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环保科技产业园平场工程二期西侧边坡滑坡抢险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工程简述概述项目位于,环保科技产业园二期,具体范围为:现状陶乐路东侧,环保科技产业园二期西侧,华福大道南侧,快速路二纵线北侧。大渡口区是重庆主城区,处在重庆市西南部,区域地理位置优越。建桥工业园区是2003年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由A、B、C三个分区组成,同年6月18日破土动工。园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医药食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突出大项目,突出产业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图1.1项目区位图环保科技产业园二期西侧边坡按1:1放坡,开挖高度23m左右时,受连续降雨影响,2021年10月26日,环保科技产业园二期西侧边坡出现滑塌,滑坡严重威胁到下方场坪施工人员及上方陶乐路。在建桥公司的领导下,各方齐心协力、积极应对,对滑坡已采取反压及简单护坡处理,能够使下方场坪施工恢复正常,由于滑坡存在影响,对该滑坡治理是必要和紧迫的。我方根据建桥公司提出的滑坡最终的治理目标,为防止滑坡再次发生类似滑移失稳,根据勘察提供的参数及建议,对大渡口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平场工程二期西侧边坡滑坡应急抢险工程进行设计工作。图1.2滑坡全貌设计内容结合地质情况及边坡现状,将边坡分为两段,AB段和BC段,具体详见平面图。(1)AB段:长约66m,边坡高度17.5~19m,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一级。采用锚索挡墙支护,桩板挡墙尺寸为直径2m,间距4m,锚索采用12φs15.2钢绞线。(2)BC段:长约112m,边坡高度22~38m,岩土质边坡,主要为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一级,桩板挡墙尺寸为直径2.5m,间距4m,采用16φs15.2钢绞线,上部挡墙上部采用锚索格梁放坡,一级坡率1:1.25,二、三级坡率1:1.5。边坡统计如下表:表1.1边坡统计表序号边坡编号坡长平均坡高场平以上边坡面积(m2)边坡性质(填/挖)(m)边坡高(m)平均高(m)1AB6617.5~1918.51221岩土质挖方2BC11222~38353920岩土质挖方设计依据设计依据建设单位与我院签定的工程设计合同;业主提供的拟建工程项目总平面布置图(电子版);《大渡口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平场工程二期西侧边坡滑坡抢险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重庆蜀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21.12);《大渡口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平场工程二期西侧边坡滑坡抢险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补充勘察)》(重庆蜀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22.09);《大渡口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平场工程二期西侧边坡滑坡抢险工程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2022.10.12);《大渡口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平场工程二期西侧边坡滑坡抢险工程方案设计可行性评估报告》(重庆市鹏越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2022.10);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其他相关资料和设计要求。采用技术标准、规范《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1-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344-2015);《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1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JGJ85-2010);《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工程建设标准本次设计边坡为永久边坡,边坡设计使用年限取值为50年。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一级。边坡安全系数:1.35(一级)。上一阶段执行情况(1)安全专项论证专家意见勘察单位进一步核实地层、裂隙特征、地下水发育特征等,同时完善整个斜坡区的汇水面积、地表植被、坡面冲刷等情况。设计单位据此核实边坡设计。回复:按专家意见执行,根据勘察单位补充勘察报告核实边坡设计。复核岩土参数(尤其是滑带土抗剪强度),校核支护结构计算(剩余下滑力、锚固段长度)及施工阶段边坡的稳定性。回复:按专家意见执行,坡脚增加反压宽度5m,有条件桩基竖向锚索增加一排。加强排水设计;完善格构锚索坡面节点设计;适当优化坡体格构锚索设计。回复:按专家意见执行,加强排水系统设计和坡面锚索设计。完善方案设计图说;完善截排水系统设计、施工顺序、方法和工艺。回复:按专家意见执行,完善截排水系统设计、施工顺序、方法和工艺。完善监测要求,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回复:按专家意见执行,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2)可行性评估报告意见完善方案设计图说,增加方案比选。回复:按专家意见执行,采用两个方案治理滑坡,方案一采用锚索桩板挡墙+锚索格梁支护,下部采用桩板挡墙,上部挡墙上部采用锚索格梁放坡,清除垮塌部分,放坡坡率为1:1.5。桩前边坡采用锚杆格梁支护。方案二采用锚索桩板挡墙+锚杆支护,坡顶设置桩板挡墙减小对上方边坡的开挖,清除垮塌部分,桩前放坡坡率按1:3,采用锚杆格梁支护。经综合比较推荐采用方案一。校核边坡支护结构计算包括各段边坡支护地勘参数选取。回复:按专家意见执行,复核边坡岩土参数以及稳定性,边坡稳定,详见计算书。进一步完善坡顶坡脚安全防护措施及截排水方案。回复:按专家意见执行,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及截排水方案。完善边坡施工步序、工艺、方法要求;完善监测设计,进一步强调“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的要求。回复:按专家意见执行,完善边坡施工步序、工艺、方法要求,强调执行“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加强边坡监测及信息反馈。