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试验方法-编制说明_第1页
直流电机试验方法-编制说明_第2页
直流电机试验方法-编制说明_第3页
直流电机试验方法-编制说明_第4页
直流电机试验方法-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根据《2022年第三、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

标委发[2022]39号),计划号20221674-T-604,对项目名称为“直流电机试验方法”的标准进行

修订,项目周期:16个月。主要起草单位为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阶段:标准计划下达后,由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组织

行业内相关企业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经过初步讨论和修

改,完成了标准的草案稿。

2023年5月29~31日在江苏常州召开了工作组会议,会上讨论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处理情况

如下:

1)电量测量仪和传感器或分流器的总不确定度要求达到0.2%,有代表建议单独增加对传感

器或分流器准确度的要求。经过讨论,删除了“测量仪总不确定度应达到0.2%,如使用分流器

或传感器,亦应包括其所有误差。”增加:“使用的分流器或传感器等,应具有0.2级准确度。”

2)针对5.2.3转矩测量,有代表建议将“这种情况下,不确定度应控制在满量程的0.15%”

更改为:“这种情况下,温度影响所产生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满量程的0.15%”。经过讨论,采纳

了此意见。

3)针对5.2.4电阻测量,有代表建议将“当用于检查试验时,只需0.5级准确度。”更改为:

“当用于检查试验时,应不低于0.5级。”经讨论,采纳了此意见。

根据与会代表的建议和一致意见,编制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等)的论据,解决的主要问题,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

1、标准编制原则

1)本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

2)本标准在主要技术内容上与现行有效的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协调一致,并结合国内

实际生产和使用的情况而制定。

2、主要技术内容

1

本标准描述了直流电机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一般检查、中性线、绝缘电阻、直流

电阻、轴电压、电感等的测定,空载试验、电流波形因数和纹波因数试验、负载试验、热试验、

效率试验、调整试验、转动惯量试验、无火花换向区域试验、电流变化率试验、励磁调整曲线

试验、磁饱和试验、耐电压试验、偶然过电流试验、短时过转矩试验、超速试验、匝间绝缘试

验和短时升高电压试验等等。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直流电机。

1)一般试验

本标准具体描述了直流电机一般性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及试验过程,这些试验方法均是成

熟应用在电机行业、得到广泛认可的方法,主要项目中性线、绝缘电阻、直流电阻、轴电压、

电感等的测定,空载试验、电流波形因数和纹波因数试验、负载试验、热试验、效率试验、调

整试验、转动惯量试验、无火花换向区域试验、电流变化率试验、励磁调整曲线试验、磁饱和

试验等。

2)损耗和效率测定

电机作为量大面广的耗能设备,其工作效率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次修订,参考目前国内

的最新标准、美国IEEE相关标准以及IEC相关的标准,将确定效率的试验方法归纳为五大方法,

涵盖分马力电机及整马力电机。效率测试原理如下:

效率是以同一单位表示的输出功率P2和输入功率P1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计算如下:

式中:

——输入功率,励磁功率除外,单位为瓦特(W);

——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W);

——总损耗,单位为瓦特(W);

——独立电源供电的他励励磁功率,单位为瓦特(W)。

对于电动机,若应用于整流电源运行,输入功率可由测量包括了交直流分量的电枢回路功

率来确定。对于发电机,输入功率可由输入机械功率来确定,输入机械功率可用转矩仪或测功

机和转速表来测量。

确定效率的试验可归纳为下述三类:

a)直接测量单台电机的输入—输出功率。包括测量电机输入的电功率或机械功率和输出

的电功率或机械功率;

b)对两台完全相同的对拖电机,直接测量其输入和输出电功率。可不必测量此两台电机

之间的机械功率;

2

c)测量特定条件下电机的实际损耗,一般不是指总损耗而是包含了各部分损耗分量。

确定电机效率的试验方法是基于若干假设条件的,因此,不宜对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效率

值进行比较。

3)其他性能试验

本标准还描述了直流电机其他性能试验,主要有耐电压试验、偶然过电流试验、短时过转

矩试验、超速试验、匝间绝缘试验和短时升高电压试验等。

3、主要技术差异

与原版相比,主要差异有如下几部分:

1)新增了“术语和定义”

新标准将术语和定义单独列成章,见第3章。将相关的术语列出,增进技术人员对标准的

理解,有利于标准的贯彻实施。

2)关于符号

新标准将主要的符号单独列成章,见第4章,可供查询和索引。其中部分符号参考国内其

他标准和相关国际标准,做了修改,主要差异见下表:

