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都要与特定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来起作用C.都可作为信息分子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D.三者发挥完作用后都要被及时灭活〖答案〗B〖祥解〗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其催化功能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能发挥,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详析】A、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激素有部分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或氨基酸等;神经递质有的是有机物,有的是无机物,A错误;BC、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酶也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催化化学反应,酶不是信息分子,有不是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B正确,C错误;D、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就被及时灭活,酶在反应后不会及时灭活,D错误。故选B。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各种组织中,具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C.吞噬细胞没有识别能力,既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它们都在骨髓中成熟〖答案〗A〖祥解〗1、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它们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毒、细菌)的作用。2、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详析】A、巨噬细胞能够吞噬消化抗原,几乎分布于机体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A正确。B、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而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错误;C、吞噬细胞有识别能力,但没有特异性,既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D错误。故选A。3.随着免疫系统研究的逐步深入,免疫学在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关于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一般比注射抗体获得的更持久B.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用于病原体和肿瘤的临床诊断C.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常使用免疫增强疗法D.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无症状者,可使用抗体检测法检测〖答案〗C〖祥解〗免疫学应用分为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等,主要包括:疫苗的应用,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器官移植等。【详析】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因此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一般比注射抗体获得的更持久,A正确;B、用有关抗体检测肿瘤标志物利用了抗原和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属于免疫检测,B正确;C、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常使用免疫抑制疗法,C错误;D、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无症状者,体内已产生抗体,可使用抗体检测法检测,D正确。故选C。4.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囊膜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针对18~59岁新冠疫苗的接种已(基本完成)。以下关于新冠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染者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引起病毒入侵的靶细胞发生凋亡B.病毒侵入人体后促进浆细胞增殖并分泌抗体,抗体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C.痊愈者体内的新冠病毒被消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D.疫苗的预防效果与其产生的抗体浓度、记忆细胞数量等有关〖答案〗B〖祥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指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免疫自稳:指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机能。免疫监视:即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详析】A、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使靶细胞(被病毒侵染的细胞)裂解死亡,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B、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分化,B错误;C、指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是免疫防御功能,所以愈者体内的新冠病毒被消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C正确;D、接种疫苗能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等,因此,疫苗的预防效果与其产生的抗体浓度和记忆细胞数量有关,抗体浓度越高、记忆细胞数量多的预防效果更强,D正确。故选B。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许多生活、生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植物激素,例如:过去人们在密闭的米缸中点香,能使绿色香蕉变黄;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清代《棉业图说》中所附“摘心图”,文中记载“摘心”能使棉花亩产增加三四十斤。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香在米缸中燃烧不充分释放出乙烯,能促进香蕉的发育与成熟B.人体细胞不含与生长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C.棉花摘心能降低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促进侧芽的发育D.人体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答案〗D〖祥解〗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作用如下:1、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4、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5、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详析】A、绿色香蕉变黄是香蕉果实成熟的现象,而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故香在米缸中燃烧不充分释放出的物质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A正确;B、从长时间的实践来看,一般浓度的生长素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无影响,说明人体内虽然含有生长素,却不能发挥作用,最可能的原因是人体内不含有与生长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B正确;C、棉花摘心能使棉花亩产增加三四十斤,原因是棉花没摘心时有顶芽,存在顶端优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而对棉花去除顶芽,可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减少侧芽生长素的积累),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促进棉株多开花结实,C正确;D、“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说明尿液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D错误。故选D。6.图一为棉花植株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棉花植株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图一棉花植株水平放置,①表现为背地生长,与根部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B.切除①,放置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则生长素能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②处C.