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汝阳县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科素养检测卷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共20题,50分)1.某校历史研究小组编写了一部小话剧《半坡居民生活》。下面四段场景符合史实的是()A.居民甲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中 B.居民乙积极参加部落首领禅让仪式C.居民丙用自己打造的铁制农具耕种 D.居民丁使用甲骨文记录当天的事情【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半坡居民的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半坡居民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A项正确;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排除B项;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出现,排除C项;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的文字,排除D项。故选A项。2.“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由此可知华夏民族的形成离不开()A.农业的发展 B.各部落的冲突与战争C.文化的昌盛 D.各民族的交流与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大意是说华夏民族不是一个单一民族独自形成的,而是从远古时代以来,通过各民族不断接触、相互交流,逐渐走向融合,形成了统一民族,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族交融,与农业、部落冲突与战争、文化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3.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弱肉强食 B.国家数量越来越少C.适者生存 D.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可知国家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说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D项正确;“弱肉强食”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属于表象,无法反映历史发展趋势,排除B项;“适者生存”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4.下图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灵渠 C.邗沟 D.大运河【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A项正确;灵渠是秦朝沟通湘江和漓江(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邗沟是大运河的一部分,与题干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5.某班复习课上要求学生对秦、隋两朝的治乱兴衰进行比较,探究两朝的相似之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都是由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王朝 B.都在长安定都C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D.都实行科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统一了六国,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他们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C项正确;秦朝和隋朝都不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排除A项;秦朝定都咸阳,排除B项;秦朝时期还没有出现科举制,排除D项。故选C项。6.2022年5月28日,西安市“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正式运营,游客可通过各种沉浸式游戏领略到盛唐的风采。这一街区最有可能复原的盛世是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词,“领略到盛唐的风采”并结合所学知识,是复原开元盛世。唐玄宗即位后,实行一系列改革,使得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B项正确;AD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是东西汉时期的盛世,排除AD项;开皇之治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排除C项。故选B项。7.唐代诗人刘得仁是皇亲国戚,其兄弟也是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主要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视考生的才能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加强了皇帝在选官上的权力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刘得仁与李洞均为显贵身世,但难以科举及第,反映了科举制下不论出身,以才能学识为标准的官员选拔机制,体现了公平公正,D符合题意;科举考试不重视考生的才能表述与史实不符,A排除;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表述与史实不符,B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加强了皇帝在选官上的权力,C排除。故选择D。8.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A.骆宾王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可得出李白生活于盛唐时期,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超凡脱俗的风骨,享有“诗仙”的美誉,D项正确;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排除A项;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排除B项;白居易的诗直面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排除C项。故选D项。9.在绘制关于唐朝历史的主题手抄报时,某同学选择了下面方框中的素材。据此可知,该手抄报反映的主题是()来自西域的胡旋舞长安城内开设的“胡姬酒肆”备受人们喜爱的“胡饼”A.盛唐民族交融 B.盛唐的经济繁荣C.盛唐的艺术文学 D.盛唐的中外交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来自西域的胡旋舞长安城内开设的’胡姬酒肆‘”备受人们喜爱的’胡饼‘”可知,长安城内有西域的胡旋舞,还有胡姬酒肆,西域的胡饼也备受喜爱,反映了少数民族的艺术、饮食等在中原的传播,体现了唐朝时期的民族交融,A项正确;材料展示的是民族交融,没有涉及经济繁荣、艺术文学和中外交往,排除BCD项。故选A项。10.唐朝时,一位高僧前后用了12年,历经各种磨难抵达日本,并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与高僧这段曲折经历相关的史实是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玄奘西行 D.鉴真东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朝时,一位高僧前后用了12年,历经各种磨难抵达日本,并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再结合所学鉴真6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在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D项正确;张骞是一名郎官,西域是今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排除A项;文成公主入藏,不是日本,排除B项;玄奘西行天竺,排除C项。故选D项。11.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人民赋役沉重,生活困苦,发生大规模起义对抗统治,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安禄山 B.李世民 C.朱温 D.黄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D项正确;史思明、安禄山发动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排除A项;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个皇帝,排除B项;朱温推翻了唐朝的统治,是后梁的开国皇帝,排除C项。故选D项。12.观察如图,请判断它反映的是()A.盛唐的气象 B.北宋的政治 C.元朝的统一 D.明清的专制【答案】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宋太祖为强化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在地方设知州、通判、转运使以控制地方;为防止武将专权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在军事上,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可见,题干示意图所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突出反映了北宋的政治,B项正确;示意图侧重了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盛唐气象无关,排除A项;示意图没有涉及元朝如何完成统一,排除C项;示意图与明清的专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3.