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菁高中、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南菁高中、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南菁高中、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南菁高中、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南菁高中、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菁高中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钠离子在生命活动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物中的钠离子进入细胞需要经过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B.钠离子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有密切关系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蛋白质,与钠离子关系不大D.血浆中钠离子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钠离子的浓度对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对水和无机盐的调节,是基于保持细胞外液钠离子浓度,即保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详解】A、食物中的钠离子进入细胞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吸收和循环系统的运输,A正确;B、受刺激时,神经元膜外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使得膜外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与邻近未兴奋区域形成局部电流,神经冲动向未兴奋区域传导,B正确;C、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血浆蛋白和无机盐,C错误;D、血浆中钠离子含量降低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D正确。故选C。2.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蕾细胞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分别产生甜味和苦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觉到苦味和甜味的过程属于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B.味蕾细胞识别苦味分子后,膜内外发生电位变化C.在苦味物质中加大量糖后,人仍然能感觉到苦味D.味蕾细胞和与之相连的感觉神经末梢共同构成感受器【答案】A【解析】【分析】反射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活动多种多样,几乎全身的每一块骨骼肌和每一个内脏器官都有反射活动。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详解】A、感觉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感觉到苦味和甜味的过程只是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到达了大脑皮层,没有经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引起相应的行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错误;B、味蕾细胞识别苦味分子后,产生兴奋,膜内外发生电位变化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B正确;C、“甜不压苦”和“苦尽甘来”的生物学机制是:当动物摄入甜味物质,能在CeA产生甜的感觉,但该信息不能传至苦味中枢,所以甜不压苦;但如果摄入苦味物质,在GCbt产生苦的感觉,会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苦味神经元感觉更苦;同时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故在苦味物质中加大量糖后,人仍然能感觉到苦味,C正确;D、感觉器是机体感受环境刺激的装置,是感觉神经末梢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味蕾细胞和与之相连的感觉神经末梢共同构成感受器,D正确。故选A。3.当兴奋传到轴突末梢时,膜上的Ca2+通道开放形成的Ca2+电流将膜内的负电荷消除,才能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下图为某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的膜电位以及Ca2+电流随时间的变化。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的膜电位变化主要由Na+外流和K+内流导致B.该兴奋传递至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C.Ca2+电流传导至突触后膜引起膜电位发生变化D.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能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答案】D【解析】【分析】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形成的主要原因为K+外流;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形成的主要原因为Na+内流。【详解】A、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形成的主要原因为K+外流,而根据题干“膜上的Ca2+通道开放形成的Ca2+电流将膜内的负电荷消除,才能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故Ca2+参与了突触前膜电位变化,即突触前膜的膜电位变化主要Ca2+内流和K+外流导致,A错误;B、结合题图曲线,该兴奋传递至突触后膜,突触后膜膜内电位电位峰值仍为负值(-20mV),故膜两侧电位仍为内负外正,未产生动作电位,B错误;C、结合题干可知Ca2+参与的是突触前膜膜电位的变化而非突触后膜,故Ca2+电流无法传导至突触后膜,C错误;D、Ca2+内流能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促进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故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能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D正确。故选D。4.科学研究表明,含氮激素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含氮激素主要与膜受体结合、类固醇激素主要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来发挥调节作用。