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_第1页
物流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_第2页
物流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_第3页
物流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_第4页
物流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流服务国际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物流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国际贸易的持续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都离不开物流。在物流行业内亦出现较大变革,生产性企业越来越青睐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将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这影响着今后物流的发展方向。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除了企业提高自身能力外,政府提高国内物流绩效,营造更开放的物流发展环境,对提升一国的物流服务竞争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比较德国、美国、日本、中国四国历年物流绩效指数(LPI)的得分差距,并根据物流绩效指数的六大评价指标,选取各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基于物流绩效指数的物流竞争力评价体系,比较四国物流竞争力差距,从而找出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善建议。【关键词】物流服务;物流绩效指数;雷达图分析;国际竞争力比较注:本论文(设计)题目来源于教师的国家级(或省部级、厅级、市级、校级、企业)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Internationalcomparisonof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logisticsservices[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globaleconomicintegration,thepositionofthelogisticsindustryinthemoderneconomyisincreasinglyimportant.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tradeandtheriseofe-commerceareinseparablefromlogistics.Significantchangeshavealsooccurredinthelogisticsindustry.Productivecompaniesareincreasinglyfavoringoutsourcinglogisticsservicestothird-partylogisticscompanies,concentratingresourcesoncorebusiness,therebyachievingthegoalofcostreductionandefficiencyincrease,whichaffectsthefuturedevelopmentoflogisticsdirection.Toimprovethequalityoflogisticsservices,inadditiontocompaniesimprovingtheirowncapabilities,thegovernmentimprovesdomesticlogisticsperformanceandcreatesamoreopenlogisticsdevelopmentenvironment,whichcannotbeignoredforenhancingthecompetitivenessofacountry'slogisticsservices.Thisarticlewillcomparethescoregapsofthelogisticsperformanceindex(LPI)ofGermany,theUnitedStates,Japan,andChinaovertheyears,andselectthemaininfluencingfactorsofeachindexaccordingtothesixevaluationindicatorsofthelogisticsperformanceindextobuildlogisticscompetitivenessbasedonthelogisticsperformanceindexTheevaluationsystemcomparesthelogisticscompetitivenessgapsofthefourcountries,soastofindouttheproblemsinChina'slogisticsindustry,andputsforwardsuggestionsforimprovementaccordingly.[Keywords]LogisticsservicesLogisticsperformanceindexRadarchartanalysi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comparison目录TOC\o"1-3"\h\u1.前言 前言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分工协作程度提高。各国之间进行贸易活动离不开物流作为桥梁和纽带。近年来我国逐渐提高对物流业的关注度,提出《关于推动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方案(2019-2020年)》、《“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等多项推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互联网又促进智慧物流、物联网的兴起发展,大众对物流服务的质量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期望。提高物流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度、重视物流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为物流业的发展作物质和政策上的支持等才能使我国物流服务向高质量迈进,提高我国物流服务竞争力。另外,物流企业需把握物流业发展方向,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文献综述对有关物流服务的研究资料检索整理后发现,现存文献多为研究服务经济的总体发展现状和单独针对运输服务的现状的国际比较以及物流成本的研究。