工程建设条件位置与交通该滑坡位于大渡口区跳蹬镇沟口村,滑坡上方有村道陶乐路,交通较为方便。气象、水文气象大渡口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具冬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据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1.8℃;多年无霜期341.9天,雾日平均30~4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8.8mm,最大1518.7mm(1916年),最小644.3mm(1939年),日降水量普遍大于50mm,多年平均日最大降水量约92mm,非汛期20年一遇降雨量50.9mm,汛期20年一遇降雨量195.3mm,降水集中在4~10月,且多呈大雨或暴雨,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左右,由于降雨集中,常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水文该滑坡处于斜坡地带,有利于地表水排泄,在下雨时部分低洼地方有积水,天晴后便消失,其外未见其他表水,大气降雨是该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场地地表水受季节性降雨控制。。地形地貌滑坡体所处地貌单元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原地形西高东低,坡顶为较缓斜坡,坡脚现已场坪,滑坡已采取放坡处理,边坡坡度45°左右,地面高程介于240~280m,相对高差40m。现滑坡体后缘发育多处圈椅状裂缝;坡体中部处发育较多横向裂缝。滑体中部45°左右放坡,现滑坡前缘已采取反压。地层岩性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孔揭露:勘查区内场地出露的地层由上而下依次可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层(Q4el+dl)和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xs)沉积岩层。各层岩土特征分述如下:第四系全新统(Q4)填土(Q4me):杂色,主要是修建上部陶乐路形成的,由块石和粘土组成,块石含量占50%~60%,结构较松散。钻探揭示该层最大厚度6.0m。粉质粘土(Q4el+dl):灰黄色,土质较均匀,结构稍密,含少量砾石颗粒,潮湿-饱和,可塑。钻探揭示该层最大厚度4.7m。下沙溪庙组(J2xs)①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薄层状,局部夹中风化灰绿色页岩,主要由粘土类矿物组成。岩芯呈柱状,节长一般5~12cm,一部分为碎块状,软质岩石,中等风化。强风化岩层手捏以碎,接近于全风化,似黏土,泥岩为主要岩层,分布于整个场地。②页岩:灰绿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泥质重。强风化带岩质破碎,接近于黏土,岩层层面结合较差,无填充。局部可见水平及竖向裂隙发育。③砂岩: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等,细~中粒结构,泥钙质胶结,薄~中厚层状构造。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状。中等风化砂芯呈柱状,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该层主要分布于陶乐路上部及附近。地质构造据调查,勘查区处于观音峡冲断背斜近轴部靠近东侧,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产状81°∠69°,区内无断层通过,构造地质条件简单,节理裂隙局部较发育。通过对附近基岩出露地段的调查,岩石层面间无胶结,局部可见泥质碎屑充填,表面平直,结合很差,属软性结构面。勘察区内岩体隙中主要发育2组构造裂隙:裂隙LX1:倾向3°,倾角约为50°,较平直,裂面平直,微张状,泥土充填,延伸大于1.0m,裂隙间距大于0.5m,无胶结,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裂隙LX2,倾向165°,倾角约为58°,较平直,裂面平直光滑,微张状,泥土充填,延伸大于1m,裂隙间距大于1.0m,无胶结,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场区未见断层,岩体较完整,构造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较简单。地震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大渡口地区设计抗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水文地质条件地表水该滑坡处于斜坡地带,有利于地表水排泄,在下雨时部分低洼地方有积水,天晴后便消失,其外未见其他表水,大气降雨是该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场地地表水受季节性降雨控制。基岩风化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滑坡区基岩主要为泥岩和页岩,强风化厚度较厚,岩体破碎。中风化岩体较完整,不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下渗透补给、储存,中风化基岩地下水贫乏。强风化基岩裂隙发育,强风化带存在少量地下水。该滑左侧沟部下方232m左右处,有水渗出,其流量为0.01L/s。人类工程活动边坡正在开挖施工,坡高23m、坡1:1坡率,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经工程地质测绘及钻孔揭露:勘查区内场地出露的地层由上而下依次可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残坡积粉质粘土层(Q4el+dl)和侏罗系中统下沙溪庙组(J2xs)沉积岩层。各层岩土特征分述如下:=1\*GB3①填土(Q4me):杂色,主要是修建上部陶乐路形成的,由块石和粘土组成,块石含量占50%~60%,结构较松散。钻探揭示该层最大厚度6.0m。=2\*GB3②粉质粘土(Q4el+dl):灰黄色,土质较均匀,结构稍密,含少量砾石颗粒,潮湿-饱和,可塑。钻探揭示该层最大厚度4.7m。=3\*GB3③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薄层状,局部夹中风化灰绿色页岩,主要由粘土类矿物组成。岩芯呈柱状,节长一般5~12cm,一部分为碎块状,软质岩石,中等风化。强风化岩层手捏以碎,接近于全风化,似黏土,泥岩为主要岩层,分布于整个场地。④页岩:灰绿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局部含泥质重。强风化带岩质破碎,接近于黏土,岩层层面结合较差,无填充。局部可见水平及竖向裂隙发育。⑤砂岩: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等,细~中粒结构,泥钙质胶结,薄~中厚层状构造。