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为了全方面落实落实《教育部相关全方面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久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计划》为指导,遵照《兰州科技职业学院课程标准制订标准性意见》,制订《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考评基础依据。一、课程标识课程代码2024适用专业《中医护理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必修课程之一,是高等学校护理学关键课程之一,所以适适用于本院护理专业。讲课时数本课程课时总计64课时,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依据专业需求可用选执笔人医学系专任老师:制订日期9月第一部分课程定位本课程适适用于(三年制)护理专业。该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含有护理专业基础理论、基础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关键组成部分,是中国护理学关键分支,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研究探讨中医护理理论和狐狸技术为主一门学科。在古代中医是医护不分,伴随中医现代化合中西医结合工作发展,中医护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开始建立。中医护理除了讲授中医基础理论之外,还要介绍针灸、推拿、情志护理、饮食疗法、常见病中成药应用、预防和护理等。职业岗位定位:各大医院、农村、城市小区卫生服务机构、个体诊所及厂矿等护理岗位。中医历史悠久,它对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至今仍以卓越疗效,发挥着它作用。多种中成药、针灸、刮痧、火罐、推拿等以其毒副作用少、自然疗法而被广泛应用,并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药店里75%非处方药是中成药。尽管我们讲课对象是护理专业学生,但调查表明,在各级综合医院,西医大夫开中成药占了绝大百分比,尤其是有很多学生直接分配到中医院或是中医门诊实习和工作。所以我们学生必需明确中医相关知识及中医药技术诊疗常见病,以更能有效地适应医疗岗位需求。所以对护理专业学生来说,《中医护理学》无疑是一门很关键临床课。本专业属“三段式”培养模式。即“十二个月学基础,十二个月学技能,十二个月顶岗实习”。本课程属第三学期开课,前面已学习了专业基础课《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后续课程是《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尽管中医和现代医学是两套不一样理论,理论知识衔接困难,但中医多种诊疗技术疗效肯定。多种诊疗方法、中医理论掌握,为后续各科常见疾病诊疗,开辟了新路径。在临床诊疗上达成和中西医有机结合目标。为实现培养目标,起到关键作用。第二部分课程设计理念一、课程开发依据(一)经过社会调研,基于护理岗位实际需要及有利于学生可连续发展,请教校外教授协同开发。(二)根据教高【】16号文精神,本着理论少讲够用,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标准二、内容选择标准依据西医院校高职护理学生特点,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根本,充足表现基础知识“必需、够用”标准;强调技能高职教育特色,重视临床适用性、经典性、实践性及可拓展性,内容上向针灸刮痧、火罐、推拿技能操作、中成药应用、腧穴、诊法等职业能力方面倾斜。理论知识以中医名词术语解释为关键,对中医理论体系有个大致了解,能区分中西医理论异同、看懂中医病例、药品说明为目标。三、设计方法和思绪(一)教学内容设计1.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一直设计课程。将课程设计成四个学习情境(项目),每个情境又分成多个任务。2.内容组织上,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根本。打破了西医院校学生《中医学》教学一贯由“绪论”至“基础理论”到“诊法辩证”,再到“中药方剂”、“腧穴”、“针灸推拿”,后到“常见病证诊疗”次序,经过职业能力这个载体,整合、序化课程内容。一直围绕着学会中医诊疗方法,和正确应用这些方法来组织内容。