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官方笔记_第1页
中国行政史官方笔记_第2页
中国行政史官方笔记_第3页
中国行政史官方笔记_第4页
中国行政史官方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行政史官方笔记汇总

绪论

1.中国古代行政管理是种【人治】

2.传统治国之道的核心是【以德治国】

上篇引论

第一节中国奴隶社会行政管理特点

1.中国奴隶社会

夏:初创时期;商:发展时期;周:鼎盛时期。

2.中国奴隶社会行政管理的特色

(1)神权政治色彩浓重

(2)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结构(本质是国家联盟)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奴隶社会晚期)

(4)原始民主遗风残留(民主议事、纳谏制度)

第二节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特定

1.中国封建社会:战国——1840鸦片战争

2.与中国奴隶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

(1)形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体制。

(2)神权政治色彩有所淡化。

(3)行政法制逐步建立。

3.与西欧封建社会相比,中国封建社会行政管理的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

君主专制体制时间长时间短,政体形式多样

权利集中程度高王权受限制

思想控制方法不同宗教控制思想

相对完善的官僚体系文官制度形成很晚

第三节中国封建社会行政体制的发展及其原因

1.推动中国封建社会管理体制演变和发展的动力来自其内部的矛盾运动

(1)皇权与相权(最主要矛盾)宰相权力逐渐消弱,直至废除。

(2)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2.中国封建行政体制中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因素

(1)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官员管理制度。

(2)监察制度的相对完善有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康。

(3)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系中存在着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

3.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节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

(1)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可能促使皇帝正确决策的制度。

(2)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素质。

(3)通过神权来抑制君权。

(4)大臣利用皇帝"尊号"、"谥号"或"庙号"等的尊褒贬抑来皇帝促使其革

新政治。

(5)开国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对后世君主有防微杜渐的作用

第一章夏商周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原始民主管理体制的演变

一、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管理体制

军事首长:统率军队,担任主祭,禅让制继承(尧舜禹)

部落酋长议事会:常设权利机关

人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部落酋长议事会:部落酋长议事会是部落联盟的常设权力机关,凡重大事务均

由议事会集体决断,军事首长仅是议事会成员之一,不享有民事方面的最后决

断权。

第二节夏商周的中央行政体制

一、夏朝君主制政体的形成

(1)启一益

(2)禅让制——王位继承制

(3)公共权力——专制权力

二、殷商时期行政体制的发展演变

1.盘庚迁殷后,吸取前朝经验和教训,始变"兄终弟及"制为王子王位继承制,

即将王位继承资格缩小到王的直系子嗣,较好地解决了最高统治权的顺利交接,

避免因内部权力斗争而危害整个王朝的统治。

2、中央政府机构设置

(1)宗教官:分为巫、多卜、占、作册等。

(2)政务官:称为卿士,其中师保为最高政务官。

(3)事务官:主管王廷事务,即管理宫廷奴隶的官吏。

三、周行政体制的规范化

1、周朝(西周)真正解决了王位继承的顺序问题,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2、周天子权力:

主祭权、册封权、军队统帅权、官吏任免权、授予爵禄赏罚权和巡狩权。

第三节地方行政体制

1.商朝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

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

2.周朝分封制: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

的政治经济制度。

3.周朝乡遂管理体制(地方基层行政区划)在国都内及其近郊,划分为若干

乡。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划分为若干遂。乡:国都内及其近郊(国人居住之地)

遂:边远农村地区(野人居住之地)

第四节夏商周行政运行的体制特点

一、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

1、盛行于部落联盟时代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

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的发展。

2、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

3、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

二、夏商周对的行政决策与联络方式

巡狩: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议、发布政令

朝甄:诸侯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述职的礼仪

聘:天子派使臣慰问诸侯,或诸侯遣使臣朝见天子

朝会:诸侯间直接拜访。可细分为"朝"和"会"两种形式。朝指诸侯国君彼

此到对方宫廷去拜会,会是诸侯彼此在国都之外的郊野拜会。

聘问:诸侯派使臣互相访问

三、夏商周时期的文书类型

诰:上级对下级发布的命令或布告;君臣相互勉励之词

誓:战时动员令

叩・tftrnpzZ.-p

简书:日常通告文书,最为盛行

约:会盟起誓内容,相当于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第五节夏商周的官员管理

一、世卿世禄制: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世卿是指贵族

中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他们父子

之间官职世袭,故称世卿。世禄是指这些贵族一方面在朝为官,另一方面仍是

其封国的封君,享有原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

二、官员的俸禄和退休

(1)实行世禄制,各级封君享受自己封地上的收入。

(2)“七十致政",官员到七十即退休。卿大夫以上高级官员称国老,大夫以

下称庶老。

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向君主专制过渡

1.春秋时期,社会关系变化,最富于时代意义的是卿大夫的兴起

2.春秋时期强卿专制与中央集权体制雏形的出现

(1)官员管理:由家臣制向官僚制转化

(2)中央朝廷组织:由家臣聘任制向客卿制发展

(3)地方管理:由国鄙制向郡县制转化

3.国鄙制:是指从西周至春秋前期,无论是王畿还是诸侯卿大夫的邦畿,都实

行的一种国人与野人分区居住的行政区域和管理体制,都城(国)与鄱野

(鄙)分别按乡制或遂制进行组织。

4.郡县制:产生于春秋时期,是一种与中央集权体制相适应的地方行政体制。

县是由兼并而来的土地和灭亡小国改设而成,是由君主直接控制的直属地方行

政区域。郡主要设在新得到的边地,地位比县要低。

5.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晋国和楚国

6.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

(1)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达到了实现封建君主中央集权的目的;