风化裂隙较发育,岩芯呈碎块状。中等风化砂芯呈柱状,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该层主要分布于陶乐路上部及附近。滑坡基本特征及危害对象滑坡区地貌形态及边界特征滑体位于斜坡下段,总体呈圈椅状。后缘位于已放坡坡顶18m左右处,裂缝明显;两侧以剪切裂缝为界。据调绘,滑体平均宽约100m,纵长约62m,平面面积约7.4×103m2,滑体平均厚度约12.0m,滑体体积约8.88×104m3,滑动方向为89°,基本垂直地形等高线。滑坡后缘以裂缝下滑形成的滑壁陡坎为界,滑坡左侧(南侧)以沟道为界,滑坡右侧以中等变形区(D)形成的裂缝为界。滑坡体变形特征原斜坡整体稳定,未发生过滑移变形。由于斜坡放坡,后续由于连续降雨使坡体滑移产生裂缝。滑坡中后缘及侧壁(尤其是后缘附近)出现了多条浅层裂缝,尤其强变形区已形成较高滑壁,(其主要要滑坡区见下图)。图2.1滑坡分区情况图图2.2滑坡前缘全貌图滑坡物质结构特征据调绘与钻探,滑坡土体结构总体上仍保持原地层层序,滑动土体由填土(Q4me)与=2\*GB3②粉质粘土(Q4el+dl)部分土体及强风化基岩(近似黏土)构成,滑床为较硬强风化基岩层面。滑带土基本特征由于该滑坡已发生明显滑动,勘察期间滑坡整体还在产生滑动,根据钻探揭露表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及填土,其下部为强风化基岩。调查可知,降雨水、地层结构共同作用形成是滑坡产生滑移变形的主要诱发因素。首先坡体滑动前较多的降雨在强风化地层中更易于下渗,致使强风化基岩软化。内部产生破坏情况下发生了滑坡。滑带土呈灰绿色,失水变硬,遇水极软,表面光滑。图2.3滑带软弱层滑坡危害对象根据现场调查,滑坡若发生滑移失稳后易致后缘陶乐路的损坏及对前缘正在作业的场平施工队伍以及未来拟建的厂房造成直接威胁。岩土参数表2.1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取值指标岩性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抗剪强度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基底摩擦系数地基载力特征值天然饱和粘聚力c摩擦角Φ粘聚力c摩擦角ΦfrbqsikmμfakN/m3kPa°kPakPakPakPaMN/m4/kPa素填土20*20.3*0*25*0*22*10010060.35160*粉质黏土19.5*19.8*34.4512.4026.3410.0040*50*10*0.2*100*强风化泥页岩24.024.225.214.124.213.820080350.3150备注1、带“*”为当地经验取值。2、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8.2.3-2取值,适用于注浆强度等级为M30。3、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表5.3.5-1取值。4、地基土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16)表9.2.12-1取值。5、素填土、粉质粘土桩周土负摩阻力系数ξn: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表5.4.4-1取0.25。表2.2岩体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取值指标岩性天然重度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变形模量标准值Eo弹性模量标准值E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frb基底摩擦系数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天然饱和kN/m3MPakPakPaMPaMPakPakPa强风化泥页岩24.5*//1200*80*//2000.30150*中等风化泥岩25.53.792.21756.35818.713000.401250.7中等风化页岩25.53.11.72580.3622.773000.401023强风化砂岩24.2*//2000*160*//3800.35500*中等风化砂岩24.8030.8523.64100*4900*12000.457788备注1)带“*”为当地经验取值。2)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16)第10.4.2条规定,本工程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采用岩石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地基条件系数确定,地基条件系数取1.00,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砂岩为23.66Mpa,泥岩为3.79Mpa、页岩为3.1。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第4.2.3条由公式fak=γf×fuk确定。式中,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fuk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Pa;γf--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对于土质地基取0.50,对于岩质地基取0.33。4)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8.2.3-2取值,适用于注浆强度等级为M30。5)岩体水平抗力系数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16)中表10.3.8-2取值:砂岩420MN/m3,泥岩50MN/m3及页岩50MN/m3。6)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表5.3.5-1取值。7)岩体的变形模量、弹性模量标准值取岩石试验平均值的0.7倍,泊松比取岩石试验平均值。8)岩体抗剪强度设计值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参照试验成果及已有勘察资料,按地方经验取值。一般岩体粘聚力c为岩块标准值的0.3倍,岩体内摩擦角为岩块标准值的0.9倍,当统计数据不足6个时,按平均值的0.85倍取值。泥岩C=0.348MPa,Φ=29.62,砂岩C=1.37MPa,Φ=40.14,页岩C=0.396MPa,Φ=29.84,泥岩破裂角取59.81°,砂岩取65.07°,页岩取59.52°,等效内摩擦角取45°。9)根据工程地质类比法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4.3.1规定:Ⅰ组结构面抗剪强度标准值:c=24kPa,φ=13°;Ⅱ组结构面抗剪强度标准值:c=24kPa,φ=13°;岩层层面抗剪强度度标准值:c=22kPa,φ=12°。