集中于西彭公租房地段。因此从现场踏勘情况来看,规划对快速路沿线的两侧的用地进行了控制,快速路一纵线的修建具有充分的空间和条件。6、相关规划概述6.1主城西部片区干线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西部干线由北至南分别经过北碚区、沙坪坝区、高新区及九龙坡区,总体成井字型结构。其中东侧纵向干线北起牛角岗立交,南至西铜南路。北碚区及沙坪坝区段综合管廊尚未开始建设。高新区段综合管廊已全面建设,共分为2个标段,第一标段起于中柱立交,止于狮子口立交。第二标段分为2段为第一标段两侧接线,第一段起于龙井湾立交,止于中柱立交,第二段起于狮子口立交,止于巴福立交。九龙坡段起于三百梯立交,途经陶家立交、白彭路立交、森迪立交、牟家湾立交,止于西铜南路。本次设计综合管廊为九龙坡区范围内白彭路至西铜南路段,主线长度7010m。综合管廊布设分析表分段情况所在区域建设情况管廊长度(km)牛角岗立交龙井湾立交沙坪坝区未建11.8龙井湾立交—巴福立交高新区在建26.5巴福立交—三百梯立交高新区拟建1.8三百梯立交—白彭路立交九龙坡区拟建3.8白彭路立交—西铜南路九龙坡区本次设计7.1西部干线综合管廊总图根据《主城西部片区干线综合管廊专项规划》(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2017.04)原设计为三舱形式,分为高压舱、综合舱及燃气舱,后在实际建设中将燃气舱进行取消,燃气管线不再入廊,改为双舱形式。本次设计断面与主城西部干线综合管廊已经施工的高新区段断面保持一致,入廊管线亦保持一致,满足西部干线综合管廊建设要求。本次设计范围内综合管廊支线管廊断面经与重庆市城市管线综合管理事务中心协商后确定与主线综合管廊一致,便于后期接线。支线设计综合管廊断面图西部干线综合管廊九龙坡区段总平面图6.2管线产权单位需求概述(1)给水工程前期经与高新区自来水公司沟通,管廊内DN1200通道近期作为新水厂与老水厂的联通干管,以提高供水保障,远期现状西彭水厂将会关停,片区将由新水厂供水,该干管也将作为远期向西彭镇区供水干管。故确定管廊内给水干管管径按DN1200进行设计。给水干管规划平面位置图(2)电力工程根据《重庆市主城西部片区干线综合管廊修建性详细规划》本段管廊规划预留6回110KV电力通道,且与重庆市区供电公司沟通后确定其远期存在高压电力线入廊需求,与重庆市规划院沟通后确定将高压走廊纳入2035年重庆市主城区电力专项规划及九龙坡区专项规划范围内,按双控在本次设计综合管廊内设置高压通道,故本次设计高压电力舱与规划一致。本次设计综合仓内电力管线为24回,与高新区范围内综合管廊管孔数一致。且与重庆市区供电公司沟通后其10KV供电线路孔数满足其使用要求。(3)通信工程九龙坡区经信委于2022年7月12日组织召开协调会,与市区供电公司、广电、广通、联通等产权单位协商通讯管线入廊事宜,确定本次设计综合管廊24孔通讯管线,预留6孔通讯管线,总共30孔通讯管线,满足产权单位需求。(4)燃气工程本次设计综合管廊范围内未设置燃气管道,燃气管道设置于道路人行道下预留通道,后期由燃气公司根据燃气管道预留位置铺设燃气管道。7、综合管廊设计7.1设计原则(1)综合管廊的平面线性基本与所在道路的平面线性平行,但综合管廊平面线性的转折角必须符合各类管线平面转折要求。(2)综合管廊的纵坡应考虑综合管廊内部自流排水的需要,其最小纵坡应不小于2‰;其最大纵坡应符合各类管线敷设方便。(3)综合管廊的最小埋深应根据路面结构厚度,必要的覆土厚度以及横向埋管的安全空间等因素确定。(4)综合管廊断面空间应能满足各类管线的敷设空间、维修空间以扩容的需要;断面形式与各类管线的布置应满足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的要求。(5)综合管廊特殊断面的空间应满足各类管线的支接口、分接口、通风口、人员出入口、材料投入口等孔口以及集水井的断面尺寸的要求。(6)综合管廊内的缆线一般布置在支架上,支架的宽度与纵向净空能满足缆线敷设及维修需要,支架的跨度应根据计算以及实际施工经验确定;大口径的管道一般安装在支墩或基座上,支墩或基座的跨度也应该根据计算确定。(7)纳入综合管廊的管线,应符合各主管部门制定的维修管理要求。(8)综合管廊的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及附属配套设施应配合道路工程一次建设到位,所纳入的各类公用管线在满足主要交通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已建结构的影响,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施工周期。7.2综合管廊横断面设计及管线分配7.3.1横断面设计综合管廊断面由管线安装空间和检修通行空间组成。其中管线安装空间由管线容量以及其附件决定,该空间是不可压缩的。检修通行空间是保证人员正常通行,同时满足管径最大的管道和管件具备更换的操作空间。本次设计综合管廊通长采用矩形断面。采用这种断面的优点在于施工方便,综合管沟的内部空间得以充分利用。综合管廊采用双舱形式,纳入的市政管线有110KV及220KV高压电力线,24回通讯线缆,24回10KV电力线缆,