图示为含氮激素(第一信使)的作用机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AMP可能会对第一信使传递的信号产生放大作用B.图中“其他”可能包括基因的表达C.微量元素Mg摄入不足,会影响信息传递过程D.性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示过程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调节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但不直接参与代谢等特点。【详解】A、由图可得,cAMP作为第二信使,可能会对第一信使传递的信号产生放大作用,A正确;B、图中“其他”可能是调控基因的表达,B正确;C、Mg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D、性激素是固醇,根据题意可知,其作用机制与图示过程不同,可能是性激素能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来发挥调节作用,D正确。故选C。5.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是由酪氨酸激酶基因Btk突变导致的一种免疫失调病。发病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种B细胞都具有识别、摄取、加工、处理抗原的功能B.XLA患者可通过适时适量注射丙种球蛋白、免疫增强剂或进行骨髓移植进行治疗C.与正常人相比,XLA患者非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监视功能明显减退D.XLA患者体内原B细胞、前B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人【答案】B【解析】【分析】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其中免疫防御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2、题图分析:由图可知,当原B细胞中酪氨酸激酶基因Btk突变后,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前B细胞发育成浆细胞受阻,使体内浆细胞数显著减少,丙种球蛋白含量显著减少。【详解】A、由题图分析可知:原B细胞具有识别、摄取、加工、处理抗原的功能,前B细胞仅具有识别抗原,分化为浆细胞的功能,A错误;B、XLA患者无丙种球蛋白产生,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可使用免疫增强剂来提高免疫力,可直接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也可进行骨髓移植产生正常细胞取代异常细胞执行功能,B正确;C、患者是B细胞发育受阻无丙种球蛋白产生,与正常人相比,XLA患者非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监视功能无明显差异,防御功能显著减退,C错误;D、由题意可知,XLA患者是由于前B细胞发育受阻,因此不能分化为浆细胞,而无丙种球蛋白产生,所以患者体内原B细胞、前B细胞的数量正常,浆细胞、丙种球蛋白等的数量显著低于正常人,D错误。故选B。6.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中的内源激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下图为小麦种子形成过程中几种激素含量和鲜重的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据图推测,玉米素可能属于细胞分裂素类激素B.GA和IAA含量变化可能与其调节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和积累有关C.研究发现小麦籽粒成熟期脱落酸含量增加,可能与籽粒的休眠有关D.籽粒成熟后总重量减少主要是由于细胞呼吸强度大,有机物消耗多【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分布在根尖);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分布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详解】A、植物受精作用完成后种子开始发育,细胞有丝分裂旺盛,据图分析可知,玉米素应该为细胞分裂素类激素,A正确;B、图中,在种子充实期内,GA、IAA含量增加并得到最高值,种子鲜重快速增加,所以能够调节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和积累的激素可能是赤霉素和生长素,B正确;C、研究发现小麦籽粒成熟期脱落酸含量增加,说明脱落酸与籽粒的脱落和休眠有关,C正确;D、籽粒成熟后总重量减少,即鲜重减少,说明主要是由于自由水含量减少导致的,D错误。故选D。7.科研人员测定了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某野生型植物种子萌发率随ABA浓度变化的情况,结果如图1所示。光敏色素蛋白有两种形式,即无活性的Pr形式和有活性的Pfr形式,两者相互转化机制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A.在该植物种子萌发时ABA与赤霉素的作用效果相反B.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光信号能缓解一定浓度的AB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光照条件下突变型不萌发种子的光敏色素蛋白为Pfr形式D.推测Pfr形式光敏色素蛋白介导的生理反应包括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答案】C【解析】【分析】赤霉素的作用:(1)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2)促进细胞分裂与分化;(3)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详解】A、脱落酸(ABA)在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可以维持种子的休眠,而赤霉素(GA)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因此在植物种子萌发时ABA与赤霉素的作用效果相反,A正确;B、据实验结果图1可以推测,光照减弱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其依据是在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浓度ABA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大于突变体种子的萌发率,B正确;CD、结合实验结果,推测光照条件下突变体相对于野生型对ABA的作用更敏感,机理为在光照条件下,野生型种子的光敏色素蛋白接受光信号转变为有活性的Pfr,Pfr降低了野生型种子对ABA的敏感性,而突变体中缺乏功能性光敏色素蛋白,所以不能感受光信号刺激,因而对ABA更为敏感,从而降低了种子萌发率,C错误、D正确。故选C。8.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个体数量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变动调节恢复至平均密度以适应密度限制。