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7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l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揶揄逾越谕旨忠贞不瑜家喻户晓B.谛听蹄筋烟蒂根深缔固啼笑皆非.C.咆哮炮制旗袍刨根问底越俎代庖D.浣纱甲烷东莞莞尔一笑皖南事变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据2007年1月13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南祥龙四五酒业有限公司携手著名歌星周华健,为“河南省希望工程乡村教师援助计划”注入了26万元的资金。这笔资金除了用于为河南乡村教师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外,还将抽调一部分资金帮助他们参加培训学习,提高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这一资助项目是河南省希望工程的创新与发展,在全国公益机构活动中尚属。A.启动从而改善首例B.起动从而改善先例C.启动进而改进先例D.起动进而改进首例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互联网上激愤的言论不少,但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更多媒体的兴风作浪,不会引起多大的关注,过两天也就销声匿迹了。B.该企业地处本市的黄金地段,有着便利的交通条件,再加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近年来一直是捧着金碗要饭吃。C.新年伊始,就传来美国向海湾派遣航母的消息,不久,沙特的官方报纸又预言,美军将在今年4月对伊朗进行闪电打击,这使得海湾局势再次箭在弦上。D.季羡林先生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无论遭受任何艰难困苦,都从未泯灭学术良知和做人的尊严,像这样学问精深、道德崇高的人,在当今学术界实属风毛麟角。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2007年1月12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等5家单位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出台。B、2006年中国电影票房捧行榜前10名中,国产大片占据了6个席位,其中《夜宴》票房达到1.3亿人民币,而正在上映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票房则突破2.5亿人民币。C、前不久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在央视的热播,“崛起”成为近期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许多出版社都把这方面的图书作为重点书来推出。D、日前,由JA中国主办的第三届“生活的准则”征文比赛落幕并推出同名书,该比赛是一项影响深远并在全球广泛开展的中学生作文竞赛活动。二、(9分,每小题3分)工厂化养鱼可将养鱼场搬上太空如今餐桌上的鱼很多是来自鱼塘人工养殖的淡水鱼。这里介绍的同样也是人工养殖,却完全属于另外一种概念——工厂化养鱼。最近,由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竹内俊郎教授主持的科研小组开发的这种全新养殖方式,将鱼置于封闭环境中,让它在一套物质循环系统中生长。它不仅可以作为对日趋减少的野生鱼类的补充,同时也为将来在空间站养鱼,改善航天员的饮食结构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所谓工厂化养鱼,其构成包括:鱼苗、鱼虫和藻类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循环系统。首先,利用光照培育藻类,然后将其作为鱼的饵料。仅靠藻类已能满足鱼的生长需要,但是,吞食藻类的鱼虫也是鱼的饵料,于是又形成另一套旁路系统作为饵料的补充。空气的循环是利用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供给鱼和鱼虫,而它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再回送给藻类用于光合作用,富余的氧还可以为人的生存空间所利用。实验所选的品种为原产埃及的尼罗罗非鱼,这种鱼不惧炎热天气、适应在浑水环境中生长,成长期短易于饲养,半年即可食用,尤其适于加工成日本人喜食的生鱼片。罗非鱼的排泄物是藻类的养分,但对排泄物的分解方式仍在研究中,而藻类所需的磷、氮目前还要靠外界提供。生长在失重环境下的鱼很难控制自己的游动方向,捕食就成了一大难题。