内容整体设计和思绪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领域(课程)职业技术(能力)教学内容选择(情景)教学内容选择依据中医护理学(内容组织)第一部分学会基础第二部分应用依据第三部分学会技能操作导读、中医哲学思想、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中医护理程序针灸、推拿疗法1、岗位需要2、相关文件3、职业标准4、社会需求内容整体设计:分成三大模块。第一部分,情景一,除了将本门课设计、内容、要达成能力、学习方法、和西医理论不一样点做一介绍外,首优异入学习基础步骤。第二部分,是情景二,是中医护理程序。第三部分,即是情景三和情景四,是技能操作学习阶段。表一学习情境设置一览表学习领域中医护理学课程类别B参考课时28模块学习情境设置序号名称理论课时实训课时1.学会基础学习情境1导读中医哲学思想2学习情境2中医哲学思想22.应用依据学习情境3中医理论体系123.学会技能操作学习情境4针灸推拿手法操作及应用48(二)教学方法设计: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理论和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教学方法多样性,内容不一样采取方法不一样。除讲授法外,提倡案例式、启发式、导入式、互动式、问题讨论式、直观式、角色饰演式,引入情景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老师经过案例式,介绍临床用之有效成药、偏方、腧穴等,在不一样情境中不停反复,以增强记忆;依据同学现在所患疾病,给以指导及诊疗,而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直。(三)教学过程设计:1.依据教学内容要求,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2.理实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经过优异教学设备,实训室变教室,教室成实训室。3.重视学生在校学习和临床实际工作一致性,经过情景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和临床护理实践零距离。4.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老师教导学生从资讯、决议、计划、实施、检验、评价六个步骤完成每个任务。依据讲课内容不一样,来设计步骤,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融入教学过程中。表二《中医护理》理论课教学设计方案学习内容理论课课时26课程目标专业能力1.能正确解释和了解中医名词术语。2.能了解解释中医基础特点。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异同,熟悉了解中医各脏腑功效,正常和异常表现。4.能解释了解人体必需物质精气血津液概念、生成、运行、功效、之间关系及正常和异常表现5.能说出多种病因含义、致病特点。6.能熟悉20个以上常见中成药功效、适应症。7.能解释和了解腧穴含义、分类、作用。8.说出常见病证证型方法能力1.含有自学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医护终生学习打好基础。2.能用网络信息、相关参考书、专业杂志搜集信息,不停积累知识。3.有不耻下问精神,虚心学习她人经验,丰富临床经验。4.重视理论联络实际,社会能力1.有良好心理素质。2.有较强人际沟通能力、口头和书面表示能力。3.含有团体精神和协作精神。4含有很强工作责任感。目标群体08级三年制护理专业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中医示教室教学方法和手段1.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多媒体)相结合。2.方法多样化:依据理内容不一样选择利用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问题讨论式、角色饰演式、情景教学等。3.老师临床经验,贯穿一直。老师含有知识1.熟知中医理论体系基础知识。2.掌握中医多种诊疗方法及应用3.有丰富临床经验,理论联络实际学生含有知识1.医学方面基础知识教学过程设计步骤学生活动老师活动学生能力培养第一步资讯课前学生依据课程内容,发挥自主能动性,利用网络、参考书,教材等查找相关资料。对要讲内容有了大约认识课前将课程内容及需要相关知识,通知学生。自学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网络信息、参考书、专业杂志利用能力。第二步决议计划依据自己对知识了解,找出难点、关键,设计出要处理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观察能力、综合能力、决断能力、做事计划性、专业能力第三步实施在课堂,提出问题,和老师互动,处理难点,达成课程目标。