表5.3滑坡稳定性计算参数取值表项目天然重度(kN/m3)饱和重度(kN/m3)天然内聚力(kPa)天然内摩擦角(°)饱和内聚力(kPa)饱和内摩擦角(°)A区及B区滑带2424.225.314.124.213.8C区滑带19.519.811.19108备注:分段坡长、倾角、面积在计算图上量取结论与建议结论通过工程勘探、工程地质测绘、室内外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该滑坡体的规模、形态、变形、地质条件等特征,分析评价了灾害体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稳定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稳定性计算表明,现强变形区(A)及强变形区(C)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和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中等变形区(B)参考详勘时5-5′剖面计算结果,中等变形区(B)在天然状态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和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极端暴雨状态下可能将产生滑动。(2)对该滑坡应及时进行治理,以免滑坡变形加剧而影响陶乐路正常使用及下方场平的正常施工。建议(1)治理措施方案建议适当放缓坡率(坡顶要离上方道路有一定安全距离)+抗滑桩+锚索支护,同时一定要做好截排水措施。(2)根据现场调查,边坡局部出现多处滑塌,尤其下方一阶边坡都出现滑塌,滑塌后出现灰绿色软弱层,该软弱层失水较硬,遇水极软。建议边坡内部做好泄水孔等排水措施,否则边坡会出现局部滑塌。(3)建议在抗滑桩施工前对抗滑桩上方的滑坡土体先进行清方,边坡应逆作法施工、先支护后开挖。(4)基槽施工时,宜跳槽或隔桩开挖,即时开挖即时支护,避免大开挖或基槽长时间暴露。以免诱发变形滑移、坍塌等灾害地质的产生。(5)完善排水系统,以免地表水给施工带来不利影响。(6)在治理施工期间加强对滑坡的动态监测,确保其治理效果。(7)滑坡施工时采用“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即先施工抗滑桩再开挖,同时实时对既有裂缝进行监测。(8)若发现与本报告出入较大的不良地质问题,应及时通知我公司,以便会同设计、施工及时解决。(9)加强动态观测、信息法施工。边坡设计设计原则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设计原则:支挡工程设计应做到经济合理、结构可靠、施工可行。勘察评价滑坡变形形成机制分析该滑坡的产生是降雨与地层结构共同作用形成。首先坡体经过多年的雨水及风化作用,致使基岩风化近似黏土,其次由于边坡的开挖,使坡体有了临空条件,由于降雨较多,使裂隙扩张,最终诱发了斜坡的失稳。滑坡近期发育阶段根据走访调查及地质调绘表明,滑坡区近期新的变形迹象主要为坡体后缘裂缝在继续扩大,现状整体欠稳定。滑坡两侧及后壁裂缝宽约0.50~1.5m,长约100m,受雨水冲刷及清润作用影响后滑坡可能继续产生滑动。现处于蠕滑~滑动变形阶段。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根据滑坡的形成机制和变形特征分析,其稳定性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1)地层因素:由于泥岩及页岩经过多年的风化,致使岩体软化,近似黏土,风化层较厚,这就为斜坡的变形失稳提供了必备物质条件。(2)人为因素:边坡的开挖是主要因素,及工程活动产生的施工振动也是对滑坡稳定性产生有影响的一点小因素。(3)由于岩层陡倾,层面易卸荷松驰张开,由于降雨多地表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已大部分雨水渗入地下,极大地丰富了破碎岩土体内含水量,既增大了岩土体重度,又降低了岩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在水进入后,软化及涨缩,使基岩变成土,并长期在裂隙内缓慢运移而进一步发展裂隙。工作区地处山区,降雨频繁,因此,降雨将是该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4)降雨由于页岩和泥岩本身裂隙极其发育,由此可看出该滑坡的变形与大气降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降雨量大变形往往比较大。滑坡体强风化层较厚裂隙也及其发育,易地表水的入渗,降雨时地表基本无法形成经历,90%雨水渗入地下,极大地丰富了破碎岩体内含水量,既增大了岩体重度,又降低了岩体的抗剪强度指标,并长期在裂隙内缓慢运移而进一步发展裂隙。工作区地处山区,降雨频繁,因此,降雨将是该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综上所述,滑坡是上述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形地貌和地层因素及降雨是滑坡失稳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调查综合分析可知,该边坡目前在正常天气工况条件下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现状在暴雨(特别是久雨后)不利工况条件下可能会处于欠稳定状态。滑坡滑动模式推力及稳定系数计算成果(1)稳定性评价标准按照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滑坡稳定性评价标准如下:表3.1滑坡稳定性评价标准传递系数法FSFS<1.01.0≤FS<1.051.05≤FS<KSFS≥KS滑坡稳定状态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稳定(2)强变形区(A)及强变形区(C)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和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中等变形区(B)参考详勘时5-5′剖面计算结果,中等变形区(B)在天然状态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和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治理建议措施建议清除垮塌部分,放缓边坡,设置抗滑桩,对边坡做锚索护坡,同时做好截排水措施。施工时应做好支挡措施,以免其发生坍塌而威胁施工人员安全。破坏模式滑坡破坏模式分析坡体在天然工况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雨后滑坡稳定性大大降低,滑坡体可能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调查及勘探资料,A区及B区其滑动面为近似黏土的强风化岩体,由于斜坡开挖,致使坡体有临空面形成,由此可知,滑坡可能的滑动破坏模式为强风化岩体内部的圆弧破坏。C区根据调查后缘、剪出口及坡体形态,主要是以上部粉质粘土和下部强风化基岩的接触面产生折线滑动。滑坡稳定性宏观分析通过前述变形特征及破坏模式分析,结合勘察期间后缘裂隙在继续贯通加宽加深,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后续施工开挖到设计标高,边坡会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坡体形态、结构及剪出口情况,以后缘裂缝为滑坡入口,以调查剪出口为出口,按圆弧型及折线型滑动进行定量评价,以对宏观判定结果进行校核。