参数本稿2008年版

电压纹波因数K0CU

电流纹波因数K0CI

(额定直流)电流波形因数Kf

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k

无火花换向区偏移的百分数γn

3)电量测试仪器的准确度

本稿2008年版

第5.2.2频率第3.2.1测量仪器的准确度

电量测量仪器应具有0.5级准确度(绝试验时,采用的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的准确

缘电阻表除外)。用直接法(见14.3)确定电度应不低于0.5级(兆欧表除外)。

机效率时,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

性,仪器应具有0.2级准确度。

使用的分流器或传感器等,应具有0.2

级准确度。

4)转矩测量传感器准确度的要求

本稿2008年版

3

本稿2008年版

第5.2.3转矩测量第4.3.6转矩测量

测量效率时,转矩测量设备应至少具有转矩测量仪及测功机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5

0.2级准确度,测量的最小转矩值应不小于级。

其标称转矩的10%,如果转矩测量设备具有

更高的准确度,则允许转矩测量范围能相应

扩大。

5)电阻、转速及温度测量准确度的要求

本稿2008年版

第5.2.4电阻测量第4.3.6转矩测量

绕组的直流电阻用电桥或数字式微欧转速表读数误差在±1r/min;温度计的误差应

计测量,应具有0.2级准确度。当用于检查不超过±1℃。

试验时,应不低于0.5级。

第5.2.5转速测量

测量转速的仪器应具有0.1级准确度或

误差不超过±1r/min,取二者误差最小者。

第5.2.6温度测量

温度计(包括检温计)应具有±1℃的

准确度。

6)新增了效率试验时试验电阻及温度的确定方法

电枢绕组电阻R是流过电枢电流的所有绕组(电枢绕组、换向绕组、补偿绕组和复励绕组)

的总电阻值,单位为欧姆(Ω),用恰当的方法测定。

热试验结束时电阻的测定应按外推法,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而非规定的时间间隔,然后外推

到零。

绕组试验温度按电阻法确定,或埋置检温计测得、相同电机的值、间接法热试验或按照额

定热分级基准温度确定。

效率试验中,试验中记录的绕组电阻值应折算到25℃标准基准温度,包括电枢绕组和励磁

绕组。

7)新增了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约定,试验时周围空气温度应在10℃至40℃之间,且海拔不超过1000m。

8)绝缘电阻测量电压

本稿2008年版

第6.2绝缘电阻表的选择第4.2兆欧表的选用

电机额定电压为36V及以下的用250V电机额定电压为36V及以下的用250V兆欧

绝缘电阻表测量,额定电压为36V以上至表测量,额定电压为36V以上至500V的用500

1000V的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额定电V兆欧表测量,额定电压在500V以上的用1000

4

本稿2008年版

压在1000V上至2500V的用1000V绝缘电阻V兆欧表测量。

表测量,额定电压在2500V以上的用2500V

绝缘电阻表测量。(见表2)

9)修改了空载试验电压取点及最高试验电压

本稿2008年版

第10.2空载发电机法第8.1空载发电机法

电机以空载发电机方式运行,励磁绕组电机以空载发电机方式运行,励磁绕组他励,

他励,保持额定转速不变,逐步增加电机的保持额定转速不变,逐步增加电机的励磁电流,

励磁电流,直到电枢电压接近额定值的直到电枢电压接近额定值的130%时为止,然后

110%时为止,然后逐步减小励磁电流到零,逐步减小励磁电流到零,做上升或下降分支时各

做上升或下降分支时各读取不少于8个点读读取9~11点,在电枢电压的额定值左右应多读

数:在近似均布于110%至80%额定电压之间取几点

读数至少4点;在近似均布于70%至30%额定

电压之间,读数至少4点。

第10.3空载电动机法

试验时,励磁绕组他励,并由其他可变第8.1空载电动机法

电压的直流电源给电枢供电,作空载电动机试验时,励磁绕组他励,并由其他可变电压

运行,加在电枢上的电压从额定电压的30%的直流电源给电枢供电,作空载电动机运行,加

左右到110%左右调节,调节励磁电流保持在电枢上的电压从额定电压的25%左右到120%

额定转速不变。做上升或下降分支时各读取左右调节,保持额定转速不变,同时读取电枢电

不少于8个点读数:在近似均布于110%至80%压和励磁电流的数值。在低电压时,电动机运行

额定电压之间读数至少4点;在近似均布于很不稳定,应注意不要使电机超速。

70%至30%额定电压之间或调到电流不再减

小为止,读数至少4点。

10)将确定效率的试验归纳为“2-1-3A、2-1-3B、2-1-3C、2-1-3D和2-1-3E”五种方法

本版标准将确定效率的试验方法归纳为五大方法,如下表:

编号方法简述设备需求

直接测量,输入-输出

2-1-3A转矩测量满载容量的测功机

各项损耗求和,负载试单电源供电,对拖试验

两台完全相同的电机,升压发电

2-1-3B验和由试验确定负载确定负载杂散损耗PLL

机、特定整流器

杂散损耗的直流分量的直流分量

各项损耗求和,负载试

验和由推荐值确定负按推荐值确定负载杂

2-1-3C特定整流器

载杂散损耗的直流分散损耗PLL的直流分量

根据负载励磁电流对

空载励磁电流的比例

推荐值确定负载励磁

不进行负载试验的各

2-1-3D电流再计算确定励磁

项损耗求和

绕组损耗;

按推荐值确定负载杂

散损耗PLL

5

两台完全相同的电机,

2-1-3E单电源供电对拖试验单电源供电,对拖试验

升压发电机

2-1-3A法:测量输入输出法

本试验方法通过额定负载试验,测取电机轴端的转矩和转速以确定其机械功率,试验

中同时测取其定子的电功率、以及独立电源供电的他励励磁功率。

则效率计算如下:

用输入输出法直接法测定电机效率时,如试验时的冷却空气温度不是25℃,应按对测得的

电功率进行折算,折算后确定的效率标记为η25。

方法2-1-3B:各项损耗求和,负载试验和试验确定负载杂散损耗的直流分量

本试验方法需要进行额定负载热试验、单电源对拖试验确定、空载试验等。分别确定下述

损耗。

通过额定负载热试验,确定:

——电枢回路绕组损耗

——电刷电损耗

——励磁绕组损耗

通过励磁机试验确定:

——励磁机损耗

——独立电源供电的励磁绕组损耗

通过空载试验,确定:

——恒定损耗

——风摩耗

——铁耗

通过测功机额定负载试验或单电源对拖试验,确定:

——负载杂散损耗的直流分量

整流功率供电或电枢电流纹波因数超过0.1时,还应通过测量电枢功率和电枢电流的交流

分量,确定:

——负载杂散损耗的交流分量

则,效率计算如下:

其中为上述损耗中的铁耗、风摩耗、电枢绕组和电刷损耗、励磁绕组损耗和励磁机损耗、

6

负载杂散损耗等的和。

方法2-1-3C:各项损耗求和,负载试验和推荐值法确定负载杂散损耗的直流分量

本试验方法采用各项损耗求和确定电机效率,除了负载杂散损耗的直流分量的确定不同以

外,其他试验同方法2-1-3B。负载杂散损耗的直流分量,是按照推荐值确定的。

方法2-1-3D:无负载试验的各项损耗求和

本试验方法采用各项损耗求和确定电机效率,但其中电枢回路绕组损耗和励磁绕组损耗不

是通过负载试验确定,而是利用计算值,其他试验同方法2-1-3C。

方法2-1-3E:单电源对拖试验

本试验方法的电源用普通电源,由单电源回馈试验测定总损耗。两台完全相同的电机机械

耦合且电气联接在一起,由同一个直流电源供电运行在额定电压和额定转速,一台作为电动机

运行,另一台作为发电机运行。当两台完全相同的电机在基本额定工况运行时,每台电机各占

总损耗的一半,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效率分别计算如下:

11)增加了由测功机试验确定负载杂散损耗直流分量的试验方法

对于用测功机、转矩仪等进行额定负载试验的电机,负载杂散损耗的直流分量还可由测功

机试验确定。标准以附录的形式给出了详细试验过程和计算方法,见附录D。

要求在额定转速和电压下进行试验,将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并在测功机上使用与作为电