DN300及DN1200给水管,DN300再生水管。断面尺寸宽×高=8.1m×4.1m。依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基础规范》中相关规定,本次设计综合管廊舱室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综合管廊断面图综合管廊标准横断面图7.3.2管线敷设间距综合管廊为双舱,综合舱容纳管线有电力、通信、给水及中水管线。其中电力与中水管线布置于管廊一侧,通信布置于管廊另一侧。给水干管布置于中间,给水消防管道布置于管廊顶部,采用吊架安装方式。强电支架宽度0.7m,弱电支架宽度0.5m,给水干管支墩宽度1.4m,中水管线采用支架形式,强电支架共分为9层,每层间距0.3m,其中下面8层用于铺设市政电力线缆,强电支架最上面一层为管廊本身附属设施供电电缆支架;弱电支架分为7层,每层间距0.3m,下面6层为市政通信电缆支架,最上面一层为管廊本身附属设施通信电缆支架,管廊修通道宽度1.5m。高压舱内考虑110KV及220KV高压线缆入廊,两侧均为高压电缆支架,每侧高压线缆支架均为6层,每层间距0.5m,其中下面5层用于铺设市政电力线缆,强电支架最上面一层为管廊本身附属设施供电电缆支架。靠近综合舱电缆支架宽度为0.7m,另外一侧支架宽度为0.6m。7.3.3管廊内管线分配情况本次设计综合管廊为双舱形式,综合舱内给水、10kV电力、通信纳入舱内,另外,在通讯支架下考虑预留中水管道的安装位置。综合舱电力、通信线缆直接在固定在管廊两边侧壁上的支架上敷设,给水干管置于综合舱底板上,每隔3m采用180°的C20混凝土支墩固定,基础采用现浇形式,给水支墩后期由自来水专项单位进行设计。给水消防管道采用吊架形式至于综合舱顶部,保证给水检修蝶阀能正常安装并方便给水管道检修。为避免强弱电管线的相互干扰,综合舱电力管线、弱电管线分别设在管廊两侧,支架间距为3.4m。高压舱内110KV、220KV线缆纳入舱内,两侧线缆支架间距为1.1m。7.3.4管廊内管线设计

①电力管线本次设计综合管廊内电力电缆为24回,在道路交叉口及部分地块位置布置过街管道,交叉口过街管道规模为12孔电力排管,施工中需根据具体孔数进行预留孔洞设计和管道埋设,预留空洞位于扩口中心位置,并在使用之前做好临时封堵。②通讯管线本次设计综合管廊内通信为24回,在道路交叉口及部分地块位置布置过街管道,交叉口过街管道规模为16孔通信排管,施工中需根据具体孔数进行预留孔洞设计和管道埋设,预留空洞位于扩口中心位置,并在使用之前做好临时封堵。另外本次设计考虑纳入管沟内的通讯管线均为光纤,若后期使用时有非光纤纳入,应有防止其信号被干扰的措施,具体由入廊产权单位根据通讯管线类型进行相应设计。通信管线详细设计由产权单位单独进行设计。③给水管线本次设计综合管廊内给水消防管为DN300,在道路交叉口及部分地块位置布置过街管道,交叉口及为地块预留DN200给水管线,并在使用之前做好临时封堵。给水管线详细设计由产权单位单独进行设计。本次设计综合管廊内给水干管管径为DN1200,考虑在K3+850及末端出线,与规划给水干管接顺。④中水管线本次设计综合管廊内中水为远期预留,规模为DN300,交叉口及为地块预留DN300中水管线,在使用之前做好封堵。中水管线详细设计远期由产权单位单独进行设计,本次管廊内预留位置。7.4综合管廊平面设计本次设计综合管廊布置于道路西侧辅道下,避免布置于主线快车道下。综合管廊平面线形与道路平面线形基本一致,且变电所、通风口、投料口等节点位于直线段,方便施工。对于曲线段,将综合管廊划分为直折沟,其转折角满足符合各类管线平面弯折角要求,以使管线敷设、安装方便,同时减小管道运行中的水头损失。根据防火分区要求,按不大于200m的距离设置防火分区,同时按不大于400m设置投料口和不大于200m设置逃生口。本设计根据管线综合规划在各规划路口及沿线设置出线(管)口并预埋过路套管。综合管廊具体平面布置详见设计图。7.5综合管廊纵断面设计综合管廊最小覆土应考虑雨水支管、燃气管线(支管)等自综合管廊上方穿越的情况,以及绿化种植等要求,标准段覆土≥3米,局部需要出线的地方覆土不小于1.0米控制,结构设计中充分考虑覆土厚度。本次设计综合管廊标准段覆土深度约为4.1m。综合管廊纵断基本与道路纵断一致,以减少土方量。同时综合管廊在纵坡变化处应满足各类管线折角的需要。在穿越路口处,为避让重力流管线,采取局部下卧或上穿的措施通过。综合管廊的纵断应考虑管廊内管道检修时自流排水需求,其最小纵坡应不小于0.2%;最大纵坡应考虑各类管线敷设、运输方便,一般控制在8%以内。若超过10%,本次设计在人员通道部位设防滑地坪。7.6综合管廊穿越河道综合管廊穿越河道时,将主体埋设于河道以下,其顶部距离河道保证1m以上间距,便于行洪。