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据计算结果可知:强变形区(A)及强变形区(C)在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和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中等变形区(B)参考详勘时5-5′剖面计算结果,中等变形区(B)在天然状态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饱和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结合现场调查和调绘均发现该滑坡有变形加重迹象的情况,该滑坡在未经扰动的情况下,现状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极端暴雨状态下可能将产生滑动。边坡设计AB段边坡现场图片在ABC段坡顶约120m范围内设置锚索桩板挡墙,对上方陶乐路起到保护作用,桩板挡墙尺寸为直径1m,间距4m,锚索采用12φs15.2钢绞线。AB段边坡长约66m,边坡高度17.5~19m,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一级。采用锚索桩板挡墙支护,桩板挡墙尺寸为直径2m,间距4m,锚索采用12φs15.2钢绞线。对坡顶上方有1m桩基范围,清除上下桩体间表层滑体;对上方无1m桩基范围,将裂缝附近拉裂松散土体进行夯实并对裂缝进行封闭。最下方一级边坡采用锚杆格梁支护,格梁间距为2.5×2.5m,锚杆采用1φ32钢筋,格梁尺寸0.3×0.3m。BC段边坡现场图片BC段边坡长约112m,边坡高度22~38m,岩土质边坡,主要为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一级,采用锚索桩板挡墙+锚索格梁支护,桩板挡墙尺寸为直径2.5m,间距4m,采用16φs15.2钢绞线,竖向两排。上部挡墙上部采用锚索格梁放坡,格梁间距为2.5×3m,锚索采用6φs15.2钢绞线,格梁尺寸0.4×0.4m;清除垮塌部分,放坡坡率为1:1.5;坡面蜂巢格室防护。最下方一级边坡采用锚杆格梁支护,格梁间距为2.5×2.5m,锚杆采用1φ32钢筋,格梁尺寸0.3×0.3m。比选方案采用锚索桩板挡墙+锚杆支护,坡顶设置桩板挡墙减小对上方边坡的开挖,桩板挡墙尺寸为直径2.5m,间距4m,采用16φs15.2钢绞线。清除垮塌部分,桩前放坡坡率按1:3,采用锚杆格梁支护,格梁间距为2.5×2.5m,锚杆采用1φ32钢筋,格梁尺寸0.3×0.3m。同时,做好截排水措施,坡顶截水沟在浇筑前需调整纵坡,确保截水沟为顺坡,以方便汇水的顺利排出。边坡设置深层泄水孔,采用φ100mm软式透水管,长度40m,设置上下两排,详见剖面图,上下两排交替布置,上排距桩前地面线1m,下排距坡脚地面线1m,每排间排水斜管水平间距6m,两排间的水平距离为3m。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边坡开挖本工程边坡必须按设计采用逆作法施工。土石方挖方从上往下进行,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严禁爆破开挖,挖方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严格做好防护网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防边坡岩体坠落。边坡分部开挖高度岩质边坡不大于4m,土质边坡不大于2m,每开挖一段,就加固防护一段,该级加固措施完成后再进行下一级边坡开挖加固。各级边坡可分段进行开挖,分段长度不宜大于30m,边坡开挖做好土方开挖及转运施工组织。工程施工前先做堑顶截水沟,以有效拦截坡后来水。对于设置抗滑桩或者锚索格梁的段落,必须采用逆作法施工,先支护后开挖。主要加固工程施工工序锚索桩施工:开挖桩——桩体浇筑——冠梁——分级开挖土方——锚索——挡土板——开挖下部土体。锚索施工顺序:钻孔——清孔——安装锚索(与注浆管一起)——注浆——补浆(视实际情况而定)——施工锚墩——张拉——封锚。锚索格梁施工顺序:锚索施工完毕——制安钢筋——支模板——浇筑砼——伸缩缝处理。抗滑桩施工准备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能连续、快捷、安全地进行:按工程要求进行备料,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在进场时应向监理单位提交质量检测证书,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抽样送检,确保建筑材料合格。各种建筑材料应分门别类建库堆放,严禁散放。钢筋、水泥还应避雨,防锈防潮。抗滑桩施工应严格照图施工。将桩孔开挖过程作为对施工勘察过程来进行,严格并及时地编录施工地质情况,按地质工作要求绘制桩孔开挖柱状图,并将施工开挖地质情况及时反馈设计,确保信息化施工。桩孔宜采用机械成孔,开挖时每间隔二根桩跳桩进行。待一个桩施工浇筑完毕后再进行下一桩开挖施工。滑坡DE段范围除满足跳桩法施工外还需两侧向中间施工的顺序进行。开挖前应整平孔口,设置施工安全标志,做好施工围栏和桩周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桩孔开挖过程中遇地下水时应及时作好地下水的疏排工作。暴雨过后场地地下水水量可能变得丰富,桩孔施工开挖中应注意水体入渗导致坑壁垮塌伤人。因土层较厚,且可能受地下水影响,非中风化岩质段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采用钢护筒、泥浆护壁等施工工艺,避免塌孔。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严防工程事故及安全事故发生。抗滑桩桩孔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挖,挖至设计深度时,若桩孔净断面尺寸、桩深、桩嵌岩深度、桩端持力层承载力等满足设计要求时,应立即通知参建各方及质检单位进行桩孔验收。桩孔成孔后应立即验收,验收通过后应立即采用C30细石混凝土封底并进行钢筋笼绑扎吊装及浇灌混凝土。待浇筑的桩孔孔底沉渣及余水应清理干净,所准备的材料应满足单桩连续浇筑。桩身混凝土浇筑不留施工缝,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对已浇筑完毕的桩应分配专人进行养护。抗滑桩纵筋接头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及《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的有关要求。挖孔桩的成桩质量应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及验收的有关要求。要求抗滑桩嵌固段及端持力层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表中数值。岩层抗压强度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应现场取样送检,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抗滑桩施工时应同时对挡墙进行施工期间安全监测。