把搜集上难点、关键,进行解答。经过提问、对话了解掌握情况。交流能力、口头表示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第四步检验、评价同学之间、回复问题、当堂作业提出问题、课堂作业、交流良好心理素质、虚心学习、工作责任感。第五步循环提升依据检验结果,再找出没完成任务,直至掌握完成。针对没完成内容进行讲解、总结。部署作业、预习内容自我学习,提升专业能力。表三《中医护理学》教学实训课设计方案学习内容实训课课时10教学目标专业能力1.能正确利用多种取穴方法。在身上正确找出常见骨度折量寸。2.能在身上找准50以上常见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诊疗。3.能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用中医术语写出主诉、主症,对常见病进行辨证分型,并用学过方法诊疗之。方法能力1.含有自学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医生终生学习打好基础。2.能用网络信息、相关参考书、专业杂志搜集信息,不停积累知识。3.有不耻下问精神,虚心学习她人经验,丰富临床经验。4.重视理论联络实际,重视实践能力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强,经过实训、实习掌握了职业专门技术。社会能力1.有良好心理素质。2.有较强人际沟通能力、口头和书面表示能力。5.含有团体精神和协作精神。4.含有很强工作责任感。目标群体08级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教学环境实训室多媒体中医示教室教室教学方法手段1.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多媒体)相结合、理论联络实际。2.方法多样化:依据理内容不一样选择利用示范、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问题讨论式、角色饰演、情景教学等。3.老师临床经验,贯穿一直。教学过程设计步骤学生活动老师活动学生能力培养第一步资讯每一次实训课前分好组。全组依据每次课任务,去咨讯需要知识、工作环境、需要材料、实训步骤等。课前把内容及需要相关知识,提前通知学生。自学能力、良好学习习惯;网络信息、参考书、专业杂志利用能力。第二步决议、计划依据资讯,针对任务,进行决议,设计工作计划、分工等,上课时再依据老师示范,熟悉步骤再进行调整计划。对实训项目进行示范,解释知识关键点、注意事项。帮助学生调整计划观察能力、综合能力、决断能力、做事计划性、专业能力第三步实施依据计划,各组按要求进行操作练习老师给正确指导,发觉问题立即纠正。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能力。第四步检验、评价各组同学之间、老师进行检验评价检验、评价、交流、指导良好心理素质、虚心学习、工作责任感。第五步循环提升依据检验结果,再做出计划、实施、直至掌握。针对不易掌握内容进行示范讲解、总结。部署作业、预习内容总结能力、专业能力。第三部分课程目标一、专业能力(一)知识目标1.能正确解释和了解中医名词术语。2.能了解解释中医基础特点。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异同,熟悉了解中医各脏腑功效,正常和异常表现。4.能解释了解人体必需物质精气血津液概念、生成、运行、功效、之间关系及正常和异常表现5.能说出多种病因含义、致病特点。6.能熟悉方药基础知识。能熟悉50种以上中药、20个以上常见方剂功效、适应症。7.能解释和了解腧穴含义、分类、作用。(二)能力目标1.能正确利用多种取穴方法。在身上正确找出常见骨度折量寸。2.能在身上找准50以上常见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诊疗。3.能依据患者临床表现,用中医术语写出主诉、主症,对常见病进行辨证分型,并用学过方法诊疗之。二、社会能力(一)有良好心理素质。(二)有较强人际沟通能力、口头和书面表示能力。(三)含有团体精神和协作精神。(四)含有很强工作责任感。三、学习能力(一)含有自学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医生终生学习打好基础。学习情境工作任务活动内容专业能力要求课时理论实训1、绪论、中医护理特点、中医哲学思想、中医护理基础理论1说出中医护理基础特点2用阴阳五行基础原理说明人体生理病理3说出中医五藏六腑功效,常见病症表现、常见中成药,并和西医脏器区分开4能说出组成人体多种基础物质含义、生成、功效、相互关系及应用5知道经络含义、组成,功效,十二正经走向、交接、分布规律、流注次序等,了解循行。6说出六淫、七情、痰饮、瘀血含义、形成、致病特点。了解病因含义、认识方法、发病原理。