去年9月,科研组把罗非鱼搭载到飞机上,观察分析了它们捕食鱼虫的过程。飞机做抛物线飞行制造出20秒的人工失重环境,其间,通过一套可以抛出鱼虫的装置为罗非鱼喂食。专家们利用鱼的背光反射习性,从固定方向对鱼照射就可以帮助它控制姿势,以利于捕食动作。实验结果表明,采取适当方法遴选对光的检测能力较强的品种重点培育,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因此,专家认为,工厂化的养鱼方式将可以帮助宇航员实现在太空中养鱼,以供食用。但是,荷载和能量消耗的增加是能否进入宇宙空间站的一大瓶颈,在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时间。不过,这一系统成功的意义并不仅限于航天,在蔬菜的流水线等工厂化生产方式不断涌现的今天,鱼的养殖从池塘转向操作简便、环境封闭的全新方式也并非遥不可期。竹内教授们正在考虑建立每条鱼一个“单间”的“养鱼流水线”,以求在最佳条件下、实现更高的产出比。工厂化养鱼既能满足人们对美味鱼类的追求,又不会产生排泄物,维持良好生态系统,它将为人类餐桌展现出一幅美好前景。5.下面对“工厂化养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厂化养鱼是将鱼置于封闭的环境中,让它在一套物质循环系统中生长的人工养殖新概念。B.工厂化养鱼的构成包括鱼苗、鱼虫和藻类以及一个由鱼苗、鱼虫和藻类组成的循环系统。C.工厂化养鱼能满足人们对美味鱼类的需要,由于这种鱼不会产生排泄物,因此这种养鱼方式能够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D.工厂化养鱼的意义并不仅限于航天,它还将为人类餐桌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6.下面对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厂化养鱼有两条食物链,一条是藻类——鱼,另一条是藻类——鱼虫——鱼。B、在工厂化养鱼过程中,藻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可以为鱼和鱼虫提供氧气,也可以作为鱼和鱼虫的饵料,而它自己只需要鱼和鱼虫排出的二氧化碳。C、竹内教授之所以选择罗非鱼进行工厂化养鱼实验,是因为这种鱼不惧炎热天气,适应在浑水环境中生长,且成长期短,易于饲养。D.工厂化养鱼方式将可以帮助宇航员在空间站养鱼,从而为改善航天员的饮食结构开辟了条有效途径。7.依据原文韵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将养鱼工厂搬到太空,可以解决地球上日益突出的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B.既然工厂化养鱼技术的太空实验已经解决了鱼的捕食问题,那么宇航员就可以在空间站建养鱼工厂了。C.要想实现更高的产出比,必须为每条鱼建一个单间,使工厂养鱼实现流水作业。D.空间实验结果表明,对光的检测能力较强的品种可以利用鱼的背光反射习性在特定条件下较好地控制它们的姿态,由此看来,并不是所有的鱼种都适宜于太空养殖。三、(9分,每小题3分)必不能断之狱,不必在情理外也。愈在情理中,乃愈不能明。门人吴生冠贤,为安定令时,余自西域从军还,宿其署中,闻有幼男幼女,皆十六七岁,并呼冤于舆前。幼男曰:此我童养之妇,父母亡,欲弃我别嫁。幼女曰:我故其胞妹,父母亡,欲占我为妻。问其姓犹能记,问其乡里,则父母皆流丐,朝朝转徙,已不记为何处人也。问同丐者,则曰:是到此甫数日,即父母并亡,未知其始末,但闻其以兄妹称。然小家童养媳与夫亦例称兄妹,无以别也。有老吏请曰:是事如捉风捕影,杳无实证,又不可刑求,断离断合,皆难保不误,然断离而误,不过误破婚姻,其失小;断合而误,则误乱人伦,其失大矣。盍断离乎?推研再四,无可处分,竟从老吏之言。因忆姚安公官刑部时,织造海保,方籍没官,以三步军守其宅。宅凡数百间,夜深风雪,三人坚扃外户,同就暖于邃密寝室中。篝灯共饮,沉醉以后,偶剔灯灭,三人暗中相触击,因而互殴,殴至半夜,各困掊卧,至曙则一人死焉。其二人,一曰戴符,一曰七十五,伤亦深重,幸不死耳。鞫讯时并云共殴致死,论抵无怨,至是夜昏黑之中,觉其扭者即相扭,觉有殴者即还殴,不知谁扭我,谁殴我,亦不知我所扭为谁,所殴为谁,其伤之重轻,与某伤为某殴,非惟二人不能知,即起死者问之,亦断不能知也。既一命不必二抵,任官随意指一人,无不可者。如必研讯为某人,即三木严求,亦不过妄供耳。竟无如之何。相持月余,会戴符病死,藉以结案。姚安公尝曰:此事坐罪起衅者,亦可以成狱,然考其情词,起衅者实不知,虽锻炼而求,更不如随意指也。迄今反覆追思,究不得一推鞫法,刑官岂易为哉。注:①三木:指颈项、手、足三处戴上木枷刑具。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织造海保方籍没,官以三步军守其宅。籍:户口,户籍。B、会戴符病死,藉以结案。藉:借,凭借。C、推研再四,无可处分,竟从老吏之言处分:处置、处理。D.虽锻炼而求,更不如随意指也锻炼:用刑逼供。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组是()A、(1)愈在情理中,乃愈不能明。