本次设计综合管廊在K2+120及K3+430处穿越河道,综合管廊在河道底部穿越,具体做法详纵断面图。7.7综合管廊穿越地通道本次设计综合管廊在各交叉路口遇到东西向下穿道穿越主线道路时将综合管廊下沉,其标高降低至下穿道以下,具体做法详纵断面图。7.7综合管廊出线节点综合管廊出线原则:1)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2)各种管线统一考虑、相互协调。本项目综合管廊布置在单侧辅道下,采用排管方式出线,并避让雨水、污水等管线。管线直接从综合管廊顶部出线,出线时综合管廊向上抬升沟顶板,为出线舱提供足够空间出线。本项目根据《重庆市主城西部片区干线综合管廊修建性详细规划》在K1+790及K3+845位置处设置支线综合管廊7.8综合管廊附属工程设计7.8.1消防系统在综合管廊内部采用防火墙、阻火包等防火设施进行防火分隔。根据综合管廊规范,按每个防火分区长度不超过200m控制。根据道路交叉路口、公交停车港位置、支沟的设置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尽量使各防火分区均等,防火分区两端设置防火墙,防火墙耐火等级为一级。每个舱室防火分区之间采用甲级防火门连通,管线穿越防火隔断部位采用阻火包等防火封堵措施进行严密封堵。本次综合管廊共设置40个防火分区。具体分区见下表,其中位于2标段范围内的综合管廊防火分区为1~25个:主线防火分区划分表防火分区编号起点里程终点里程防火分区长度(m)1K0+000K0+1251252K0+125K0+2851603K0+285K0+4701854K0+470K0+6702005K0+670K0+8401706K0+840K1+0181787K1+018K1+1901728K1+190K1+3501609K1+350K1+53018010K1+530K1+70017011K1+700K1+88018012K1+880K2+04016013K2+040K2+22018014K2+220K2+38016015K2+380K2+56018016K2+560K2+73017017K2+730K2+90517518K2+905K3+06015519K3+060K3+22016020K3+220K3+37015021K3+370K3+56719722K3+567K3+75018323K3+750K3+93018024K3+930K4+10017025K4+100K4+24014026K4+240K4+44020027K4+440K4+64020028K4+640K4+83019029K4+830K5+01018030K5+010K5+19018031K5+190K5+39020032K5+390K5+57018033K5+570K5+75018034K5+750K5+93018035K5+930K6+087.5157.536K6+087.5K6+287.520037K6+287.5K6+465177.538K6+465K6+64017539K6+640K6+83019040K6+830K7+003.5173.5本次设计一号防火分区内起点处的通风口纳入本次设计以北道路下综合管廊设计内,不在本次设计范围内。另外监控中心与管廊连接通道单独设置为一处防火分区。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综合舱和高压舱按照扑灭A类、E类火灾的严重危险级设置灭火器。灭火器保护半径不大于15m,设置间距不大于30m,每处设置MF/ABC6型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两具,灭火器设置于灭火器箱内。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地下变电所、地下监控值班室、弱电间、电设备房以及综合舱强弱电间(设置于综合舱风道夹层)、逃生口夹层(设置于综合舱风道夹层)等处增设灭火器保护。灭火器保护半径不大于15m,设置间距不大于30m,每处设置MF/ABC6型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两具,灭火器设置于灭火器箱内。此外,要求工作人员进入综合管廊内巡检或施工时必须随身携带小型灭火器。具体设置详消防施工图。