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月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和选择性必修下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进入战国时代以后,最有可能实践统一这幅蓝图的,是所谓的“七雄”,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齐、楚、魏、燕、韩、赵六国加一个函谷关以西的秦国。此时的秦早已摈弃殉人等旧俗,但要与东边的强国抗衡,还需要更为积极的变革。秦孝公即位后,听取了魏国人商鞅的建议,在宫室盛大的栎阳城掀起了东周五百年间最风云激荡的变法。这次变法的核心,是以重典维护国家安全,进行战备积累,又以奖励军功提供上升途径,激活国力。公元前350年,秦人从栎阳迁都咸阳,商鞅在此进行了第二次变法。商鞅方升,是商鞅为统一度量衡所监制的标准量器,容积为202.15毫升,是当时的一升。这件体量不大的青铜器,却成为古中国经济秩序奠基之途上的“重器”。商鞅两次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军功,严明法度,推行郡县制,编订户口,是一场覆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的全方位改革,广泛调动了各种积极因素,推动秦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力壮大、全面强盛。同时代的战国诸雄,虽时有一些改革作为,但远不及秦深彻变法的决心和格局。在这风云激荡的时代里,崭新的秦国立于关中,眼望广袤的万里河山,即将开启结束乱世、天下一统的征程。公元前328年,秦取上郡,拓地至陕北;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囊括四川盆地;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攻克了黄土高原最大的戎狄势力。秦国就这样,以关中盆地为营,分别向北、西、南三个方向扩展战略纵深,随后剑锋东指,匡合天下。连年的征战中,秦朝君臣早已认识到,东周列国之间在制度上无法兼容的差异,是攻扞不息的根源之一。度量衡、车轨、钱币、法律和文字,因为涉及行政、手工业、商业和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被迅速选定成为秦朝建立后需要统一的关键内容。曾经的六国故地和秦都咸阳所在的关中,都曾经发现大量镶嵌秦诏版的铜权和铁权。权是称量重量的秤砣。权上的诏版写道,皇帝并天下后,百姓安定,令丞相隗状、王绾规范度量衡。凡不一致者,皆需统一。这道统一度量衡的诏书也被模印或铭刻在官定的度器和量器上,流布天下。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仲春之月开始了他的东巡。此后八年间,他一度封禅,五次东巡。他登峰山,攀泰山,上琅琊,经之罘,过东观,临碣石,至会稽,巡行之处皆刊石勒铭。这七处石刻,由于风雨剥蚀,人事相侵,仅有琅琊、泰山二石尚存残玦,《峰山刻石》存于摹刻本。刻石文辞以李斯新改定的小篆向关东宣示: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灾害灭除,黔守康定,利泽长久。秦要统治的是文字语言存在极大差异的四海八方,秦朝的文字改革使得汉字形体简化,部首和笔数固定,文字使用的标准得到统一。湖南里耶古城遗址出土的这枚秦代木片,由六个残片拼接而成,以较为拙朴的篆书记录了其时文字的变更。“酉”如故更“酒”,将酒从酉分出,凡酒之意均用“酒”字,不再写作“酉”;“卿”如故更“鄉”,意思是公卿之“卿”仍然照旧,而记入鄉里之“鄉”,统一更用“鄉”字。经过规范的文字书写和更有效率的传播,中央的政令能通过公文畅通地下达各郡县,也让更多人能够通过文字交流获得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书同文成为中华文明赓续几千年而始终文化一体的奥秘。渤海湾畔至今仍存多处秦代行宫遗址。在辽宁绥中万家镇南边,就发现了六组相互关联的秦汉建筑遗址,其中三组皆在海岸,朝向海中的“姜女石”呈合抱之势。这或许就是当年秦始皇、汉武帝曾登临过的“碣石”。石碑地建筑群可能就是秦汉时的“碣石宫”。曲尺形宫墙之内,建筑高低错落,疏密相间,依稀可见昔时廊道缦回、院落镶嵌的格局。洪波高涌,碣石为阙,此为秦之国门。临碣石而东望,日升月落,天旋海沸,终至陆地之极,身后是万里河山。秦始皇东巡时,臣属们在琅琊台石碑上镌刻文辞,残石饱经沧桑,铭文也大多漫浊不清,但内容依然震撼人心。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但天下并不太平,北方边境地平线上争端频仍,匈奴的铁蹄声一旦响起,劫掠与杀戮就会到来。30万秦军正等待主帅号令,蒙恬已记不清自己经历了多少场战役,只知道在争夺天下时,他是秦王的长策;四海平定时,他就是皇帝的敲扑。面对匈奴滋扰,蒙恬率军却敌,把秦朝的边境线向北推进700余里,直抵阴山脚下。为了在外敌再度来犯时能够迅速地预警并组织反击,蒙恬受命将原先秦、赵、燕三国的长城与由洮水而来的长城相连,沿途起城邑,修亭障,随后领兵驻守上郡十余年。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蒙恬率军修建了直道。这条长约743公里、宽达50米的道路,以几近直线的走向连接了关中与北方草原地区。经行于山地和丘陵时,削平山脊,填平山谷;经行于沙地和草原时,以夯打或掺石的方式加固路面;经行于山侧河畔时,设置护坡和排水沟。这不仅是皇帝巡行北方的“高速公路”,更是支援长城军事防务的运输线。长城如盾,直道就是持盾的手臂,它们共同铸就了延袤万余里的坚固藩篱。百余年后,史官司马迁行经直道时,忍不住为这项占山埋谷的工程惊叹。