以下不属于种群针对密度效应进行变动调节的是()A.池塘内的锥体螺在密度过大时产卵少,繁殖率低B.蝌蚪在密度过高时产生一种毒素,能限制蝌蚪的生长C.玉米种植密度过大会降低单株产量,限制总产量D.捕食关系使种群变动过程中趋向恢复至平均密度【答案】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种群密度效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个体数量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相邻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种群变动调节恢复至平均密度以适应密度限制,种群的密度效应类似于负反馈调节,结果是种群数量趋于平衡和稳定。【详解】A、池塘内的锥体螺在密度过大时产卵少,繁殖率低,使得种群数量恢复至平均密度以适应密度限制,属于密度效应调节,不符合题意,A错误;B、蝌蚪在密度过高时产生一种毒素,能限制蝌蚪的生长,使种群数量降低,属于密度效应调节,不符合题意,B错误;C、玉米种植密度过大会降低单株产量,种子减少导致后代数量减少,属于密度效应调节,不符合题意,C错误;D、种群密度效应,是种群内部的种内关系,因此种间捕食关系的调节不属于密度效应调节,符合题意,D正确。故选D。9.在苏格兰岩岸上,人们常常可以同时发现大小两种藤壶。生态学家对两种藤壶的分布和存活情况进行了监测和调查,发现两种藤壶的幼虫可以在潮间带较大范围内定居,但是,成体仅在有限的范围内存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影响大藤壶和小藤壶成体栖息地分布是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由图可知,两种藤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垂直结构,二者生态位完全不同C.小藤壶的生态位可向下延伸至大藤壶分布区,但是来自大藤壶的竞争,将小藤壶限制在实际生态位空间,减少了2种藤壶各自可利用资源,不利于二者的生存D.科研人员一般选用抽样检测方法调查藤壶的种群密度【答案】A【解析】【分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因此,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详解】A、大藤壶在潮间带均可生存是环境因素决定的,小藤壶只能在较高处生存是与藤壶的种间竞争导致的,因此影响大藤壶和小藤壶成体栖息地分布是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正确;B、由图可知,两种藤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垂直结构,二者生态位有部分重叠,B错误;C、小藤壶的生态位可向下延伸至大藤壶分布区,但潮间带下部小藤壶种群密度低是被捕食和自身生长特点及环境影响的结果,利于二者的生存,C错误;D、藤壶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藤壶的种群密度,D错误;故选A。10.下图1表示某淡水养殖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2表示碳循环过程,其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图1的各种生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B.图2中碳元素以CO₂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①②③④C.流经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D.若乌鱼的食物有1/5来自小型鱼类,4/5来自虾类,则理论上乌鱼每增加100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水草28000g【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食物网,食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图中水草是生产者,其余的都是消费者;图2为碳循环示意,由于生产者和大气二氧化碳之间为双箭头,并且所有生物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图A是大气二氧化碳库,B是生产者,则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详解】A、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图1中不包括分解者,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A错误;B、由于生产者和大气二氧化碳之间为双箭头,并且所有生物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图A是大气二氧化碳库,B是生产者,图2中碳元素以CO2形式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流动,包括图中的①②③④,B正确;C、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流经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能量,C错误;D、图2表示食物网,底栖动物和虾类均以水草为食,虾类又以底栖动物为食,若乌鱼的食物有1/5来自小型鱼类,4/5来自虾类,则理论上乌鱼每增加100g体重,能量传递效率按照20%计算,则至少需要消耗水草100×1/5÷20%÷20%÷20%+100×4/5÷20%÷20%=4500g,D错误。故选B。11.近年来,许多城市大力兴建人工湿地,以助力海绵城市的建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兴建湿地时需考虑对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遵循协调原理B.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能为湿地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C.种植富集重金属能力强的沉水植物可以净化水质,但收割后需无害化处理D.人工湿地的建立充分考虑了物种的多样性,可通过自我调节保持长期稳定【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2、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系统的自我组织、自我调节为基础,遵循着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详解】A、协调原理是指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等问题;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兴建湿地时需考虑对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遵循整体原理,A错误;B、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需要经过微生物将其分解为无机物才能被植物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不能被利用,B错误;C、生活污水中的重金属可以利用富集能力强的沉水植物吸收并及时收割和无害化处理,若不及时处理,沉水植物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造成二次水体污染,C正确;D、人工湿地的建立充分考虑了物种的多样性,但是人工湿地只能净化一定量的污水,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还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D错误。