通风口对应的大样图如下:编号桩号类型侧出宽度埋深图号进排风1#通风口K0+125深型9.416.274Z-14进风2#通风口K0+285正上8.006Z-12排风3#通风口K0+470正上8.99Z-13进风4#通风口K0+670标准7.47.912Z-10排风5#通风口K0+840标准7.49.088Z-11进风6#通风口K1+018标准7.47.869Z-10排风7#通风口K1+190标准7.47.993Z-11进风8#通风口K1+350标准7.49.396Z-10排风9#通风口K1+530标准7.48.361Z-11进风10#通风口K1+700标准7.47.909Z-10排风11#通风口K1+880标准7.48.084Z-11进风12#通风口K2+040标准7.48.3Z-10排风13#通风口K2+220标准7.47.913Z-11进风14#通风口K2+380标准7.48.154Z-10排风15#通风口K2+560标准7.47.941Z-11进风16#通风口K2+730正上8.93Z-12排风17#通风口K2+905正上8.357Z-13进风18#通风口K3+060标准7.48.827Z-10排风19#通风口K3+220标准7.48.197Z-11进风20#通风口K3+370深型7.421.017Z-10排风21#通风口K3+567标准11.48.442Z-11进风22#通风口K3+750标准7.47.866Z-10排风23#通风口K3+930标准7.47.892Z-11进风24#通风口K4+100标准7.48.538Z-10排风25#通风口K4+240标准11.47.893Z-11进风7.8.2投料口为方便管廊内材料进出,需设置投料口,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吊装口的尺寸应根据各类管道及设备尺寸确定,一般刚性管道按照6m长度考虑,电力电缆需考虑入廊时的转弯半径要求”。因此,本次综合管廊共设置投料口21座,长度为7m,宽度为1.8m。下料口使用完毕采用盖板封盖,下料口处盖板平时封堵,用时开启,盖板采用隐形井盖,上部种植植物。植物选型由景观专业进行确定。投料口对应的大样图如下:编号桩号类型侧出宽度埋深图号1#投料口K0+102深型-特殊7.420.491Z-182#投料口K0+448正上方7.344Z-173#投料口K0+817标准7.48.329Z-164#投料口K1+213标准7.47.913Z-165#投料口K1+507标准7.48.31Z-166#投料口K1+857标准7.47.973Z-167#投料口K2+243标准7.47.912Z-168#投料口K2+537标准7.47.963Z-169#投料口K2+927正上方8.293Z-1710#投料口K3+243标准7.47.896Z-1611#投料口K3+590标准11.48.409Z-1612#投料口K3+953标准7.48.137Z-1613#投料口K4+217标准11.47.904Z-167.8.3人员出入口及逃生口综合管廊应设置人员出入口及逃生口,本次设计楼梯步入式人员出入口与监控中心及配电房和水喷雾泵房合建,逃生口(含爬梯式人员出入口)同通风口结合设置满足人员逃生的间距要求,综合管廊逃生孔间距不大于200m。人员逃生口及爬梯式出入口盖板或门应设有在内部使用时易于开启,在外部使用时非专业人员难以开启的安全装置。本次设计共设置楼梯步入式人员出入口5处(其中与监控中心合建1处,与变电所合建2处,与变电所及水喷雾泵房合建2处)。另其余逃生口均结合通风口进行设置,间距不大于200m。位于施工2标段范围内的为1#变电所+1#弱电机房+1#细水雾泵房、监控中心、2#变电所+2#弱电机房,共3个出入口。7.8.4通风口本次设计通风口采用自然进风与机械排风方式,同时考虑配电设施合建,土建做法详见大样图,通风做法详通风分册。7.8.5排水沟、集水坑管道破损、维修放空、结构壁面或接缝处渗水会存在部分积水。本次设计在舱内一侧设排水沟,断面尺寸采用200mm×120mm,综合管廊内横向坡度为1%,每个防火分区内需在舱内的低点处设置集水坑,沿线顺集水坑方向坡度与综合管廊坡度一致,且不小于2‰,集水坑尺寸为2m×2m×2m,坑内设置一用一备两台潜水泵,将集水坑内的积水抽至路面雨水系统排放。为便于综合管廊管理,集水坑与抽水潜水泵纳入综合管廊的自动监控系统,集水坑内还需设置水位探测设备,与抽水泵协调工作。7.8.6端头井在管廊端头位置与直埋管线之间通过端头井进行连接转换,共设置1处端头井位于K7+003位置,为施工3标段范围。给水及再生水管经端头井进入综合管廊前应在外部设置阀门。7.8.7防火分隔本工程不大于200m设一个防火分区,除管廊终点外,在每个分区设置防火隔墙,防火墙上设置耐火极限大于3h的实体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7.8.8综合管廊监控中心本次设计综合管廊监控中心位于主线道路K2+390西侧位置。监控中心不在本册设计范围内。7.8.9管廊附属设施设计(1)缆线托架综合管沟内电力、通讯线缆均放置于可活动支架上。支架间距根据不同种类的线缆而不同。综合舱内通讯线缆支架宽度为0.5m,两个通讯支架水平间距0.8m,竖向间距0.3m,电力线缆支架宽度为0.7m,两个电力支架水平间距0.8m,竖向间距0.3m。高压舱内电力支架宽度为0.7m,两个电力支架水平间距1.6m,竖向间距0.5m。其最大承载力以及支架、吊架等必须满足线缆或管道的承重要求。(2)标志标识综合管沟内的所有管线、构筑物均设明显的标识,包括断面、种类、性能以及出入口在地面的位置等,标志牌的设计详见标识系统的大样。(3)冲洗用水综合管沟内设冲洗水管一根,供沟内冲洗地面及养护取水使用。每100m设DN15冲洗水龙头一个。