然而,他也指出长城和直道费人力财力无数,虽于王朝的防守有利,却施之过急,未留给刚刚从战乱中安定下来的众生以喘息之机。尽管嬴政在“始皇帝”的名号里寄寓着他千秋万世的构想,却仅二世而亡。(摘编自《何以中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函谷关以西的秦国与函谷关以东的齐、楚、魏、燕、韩、赵六国并称为“七雄”,它们在战国时代以后都有实现各国一统的综合实力。B.秦始皇一度封禅,五次东巡,所到之处都刊石勒铭。秦始皇命令李斯用新改定的小篆向关东宣示,秦朝统一了文字使用标准。C.渤海湾畔至今仍存有多处秦代行宫遗址,这些留存的秦代行宫遗址很可能就是秦朝时期的“碣石宫”,它们也是秦朝的国门。D.秦国统一六国后,为了在外敌再度来犯时能够迅速地预警并组织反击,蒙恬受命连接长城,起城邑,修亭障,领兵驻守上郡十余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国变法的决心和格局是函谷关以东的六国无法比拟的,正是变法使得秦国在风云激荡的年代里脱颖而出,最终实现统一大业。B.秦国在统一六国后迅速把统一度量衡、法律、文字等作为关键内容,是因为各国攻扦不息的根源在于各国制度上无法兼容的差异。C.秦朝的文字改革使得文字的书写和传播更有效率,使政令畅通,这也对中华文明赓续几千年而始终文化一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尽管长城和直道共同对秦国的防守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史官司马迁认为,正是这些工程施之过急,为秦国二世而亡埋下了隐患。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通过对“镶嵌秦诏版的铜权和铁权”“秦代木片”等文物的介绍,为我们展现了秦国统一六国前后的文化差异。B.文章内容涉及秦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等诸领域的知识,虽然语言朴实易懂,但并不影响文章思想的深刻性。C.文章着重介绍了秦国统一六国后采取的种种措施,语气舒缓娓娓道来,如同导游解说,以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文章多处用到贾谊《过秦论》中的词语,如“长策”“敲扑”“藩篱”,增强了读者的熟悉感和文章的文学色彩。4.下面是秦诏版的铜权图,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铜权上所刻文字是用李斯改定的小篆体书写而成的。B.秦国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被铭刻在官定的度器和量器上。C.秦诏版的铜权是秦国重要的容器,是秦国变革的需要。D.秦诏版的铜权是秦国巩固统一措施的重要实物证据。5.《宋史》有言:“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天下的办法,有继承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符合时代需要,达到治理的目的。请结合秦国的措施,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石钟山水韵洪忠佩静坐江边,聆听江水撞击岩石洞穴的“钟鸣之声”,①如同谛听石钟山的心跳。激荡的“钟鸣之声”,成就了石钟山山名的由来。没有人声的喧哗,只有江水的回荡,还有与我一样耐着性子倾听“千古奇音”的友人。对这“千古奇音”奥秘的解释,我肯定不如地理学家透彻。我以为,是江风、江水、山岩、岩洞,孕育了石钟山的骨骼形态,还有生命的传奇。真正让石钟山名声大噪的是苏东坡。宋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送长子苏迈赴德兴任县尉,走水路来到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的湖口石钟山。乘小舟于绝壁下考察和聆听“奇音”之后,苏东坡写下了《石钟山记》。从此,石钟山名扬天下。历史上,湖口先后隶属九江郡、豫章郡、彭泽县。陶渊明任彭泽县县令时,县衙就设在今天的湖口县均桥镇柳德昭湾。湖口县作为行政区划始于南唐(950年)。今天的湖口县隶属江西省九江市。打开湖口的历史画卷,石钟山是当然的地标。石灰岩耸立的石钟山位于湖口县城区,海拔不到六十二米,面积很小,历史上却是“江湖锁钥”之地。石钟山有南北之分,靠南面临鄱阳湖的为上钟山;北面抵长江的,则是下钟山。石钟山虽不高,意境却高远。山上的怀苏亭、清浊亭、上谕亭、梅花厅、昭忠祠、碑廊、禅林、古树,与山下滔滔的长江水,一起生发出无尽的诗情画意。②事实上,与石钟山结缘的名人很多。除苏东坡外,还有陶渊明、郦道元、王安石、黄庭坚、郑板桥、曾国藩等,都留下了诗文遗墨。如今,石钟山和鄱阳湖中的鞋山作为庐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时间如江水般流淌。这些已是几年前登临石钟山的记忆了。似乎有关石钟山的人和事,相距那么远,却又感觉离得这么近。不承想,这次再次来到石钟山,能够他乡遇故知——正在石钟山从事景区景观提升改造工作的胡文全,是从我家乡江西婺源走出去的古建修缮名匠。在石钟山相遇,他自然成了我的义务向导。从石钟山山门拾级而上,胡文全引领我去江天一览亭和泛舟岩俯瞰,出现在视线中的是鄱阳湖水与长江水相融后向东奔流的壮阔景象。不过移步清浊亭眺望,所看到的“江湖两色”自然奇观,却颠覆了我之前关于长江水浑浊、鄱阳湖水清澈的认知——此刻,江湖交汇,鄱阳湖水浑浊而长江水清澈。石钟山景区的工作人员小李解开了我的疑惑,这是因为冬季枯水、船运往来变化而发生的改变。江风呼呼地吹,江上船来船往。风太大,很难下到江边去倾听那“钟鸣之声”了。胡文全如数家珍,一一向我介绍石钟山的历史文化遗存。