故选C。12.在传统酿酒过程中,若发酵过头往往会形成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酿制米酒时,将糯米蒸熟后立即拌入酒曲,有利于防止杂菌污染B.若发酵后期气温适当升高,发酵液表面菌膜形成速度可能更快C.“酿酒不成反成醋”可能是发酵容器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的结果D.发酵后期可能pH过低,抑制醋酸菌继续利用糖类物质进行发酵【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可参与果酒的制作。当氧气和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详解】A、酿制米酒时,将糯米蒸熟后立即加入酒曲,容易杀死酵母菌种,A错误;B、酒精发酵是无氧,醋酸菌需要氧气,只有温度升高醋酸菌不能形成菌膜,B错误;C、“酿酒不成反成醋”可能是发酵容器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生产醋酸的结果,因为醋酸菌是好氧菌,C正确;D、发酵后期可能由于醋酸导致pH值过低,抑制醋酸菌发酵,不利于醋酸形成,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13.将由2种不同的抗原分别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分子,在体外解偶联后重新偶联可制备双特异性抗体,简称双抗(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涉及细胞融合、选择培养基筛选等过程B.单抗也可以与药物、细胞因子等交联,用于靶向治疗肿瘤C.筛选双抗时需使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所使用的2种抗原D.同时注射2种抗原可得到产双抗的B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1、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然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2、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3、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4、进行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5、用培养基培养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或将其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需要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A正确;B、单抗也可以与药物、细胞因子等交联,用于靶向治疗肿瘤,B正确;C、在两种不同的抗原刺激下,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不同的浆细胞分泌形成两种抗体,故筛选双抗时需使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所使用的2种抗原来进行抗原抗体检测,从而实现对双抗的筛选,C正确;D、同时注射2种抗原可刺激B细胞分化形成能分泌不同抗体的浆细胞,但不能分化成产双抗的浆细胞,D错误。故选D。14.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用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在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下图记录了生物反应器中紫草细胞产量、紫草素产量随培养时间发生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紫草叶肉细胞须经脱分化处理后才可以加入反应器中培养B.反应器中紫草细胞的生长呈现S形增长规律C.细胞数量与细胞所处的生长期都能影响紫草素的产量D.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和适宜的光照【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过程。它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详解】A、紫草素是从紫草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提取得到的,所以生产前需将离体的紫草细胞进行脱分化,以获得大量的紫草愈伤组织细胞,A正确;B、据图可知,反应器中紫草细胞开始生长较慢,经过适应期,然后进入稳定期,细胞的生长呈现S形增长规律,B正确;C、从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器中紫草细胞的数量增长呈“S”形增长;原因是开始生长较慢,要经过适应期,然后进入稳定期,细胞的数目才能相对稳定;在这个时期紫草细胞要产生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紫草素,所以说紫草素产量的高低与紫草愈伤组织细胞的数目和生长期有关;故紫草素产量的高低与紫草愈伤组织细胞的数目和生长期有关,C正确;D、培养过程中经过脱分化后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应不断补充氧气,但无需提供光照,D错误。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计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刚被救出的伤者,其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也会影响醛固酮的分泌C.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垂体中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答案】AB【解析】【分析】1、渗透压:(1)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4)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包括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渗透压、温度及pH等多个方面的相对稳定。【详解】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有利于增加伤者体内的液体含量,促进排尿,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A正确;B、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钠吸收,对钾排放。