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封丘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新乡市封丘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新乡市封丘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新乡市封丘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新乡市封丘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封丘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终结性评价测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50分,答题时间为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寶卖,枝多越鸟啼。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差手自携。”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宜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项正确;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排除B项;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生活在北京地区,排除C项;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故命名为“蓝田人”,排除D项。故选A项。2.历史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的一组图片可用于探究()炭化稻粒猪纹陶钵骨耜干栏式建筑复原图A.远古的神话传说 B.半坡居民的生活C.夏商周的更替 D.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中所示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典型代表,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耜耕地,居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会制造陶器等,D项正确;远古的神话传说主要是讲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排除A项;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原始农耕居民生活,未说明早期王朝的更替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3.歌曲《我的中国心》唱道:“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海内外的华人都是华夏儿女。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A.盘古 B.女娲 C.黄帝、炎帝 D.大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黄帝和炎帝。华人(不仅汉族)自称为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C项正确;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与材料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4.《淮南子·齐俗训》记载:尧治天下时,“其导万民也,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A.生产食物多样 B.开始精耕细作 C.受到气候限制 D.生产因地制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可知,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行业,这体现了生产因地制宜,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行业多样性,排除A项;原始农业不是精耕细作,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原始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5.《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记载:西周“……立七十一国”。这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各诸侯的兵力 B.巩固周王朝的统治C.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意思是封立亲戚(周王室的同族)建立邦国,以各邦国来保卫周王室,B项正确;分割各诸侯的兵力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项;西周还没确定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6.青铜器文化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核心。古代工匠秉持着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铸造了下图所示两件绝世的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青铜器文化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核心,商朝铸造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它们是青铜器的代表,B项正确;夏朝铸造了二里头遗址铜鼎,周朝铸造了毛公鼎,秦朝不属于夏商周时期,排除ACD项。故选B项。7.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城市出现了农业、手工业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这反映了当时()A.周王室的地位下降 B.手工业生产工艺成熟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D.诸侯国之间战事不断【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出现了农业、手工业商品交换市场,使得金属货币被广泛使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未涉及政治方面的内容,排除A项;题干有涉及到手工业商品交换市场,未涉及到手工业生产工艺,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未涉及春秋的纷争,排除D项。故选C项。8.都江堰的各个子系统功能各异,协调配合,合理布局,因势利导,在没有闸门设施的情况下,解决了旱涝问题。这一伟大工程的设计者是()A.齐桓公 B.秦孝公 C.李冰 D.晋文公【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都江堰的各个子系统功能各异,协调配合,合理布局,因势利导,在没有闸门设施的情况下,解决了旱涝问题”和所学可知,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它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C项正确;齐桓公是春秋的首霸,排除A项;秦孝公是秦国在危急存亡之秋适时而生的天才领袖,是秦国国政变法图强的最大推动力,是夯实整个大秦帝国的基石君主,排除B项;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排除D项。故选C项。9.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答案】C【解析】【详解】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由材料“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可见爷爷的言论体现了好坏转化的关系,与道家的辩证法思想最接近,故C项正确;儒家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排除A项;法家思想主张是以法治国,排除B项;墨家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排除D项。故选C项。10.秦朝的传国玉玺是用蓝田玉雕琢而成的,上刻文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采用的是当时全国规范通用的文字字体。据此可知,这八个文字的字体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八个字采用是当时全国规范通用的文字字体”和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C项正确;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排除A项;金文,是指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排除B项;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传国玉玺上的文字并非隶书,排除D项。故选C项。11.贾谊的《过秦论》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贾谊指出,“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项羽起义 D.刘邦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由于秦朝的暴政,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被后世史家形容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B项正确;国人暴动在西周而不在秦朝,项羽、刘邦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的发展,排除ACD项。故选B项。12.《史记》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建立刺史制度C.发兵北击匈奴 D.颁布“推恩令”【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这是说,诸侯国图谋不轨,背叛中央,为此,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诸侯国越来越小,中央集权加强了,D项正确;“诸侯叛逆,小者不轨于法”,这体现的是诸侯国的威胁,不能体现尊崇儒术、北击匈奴,排除AC项;刺史制度的任务之一是监督地方豪强,排除B项。故选D项。13.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A.中央牢牢控制地方 B.社会局面安定和谐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后期政治的一大特点是外戚、宦官权力的起伏消长,因为皇帝年幼登基后,一般由皇天后主持朝政,太后依靠父兄辅政,久而久之形成了外戚专权,皇帝成年后,又联合身边的宦官开始争夺大权,这样又导致了宦官专权,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未涉及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问题,排除A项;东汉后期,由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社会动荡不安,排除B项;母后主政皇帝无权,仅仅是片面反映图示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4.黄巾起义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揭开了序幕,同时也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国家纲纪衰败。据此可知,黄巾起义()A.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B.消除了社会矛盾C促使光武中兴局面出现 D.削弱了地方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失所、国家纲纪衰败”可知,这些均削弱、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它走向衰亡,因此,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A项正确;黄巾起义激化了社会矛盾,不再出现光武中兴局面,地方势力崛起,排除BCD项。故选A项。15.有人说:“两千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一千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五百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关系最密切的人物是()A.甘英 B.班超 C.张骞 D.班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的运往西域各国和欧洲,可见,与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关系最密切的人物是是张骞,C项正确;甘英出使大秦,进一步加强了东汉政府对中亚、西亚以及罗马帝国的了解,排除A项;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到71岁使才回到中原,不久去世,他的儿子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这与题意不符,排除BD项。故选C项。16.“五禽戏”作为一套保健体操,模仿了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它的发明者是()A.扁鹊 B.司马迁 C.华佗 D.张仲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佗模仿了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C项正确;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中医利用切脉诊断的创始人,排除A项;司马迁著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排除B项;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17.