确实,如果没有《石钟山记》,没有亭台楼阁等景观,石钟山与长江边其他寂静山野没有两样。那天下午黄昏时返回,往鄱阳湖大桥方向的游轮码头走。江边的警示牌引起了我的注意:此地为长江八里江段长吻鮠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上至鄱阳湖公路大桥上游七百米,下至金砂湾园区江铜集团公司码头,为永久性禁钓区域……湖口县水域辽阔,渔业资源丰富,而生活在江边的渔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几年前湖口县率先在全国实施禁捕退捕,渔民上岸转产。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江豚。每年7月到10月间,江豚会在石钟山到鞋山水域出没。我到石钟山时已错过了江豚逐浪嬉水的季节。石钟山景区负责人夏美贵见我对长江文化和生态保护兴趣浓厚,极力推荐我去与石钟山相距不远的江豚湾。说若是去了石钟山,不去江豚湾,等于没到湖口。江豚,因萌萌的样子,被人们称为长江的“微笑精灵”。一片湖光山色的江豚湾,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原称南北港。近年来,随着“长江大保护”政策的实施,以及养护、救治江豚的工作越来越受重视,这里成为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基地和长江江豚保护救助中心。走进江豚湾长江流域淡水鱼类展示馆,我看到了生活在这里的珍稀鱼类家族。此前,我从未如此近距离看到中华鲟、大鲵、豹纹鲨、金吉罗、鳐鱼等珍稀鱼类。在播放的视频中,③我还一次次看到了“江豚的微笑”,听到了它们逐浪时欢快的“笑声”。在长江生活的鱼类是个大家族,有400多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60余种、洄游性鱼类11种。白鲟等鱼类如今已经只能看到标本。在江豚湾,我觉得最幸福的莫过于在这里工作的小沈,每天能够与那么多鱼类亲密接触。小沈从小生活在石钟山脚下,热爱家乡山水,长大后选择在鱼类展示馆做一名饲养员。想必所有到访江豚湾的人都与我一样,在接受水生生物科普的同时,认识到湖口县“山江湖”的自然资源禀赋,也增强了对水生生物的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到实施“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意义。再访石钟山,俯瞰滔滔江水,江面波光粼粼。如果说,是长江孕育了石钟山的千古神奇,那如今的江豚湾,则是实施“长江大保护”造就的新传奇。(有删改)6.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侧耳倾听石钟山的“千古奇音”,并谦虚地认为自己对声音成因的解释并不透彻,不如地理学家。B.石钟山是湖口的地标,是庐山风景区的组成之一,意境高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C.作者再到石钟山,看到冬季枯水期时长江水浑浊而鄱阳湖水清澈、“江湖两色”相融奔流的情景,非常震惊。D.如今的江豚湾能让访客了解水生生物知识,增强保护水生生物的意识,还能体悟实施“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意义。7.下列对文中标题和画线句子的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标题交代了写作对象为石钟山水,并以“韵”字奠定了全文对石钟山水独特情趣的赞美的基调。B.句子①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江水撞击岩石洞穴的声音,赞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C.句子②语言简洁,紧承上文“历史画卷”,指出和石钟山有关的历史人物众多,增强了文本的历史厚重感。D.句子③以“我”的所见所闻,写出了“长江大保护”政策实施后带来的重大变化,拓展了文章主题。8.作者为什么说“似乎有关石钟山的人和事,相距那么远,却又感觉离得这么近”?(5分)9.本文作者写了自己两次游览石钟山水的经历,写作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宋子曰:上古神农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号,两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不然,神农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岂有隐焉。而纷纷嘉种,必待后稷详明,其故何也?纨绔之子,以赭衣视笠蓑;经生之家,以农夫为诟詈①。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选自《天工开物·乃粒》,有删改)材料二:桓公曰:“鲁梁之于齐也,千谷也,蜂螫②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管子对曰:“鲁梁之民俗为绨③。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桓公曰:“诺。”即为服于泰山之阳,十日而服之。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绨千匹,赐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则是鲁梁不赋于民,财用足也。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郭中之民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曳繑④而踵相随,车毂齺⑤,骑连伍而行。