若图一中①处生长素浓度为图二中的B,则②处生长素浓度处于B~D范围D.据图二可知,生长素既抑制植物生长,也能促进其生长,且促进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答案〗B〖祥解〗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例如,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去掉顶芽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于是侧芽萌动、加快生长。【详析】A、若图一棉花植株水平放置后,由于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芽对生长素敏感性较弱,因而导致近地侧生长比远地侧更快,故①顶芽表现为背地生长;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近地侧生长反而受抑制,因此①顶芽与根部生长素的作用效果不相同,A错误;B、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因此生长素能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②处,B正确;C、若图一中①处生长素浓度为图二中的B,则②处生长素浓度高于①,且抑制生长,应对应D~E范围,C错误;D、据图二可知,生长素既抑制植物生长(生长素浓度在D点之后),也能促进其生长(生长素浓度在D点之前),生长素浓度在B点之前,促进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生长素浓度在B~D范围内,促进作用与其浓度呈负相关,D错误。故选B。7.淀粉体—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内含淀粉体的细胞感受对重力的刺激,使横放的茎、根等部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经聚合转变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通常情况下,植物根部的淀粉体储存在根冠部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根冠部位的细胞中,淀粉体能感受重力的方向B.若把去除根冠的玉米根水平放置,根不能向地弯曲生长C.水平放置的根的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使根向地生长D.根向地性不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答案〗D〖祥解〗淀粉体是一种特化的白色体,主要存在于根冠细胞中。“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就是通过内含“淀粉体”的细胞实现的。【详析】A、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所以,“淀粉体”可感受重力的方向,A正确;B、若把去除根冠的玉米根水平放置,失去了平衡石的作用,根水平生长,B正确;C、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又因为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近地侧细胞生长受抑制,而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低浓度促进生长,细胞生长快,使根向地生长,C正确;D、由于根部细胞对生长素比较敏感,生长素浓度较高的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素浓度较低的远地侧促进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D错误。故选D。8.为探究生长素(IAA)、吲哚丁酸(IBA)和α-萘乙酸(NAA)对豆科牧草白三叶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以找到最适生根剂种类及浓度,提高白三叶种茎的繁殖速度,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各组从左向右依次表示在0mg·mL-1、0.05mg·mL-1、0.1mg·mL-1、0.2mg·mL-1、0.3mg·mL-1、0.5mg·mL-1浓度下,白三叶枝条扦插生根的生根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正式实验前需进行预实验,通过预实验可找到促进插条生根的较适宜浓度区间B.据图分析可知,IAA、IBA、NAA均对白三叶插条生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据图分析可知,IAA、IBA、NAA处理对白三叶茎、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D.IAA、IBA、NAA在植物体内产生后,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代谢产生影响〖答案〗D〖祥解〗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生长素(IAA)、吲哚丁酸(IBA)和α-萘乙酸(NAA)对豆科牧草白三叶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三种物质的浓度,因变量是白三叶生根状况,据此分析作答。【详析】A、正式实验前需要进行预实验,通过预实验可找到促进插条生根的较适宜浓度区间,A正确;B、由图可知,在不同实验浓度下,NAA、IAA、IBA处理后的根长和生根数量均大于对照组,说明IAA、IBA、NAA均对白三叶插条生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正确;C、据图分析可知,IAA、IBA、NAA处理后,叶片的数量、茎的长度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对白三叶茎、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C正确;D、NAA属于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是植物体产生的激素,D错误。故选D。9.某课题组以南瓜实验材料,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浓度B.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C.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D.上述两种激素对南瓜都是促进作用〖答案〗C〖祥解〗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详析】A、该实验中,当研究不同激素对南瓜的作用效果时,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当研究激素对不同类型的南瓜的作用效果时,自变量为南瓜的种类;当研究不同浓度的激素对南瓜的作用效果时,自变量为激素的浓度,A错误;B、由图可知,在一定浓度下的生长素能促进正常南瓜茎的伸长,赤霉素都能促进正常南瓜茎的伸长,说明在一定浓度下的生长素才和赤霉素才存在协同关系,B错误;C、由图可知,两种激素对南瓜突变体的效用都不明显,且激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也不明显,说明南瓜突变体体内可能缺乏这两种激素的感受和响应机制,故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C正确;D、由图可知,在生长素浓度较高时,正常南瓜的茎伸长量低于不使用生长素时的茎伸长量,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正常南瓜的生长,D错误。故选C。10.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符合曲线①种群数量变化需满足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B.曲线②在b点之前种群密度增加,环境资源较充足,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加C.曲线②在b点之后种群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种群的增长速率开始下降D.适当增加a值,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使K值变大〖答案〗D〖祥解〗图中①是J型曲线,②是S型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产生条件①食物、空间条件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敌害、疾病①食物、空间有限;②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后,将在K值上下保持相对稳定环境容纳量(K值)无K值有K值曲线形成的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先增加后减少【详析】A、曲线①是J型增长曲线,是种群在理想条件下(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的增长曲线,A正确;BC、曲线②是S型增长曲线,b点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在达到b点(K/2)之前,环境资源较充足,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加,b点之后种群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种群的增长速率开始下降,BC正确;D、a表示初始的种群数量,环境容纳量是环境本身能够容纳的种群个体的数量,不会因为a点改变而改变,D错误。故选D。11.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C.黑光灯诱捕法 D.取样器取样调查法〖答案〗D〖祥解〗丰富度的调查方法的确定需要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和活动范围来确定,一般植物的丰富度可以使用样方法来调查。【详析】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2.生物在某一生态位维度上的分布常呈正态分布,这种曲线称为资源利用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利用曲线能分析生态位的分离和重叠状况B.