对于物流服务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孙江明、苏琴[1]主要关注运输服务这项传统物流服务来研究,利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专业化指数对进出口额全球排名前列的国家进行比较,得出我国运输服务竞争力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的结论。另外,张弘[2]用物流成本来衡量物流服务水平,通过计算中国和美国的物流成本并比较,得出我国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相比偏高,影响我国物流水平的结论。但张兆民、韩彪[3]认为仅计算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判断我国物流成本太过于片面,于是将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分解成单位GDP物流规模和单位物流规模物流费率两个指标,得出我国单位GDP物流周转量规模较大和单位价值货物的物流成本有所下降的结论。也有不少学者利用模型多方面分析物流企业的竞争力。温丽琴,卢进勇,杨敏姣[4]用ANP-TOPSIS模型,从运营规模、企业服务水平、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及国际化水平四个方面对中国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指标进行探讨。张娜娜、胡斌[5]对“一带一路”沿线东亚东南亚国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物流服务贸易得分并排名。郭建芳[6]通过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专家评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得出杭州跨境电商物流业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的结论。物流绩效指数提出后,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利用其对物流业进行分析。L.Marti[8]等研究了物流绩效指数对国际贸易的重要作用。此外,吴爱东[9]提出物流绩效高低影响物流服务水平,特别是对于物流成本较高的国家而言,提出了一国物流服务水平主要受物流服务供应商影响和政府相关部门的能力影响;杨振华,张长森[10]利用物流绩效指数对20国集团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物流相关机构办事效率较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当地企业物流质量和能力弱、货物的可追溯性、运输的及时性等方面存在差距。但是,由于近年来互联网促进了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以及大量企业精简内部组织,选择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影响物流业的发展趋势,导致旧有的数据跟不上物流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亟需收集新数据对物流服务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来补充这方面的空白。物流绩效指数比较国际贸易是指两个及以上经济主体之间从事的跨越国境的经济活动。物流作为贸易的纽带,其特殊性使其比一般行业更受到世界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一国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具备快速清关能力的办事机构不仅促进当地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且能吸引更多的国际物流企业来驻点,从而反过来又增强一国的物流竞争力。同时,物流企业想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也离不开国家政策和物质基础。物流被理解为一种支持货物实物流通的服务网络,物流包括货物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环节。物流服务是指在物流全部环节中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而进行的活动。物流的本质是提供物流服务。物流各个环节的效率和水平最终影响物流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方法说明各国物流服务水平的差距会影响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若物流服务水平落后则会导致出现时间上的延误、货物安全缺乏保障,不必要的物流成本的产生。为了更全面地评价各国的物流水平,帮助各国或地区找出物流薄弱环节,促进全球供应链更好衔接,世界银行研究出物流绩效指数(LogisticsPerformanceIndex,LPI),每两年对全球多间物流企业、组织机构、供应商等物流相关组织进行调查,计算出各国物流绩效指数得分,对各国物流发展进行评价。2.1.1评价指标(1)海关及相关办事机构的工作效率(2)基础设施(3)国际运输能力(4)物流质量和能力(5)货物可溯及性(6)货物运输及时性2.1.2评分标准物流绩效指数采用5分制评分,1分表示该国物流水平非常低,2分表示该国物流水平低,3分表示该国处于平均水平,4分表示该国物流水平高,5分表示物流水平非常高。得分越高的国家其贸易成本较低、物流水平也更高。通常,LPI每低1分(即不是3.5,而是2.5分),意味着\o"进口"进口时从\o"港口"港口到\o"公司"公司\o"仓库"仓库要再多花费6天的时间,\o"出口"出口时则\o"需要"要再多3天。同时也意味在入关时要花费5倍的时间在货物检查上。比较四国物流绩效指数美国、德国、日本分别是欧洲地区、北美地区、亚太地区中物流业发展水平领先的国家,选取该三国与中国比较物流绩效指数得分,对中国改进国内物流建设,找出发展痛点、难点、堵点,抢占更大市场份额有重要意义。2.2.1历年LPI指数比较表1四国物流绩效指数历年排名国家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四国排名LPI均值LPI得分世界排名LPI得分世界排名LPI得分世界排名LPI得分世界排名德国4.0344.1214.2314.20114.15美国3.9393.9293.99103.891433.93日本3.9383.91103.97124.03523.96中国3.52263.53283.66273.612643.58注:资料来源为各年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报告选取近四次的调查结果进行排序(见表1)。基于上述数据,LPI得分最高的是德国,其次为日本、美国、中国。近四次调查中,德国的LPI得分连续三次稳居世界第一,反映德国的物流产业处于世界顶尖水平。