(4)消防给水由于设综合管廊的路段靠近管廊侧市政给水主管道敷设于管廊内,市政消火栓需从市政给水管上接水,本设计按照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消防接口位置每隔约100~120m预留孔洞。对于管廊对侧道路,在道路下单独埋深DN200消防水管。(5)防滑地坪本次设计综合管廊当坡度大于10%时需设置防滑地坪,防滑地坪做法详Z-36坡道防滑大样图。(6)中水管道托架本次设计中水管道管径按DN300进行设计,管道托架做法详03S402-69页,间距4.8m设置。(7)给水管道吊架本次设计在综合管廊顶部设置给水管道吊架,吊架做法详03S402-40页,下地吊高度按0.8m,按间距4.8m设置。(8)吊钩本次设计在综合管廊主体内部及其投料口等位置设置吊钩,在综合舱内吊钩设置于给水干管正上方,起吊重量为5吨,按间距1m设置,在投料口内部吊钩设置于综合舱及电力舱投料孔洞中心轴线位置,起吊重量为5吨,按间距1m设置。(9)雨水沟本次设计在综合管廊综合舱及高压舱内分别单独设置BXH=200X100的排水边沟,顶部覆盖成品球墨铸铁雨水篦子。(10)抗震支架电力、通信抗震支吊架每隔不大于15m设置一套。给水、中水抗震支吊架每隔不大于15m设置一套。本次设计综合管廊在装配式标准段按12.8m间距设置给水、中水、电力、通讯抗震支架。本次设计在非装配式段落根据实际情况且不大于间距增设抗震支架。在综合管廊伸缩缝两侧应加装抗震支架,本次设计支架做法仅供参考,后期由支架厂家进行深化设计。(11)逃生口每个防火分区设一个逃生口,逃生口间距不大于200m,逃生口尺寸采用边长1m正方型,逃生口井盖采用液压管廊井盖,监控专业将逃生孔井盖开闭状态信号引至监控中心;且液压综合管廊井盖从外面可采用专业工具开启,内部可手/自动动打开;液压管廊井盖的安装工艺由厂家提供。逃生口井盖须具有防水功能,且采用隐形井盖,上部进行铺装或栽种植物,逃生口井盖须满足甲级防火门要求进行采购,发生火灾时逃生口自动打开。(12)预埋套管综合管廊电力、通信、给水及预留管道均需在出线口设置接出,预留管、给水管道根据规划在路口或者每隔一定距离从顶板加高处侧墙接出,预埋比给水管道大1号的刚性防水套管;(13)投料口防火盖板本次设计在投料口转换层位置设置液压成品防火盖板,盖板的安装工艺由厂家提供。(14)投料口顶部盖板本次设计对于露出地面的投料口,须高出设计地面30cm,同时采用隐形盖板形式,上部进行铺装或栽种植物,同时盖板间保证密闭,具有防水功能。8过街综合管线设计为服务周边地块,综合管廊内的给水、电力、通信、中水等管线需每隔一定间距出线。8.1给水与中水过街管线8.1.1工艺设计(1)给水及中水过街管线接自综合管廊内给水DN300水管,按一定间距布置DN200(部分DN300/DN400)给水过街管线。交叉口管线预埋根据交叉口处给水管道预留。后期在施工时征求自来水公司意见,并按其提供的位置及规模进行预留。(2)给水及中水过街支管上设置检修阀门井,检修阀门采用DN200蝶阀,阀门井内设置管道伸缩器。(3)过街管线位采用焊接钢管。(4)压力管线进出管廊时在管廊外部设置阀门。(5)阀门井等附属设施详见图集07MS101-2,闸阀井井身做法详88页中DN600做法,管件做法详66页做法。8.1.2结构设计8.1.2.1设计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和《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范》(CECS141:2002)等规范要求取值。8.1.2.2主要建筑材料要求所有建筑材料必须有相应的出厂合格证,并按国家有关规范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满足要求后方可在本工程中使用。(1)水泥:宜采用不低于425号的普通硅酸盐低碱水泥。(2)混凝土:混凝土骨料宜采用非碱活性骨料。如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骨料时,则混凝土中含碱量不应超过2.1Kg/m3。(3)普通钢筋:采用符合GB1499-98国家标准的盘钢,HRB335(D)钢筋采用20MnSi热轧螺纹钢筋,HPB235钢筋采用Q235热轧圆钢筋。(4)焊条:对于HRB335钢筋采用T500型焊条,对于HPB235钢筋采用E4303型焊条。8.1.3钢制管道要求(1)给水、中水管过街处一律采用焊接钢管,一律用Q335A级钢焊制。(2)管子的椭圆度不应超过0.01D(D为管外径),在管节的安装端不得超过0.005D。(3)壁厚在5mm以上的钢管,其端部应开30°~40°的坡口。(4)对接管节的管端间隙,应按下表的规定尺寸:管壁厚度(mm)3--55--9>9间隙尺寸(mm)1.0--1.51.5--2.52.5--3.0(5)管子对口前,应将焊接的坡口面及内外管壁10--15mm范围内的铁锈、泥土、油脂等赃物清除干净,除锈等级为St3级。