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新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新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新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新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新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镇原县镇原中学新高考生物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生物种类鱼甲河虾鱼乙水蚤消化道内食物组成鱼乙、河虾水蚤、小球藻水蚤、河虾小球藻A.小球藻、水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C.鱼乙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最高D.河虾与水蚤二者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2.下列有关变异及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6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B.小鼠皮肤细胞的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变化D.猕猴的不同个体之间通过生存斗争实现了共同进化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雌雄异体的生物都具有性染色体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参与性别控制C.具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一定是雌性D.果蝇的所有细胞理论上均含性染色体4.人体蛋白质被水解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水解只发生在细胞外,如消化道内B.该过程中酶分子可发生可逆性形变C.该过程为放能反应,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合成ATPD.可用单位时间内分解蛋白质的量代表酶活性5.二倍体百合(2n=24)形成配子过程中的细胞图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图③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C.图⑤中,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有可能不相同D.上述细胞分裂图像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③→⑤→②→④6.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相关的基因为B、b,乙病相关的基因为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II4无甲病的致病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甲病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B.Ⅱ1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若Ⅲ5同时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D.若Ⅱ1和Ⅱ2再生育一个儿子,其两病兼患的几率为1/167.一个家庭中,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婚后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产生这种变异最可能的亲本和时间分别是A.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父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8.(10分)假设DNA复制方式有三种:半保留复制、全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复制过程如图所示。若将蚕豆根尖细胞放在含3H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则第二次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核苷酸链有放射性B.若复制方式是分散复制,则完成两个细胞周期后,有两个细胞有放射性标记C.若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则第一次分裂结束后每个子代细胞中有一半染色体带放射性D.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判断出DNA复制的具体方式二、非选择题9.(10分)神经纤毛蛋白-1(NRP-1)能在肿瘤细胞内表达,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的受体,通过参与多种信号转导来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研究人员从肿瘤细胞中扩增出NRP-1基因并将其导入大肠杆菌体内进行发酵培养,分离提纯相应NRP-1,并将其免疫小鼠,以制备抗NRP-1的单克隆抗体(NRP-1MAb)。分析回答下列回题:(1)利用PCR技术可以从肿瘤细胞的基因组中分离扩增得到完整的NRP基因,其原因是__________。将扩增后的目的基因构建成表达载体后,导入用__________处理的大肠杆菌体内完成转化。(2)研究人员将分离提纯的NRP-1免疫小鼠后,取其脾脏中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不能存活的是__________。选取检测抗体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需要的气体环境是__________。(3)为进一步确定NRP-1MAb靶向治疗时的用药方式,研究人员将直肠癌组织块制成单细胞悬液,等量注入4组裸鼠右前腋下,接种3后天开始向培养液中施加NRP-1MAb药物,每隔10天给药1次,共4次。给药后测算一次肿瘤体积,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上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请给出使用NRP-1MAb进行靶向治疗癌症时的临床建议:__________。10.(14分)某兴趣小组对CMTl腓骨肌萎缩症(基因A、a控制)和鱼鳞病(基因B、b控制)进行广泛社会调查,得到下图1的遗传系谱图,图2是乙家庭中的部分成员的鱼鳞病基因电泳图,图3是生物体中的两个基因的碱基部分序列图。请分析回答:(1)结合图1和图2判断,CMTl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______,鱼鳞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2)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若Ⅱ­2和Ⅱ­3想再生一个孩子,他们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______。(3)图3是Ⅱ5与Ⅱ6所生孩子的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正常情况下,基因M在其一个细胞中最多有______个,所处的时期可能是______。基因R转录时的模板位于______(填“a”或“b”)链中。若基因R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A—T突变为T—A,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______。11.