(2)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中央集权体制的经济基础。

(3)变法过程中,各国先后颁布法律,出现依法治民倾向。

(4)实行官僚制,最终废除世卿世禄制;

(5)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强化君主专制权力。

7.官僚制的特点

(1)官员职位不能世袭,只能凭能力和功劳由国家授予

(2)官吏只能依法按上级的规定行使职权,上级通过"上计"来考核官吏,依

据官吏工作实绩予以奖惩,并作为官员升迁的依据

(3)俸禄制取代食封制

第二章秦汉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中央政府行政体制

一、皇帝制度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帝为核心的制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

始皇

2、皇权的主要内容

(1)最高立法权。(2)最高司法权。(3)最高军事权。

(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5)最高人事权。

二、宰相制度及其变迁

秦西汉初年汉武帝汉成帝东汉初年

IIIII

丞相制中外朝制三公宰相制尚书台

1.秦至西汉初年丞相的权力:

Q)在立法上负责草拟或组织草拟法律。

(2)在司法上有纠举百官及执行诛罚权。

(3)在军事上可充当皇帝的军事顾问。

(4)在行政上有参与行政决策,总领百官,处理日常政务之权。

2.中外朝制:是指中外相所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系统。汉武帝有意

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让他们充任自己的高级侍从,组成皇帝的私人秘书班

子,形成中朝决策的格局。从此,军国大事由皇帝先交内廷议决,再交外朝官

执行。

3.三公宰相制:汉成帝分别改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中央政务被一分为三,由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以取代丞相

制。

三、列卿

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卿

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一、州

1、秦朝和汉朝前中期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体制

2、汉武帝时设立巡行地方监督郡国守相的监察官员一州刺史

3、东汉末年实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其长官州

牧成为管理地方的行政长官。

二、郡县制度与王国列候制

1、郡

郡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一级行政区。

郡长官称守或太守,全面官吏一郡军事、经济、文化和司法,拥有地方重权。

2、县:县是地方行政层级中的重要环节。

3、王国制

西汉初年,刘邦片面吸取秦亡的教训,分封子弟为王。实行郡县与王国并行的

双轨管理体制。最终酿成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抑损诸侯,减黜其官"措施:

(1)诸侯王不得享有治权,剥夺了诸侯王在封国内的行政权,仅能享用封地的

租税。

(2)减损王国官吏的数量和地位,改变了王国与中央在体制上的对等地位。

(3)将王国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

4、列侯制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侯国

三、乡里亭

基层组织职权

县以下的组织称为乡

乡官有三老(管教化)、啬夫(行政事务)、游徼(治安)

里乡以下的组织为里

独立于乡里之外的另一组织。县的派出机构

,三,

管理地方治安和负责官府文书转递

四、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制

秦汉中央政府针对少数民族现实所采取的管理方式

1、杂居区:采取郡下设道的方法;

2、南方归附地区:采取虽置郡县和汉人长官,但对归附少数民族首领仍赐侯、

王印,保持内部原有统治方式的双轨制管理模式。

3、内属迁入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一方面保留原有的国号和建制,称属国,另

一方面,朝廷直接派出官吏加以监督。

4、对北部叛服无常的少数民族:持节领护官,这是汉朝对北部叛服无常的少数

民族派出的进行羁縻的一类武官,他们对各少数民族政权只采取武装监护而不

干预其内部事务。

第三节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一、秦汉政府的行政决策

汉武帝后,皇帝才成为真正的最高决策者。

1、决策信息的获取方式

(1)大臣奏事①面奏②书奏(2)监察官汇报

2、决策方式

(1)集议:集议是秦汉时期群臣讨论国事以备皇帝决断的一种会议形式,又皇

帝主持或者丞相和三公主持。上至将军、列侯,下至博士、议郎均可参加,皇

帝通过集议可以根据多方面的建议进行决策。

(2)商议:商议一般在内廷举行,是由皇帝与个别大臣商谈后作出决策的会议

形式。也有先在外廷集议,然后选择集议中提出较好建议的大臣到内廷商议,

最后由皇帝作出决策

二、圣旨的种类

制书:涉及国家制度的一些重要文书又称玺书。

诏书:有关一般行政命令的文书。

诰:专对诸侯王册封。

手迹:皇帝的亲笔文书。

2、汉朝地方政府在不违反中央大政方针的前提下享有一定的自主裁量权。

三、秦汉政府的行政监督

1、中央政府的行政监察

(1)秦至西汉初年:最高监察官员御史大夫。

(2)从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专门设立了以御史中丞为首的御史台。独立行使

监察职能,这标志着监察权开始同行政权相分离。

2、地方的行政监察

汉武帝以后,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监察主要分两个系统进行:

(1)通过司隶校尉对京辅诸郡的监察;

(2)通过派出的部(州)刺史对郡国的监察。

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的选拔

1、任子:高级官员子弟备选为官的制度。

2、贤选:依据财产补官的制度。

3、察举:在考察的基础上予以荐举(自下而上X

4、征辟:分为皇帝的征聘和州郡的辟除(自上而下)

5、荐举:在没有诏令的情况下主动向君主推荐人才,察举制的补充。

6、博士弟子:在太学学习一年后接受考试

二、官员的任用

1.任用官吏的方式:二千石以上高级官吏必须由皇帝亲自考核任用,中级及以

下使调除。

三、官员的考核

(1)对中央政府主管官员: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皇帝不亲政,尚书主持,

交皇帝核准

(2)对地方郡国长官,由丞相和御史二府通过上计形式进行。

(3)郡对县:通常采取"秋冬集课”方式进行考核。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中央政府行政体制

1、尚书台独立——掌行政东汉时期尚书台已经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2、中书省成立——诏令发布

3、门下机构定型——掌封驳

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1、这一时期县的建制相对稳定,各政权都较注意县级行政的状况。