(2)越明年,致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B、(1)并呼冤于舆前(2)会于会稽山荫之兰亭C、(1)因忆姚安公官刑部时(2)因利乘变,宰割天下,分裂山河:D、(1)至曙,则人死焉(2)彭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二项是()A、作者举少男少女互讼案和三人黑夜互殴案是为了说明完全不能推断的案子不一定在情理之外,而越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就越难以明察的道理。B.官府在处理发生在安定县的少男少女互讼案时,由于缺乏相关的证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听从老吏的建议。这样做尽管维护人伦,但却拆散了一桩婚姻。C、看守海保房宅的三个士兵互相斗殴的原因有三:一是喝醉了酒,二是剔灭了灯,三是在黑暗中互有碰撞。D.姚安公在处理完三人黑夜互殴案后深有感触地说,如果不知道谁是事件的挑起者,与其刑讯逼供,不如随意判决。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四、(23分)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是到此甫数日,即父母并亡,未知其始末,但闻其以兄妹称。(4分)译文:(2)即三木严求,亦不过妄供耳。竟无如之何。(3分)译文:(3)此事坐罪起衅者,亦可以成狱。(3分)译文:12、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水浒民歌观祈雨李约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1)上面两首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2)两首诗在内容表达上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4分)13.阅读下面的对联,在题目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两题任选一题)(5分)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予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窦塘撰岳阳楼联(1)①“杜少陵五言绝唱”指的是杜甫的《》一诗,其中描写洞庭湖宏伟气象的一联是“,。”②“前不见古人”出自唐代诗人——的《登幽州台歌》,全诗的最后两句是“,独怆然而涕下。”(2)①“范希文两字关情”典出范仲淹的《》一文,“两字关情”指的是文中的名句“,。”②“此中有真意”自晋代诗人的《饮酒》一诗,该句后面的句子是“”。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麻雀吴若增麻雀实在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从上个世纪50年代“大跃进”生活过来的人们肯定都还记得,在咱们这里,它们曾被宣布为害虫,受到过全国共诛之全民共讨之。奇怪的却是,在今天看起来,它们的数量虽不见增加,却也没见减少。而且尤其令人不解并令人感动的又是,它们似乎并没有计较人类的恶意,并没有因此而疏远人类。对此,我曾经以为这是因了它们的生性宽容,或索性就是没记性,写这文章时才想到:它们之所以如此,其实倒可能是因了它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咱们会把它们宣布为敌人!“你们活你们的,我们活我们的,我们又不曾去抢你们饭碗里面的粮食,凭什么你们要把我们当成敌人呀?”它们一定是这样地想。便是当年咱们爬上房顶,呐喊放炮,敲盆狂叫,累得它们一个个从天上掉下来,它们奄奄一息之时也一定不会想到谋杀,而只会想到:“这人……怎么都疯了?”是的,人要是疯了,就易于把面前的一切都看成敌人,且斗争起来不择手段。我在乡下时,曾经干过上房揭瓦掏麻雀的事——罪过。罪过。但我当时的动机,却不过只是想要试一试能否把它们驯化。我就发现,成年的麻雀是不可能被驯化的,它们情愿死也不会投降,更不会叛变——真的,我就不曾发现过一个“雀奸”。想起它们被我关在笼子里时的眼神儿——愤怒的抗争的时刻准备拼死一搏的刀子一样的眼神儿,我至今都心有余悸。而且,想起我亲眼看到过它们宁愿饿死,也不肯吃上一粒我撒在笼子里面的粮食时,我对它们的敬意都至今不减。“这是怎样的一种刚烈的动物呀?”常常地,我这样想。“不自由,毋宁死”——这誓言,在麻雀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最最完美的体现。是的,麻雀们就是这样的一种酷爱自由的家伙。别看它们跟你生活在一起,你却是永远也不可能剥夺它们的自由的——不。不对。不能把它们理解为是跟咱们生活在一起。因为表面上看起来仿佛如此,而实际上却是跟咱们不远不近、若即若离。至于本质上到底是怎样的呢?本质上是它们根本就没有进入咱们的生活——或者说,它们根本就没有打算进入咱们的生活。