而日本和美国物流业同样处于高水平,美国物流水平变化呈波浪状,但变动较小,高位平稳发展。日本物流水平提高快,进步明显。德国、美国、日本三国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而中国排名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相比还有进步空间。2.2.2单项指标得分比较表22018年四国物流绩效指数单项得分及排名国家海关及相关机构办事效率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国际货物运输能力物流质量与能力货物可溯及性货物运输及时性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排名得分德国14.0914.3743.8614.3124.2434.39美国103.7874.05233.51163.8764.09194.08日本33.9924.25143.5944.09104.05104.25中国313.29203.75183.54273.59273.65273.84注:资料来源为2018年世界银行物流绩效指数报告图1雷达图分析日本在货物可溯及性项得分略低于美国,其他指标均高于美国(见表2)。选用雷达图来进行定性分析(见图1)。雷达图最外层的折线代表的国家是德国,其次是美国、日本,最内层折线是中国。反映我国与物流发展领先国家的物流绩效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海关效率方面,与另外三国的折线距离最远,效率较低。2.2.3单项得分差距比较(以德国为参考)表32018年单项得分差距(与德国对比)国家海关及相关机构办事效率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国际货物运输能力物流质量与能力货物可溯及性货物运输及时性美国-0.31-0.32-0.35-0.44-0.15-0.31日本-0.1-0.12-0.27-0.22-0.19-0.14中国-0.8-0.62-0.32-0.72-0.59-0.55以世界排名第一的德国作为对比项,发现美国在物流质量与能力方面与德国差距相对较大,得分差距为-0.44,在货物的可溯及性差距较小,仅为-0.15。日本在货物运输能力方面与德国差距最大,为-0.27,在海关办事效率方面指标中差距最小,为-0.1。即使如此,德美日三国之间的最大差距都没有超过0.5,总体来说差距并不大,发展水平都比较高。中国在货物运输能力中差距最小,为-0.32,海关及相关办事机构效率指标差距最大,为-0.8。除货物运输能力一项,其他指标中国与德国的差距都超过-0.5,差距较大。单独比较各项组成要素可知,我国各LPI构成要素得分均低于其他三个国家。相对于其他要素,我国在货物运输能力这一点上与其他三个国家的差距最小,这可能是由于我国近年逐渐注重机场、码头、港口等升级与兴建,这有利于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的物流竞争力在发展中国家中表现较好,但是与德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则有一定的差距的结论。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分析政府和企业对一国物流服务竞争力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政府影响一国物流发展的大环境,而物流企业作为物流业的主体,其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一国物流业的发展。如果一国拥有的物流企业各方面处于全球领先,那么反过来会促进该国物流业的发展,可为本国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技术、管理支持,带头提高整个物流园区的运作效率,带来规模效益,互惠互利。物流产业竞争力分析体系由于物流业属于服务性行业,其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一定的区别,生产实体货物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拥有行业内领先的技术或出色的产品,但是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无形的服务,而不在于有形的商品。这种“无形”使物流业比一般性行业受到更多国际性因素影响。因此,本文将根据影响物流绩效指数的六大指标,以及世界银行在物流绩效指数报告中提到的其他因素,选取每个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构建一个以物流绩效指数为基础的物流竞争力分析体系,分析一国提供高质量物流服务的能力,如下图所示。图2基于物流绩效指数的竞争力体系竞争力指标说明3.2.1海关等相关办事机构效率海关清关效率的高低受海关的通关模式、管理方式、通关电子化程度影响。清关效率低会增加不必要的交易成本、通关成本,也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衔接性。如果货物未及时通关或者遭到阻拦,会额外增加仓储成本。一国的海关清关效率低,各大物流企业会选择避开该国,转由他国口岸运输,造成国际竞争力下降。3.2.2基础设施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物质载体,基础设施是反映一国能否提供优质、可靠的物流服务的硬实力指标,是一国的物力资源。(1)运输基础设施运输基础设施即货物运输设施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包括一国所拥有的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具备水运能力的河流的等级和密度等。(2)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储中心等,一方面是方便政府对物流业的组织与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物流产业的协作能力与效率,从而提高一国的物流服务质量,具有综合性功能。3.2.3国际运输能力即一个国家的港口、码头、航空站等运输枢纽是否具有负担起大规模的国际货物运输的能力。包括港口接卸船舶的能力、运输的班次密度、铁路是否与国际标准相同跨国运输时能进行无缝接驳、机场数量等。3.2.4物流质量与能力评价该指标多从当地物流产业的竞争力、物流成本来分析,包括物流产业的规范性、标准化水平,该国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3.2.5货物的可溯及性货物的追踪及跟踪实际上是信息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包括信息技术设备的先进性、货物实时跟踪能力性、冷链物流温控跟踪能力等。3.2.6运输及时性包括准时、及时、省时三个考虑因素。“准时”即在与货主约定的时间内准时准点将物品送达给客户、“及时”即随传随到,客户需要服务时能及时满足其需求、“省时”即选择最能节省运输时间的通关地点、运输方式,节省提供服务的时间,前提是保证安全。无论是传统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物流的准时性一直是衡量物流服务的重要指标。