2、在北方地区,有一种完全地军事化管制式的地方行政管理方式,即军镇

3、特殊行政区的行政体制

(1)王国

(2)侨州郡县:东晋为了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在流人集中地按原籍

名称设置州、郡、县。

•侨州郡县的作用及弊端

作用弊端

1.照顾世家大族利益,增加了他们

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置,造成地

做官的位置,将控制人口合法化

方行政管理混乱。

2.稳定统治秩序

(3)左郡县:是魏晋南北朝时的特殊行政区,亦是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

的一种带有很大程度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

(4)宗主督护:北魏初年,北方各政权多以游牧入主中原,在此过程中面对各

地豪强聚众结坞自保,北魏只能承认既成事实,任命坞主为宗主督护,行使基

层政权职能。

第三节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决策的程序特点

(1)行政体制上既集中又分散的倾向使得行政决策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程

序。

(2)一是权臣擅政的偏离中央集权原则的决策方式。一方面表现为权臣迭出;

另一方面表现为门阀势力膨胀,成为行政决策上对皇权的一种制约。

(3)二是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决策方式。一方面,对于重大事务,由皇帝

召集群臣集议,最后由皇帝裁决;另一方面,对于一般性政务,则多通过日益

成熟的三省制度来加以解决。皇帝通过三省之间的层层控制,达到加强君主专

制的目的,将日常行政决策权集中于自己手中。

二、行政执行

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尚书省

三、行政监督

1.中央监督:御史台,长官是御史中丞

2.地方监督:南朝设置典签

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

1.魏文帝接受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

2.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政治盛行,门资既是获得官职的主要依据,也是据以升

迁的重要标准。

3.停年格制:北魏时期官职少候选人较多,宣武帝时实行停年格制,以年资作

为续用和提升官吏的唯一标准。

第四章隋唐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中央政府行政体制

一、隋文帝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确立了三公不再兼任政府职务的原

则,只作为最高荣誉职衔。

尚书省一一掌执政

中书省一一掌诏令

门下省一一掌封驳

二、唐太宗起,压制尚书省地位,使之完全变成奉行机构。

1、压抑尚书省地位,使之完全变成奉行机构。

(1)将宰相议事之所从尚书都省搬出,致使尚书省地位骤降。

(2)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

(3)在尚书省内部进行权力调整,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

2、提高中书、门下两省地位。

(1)首先是将宰相议事之所迁往门下省,并改称政事堂,后又迁往中书省,此

举提高了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

(2)其次是扩大了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

三、唐朝时期,政事堂经历了门下政事堂和中书政事堂两个阶段,到唐玄宗开

元十一年,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

四、翰林院

1.唐高宗时,为分宰相之权,设置"北门学士:选有文才者"待诏"实际上

让他们参与政事

2.唐玄宗设置"翰林待诏",后设立翰林学士院,时称“内相"

五、枢密院

1.唐初设内侍省,担任官职的均是宦官。

2.唐代宗时以宦官充任内枢密使,参与国家决策。

3.中晚唐时期,宦官藉以控制军队的官职是神策左右军中尉

六、中央职能机构

隋唐中央政府机构以尚书六部为主,以诸寺、监为辅。六部执掌政令,九寺五

监分管具体事务,是总领和具体分管关系。二者在职级上基本处于平行地位

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

主管人事主管财经主管军事司法监察建设事务

监少府监将作监

对手工业建筑工

应黛—

关I

选择题

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1.唐初武德年间设立的行台作为道之机关,实为中央的派出机构。

2.唐太宗依山川形势分全国为十道,道成为监察区,长官称"使",如巡查

使、按察使、采访使等

3.州的长官:刺史

4.都护府:唐初依汉朝西域都护之例,设安西、安北、单于、安东、安南五都

护府。又设北庭都护府,协调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

5.羁縻府州:唐初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

构。羁縻府州皆以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刺史或都督,并允许其世袭其职。羁

縻府州有财政上的自主权,但必须受边州都督和各都护府的统领。

第三节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1、《唐六典》是唐玄宗时编纂的中国最早的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行政法典,以此

使得唐朝的行政运转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

2、决策文书的类型

(1)册书:是立皇后、太子、封诸王所用的诏书

(2)制书:是颁布重大行政命令的诏书

(3)敕:是对具体行政事务的指令性文件

3、行政执行的法制性表现

律:是国家的基本法;

令:是依制定制的行政法规,以诏制的形式颁布;

格:是以敕的形式的具体形式的行政法规;

式:是包含行政细则的文秘程式的办事章程,行政执行中须依据而行。

4.、监察机构

隋朝中央监察机构为御史台、谒者台和司隶台,三台在监察对象上有明确的分

工:御史台负责监察中央官员,谒者台官员则奉旨巡行郡县,司隶台则监察京

畿郡县

5、行政监督新发展的具体表现

(1)监察机构逐渐健全,监察职责日益分明。

(2)对监察官员任用的特殊程序。(监察官员由皇帝亲自任命,或由御史台主

官委派,独立于吏部,以保证监察机构的活动不受干预。)

(3)分道巡查和分察尚书确立。

(4)参与司法审判。(隋唐中央司法机关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共同组成。

重大案件由三部长官共同处理。)

(5)多种地方监察形式并存。

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

1、科举制度: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确立于隋炀帝。

2、门荫: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

3、行伍:士卒通过积累军功而获得低级职位

4、流外入流:政府机构办事官吏积累年资转为正式政府官员

5、入幕:充任藩镇幕府僚属

官员考核标准"四善二十七最"

考核标准考核方面具体要求【了解】

"德义有闻"

"清慎明著"

,,四善”品德(道德)

"公平可称"

“恪勤匪懈"