由图可知,物种的生态位是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C.图b物种间的生态位比图a接近,重叠较多,种内斗争较为激烈D.如果资源有限,图b中物种2被排除或灭亡的风险最小〖答案〗A〖祥解〗1、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2、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3、生态位重叠:生物群落中,多个物种取食相同食物的现象就是生态位重叠的一种表现,由此造成物种间的竞争,而食物缺乏时竞争加剧。【详析】A、比较两个或多个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就能分析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A正确;B、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B错误;C、图b物种间的生态位比图a接近,重叠较多,种间竞争较为激烈,C错误;D、如果资源有限,图b中物种2被排除或灭亡的风险最大,D错误。故选A。13.HIV主要侵染人的T细胞,与T细胞表面的一种特殊蛋白质CCR5有关,该蛋白是由CCR5基因编码。将一名抗HIV且CCR5基因异常的捐献者的骨髓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同时感染HIV的患者身上,不但治愈了白血病,也彻底清除了HIV。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产生的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B.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下降C.破坏T细胞表面的CCR5,能避免T细胞被HIV感染D.HIV不侵染B淋巴细胞的根本原因是B淋巴细胞内没有编码CCR5的基因〖答案〗C〖祥解〗1、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它们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毒、细菌)的作用。2、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脾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详析】A、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不是淋巴细胞,A错误;B、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故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下降,B错误;C、HIV主要侵染人的T细胞,与T细胞表面的一种特殊蛋白质CCR5有关,因此破坏T细胞表面的CCR5,能避免T细胞被HIV感染,C正确;D、B淋巴细胞内含有编码CCR5的基因,艾滋病患者的HIV不侵染B淋巴细胞,是因为B淋巴细胞编码CCR5的基因没有表达,D错误。故选C。14.如图为某同学建构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迁出率、迁入率、死亡率和出生率B.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⑥,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D.悬铃木在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植一棵,这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答案〗C〖祥解〗分析题图:①③使种群密度降低.①③是死亡率和迁出率;②④使种群密度上升,②④是出生率和迁入率,⑤通过影响①使种群数量减少,通过影响②使种群数量增多,则⑤是年龄组成,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⑥是性别比例,它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详析】A、根据试题分析,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A错误;B、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有些物种没有性别分化,例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无性别之分,B错误;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⑥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C正确;D、悬铃木在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一棵,这是对种群空间特征的描述,D错误。故选C。15.某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种群之间数量的动态变化与负反馈调节有关B.在0~20年期间,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增长呈“J”形曲线C.图中a点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D.草原生物群落由于生物种类少,不存在垂直结构〖答案〗A〖祥解〗1、J形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2、S形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形曲线无限增长。3、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详析】A、食草动物和植物之间为捕食关系,二者通过捕食关系实现了数量上的相互制约,表现为同期不同时的变化,该变化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两个种群之间数量的动态变化与负反馈调节有关,A正确;B、在0~20年期间,食草动物的食物、空间等环境条件是有限的,故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增长不是呈“J”形曲线,B错误;C、图中a点的纵坐标值是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但根据食草动物后续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知,此时的环境不能维持这个数量,所以a点的纵坐标值不是环境容纳量(K值),C错误;D、草原生物群落尽管生物种类少,也存在较简单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错误。故选A。1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和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B.喷施2,4-D比喷施赤霉素更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可知:单独喷施赤霉素或2,4-D都能降低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率;喷施赤霉素和2,4-D的混合液,更能降低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率;与喷施清水比,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详析】A、分析右图可知,单独喷施赤霉素或2,4-D都能降低落果率,喷施赤霉素和2,4-D的混合液,落果率明显降低,说明赤霉素和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A正确;B、对比右图喷施2,4-D和喷施赤霉素的曲线可知,喷施2,4-D比喷施赤霉素更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B正确;C、从左图中可知,与喷施清水比,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果实中脱落酸含量的升高,C正确;D、分析右图可知,同时使用赤霉素和2,4-D,落果率明显降低,而内源脱落酸含量越高落果率越高,因此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D。17.“细胞因子风暴”(CS)是指机体在感染微生物等情况下,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是由免疫系统对高致病性病原体的过激反应引起的,会导致组织器官损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有:促进_____和_____的增殖、分化,在_____免疫和_____免疫的协调配合中起关键作用。除了分泌细胞因子外,辅助性T细胞还能发挥的作用是_____。(2)研究发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往往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CS导致的呼吸器官衰竭。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①受到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使CRH、ACTH、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增多,其中CRH的中文名称是_____。②CS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由于肺部毛细血管极为丰富,因此会使肺部出现组织水肿及其他严重后果。在临床上,往往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治疗CS,据图分析其原理是_____,以减轻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信息分子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由上图分析可知,下丘脑细胞具有哪些信息分子的受体?_____。〖答案〗(1)①.B细胞②.细胞毒性T细胞③.体液④.细胞⑤.与B细胞结合,为B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2)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③.