这倒令我忽地有了一点明白:距离这东西,常常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这就比方说咱们人,有些人离得很近,但关系却其实很远。远就远吧。只要它们不伤害咱们,它们就有生存的权利。这不是个宽容不宽容的问题,这是个观念的问题。在这问题上,咱们人不是已经进化到了这样的一个观念了么:所谓现代人权的核心,就是只要你不伤害他人,你就有你按照你的方式存在的权利,不管你的生存方式与别人的生存方式有着怎样的不同。而且,也只有抱了这样的观念,社会才能真的多元,而人与人也才能真的和谐。君不见在咱们这样文明的都市里,自从咱们承认了麻雀具有生存权之后,人与麻雀才渐渐地达成了和谐么?与人相比,麻雀算是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仅有同情是不够的——我甚至要说,同情其实是个错误。这就好比人们对待农民工,想起来就同情一下,想不起来就惯性地歧视,这其实并不公平。倘若你能够认识到人与人本来平等,你因此就能够以平等之心去对待,那就无所谓谁去同情谁了——凭什么人家要你去同情呀?人家凭力气吃饭,又没来抢你的饭碗,你同情得着么?关于麻雀,可说的正多,限于篇幅,就此打住。最后我要说我有个疑惑,疑惑于都市里的麻雀们夜里都在哪儿睡觉呢?它们总不至于像是某些人那样白天在市里上班,晚上开车去郊外住别墅吧?幸运的是,就在最近的几天,我终于有了发现。那是我的窗外竖着一支灯杆,灯杆的顶端安放着一只倒扣着的锅形路灯。那路灯因在小区,便有几分美丽,且宽阔,想不到竟被三只麻雀看中,作了它们的巢。每天,看见它们在那里进进出出,常要令我笑起来,心想麻雀这东西真的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呀。冬天住在那里,既安全,又温暖——那灯不就是暖气么?反过来说,在这个由人称霸的生活空间里,能够寻找到这样既安全又温暖的窝还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呢。只是,我又确定地发现:它们进进出出的时候,事先总要在那灯杆附近的树枝上徘徊许久,或从窝里伸出半个脑袋观察许久,等到确定了没有危险,这才进出它们的家。于是我始明白:咱们现在与麻雀所达到的和谐,还缺少一个信赖,还只是初级阶段。14.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写出并肯定了麻雀的哪些个性特征。(6分)15.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在这问题上,咱们人不是已经进化到了这样的一个观念了么。”“这样的一个观念”具体指的是什么观念?(2)“咱们现在与麻雀所达到的和谐,还缺少一个信赖,还只是初级阶段。”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16.作者在描写麻雀的同时,还对人类社会进行了委婉的批评,请从文中选出两处并进行简要评析。(6分)17.分析概括这篇文章的主旨。(4分)六、(15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先剔除两个与段意无关的句子,再把剩余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①若要将对称从艺术中除去,那你就先将它从大自然中别除一尽吧。②事实上,莎士比亚就像所有真正伟大的诗人一样,无可争辩地应该获得“酷似创造”这个赞语。③这种对称普遍存在:生与死,善与恶,公正与偏斜,天使与魔鬼,苍穹与大地,规矩与变形,伟大与渺小……④莎士比亚的对称遍存于他的作品,无处不有,俯拾即是。⑤天才与红宝石一样,都具有双重反光、双重折射。⑥正是基于这些人世间遍存的冲突,这些大自然中最为基本的正反,画家伦伯朗才构成了他的明暗,雕塑家比拉内斯才创造了他的曲线。应先剔除的两个句子是。剩余的四句组成语段的顺序是。19、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根据文意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出你的感悟。(不超过30个字)(5分)有一个乡民从未坐过地铁。有一天,他来到了大城市,进入了地铁站,奇怪极了,想不通火车怎么可以钻到地底下。于是,他花三元钱买了一张乘车卡。当地铁在地底深处轰隆隆地运行时,他高兴得心里直叫。三元钱所能乘的站数很快就到了,乡下人有些恋恋不舍,他在地铁站里徘徊。不一会,他就发现,只要不出站。地铁是可以随便乘的。于是,他高兴地从起点乘到终点,再从终点乘到起点。傍晚时分。他心满意足地走出了地铁站,他觉得三元钱花得真划算。回到乡下,有人问他:“那个城市大不大?楼高不高?漂亮不漂亮?市场繁华热闹否?”他傻眼了。20.《阅读与写作》是某校一份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校报,为扩大影响,拟对外进行宣传,请你为该报的其中两个栏目各写一则宣传语,要求:每则宣传语不超过15个字,且均由对偶句组成。(6分)栏目宣传语聆听心语习作园地七、作文(60分)21.