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碳汇_第1页
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碳汇_第2页
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碳汇_第3页
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碳汇_第4页
中国森林认证 森林碳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40

CCSB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XXXXX—202X

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碳汇

ForestcertificationinChina–Forestcarbonsequestration

(讨论稿20230313)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认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负责解释。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I

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碳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碳汇认证应满足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森林认证机构对森林经营单位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碳汇的计量的评估和认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GB/T28951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

GB/T41546中国森林认证竹林经营

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2253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

3术语和定义

GB/T289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碳汇forestcarbonsequestration

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

过程。

3.2

计入期

项目情景相对于基线情景产生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时间区间。

4指标体系

4.1一般要求

1

4.1.1森林经营单位应按照《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GB/T28951)要求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

体系。

4.1.2竹林经营单位应按照《中国森林认证竹林经营》(GB/T41546)要求建立竹林可持续经营管理

体系。

4.2特殊要求

4.2.1造林

4.2.1.1经营单位应按照《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的规定进行造林。

4.2.1.2在适地适树原则上,造林树种应优先考虑选择高碳吸存潜力的树种,并减少可能产生碳排放

的活动。

4.2.2森林抚育

4.2.2.1经营单位应按照《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的规定开展抚育。

4.2.2.2应以有利于增强森林碳储量和碳汇的抚育方式进行抚育。

4.2.3森林采伐

4.2.3.1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执行《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的规定。

4.2.3.2改变传统的森林采伐方式,减少采伐过程对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

4.2.3.3森林采伐比例应小于一般采伐区,控制采伐量。

4.2.3.4采伐更新应尽量采用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提高林地固碳效率。

4.2.3.5加强采伐剩余物的管理和利用,降低采伐剩余物的碳排放。

4.2.4减排措施

4.2.4.1以不降低森林碳汇为前提,进行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森林保护措施的实施。

4.2.4.2木质废弃物的利用过程应减少碳排放,延长木质产品的使用寿命。

4.2.4.3基础设施建设应优先选择木质材料,减少钢铁等高排放建筑材料的使用。

4.2.4.4加强碳减排、森林碳汇作用的宣传培训。

4.3碳汇计量

4.3.1经营单位碳汇边界、碳库的识别参照已发布的相关标准或方法学(见附录C)确定。

4.3.2经营单位森林碳汇的计入期应与森林经营方案的规划期相一致,或计入期的起始期与实际造林

时间一致,计入期的结束期与森林经营方案的规划结束期一致。

4.3.3森林碳汇储量计量可以由第一方、第二方或第三方开展计量并出具森林碳汇量计量报告。

4.3.4针对不同碳库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森林生态系统现有碳储量及其变化量。

4.3.5造林和森林经营活动的碳汇功能分别遵照《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

学》的相关方法计量。

4.3.6计算经营单位一定间隔期内碳储量的动态变化,采用前后期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或碳

汇专项调查数据来估算。

年均单位面积碳增量计算公式为:△C=(Cb-Ca)/t

其中,Cb为期末单位面积碳储量,Ca为期初单位面积碳储量,t为间隔期(为5-10年)。

2

4.3.7森林经营单位应提供森林碳汇量计量报告。

4.3.8森林碳汇量计量报告应包括:

——营造林数据;

——有关森林资源规划、调查、设计和研究数据;

——建立生物量、碳储量方程所需的调查数据或研究数据;

——林分立地条件因子信息:地貌、土壤名称、土壤厚度、地形和枯落物厚度;

——现有森林各碳库碳储量计量结果;

——森林经营活动(包括培育、营林、采伐、更新等)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分析;

——经营单位碳储量分布图。

4.3.9根据不同的经营活动类型,采用前后期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来估算碳储量的变化量。

4.3.10基于典型样地的连续测定方法,运用前后期的调查数据来估算不同时期林木自然生长引起的各

碳库的碳储量的变化。

4.4碳汇监测

4.4.1经营单位应根据森林经营活动的程度和规模,制定适宜的碳汇监测方案,建立监测体系。

4.4.2森林经营单位的碳汇监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土地类型变化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

⚫经营活动(造林、抚育、间伐、施肥、主伐、更新、病虫害防治和防火措施等)对森林碳储量变化

的影响;

⚫森林灾害(毁林、林火、病虫害)发生状况(时间、地点、面积、边界等)对森林碳储量变化的影

响;

⚫林木自然生长对碳储量变化的贡献。

4.4.3碳汇监测报告

4.4.3.1森林经营单位应编制碳汇监测报告。

4.4.3.2碳汇监测报告宜考虑以下内容:

——碳汇总体动态变化;