糖皮质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祥解〗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接受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随后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小问1详析】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作用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中起调控作用;除分泌细胞因子外,辅助性T细胞还能够传递抗原信息,即与B细胞结合,为B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小问2详析】①下丘脑分泌的CRH能作用于垂体,促进ACTH的合成和释放,ACTH能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分泌,CRH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CS是指机体在感染微生物等情况下,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分析题图可知,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进而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故在临床上,往往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压制人体的CS。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信息分子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由图分析可知,下丘脑细胞具有糖皮质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信息分子的受体。18.下图1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下图2为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了某昆虫种群的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各种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2)图1中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用_________(方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经捕获标记后的动物警惕性提高,更难被捕获,则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________(填“多”或“少”)。(3)森林中动物分层主要由_______________决定。(4)图2中,该昆虫种群数量在前5年呈_________型曲线增长,在第_________年时种群的数量达到最大值。〖答案〗(1)①.(种间)竞争②.水平(2)①.次生演替②.取样器取样③.标志重捕法(标记重捕法)④.多(3)食物和栖息空间(4)①J②.10〖祥解〗1、分析曲线图1:图示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示意图,首先先出现草本植物,其次是灌木,最后是乔木。2、据图2分析,0-5年,λ值基本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呈现J型曲线;5-10年,λ值减少但仍然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10-20年,λ值先减少后增加,但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20年后,λ值等于1,种群数量不变。【小问1详析】图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都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它们会竞争阳光、水和无机盐等,因此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小问2详析】火灾后植物群落有土壤条件和种子或繁殖体,其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调查小动物丰富度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只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若捕获后的动物更难捕获,根据公式:初捕数/总数=重捕标记数/重捕数,重捕标记数会偏小,使总数偏大,调查的结果要比实际数多。【小问3详析】森林中动物分层由植物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空间决定。【小问4详析】前5年λ值大于1,且是定值,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在10年前,λ值都大于1,10年到20年,λ值小于1,根据J型增长的公式,10年时种群数量最大。19.目前研制的新冠疫苗有多种,其中mRNA疫苗备受关注。研究发现纳米脂质颗粒中LNP能使mRNA疫苗在体内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进行靶向递送。mRNA疫苗通过胞外递送到胞内后可能面临内体逃逸和胞内免疫两个难点,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封装在LNP中的编码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mRNA疫苗以_____的方式进入靶细胞,形成内体小泡,之后从内体小泡逃逸,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_____,产生的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_____v___,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2)若内体小泡内的mRNA未实现逃逸,则会被_____识别,使该外来mRNA降解;若逃逸成功也需逃避_____的识别,以免被降解。(3)DNA疫苗通过抗原蛋白基因在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引起机体免疫应答。与DNA疫苗相比,mRNA疫苗的安全性更有优势,这是因为mRNA疫苗不会进入_____内,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风险。(4)为了更好地预防新冠病毒,国家提倡在注射两针新冠疫苗的基础上,再注射一针加强疫苗,从体液免疫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_。注射三针新冠疫苗也不能够保证不会被新冠病毒感染,请阐述理由:_____。〖答案〗(1)①.胞吞②.翻译③.记忆细胞(2)①.TLR3和TLR7/8②.NLRs(3)细胞核(4)①.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②.因为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且病毒变异性强〖祥解〗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其作用机理是: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对特定的传染病具有抵抗力。【小问1详析】由图可知,封装在LNP中的编码新冠病毒抗原蛋白的mRNA疫苗被细胞膜识别后,细胞膜内陷将mRNA疫苗递送到胞内,所以该mRNA疫苗以胞吞的方式进入靶细胞。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中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产生的抗原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激活宿主的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小问2详析】由图可知,内体小泡内的mRNA未实现逃逸,会被TLR3和TLR7/8识别,实现胞内免疫,使该外来mRNA降解;若逃逸成功,也可能被NLRs识别,引发胞内免疫,使该外来mRNA降解,所以若逃逸成功也需逃避NLRs的识别,以免被降解。【小问3详析】与DNA疫苗相比,mRNA可以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抗原蛋白,mRNA不需要进入细胞核,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风险。【小问4详析】在注射两针新冠疫苗的基础上,再注射一针加强疫苗,目的是让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更好的抵御病毒;因为记忆细胞和抗体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特异性,且新冠病毒变异性强,所以注射三针新冠疫苗也不能够保证不会被新冠病毒感染。20.植物开的花不仅受内在基因和激素的调控,同时还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赤霉素对植物的开花具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1)检测植物体内是否产生___________是预测植物开花的先决条件,结合SPL蛋白的功能,描述赤霉素对植物开花的调节机制______________。(2)图2所示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位。图3为日照长度对植物开花的影响。结合图2和图3,运用已有知识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_______。A.图2中植物属于短日照植物 B.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顶端花蕾C.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是叶 D.