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某校高年级学生爱德华打伤了低年级的一个男孩,校长于是“罚”他为来校参观的客人当讲解员。爱德华在讲解完体育馆的陈列品后,校长又向他提议,再让客人去看看琼斯的椅子。来到“琼斯的椅子”面前,爱德华告诉参观者:“5年前,我校学生琼斯在上学的路上被汽车撞死了,为了纪念他,同时也为了提醒人们珍爱生命,学校在这里安放了这把椅子。”校长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爱德华,然后对他说:“汽车没有眼睛,也没有理智,所以他对琼斯犯下了那样的罪过。我们不是汽车,我们有眼睛,有理智,应该懂得爱与尊重,懂得保护弱小者和无辜者,你以为呢?”爱德华使劲地点点头,羞愧和自责使他的双颊绯红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2007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2分,每小题3分)1.C(C项,字形都正确,加点字的字音均读作páo。A项,字形方面,“忠贞不瑜”应写作“忠贞不渝”;读音方面,“揄”“逾”均读作yú,“谕”“喻”均作yù。B项,字形方面,“根深缔固”的“缔”应写作“蒂”;读音方面,“谛”“缔”“蒂”均读"dì”,“蹄”“啼”读作tí。D项字形都正确,读音方面,“浣”读作huàn,“烷”读作wán,“莞尔一笑”中的“莞”和“皖”均读作wǎn,“东莞”中的“莞”读作guǎn。)2.A(启动:①动词,(机器、仪表、电气设备等)开始工作;②(法令、规划、方案等)开始实施或进行,文段中用此义。起动:词典中无相关解释,基本意思多指东西运动起来。从而:连词,连接分句,用于下一分句开头,表示结果、目的,强调与上文的因果或条件关系。与“进而”不同,“进而”只强调进一步的行动,用于递进复句的下一句。改善: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改进: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首例:名词,第一例,文段中用此义。先例:名词,已有的事例,多用于否定句。)3.D(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不可多得的人或物。此处与语境吻合。A、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而语境所显示的是一种促使事物向坏的方面发展的作用,可以改为“推波助澜”。B、捧着金碗要饭吃:比喻拥有良好的客观条件却不能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与句意矛盾。C、箭在弦上: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射出去。比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此处形容局势紧张不妥。)4.B(A项句式杂糅。可改为:联合发布了“2006年……流行语”。也可改为:联合发布的“2006年……流行语”出台。C项成分残缺,应在第二句开头加上“使”。D项语序不当,改为:该比赛是一项在全球广泛开展并影响深远的中学生作文竞赛。)二、(9分,每小题3分)5.C(错在“由于这种鱼不会产生排泄物”这句话上。原文最后一段是说“工厂化养鱼”这一生产活动不会产生排泄物,并不是说这种鱼不会产生排泄物。并且第4段提到了“罗非鱼的排泄物是藻类的养分,但对排泄物的分解方式仍在研究中”这一问题,可见,C项是错误的。)6.B(“它自己只需要鱼和鱼虫排出的二氧化碳”这句表述是错误的。藻类仅需要鱼和鱼虫排出的二氧化碳是不够的,它的光合作用离不开阳光,它的生长还需要外界提供的磷、氮等营养物质。)7.D(A、从文中的表述来看,“在空间站养鱼”只是一个设想,如果这个假设条件能够实现,它的意义也仅仅是“改善航天员的饮食结构”,并不能推断出“可以解决地球上日益突出的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一结论。再者,将养鱼工厂搬到太空,其成本要远远高于在地面养鱼,也不可能推广。B、“宇航员就可以在空间站建养鱼工厂了”这个结论的前提条件不够充分,原文中还有“荷载和能量消耗的增加是能否进入宇宙空间站的一大瓶颈”这个限制条件。C、原文的“正在考虑建立每条鱼一个‘单间’的‘养鱼流水线’,以求在最佳条件下、实现更高的产出比”这句话中,“为每条鱼建一个单间,使工厂养鱼实现流水作业”只是一个被考虑的因素,仅仅是“实现更高的产出比”的一种手段,用“必须”过于武断。D项由原文“实验结果表明,采取适当方法遴选对光的检测能力较强的品种重点培育,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可知推断是正确的。)三、(9分,每小题3分)8.A(籍:登记家产)9.C(A项的“乃”在两句中都是副词,作“于是、就”讲。B项的“于”在两句中都是介词,“在”的意思;C项前句中的“因”是介词,作“由”讲,其后省略了介词宾语“之”;后句中的“因”也是介词,作“凭借、趁着”讲。