3.2.7物流人才培养在物流人才方面,物流人才虽然不是六大指标之一,但是世界银行在报告中指出物流人才对一国物流服务竞争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物流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专业性极强的物流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各国纷纷对其抛出橄榄枝。物流人才对一国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起不可忽视的作用,除了企业为员工提供在职培训课程,还要靠政府促进高校开展相关专业和社会培训。影响竞争力因素对比3.3.1海关及相关办事机构办事效率表4四国海关对比对比项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通关模式1.逐渐从注重税收转变为安全与税收并重,但是实际仍过分偏重税收忽略安全。2.仍采用“先征税后放货”模式,通关主要靠地区海关各自为战。3.基于风险管理,对报关实行分类审核4.提出“两步申报”制度,但落到不到位。1.分正式报关和非正式报关,注重安全准入,注重贸易便利化。2.实行大通关作业模式,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3.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分类管理1.“两步申报”制度,重点在安全准入和税费征收。2.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分类审核1.采取“先征税后放货”模式2.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监督管理管理层级较多和混乱。根据三级事权进行划分:总署、直属海关、隶属海关。由原来的金字塔形转变为工字形,精简有力。扁平化监督管理。分为“中心”与“现场”,划分为两个层级。金字塔型,海关及关税局设1名局长,两名副局长。下设六个处、四个办公室和两名顾问电子化水平海关H2018通关系统、中国电子口岸系统、互联网+海关”一体化办事平台。早已实现全电子化,拥有大量自动化系统在运行。“ATLAS”具有多样功能。1.简化申报程序2.实行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和企业内部系统的对接3.进行大数据处理,提前做出对申报的货物的风险预判。4.各项工作的辅助支持电子化水平高。使用自动征税系统计算关税,进出口电子报关,利用电脑技术对货物进行检查。在通关模式方面,中国海关近年积极向外国学习,建立“两步申报”制度、安全与税收两手并抓、并且大力推进无纸化通关,但是在实际操作存在职责不清、单据重复审核、更加偏向注重税收等问题。在监督管理方面,我国海关管理层级较多,职权较混乱,效率较低。在电子化水平方面,我国未能实现全程电子化操作,工作人员对电子化审单作业操作不够熟悉,所使用的系统功能性稍弱于其他三国。3.3.2基础设施完善度在运输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的铁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近15万公里,沿海万吨级泊位超过2500个。美国铁路里程达26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9.2万公里,拥有水系26个,可供航行的河流总长度达4.2万公里。德国公路里程超过65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4万公里,内河航道长7300公里,其中24%是运河,德国的大城市大多与内河航运相连。日本国土面积小,高速公路里程仅6514公里,但是由于日本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岛国,形成了许多优良港口,水运发达。(2)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我国物流园区数量规模较大,分布比较广,但是地域差距明显。三大沿海经济区的物流园区数量为260个,占全国物流园区总量54.7%。物流园布局没有经过太多的考量标准,一些省份没有物流园,一些省份又存在过多物流园,出现资源浪费、占地多的情况。物流业作为德国重要发展产业,德国政府将物流业的发展充分考虑进国家发展规划里,构想一个综合交通网络。与日本相似,德国根据各地区发展情况以及预先分析未来物流发展动向来合理布局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同时,德国通过制定相应政策法规来监督和管理物流业。所有主要城市都建立起平均面积为140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截至2018年4月,计划在德国建立和运营35个物流园区,其中18个是德国物流协会(DGG)成员,都为德国大型的物流公司,例如DHL,德迅,辛克物流等,依靠物流园区形成自己的物流网络。而中小型物流公司则结成联盟加入物流园区,实现跨园区业务协作。这些物流节点将德国的陆运、水运与航运有机地连接起来。图3德国物流园区分布图日本因土地数量少,交通压力大等原因,物流园区多建在城市边缘地带,内环线外或城市主干道附近。政府根据各区域的发展情况、人口、经济、地形等规划全国物流园区的分。截止至2018年,已有88个物流园区,全国划分为八大物流区域,通过新干线、跨海大桥等运输方式来连接各大物流点。美国的物流园区相对分散,各园区间主要通过航空来联接,除了基本的运输、仓促的传统物流服务外,还可作为多式联运中心、工业园区、自由贸易区、海关监管的集装箱货运站和仓库。与德国相似,美国的大型物流企业如UPS、FedEx、罗宾逊物流等都进驻物流园区,借托物流园区的资源进一步形成自身优势,其带来的资源反过来提高了整个物流园的水平。可以看出,我国运输基础设施数量与其他三国差异较小,但是若按照国土面积进行计算,差距瞬间拉大,运输基础设施密度低于其他三国。在物流运作设施上,我国物流园区在数量上差距小,但是比起其他三国的物流园区协作程度低,各物流园区间衔接度一般。另外比起其他三国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再布局,我国显得较为随意,这与物流业作为新兴增长点,仍不属于我国主要发展产业有关。3.3.3货物运输能力在货物运输能力上,我国与其他三个国家差距较小,说明货物运输能力对我国的影响相对小。我国码头、航空枢纽、港口的数量与质量足够支持货物的运输,运货量大。在航空枢纽方面,汉莎航空拥有强大的地面运输网络,连接整个欧洲,这为机场提高了货物吞吐量,增强了德国空陆多式联运能力。而我国在这方面亦不逊色,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机场日均货运吞吐量大,国内大部分主要城市均拥有机场,空陆联运能力强。我国优良港口多,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2019年全球世界100强集装箱港口中,我国上海港排名世界第一、前十名我国港口占据7个,港口吞吐量大。而在铁路标准化方面,我国高铁的建造标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中欧班列的开通、依据中国标准建造的泰国高铁,都促进了我国地面物流及多式联运的发展。