(6)在焊接上,填缝金属的组织应成颗粒状,外表呈整齐鱼鳞状,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7)管壁超过6mm时,电焊不得少于两层,在焊接一层以前,必须清除上一层的焊渣和碎屑。(8)与阀门等设备连接的法兰应与其工作压力,开孔尺寸完全一致,法兰盘上螺栓孔中心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0.5mm。8.1.4管道防腐(1)直接埋入混凝土的铁件外表面仅需作表面除锈处理,不需涂刷任何涂料。(2)管道外壁加强防腐:凡过塘、翻堤、穿渠、顶管,均需采用加强防腐层,具体作法有如下三种(可选其中一种),面漆颜色由建设单位自定:①涂刷二道IPN8710-1G防腐涂料底漆,外包玻璃丝布一道,再外刷二道面漆。②涂刷两道GZ-2高分子防腐涂料底漆,外包玻璃丝布一道,外刷二道配套面漆。③CXHL52-03环氧煤沥青防腐涂料,刷底漆两道,干膜厚度不小于70μm/道,外包玻璃丝布一道,再刷面漆2-3道,平均用量1.4--1.6Kg/m。玻璃丝布为中碱布,宽600mm,经纬密度为12×12根/cm。(3)普通防腐层:可使用上述涂料中任何一种,但取消玻璃丝布改为二道底漆,二道面漆。(4)管道内壁:管道内表面处理后,应在钢管两端60~100mm范围内涂刷硅酸锌或其他可焊性防锈涂料,干膜厚度为20~40μm。8.1.5沟槽开挖(1)沟槽槽底最小宽度应根据土质条件、沟槽断面形式及深度确定,可按《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有关规定执行。(2)开挖时若遇石槽应在本设计标高基础上超挖0.2m,超挖部分用素土或黄沙夯填至设计标高后再敷设管道。8.2电力过街管线8.2.1工艺设计电力过街管线采用电缆排管,在端部设置电力井。电力排管规模依据规模采用12孔。8.2.2电力排管(1)过街处采用高压电力电缆管(玻璃钢夹砂管套管),并使用配套管枕。套管间隙用细沙或灰浆回填。排管一侧接自综合管廊,另一侧设工作井。(2)电力排管以不小于0.5%的坡度坡向电力工作井。(3)根据综合管廊出线口设置要求,本次电力过街排管覆土深度根据大样图进行控制,具体根据大样图及管廊纵断面确定。8.2.3工作井(1)电缆沟过街处在排管两侧设置工作井,做为拉线用。(2)每座电力工作井的底板应设有积水罐,向积水罐的泄水坡度不小于0.5%。(3)每座电力工作井的两侧除需预埋供安装立柱支架等铁件外,在顶板和底板以及于排管接口部位,还需预埋供吊装电缆用的吊环以及供电缆敷设施工所需的拉环。(4)每座电力工作井外侧设一根L50×5镀锌角钢作接地体,其水平连结体采用-50×5镀锌扁钢。(5)安装在电力工作井内的金属构件采用-50×5镀锌扁钢与接地体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6)电力工作井两侧的排管孔口应封堵。8.2.4质量要求:(1)电缆排管必须经电力试验单位测试(包括压路试验和通流试验等)合格后方可使用。(2)图中未尽事宜,应参照国家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执行。8.2.5电力检查井做法本次设计综合管廊电力出线后在两侧设置电力井,做法详Z-27电力通讯直通井大样图。8.3通信过街管线8.3.1工艺设计(1)通信过街管线规模为16孔排管。(2)根据综合管廊出线口设置要求,本次通讯过街排管覆土深度按大样图进行控制,具体根据大样图及管廊纵断面确定。(3)进入人孔的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面及管道顶部距人孔内上覆顶面(即人孔内上覆面)的净距不得小于0.3m。8.3.2铺设塑料管的一般规定及要求(1)塑料管规格为φ110×6000mm,管孔排列平、齐,间隔均匀,管间缝隙(指上、下,左、右之间)为15mm,底层塑料管下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垫层厚度为15mm,它们的允许偏差要求不大于15mm。(2)塑料管的接续部位,相邻两管之间应错开300mm。塑料管3000mm,用φ10mm的钢筋网片固定,钢筋网片是从离人孔外侧1000mm处开始安装。(3)铺设塑料管的管底垫层砂浆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层砂浆的饱满程度应不低于95%,两行管之间的坚缝应填充1:2.5砂浆,其填充白灰水泥砂浆的饮满程度不低于90%。(4)管底两侧抹1:2.5水泥砂浆,要求作到抹严、压实、平整光滑、无欠茬、不空鼓和不漏水。(5)塑料管的铺设方法为:将插口端第三个波纹套上橡胶圈,插入承口端在接续管另一端垫上木板用锤子(8磅左右)敲击木板,接头处橡胶圈进入承口即可。8.3.3蜂窝式PVC直埋管的敷设及要求(1)蜂窝式直埋管和接头在粘合前应用棉纱或干布将承口内侧、插口外侧和管孔擦拭干净,使被粘僵在保持清洁,无尘砂与水迹,当表面沾有油污时,应用丙酮等清洁剂擦净。