D项的“焉”在两句中都是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10.B(错在“这样做尽管维护了人伦,但却拆散了一桩婚姻”这句话上,一是把不确定不清楚的事当作了事实,二是这句话的语义重心在后一句,意思是拆散了一桩婚姻的。过错要大于乱了人伦,这与原文“误破婚姻其失小,误乱人伦其失大”的观点是相矛盾的。)四、(23分)11.(10分)(1)他们到这里才几天,父母就双双亡故了,因而不知道他们的来历,只听到他们以兄妹相称。(4分,每句1分)(2)就是颈项手足上都给带上刑具严刑逼供,所得到的也不过是假供词。最终拿这件事没办法。(3分,每句1分)(3)把这件事归罪于最先挑衅的人,也可定案(或:结案)。(3分,“坐”、“起衅”、“成狱”三处每处1分)12.(8分)(1)(4分)①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困苦之中,而剥削阶级(富人)却不顾人民的死活独自享乐的不公平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2分,无最后二句不扣分)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剥削阶级的不满。(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2)(4分)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鲜明的对比(1分),如《水浒民歌》中农夫因大旱而焦患万分与公子王孙悠闲自在的对比,《观祈雨》中一方面干旱严重、百姓在焦急地祈雨与富人们沉醉于欣赏歌舞而生怕下雨的鲜明对比。(3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夸张手法也可酌情给分,但不能得满分。)13.(5分)(1)①《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②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2)①《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陶渊明(陶潜)欲辩已忘言(如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只给一个小题评分)五、(22分)14.(6分)①单纯善良:根本没有意识到人类会把它们当作敌人。(或:没有计较人类的恶意,没有疏远人类.。)②秉性刚烈:情愿死也不会投降,更不会叛变。③酷爱自由:不自由,毋宁死。④聪明机警:能营造安全而温暖的巢,且出入都十分小心。(答出其中三条即可得满分)15.(6分)(1)指的是现代的人权观念,也就是:不管你的生存方式与别人的生存方式有着怎样的不同,只要你不伤害他人,你就有你按照你的方式存在的权利。(3分)(2)我们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只是一个口号,由于我们人类和自然之间缺乏信赖,尤其是我们人类还缺少对自然的尊重,我们和自然之间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和谐。(3分)16.(6分)示例:①“你们活你们的,我们活我们的,我们又不曾去抢你们饭碗里面的粮食,凭什么你们要把我们当成敌人呀?”这句话批评了人类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霸道行为。②“这人……怎么都疯了?”批评了人类的愚昧和不理智。③“这就好比人们对待农民工,想起来就同情一下,想不起来就惯性地歧视,这其实并不公平。”批评了某些人认识不到人与人本来就是平等的,不能以平等的心态去对待他人的行为。(答出两条即可,每条3分)17.(4分)本文通过对麻雀善良刚烈、酷爱自由、聪明机智等性格特征的描写,批评了人类社会中某些不正常的行为和现象,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表达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理想和愿望。(意思对即可得分)六、(15分)18.(4分)②⑤(2分)④③⑥①(2分)19.(5分)答案示例:不要因一时的迷恋而错过更多的精彩。(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0.(6分)(1)示例一:聆听你的心语,感动我的心灵。示例二:倾吐你的衷肠,分享你的感动。(3分)(2)示例一:今天习作的园地,未来作家的摇篮。示例二:以笔为犁勤耕耘,以心为仓多收获。(3分)七、(60分)21.参照2006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附【参考译文】完全不能推断的案子,不一定在情理之外;越在情理之中的事,就越不能明察。我的门生吴冠贤任安定县令时,我从西域从军回来,住在他的衙署中。听到有少男少女两人,都只有十六七岁,一起在他车前喊冤。少男说:“她是我的童养媳。父母死后,她想抛弃我另嫁。”少女说:“我本是他的胞妹。父母死后,他想霸占我为妻。”问他们的姓名,两人还能记起来。