3.3.4物流质量与能力(1)物流标准化水平表5物流标准化水平对比国家物流标准化建设德国多年来非常注重物流标准化建设,基础设施、交通体系、物流设备等全都具有统一标准。政府及相关组织对物流各环节中广泛利用的现代技术的标准化进行监督管理。物流标准化程度非常高。美国通过国会立法制定、总统颁布命令来促进物流标准化建设。由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和一系列物流相关组织一起建立一套完善的物流标准,全国物流工作遵从同一套标准。日本由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制定物流标准并监督落实,重点放在标准的国际通用性。对物流设备、集装箱尺寸、物流包装、物流用语等进行规定。物流企业内部采用标准与国际及国家物流标准相同。中国物流标准建立时间短,成立了多个物流相关技术委员会和分技术委员会,并推出近70条不同类型货物的物流标准目录。德国、美国、日本作为物流业发达的国家,其物流标准化程度非常高,而我国有物流标准化意识时间相对短,虽有制定物流标准和设立相应管理委员会,但是存在执行不到位、企业物流信息标准化滞后、物流标准化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物流企业竞争力表62019年第三方物流企业全球前15名排名企业所属国家总收益(单位:百万美元)1敦豪物流(DHL)德国281202德迅物流德国253203辛克物流德国199684日本通运日本187815罗宾逊物流美国166316得斯威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丹麦124117XPO美国108508中国外运中国105499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美国981410J.B.hunt美国821411康捷空物流美国813812德莎物流德国760213基华物流美国735614乔达物流法国664515日立物流日本6283注:资料来源自美国咨询公司Armstrong&Associate美国权威咨询公司A&A根据过去一年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总体表现给出的排名,可见,前三名均被德国企业包揽,德国、美国、日本是上榜最多的国家。其中美国上榜6家,德国上榜4家,日本上榜2家,中国上榜1家。德国和美国拥有大部分全球顶尖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组织管理、运输设备质量与数量、市场占有率等都处于高水平。作为跨国企业,其在国外投资时,竞争压力加大,为了让自身继续发展,其必然要求国内完善物流产业的协作能力、产业发展环境等,这样反过来提升母国的物流产业的竞争水平。日本虽然上榜企业较少,但是由于其本国贸易发达,带动本国物流业的发展,而且日本物流企业在第三方物流方面转型升级快,所以其物流国际竞争力近年呈持续上升状态,抢占亚太地区市场份额。我国大型物流企业虽然近年来着力于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但是各公司年报显示公司收入仍以传统货运代理为主,第三方物流服务只占小部分。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都属于国有企业,仍保留着国有企业管理方面的弊端,较为封闭,缺乏灵活性,因此国际网络薄弱,不利于发展。(3)物流成本物流质量与能力亦可通过物流成本高低来体现。目前普遍被认同的是利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来计算物流成本。2019年,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物流成本约7%~9%,我国物流成本约15%,相对偏高,影响我国物流服务竞争力。3.3.5货物可溯及性电子通讯设备技术对货物的可溯及性产生影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四国在该点上的技术都是非常先进,几乎无差距。信息化建设水平表7信息化水平对比国家信息化建设德国全流程广泛使用条形码技术和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仓库和运输中配有管理系统准确识别货物位置和追踪货物。利用JIT、CPFR、SMI、VIMI等供应链管理技术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涉及的主体进行信息交换。美国日本中国物流信息化仍不能覆盖全产业,正大力进行信息化建设。大型物流企业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普遍提高,条形码技术、射频技术、GPS、车辆温控系统的外国较成熟的信息技术得到使用,但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信息化程度偏低。近年来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有飞跃式的进步,但是仍未达到发达国家的信息化水平。德美日在这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就是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把物流信息化应用到全过程。这样既提高效率,又让客户、供应链合作商、办事机构、政府之间等能通过网络系统实时了解及更新货物的状态,货物追踪能力非常强。3.3.6运输及时性表8运输及时性对比服务速度UPS与DHL运输速度指南1.都提供加急服务、特快服务、经济型服务。a)加急服务:美国、欧洲、亚太主要城市最快次晨达,其他地区1-2个工作日内达。b)特快服务: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1-3个工作日内送达。c)经济型服务:运往大部分国家和地区3-5个工作日送达。UPS和DHL作为世界顶尖物流企业,其服务速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运输及时性包括省时、及时、准时三个方面。根据UPS中国官网给出的服务速度参考指南,全球运往北美、欧洲、亚太主要城市最快次晨达,而其他服务地区则最快次日下午达或者1-2个工作日内达。而美国、欧洲、日本作为这这些地区的主要城市,这些数据可以反映出该地的运输及时性表现特别优异。另外,一国的海关及相关办事机构的工作效率、基础设施也会对运输的及时性造成影响。我国海关和德国、美国日本海关对比,存在通关效率低,电子技术水平不能覆盖全流程,工作重复等问题,而物流网点的分布不够合理也使货物的周转慢。3.3.7国家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国外完善的物流人才培训体系大概包括三个方面: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物流资格证书认证。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开始已经意识到物流人才的重要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非常完善的物流培训体系。