——森林各种类型碳库变化;

——森林生长碳储量增量;

——森林保护与经营管理碳汇增量;

——林地与其他土地转变造成的碳变化;

——林业活动对碳汇变化的影响分析;

——减少经营活动对碳汇影响的证据。

4.5建立档案管理系统

4.5.1应建立森林碳汇档案。

4.5.2档案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

——森林资源信息;

——经营方案、作业设计;

——森林碳储量计量报告;

3

——森林碳增量计量报告;

——碳储量计量所用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研究数据;

——经营单位范围内森林碳储量动态监测方案;

——现有森林各碳库碳储量计量结果;

——经营单位碳储量分布图;

——森林经营活动对森林碳汇的影响分析报告;

——经营单位应对森林经营活动影响森林碳汇所采取的措施。

4.5.3应保存森林经营的过程记录,以证明其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4.5.4应将这些档案记录文件至少保存5年。

4.5.5应将森林碳汇的内容纳入森林经营单位的管理评审。

4

AA

附录A

(规范性)

碳汇方法学及计量监测指南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造林再造林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

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指南

全国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技术指南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森林经营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目次

目次.............................................................................I

前言.............................................................................I

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碳汇...............................................................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指标体系...........................................................................1

4.1一般要求.......................................................................1

4.2特殊要求.......................................................................2

4.3碳汇计量.......................................................................3

4.4碳汇监测.......................................................................3

4.5建立档案管理系统...............................................................3

附录A(规范性)碳汇方法学及计量监测指南........................................5

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碳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森林碳汇认证应满足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森林认证机构对森林经营单位基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森林碳汇的计量的评估和认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GB/T28951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

GB/T41546中国森林认证竹林经营

LY/T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2253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

竹子碳汇造林方法学

3术语和定义

GB/T2895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碳汇forestcarbonsequestration

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

过程。

3.2

计入期

项目情景相对于基线情景产生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时间区间。

4指标体系

4.1一般要求

1

4.1.1森林经营单位应按照《中国森林认证森林经营》(GB/T28951)要求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

体系。

4.1.2竹林经营单位应按照《中国森林认证竹林经营》(GB/T41546)要求建立竹林可持续经营管理

体系。

4.2特殊要求

4.2.1造林

4.2.1.1经营单位应按照《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的规定进行造林。

4.2.1.2在适地适树原则上,造林树种应优先考虑选择高碳吸存潜力的树种,并减少可能产生碳排放

的活动。

4.2.2森林抚育

4.2.2.1经营单位应按照《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的规定开展抚育。

4.2.2.2应以有利于增强森林碳储量和碳汇的抚育方式进行抚育。

4.2.3森林采伐

4.2.3.1采伐类型和采伐方式执行《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的规定。

4.2.3.2改变传统的森林采伐方式,减少采伐过程对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

4.2.3.3森林采伐比例应小于一般采伐区,控制采伐量。

4.2.3.4采伐更新应尽量采用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方式,提高林地固碳效率。

4.2.3.5加强采伐剩余物的管理和利用,降低采伐剩余物的碳排放。

4.2.4减排措施

4.2.4.1以不降低森林碳汇为前提,进行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森林保护措施的实施。

4.2.4.2木质废弃物的利用过程应减少碳排放,延长木质产品的使用寿命。

4.2.4.3基础设施建设应优先选择木质材料,减少钢铁等高排放建筑材料的使用。

4.2.4.4加强碳减排、森林碳汇作用的宣传培训。

4.3碳汇计量

4.3.1经营单位碳汇边界、碳库的识别参照已发布的相关标准或方法学(见附录C)确定。

4.3.2经营单位森林碳汇的计入期应与森林经营方案的规划期相一致,或计入期的起始期与实际造林

时间一致,计入期的结束期与森林经营方案的规划结束期一致。

4.3.3森林碳汇储量计量可以由第一方、第二方或第三方开展计量并出具森林碳汇量计量报告。

4.3.4针对不同碳库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森林生态系统现有碳储量及其变化量。

4.3.5造林和森林经营活动的碳汇功能分别遵照《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

学》的相关方法计量。

4.3.6计算经营单位一定间隔期内碳储量的动态变化,采用前后期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或碳

汇专项调查数据来估算。

年均单位面积碳增量计算公式为:△C=(Cb-Ca)/t

其中,Cb为期末单位面积碳储量,Ca为期初单位面积碳储量,t为间隔期(为5-10年)。

2

4.3.7森林经营单位应提供森林碳汇量计量报告。

4.3.8森林碳汇量计量报告应包括:

——营造林数据;

——有关森林资源规划、调查、设计和研究数据;

——建立生物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