1阴阳五行用自然界现象、现实应用而导入。2中医独特概念、名词术语要解释正确,深入浅出。3脏腑功效、气血津液能和现代医学功效联络上,能够相结合,中医所特有,二者不能相混淆。举例要适当。4经络经过模型、多媒体教学做一体化5每种证型多介绍常见中成药、偏方6病因用案例式、情景式、互动式教学法1了解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概念,并应用之2了解阴阳五行原理及在中医中应用3掌握五脏六腑内容,了解五脏功效内涵4了解常见脏腑功效失调证及表现、常见中成药5经过对气血津液概念、功效、关系。6依据四肢部部位,能说出十二经名称。7依据临床表现能找出病因162、针灸疗法(理论3、实训3)1.说出腧穴概念、分类、作用2。学会找穴方法3。能说出最少50个常见腧穴定位、主治并在身上找准4。能用腧穴组方诊疗常见病5.学会毫针针刺法6.学会针刺常见意外情况处理7.清楚针刺注意事项8.学会灸法、刮痧、火罐、皮肤针、电针操作1用情境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2让每个同学体会得气感觉3给酒精棉球让同学课后练习4指导同学用学过知识自己诊疗本身疾病,或相互诊疗1能熟练进针、利用捻转提插及辅助手法,达成得气目标。2针刺碰到意外情况不慌,能熟练处理,并预见之3灸法、刮痧、火罐、皮肤针等操作要达成要求。4能用这些方法诊疗常见病,并有效。333、推拿疗法(理论1、实训5)1.学会常见推拿法操作,并清楚注意事项1、指导同学用学过推拿知识自己诊疗本身疾病,或相互诊疗1、能用腧穴结合推拿、方法诊疗常见病、多发病15(二)能用网络信息、相关参考书、专业杂志搜集信息,不停积累知识。(三)有不耻下问精神,虚心学习她人经验,丰富临床经验。(四)重视理论联络实际,重视实践能力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强,经过实训、实习掌握了职业专门技术。四、职业素质(一)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服务患者,有理想、懂政策、法律意识强;有吃苦耐劳、连续作战精神。(二)职业行为含有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有严谨、认真、细致工作作风;含有团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含有协调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锐意改革、求新追优精神,有本职业领域估计能力,坚持公平、公正工作标准,尊重病人人格,保守职业秘密。第四部分课程内容和要求表四课程内容及要求实训课内容要求:序数内容目标效果教学方法考评课时1毫针针刺法、注意事项、常见意外情况预防处理1.能正确安全进针、行针方法,体会得气感觉,并用之诊疗疾病。2.碰到意外情况能熟练处理,并预见之。教学做一体化,经过多媒体、演示、真学、真练、真扎进针,行针、得气(在腧穴部分考。)12灸法、刮痧、火罐、皮肤针、电针、三棱针操作、注意事项。1.能正确安全进行多种方法操作,并用之诊疗疾病。2.碰到意外情况能熟练处理,并预见之教学做一体化,经过多媒体、演示、真学真练、灸法、刮痧、火罐、皮肤针、电针、三棱针操作、23推拿手法操作、注意事项。能掌握推拿手法操作、注意事项。用之保健和治病教学做一体化,经过多媒体、演示、真学真练、多种手法操作441..腧穴1能说出十四经脉名称、大约循行,及主治。2.能说出腧穴概念、分类、作用3.能学会找穴方法。3.能说出常见骨度分寸,并在身上找准。4.能在身上正确找出50个以上常见穴位,并用之诊疗。6.能用腧穴组方诊疗常见病。在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同学间相互进行,利用多媒体、模型、腧穴电动仪、同学间,找准正确位置,并配和针灸推拿,进行诊疗腧穴定位配合针灸推拿等法,进行考试1学习情境一设计学习情境1绪论、中医护理特点、中医哲学思想、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学习课时16课时学习环境教室、多媒体、示教室学习目标1了解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概念,并应用之2了解阴阳五行原理及在中医中应用3掌握五脏六腑内容,了解五脏功效内涵4了解常见脏腑功效失调证及表现、常见中成药5经过对气血津液概念、功效、关系,明白临床上常见中药原理,及常见病症表现。6依据四支部部位,能说出十二经名称。7依据临床表现能找出病因关键任务1.说出中医护理基础特点2.用阴阳五行基础原理说明人体生理病理3.说出中医五藏六腑功效,常见病症表现、常见中成药,并和西医脏器区分开4.能说出组成人体多种基础物质含义、生成、功效、相互关系及应用5.知道经络含义、组成,功效,十二正经走向、交接、分布规律、流注次序等,了解循行。6.说出六淫、七情、痰饮、瘀血含义、形成、致病特点。了解病因含义、认识方法、发病原理。