监测工作应做到超前预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撤离。抗滑桩的质量检查包括原材料质量抽检、孔位偏差、桩身断面尺寸、孔底高程、孔口的偏斜度、桩周土、钢筋笼质量、混凝土试块强度、桩身质量等。检查方法有目测、尺检、测量、取样送检等。桩身质量检测采用声波透射法检测,检测数量100%。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身断面尺寸±50mm2桩的垂直度0.5%3主筋间距±10mm4箍筋间距±20mm5保护层厚度±10mm6方位角±0.5°桩间挡土板挡土板从上往下逆作法进行施工,开挖1m施工1m,施工中施工单位须应认真严格做好施工安全工作,严防工程事故发生。板纵筋通过植筋与桩连接,应满足《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中植筋技术要求。植筋胶必须采用专门配置的改性环氧树脂或改性乙烯基甲酯类胶粘剂(含改性氨基甲酸酯胶粘剂),严禁现场配置。植筋胶性能满足《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中对于种植锚固件A级胶粘剂的要求。板每次浇筑高度不得大于1.0米,同时做好泄水孔后反滤层。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板泄水孔施工。泄水孔按2000×2000mm网格布置,孔径100mm,外倾5%,并应上下左右交错部置,调整泻水孔位置,孔周500mm范围采用卵石堆襄(紧贴岩面时不作滤水层)。地下水丰富处应增设排水孔。锚索锚索在正式施工前必须进行现场基本拉拔试验,核实锚固体与岩体粘结强度,锚杆参数,根据试验结果核实锚索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在基本试验锚孔施工完成后,在锚固浆体达到28天龄期且锚墩砼强度达到90%后进行试验。在注浆浆体与台座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时,方可进行张拉锁定作业。如为选定进行验收试验的锚孔,应在达到设计强度的条件下,待验收试验结束并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锚索孔位测放力求准确,偏差不得超过±2cm。伸缩缝处锚杆可适当调整。钻机就位:用地质罗盘仪或量角器定向,钻杆与水平夹角,锚索钻孔倾角为25~30°,倾角允许误差为1°,外撇角误差不超过0.5°,并确保钻机安放支架牢固稳定。考虑沉碴的影响,为确保锚索深度,实际钻孔深度要大于设计深度0.5m。锚索成孔禁止开水钻进,以确保锚索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工程地质条件。钻孔速度应根据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土层段需采用套管跟管钻进或植物胶护壁、预注浆等防塌孔措施。锚索成孔后的孔径不得小于设计值。钻孔完成后必须使用高压空气(0.2-0.4MPa)将孔中杂物全部清除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的粘结强度。锚孔检验:锚孔成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钻孔记录:钻进过程中应对锚索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其它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锚具采用与钢绞线相配套的锚具(包括配套的锚垫板、夹片和螺旋筋、承压板,挤压套,限位片等)。设计预应力锚索为压力分散型锚索,锚索材料采用高强度低松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直径为15.24mm,强度为1860Mpa。要求顺直,无损伤,无死弯。对钢绞线不同单元和钢筋锚接头进行醒目可靠的标记。下料还应注意各单元锚索长度是不同的,钢绞线一律采用机械切割下料。挤压头的组装,挤压套、挤压簧安装准确,挤压顶推进应均匀充分,施工中应严格控制钢绞线挤压套挤压工艺,并抽样3%进行检测,确保单根挤压强度不低于200kN。组装承载体时应定位准确,挤压套通过螺栓在承载体和限位片之间栓接牢固。架线环间距为1.0~1.5m,应准确定位、绑接牢固,锚孔孔口位置必须设置一个架线环。注浆管穿索安装准确定位,绑扎结实牢固,应深入导向帽5~10cm。导向帽可点焊固定于最前端承载板上,并应留有溢浆孔,保证孔底返浆。所有的钢质部分均应均匀涂刷防腐油漆。锚索段按设计要求绑扎扩张环、紧箍环。扩张环建议采用工厂生产的工程塑料环,购买时注意设计锚索体钢绞线根数与扩张环孔数配套,并能保证钢绞线的水泥浆握裹厚度大于2.0cm。箍环可因地制宜采用薄铁皮或铁扎丝制作。锚索除锚固段外均为自由段,必须按照横断面图规定的长度要求设置锚固段及自由段。锚索下料采用砂轮切割,避免电焊切割。考虑到锚索张拉工艺要求,实际锚索长度要比设计长度多留1.5m。对成孔高压风清孔后,立即将锚索进孔。要求平顺推送,尽量不要停顿,严禁抖动,扭转和窜动,防止中途散索和卡阻。如中间卡住,可稍拨出一点再下推,直至下到设计深度。若遇锚索进孔困难,再用高压风洗孔一次,若还不行,再次钻孔直到锚索入孔安装就位为止,严禁中途割锚。锚索孔内灌注M30水泥砂浆,采用从孔底到孔口返压式注浆,注浆PVC管强度不得低于2.0Mpa,注浆压力不得低于0.4Mpa。锚索注浆过程中,注浆PVC管为两根管,即:在一根注浆PVC管(1#)管插入孔底,另一条2#管距孔底为20m(下管时末端用带色胶带缠两层,起封孔的作用)。先利用1#管注浆,待1#管注浆完成后(注不进浆为止,即完成锚固段注浆),锚索体浆液凝期达到15~20天和锚垫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张拉锁定。再换2#管注浆,直至孔口返浆为止,注浆压力不得低于0.4Mpa(即自由段注浆)。注浆过程中,注浆管均不得上拔,并不得回收利用。若有回落应及时补浆,注浆作业过程应做好注浆记录。其中锚固段遇土质或砂土状强风化岩层且富水时应采用二次高压劈裂注浆法来提高地层锚固力。桩内锚索孔口段采用PVC管预留,其中Ф250锚孔预留Ф280PVC管,Ф200锚孔预留Ф220PVC管。锚具及张拉设备的配套。施工方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严格选用设计中注明的锚具规格,采用配套的张拉设备与锚具,避免导致锚索回缩量较大而造成预应力损失过大。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贴对中,千斤顶轴线与锚孔及锚索体轴线在一条直线上,不得弯压或偏折锚头,确保承载均匀同轴。锚索张拉作业前必须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正式张拉前先对锚索进行1-2次试张拉,荷载等级为0.1倍的设计拉力。对于压力分散型锚索,因各单元锚索长度不同,张拉应注意严格按设计次序分单元采用差异分步张拉,根据设计荷载和锚筋长度计算确定差异荷载,并根据计算的差异荷载进行分单元张拉。亦可采用先单元等荷载张拉后超荷整体张拉方式,最终确保各单位锚索受力均衡。锚索张拉分五级进行,每级荷载分别为设计拉力的0.25,0.5,0.75,1.0,1.1倍,除最后一级需要稳定10分钟外,其余每级需要稳定5分钟,并分别记录每一级钢绞线的伸长量。