管子曰:“鲁梁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梁通使。”公曰:“诺。”后十月,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应声之正无以给上。鲁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绨修农。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鲁梁之人籴十百,齐粜十钱。二十四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分之六;三年,鲁梁之君请服。(选自《管子·轻重戊》,有删改)[注]①诟詈(lì):辱骂。②螫(shì):蜂、蝎等有毒腺的虫子用尾部的毒刺刺人或动物。③绨(tí):厚绸子。④曳繑(jué):拽着鞋。⑤齺(zōu):交错。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晨炊晚饷A知其味B而忘C其源者D众矣E夫先农F而系之以神G岂人力之H所为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纷纷嘉种”与“肇赐余以嘉名”[《离骚(节选)》]两句中“嘉”的意思相同。B.纨绔,原指古代富家子弟穿的绸裤,后“纨绔子弟”用来代指不务正业的富家子弟。C.“令左右服之”与“便言多令才”(《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令”的意思不同。D.“率民去绵”与“曷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去”的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自身不能长期生存,要靠五谷养活。五谷又不能自己生长,要靠人类种植。B.土壤的性质会随着时代而有所差异,谷物的种类和特性又随着水土而有所区别。C.桓公认为,鲁国和梁国不时骚扰齐国,就像蜂身上的尾鳖,他想攻打鲁国和梁国。D.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几年后鲁国和梁国不战而败,其百姓和君主相继归附齐国。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4分)(2)则是鲁梁不赋于民,财用足也。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4分)14.粮食自古以来是人们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甚至是影响战争的重要因素。齐国是如何精心策划一场“粮食贸易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的?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其实施的步骤。(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木兰花慢李彭老正千门系柳,赐宫烛、散青烟。看秀靥芳唇,涂妆晕色,试尽春妍。田田,满阶榆荚,弄轻阴、浅冷似秋天。随处饧香①杏暖,燕飞斜亸②秋千。朱弦,几换华年。扶浅醉、落红前。记旧时游冶,灯楼倚扇,水院移船。吟边,梦云飞远,有题红、都在薛涛笺③。听绝残箫倦笛,夜堂明月窥帘。[注]①钖(táng)香:饴糖所发出的香味。②亸(duǒ):下垂。③薛涛笺:薛涛,唐代女诗人。笺,笺纸。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开头至“试尽春妍”句写了节序风物,即寒食节、清明节期间的风俗人情。B.“田田”句至上片末句写了早春景色,榆荚飘落,杏子飘香,燕子斜飞。C.下片感怀旧游,昔日欢游的场景已成过往,现在唯有佳人赠送的彩笺尚存。D.本词语言蕴藉,意蕴深刻,描绘景物细腻真切,是描绘寒食风情的名作。16.本词运用了哪些手法抒发情感?试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司马迁认为屈原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2)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结了秦王朝的愚民政策。(3)“鸥”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动物,“鸥”这个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京剧是中国戏曲中表演体系最为完备、影响力最大的门类之一,被视为中国传统戏曲审美集大成者,世称中国“国粹”。但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转换的现代审美理念、媒体形态的多元变迁,包括京剧艺术在内的戏曲门类,一直存在与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渐行渐远的。其原因①______,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少朋友不知道该从哪入手了解京剧、听懂京剧,或不知如何得其门而入,以至于②______。需要了然的是,但凡传统艺术,皆需掌握基本要领和方法,行内将其称为“门槛”。京剧艺术亦是如此,唯有了解其审美形态和根本特性,方得登堂入室,体验京剧形式之臻、内涵之美。欣赏京剧最基本的条件是“兴趣”。