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初中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初中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初中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初中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初中九年级上册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立信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语文试卷时量:150分钟 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1.下面是某同学做的字音字形梳理记录,其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注意纠正因为多音字造成的误读,如:“勾(gòu)当”应读成“勾(gōu)当”,“中(zhōng)伤”应读成“中(zhòng)伤”。B.大部分形声字可以依据声旁定读音,如:“旗帜(zhì)”,“怨怅(chàng)”,“海鸥(ōu)”。C.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写,如:“逞辩”不能写成“逞辨”,“盘恒”不能写成“盘桓”。D.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走投无路”应写成“走头无路”,“无精打采”应写成“无精打彩”。2.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段学习心得,其中加点字词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学习时,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难缠的问题,让人停滞不前。每当这时,切莫焦躁,应是静下心来,耐心求索,说不定不用多久我们就能茅塞顿开了;若是心浮气躁,遇难就躲,不能前仆后继地去迎接挑战,最后的结果自是不言而喻了。A.停滞不前 B.茅塞顿开 C.前仆后继 D.不言而喻3.下面四句话选自某同学写的校运会宣传稿,其中表述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①校运会开幕式正在进行,你看那操场上人山人海、彩旗飘飘、欢呼声不断,真是壮观啊!②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参加校运会的师生总人数超过3000人左右,规模盛大,激动人心。③小李还清晰地记得好朋友小王参加运动会时对自己的评价。④通过这次校运会,我们对“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有了深入的理解,这句话也成了引领我们不断前进的班级座右铭。A.① B.② C.③ D.④4.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B、C、E的食物,能帮助我们的眼睛更好地工作。②我们还要避免长时间用眼:如连续看书不超过1小时,连续操作电子产品不超过半小时。③对于日常生活中因学习引起的视力衰退,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用眼来预防。④据报道,中国人群中近视眼的患病率很高,且近视人群有幼龄化趋势。⑤我们要避免近距离用眼,阅读时眼晴到书本间的距离应不小于30厘米。⑥大部分青少年视力衰退是由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不良用眼习惯引起的。A.⑥④③⑤②① B.⑥③④①⑤② C.④⑥③①⑤② D.④⑥③⑤②①5.下列句子中关于文化文学知识的介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乞巧节又叫少女节、七夕节,每年七月十五的晚上,古代女子常常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天上织女祈求织布绣花的技巧。B.古人见面常常行礼,并且会根据对方身份选择应行的礼。例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会用顿首礼,而臣子拜见君王则需要使用稽首礼。C.《战国策》是我国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编者是西汉的刘向,《唐雎不辱使命》选自其中。D.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一书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6.古诗文默写(共4分,每空1分)(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忠君爱国、渴望收复失地的心志。(2)人生在世,往往难得两全其美。当生命与正义不能共存时,孟子的选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我所欲也》综合性学习(共4分)小说是一种广受人们喜爱的文学样式。读好的小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千世界,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所以初2020班准备组织一次小说分享会,激发同学们阅读小说的兴趣。7.小信被安排为本次分享会拟写一则对联,但他只想到了上联,请你帮他补好下联。(2分)8.下表展示了本次分享会的两项活动,请你作为主持人为其拟写一段串词。(2分)活动一:精彩小说我推荐活动二:情景短剧我来演嘉宾:小阳同学嘉宾:小山同学团队内容:推荐名著《孔乙己》内容:范进中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与理解(共46分)(一)古诗文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生查子·独游雨岩①辛弃疾(宋代)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②。【注释】①雨岩:在江西永丰县西南博山附近。②桃花水:即桃花汛。农历二三月桃花盛开时节,冰化雨积,黄河等处水猛涨,称为桃花汛。9.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词上片写景,“天在清溪底”一句写俯瞰溪水的景象,“天上有行云”一句写仰望所见。B.首句“溪边照影行”点明了辛弃疾游人的身份,并直接写出了水之清。C.