在物流教育方面,德美日三国实行“双轨制”教育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合作,理论和实操并重。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本科生、研究生等都开设物流专业。高校课程设计合理,既有基础课程、又有专业课程。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物流理论知识,在企业参加实训操作,学成后通过考试可获得资格证。除此外,从上个世纪开始就非常注重在职培训,社会物流相关资格培训班种类繁多,政府对其进行合理监管,确保规范性与质量。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物流业从业人员中,学历偏低,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近年来注意到物流人才的重要性,开始在大批高校内开设物流相关专业,与外国相同,我国高校教育注重理论与实操相结合,但是存在部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社会上物流相关培训课程增多,但是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监管的情况。3.3.8技术创新能力我国物流方向的研发机构较少,德国政府为科研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为科研机构、企业、学校三方牵线搭桥,学校为科研机构、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企业为科研机构提供科研方向、科研机构通过企业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最终使该国物流行业获得全球竞争优势。德国和美国的物流企业起带头作用,设立创新中心,企业内研发人员数量占比高,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高。而我国企业则呈现相反情况,以我国物流领先企业中外运为例,其2019年研发投入占总支出的19%研发人员的数量占公司总人比例:10.5%,研发人员数量少,研发投入费用占比例低,对研发的人力、财力投入不足。另外,我国物流企业所使用的技术多为向外国购买的已成熟的技术,并在国际上已大型物流企业广泛使用的。而德美日则非常注重以创新来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研发新技术并应用于物流服务方面,例如DHL开发Parcelcopter无人机用于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发明增强现实眼镜,可显示示货物和地点、Locus机器人帮助更快定位仓库里的货物位置等,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日本通运通过AGF(自动叉车)进行夜间仓库发货准备作业,以及通过3D摄像头检测路线上的障碍物同时将货物运送至指定地点的短距离搬运AGV(无人搬运车)等,此外,还参与了日本目前大力推动的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根据上文的影响因素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物流业与物流绩效水平高的德国、美国、日本的差距,下文将基于上述差距,总结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海关及相关办事机构工作效率较低我国海关的电子化程度较低,电子化已落实到大部分环节,但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基于电子化技术下提出的“两步申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受旧有方式影响大,于是出现新旧混杂的四不像状况,导致清关时间较长,部分地区海关部门存在单据电子录入后现场需要再次进行清点的情况。部分工作人员对电子化操作不熟悉,可能会导致企业产生不必要物流成本。在监督管理方面比较复杂,责任不清、链条脱节,缺乏高效管理。物流相关基础设施完善度低国内各地政府受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传统模式的影响,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对物流的发展需要考虑得不够全面,导致物流运作设施的配套性和兼容性差、布局不合理,各运输方式之间衔接度不佳。在物流运作设施方面,我国物流园数量多,但是缺乏统一规划,存在成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等问题。北方某省会城市仅主城区10km半径范围内,就拥有大小物流节点设施超过15个,平均面积仅300亩左右,功能上严重交叉,造成资源浪费[17]。各个物流中小企业在物流园区内协作程度低。另外,物流园区地域差距明显,大部分物流园都分布在我国沿海区域,并且沿海区域的物流园运作效果比内陆地区的更好,物流园区的发展不平衡影响物流服务水平。物流标准化程度仍需提高物流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物流业虽然不是生产性行业,但是其与生产性行业息息相关。我国每个行业都有一套自身行业标准,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标准的建立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现代物流的需要,制约了物流运作效率。另外,缺乏协调管理机制。物流有关技术委员会,商务部、各地区的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管理委员会等都对物流业进行管理,造成混乱和行政资源浪费。本国物流企业竞争力弱,未形成核心业务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都属于国有企业,仍保留着国有企业管理方面的弊端,采取集权方式,行业形成“条块分割”、较为封闭,缺乏灵活性,因此国际网络薄弱,不利于发展。在市场定位上,大部分物流公司由传统货运代理转化而来,虽然战略重点为第三方物流,但是实际操作仍是传统货运代理优先,近年也逐渐发展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我国物流企业发展在现代物流方面总体呈现多方面涉足,但是不够精通的状况,做大未做精,没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国际知名度较低。信息化建设水平跟不上发展需求物流信息系统孤岛现象普遍,我国物流企业建立起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系统,但这些系统缺乏统一的准则去指导建立,无法与外界进行连接。造成各个实体的资源不能得到最大的利用,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信息交换,跟踪货物动态,拖慢物流服务速度。