如果对京剧感兴趣,可从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经典流派着手认识并熟悉;如果对乐器与乐队感兴趣,可从京胡、司鼓、月琴等代表性乐器和小开门、傍妆台、万年欢等较初级的曲牌延展来领会京剧;如果对京剧的服饰、服装感兴趣,可以从其色彩、质地、样式着手,入得门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京剧服装十分考究,华丽精美,做工精良。刺绣繁复精美的龙袍让人震撼,灿烂夺目的凤冠令人③______,可谓“金丝走银线,珍珠绕玉环”,美不胜收。不少外国朋友皆是因京剧服饰、服装之美而喜欢上京剧艺术的。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下列句子中的“让”与文中加点字“让”,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贵客临门,妈妈赶紧让茶。 B.眼前的一幕让他终生难忘。C.他的衣服都让雨淋湿了。 D.请让一下路,我赶时间。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全球性问题。气候变化①______。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2022年大约有3200万人因洪水、风暴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而流离失所。极端天气事件②______。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1970年至2021年间,极端天气、气候和水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3万亿美元。气候治理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应对气候挑战的中国方案,对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至关重要。中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主动确定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增强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中国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中国还积极兑现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中国与世界分享绿色技术和经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支持“非洲绿色长城”建设,菌草技术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绿色就业机会。“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中国③______,携手共建绿色美好的世界。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学校社团拟将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中“中国方案”的做法拍成一段15秒钟左右的宣传视频,请你为这个视频配上“画外音”。要求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语言流畅,不超过5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材料中提到,“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应对气候挑战的中国方案”。古人云:“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抱朴子·务正》)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在面对各种危机和挑战时,不只是气候问题,在其他问题上,又何尝不需要众人齐心协力呢?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A项,“都有实现各国一统的综合实力”错误,原文是“最有可能”,而不是都有“综合实力”。B项,“秦始皇命令李斯用新改定的小篆向关东宣示”错误,原文是“刻石文辞以李斯新改定的小篆向关东宣示”,并没说秦始皇命令李斯用新改定的小篆向关东宣示。C项,“这些留存的秦代行宫遗址很可能就是秦朝时期的‘碣石宫’,它们也是秦朝的国门”错误,原文是“石碑地建筑群可能就是秦汉时的‘碣石宫’”;秦朝的国门也不是留存的秦代行宫遗址,而是碣石)2.B(“是因为各国攻扦不息的根源在于各国制度上无法兼容的差异”错误,原文是“东周列国之间在制度上无法兼容的差异,是攻扦不息的根源之一”)3.A(“为我们展现了秦国统一六国前后的文化差异”错误,应该是“为我们展现了秦国统一六国后的历史文化”)4.C(“秦诏版的铜权是秦国重要的容器”错误,由原文“权是称量重量的秤砣”可知,秦诏版的铜权不是容器,而是量器)5.①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商鞅的两次变法使秦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这是战国时期秦国走向强大的必由之路,变法符合当时的形势。②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秦国统一了度量衡、车轨、钱币、法律和文字,这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对于建立统一的封建集权制国家有着重要意义。