图中的文字为契丹大字。它由几个音符叠成契丹语的一个音级,在形体上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这说明契丹族和中原民族之间存在()A.政治对立 B.文化交流 C.经济往来 D.军事冲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图中的文字为契丹大字。它由几个音符叠成契丹语的一个音级,在形体上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契丹大字是在学习中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契丹族和中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B项正确;文字相似不能反映政治对立、经济往来、军事冲突,排除ACD项。故选B项。14.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家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A.瓦子 B.榷场 C.草市 D.市舶司【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当时在宋与辽、家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和所学知识可知,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这就是榷场,这有利于促进和平,加强交流,B项正确;瓦子是东京等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地方,排除A项;草市是宋代国内商业交流地之一,排除C项;市舶司是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15.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是A.泉州 B.开封 C.景德镇 D.广州【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C项正确;泉州,广州是宋代著名的大商港,排除AD项;开封是北宋的都城,排除B项。故选C项。16.如下图是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定窑孩儿枕。作品设计独具匠心,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这件文物最能说明()A.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 B.宋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C.宋代中外交流兼容并包 D.宋代民族文化交融加深【答案】A【解析】【详解】宋代定窑孩儿枕线条柔和流畅,细部刻画极为生动传神,是文物中的珍品。这件文物最能说明宋代手工业的水平高超,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宋朝农业方面的信息,B排除;题干没有涉及中外交流,C排除;题干没有体现民族文化交融加深,D排除。故选择A。17.《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材料反映了宋代()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兴盛 C.文化的昌盛 D.商业贸易的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开封店铺林立”说明店铺很多;“每一交易,动即千万”说明交易数额巨大。材料整体上体现出宋代商业贸易的繁荣,D项正确;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以及文化昌盛均不符合材料中商业发展的信息,排除A、B和C项。故选D项。18.某旅游团参观某景点时听导游这样介绍:“他头顶上悬着匾额,上面写着‘还我河山’往两边看,四周的墙上画着他的事迹,有‘精忠报国’‘郾城大捷’等”,这位导游介绍的人物是()A.寇准 B.陆秀夫 C.岳飞 D.文天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精忠报国”“郾城大捷”可以判断出是岳飞。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C项正确;寇准是北宋时期的宰相,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南宋灭亡时,陆秀夫抱着小皇帝崖山跳海后,其儿子也逃到了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统治了100多年,直到明朝时期才灭亡,排除B项;文天祥是南宋抗元的英雄,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元朝疆域“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开创了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司制 D.行省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地方设立行中书,在全国设立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D正确;西周时期,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推行分封制。A排除;秦朝为加强中央统治,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B排除;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设立“三司”管财政。C排除;故选D。2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了行政机构,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个行政机构是()A.台湾府 B.宣政院 C.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D.澎湖巡检司【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元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D项正确;台湾府是清朝设立的,排除A项;宣政院是元朝管理西藏的中央机构,排除B项。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管辖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5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材料三孔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了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北广场展出。(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与前代相比得到较大发展。结合材料一提供的图片,请说出促进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材料二中反映出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在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在教育上的主张是什么?(4)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发展和传承。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任意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答案】(1)因素: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2)措施: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作用:秦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中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思想:仁;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4)人物: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可知,春秋时期农业上最显著的变化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它们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可知,统一度量衡;根据材料“决裂阡陌”可知,废除井田制;根据材料“教民耕战”可知,奖励耕战。根据材料“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战国后期中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在教育上的主张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孟子和荀子的发扬光大。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施行仁政;荀子主张明尊卑,礼法并施。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言:“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可爱非君,可畏非民。”该内容说明唐太宗要求官员能及时体察民情,不要认为无事发生便是天下太平,要充分体现君主爱民政治思想,要施以仁爱,也要保持敬畏。正是唐太宗对官员有着如此要求,使其在位二十三年始终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保证民生基础的根本要素。