问他们的家乡,却说他们的父母都是乞丐,天天到处流浪,已不记得是哪里的人。问起与他们一起行乞的人,则说:“这两人到这里才几天,父母就双双亡故了,因而不知道他们的来历,只听到他们以兄妹相称。但小家小户的童养媳,与丈夫按惯例互称兄妹,所以没法来分别。”一个老吏说:“这事就像捕风捉影,没有证据,又不能用刑逼供,断离断合都难保不错。但如果是断离断错了,只不过破坏了一桩婚姻,那过失也较小;如果是断合断错了,就会乱了人伦,那过失就大了。何不断离呢?”推敲再三,也没有办法处置,最后依从了老吏的建议。由此回忆起姚安公供职于刑部时,织造官海保的家产正被登记没收入官,官府派三个军士严守他的房宅。房宅共有数百间,夜深时风雪大作,三人插牢外面的大门,一同在幽深的寝室中取暖,并把灯置于笼中一起偷偷喝酒。大醉之后,偶然把灯剔灭了,三人在黑暗中磕磕碰碰,到后来斗殴起来。打到半夜,各自都累了,就躺倒睡觉。到了早晨,才发现一人死了。另外两个人,一个叫戴符,一个叫七十五,伤也很重,幸而没有死。审讯时,两人都说是一起把那人打死的,甘愿抵命。至于那夜在黑暗之中,觉得有人扭我就扭对方,觉得有人打我就打对方。不知是谁扭了我、打了我,也不知我扭的是谁、打的是谁。至于受伤轻重以及谁的伤是谁打的,不但这两个人不能知道,就是让死者复生来问他,也肯定是不知道的。既然一条命不能用两条来抵偿,那么任凭官员随意判定其中一人抵命,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如果一定要审讯出是某人所为,那么就是颈项手足上都给带上刑具严刑逼供,所得到的也不过是假供词。(官府)最终拿这事没办法。这么拖了一个多月,恰巧戴符病死,便借此了结这个案子。姚安公说:“把这件事归罪于最先挑衅的人,也可定案(结案)。但考察当时的情况及供词,挑衅者实在不知是谁。如果用刑逼供,还不如随意判决。至今反复考虑,最终还是没有想出一个深究的好办法。刑官岂是那么容易当的!”另附: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窦垿撰岳阳市岳阳楼联【注释】(1)杜少陵五言绝唱:杜少陵即杜甫。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居住,自号“少陵野老”。五言绝唱是指杜甫的《登岳阳楼》五言律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范希文两字关情:范希文即范仲淹。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江苏吴县人。有《范文正公集》传世。其中《岳阳楼记》最为著名,尤以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为世人所传诵。两字关情即指其中的“忧”“乐”两字。(3)滕子京百废俱兴:滕子京即滕宗谅,字子京。北宋河南人,与范仲淹同举进士,历任殿中丞、知州、天章阁待制,因故被贬到岳阳,次年他主持重修岳阳楼。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4)吕纯阳三过必醉:吕纯阳即吕洞宾,名岩。唐代进士。传说他后来入终南山修道成仙,为“八仙”之一。自号纯阳子。据《岳阳风土记》载,吕洞宾好酒,曾三醉岳阳楼。楼上有他留的字。他的《绝句》诗云:“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5)诗耶,儒耶,吏耶,仙耶:诗人吗?儒家吗?官吏吗?神仙吗?(6)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这是改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佳句,该诗中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托班第一学期行为指导计划
- 影视工业化生产流程质量控制报告:2025年行业质量效益提升策略
- 张掖民宿管理办法
- 弹性岗位管理办法
- 开封内河管理办法
- 捐赠管理办法修订
- 基于SDN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控制系统优化报告
- 林草种苗管理办法
- 捐赠资助管理办法
- 技校补考管理办法
- 高中劳动教育课程
- 2025年保密知识考试试题及解析答案
- 【北京市人社局】2025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数据报告(一季度)
- 监控项目合同书补充协议
- 签劳务派遣合同三方协议
- 初中英语单词总表2182
- 2025全国生态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江西省上犹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阿里铁军培训课件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考试真题卷详解与解析含答案
- 《Sketch Up 软件运用》课件(共九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