(14分)某科研小组尝试从光合细菌中提取类胡萝卜素,流程如图:(1)将少量污泥样品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中加入铵盐和谷氨酸钠为光合细菌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没有加入有机碳,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2)图中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进行过程②操作时,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右图所示,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3)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4)从浸提离心干燥后的菌体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萃取法,萃取剂应该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在鉴定萃取样品时,若标准样品点样偏少,则其扩散的最终位置距点样处会___________________(偏远、不变、偏近)。12.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下图1所示,图2、图3分别表示了干扰素基因及质粒的相关信息。(1)在图1治疗过程中是否体现细胞的全能性____(是/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1步骤③将基因导入ES细胞而不是导入到上皮细胞是因为ES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2、图3,对干扰素基因片段和质粒进行酶切时,可选用的限制酶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4)为了得到实验所需的大量干扰素基因,研究人员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由于DNA复制时,子链只能由5′向3′方向延伸,因此可以从下图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_____________作为引物。若要将1个干扰素基因复制4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_______个引物。(5)将步骤③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_____________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检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从消化道中的食物组成来看,河虾捕食水蚤、小球藻,水蚤捕食小球藻,鱼乙捕食水蚤、河虾,鱼甲捕食鱼乙、河虾,故形成的食物链有:小球藻→水蚤→鱼乙→鱼甲,小球藻→水蚤→河虾→鱼乙→鱼甲,小球藻→水蚤→河虾→鱼甲,小球藻→河虾→鱼乙→鱼甲,小球藻→河虾→鱼甲。【详解】A、小球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但水蚤属于初级消费者,A错误;B、表中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B错误;C、鱼乙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处于3、4两个营养级,鱼甲处于3、4、5三个营养级,因此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鱼甲,C错误;D、河虾与水蚤二者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和种间关系,侧重考查信息能力和理解能力。2、C【解析】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解】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A错误;B、小鼠皮肤细胞的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C、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变化,如基因突变等原因导致,C正确;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D错误。故选C。3、D【解析】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直接的关系,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鸟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详解】A、多数雌雄异体的生物都具有性染色体,而有些由环境条件决定性别,如大多数龟类无性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温度有关,A错误;B、性染色体上有的基因参与性别控制,有的与性别决定无关,如色盲基因等,B错误;C、具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不一定是雌性,如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同型性染色体为雄性,C错误;D、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理论上果蝇的所有细胞均含性染色体,D正确。故选D。4、B【解析】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酶促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底物浓度的减小量或产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4、分析题图: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后,便启动酶催化化学反应的发生,反应结束后,酶分子的数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详解】A、蛋白质的水解可发生在细胞外,如消化道内,也可发生在细胞内,A错误;B、题图中蛋白酶的活性部位与蛋白质结合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形变,催化反应完成后蛋白酶的空间结构又可恢复,即酶在催化化学反应的过程中酶分子可发生可逆性形变,B正确;C、该蛋白质的水解反应不能释放能量用于合成ATP,用于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C错误;D、用单位时间内分解蛋白质的量可代表酶促反应的速率,单位时间内分解蛋白质的量不能代表酶活性,D错误。故选B。5、B【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形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相似,染色体首先是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之中。而后再次聚集,形成纺锤体;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到细胞中央赤道板上。注意此时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了;③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④末期:重现核膜、核仁,到达两极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减少了一半。至此,第二次分裂结束。【详解】A、图②所示细胞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B、图③所示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并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不是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C、图⑤所示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有相同基因,也有等位基因,所以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可能不同,C正确;D、图为二倍体百合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图,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图像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③→⑤→②→④,D正确。故选B。6、C【解析】