刚被救出的伤者,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血钾浓度上升,促进醛固酮的分泌,B正确;C、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导致体内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渗透压恢复正常,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可知,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高所致,D错误。故选AB。16.下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总面积为:能量流动部分简图,Ⅰ、Ⅱ、Ⅲ代表该生态系统的三个营养级,括号中数值表示一年内的能量转化值(单位:百万千焦/平方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百万千焦B.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C.湖泊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D.如果被重金属污染,图中Ⅰ的生物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答案】B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另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这样,能量就流入了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初级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中一些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详解】A、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第Ⅰ营养级为生产者,其总能量=(3.0+11.8+42.5+60.3)×10000=117.6×10000=1.176×106(百万千焦),A正确;B、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8÷117.6×100%=10.03%,B错误;C、负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湖泊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就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C正确;D、重金属沿着食物链有生物富集作用,图中Ⅲ代表的生物营养级最高,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D错误。故选BD。17.甘薯长期营养繁殖会导致病毒蔓延,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甘薯茎尖培养获得脱毒苗,使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脱毒流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茎尖材料消毒时,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s后需再用无菌水冲洗B.诱导组织培养时需更换培养基,通常使愈伤组织先生根再出芽C.病毒检测时可用抗毒血清进行免疫检测,呈阳性反应则为带毒苗D.生根试管苗在温室炼苗后,应连带培养基栽植于肥沃疏松基质中【答案】BD【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病毒在作物体内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差。早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植物顶端分生区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切取一定大小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就有可能不带病毒,从而获得脱毒苗。【详解】A、茎尖材料消毒时,需用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消毒后再用无菌水冲洗,冲洗掉次氯酸钠,以免长时间作用破坏细胞,A正确;B、脱分化和再分化使用的培养基不同,通常使愈伤组织先生芽再生根,B错误;C、病毒含有特定的蛋白质抗原,可利用抗毒血清进行检测,C正确;D、生根试管苗在培养箱内生长几日,用流水清洗掉根部的培养基后,将幼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待其长壮后再移栽入土,D错误。故选BD。18.下图表示科学家通过植物细胞工程,培育“矮牵牛—粉蓝烟草”杂种植株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过程①和②需要在浓度为0.5g/mL蔗糖溶液中用酶解法处理适宜时间B.③过程可以用PEG诱导融合,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细胞壁C.“矮牵牛—粉蓝烟草”为二倍体植株,培育过程中需使用选择培养基D.⑤过程培养基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等,培养过程中需更换培养基【答案】BD【解析】【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1)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2)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详解】A、过程①和②表示用酶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该过程若在0.5g/mL蔗糖溶液中处理会导致原生质体渗透失水,A错误;B、③过程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该过程可以用PEG诱导融合,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细胞壁,B正确;C、该培育过程利用二倍体矮牵牛和二倍体粉蓝烟草通过细胞融合获得的,“矮牵牛—粉蓝烟草”是异源四倍体杂种植株,C错误;D、⑤过程培养基需要添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等,由于两者的使用顺序和配比会影响分化方向,故培养过程中需更换培养基,D正确。故选BD。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60分。19.阿尔茨海默病(AD)以语言、学习、记忆等认知能力受损为特征,是老龄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AD两大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导致脑内形成斑块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两种情形均会引起神经元凋亡。(1)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状态是________,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发生逆转。