动机进行试验时相同的机械转矩。发电机和电动机试验时的负载杂散损耗应在两种情况下分别

确定,即从测得的总损耗中减去试验温度下的电枢回路I2R损耗、铁心损耗、风摩耗来确定。因

为绕组的温度或许无法准确知道,因此在说明由此获得的负载杂散损耗时应有所辨别。此外,

当两个大数相减时可能会产生大的误差。

每个试验均应取若干个负载点,计算负载杂散损耗,并将由此得到的负载杂散损耗对电枢

电流作图。通过电动机和发电机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绘制一条曲线,得出最终的负载杂散损耗值

的直流分量值。

12)增加了发电机和原动机组合的电压调整率的试验方法

原标准给出的试验程序适用于发电机固有电压调整率。发电机和原动机组合的电压调整率

采用与原标准发电机固有电压调整率相同的试验方法,但其速度对负载的特性包括了发电机的

原动机。发电机应在额定负载下以额定转速驱动,所有其他点的速度应来自发电机原动机的固

有速度-负载特性。若不知道准确的速度-负载特性,则应假定其在整个负载范围内为线性函数。

13)增加了并(他)励励磁调整曲线试验

7

本试验目的是测定当励磁电流从约1.5倍额定值均匀减少至最小值时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以

测得的转速对励磁电流绘制函数曲线。

14)增加了空载和负载饱和曲线试验

本试验目的是测定电机以发电机运行在额定转速、空载和负载情况下,当励磁电流增加至

约1.5倍额定值时输出电压的变化。以测得的电枢电压(在空载和负载情况下)对励磁电流绘制

函数曲线。

若无法获得合适的外部驱动,电机可在无机械耦合的情况下由独立的无纹波直流电源供运

行进行试验,从而读取近似空载饱和曲线的数据。供电电源应能够在额定电压的25%至125%范围

内调节,调节时按上升或下降固定方向以避免磁滞效应的影响。作为电动机空载运行时,由于

电枢电流的影响,在各电压下获得额定转速所需的励磁电流与空载饱和数据不同。低电压时电

机可能变得不够稳定,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超速。

4、解决的主要问题

1)本标准针对直流电机的各项试验方法,定义了相关的术语、符号及下标等,规范了试验

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标准的贯彻使用。

2)本标准规范了直流电机的各项试验方法,包括一般检查、中性线、绝缘电阻、直流电阻、

轴电压、电感等的测定,空载试验、电流波形因数和纹波因数试验、负载试验、热试验、效率

试验、调整试验、转动惯量试验、无火花换向区域试验、电流变化率试验、励磁调整曲线试验、

磁饱和试验、耐电压试验、偶然过电流试验、短时过转矩试验、超速试验、匝间绝缘试验和短

时升高电压试验等。标准规定了各试验对试验设备和测量仪器及传感器等的要求,描述了各项

试验内容和试验程序、试验数据读取、计算方法及处理过程,可以避免对标准的错误理解,提

高试验规程的准确性。

3)根据本标准描述的试验方法及其数据的分析处理,可以确定直流电机被试验样品的所有

性能参数,从而可以有效地判断其质量和性能、判断其与设计标准的符合性,因此,本标准给

出的试验方法是判定直流电机质量和性能的基础依据。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标准中给出的试验方法在行业广泛应用和认可,本次修订过程中,工作组仅选取样机和参

加标准制定的行业企业共同进行试验,以验证试验流程和计算方法的可操作性。

四、标准中涉及专利和知识产权情况

本标准不涉及专利及知识产权问题。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直流电机是将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重要驱动和控制装置之一,以其优良的性能广泛应

用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商业及家用电器、医疗电器设备等领域,直流电机试验方

8

法是直流电机设计、生产制造和应用的重要技术依据,是直流电机基础标准。本方法首次发布

于1977年,现行版本为第二次修订的2008版,多年来在国内电机行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创

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近年来,静止电力变流器供电的直流电机、永磁直流电机等电机本

体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试验相关的仪器仪表、传感器以及检测技术和装备等也有大幅度的进

步和变化。本次修订,提高了对测试仪器和传感器等的准确度的要求,增加了由测功机试验确

定负载杂散损耗直流分量等试验方法,并将确定效率的试验归纳为“2-1-3A”等五种方法。本

次修订符合直流电机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可有效推动和引领我国直流电机行业技术进步,提

升我国直流电机的制造品质,促进我国基础工业良性发展。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国内外

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本标准是我国自主制定的直流电机基础标准,本次修订的技术水平及关键技术指标达到欧

美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IEC于2014年修订并发布了IEC60034-2-1:2014RotationelectricalmachinesPart