教学方法提议1.案例导入法2.分组讨论法3.讲授法4.多媒体5.案例式6.情景式7互动式教学法8.教学做一体化考评和评价1.课堂表现2.当堂作业:题库随机抽取题目教学材料1.教材:《中医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贾春华主编)2.网络资源、光盘、课件3.《中医护理学》相关资源库对学生基础要求1.了解本门学习内容及学习要求、学习方法。2.能了解和本门课相关相关职业标准。3.能正确应用常见中医术语。4.能了解和解释中医相关知识并在实际中应用。对老师基础要求1.熟悉本门课国家相关标准2.对常见中医术语进行归纳总结3.中医基础知识讲解通俗易懂,举例适当。4.有一定临床经验。备注1.要求学生课前对教材进行学习。2.老师可经过问题讨论,了解学生对中医认识,提升对中医爱好。学习情境2设计学习情境2针灸疗法学习课时理论3课时实训3课时学习环境中医示教室教室多媒体教室针灸实训室推拿实训室学习目标1.说出腧穴概念、分类、作用2。学会找穴方法3。能说出最少50个常见腧穴定位、主治并在身上找准4。能用腧穴组方诊疗常见病5.学会毫针针刺法6.学会针刺常见意外情况处理7.清楚针刺注意事项8.学会灸法、刮痧、火罐、皮肤针、电针操作关键任务1能熟练进针、利用捻转提插及辅助手法,达成得气目标。2针刺碰到意外情况不慌,能熟练处理,并预见之3灸法、刮痧、火罐、皮肤针等操作要达成要求。4能用这些方法诊疗常见病,并有效。教学方法提议1情境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2案例教学法3启发式教学考评和评价1.课堂表现2.实训操作3.实训汇报教学材料1.教材:《中医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贾春华主编)2.网络资源、光盘、课件3.《中医护理学》相关资源库对学生基础要求1.依据内容做好课前资讯,找出难点、关键。2.能用中医理论解释正常生理和病理。选择不一样针灸诊疗方法。对老师基础要求1.老师能对中医针灸相关理论及技能熟练,临床经验丰富,举例适当。2.指导学生提前预习及练习备注1.针灸操作部分要消除学生担心心理2.指导学生对自己疾病用中医理论解释、利用针灸及相关知识诊疗学习情境3设计学习情境4推拿疗法学习课时理论1课时实训5学习环境中医示教室教室多媒体教室模拟诊室针灸实训室推拿实训室学习目标1.学会常见推拿法操作,并清楚注意事项。关键任务1、能用腧穴结合推拿、方法诊疗常见病、多发病教学方法提议1.演示教学法2.案例法3.角色饰演法4.分组协作法5.理论讲授法6.病例讨论法考评和评价1.课堂表现2.推拿手法操作熟练程度、应用。3.问题回复4.实训汇报5.小组评价教学材料1.教材:《中医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贾春华主编)2.网络资源、光盘、课件3.《中医护理学》相关资源库对学生基础要求1.依据内容做好课前资讯、了解课程内容2.实训要提前了解操作步骤、材料,做好分组。3.遵守实训室规章制度、项目标操作标准、老师示范进行4.能在同学之间相互练习并体会。对老师基础要求1.老师能能熟悉中医推拿基础知识及操作,有丰富临床经验。2.提前指导学生预习、准备材料备注1.老师找出同学间手法练习较经典在学生中练习,供同学体会。第五部分实施提议(内容提议包含:教学提议、评价提议、教材编写提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议等。)一、教学提议1.加强实训室教学做一体化建设。争取再充实实训室以满足实训需要。2.加强隶属医院建设。3.提升老师“双教”能力,安排参与全国性推拿按摩高级班培训,把临床老师每十二个月到医院实践形成制度化。或兼任隶属医院医生。二、评价提议1.教学评价可采取多元化,如:课堂表现、作业、实训汇报、多种考试、老师评价和同学间评价等三、教材建设1.《中医护理学》教材最好是依据需要编写院级教材,正在计划准备中。2.编写实训标准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提议:1.做部分中医方面课件、多媒体、光盘等方面开发。2.利用学校网络平台,经过精品课、优质课申报,加强建设课程。第六部分附录一、中医名词术语1、酸重麻木:酸指肢体、关节和肌肉酸楚无力;重指头身肢体感觉沉重,无力抬举;2、麻指皮下有蚁行感,按之不止;木是知觉消失,不知痛痒。病变在经络骨节和肌肤,为外邪侵袭,气血运行不利或气血不足所致。2、眩晕:眩为眼目昏花,阵阵发黑;晕指有旋转感,二者并见称为眩晕。多因为气血不足或风火痰浊为患。3、耳鸣耳聋:耳鸣是自觉耳中有鸣响,甚则妨碍听觉;耳聋为听力减退或消失。亦多和气血不足或风火痰浊相关。4、心悸怔忡:心悸指自觉心跳不宁;严重时心慌猛烈,休作无时,称为怔忡。以虚证为多,也可因邪热入里,痰火内扰,或心血瘀阻,及水气凌心等病证。5、痞满:指自觉胸腹部胀满充实,甚至能够摸到包块。关键因为脏腑气机不畅或痰气交阻所致。二、试题绪论【目标检测】一、名词解释1.中医学
2.整体观念
3.证
4.辨证论治
5.