开花激素的作用部位是顶端花蕾(3)根据图3信息可知,人为地控制每日光照和黑暗的长度,可以使植物的开花期提前或延迟,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若想延迟菊花开花,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SOC蛋白②.赤霉素促进DEL蛋白的降解,解除DEL蛋白对SPL蛋白作用的阻止,SPL蛋白激活SOC编码基因转录、翻译产生SOC蛋白,促进开花(2)B(3)在夜晚进行闪光照射(或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祥解〗植物生长发育的整体调控:1.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休眠,都处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之下。2.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影响基因表达。激素的产生和分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3.个体层次,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休眠,是植物响应环境变化,调控基因表达以及激素产生、分布,最终表现在器官和个体水平的变化。【小问1详析】据图1,植物开花受到SOC基因的调控,其控制的SOC蛋白能促进植物开花。赤霉素能使DEL蛋白降解,降低DEL蛋白对SPL蛋白激活SOC基因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SOC基因转录、翻译出SOC蛋白,促进开花。【小问2详析】A、据图2,A、D中接受短日照的植物开花,长日照不开花,可知该植物是短日照植物,A正确;B、据图2,B、C对照,B中叶片接受短日照能开花,而C中花蕾接受短日照不开花,可知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片,B错误;C、图2中B、C对照,可知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叶片,诱导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是叶,C正确;D、植物开花的部位是顶端,所以开花激素的作用部位是顶端花蕾,D正确。故选B。【小问3详析】据图3,黑暗时间少于标准夜晚长度时,长日照植物开花、短日照植物不开花,而在黑暗时间长于标准夜晚长度时,夜间闪光处理,长日照植物开花、短日照植物不开花,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若想延迟菊花开花,可在夜晚进行闪光照射(或增加每天的光照时间)。21.I: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的植物物种数量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统计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草原类型调查面积cm×cmABC10×1033220×2055340×4086580×80149890×9016118100×10017138110×11019138120×1202013813014020138(1)调查A草原时最适宜的样方是______,为了使结果更加可靠,可以随机选取5个样方,应该以______作为最终结果。调查结果显示,A草原中共有植物______种。(2)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应选取______为最佳样方面积,且取样时应注意______。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该物种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物种的种群密度为______株/m2。Ⅱ:图甲是某草原中的鼠数量变化曲线图;图乙表示某同学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得到的曲线图。该同学的具体操作为:先向试管中加入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再向试管中接入酵母菌,之后将试管置于适宜环境中连续培养,每天定时取样,计数,并绘制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3)草原上的鼠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最好在图甲中________(填“b”“c”或“d”)时刻前进行防治。若图甲中曲线Ⅱ表示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表明蛇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段。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则图中α的角度将会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为了绘制得到图乙的曲线图,可采取____________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图丙是b时刻用血细胞计数板(400个小方格,体积为1mm×1mm×0.1mm)测得的酵母菌分布情况,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若以该中方格的酵母菌数代表整个计数室中每个中方格酵母菌数的平均值。则该1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K值约为__________个。该计数方法得到的值与实际活菌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答案〗(1)①.120cm×120cm②.数目最多③.20(2)①.100cm×100cm②.随机取样③.(n1+n2+n3)/(3×100×100)(3)①.b②.ef③.变大(4)①.抽样检测②.1.2×1010③.偏大〖祥解〗在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中,通常采用样方法即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其实验过程为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和计算种群密度。【小问1详析】据表格数据可知,在120×120调查范围下该草原的物种数量达到最大,此后调查范围增加,物种数量不变,故调查A草原时最适宜的样方是120cm×120cm;为了使结果更加可靠,可以随机选取5个样方,应该以样方中数目最多即最大值作为最终结果;调查结果显示,A草原中共有植物20种。【小问2详析】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选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cm×100cm为最佳样方面积,且应采取随机取样;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该物种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平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则该物种的种群密度为(n1+n2+n3)/(3×100×100)株/cm2。【小问3详析】草原上的鼠在b时刻种群数量为K/2,此时增长速率最快,故最好在b时刻前进行防治。在草原中投放了一定数量的蛇之后,鼠的天敌增加,环境容纳量下降,种群数量也会降低,因此,图甲曲线Ⅱ中,蛇在ef时间段发挥明显生态效应。若投放的蛇因不适应当地草原的环境部分死亡,鼠的天敌增加量变小,鼠种群数量下降速率将小一些,图中α角变大。【小问4详析】采取抽样检测的方法每天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调查,可绘制得到图乙所示曲线图。由图丙及血球计数板规格可知,该血球计数板共25个中方格,一个中方格上有24个酵母菌,血球计数板上酵母菌数量为25×24=600个,又因为血球计数板体积为1mm×1mm×0.1mm,故1L酵母菌培养液含有的酵母菌数量为600÷(0.1×10-3)×103=6×109个,此时刻测得酵母菌数量是K/2,故K值为6×109×2=1.2×1010;因该计数方法统计了已死亡的酵母菌,故比活菌数偏大。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酶、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都要与特定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来起作用C.都可作为信息分子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D.三者发挥完作用后都要被及时灭活〖答案〗B〖祥解〗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是RNA,其催化功能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能发挥,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详析】A、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激素有部分是蛋白质,有的是固醇或氨基酸等;神经递质有的是有机物,有的是无机物,A错误;BC、激素和神经递质是信息分子,需要与特定的受体分子结合,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酶也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催化化学反应,酶不是信息分子,有不是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B正确,C错误;D、激素、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就被及时灭活,酶在反应后不会及时灭活,D错误。故选B。2.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各种组织中,具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第二道防线C.吞噬细胞没有识别能力,既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它们都在骨髓中成熟〖答案〗A〖祥解〗1、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它们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毒、细菌)的作用。