2-1:Standardmethodsfordetermininglossesandefficiencyfromtests(excluding

machinesfortractionvehicles),其中涵盖了确定直流电机效率的试验方法;

IEC于2014年修订并发布了IEC60034-19:2014RotatingelectricalmachinesPart19:

Specifictestmethodsford.c.machinesonconventionalandrectifier-fedsupplies,

普通电源和整流电源供电直流电机特殊试验方法;

美国1985年修订并发布了IEEEStd113-1985TestProcedureforDirect-Current

Machines;

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

的协调性

本专业领域的标准体系框架如图:

9

0902601

旋转电机

0506

01020304起重冶金和电机系统及

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直流电机小功率电机

屏蔽电机能效测试

010201020304050101020304010203040102

发电低低低高高系同异直交起屏锥隔电能

电动压压压压压列步步流流重蔽形爆机效

机机电电特电特产电电电换冶电转型系测

机机种机种品机机机向金机子电统试

基派电基电器电电机

本生机本机电机机

系系系动

列列列机

本标准属于“旋转电机”大类。

本标准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本标准的性质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本标准批准发布6个月后实施。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建议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311-2008。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10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根据《2022年第三、四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

标委发[2022]39号),计划号20221674-T-604,对项目名称为“直流电机试验方法”的标准进行

修订,项目周期:16个月。主要起草单位为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阶段:标准计划下达后,由上海电机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牵头,组织

行业内相关企业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工作组收集了国内外相关技术资料,经过初步讨论和修

改,完成了标准的草案稿。

2023年5月29~31日在江苏常州召开了工作组会议,会上讨论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处理情况

如下:

1)电量测量仪和传感器或分流器的总不确定度要求达到0.2%,有代表建议单独增加对传感

器或分流器准确度的要求。经过讨论,删除了“测量仪总不确定度应达到0.2%,如使用分流器

或传感器,亦应包括其所有误差。”增加:“使用的分流器或传感器等,应具有0.2级准确度。”

2)针对5.2.3转矩测量,有代表建议将“这种情况下,不确定度应控制在满量程的0.15%”

更改为:“这种情况下,温度影响所产生的测量误差应不超过满量程的0.15%”。经过讨论,采纳

了此意见。

3)针对5.2.4电阻测量,有代表建议将“当用于检查试验时,只需0.5级准确度。”更改为:

“当用于检查试验时,应不低于0.5级。”经讨论,采纳了此意见。

根据与会代表的建议和一致意见,编制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等)的论据,解决的主要问题,修订标准时应列出与原标准的主要差异和水平对比

1、标准编制原则

1)本标准的编写格式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

2)本标准在主要技术内容上与现行有效的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协调一致,并结合国内

实际生产和使用的情况而制定。

2、主要技术内容

1

本标准描述了直流电机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包括一般检查、中性线、绝缘电阻、直流

电阻、轴电压、电感等的测定,空载试验、电流波形因数和纹波因数试验、负载试验、热试验、

效率试验、调整试验、转动惯量试验、无火花换向区域试验、电流变化率试验、励磁调整曲线

试验、磁饱和试验、耐电压试验、偶然过电流试验、短时过转矩试验、超速试验、匝间绝缘试

验和短时升高电压试验等等。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直流电机。

1)一般试验

本标准具体描述了直流电机一般性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法及试验过程,这些试验方法均是成

熟应用在电机行业、得到广泛认可的方法,主要项目中性线、绝缘电阻、直流电阻、轴电压、

电感等的测定,空载试验、电流波形因数和纹波因数试验、负载试验、热试验、效率试验、调

整试验、转动惯量试验、无火花换向区域试验、电流变化率试验、励磁调整曲线试验、磁饱和

试验等。

2)损耗和效率测定

电机作为量大面广的耗能设备,其工作效率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次修订,参考目前国内

的最新标准、美国IEEE相关标准以及IEC相关的标准,将确定效率的试验方法归纳为五大方法,

涵盖分马力电机及整马力电机。效率测试原理如下:

效率是以同一单位表示的输出功率P2和输入功率P1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计算如下:

式中:

——输入功率,励磁功率除外,单位为瓦特(W);

——输出功率,单位为瓦特(W);

——总损耗,单位为瓦特(W);