——摘编自罗云芬《基于<贞观政要>的唐太宗的治道与实践》材料二唐朝妇女同样参与了马球运动及其他体育活动,由于马球运动危险性较大、马跑的速度飞快,致使多次出现伤残事故。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曾有这样的描述:马球运动(击鞠运动)“小者伤面目,大者残形躯。”,故妇女们“换马为驴”,即换骑马打球为骑驴打球。唐五代时,不仅男子打马球,而且女子也有打马球的记载⋯⋯驴鞠同马球一样,受到唐代统治者的喜爱。……非常适宜女子骑乘。妇女也喜欢这一项运动,由于马匹速度太快,于是便骑驴击球,谓之驴鞠。(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智慧?这一治国智慧造就了哪一盛世局面?(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妇女换打马球为打驴鞠的原因。并分析其所展现的社会风貌。(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的时代特征。【答案】(1)以民为本;贞观之治。(2)马球运动危险性大;社会风气开放,充满活力,社会风气兼容并包,尚武风气盛行一时。(3)繁荣、开放。【解析】【小问1详解】由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以民为本,重视农业的思想表现在,政治上:革新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监察机构;注意法治,执法严明;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经济上:轻徭薄赋;戒奢从简。文化上:改进科举制,兴办学校,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小问2详解】由材料二“由于马球运动危险性较大、马跑的速度飞快,致使多次出现伤残事故。”、“马球运动(击鞠运动)‘小者伤面目,大者残形躯。’”可知,由于马球运动危险性大,唐朝妇女换打马球为打驴鞠;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小问3详解】时代特点:繁荣、开放。唐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封建统治清明;经济繁荣;创立和完善科举制度,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各民族友好交往,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中原与边疆联系加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就开发和发展;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共同创造了唐朝的文化繁荣局面等。唐朝实行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的政策;海陆交通发达;对外交往活跃;吸纳外来文化;同时也将唐朝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等。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由于北方人民的大批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统治者为了提高发展实力,鼓励开垦荒地及兴修水利;将从越南引进、原在福建种植的占城稻,下令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另外海外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南宋时,太湖地区便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摘编自李佳潞《从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看其影响》材料三两宋时期,江南地区以水田耕作为主,水稻产量一般高于旱作麦豆作物的1至2倍,在粮食亩产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的基础上,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多种经营也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这就从原料、产品和市场(特别是海外市场)等方面为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准备了条件。——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归纳影响宋朝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答案】(1)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2)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农业发展。(3)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准备了条件。【解析】【小问1详解】由材料一“秧马”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秧马是一种拔秧工具,秧马底部采用平滑的木板制成,两端翘起。拔秧时,人们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小问2详解】由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两宋时期,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加之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极大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强,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从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由于宋朝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小问3详解】由材料三的“在粮食亩产和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的基础上,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多种经营也得到了更充分的发展,这就从原料、产品和市场(特别是海外市场)等方面为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可以概括出,宋代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准备了条件。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诗歌在唐朝达到顶峰。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共九百卷。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诗歌与唐人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一首好诗写出之后,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可以传到很多地方。除了传抄这种主要的传播方式外,还有传唱、题壁等多种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材料二唐朝时,诗歌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这种状况既反映了诗歌的重要地位,也促成了诗歌的进一步繁荣。总之,唐代是诗歌大普及的时代,唐诗的鼎盛正是在诗歌大普及的基础上出现的。唐朝将近三百年诗歌的普及和繁荣,更加诗化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诗的意兴(兴致)、诗的感悟、诗的趣味和诗的美⋯⋯——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一,概括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顶峰的表现。(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唐诗普及和繁荣的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总结唐朝诗歌普及和繁荣的原因。【答案】(1)诗人多、作品多、各个阶层均有诗人代表、广泛流传。(2)诗化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中华文化。(3)唐朝的统一繁荣和开放;科举制的推进。【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就有诗人两千二百多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共九百卷。作诗的人上自帝王、公卿、官僚,下至布衣,旁及僧、道,几乎遍及各个阶层——共同促使唐诗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可知,这体现的特点是,诗人多、作品多、各个阶层均有诗人代表、广泛流传。【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唐朝将近三百年诗歌的普及和繁荣,更加诗化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中华文化增添了诗的意兴(兴致)、诗的感悟、诗的趣味和诗的美”可知,这体现出,唐诗诗化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中华文化。【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唐朝时,诗歌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这种状况既反映了诗歌的重要地位,也促成了诗歌的进一步繁荣”可知,唐朝诗歌普及和繁荣的原因有,唐朝的统一繁荣和开放,科举制的推进。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代十国以来,各地方政权自铸通行的区域性货币混杂流通,既影响了各地区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