2、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详析】A、巨噬细胞能够吞噬消化抗原,几乎分布于机体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A正确。B、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而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错误;C、吞噬细胞有识别能力,但没有特异性,既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D错误。故选A。3.随着免疫系统研究的逐步深入,免疫学在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和器官移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关于免疫学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一般比注射抗体获得的更持久B.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用于病原体和肿瘤的临床诊断C.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常使用免疫增强疗法D.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无症状者,可使用抗体检测法检测〖答案〗C〖祥解〗免疫学应用分为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等,主要包括:疫苗的应用,疾病的临床检测和科学研究,器官移植等。【详析】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因此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一般比注射抗体获得的更持久,A正确;B、用有关抗体检测肿瘤标志物利用了抗原和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属于免疫检测,B正确;C、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常使用免疫抑制疗法,C错误;D、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无症状者,体内已产生抗体,可使用抗体检测法检测,D正确。故选C。4.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囊膜的刺突糖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针对18~59岁新冠疫苗的接种已(基本完成)。以下关于新冠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染者体内的细胞毒性T细胞能引起病毒入侵的靶细胞发生凋亡B.病毒侵入人体后促进浆细胞增殖并分泌抗体,抗体与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C.痊愈者体内的新冠病毒被消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D.疫苗的预防效果与其产生的抗体浓度、记忆细胞数量等有关〖答案〗B〖祥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指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免疫自稳:指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机能。免疫监视:即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详析】A、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使靶细胞(被病毒侵染的细胞)裂解死亡,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A正确;B、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增殖分化,B错误;C、指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是免疫防御功能,所以愈者体内的新冠病毒被消灭,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C正确;D、接种疫苗能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等,因此,疫苗的预防效果与其产生的抗体浓度和记忆细胞数量有关,抗体浓度越高、记忆细胞数量多的预防效果更强,D正确。故选B。5.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许多生活、生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植物激素,例如:过去人们在密闭的米缸中点香,能使绿色香蕉变黄;我国宋代著作《种艺必用》中,记载了一种促进空中压条生根的方法:“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清代《棉业图说》中所附“摘心图”,文中记载“摘心”能使棉花亩产增加三四十斤。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香在米缸中燃烧不充分释放出乙烯,能促进香蕉的发育与成熟B.人体细胞不含与生长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C.棉花摘心能降低侧芽处生长素的浓度,促进侧芽的发育D.人体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生长素,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答案〗D〖祥解〗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作用如下:1、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生长素的双重作用与浓度和器官有关,如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现象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3、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4、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5、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详析】A、绿色香蕉变黄是香蕉果实成熟的现象,而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故香在米缸中燃烧不充分释放出的物质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A正确;B、从长时间的实践来看,一般浓度的生长素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并无影响,说明人体内虽然含有生长素,却不能发挥作用,最可能的原因是人体内不含有与生长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B正确;C、棉花摘心能使棉花亩产增加三四十斤,原因是棉花没摘心时有顶芽,存在顶端优势,侧芽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而对棉花去除顶芽,可降低侧芽生长素浓度(减少侧芽生长素的积累),促进侧芽的发育,从而促进棉株多开花结实,C正确;D、“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生”,说明尿液中含有微量的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D错误。故选D。6.图一为棉花植株结构示意图,图二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棉花植株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图一棉花植株水平放置,①表现为背地生长,与根部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B.切除①,放置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则生长素能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②处C.若图一中①处生长素浓度为图二中的B,则②处生长素浓度处于B~D范围D.据图二可知,生长素既抑制植物生长,也能促进其生长,且促进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答案〗B〖祥解〗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例如,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去掉顶芽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于是侧芽萌动、加快生长。【详析】A、若图一棉花植株水平放置后,由于受重力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芽对生长素敏感性较弱,因而导致近地侧生长比远地侧更快,故①顶芽表现为背地生长;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由于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近地侧生长反而受抑制,因此①顶芽与根部生长素的作用效果不相同,A错误;B、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因此生长素能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②处,B正确;C、若图一中①处生长素浓度为图二中的B,则②处生长素浓度高于①,且抑制生长,应对应D~E范围,C错误;D、据图二可知,生长素既抑制植物生长(生长素浓度在D点之后),也能促进其生长(生长素浓度在D点之前),生长素浓度在B点之前,促进作用与其浓度呈正相关,生长素浓度在B~D范围内,促进作用与其浓度呈负相关,D错误。故选B。7.