"二十七最"才干和政绩将官员职责分成27类分别制定标准

身体欠佳或者年逾七旬可以退休,称致仕

第五章五代、宋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五代时期行政管理

1、五代时期各政权中枢机构有枢密院、中书门下和三司使。三司使可单独与皇

帝商议财政方面的决策,并负责财政事务的执行工作。中书门下是一个行政执行

上的综理机关。枢密院掌握军政两方面决策大权,和皇帝共同决策,并拥有军务

方面的执行权。

2、地方行政上为道(节度使的辖区)、州(军政合一)、县三级

3、简述造成五代时期行政执行随意性和混乱性的原因。

(1)五代时期政局的变化无常。中央政府更迭频繁,权力更迭使行政决策的稳

定性大打折扣,官员们在执行时常常首鼠两端。

(2)地方分裂割据的格局。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使得五代皇帝作出的决策在

执行的空间上受到极大的限制。

4、最切实可行的入仕途径:入幕(凭亲信关系和事功才干)

第二节宋朝中央政府行政体制

两府三司制

L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掌文武,称为"两府",

2.另设独立执掌全国财政的三司使,又称"计相",故一般将宋朝中央行政体制

称为两府三司制。

第三节宋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

1.北宋初年,鉴于晚唐节度使拥兵割据之祸,另设中央直属的路进行管辖,形成

路、州、县三级行政区划

一、路[选择题]以变上任弓主持路的军务

▼“帅司”

转运使司主管路的财赋

▼,,漕司,,

"遣使级的行政层级"▲

主管司法工作

提点刑狱司

▼"宪司"

提举常平司主管灾和茶、盐专卖事

“仓司”

第四节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一、行政决策

1.宋朝会议(朝会)制度已十分成熟,会议形式可分为例行常朝、便殿议政、临

时朝议

2.宋朝皇帝的最后裁决以诏敕的形式公布,有"内制"和"外制"之分。

中书舍人所草之诏为“外制",多为常例之诏命,"内制"则由翰林学士负责。

二、行政监督

1.宋仿唐设立御史台,负责监察在京机构官员

2.谏院作为一种独立机构,始于北宋时期。职责是对皇帝决策提出批评意见

3.宋朝出现台谏合一的趋势

三、试述宋朝对监察制度进行改革的主要措施

(1)台谏趋于合一。宋朝以前的御史、谏官职责分明,宋朝开始出现台谏合一

趋势,谏官可以行使御史的职权。台谏合一使得监察的锋芒集中到百官身上,

特别是宰相受到严格监督。

(2)赋予台谏官以特权。台谏官脱离相权的控制,并威慑相权,成为皇帝加强

专制权力的工具。皇帝授御史以"风闻弹人”的权力,弹劾不当也不加惩罚。

(3)轻重相制,交叉监督。宋代不仅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察,也加强了对监

察人员本身的监察。

(4)宋代的监察网络密集,适应了强化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但也带来了弊

端,很多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对相权的威慑使决策过程混乱、迟滞。各

职能机构的混淆不利监察职能的发挥,也使得政府丧失活力。

第五节宋朝行政官员管理

一、科举

1.宋朝的官员选拔制度中,主要的入仕途径是科举

2.科举分为常科、制科和武科。以常科为主

3.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一是取解试,由各州判官和录事参军

主持,考取者称举人;二是省试,即礼部试,由皇帝选派官员主

持;三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二、官员的考课

磨勘制度:北宋神宗改制时确立的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包括勘验

官员簿历文状的一系列程序。簿历文状中包括解状、举状、家状、考状等

第六章辽金元行政管理

第一节辽的行政管理

一、辽的中央政府行政体制

北面官制:北面官制是辽朝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立的一种

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北面官系统是

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

1.北、南宰相府:处理军国大事的中枢机构(枢密院是辽朝最高军

事机关)

2.大林牙院:相当于翰林院,撰写契丹语文告,负责监修国史

3.大于越府:相当于太傅,早年为处理军政要务的实权人物,后无

实权

南面官制:辽统治者模仿唐朝制度而设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制度。

南面官以汉人为主,也有契丹人。南面官系统不是辽政权的权力重

心所在。汉人枢密院:南面官中最重要的机构,掌握军政实权

二、辽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

辽朝全境分为上京、中京、东京、南京、西京五道,道与宋朝的路相仿,采取

分权管理方式。

①都总管府:掌握军权

②处置使司:执掌司法和监察之权

③转运使司:掌管财政权

三、辽代行政决策中存在氏族制度残余的表现有哪些?

(1)各部落酋长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朝廷在决策时要考虑他们的意见。

(2)母权制的遗留,皇(太)后具有异乎寻常的尊崇地位。

(3)皇(太)后常参加军国大事的决策执行。

四、辽朝行政官员的管理

(1)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以世选作为入仕的门径。

世选:辽朝官员入仕的主要途径,是指在具有世选特权的家族中按某些标准挑

选一个合格人选来继承某一官职和爵位

(2)汉族和渤海官僚的入仕门径是通过科举。

第二节金的行政管理

一、金的中央政府行政体制

二、金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

路:都总管府掌管民政和军政;转运使司掌财政;提刑使司(按察使司)主管司

法和监察。

猛安谋克制:金朝在女真族聚居区,设猛安、谋克作为相当州、县的两级地方

行政单位,与州县形成互不统属的两个系统。是军事编制、生产单位和地方行

政机构三位一体的封建化基层组织。

三、金朝行政官员管理

对于不同民族成分采取双重标准

汉人入仕(当官)主要通过科举。

录用女真人为行政官员的途径有荫补、世选、军功。以此保证政府机构中女真

人和汉人数目的平衡。

官员任职期间统一进行考核,任职届满予以考评。

从七品以上:尚书省负责

从七品以下:吏部负责

第三节元的行政管理

一、元的中央政府行政体制

1.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六部归中书省管辖。

吏部主管人事,即官吏选授、任免、调动和考核;