在每一级稳定时间里必须测读锚头位移三次。当张拉到最后一级荷载且变形稳定后,卸荷或加荷至锁定荷载进行锁定。为避免锚索预应力损失过大时,本项目需采用补偿张拉来加以调整,即施工张拉完一排锚索后,开挖边坡施工第二排锚索,第二排锚索张拉时,同时对对一排锚索补偿张拉,一、二排锚索张拉锁定后,开挖边坡施工第三排锚索,第三排锚索张拉时,同时对第一、二排锚索补偿张拉,并完成第一排锚索锁定封锚。即锚索锁定后,切除多余钢绞线,用封锚砼及时封闭锚头。往下依次类推。每排锚索补偿张拉二次,但切忌打击夹片。锚头封锚:锚索锁定后,做好记录,观察三天,由监理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抽检,没有异常情况即留长10cm后用手提砂轮机切割多余钢绞线(严禁电弧烧割)。最后用水泥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并按设计要求支模,用C30砼封锚处理。观察三天期间,如预应力(锁定吨位)有明显下降,需重新张拉锁定;若预应力(锁定吨位)严重下降(超过设计吨位10%)时,应报业主及设计单位,分析原因,采取相应工程处理措施。重点强调:锚索作为锚索抗滑桩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锚索抗滑桩的受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锚索施工必须认真严谨。特别是锚索倾角必须准确定位,若发现倾角角超过容许值者,一律重新返工。锚索下孔及锚索注浆时,监理必须旁站。锚索施工顺序:钻孔——清孔——下锚(与注浆管一起)——注浆——施工锚座——张拉——锁定——封锚。同一桩锚索施工顺序为先施工最上一排锚索,待张拉锁定后,再开挖边坡施工下一排锚索。每排锚索为下面两排锚索张拉锁定并对均对该排锚索补偿张拉两次后锁定封锚,依此类推。锚索应在监理、业主和设计的监督下在全坡面均匀随机的抽检,抽检数量为锚索总数的5%,且不少于5孔。抽检张拉力为设计拉力的150%。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工艺,避免注浆时跑浆严重造成注浆量过大。锚索(锚杆)格梁锚索(锚杆)施工完毕后,格梁基底用2~5cm厚水泥砂浆找平,由于框架底面可能受平台面凹凸不平情况影响,故遇局部较大悬空处采用浆砌片(块)石嵌补(或砼直接嵌补),凸出部位采用局部打凿。钢筋的制作、绑扎,下料、弯制、焊接必须按设计或有关技术规范要求施作。需要注意的是钢筋的净保护层易忽略: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在钢筋贴坡面一侧设置垫块,将钢筋与岩土面隔开。立模前应清理模内的泥土、杂物等,模板支撑应牢固、接缝要严密,不漏浆。模板要求表面光洁、硬度好,并加强模板的支撑强度。砼浇注时必须用振动棒振捣密实,尤其在锚孔周围,钢筋较密集,应仔细振捣,保证质量。砼浇筑完成后,及时洒水养生。拆模:一般气温在25℃左右时,混凝土灌筑后8h左右即可拆模,并修补局部梁身,使其保持平整美观。应设置泄水孔,泄水孔按2000×2000mm网格布置,孔径100mm,外倾5%,并应上下左右交错部置,调整泻水孔位置,孔周500mm范围采用卵石堆襄(紧贴岩面时不作滤水层)。地下水丰富处应增设排水孔。绿化护坡播种:草种选择应适合当地生长的根系发达的草种,并掺入种子量的30~40%灌木种子,喷播时草子与肥料应充分拌和均匀,喷播后及时加盖无纺布。养护:及时做好洒水、病虫害防治及补播等养护工作。排水工程坡顶设置截水沟,尺寸为0.6m×0.6m,截水沟根据现状地形设置纵坡排水,在边坡两侧分别通过急流槽排放,最终排入设计1.5m×1.5m截洪沟。急流槽尺寸为0.6m×0.6m。截水沟和急流槽均采用C25砼浇筑。边坡马道上设置平台水沟,采用C25砼浇筑。平台水沟纵坡同马道,最终接入截水沟或急流槽中。在中等变形区根据现状地形延长平台水沟。在规划道路范围内靠近边坡坡脚设置截洪沟,尺寸为1.5m×1.5m,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截水沟坡度i=0.004,最终通过转换井和d1400雨水管接入现状雨水检查井。截洪沟采用C30砼现浇,做法详见本次设计大样图。截水沟、急流槽和平台水沟每隔20m设置宽2cm伸缩缝或沉降缝一道,缝内塞深度0.2m的沥青麻筋。边坡在开挖过程中应关注天气,设置彩条布等临时措施。截水沟在浇筑前需调整纵坡,确保截水沟为顺坡,以方便汇水的顺利排出。为保证排水顺利,截水沟、平台水沟转弯和交接处,其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边坡设置深层泄水孔,采用φ100mm软式透水管,设置于桩板挡墙挡土板前地面线以上1.0m处,水平间距4m。截洪沟接管道处设置转换井,采用C30砼现浇,做法详见本次设计大样图。本工程管径d1400雨水管道采用HDPE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环刚度为SN≥8000N/m2。HDPE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的制造及安装应符合《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材》(QB/T2783-2006标准)要求,其管道结构选取《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材》QB/T2783-2006标准中的B1型,满足埋地聚乙烯钢肋复合缠绕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210:2006)及生产企业产品安装操作手册。HDPE埋地钢塑复合缠绕排水管接口采用承插接口,基础采用120°砂垫层基础。注意事项其他支挡工程其它注意事项本边坡防护遵循“动态设计、逆作法、信息法施工”原则。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时,应及时反馈信息。本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桩采用跳桩法施工,桩及锚索钻孔需采用钢护筒、套管等防塌孔措施。钢筋直径D≥16mm的须采用机械连接,同一截面接头率不超过50%。施工开挖应严格按照逆作法的要求进行分层分段开挖。采用人工或机械开挖。开挖时做好道路封闭等安全防护措施。格梁严格按照逆作法的要求进行分层分段开挖,开挖一级施工一排锚索,然后再往下开挖施工,尤其是有土层段,必须按此工艺执行。坡面清理必须沿坡面拉线清理平顺,清除表面风化岩层及松动块石和突出岩块,减少混凝土后期超灌。锚索格梁施工前应对坡面进行人工修坡平整,清除坡面松散的岩土体。支挡结构及边坡路做好排水设置,坡顶设置截水沟,及时排走地表水,坡脚排水的设置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完善排水系统,加强坡顶及坡面的防水处置,严禁地表水深入岩层。施工单位应按建办质[2018]31号文及渝建安发[2019]27号文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建议业主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和有丰富该类施工经验的单位施工。本工程边坡支护工程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实计量。