我国大型物流企业使用的物流条形码和EDI(电子信息交换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和TMS(运输管理系统)等技术已经很成熟,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同样也在使用,缺乏竞争力。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自身专用的货物跟踪系统,因为建立起一个系统所需技术和资金较多,因此有些企业开设了网页平台供客户查询,但是网页与系统是有差异的,其难以将信息整合给供应链各环节的客户,以便客户可根据货物的送达时间提前作出调整,这点在货物不能按预定时间送达时显得尤为重要。技术创新重视度低,缺乏创新环境在创新人才方面,我国缺少物流方面的技术人才的完善培训体系,存在有创新技术的人缺乏对物流业的了解,难找到发展痛点,对物流业有了解的人又缺乏创新技术的矛盾,国内较少研发出专门为提高物流效率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同时我国物流企业存在一个错误观念,就是多把重心放在运输工具数量上,反而利用新技术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意愿不强,所使用的技术都为国际上成熟的物流技术,只能让企业处于国际平均水平,难以有所突破。物流专业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国外完善的物流人才培训体系大概包括三个方面: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物流资格证书认证。我国物流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总体仍侧重理论。更严重的是甚至部分高校对实训课程形同虚设,学生对物流的理解仅停留在理论部分。我国各高校的物流专业的师资、教学设备等参差不齐,在教材的选取、培养方向、实训操作上各自为政。社会上的物流培训班则缺乏监管,鱼龙混杂。提升我国物流服务水平的建议

提高海关和相关办事机构的工作效率进一步落实“两步申报”制度,海关内部相关监督部分要督促各地海关切实施行“两步申报”制度,简化通关程序,勿让改革措施流于形式。在监督管理方面要像发达国家学习,精简内部机构,使各部门权责分明。另外,充分根据我国海关实际工作需要来提高电子化水平,海关与各企业进行联网实行数据审核、信息验放、事后补交书面凭证,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物流效率,注重信息化建设企业建立的自身专用系统,由于政府对标准化建设的普及不足,导致企业在建立系统时没有考虑到外部连接性,使我国物流业信息化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信息无法与外界相连。相关部门要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给由于资金不足而无法建立或更新标准化的物流信息系统的中小企业予以支持,并建立高质量的全国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使相关主体能及时进行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交换,提高对物流各环节的跟踪与追踪能力,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促进货物无缝衔接,提高我国多式联运能力。另外,利用技术水平的提升来提高海关等相关办事机构的效率,从而提升物流业竞争力。坚持完善物流园区功能,为物流业发展打好基础我国物流园区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数量多但规模小、园区内物流企业协作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首先,政府要根据我国各地实际情况来选址,确保布局合理,各运输方式能使物流园高效连接后兴建一批高质量物流园。为当地高水平物流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使其愿为园区内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对原有的物流园进行升级改造,让其更加布局集中、在功能和经营上更加集成化,吸引物流企业进驻,发挥规模效益,提高物流速度。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政府要牵头对社会基础设施、交通体系作标准化建设,对不符合国际运输标准的公路、铁路等进行改建,完善交通网络。另外,政府要加大对物流标准化意义的宣传,建立物流标准化实施保障体系,利用行政手段监督全国范围内所有物流提供商,敦促物流标准化的切实实施,不能让物流标准化停留在理论层面。另外,政府协助企业建立可互联的标准化物流信息系统,让供应链各环节端的参与者的信息系统能实时交换。改善经营管理方式,强化企业全球化布局在国家层面,我国与德国一样,市场主体绝大部分被中小型物流企业所占据。我国物流管理相关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国内领先物流企业的资金、政策扶持,另一方面要建立物流中小型企业联盟,做到资源整合,扩大服务规模,提高物流效率,使企业能发挥规模化的优势,从而改善我国物流业乱、散的局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层面,物流企业要想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若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方式,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及时,那么企业就很难在全球发挥其物流运作能力。由于进行国际贸易的双方分属不同国籍或地区,距离远,手续繁琐,这就对服务的及时性、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物流企业要改变过去集权式管理的模式,下放更多权利给地区管理者,在海外,与当地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合资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物流企业的优势,做到企业本地化发展。本国物流企业大力发展核心业务企业要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点放在现代化物流服务方面,注重环保,发展绿色物流服务。对客户进行分析调查,了解其需求,对竞争对手及自身的优劣势做到知己知彼,进行清晰的市场地位,找到自己最有竞争潜力的物流服务领域,集中自身拥有的优势资源,把该核心领域做大做精,形成优势。同时也要通过资源整合和信息优化,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尽力去满足不同类型的顾客所需的服务,补齐短板。重视创新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是企业进步的源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创新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市场里站稳脚跟。