③长城的连接和直道的修筑给刚刚建立统一王朝的秦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的损耗,不利于百姓休养生息,不是“趋时适治”之举,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6.C(“看到冬季枯水期时长江水浑浊而鄱阳湖水清澈”错误,原文是说“却颠覆了我之前关于长江水浑浊、鄱阳湖水清澈的认知——此刻,江湖交汇,鄱阳湖水浑浊而长江水清澈”)7.B(“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分析有误,此处没有运用象征手法,应是拟人;另外“赞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拔高了句子内涵,此处旨在赞美大自然的神奇)8.①“相距那么远”是因为石钟山在宋朝时就已因苏东坡而出名;在历史上位置重要,属于“江湖锁钥”之地。②“离得这么近”是因为很多文人留下了诗文遗墨,供后人品鉴;山上的众多建筑和山下江水的诗情画意,让文人笔下的石钟山如在目前。(答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5分;意思答对即可)9.侧重点:①第一次游览在简单写景之后侧重于写历史上和石钟山相关的人、事。②第二次游览在写了“江湖两色”景象后,侧重于叙写石钟山相关水域中的生物保护现状。(侧重点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作用:①这样以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两次游览过程,符合人们的认知,便于和读者沟通交流;②两次游览各有侧重,能够让读者全方位地感受石钟山水的过去和现在,表现主题。(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10.AEG[(原文标点)晨炊晚饷,知其味而忘其源者众矣!夫先农而系之以神,岂人力之所为哉!]11.D(A项,两个“嘉”意思都是“好的、优良的”。B项,表述正确。C项,第一个“令”意思是“命令”,第二个“令”意思是“美好”。D项,第一个“去”意思是“除去、去掉”,第二个“去”意思是“离去”,文中指死)12.C(“鲁国和梁国不时骚扰齐国”错误,文中没有提到鲁国和梁国骚扰齐国)13.(1)您还要命令齐国不准织,必须依赖鲁、梁二国。这样,鲁、梁二国就将放弃农业而去织弟了。(2)这样,鲁、梁二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财用也充足了。鲁、梁二国国君听到这个消息,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涕。[第(1)小题得分点:“仰”,依赖、仰仗;“释”,放弃;“作缔”,织绵。第(2)小题得分点:“赋”,征税;“足”,充足;“闻之”,听到这个消息。得分点各1分,句意1分]14.①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他和大臣带头穿涕做的衣服,禁止齐国人织绵,全部从鲁、梁二国进口缘。②管仲对来齐国贩卖锑的鲁、梁二国的商人予以重金补贴。③等时机成熟时,齐桓公改穿帛衣,带领百姓不再穿涕,并封闭关卡,与鲁、梁二国断绝经济往来。(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宋子说:上古的神农氏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仔细体会这个尊称的含义,“神农”这两个字到现在还是存在着的。人类自身不能长期生存,要靠五谷养活;五谷又不能自己生长,要靠人类种植。土壤的性质会随着时代而有所差异,谷物的种类和特性又随着水土而有所区别。不这样(否则),从神农时代距离(到)唐尧时代,人们用五谷当作粮食已经有一千多年了。(神农氏)使用耒耜等耕作工具的便利方法(早已被)用来教导天下百姓,难道还有什么不清楚吗?为什么后来纷纷出现的许多优良粮种,一定要等到后稷出来才得到详细说明,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富家子弟把农民看成罪人;读经书的儒生把农夫当作辱骂别人的代称。他们饱食终日,只知道早晚餐饭的味美,却忘记了粮食是从哪里来的,这种人真是太多了!把先农尊称为“神农”,难道是人为的吗?材料二:桓公说:“鲁国、梁国对于我们齐国,就像田边上的庄稼,蜂身上的尾螫,牙外面的嘴唇一样。现在我想攻占鲁、梁二国,怎样进行才好?”管仲回答说:“鲁、梁二国的百姓有织绨的习俗。您就带头穿绨做的衣服,让身边的人也穿,百姓也就会跟着穿。您还要命令齐国不准织绨,必须依赖鲁、梁二国。这样,鲁、梁二国就将放弃农业而去织第了。”桓公说:“可以。”(桓公)就在泰山之南做起绑服,十天做好就穿上了。管仲还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三千斤。”这样,鲁、梁二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财用也充足了。鲁、梁二国国君听到这个消息,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十三个月以后,管仲派人到鲁、梁(探听)。(只见)鲁、梁二国城市人口多得让路上尘土飞扬,十步内都互相看不清楚,人们接踵而行,不能举步,车辆则轮子相碰,骑马的列队而行。管仲说:“可以拿下鲁、梁二国了。”桓公说:“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您应当改穿帛料衣服,带领百姓不再穿绨,还要封闭关卡,与鲁、梁断绝经济往来。”桓公说:“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