户部主管财政,即户籍田产、赋税征收、平抑物价;

礼部主管礼仪,即祭祀礼仪、文教事务和外交事务;

2.宣政院:掌管佛教事务,负责吐蕃政务以及其他的宗教和民族事

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通政院:掌管驿站事务。

二、元地方政府行政体制

1.行省制度:我国行政区划和行政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影响深远。行省之下设

立路府州县。

2.元朝于少数民族地区或边远省设招讨、安抚、宣抚诸司,招安少数民族首

领,并允许世袭

三、行政监督

元的监察机构比较完整。御史台是元朝最高监察机构

弊端:蒙古贵族垄断监察,难以发挥作用,贵族特权超越监察权。

四、行政管理的管理

简述元朝官员入仕的主要途径

1.以出身作为做官资格,勋臣、名门、儒史等出身均可作为条件

2.从吏而官,称"吏员出职"

3.读书做官,有两条途径,即贡授和科举

4.承荫制度

简述元朝对地方官考核所依据的标准

1.所在地的户口是否增加。

2.荒地是否开垦。

3.诉讼处理是否公正。

4.治安是否良好。

5.赋税征收是否公平

第七章明朝行政管理

第一节明的中央政府行政体制

一、宰相制的废除和内阁制的确立

1.明太祖朱元璋罢相,最高行政机构成为六部。设置内阁大学士,仅

作为顾问,标志着明朝内阁制度的萌芽。

2.明朝中央机构中和内阁关系密切的机构是翰林院和通政司。

(1)翰林院主管修史、图书等文化事务;

(2)通政司负责收纳奏章,实际是内阁的文书收发机构。

二、试述明朝内阁制度与历朝宰相制度的区别(1)从职务设置上看,历朝宰相

皆定员定制,明代大学士却无定员定制。

(2)从地位上看,宰相是法定最高行政长官,六部及其他职能机构是其法定下

属机构。明代内阁却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首脑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最高行政

长官,六部也不是其法定的直接下属。

(3)从职权上看,历朝宰相拥有法定职权,即决策参与权和行政执行的指挥

权,而明代大学士仅充任皇帝个人的顾问和助手,仅有决策参与权,而不具备

行政执行中的指挥权。且其权力受制于皇权,作用和权力忽大忽小,十分不稳

定。

(4)明代内阁制度取代宰相制度,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专制皇权的高度发

展。

第七章明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一、司礼监

明朝宫中掌管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司礼监太监因掌握对内阁票拟的批

红大权而成为皇帝的代言人。司礼监虽非正式政府组织,但实际已成为中枢决

策机构的一部分。

明朝在宫中设立的和外廷通政司职能相应的机构是文书房,是司礼监的收发机

二、六部

六部是明朝重要的职能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三、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平行的军事机关)

简析明代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关系

(1)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为平行军事机关,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掣。

(2)五军都督府仅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军队的调动权和军官的选授权在兵

部,最高指挥权则在皇帝手中。

(3)遇有战争,由兵部秉承皇帝旨意任命总兵将官,总兵将官统帅从全国各卫

所调集的军队去作战。

(4)战事结束后,军队回归卫所,总兵将官归还印信。

(5)如无兵部调兵令,五军都督府不能擅调一兵一卒。

(6)这种军事制度使军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杜绝了武将的跋扈难制和武力

篡权发生的可能性。

四、诸寺

1.六部之外,另设五个独立的事务性职能机构: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太

仆寺和大理寺

2.其中,大理寺权力较前代大大加强,为最高审判机关

3.凡遇有大案,大理寺(掌复核)与刑部(掌审判)、都察院(掌组劾)共同

审办,称“三司会审"

第二节地方政府行政管理

一、行中书省三司分立

承宣布政司(简称布政司),负责宣布和执行中央政令、考察官吏、掌握本省田

地户口、征收赋税。

提刑按察司(简称按察司),主管监察和司法

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主管军政

二、道

在明朝地方政府行政体制中,省的派出机构是道。道主要有两种:

一是布政司系统的分守道;二是按察司系统的分巡道。

三、乡老人制和里甲制

1.乡老人制2.里甲制

四、边远地区的特殊行政体制

(1)在西藏设立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

(2)在东北设立辽东都指挥使司与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3)在西北设置哈密卫

(4)在西南少数民族区实行土司制度

第三节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一、票拟与批红

1.票拟:明代具有票拟权的官员是内阁首辅

2.批红:内阁票拟后由皇帝作出最高裁决,即用红笔在奏章上批答,称为批

红。司礼监秉笔太监取得代皇帝批红的权力

3、封驳:内阁如认为皇帝诏书因不合时宜而不便下达时,可将诏书封还并加以

驳正。除内阁外,六科也有封驳权

二、行政监督

明代整顿扩充了中央监察机构,撤销御史台,建立都察院(全国最高监察机

关),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另设六科给事中,按照六部立户礼兵刑工建制,掌

规谏、封驳诸事

三、简述明朝地方监察的主要形式

1.督抚对地方的监察;

2.各道监察御史对所属地区的监察;

3.各省提刑按察司对所属区域的监察。

四、特务机构:对于各级官员和人民进行秘密侦查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和

东、西厂,合称厂卫。

第四节行政官员管理

一、官员的选拔

1、荐举:明朝初年(洪武年间)最主要的入仕途径

2、学校

3、科举:明代科举考试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

4、其他(1)承荫(2)从吏而官

二、官员的考核

1.考满:是明朝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

核,主要是考核官员的从政资历和政绩。办法是三年一考,三考为

满;考满(即考核通过)之日,由有关部门量其功过,分成上、

中、下三等,以此为据决定其升降去留。

2.考察:是针对全体在职官员而言的,由朝廷定期举行。对京官的

考察每六年一次,称为京察。对地方官的考察称为外察

三、官员的升迁

明朝官员升迁主要是通过考满实现的,资历是官员得到升迁的最主

要因素。

第八章清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一、议政王大臣会议:又称国议,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由议政王、八旗