淀粉体—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依靠内含淀粉体的细胞感受对重力的刺激,使横放的茎、根等部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经聚合转变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储存于淀粉体中。通常情况下,植物根部的淀粉体储存在根冠部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根冠部位的细胞中,淀粉体能感受重力的方向B.若把去除根冠的玉米根水平放置,根不能向地弯曲生长C.水平放置的根的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使根向地生长D.根向地性不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答案〗D〖祥解〗淀粉体是一种特化的白色体,主要存在于根冠细胞中。“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对重力的感受就是通过内含“淀粉体”的细胞实现的。【详析】A、当重力方向发生改变时,细胞中的“淀粉体”就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所以,“淀粉体”可感受重力的方向,A正确;B、若把去除根冠的玉米根水平放置,失去了平衡石的作用,根水平生长,B正确;C、植物的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多,又因为根对生长素比较敏感,近地侧细胞生长受抑制,而远地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低浓度促进生长,细胞生长快,使根向地生长,C正确;D、由于根部细胞对生长素比较敏感,生长素浓度较高的近地侧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素浓度较低的远地侧促进生长,这体现了生长素的“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D错误。故选D。8.为探究生长素(IAA)、吲哚丁酸(IBA)和α-萘乙酸(NAA)对豆科牧草白三叶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以找到最适生根剂种类及浓度,提高白三叶种茎的繁殖速度,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各组从左向右依次表示在0mg·mL-1、0.05mg·mL-1、0.1mg·mL-1、0.2mg·mL-1、0.3mg·mL-1、0.5mg·mL-1浓度下,白三叶枝条扦插生根的生根情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正式实验前需进行预实验,通过预实验可找到促进插条生根的较适宜浓度区间B.据图分析可知,IAA、IBA、NAA均对白三叶插条生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C.据图分析可知,IAA、IBA、NAA处理对白三叶茎、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D.IAA、IBA、NAA在植物体内产生后,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代谢产生影响〖答案〗D〖祥解〗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生长素(IAA)、吲哚丁酸(IBA)和α-萘乙酸(NAA)对豆科牧草白三叶枝条扦插生根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三种物质的浓度,因变量是白三叶生根状况,据此分析作答。【详析】A、正式实验前需要进行预实验,通过预实验可找到促进插条生根的较适宜浓度区间,A正确;B、由图可知,在不同实验浓度下,NAA、IAA、IBA处理后的根长和生根数量均大于对照组,说明IAA、IBA、NAA均对白三叶插条生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B正确;C、据图分析可知,IAA、IBA、NAA处理后,叶片的数量、茎的长度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对白三叶茎、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C正确;D、NAA属于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不是植物体产生的激素,D错误。故选D。9.某课题组以南瓜实验材料,应用赤霉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浓度B.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C.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D.上述两种激素对南瓜都是促进作用〖答案〗C〖祥解〗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详析】A、该实验中,当研究不同激素对南瓜的作用效果时,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当研究激素对不同类型的南瓜的作用效果时,自变量为南瓜的种类;当研究不同浓度的激素对南瓜的作用效果时,自变量为激素的浓度,A错误;B、由图可知,在一定浓度下的生长素能促进正常南瓜茎的伸长,赤霉素都能促进正常南瓜茎的伸长,说明在一定浓度下的生长素才和赤霉素才存在协同关系,B错误;C、由图可知,两种激素对南瓜突变体的效用都不明显,且激素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也不明显,说明南瓜突变体体内可能缺乏这两种激素的感受和响应机制,故南瓜突变体为上述激素不敏感型突变体,C正确;D、由图可知,在生长素浓度较高时,正常南瓜的茎伸长量低于不使用生长素时的茎伸长量,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正常南瓜的生长,D错误。故选C。10.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符合曲线①种群数量变化需满足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B.曲线②在b点之前种群密度增加,环境资源较充足,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加C.曲线②在b点之后种群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种群的增长速率开始下降D.适当增加a值,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使K值变大〖答案〗D〖祥解〗图中①是J型曲线,②是S型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产生条件①食物、空间条件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敌害、疾病①食物、空间有限;②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倍数连续增长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后,将在K值上下保持相对稳定环境容纳量(K值)无K值有K值曲线形成的原因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种群增长率保持稳定先增加后减少【详析】A、曲线①是J型增长曲线,是种群在理想条件下(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的增长曲线,A正确;BC、曲线②是S型增长曲线,b点是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在达到b点(K/2)之前,环境资源较充足,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加,b点之后种群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种群的增长速率开始下降,BC正确;D、a表示初始的种群数量,环境容纳量是环境本身能够容纳的种群个体的数量,不会因为a点改变而改变,D错误。故选D。11.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所采用的方法是()A.样方法 B.标志重捕法C.黑光灯诱捕法 D.取样器取样调查法〖答案〗D〖祥解〗丰富度的调查方法的确定需要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和活动范围来确定,一般植物的丰富度可以使用样方法来调查。【详析】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2.生物在某一生态位维度上的分布常呈正态分布,这种曲线称为资源利用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资源利用曲线能分析生态位的分离和重叠状况B.由图可知,物种的生态位是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C.图b物种间的生态位比图a接近,重叠较多,种内斗争较为激烈D.如果资源有限,图b中物种2被排除或灭亡的风险最小〖答案〗A〖祥解〗1、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2、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3、生态位重叠:生物群落中,多个物种取食相同食物的现象就是生态位重叠的一种表现,由此造成物种间的竞争,而食物缺乏时竞争加剧。【详析】A、比较两个或多个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就能分析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A正确;B、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是群落中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B错误;C、图b物种间的生态位比图a接近,重叠较多,种间竞争较为激烈,C错误;D、如果资源有限,图b中物种2被排除或灭亡的风险最大,D错误。故选A。13.HIV主要侵染人的T细胞,与T细胞表面的一种特殊蛋白质CCR5有关,该蛋白是由CCR5基因编码。将一名抗HIV且CCR5基因异常的捐献者的骨髓移植到一名患有白血病同时感染HIV的患者身上,不但治愈了白血病,也彻底清除了HIV。