“人在行云里”一句意境清新活泼,景物处于变化中使画面充满了动感。D.“一曲桃花水”点出了词人游览的时间是在桃花盛开的时节,也表达了词人虽抗金志向无法实现,但在山水间找到了归宿的豁达之情。10.本期“跟着诗人拍视频”的活动中,小立想通过不同诗句拍摄辛弃疾,请你帮他完成拍摄脚本。(4分)诗句画面内容画面声音表达情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弓弦的巨响爱国豪情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人的高歌空谷的清响②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金主亮死,耿京①聚县山东,为掌书记②,即劝京决策南向③。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④,召见,嘉纳之。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乾道四年(1168年),知谭州兼湖南安抚⑤。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望陛下深思致盗之故,讲求根除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申饬⑥州县,以惠养元元为意⑦,有违法贪冒者,使诸司各扬其职,无徒按举小吏以应故事⑧,自为文过之地。”诏奖谕之。为大理卿时,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注释】①耿京:南宋抗金官员。②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③南向:指归附宋朝。④建康:南宋时期的行都。⑤安抚:指安抚使,是中国古代由中央派遣处理地方事务的官员。⑥申饬:饬令,指示。⑦以惠养元元为意:以仁爱百姓为本。⑧故事:节外生枝的事。11.下面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召见,嘉纳之”中的“之”和“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的用法不同。B.“悉”是会意字,从心,从采。本义详尽、详细,引申为全、都等意,文中“弃疾悉讨平之”的“悉”是全、都的意思。C.“为大理卿时”的“为”和“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的“为”字的意思相同,意为“为了”。D.“诏奖谕之”的“谕”和“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唐雎不辱使命》)的“谕”字的意思不同。1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A.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B.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C.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D.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3分)望陛下深思致盗之故,讲求根除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南宋宰相叶衡认为辛弃疾“慷慨有大略”,你赞同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材料一】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中国政府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并实施“动态清零”总方针,核心在于早发现、快速围堵、切断传播,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以良好的防控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与病毒共存”的“躺平”抗疫方法不可能“躺赢”,而且会付出惨痛代价,“动态清零”才是防控疫情的制胜法宝。《柳叶刀》杂志3月发表的一篇论文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间,全球超额死亡估计达1820万人,超额死亡率为每10万人120.3人;美国超额死亡率每10万人179.3人;中国超额死亡率仅为每10万人0.6人。今年3月以来,中国疫情防控经受住了严峻的防控考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得益于坚持科学的“动态清零”总方针。相反,当地时间5月12日,美国总统拜登通过白宫官网宣布,美国新冠肺炎累计死亡人数突破100万,标志着“一个悲剧性里程碑”,这就是美国“躺平”的悲惨下场。(摘自知乎网,有删改)【材料二】核酸检测分个检和混检,个检就是一人一管,混检大多是10人一管。单独检测是指独立检测每个样本中的核酸,混合核酸检测是指将多个样本混合在一起进行核酸检测。当混采检测结果为阴性时,代表混检的每个人都是安全的。如果出现阳性,相关部门会立即对该混采管的每个受试者暂时进行单独隔离,并重新采集单管拭子进行复核。在大规模筛选中,混合核酸检测有助于提高检测效率,短时间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最大程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及本地扩散风险,并且能降低核酸检测成本,结果和个检一样准确。随着国内防控经验的提高,混采模式已经成为目前新冠核酸检测中广泛使用的疫情防控筛查方法。(摘自搜狗百科,有删改)【材料三】收集好的核酸样本,将会被送往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的地方,检测流程可分为5个步骤:样本进入“传递窗”——灭活处理——开盖加样和核酸提取——扩增反应判断结果——高压灭菌。第一步,采集的检测样本如咽拭子或鼻拭子,在进入P3实验室前就得先进入一个特殊的窗口——“传递窗”。这个传递窗有不能同时打开的双重门,保证传递样本时带进去的空气被隔离在双重门中,实验室外的环境不受污染。第二步,样本在水浴箱经半个小时56℃的高温灭活,使病毒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使实验员在对样本进行检测时相对安全,但病毒蛋白的基因序列并没受到影响。第三步,进行开盖加样和核酸提取。第四步,提取的核酸送到核酸检测室内,加入扩增试剂中,通过荧光PCR仪进行RT-PCR反应,利用不同的温度进行变性、退火和延伸,每个循环采集荧光值,45个循环后绘制荧光曲线,用时约110分钟,实验员根据荧光曲线分析判断结果的阴性和阳性。