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________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兴奋在________处的传递速率下降,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2)研究发现,淀粉样蛋白斑块是由Aβ在细胞外聚集而成的。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探究了Aβ的聚集对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实验组处理如下: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β—淀粉样蛋白提取物,一段时间后,刺激小鼠的海马区域(与记忆相关),结果如图甲所示。该实验中对照组处理为________,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3)糖尿病患者同样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研究发现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结合后,可通过一定途径可减少Aβ生成,并加速Aβ清除。据此分析糖尿病是AD最强风险因素的原因是________;Aβ寡聚体可以与神经元结合,使胰岛素受体从细胞膜上脱落,说明Aβ对糖尿病存在________调节。(4)进一步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记忆力减退还与大脑海马神经元中蛋白Tau过度磷酸化有关,细胞自噬能促进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降解,该过程受蛋白激酶cPKCy的调控。已知高糖条件下,蛋白激酶cPKCy能提高细胞自噬水平,血糖浓度正常时,蛋白激酶cPKCy对自噬水平无明显影响。为验证该作用机理,以小鼠等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记忆能力,连续5天测量4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结果见图乙。逃避潜伏期与记忆能力呈负相关,实验中的糖尿病记忆力减退模型鼠(TD小鼠)通过注射药物STZ制备。图乙中a、b两条曲线所对应的实验动物分别是________(填标号)。①正常小鼠②TD小鼠③敲除cPKCγ基因的小鼠④敲除cPKCγ基因的TD小鼠【答案】(1)①.内负外正②.突触前膜(轴突末梢)③.突触(2)①.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生理盐水②.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会导致突触后膜的兴奋性下降(3)①.糖尿病导致清除Aβ途径减弱,Aβ积累引起AD②.正反馈(4)④、②【解析】【分析】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2两种类型,多饮、多尿、多食是其共同外在表现。1型糖尿病由胰岛功能减退、分泌胰岛素减少所致,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发病,我国的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2型糖尿病很常见,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但确切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明确。【小问1详解】神经元未受刺激时,处于静息状态,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产生的能量减少,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需要能量,故引起了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效率下降。【小问2详解】要探究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对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有无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故对照组的处理应该是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生理盐水,实验组应该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β-淀粉样蛋白提取物。根据实验结果可知,β-淀粉样蛋白会导致突触后膜电位的相对幅度下降,说明β-淀粉样蛋白会导致突触后膜的兴奋性下降。【小问3详解】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结合后,可通过一定途径可减少Aβ生成,并加速Aβ清除,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或受体减少,导致清除Aβ途径减弱,Aβ积累引起AD。Aβ寡聚体可以与神经元结合,使胰岛素受体从细胞膜上脱落,导致细胞接受胰岛素信号能力受阻,加重糖尿病,说明Aβ对糖尿病存在正反馈调节。【小问4详解】逃避潜伏期与记忆能力呈负相关,图乙中a、b两条曲线后期逃避潜伏期较长,说明记忆力较差。蛋白Tau过度磷酸化,导致记忆力减退,细胞自噬能促进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降解。蛋白激酶cPKCγ促进海马神经元自噬,所以敲除cPKCγ基因后,细胞自噬过程受阻,记忆力减退。图中a曲线逃避潜伏期最长,说明记忆力最差,对应敲除④cPKCγ基因的TD小鼠,b曲线对应②TD小鼠,其cPKCγ基因正常,逃避潜伏期低于敲除cPKCγ基因的TD小鼠。d对应正常小鼠,c组对应敲除cPKCγ基因的小鼠。20.密植条件会引起植物相互遮阴导致植株感受到的光照质量发生改变,从而激发植株的避阴反应。“避阴反应”调控机理的研究,可为耐密植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低红光(R)/远红光(FR)值减小原因是________。R/FR变化引起植物的“避阴反应”可使植物制造更多有机物的原因是________。(2)研究表明“避阴反应”的调控机理是光敏色素B感知R/FR的变化后,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控制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在IAA和GA3的作用下,细胞发生一定的变化,图中a是指________。GA3还可作用于D蛋白调控“避阴反应”,据图可知,低R/FR情况下植物体中D蛋白含量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图中b代表________(选填“+”或“-”)(3)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会从叶肉细胞表面移动到细胞侧壁,叶绿体的宽面与光照方向平行,将光损伤降低至最小,该现象称为叶绿体的“AR反应”。研究表明,向光素的PHOT2与“AR反应”有关。验证此研究结论的实验思路是:①取X__和PHOT2突变体的拟南芥叶肉细胞,显微镜观察并记录正常光照下两种拟南芥细胞中叶绿体的存在状态与分布位置:②分别给予相同的Y__照射,观察两种拟南芥细胞中叶绿体的存在状态与分布位置:③若出现下表实验结果说明结论正确,请补充完善实验结果记录表。