其他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规范和标准执行,施工中如出现有关问题请及时与建设方、监理单位及勘察人员、设计人员联系,共同协商。支挡工程检验及验收支挡工程检验边坡支护结构的原材料质量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材料出厂合格证检查;材料现场抽检;锚杆浆体和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强度等级检验。锚索应进行锚孔位置、孔径、长度、注浆密实度、抗拔力的检测。长度及注浆密实度检测的抽样率不宜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每个检验批不宜少于5根。若检测结果的不合格率超过10%,应对未检测的锚杆进行加倍抽检。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应全数检测,且见证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并应进行单桩水平承载力检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钢筋位置、间距、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可采用钢筋探测仪复检,当对钢筋规格有怀疑时可直接凿开检查。面板厚度检测可用凿孔法或钻孔法,孔数量为每100m2抽检一组。芯样直径为100mm时,每组不应少于3个点;芯样直径为50mm时,每组不应少于6个点;厚度平均值应大于设计厚度,最小值应不小于设计厚度的90%。支挡工程验收本工程验收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执行。监测工程本边坡工程采用动态设计与信息法施工,施工期间除做好地质记录,并应进行施工期间的监测,若有异常及时反馈。监测主要为施工期巡视检查,边坡外部变形监测,表面裂缝监测,深层变形监测,声波测试等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经设计、监理和业主等共同认可后实施。监测单位应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进行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监测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对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施工方和设计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当边坡工程设计或施工有重大变更时时,监测单位应与建设方及相关单位研究并及时调整监测方案。监测方须半月或1月一次定期向建设单位、监理方、设计方、施工方提交监测报告,必要时,应提交实时监测数据。为了确保施工期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应进行施工安全监测,监测的部位包括开挖结构面和开口线上部岩体,通过人工巡视检查和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包括对边坡的位移、应力、地下水等进行监测,掌握边坡岩体内部作用力和外部变形情况,评估和判断高边坡的稳定状况。还应进行边坡处治效果监测,结合施工安全和长期监测进行,为工程的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边坡处治效果监测时间长度要求不少于一年,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一般为7~10天,在外界扰动较大时,如暴雨期问,可加密观测次数。建议按照一级边坡标准,对边坡进行长期监测,监测点的布置少于施工安全监测和防治效果监测;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滑带深部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和地面变形监测。工程建成后,要求监测不能间断至少连续监测3年,并要求设立边坡的维护和维修机构,以保证边坡的正常使用。测试项目测点布置位置标准坡顶水平和垂直位移支护结构顶部应测地表裂缝墙顶背后1.5H(H为边坡高度)应测降雨与时间关系应测支护结构变形主要受力构件应测支护结构应力应力最大处应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出水点应测坡顶建筑物变形边坡坡顶建筑物基础和墙面应测工程数量表表8.1大渡口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平场工程二期西侧边坡工程数量表项目单位工程量锚索格梁锚索φ130钻孔m6384.0M30水泥砂浆m3169.1锚具OVM15-6套304.0钢绞线φ15.24m48640.0HRB400钢筋kg1105.8封锚混凝土m346.4钢质承载体套1520.0紧箍环和扩张环套1277.0注浆管m6384.0格梁C30砼m3655.4HRB400钢筋kg164895.1人工刻槽m3327.7泄水孔级配碎石m379.8φ100pvc管m127.6压顶梁HRB400钢筋kg2292.2HPB300钢筋kg946.4C30砼m318.6(锚索)抗滑桩挖(钻)孔土(石)方m34788.6桩身C30砼m34646.7HRB400钢筋kg826390.7声测管φ50×1.8钢管m5392.9桩间板C30砼m3133.8HRB400钢筋kg23393.5HPB300钢筋kg4052.7冠梁C30砼m3640.0HRB400钢筋kg113365.0泄水孔级配碎石m374.4φ100pvc管m50.8锚索φ250钻孔m1428.0φ200钻孔m2080.5M30水泥砂浆m3201.0钢绞线φ15.24m46928.0锚具OVM15-16套56.0锚具OVM15-12套73.0HRB400钢筋kg469.2封锚混凝土m323.5封锚钢筋kg24466.6钢质承载体套645.0紧箍环和扩张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各种手术的备皮范围
- 医疗服务协议及第二季度医保督导问题反馈培训会培训记录
- 《光照与园林植物》课件
- 医疗设备推广方案
- 《呼吸纵膈泌尿》课件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基本逻辑联结词
- 临床药物治疗学药物
- 《实验设计初步》课件
- 《办公室健康指南》课件
- 西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及答案(2201-2400题)
- YY 0569-2005生物安全柜
- juniper防火墙培训(SRX系列)
- GB/T 13610-202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 《彩虹》教案 省赛一等奖
- FLUENT6.3使用说明及例题
- 街道火灾事故检讨
- 最新班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课件
- 《一粒种子成长过程》的课件
- 学好语文贵在三个“多”:多读、多背、多写-浅谈语文学法指导
-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