国家搭建高校、科研机构、物流企业合作平台,为物流创新营造积极环境,提供政策、资金支持。企业广泛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智慧物流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手段,创建并充分利用信息服务平台,以便企业员工、供应商、消费者、仓储企业等供应链全流程相关企业进行信息对接和共享。只有准确、及时地捕捉到各种信息,确保各个环节及时沟通协调,才能促进企业更加高效运转,进而支撑企业充分发挥物流服务能力。重视人才,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我国要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对物流管理方向的学生要创新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实操不要流于形式,专业课程设计要符合社会需求。同时在技术研发类专业开设物流专业方向,为企业输送具有既懂物流企业发展痛点又懂技术的专业人才。另外,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高校物流设备的资金投入,建立物流实验室。加大对社会在职培训的监管力度,设立市场准入标准。企业要注重对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的需求,通过线上或线下等方式为员工提供在职培训,助力员工提高能力水平。为表现优秀的员工提供企业内晋升机会,以及提供轮岗工作机会,留住人才。同时,部门领导要时刻留意员工的工作状态并适时为表现优异的员工举荐。在员工生日时送祝福、部门团建、举办优秀员工颁奖盛典等都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结论本文基于对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的物流绩效指数对比分析,得出德国国内的物流发展环境是最好的,美国和日本发展水平高,与德国的差距小,各自有值得参考的地方,中国的物流发展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但与德美日三个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发达国家的物流服务竞争力高普遍都有国家物流相关机构效率高、基础设施完善且适合物流的可持续发展、物流标准化及规范性水平高、本国拥有的物流企业竞争力非常强、社会物流成本低、信息化建设完善、注重人才和创新技术的原因。而我国在这些方面仍然显得不足,所以物流服务竞争力弱于发达国家,显示出我国目前处于是物流大国,但并不是物流强国的尴尬地位,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我国物流竞争力。参考文献[1]孙江明,苏琴.我国运输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6(04):67-72.[2]张弘.中美物流成本比较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4(06):18-21.[3]张兆民,韩彪.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分解与中美比较[J].中国流通经济,2018,32(07):27-35.[4]温丽琴,卢进勇,杨敏姣.中国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基于ANP-TOPSIS模型的研究[J].经济问题,2019(09):45-52.[5]张娜娜,胡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物流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7,31(03):284-288.[6]郭建芳,刘颖.杭州提升跨境电商物流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研究——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J].中国商论,2017(12):5-7-21.[7]M.A.A.Bakar,H.S.Jafar,I.N.Faiso.Determinantsoflogisticsperformanceusingpartialleastsquares[J].J.appl.environ.biol.sci,2016(9S):64-69.[8]L.Marti,R.Puertas,L.Garcia.Theimportanceofthelogisticsperformanceindexininternationaltrade[J].Appliedeconomics,2014(24):2982-2992.[9]吴爱东.中外物流绩效指数差距与制约因素分析[J].对外经贸务,2009(05):82-84.[10]杨振华,张长森.基于LPI的20国集团物流绩效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05):31-38.[11]魏际刚.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中国经济报告,2019(01):55-61.[12]李岩,陈学中.世界500强背景下提升中国物流绩效指数的途径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09):69-71.[13]何黎明.何黎明:打造高质量物流服务新体系迈向“物流强国”建设新征程——2018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9年展望[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08):15-21.[14]孟琪.浅析美国物流业发展状况对我国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9(02):43-44.[15]纪伟.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国际物流服务差异化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03):4.[16]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17]吴君杨,杨浩哲.与德国等物流高水平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在哪[J].综合运输,2019(06):88-93.

[18]邵迈.德国物流业发展的思考与启示[J].运输经理世界,2013(08):75-76.

[19]王凌峰.聚焦德国物流业[J].空运商务,2010(10):29-30.[20]王海燕.基于企业发展定位的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