(2)用油刷蘸胶粘剂,冷刷被粘接插口及接承口内侧时,应轴向涂动,动作迅速,涂刷的胶粘剂应适量,不得漏涂或涂抹过厚,涂刷时,应先涂承口,后涂插口,冬季施工时必须注意。(3)承插口涂刷胶粘剂后,应找正方向,即管材上所印刷的厂名等文字要在同一条直线上,将管子插入承口后使其对直,再加挤压,使其接口固定。(4)若管子发生安装后管材移位,脱出以及管内有异物时,应作返工处理,及时地加以纠正。(5)下管可由人工进行,由地面人员将管材传递给槽底施工人员,严禁将管材由槽边翻滚入内,也严禁用绳索串心吊施管材,以防管材受到损伤。(6)在埋管时,要严禁泥土等异物混入管内。(7)铺设两层以上管道时为防止断裂,上下接头必须错位,间距不小于1.5m,多层依次错位,同时平铺四管和铺两层三管以上时管群要用钢筋网加固,操作从人孔1m外开始设置第一个,然后每隔3m设置一个,确保管群不错位,防止垮塌,各接头点80-100cm长用左上100#砂浆浇灌,加强其接头点巩固,防止浸水或树根渗入。(8)管材长短的调整,可用切割的方法进行,在切割前应先量好尺寸,并画上锯断环线,切割处切口要垂直于管材轴线,且应光滑平整。(9)管材与人(手)孔的连接若采用短管,不应小于1.5m,进人(手)孔1m处用1:2.5砂浆全浇灌,管子出人(手)孔按水泥管出口处理,改设喇叭口,不作留长。8.3.4人孔井(1)井盖及盖座采用防盗型球墨铸铁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人行道上最低选用B125类型;车行道下最低选用D400类型;f为井座及收口盖板厚度,轻型井盖或铸铁井盖盖座内空应与检查井收口尺寸一致(800mm),爬梯采用新型复合材料成品,爬梯参考尺寸为:长295×宽220(180)。检查井井盖、盖座安装要求与路面平整。(2)人孔井采用混凝土浇筑,具体做法均参照Z-27电力通讯直通井大样图。8.3.5施工及注意事项(1)通信管线施工应严格按照《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执行。本说明及设计图说未特别予以说明的内容,均应遵照相关施工规范及各种专业、行业技术规范、标准进行。(2)管线必须按管线施工图与管线综合图进行施工,必须严格控制管线的断面尺寸及管线交叉处的高程,并严格按照先深后浅的原则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如遇到管线碰撞按如下原则进行调整: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让大管。(3)管道交叉处应严格按照先下后上的原则,下部管道两侧及顶部用50号水泥砂浆砌片石(或100号混凝土)至上部管道基底面后再安装上部管道。上部管顶覆土较浅时应采取补强措施,具体的处理意见及加固方法应共同协商。(4)图中设计高程为控制性高程,电缆沟、电力过街排管、电信排管以沟底计(5)管廊在施工过程中,开挖到其他管道,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6)不明之处可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图集。(7)施工单位施工前须与各通信管线单位沟通,并要求各管线单位参与中间验收。(8)管廊内通风口、逃生口、吊装口等爬梯均采用钢制爬梯,并做好防腐。9综合管廊预埋件设计说明9.1设计原则(1)预埋槽道和支架系统的尺寸须考虑加工、运输以及预埋施工的方便。预埋设计满足悬挂、防腐和耐久性的要求。(2)为确保预埋槽道系统和支架系统的承载性能可靠性,必须保证预埋槽道、T型螺栓、型螺栓、托臂等支架满足承载、防腐等以及相关的规范、标准等设计要求。9.2预埋槽道系统技术要求(1)预埋槽道应采用Q235B材质,钢槽采用热轧成型工艺;材料执行标准为GB/T700《碳素结构钢》,且产品符合GB/T706《热轧型钢》的相关规定。(2)预埋槽道的钢槽壁厚不小于3mm。(3)预埋槽道的单点受拉承载力不低于15KN,齿牙受剪承载力不低于10.5KN。(4)预埋槽道内侧应有连续的、通长的三角形齿牙构造,齿牙高度不应低于1mm,在满足竖向调节的同时能确保沿槽道方向的受力性能及与附属构件连接时的承载性能。(5)预埋槽道应采用自动焊接工艺,保证钢槽与锚筋连接安全性和稳定性。(6)预埋槽道表面进行热浸镀锌处理,锌层厚度不低于70um,热浸镀锌符合GB/T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规定。(7)预埋槽道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一致,且符合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中综合管廊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的要求。(8)为确保预埋槽道系统的承载性能,厂家应提供铁道部出具的混凝土受拉、受剪承载能力和齿槽抗滑移检测报告。