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环境因素的疾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详解】A、因Ⅱ-4无甲病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由Ⅱ-1和Ⅱ-2无乙病,但他们的女儿Ⅲ-2有乙病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B、Ⅱ-1和Ⅱ-3的基因型均为DdXBX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B错误;C、若Ⅲ-5同时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则其基因型为XbXbY,而其父亲没有甲病,基因型为XBY,即不含Xb基因,所以两个Xb基因均来自卵细胞,C正确;D、Ⅱ-1的基因型均为DdXBXb,Ⅱ-2的基因型均为DdXbY,再生育一个儿子,其两病兼患(aaXbY)的概率为1/4×1/2=1/8,D错误。故选C。7、C【解析】

XXY形成的原因有两个,即XX+Y或XY+X,前者是由于母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移向两极所致,后者是由于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未分离所致,据此答题。【详解】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父亲正常,母亲患血友病,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正常儿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Y×XbXb,儿子的基因型为XBX ̄Y。根据亲代的基因型可判断,XB和Y两条染色体均来自于父方,则X ̄来自于母方,为Xb,因此可确定是父亲产生了不正常的精子(XBY)所致,C正确。8、D【解析】

分析图中三种复制方式:若为全保留复制,亲代的双链组合在一起,含放射性,其余子代两条链均不含放射性;若为分散复制,所有子代均有放射性;若为半保留复制,DNA有两种情况:一条链有放射性另一条链无放射性的DNA有2个,其余子代DNA均不含放射性。【详解】A、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若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则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的子代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一个DNA分子上两条核苷酸链一条有放射性,一条没有放射性,第二次培养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染色体复制后,只有一条染色单体上的一条核苷酸链有放射性,A错误;B、若复制方式是分散复制,结合题目信息可知,第一次分裂后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链上都有放射性,第二次培养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得到的子代细胞也是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链上都有放射性,所以有4个细胞有放射性,B错误;C、若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则染色体复制后一条染色单体上的两条链没有放射性,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所以最后得到的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可能全有放射性,也可能全无放射性,C错误;D、通过连续两次的有丝分裂,三种复制出现的结果不同,所以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判断出DNA复制的具体方式,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DNA复制等知识,正确解读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当每种假设成立的情况下,正确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二、非选择题9、使用与NRP-1基因两端特异性结合的引物可以从模板DNA中扩增出该基因Ca2+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95%的空气和5%的CO2NRP-1MAb能有效的降低肿瘤的体积,中、高剂量抗体的降低效果比低剂量的更显著使用中剂量给药【解析】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因此要用两种引物才能确保DNA两条链同时被扩增;引物I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会与引物Ⅱ结合,进行DNA的延伸,这样,DNA聚合酶能特异地复制处于两个引物之间的DNA序列。2、分析图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NRP-1MAb能有效的降低肿瘤的体积;低、中、高剂量组比较可知,中、高剂量抗体的降低效果比低剂量的更显著。【详解】(1)由分析可知,使用与NRP-1基因两端特异性结合的引物,可以从模板DNA中扩增出处于两个引物之间的该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用Ca2+处理细胞使其处于感受态。(2)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不能存活的是B淋巴细胞、骨髓瘤细胞、B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的细胞、骨髓瘤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将培养基放置于95%的空气和5%的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3)由图示可以看出,与对照组比较,NRP-1MAb能有效的降低肿瘤的体积;低、中、高剂量组比较可知,中、高剂量抗体的降低效果比低剂量的更显著,因此使用NRP-1MAb进行靶向治疗癌症时采用中剂量给药,用药量少,效果明显。【点睛】本题考查PCR扩增目的基因和单克隆抗体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PCR技术的原理、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识记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原理及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aXBY3/164有丝分裂DNA复制后到末期前或减数分裂DNA复制后到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前aGAA【解析】

分析系谱图1:甲家族中,Ⅰ-1和Ⅰ-2都不患CMT1腓骨肌萎缩症,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家族中,Ⅰ-3和Ⅰ-4都不含鱼鳞病,但他们有一个患该病的儿子,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由图2电泳图可知Ⅰ-3不携带鱼鳞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MT1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鱼鳞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根据Ⅱ-1和Ⅱ-4可推知Ⅰ-1的基因型为AaXBY;Ⅲ-1两种病都患,因此Ⅱ-2的基因型为AaXBXb,Ⅱ-3的基因型为AaXBY,他们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4×1/4=3/16。

(3)若Ⅱ9与Ⅱ10所生孩子的基因M为纯合子,则有丝分裂DNA复制后到有丝分裂末期前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复制后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末期前最多可以出现4个M基因;由于M基因的b链转录形成的碱基序列是AUGGUCUCC,其前三个碱基可以构成起始密码,因此b链是模板链;若基因R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对A—T突变为T—A,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GAA。【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系谱图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11、氮源选择分离得到光合细菌的纯净培养物涂布不均匀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的溶氧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具有较高的沸点,能溶解色素并且不与水混溶不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胡萝卜素的提取。基本属于识记的内容,要求学生熟知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流程及鉴定过程。(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培养基中加入铵盐和谷氨酸钠为光合细菌的生长提供氮源;由于光合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培养基中没有加入有机碳,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②、③过程需要重复几次,目的是分离得到光合细菌的纯净培养物。右图体现平板上菌落并非“均匀分布”而是相对集中于左侧,这可能是由于制作平板时“涂布不均匀”所致(3)振荡培养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由此可以说明该细菌是需氧菌。由于振荡培养提高培养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故振荡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更快。(4)萃取剂应该具有具有较高的沸点,能溶解色素并且不与水混溶等特点。鉴定胡萝卜素萃取样品时,可采用纸层析法,扩散的最终位置距点样处距离取决于溶解度,与含量无关,因此在鉴定萃取样品时,若标准样品点样偏少,则其扩散的最终位置距点样处会不变。12、否并没有发育成完整个体发育的全能性HindIII和PstI或EcoRI和PstIB和C30绿色抗原-抗体杂交【解析】

1.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目前已经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