叶绿体的分布叶绿体的存在状态正常光照Y照射正常光照Y照射X正常分布a__b__c__PHOT2突变体正常分布正常分布宽面与光照方向垂直宽面与光照方向垂直进一步研究可发现,叶绿体的移动及移动后的锚定与细胞质中的________有关。(4)与动物激素相同,植物激素也是调节生命活动的________分子,在细胞中同样有接受它的受体。从上述植物避阴反应的机理可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________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答案】(1)①.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吸收红光②.“避阴反应”使茎和叶柄发生的变化有利于植株捕获更多的光能(合理即可)(2)①.促进②.伸长③.降低④.-(3)①.X:野生型②.Y:强光③.a:移动到细胞侧壁④.b:宽面与光照方向垂直⑤.c:宽面与光照方向平行⑥.细胞骨架(4)①.信息②.激素调节【解析】【分析】遮阴反应是指阳生植物受到周围植物遮蔽时,茎伸长速度加快,使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的现象。该现象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体现,有利于捕获更多的光,提高植物遮阴时光合作用强度,为生长发育提供物质能量的生理意义。【小问1详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时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自然光被植物滤过后,其中红光(R)/远红光(FR)的值减小。R/FR的变化可引起茎伸长速度加快,株高和节间距增加,叶柄伸长,有利于捕获更多的光能,生成更多的NADPH和ATP,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从而制造更多有机物。【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光敏色素B感知R/FR的变化后,促进控制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在IAA和GA3的作用下,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图中GA3还可作用于D蛋白调控“避阴反应”,据题意D蛋白抑制避阴反应,而GA3可作用于D蛋白促使植物发生避阴反应,故b为“-”,低R/FR情况下植物体中D蛋白含量降低,抑制D蛋白的产生从而减弱D蛋白对遮阴反应的抑制作用。【小问3详解】由题干可知,该实验目的是验证PHOT2与调节叶绿体的“AR反应”有关,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PHOT2有无(或拟南芥不同品种植株),因变量为拟南芥细胞中叶绿体的存在状态与分布位置。为达到实验目的,应该选取野生型和PHOT2突变体的拟南芥叶肉细胞做实验,其中野生型作为对照组,PHOT2突变体作为实验组。首先在正常光照下记录两种拟南芥细胞中叶绿体的存在状态与分布位置,然后分别对这两组给予相同强度的强光照射,保证单一变量,再次观察两种拟南芥细胞中叶绿体的存在状态与分布位置。若野生型拟南芥叶肉细胞在正常光照下叶绿体正常分布,宽面与光照方向垂直,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移动到细胞侧壁,且宽面与光照方向平行;PHOT2突变体拟南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在正常光照和强光照射下,叶绿体的存在状态与分布位置无明显差异(或都正常分布,宽面与光照方向垂直),则可说明PHOT2突变体拟南芥因缺少PHOT2而无法调节叶绿体的“AR反应”,即结论正确。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小问4详解】与动物激素相同,植物激素也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在细胞中同样有接受它的受体。从上述植物避阴反应的机理可知,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21.盐碱水绿色养殖技术被列入《2020年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行动方案》,其模式是通过在盐碱地区开挖池塘,经淡水或降雨压碱后,土壤盐分淋溶到池塘中,使其变成耕地,实现生态修复,池塘中的盐碱水开发应用于水产养殖,实现渔农综合利用,让昔日一块块白色荒漠的盐碱地变身为鱼虾满池的鱼米绿洲。(1)黄河三角洲某地区根据上述原理,“抬田挖塘”建立的台田模式如下图所示:“抬田挖塘”是在低洼盐碱地上按一定的比例开挖池塘,并将开挖池塘的土垫在台田上,由于_____________会使台田的无机盐减少,pH_____________,两三年后台田上就可以种植棉花、黑枸杞等农作物了。台田及池塘四周要种植多种草本植物以保护池坡,按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对种植这些植物在布局上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2)池塘养殖技术需根据养殖动物习性需要、盐碱地条件和不同的模式开挖池塘,该技术流程包括①池塘水质分析与改良、②养殖尾水处理、③养殖品种选择、④养殖水循环利用。合理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用数字表示)。青海某盐碱水池塘选择土著品种青海湖裸鲤作为养殖对象,某研究小组对该池塘生态系统中4类不同生物A、B、C、D消化道内食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组成A青海湖裸鲤浮游动物乙B底栖动物丙浮游植物甲、浮游动物乙C浮游植物甲/D浮游动物乙浮游植物甲表中生物可形成的食物链(网)为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研究表明,盐碱水养殖青海湖裸鲤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均显著低于淡水组养殖,从能量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3)池塘养殖尾水的处理是盐碱水收集调控的重要环节,养殖尾水除了富含盐碱,还富含氮、磷和有机物等,不能随意排放。某科研团队以前期研究获得的3株微藻为对象,筛选适合养殖尾水净化处理的藻种。请完成下表:主要实验步骤的目的简要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供试藻种的确定选择分离自①_____________中的小球藻JY-1、小球藻SY-4以及链带藻SH-1为供试藻种。微藻的盐度耐受性研究②_____________,据此配制不同盐度梯度的培养基,将等量的3株供试藻种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中在培养一周,用③_____________对藻细胞进行显微计数,发现小球藻JY-1、SY-4的细胞含量皆高于链带藻SH-1的细胞含量。④_____________小球藻JY-1、SY-4和链带藻SH-1对养殖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36%、41.51%和49.74%;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3.51%、82.4%和94.1%。藻种初步确定初步确定3株微藻中的⑤_____________为净化养殖尾水理想藻种。(4)盐碱地农业种植、养殖循环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够改良盐碱,恢复生态,设计好的高效农渔业综合园区也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价值。