旗主、及议政大臣组成。康熙年间设南书房剥其权,乾隆时宣布取消。

二、文馆、内三院、内阁:清代内阁的最早组织形式是文馆,后改为内三院,

顺治年间改为内阁,是名义上的中枢决策机构

三、军机处雍正时期为了西北用兵之需所设立的非正式国家机关,由于它适应

了皇帝专权的需要,事权逐渐扩大,最后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中枢决策机

四、六部:清承明制,仍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但地位比明代低,成为一般的

行政办事机关。

五、理藩院:理藩院是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

构,初名蒙古衙门,后称理藩院。是重要的中央机构。

六、宗人府宗人府是清朝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

七、内务府:掌管宫廷事务的宫内机构,避免宦官干政

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一、省是清朝最高以及地方行政组织。县是最基层的地方政府

二、简述明清两代督抚的区别。

(1)明代督抚在明中期以后虽在地方上逐渐掌握了行政权力,但职权偏重于监

察,名义上始终算中央官员,正式省级官员一直是三司长官。

(2)清朝督抚则已成为法定的省级地方行政长官,二司成为其法定下属官员,

清朝督抚已是名实兼备的封疆大使,代表皇帝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三、里社制和保甲制

1•里社、保甲是基层组织,但并非正式政府机构。

2.保甲制度

保甲制是指清政府实行的一项加强基层控制的乡里组织形式,能将所有土著和

流动人口均包括在内,具有强化封建治安的功能。是雍正以后清朝控制地方的

重要工具。

四、特殊行政区的行政体制

1.蒙古:盟旗制度,旗是行政单位,若干旗组成盟

2.新疆:伯克制度

第三节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一、议政的形式

议政王大臣会议、廷议、九卿议、阁议等。

二、军机处工作内容

(1)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皇帝批阅奏折后交军机处进一步处理。

(2)撰拟皇帝谕旨,并充当皇帝的决策顾问。

(3)参与人事决策。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的人事任免,军机处有建议权。

三、行政执行

1.明发上谕:皇帝经内阁下发的谕旨,经内阁存档后,交由职能机关公开执

行,一般是常规例行的政务

2.廷寄:皇帝经军机处下发的机密谕旨,不经内阁,直接发给职能机关或地方

军政要员

四、行政监察

L最高检察机关:都察院

2.简述清朝的地方监察体制

(1)清朝地方监察体制沿袭了明朝同一区域多种巡察的方式。

(2)一方面由十五道监察御史按道对地方政府实行监控,对各级地方官员执行

监督。

(3)另一方面清朝还有一系列地方监察系统,如总督、巡抚、各省按察司及道

的监司。

第四节行政官员管理

一、清代官员的选拔

1、科举:仍是清政府选拔、补充官员的重要渠道,也是汉族士大夫走上仕途的

最主要途径。

2、学校:清朝学校的目的一是准备科举,二是为举贡。(通过科举、举贡做官

均被视为入仕正途)

3、荐举和捐纳:捐纳补官始于康熙年间,以后屡废屡兴,成为一大弊政。荐举

也十分盛行,但如举荐不实或被举荐人犯罪,举荐人应受连坐处分。

4、世职和荫叙:也是清朝重要的入仕途径,这是封建特权的反映。

5、吏道:政府各机构吏员经过五年服务后,可参加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出

任官职

二、清代官员的任用

L署职:初任官先试用三年,三年考满合格后实授

2、兼职:如以大学士兼尚书。

3、护理:即以低级官兼任高级职务。如陕西巡抚护理陕甘总督。

4、加衔:本官外另加高级官衔,如以道员加布政使衔

三、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到清朝时已发展得十分完善,分为以下几种:

(1)亲族回避。

(2)职务回避。即处理某省业务的机构中不能有本省籍的官员。

(3)地区回避。地方官必须回避籍贯所在的本省,且不允许在邻省五百里以内

地区任地方官。

四、官员的考核

1.考核沿袭明代,分为考满和考察

2.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京察以"四格"即守(操守),政(政绩)才(才

能、年(年龄)作为考察标准

下篇引论

一、简述近代中国行政体制演变经历的大致阶段

(1)1840鸦片战争——1912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1912年袁世凯篡权——1928年奉系军阀统治垮台

(3)1927年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1949年新中国成立

二、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

(1)经济: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弱小。

(2)政治:封建专制、军阀统治、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联盟专政先后主导着中

国,没有真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

(3)外部: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的财政、经济、政治和军事,致使中国不能独

立和自立。

(4)内部:中国各地发展极端的不平衡。

(5)人民:中国人民生活困苦,因而不断起来进行反抗斗争。

(6)文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有限,封建思想仍占主导地位。

三、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

1、旧的管理体制已经崩坏,改革成为时代潮流

2、新的社会因素逐步扩大,行政管理日趋民主化和科学化

3、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四、简述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管理经验。

(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实行议行合一的管理制度。

(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的原则,实行首长职数限额制和大体平均的供给

制。

(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试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

第九章晚清政府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中央行政体制调整与改革

一、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清政府被迫设立抚夷局,负责办理议

和之事

2.1861年,咸丰帝应恭亲王奕沂请求,正式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

理衙门",又称"总署"或"译署"。这清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正式负责外交事务

的机关是

3.性质:买办性和近代性

二、总税务司:西方列强正是通过控制海关税务权进而控制清政府的财政并影响

清政府的内政外交的。

三、同文馆:1862年,同文馆在北京正式开办。这是一所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和