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骨髓造血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产生的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B.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下降C.破坏T细胞表面的CCR5,能避免T细胞被HIV感染D.HIV不侵染B淋巴细胞的根本原因是B淋巴细胞内没有编码CCR5的基因〖答案〗C〖祥解〗1、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及其分泌物,它们不仅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入侵人体,而且他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具有清扫异物(包括病毒、细菌)的作用。2、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前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3、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脾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特点是出生后才产生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详析】A、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不是淋巴细胞,A错误;B、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故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大大上升,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下降,B错误;C、HIV主要侵染人的T细胞,与T细胞表面的一种特殊蛋白质CCR5有关,因此破坏T细胞表面的CCR5,能避免T细胞被HIV感染,C正确;D、B淋巴细胞内含有编码CCR5的基因,艾滋病患者的HIV不侵染B淋巴细胞,是因为B淋巴细胞编码CCR5的基因没有表达,D错误。故选C。14.如图为某同学建构的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分别指的是迁出率、迁入率、死亡率和出生率B.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⑥,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D.悬铃木在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植一棵,这是对种群数量特征的描述〖答案〗C〖祥解〗分析题图:①③使种群密度降低.①③是死亡率和迁出率;②④使种群密度上升,②④是出生率和迁入率,⑤通过影响①使种群数量减少,通过影响②使种群数量增多,则⑤是年龄组成,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⑥是性别比例,它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详析】A、根据试题分析,①是死亡率,②是出生率,③是迁出率,④是迁入率,A错误;B、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有些物种没有性别分化,例如雌雄同株的植物无性别之分,B错误;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昆虫的雄虫主要是通过控制⑥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数量,C正确;D、悬铃木在某市街道旁每隔5米种一棵,这是对种群空间特征的描述,D错误。故选C。15.某草原生态系统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种群之间数量的动态变化与负反馈调节有关B.在0~20年期间,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增长呈“J”形曲线C.图中a点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D.草原生物群落由于生物种类少,不存在垂直结构〖答案〗A〖祥解〗1、J形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2、S形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形曲线无限增长。3、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详析】A、食草动物和植物之间为捕食关系,二者通过捕食关系实现了数量上的相互制约,表现为同期不同时的变化,该变化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来实现的,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因此两个种群之间数量的动态变化与负反馈调节有关,A正确;B、在0~20年期间,食草动物的食物、空间等环境条件是有限的,故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增长不是呈“J”形曲线,B错误;C、图中a点的纵坐标值是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最大值,但根据食草动物后续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知,此时的环境不能维持这个数量,所以a点的纵坐标值不是环境容纳量(K值),C错误;D、草原生物群落尽管生物种类少,也存在较简单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错误。故选A。1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和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B.喷施2,4-D比喷施赤霉素更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可知:单独喷施赤霉素或2,4-D都能降低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率;喷施赤霉素和2,4-D的混合液,更能降低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率;与喷施清水比,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详析】A、分析右图可知,单独喷施赤霉素或2,4-D都能降低落果率,喷施赤霉素和2,4-D的混合液,落果率明显降低,说明赤霉素和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A正确;B、对比右图喷施2,4-D和喷施赤霉素的曲线可知,喷施2,4-D比喷施赤霉素更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B正确;C、从左图中可知,与喷施清水比,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果实中脱落酸含量的升高,C正确;D、分析右图可知,同时使用赤霉素和2,4-D,落果率明显降低,而内源脱落酸含量越高落果率越高,因此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具有拮抗作用,D错误。故选D。17.“细胞因子风暴”(CS)是指机体在感染微生物等情况下,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是由免疫系统对高致病性病原体的过激反应引起的,会导致组织器官损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作用有:促进_____和_____的增殖、分化,在_____免疫和_____免疫的协调配合中起关键作用。除了分泌细胞因子外,辅助性T细胞还能发挥的作用是_____。(2)研究发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往往不是死于病毒感染,而是死于CS导致的呼吸器官衰竭。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①受到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使CRH、ACTH、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量增多,其中CRH的中文名称是_____。②CS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由于肺部毛细血管极为丰富,因此会使肺部出现组织水肿及其他严重后果。在临床上,往往采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治疗CS,据图分析其原理是_____,以减轻对组织器官的损伤破坏。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信息分子形成复杂的调节网络,由上图分析可知,下丘脑细胞具有哪些信息分子的受体?_____。〖答案〗(1)①.B细胞②.细胞毒性T细胞③.体液④.细胞⑤.与B细胞结合,为B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2)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③.糖皮质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祥解〗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细胞接受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随后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小问1详析】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作用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以及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中起调控作用;除分泌细胞因子外,辅助性T细胞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