在中国历史上,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局面最早出现在()A.春秋时期 B.西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南北朝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末年,佛教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道家是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相结合,形成了道教;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局面,C项正确;佛教是在西汉末年才传入的,排除A项;道教产生于东汉,排除B项;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局面最早是在东汉时期,而不是南北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18.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河南地区,该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此战()A.袁绍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 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C.使北方陷入了分裂的状态 D.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河南地区,该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曹操战胜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B项正确;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袁绍,排除A项;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排除C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时期著名战役,不是三国时期战役,没有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19.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被称为“昙花一现”的王朝。导致西晋衰落的是()A.淝水之战的失败 B.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C.江南地区的开发 D.八王之乱的爆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初年,大封同姓诸侯,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夺取中央政权,先后起兵,互相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历时十几年,导致西晋衰落,D项正确;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的,排除A项;东汉、魏、晋时期,在我国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这并不是西晋衰落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北方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放,这不是导致西晋衰落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20.它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里的“它”指的是()A.《齐民要术》 B.《兰亭集序》 C.《大明历》 D.《洛神赋图》【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A项正确;《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排除B项;《大明历》是由南北朝时期中国著名数学家、科学家祖冲之创制的一部历法,排除C项;《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排除D项。故选A项。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下面是北魏服饰变化图。(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孝文帝改革的措施。(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答案】(1)措施:迁都洛阳;改汉姓;穿汉服;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目的:淡化“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3)意义: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析】【小问1详解】措施:根据材料“迁都后,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话,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和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他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小问2详解】目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淡化“胡”“汉”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交融。【小问3详解】意义:根据材料“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和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曾一度免除租税。景帝时又“令田半租”。汉初统治者重视农业。文帝曾亲耕藉田,以示重农,当时凡从事农业生产有成绩者,免除其徭役。汉初曾连续几次赦免罪人。文帝时废肉刑;景帝时又减笞五百为三百,笞三百为二百,笞二百为一百。——摘编自《中国通史》材料二西汉的盛世,从“文景之治”开始,武帝即位后,调整了文景时期的政策,把西汉的盛世推向高峰。虽然武帝晚期有颇多失误,但国家元气未伤。在武帝之后,经过昭帝和宣帝的政策调整,保持了盛世的延续……西汉盛世前后持续了一百三十多年。——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概括材料一中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表现。(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西汉盛世出现的主要原因。(3)请从经济方面列举史实说明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答案】(1)表现: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业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奖励农桑;减轻刑罚。(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2)原因: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统治政策的调整。(3)史实: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表现:根据材料“文帝时曾一度免除租税……汉初统治者重视农业。文帝曾亲耕藉田,以示重农,当时凡从事农业生产有成绩者,免除其徭役”可概括其表现为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业为本;奖励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根据材料“汉初曾连续几次赦免罪人。文帝时废肉刑;景帝时又减笞五百为三百,笞三百为二百,笞二百为一百”可知其表现为减轻刑罚【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材料二“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材料三“武帝即位后,调整了文景时期的政策,把西汉的盛世推向高峰”可知其原因为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统治政策的调整。【小问3详解】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操(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若跨有荆、益(荆州、四川)……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摘编自陈寿《隆中对》材料二——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一分析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天下形势?“将军……若跨有荆、益”中的“将军”指的是谁?(2)据材料二,概括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关键性战役促使这一局面最后形成。该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请你拟一副对联,要求体现该历史时期最显著的特点。【答案】(1)历史时期:东汉末年。“将军”:刘备。(2)局面:三国鼎立。战役:赤壁之战。因素: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指挥者的心态等。(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3)对联: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不休。(符合题意,体现政权分立的其他答案也可)【解析】【小问1详解】时期、人名: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将军……若跨有荆、益(荆州、四川)……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可知,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结识了诸葛亮;将军是指刘备。【小问2详解】局面、战役、因素: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示意图可知,这体现的是三国鼎立;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交战双方的战略战术、指挥者的心态不同。【小问3详解】对联: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不休。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料卡片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摘编自《后汉书·蔡伦传》材料二我国的造纸术于12世纪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据材料一,概括“蔡侯纸”的特点。(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纸术的发明有何作用。(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列举两例两汉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在科技方面的其他发明创造。【答案】(1)特点:原料易得,造价低廉,易于推广。(2)作用:为人类提供了便宜、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进步,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3)其他发明创造: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等等。(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信息“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树皮、敝布、渔网等为原料造纸,原料易得,造价低廉,易于推广。【小问2详解】作用:根据材料一信息“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树皮、敝布、渔网等为原料造纸,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纸张质量,为人类提供了便宜、便利的书写材料;根据材料二信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可知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进步,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小问3详解】其他发明创造:注意题干要求是“两汉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在科技方面的其他发明创造”,切忌超出时间范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等等。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答案只要是“两汉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在科技方面的其他发明创造”,史实准确,表述无误即可。25.下面是《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一书中的节选部分,请你阅读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商鞅变法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商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