——独立电源供电的他励励磁功率,单位为瓦特(W)。

对于电动机,若应用于整流电源运行,输入功率可由测量包括了交直流分量的电枢回路功

率来确定。对于发电机,输入功率可由输入机械功率来确定,输入机械功率可用转矩仪或测功

机和转速表来测量。

确定效率的试验可归纳为下述三类:

a)直接测量单台电机的输入—输出功率。包括测量电机输入的电功率或机械功率和输出

的电功率或机械功率;

b)对两台完全相同的对拖电机,直接测量其输入和输出电功率。可不必测量此两台电机

之间的机械功率;

2

c)测量特定条件下电机的实际损耗,一般不是指总损耗而是包含了各部分损耗分量。

确定电机效率的试验方法是基于若干假设条件的,因此,不宜对不同试验方法得到的效率

值进行比较。

3)其他性能试验

本标准还描述了直流电机其他性能试验,主要有耐电压试验、偶然过电流试验、短时过转

矩试验、超速试验、匝间绝缘试验和短时升高电压试验等。

3、主要技术差异

与原版相比,主要差异有如下几部分:

1)新增了“术语和定义”

新标准将术语和定义单独列成章,见第3章。将相关的术语列出,增进技术人员对标准的

理解,有利于标准的贯彻实施。

2)关于符号

新标准将主要的符号单独列成章,见第4章,可供查询和索引。其中部分符号参考国内其

他标准和相关国际标准,做了修改,主要差异见下表:

参数本稿2008年版

电压纹波因数K0CU

电流纹波因数K0CI

(额定直流)电流波形因数Kf

电阻温度系数的倒数k

无火花换向区偏移的百分数γn

3)电量测试仪器的准确度

本稿2008年版

第5.2.2频率第3.2.1测量仪器的准确度

电量测量仪器应具有0.5级准确度(绝试验时,采用的电气测量仪器、仪表的准确

缘电阻表除外)。用直接法(见14.3)确定电度应不低于0.5级(兆欧表除外)。

机效率时,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

性,仪器应具有0.2级准确度。

使用的分流器或传感器等,应具有0.2

级准确度。

4)转矩测量传感器准确度的要求

本稿2008年版

3

本稿2008年版

第5.2.3转矩测量第4.3.6转矩测量

测量效率时,转矩测量设备应至少具有转矩测量仪及测功机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5

0.2级准确度,测量的最小转矩值应不小于级。

其标称转矩的10%,如果转矩测量设备具有

更高的准确度,则允许转矩测量范围能相应

扩大。

5)电阻、转速及温度测量准确度的要求

本稿2008年版

第5.2.4电阻测量第4.3.6转矩测量

绕组的直流电阻用电桥或数字式微欧转速表读数误差在±1r/min;温度计的误差应

计测量,应具有0.2级准确度。当用于检查不超过±1℃。

试验时,应不低于0.5级。

第5.2.5转速测量

测量转速的仪器应具有0.1级准确度或

误差不超过±1r/min,取二者误差最小者。

第5.2.6温度测量

温度计(包括检温计)应具有±1℃的

准确度。

6)新增了效率试验时试验电阻及温度的确定方法

电枢绕组电阻R是流过电枢电流的所有绕组(电枢绕组、换向绕组、补偿绕组和复励绕组)

的总电阻值,单位为欧姆(Ω),用恰当的方法测定。

热试验结束时电阻的测定应按外推法,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而非规定的时间间隔,然后外推

到零。

绕组试验温度按电阻法确定,或埋置检温计测得、相同电机的值、间接法热试验或按照额

定热分级基准温度确定。

效率试验中,试验中记录的绕组电阻值应折算到25℃标准基准温度,包括电枢绕组和励磁

绕组。

7)新增了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约定,试验时周围空气温度应在10℃至40℃之间,且海拔不超过1000m。

8)绝缘电阻测量电压

本稿2008年版

第6.2绝缘电阻表的选择第4.2兆欧表的选用

电机额定电压为36V及以下的用250V电机额定电压为36V及以下的用250V兆欧

绝缘电阻表测量,额定电压为36V以上至表测量,额定电压为36V以上至500V的用500

1000V的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额定电V兆欧表测量,额定电压在500V以上的用1000

4

本稿2008年版

压在1000V上至2500V的用1000V绝缘电阻V兆欧表测量。

表测量,额定电压在2500V以上的用2500V

绝缘电阻表测量。(见表2)

9)修改了空载试验电压取点及最高试验电压

本稿2008年版

第10.2空载发电机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