第五步,实验过程产生的污物通过高压灭菌后,按相关普通医疗垃圾处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差错。因此,为保障检测的质量,检测结果将经历重重的复核与比对。实验员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进行每一次测试,不错过任何一个可疑样本。(选自龙跃梅《在P3实验室,新冠病毒被这样“揪出来”》有删改)15.【理解推断】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国政府推行的“动态清零”方针就是要确保早发现、快速围堵、切断传播、零感染。B.若核酸检测混检结果为阴性,则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就能排除。C.核酸样本在水浴箱经半个小时56℃的高温灭活,基因序列受到影响,使病毒蛋白不再有生理活性,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使实验员在对样本进行检测时相对安全。D.为保障检测的质量,核酸检测结果将经历重重的复核与比对,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样本。16.【迁移运用】小明同学特别羡慕西方某国学生不用像中国学生频繁进行核酸检测,并且他认为好几个人的检测样本放在一起,结果并不准确。因此,对于学校每次组织的核检,他总是态度敷衍且有怨言。请你结合材料说说要积极核检的理由,以此消除小明的疑虑。(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作品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半个父亲疼葛亚夫①这些年,感觉时间在不停提速,尤其是对父亲。在他身上,岁月的沙漠化一年深过一年,从牙齿到骨骼,他所有坚硬的部分,都迅速钝化、脆弱。走在路上,每遇见老人,我总会忍不住多看几眼。有时,还会从他身后追到身前……我总觉得,他是我父亲。②老了的父亲失去标识度和分辨率,老成所有老人的样子——干瘦,呆滞,不苟言笑。但年轻时,他棱角分明,一顶光头,哪怕在十里外咳嗽一声,我也辨得出是他。③小时候,我诨号“葛维搅”。维是辈分,搅是捣蛋,我的调皮“有口皆碑”。基本上,只要有摩擦,罪就在我,且总以我被父亲摁在地上摩擦结束。这俗套的剧情,常让我怀疑父亲是假的。那天,我跟着父亲压红芋,甚得他欢心。老师路过地头,随口说我两句。父亲顺手抄起扁担抽向我。我眼疾手快,但双腿没能跟上,被扁担上的铁钩钩到,划出一道血印。④我抱着腿,疼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蹦蹦跳跳。父亲捉住我,把我摁到地上,搅一把萋萋芽,嚼碎,敷在伤口上。我满耳都是父亲的吭哧声,我看见他的手,此刻竟然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⑤原来,当我疼时,父亲也在痛。我的一半疼痛,一直由父亲默默领受着。⑥父亲脾气暴躁,一半是母亲点燃的,一半是癣疾煎熬的。年复一年,一开春,癣就如同藤蔓在他身上开枝散叶。有一次,不知听谁说的,用烧红的铜钱烫,就能把癣斩草除根。一盏抽搐的灯火前,他捋起袖子,让我烧铜钱烫癣。我做不到!他就自己来。牙一咬,眉一竖,火红的铜钱往手臂上一摁。一股焦肉味吱吱乱窜,撕咬得灯火弓起腰,啃噬得我心如刀绞。⑦父亲拍拍我的头,满面春风地说,一点也不疼。我满脸是泪,痛得不能自已。⑧我从未想过,当父亲疼时,我也会痛。父亲的一半疼病,我愿默默领受。⑨做了父亲后,我回去得少了,但会经常念及父亲,想象我这个年龄时的他,想象孩子这个年龄的父亲。起初是做反面教材,警醒自己别像他。慢慢地,我谅解了父亲,开始与他和解。无论在基因上,还是在生活里,我身上都有他的影子。⑩前不久,父亲的腿不堪劳损,闹起罢工。我带他看医生,背他上楼、下楼。起初他很不适应,肌肤和骨骼都极不情愿地抗拒我。很快,他认了。回头看着背上老去的父亲,我心中不由得涌起一阵感动。回家时,他竟趴在我背上睡着了。在家门口,我扭头看他,他酣睡得像个孩子。或许,父亲有一半是我,我有一半是父亲。⑪家里的地板刚拖过,很滑。我和父亲摔成一团。父亲醒了,龇牙咧嘴地问我摔得痛吗?孩子一手扶着我,一手打地板,念念有词。我满面春风地对他们说,一点也不疼。⑫我和父亲,互换了三十年。(选自《读者》2021年24期)17.【梳理概括】请梳理全文情节,填写以下表格。(2分)时间情节我的心理或表现小时候父亲为我敷药,领受我的一半疼痛疼痛难耐,蹦蹦跳跳有一次父亲自己烫癣,拍拍我说一点也不疼①_______________前不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着父亲,心生感动18.【分析鉴赏】请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语。(5分)我满耳都是父亲的吭哧声,我看见他的手,此刻竟然比我的腿颤抖得还厉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分析探究】请简要概括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探究标题“半个父亲疼”的多重意蕴。(7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著阅读(共8分)【片段一】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片段二】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选自《傅雷家书》)20.【分析鉴赏】以下对作品以及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小说,作者是美国的斯诺,首次出版是在伦敦,书名为《西行漫记》。B.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我们首先可以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其次,我们可以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C.《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D.《水浒传》中宋江浔阳楼题反诗欲被处斩,李逵一马当先劫法场。元夜大闹东京后,途中听说宋江抢占了刘太公女儿,返回山寨后,他不仅砍倒杏黄旗,还大骂宋江。由此可见李逵是一个“爱憎分明,率真直爽”之人。21.【分析探究】楼适夷评价《傅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书中充满着教育智慧,读来发人深省,给人启迪。请你结合上面片段及原著,谈谈书中哪些教育理念对今天的青少年仍然有重要的意义。(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