【答案】21.①.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冲刷)②.降低③.距离池塘由近及远,种植植物的耐盐碱能力依次减弱22.①.①③②④②.③.(盐碱水养殖条件下,青海湖裸鲤的蛋白质、糖、脂质等物质分解所获)能量更多用于渗透调节与酸碱调节,而非生长23.①.养殖尾水②.测试养殖尾水盐度范围③.血球计数板④.微藻对养殖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测定⑤.小球藻JY-124.间接(价值)和直接【解析】【分析】1、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小问1详解】分析题目中的信息可知,“抬田挖塘”是将开挖池塘的土垫在台田上,使台田增高,不再低洼,也不会再有积水,而且自然降水和灌溉水会将台田的无机盐冲刷到池塘,台田的无机盐减少,pH降低,从而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的是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等因素,在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因此在池塘周围种植植物时可按距离池塘由近及远,种植植物的耐盐碱能力依次减弱。【小问2详解】池塘养殖技术需根据养殖动物习性需要、盐碱地条件和不同模式开挖池塘,该技术流程为①池塘水质分析与改良、③养殖品种选择、②养殖尾水处理、④养殖水循环利用。根据表格分析:C浮游植物甲是生产者,再根据消化道中的食物组成确定消费者的类型判断,C浮游植物甲被B底栖动物丙和D浮游动物乙所捕食,而D浮游动物乙又是B底栖动物丙和A青海湖裸鲤的食物,由此可确定食物链为。盐碱水养殖条件下,青海湖裸鲤的蛋白质、糖、脂质等物质分解所获能量更多用于渗透调节与酸碱调节,而非生长,因此盐碱水养殖青海湖裸鲤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均显著低于淡水组养殖。【小问3详解】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微藻的种类、不同盐度梯度的培养基,因变量为养殖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实验步骤为:供试藻种的确定:选择养殖尾水中的小球藻JY-1、小球藻SY-4以及链带藻SH-1为供试藻种。微藻的盐度耐受性研究:测试养殖尾水盐度范围,据此配制不同盐度梯度的培养基,将等量的3株供试藻种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中在培养一周,用血球计数板对藻细胞进行显微计数,发现小球藻JY-1、SY-4的细胞含量皆高于链带藻SH-1的细胞含量。微藻对养殖尾水中氮磷去除效果的测定:小球藻JY-1、SY-4和链带藻SH-1对养殖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36%、41.51%和49.74%;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3.51%、82.4%和94.1%。藻种初步确定:小球藻JY-1养殖尾水中总氮的去除率最高,可以初步确定3株微藻中的小球藻JY-1为净化养殖尾水理想藻种。【小问4详解】改良盐碱,恢复生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设计好的高效农渔业综合园区也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22.三峡水库运行后,沿岸的生态系统平衡遭到了巨大挑战。水位周期性涨落形成了消落带,水土流失导致植被难以生长。有学者提出桑树抗干旱、耐水淹,有望作为消落带生态系统恢复候选植被。同时,利用微生物菌肥,可促进桑树在消落带中生长。为分离、筛选产吲哚乙酸的桑树根际细菌,并检测对不同环境耐受性,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操作。步骤一:样品的采集与保存:将紧贴桑树根表的土壤作为桑树根际土壤,收集至无菌封口袋中编号,4℃保存备用。步骤二:桑树根际细菌的分离:利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如图。步骤三:桑树根际细菌的纯化:将上述平板置于28℃培养箱中培养,逐日观察。待平板上长出新菌落后进行纯化培养。步骤四:筛选产吲哚乙酸(IAA)的根际细菌。结果如下图(IAA溶液与Salkawski发生显色反应,呈粉红色)。A:?B:?C:HGS7菌株发酵液+SalkawskiD:HWS1菌株发酵液+Salkawski步骤五:检测菌株对不同环境耐受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一中从根表土壤取样,不从深层土壤取样,其原因是____。(2)步骤二图中的液体量分别是____、____,涂布时所采用的工具是____。(3)步骤三中需将平板倒置培养的原因是____。(4)步骤四中A、B的处理分别表示____、____,初步判断____(HGS7/HWS1菌株)产IAA的能力更强。(5)步骤五的结果如下图(OD值表示菌体浓度)。HGS7、HWS1两种菌株中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的是____,理由是____。(6)施用筛选出的根际细菌能促进桑树生长的原因有____;与施用化学肥料相比,施用微生物菌肥的优点是____。【答案】(1)根表土壤中存在目标菌株的概率大(2)①.9②.0.1③.涂布器(3)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入培养基(4)①.液体培养基+Salkawski②.IAA+Salkawski③.HWS1菌株(5)①.HWS1菌株②.相同盐浓度、pH以及温度下,HWS1菌株的生长量高于HGS7菌株(6)①.筛选出的根际细菌能够为桑树提供生长素和无机盐离子等②.减少环境污染、节约成本【解析】【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通常把这种单菌落当作待分离微生物的纯种。(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小问1详解】根表土壤中存在目标菌株的概率大,故步骤一中从根表土壤取样,不从深层土壤取样。【小问2详解】步骤二是利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进行梯度稀释时的一般操作是将1mL菌液移入盛有9mL的无菌水中,取0.1mL的菌液用于涂布。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时所采用的工具是涂布器。【小问3详解】为了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入培养基,需将平板倒置培养。【小问4详解】为了筛选产吲哚乙酸(IAA)的根际细菌,可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的设置可评估实验条件改变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该实验可设置两个对照组A:液体培养基+Salkawski、B:IAA+Salkawski,CD属于实验组。IAA溶液与Salkawski发生显色反应,呈粉红色,CD两组中,D组粉红色颜色最重,故HWS1菌株产IAA的能力更强。【小问5详解】相同盐浓度、pH以及温度下,HWS1菌株的生长量高于HGS7菌株,故HWS1菌株对环境适应性较强。【小问6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