科学技术的学校。

四、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到10月21

日慈禧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简述“百日维新”期间行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1)在行政机构方面,加强变法的决策机构,撤去闲散重叠的衙门。

(2)在人事行政方面,改变保举人才条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3)在行政运作方面,提倡上书言事,严格办事规程。

"维新新政"期间改革的部门:

(1)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2)新设的机构:商部、巡警部、学部、财政处、练兵处和税务处

五、预备立宪与封建帝制的结束

1906年,慈禧太后在新政基础上,下诏"预备立宪",准备变更政体,实行君

主立宪制,"预备立宪”活动分三个阶段:

(1)“厘定官制”

(2)宪政准备

(3)仿日本建立责任内阁

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

纲》

第二节地方行政体制的变革

一、新疆、台湾设省

1.1876年,左宗棠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

2.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省,省会设在迪化(乌鲁木齐)

3.1885年清政府设立台湾省

二、盛京改制与东三省行政改革

盛京改制:盛京(今辽宁)是清的特别行政区,其行政体制具有特殊性。鸦片

战争后原有的行政体制难以发挥作用。1875年清政府批准对其进行改制,主要

是破除满汉界限和政出多门的情况,是东北地区由军事统治向民政管理转变的

开始。

简述清朝盛京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简答题】(1301,1710)

1.削盛京五部为兵、开痛部,使其专管旗地官庄行政,同时裁去府尹,由盛京

将军兼管兵、刑两部及奉天事务。

2.在地方州县官员选用上,破除满汉界限,量才录用,并将办理地方案件之权

归于州县,不再与旗官会办,从而削减了八旗组织对地方行政的管辖权限。

3.这次盛京改制是东北地区行政由军事统治向民政管理转换的开始。

第三节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1.1901年,清政府为推行“新政”专门设立了督办政务处。督办政务处独立于

军机处之外,地位十分重要。

2.试述"百曰维新”期间行政执行所遇到的主要阻力。

(1)最高决策权的二元化。戊戌变法是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与光绪皇帝

为首的改革派之间的斗争中进行的,最高决策权的不统一使得政令往往相左,

下级无从执行。

(2)改革缺乏军事力量的保证。改革派没有军事实权,难以奏效。

(3)顽固派的顽强抵抗。改革触及到顽固派的根本利益,遭到其强烈反抗。

(4)地方官员的敷衍。多数地方巡抚或是推诿或是粉饰应付,改革难以推动。

3.简述清末行政执行的新变化

(1)中央各部实行专任之法,做到权责一致

(2)加强各部尚书的行政权力

(3)建立办公会议制度

(4)行政执行逐步规范化、标准化

4.晚清的行政监督体制仍以都察院作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

5.都察研究所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监督研究机构和监察官员培训机构

6.咨询局

咨议局是作为清朝中央和地方议会的预备机关而设立的民意集议机关,对监督

地方行政、分散督抚权力有一定作用,但它只有议事权,没有决定权

7.弼德院

清政府在成立“责任内阁”时,仿照英、日枢密院,设立弼德院,作为皇帝的

咨询机构,并用以制约内阁。

第四节行政官员管理

1.1905年9月,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停科举"一九零五,科举废除。

2.简述清末官员任用制度改革的具体措施。

(1)停止捐纳

(2)裁汰书吏

(3)职官分级

第十章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临时大总统是南京临

时政府的核心

2.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建制的显著特点

1、机构的设置比较合理和集中

2、实行总统垂直领导制

3、行政各部建制的顺序适应了当时的形势要求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中央行政体制为:责任内阁制。

(2)临时大总统由临时参议院选出,但受到参议院、国务员和事实上的制约,

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3)国务总理和国务员以实际的行政责任,国务总理是实际行政首长

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一、省军政府

(1)湖北类型:总统制类型的省政府。

(2)福建类型:内阁制类型的省政府。

二、军政分府

军政分府是南京临时政府在省的某些重要地点,是低于省一级的军政机

关。军政分府下辖数目不等的州县。其特点是军政、民政、财政合一。

三、县县级政权是南京临时政府行政体制中变革最不彻底的。

第三节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一、行政决策

1.临时大总统

最高行政首长,直接统辖中央行政各部。临时大总统主持的国务会议是临时政

府的最高决策机关

2.临时参议院

最高立法机关,不是行政机关,但参与行政决策

3.大元帅大本营和参谋本部

军事机关,大元帅大本营是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大元帅由临时大总统兼任。

参谋本部是军令机关,实际掌管着军事决策权和部分行政权

二、行政执行

1.改革文书制度,提高行政效率

(1)简化文书类型,统一公文程式

(2)规范公文处理程序,加速公文处理

(3)革除封建称谓,使用公元纪年

2.文书形式

(1)上级致下级称令;

(2)同级互相行文者日咨

(3)下级致上级、人民致政府称呈

(4)政府一般的公告日示,

(5)任用职员及授赏徽章的证书日状

3.简析南京临时政府行政执行不畅的原因

(1)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破坏

(2)临时政府内部成分复杂,意见极不统一。

(3)"次长内阁”难以有效运作

4.临时政府没有控制地方政权,难以将决策贯彻下去

三、行政监督

1、与传统封建王朝最大的区别:议会监督制

2、参议院对政府的监督方式

质问:质问国务员

弹劾:弹劾谋逆的总统或失职国务员

查办:贪污受贿

建议:提出建议但是在实践中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

1、选拔原则:选贤任能,唯才是举

2、任用方式:主要采用委任制。

文官大致分为:简任官(大总统任命1荐任官、委任官

第五节南京临时政府行政体制的延续

时间地点关健人物特点

中华民国(护国)