(9)为确保预埋槽道系统的耐火性能,厂家应提供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耐火试验报告,耐火时限不小于90分钟。(10)为确保预埋槽道系统的抗震性能,厂家应提供国家级检测机构出具的200万次疲劳试验报告。(11)预埋槽道须提供产品的CE认证文件。(12)浇筑混凝土时,为避免漏浆,预埋槽道内应要填充有密封条,密封条应为环保低密度聚乙烯(LDPE)材料,且配有易拉条设计,方便拆除。9.3电力通讯支架技术要求(1)概述管线从廊内引出至廊外的位置需设管线吊架,主要由槽钢吊杆、连接件等构成门型吊架,采用后锚固化学锚栓连接在管廊结构顶板上。具体吊架的设置位置及尺寸根据各管线专项设计的具体要求确定或管线安装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本次设计暂仅提出相关技术要求。(2)钢制桥架技术要求钢制电缆桥架宜采用冷轧板,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也可使用热轧板,其材质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标准中Q235B钢,并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GB716及《普通碳素钢、低合金钢薄钢技术条件》GB912标准的有关规定。钢制电缆桥架允许最小板材厚度见表电缆桥架宽度(mm)允许最小厚度500~8002≥8002.5桥架的直线段和弯通的宽度、高度、长度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制作,附件和支、吊架配套齐全。桥架的荷载等级B级(1.5kN/m)防腐层类别防腐层采用多元合金共渗加双层静电喷涂封闭。表面防腐层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桥架直线段单件标准长度详大样图桥架支、吊架的结构应满足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要求。连接板,连接螺栓等受力附件应与桥架、托臂等本体结构强度相适应桥架在承受额定均布荷载时的相对挠度不应大于1/200。吊架、横档在承受桥架额定荷载时的最大挠度值与其长度之比不应大于1/100。多元合金共渗防腐处理的技术质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焊缝的抗拉、屈服等机械性能不应低于本体材料的机械性能,焊缝表面均匀,不得有漏焊、裂纹、夹渣等。桥架几何尺寸极限偏差:长度(单件标准长度)不得大于JS16级宽度不得大于JS18级。当利用桥架系统构成接地回路时,应按规定测量接头电阻值,不得大于0.00033Ω。防火涂料具体要求详见《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3)托臂、预埋槽道立柱技术要求电缆支架由热轧带齿预埋槽立柱、托臂等构成,热轧带齿预埋槽立柱预埋在混凝土墙壁上,托臂与预埋槽立柱采用T型螺栓连接。预埋槽立柱应垂直安装,托臂安装应水平。预埋槽道采用先进热轧工艺,降低热应力,成型矩形截面,槽口带平齿,开口面任意调整安装位锚杆为焊接型工字锚杆形式,应力通过锚杆合理传递。材质为Q345B碳素结构钢。环保清洁的珍珠棉槽口填充材料,防止材料混凝土漏浆。所有材料均采用多元合金共渗防腐,防腐层厚度不小于90um。托臂采用新型的C型槽钢,外形美观,底座焊接结实,确保承受高荷载能力,椭圆孔设计,方便安装时调节。材料采用235B按照JIS3101标准生产。焊接材料:手工焊接用焊条:Q345B钢材的焊条型号为E50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及《低合金钢焊条》GB5118的规定,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相匹配。不同强度的钢材焊接时,焊接材料的强度应如按强度较低的钢材采用。螺栓连接材料:托臂与预埋槽道立柱连接采用M12规格的T型螺栓,产品表面多元合金共渗,锌层厚度加双层封闭为90um,产品需热处理,硬度HRC25-32其性能等级为8.8级产品表面无毛刺。普通螺栓采用A级及配套的螺母、垫圈,A级螺栓孔,其性能等级为8.8级。支架防火涂料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的规定。(4)吊架技术要求各管线由41槽钢吊杆、连接件等构成门型支架,采用锚栓连接在混凝土顶板上,连接件与槽钢采用槽钢锁扣与螺栓连接。41槽钢吊杆应垂直安装,横担安装应水平。41槽钢采用材质为SGH340钢材,C型钢卷边锯齿设计,配合槽钢锁扣进行连接,有效增强抗剪、抗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