1916广东肇庆蔡错首次举起反袁大旗

军务院

中华民国(护法)

1917广州孙中山大元帅一元制

军政府

陆海军大元帅大军政合一

1923广州孙中山

本营的政权机关

最高行政机关:国民政

府委员会

①"以党治国”的原则

广州国民政府1925广州孙中山

更明确;

②采取委员合议制;

③党政合一的“一权制"

第十一章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管理

一、袁世凯时期

1.建立总统独裁制

制定《中华民国约法》,以取代《临时约法》,确定行政体制为总统制

2.简述袁世凯为有效进行独裁统治对中央政府机构所作的重大改组。

①撤销由内阁掌控的国务院,设立总统直辖的政事堂。

②修改行政各部官制,使各部失去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

③炮制《修正大总统选举法》,直接为恢复帝制作准备。

二、皖系军阀时期

超责任内阁:段祺瑞依凭其军事实力,使总理和内阁职权超出《临时约法》所

规定的范围,将内阁凌驾于总统和国会之上,以实现个人独裁。因此,人称

"超责任内阁"。

三、直系军阀时期

1.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阀获胜,建立起直系军阀统治(吴佩孚、曹

银X招牌:"法统重光"

2.1923年,直系军阀曹银大肆贿选,最终得以当选,人称"贿选总统",建立

起责任内阁。

3.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人称"贿选宪法"

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一、一般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确立起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省、道(为了分散省权\县

二、特别行政区的行政体制

1.袁世凯政府建立后,沿袭清朝旧制,盟旗制度是外蒙古的主要组织形式。

2.张作霖在东三省内划中东铁路沿线地区为

东省特别行政区,是在行省内部自成单位的一个特例

三、市

1917年,北京政府开始将首都所在地称为市。之后市的概念开始普及。

第三节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1.1914年5月袁世凯的《中华民国约法》(又称"新约法")颁布前,北京政

府法定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2.袁世凯为了有效地作出决策而专门设立的辅弼机构是政事堂

一、行政执行的两分基本趋向

①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意志为依归。

②决策能否执行往往以掌权军阀的实力消长为依归。

二、造成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

1.体制混乱,权限不清。

2.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3.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牵制。

4.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荡。

三、行政监督的新形式

L普通司法机关

大理院:最高审判机关

总检察厅:最高检察机关

2.1914年成立的专门的行政诉讼机关

平政院:行政裁制机关

肃政厅:行政弹劾机关

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

一、官员的选拔

1.文官考试:3年一次,年满二十五岁且有高等学校、大学文凭者

2.甄别:指对未经文官考试已任用的官员,采用甄别办法,验证现任官资格,决

定其去留的制度。

3.甄用:【名词解释】(1301,1904)

指由保荐官保荐现职中有经验,有学识或有贡献的简任、荐任、委任官以及

有特别才识与劳绩的人送交大总统予以待备录用的制度。

官员的薪俸分为月俸和年俸,一般发月俸,特殊情况发年俸

三、官员的惩戒

1.惩戒机构

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简任官和荐任官

文官普通惩戒委员会:委任官

第十二章抗战前的南京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一、国民政府

1.1928年,通过《国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国民政府主席既是政府首脑,又是

国家元首。

二、五院

是根据孙中山五权制度构想建立起来的中央机关

行政院:最高行政机关

立法院:最高立法机关

司法院:最高司法机关

考试院:最高考试机关

监察院:最高监察机关

院长、副院长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任

三、国民党中政会

1.中政会隶属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但不处理党务,不属于党务机关,是

训政的最高指导机关。

2.中政会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工具,又是国民政府决策的发源机关。其中心任

务是保证国民党对全国的专制统治。

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一、省政府

是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同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和特别市,直属行政院。

1.6个直辖市(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西安)

2.2个民族地方政府(蒙古和西藏)

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机关,是适应国民党反共内战需要而设

立的。

(2)各省必须划定行政督察区,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署设专员一人,由

行政院或内政部长提请国民政府简任。

三、市、县、区

1.普遍实行了城乡分立的双轨制行政体制

2.市设市政府,有市长。

3.县为国民政府初级行政区,有县长。

4.区是市、县下的自治组织,最高权力机关为区民大会

第三节行政运行与行政监督

一、行政决策

L行政决策的中心:国民党中政会

二、行政执行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在行政执行上采取的是委员合议制

2.为保证行政政策落实,加强国民党一党专政,国民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

(1)改委员合议制为首长集权制

(2)改良公文处理,简化施政程序

(3)推行省府合署办公制度

三、行政监督的发展趋势

1、取消人民监督

2、加强国民党的监督

3、扩大监察院的监督范围

第四节行政官员的管理

一、行政官员的类别

特任:由中政会选任,无统一规定,如五院院长

简任:如各部总长

荐任:如各部次长

委任:如各部科长

二、官员的考核和奖惩

1.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以

平日工作、学识、操行三项为标准。

2.《公务员考绩奖惩条例》规定,考绩的奖励分为升等、晋级、记功,

惩处分为解职、降级、记过

第十三章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行政管理

第一节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

一、国防最高委员会的设立

1.为适应抗㈱口巩固统治的需要,国民党设立国防最高委员会作为国防最高领

导机关。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行政体制的最大变化

三、扩大国民政府的权力

1943年,对国民政府组织法进行了修改。国民政府主席为中华民国元首,

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

二、新县制的推行

为加强基层控制,国民政府于1939年开始推行新县制

(1)县为地方自治单位,县长由县民大会选举

(2)区为县政府的辅助机关,代表县政府督导各乡(镇)办理各项行政及自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