同病异治
6.异病同治二、填充题1.中国现存最早医学巨著是
。2.中国第一部脉学专著是
。3.《伤寒杂病论》即后世
和
。4.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由隋
代医家
编著。5.中医学基础特点是
、
。三、选择题A型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中国现存医学文件中最早一部典籍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2.中医学中成功利用辨证论治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儿药证直诀》3.中国现存第一部药品学专著是: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4.中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5.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寒凉派”代表是:
A.叶天士
B.张从正
C.刘完素
D.朱丹溪
E.李杲6.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攻邪派”代表是:
A.李杲
B.李中梓
C.吴又可
D.张子和
E.王清任7.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补土派”代表是:
A.叶天士
B.李东垣
C.李中梓
D.张介宾
E.朱丹溪8.下列著名医家中被称为“养阴派”代表是:
A.朱震亨
B.李东垣
C.张从正
D.刘完素
E.吴鞠通9.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子和
C.李东垣’
D.朱丹溪
E.张介宾10.创“卫气营血”辨证温病大家是:
A.吴鞠通
B.吴有性
C.王孟英
D.叶天士
E.薛生白11.提倡中西汇通医家是:
A.吴有性
B.王清任
C.张锡纯
D.李中梓
E.王孟英
A.叶天士
B.王叔和
C.张介宾
D.王清任
E.李杲12.中医诊治疾病,在辨病辨证和对症诊疗中,关键着眼于:
A.病
B.症
C.体征
D.证
E.病因B型选择题(配伍选择题)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1.以脏腑病机论杂病著作是:2.提出六经分经辨证诊疗标准著作是:3.奠定中药理论体系著作是:
A.“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B.“春善病鼽衄”
C.“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
D.东南湿热,西北燥寒
E.“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4.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影响可反应为:5.昼夜晨昏对人体通常疾病影响多为:6.季节气候对发病影响可反应为:X型选择题(多项选择题):1.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特征是:
A.治未病
B.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C.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
D.以精气阴阳学说为哲学基础
E.以精气血津液及脏腑经络生理病理为基础2.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
A.《难经》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干金要方》3.人和自然界统一性包含:
A.社会制度对人体影响
B.季节气候对人体影响
C.地域方域对人体影响
D.昼夜晨昏对人体影响
E.社会治和乱对人体影响4.中医“证”包含:
A.病变过程
B.病变原因
C.病变部位
D.病变性质
E.邪正关系5.哪些著作成书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标志:
A.《诸病源候论》
B.《伤寒杂病论》
C.《内经》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四、简答题:1.《黄帝内经》关键内容有哪些?其关键成就是什么?2.《伤寒杂病论》关键成就是什么?3.怎样了解中医学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目标检测】一、名词解释1.阴阳2.阴阳学说3.五行学说4.阴阳互根5.五行制化6.培土制水7.滋水涵木8.金水相生二、填充题1.阴阳五行学说盛行于____________。2.五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物质相互联络及其运动改变。3.五行中相克次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五行相克关系传变包含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5.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补母治则,具体治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题A型选择题:1.阴阳属性征兆是:
A.动静
B.水火
C.上下
D.晦明
E.寒热2.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改变:
A.结果
B.根由
C.形式
D.物质
E.现象3.“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阴阳:
A.交互感应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转化4.依据阴阳属性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阴中之阳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5.依据阴阳属性可分性,五脏中属于阳中之阴脏是: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6.依据阴阳属性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阴是:
A.早晨
B.下午
C.前午夜
D.后午夜
E.以上均非7.可用阴阳互根互用来解释是:
A.阳胜则阴病
B.阳病治阴
C.阴损及阳
D.重阴必阳
E.阴虚则阳亢8.“阳病治阴”方法适适用于下列何证:
A.阳损及阴
B.阳盛伤阴
C.阴虚阳亢
D.阳气暴脱
E.阳虚阴盛9.以补阴药为主,合适配伍补阳药诊疗方法属于: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
E.以上均不是10.“亢则害,承乃制”说明五行间: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11.“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木侮土
E.土侮木12.脾病传肾属于: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13.属于“子病犯母”是:
A.脾病及肺
B.脾病及肾
C.肝病及肾
D.肝病及心
E.肺病及肾14.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治法是:
A.培土生金
B.佐金平木
C.泻南补北
D.抑木扶土
E.培土制水15.“泻南补北”法适适用于:
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
B.心阴虚而心阳亢
C.肾阴虚而心火旺
D.肾阴虚而肝阳
E.肾阳虚而心火越B型选择题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1.肝火犯肺属于:2.肝气犯脾属于:
A.益火补土
B.滋水涵木
C.培土生金
D.抑木扶土
E.金水相生3.以泄肝健脾法诊疗肝旺脾虚证治法称:4.以温肾阳方法而补脾阳治法是:5.滋养肺肾法称:X型选择题1.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是:
A.抑强
B.扶弱
C.虚则补其母
D.实则泻其子
E.泻其有余,补其不足2.阴阳互根意在说明:
A.阴阳二气是交互感应
B.阴阳含有各自独立性
C.阴阳是对立统一
D.阴和阳任何一方全部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
E.阴和阳全部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前提和条件3.相生关系传变包含:
A.母子关系
B.母病及子
C.子病犯母
D.传其所胜
E.传其所不胜4.相克关系传变包含:
A.传其所胜
B.母病及子
C.子病犯母
D.传其所不胜
E.所胜所不胜关系5.五行中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均可引发:
A.相生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制化四、简答题:1.怎样分析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2.阴阳学说基础内容包含哪些?3.何谓“生我”、“我生”、“克我”、“我克”?举例说明之。4.依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确定基础治法有哪些?5.怎样利用阴阳理论来概括分析药品性味及功效?6.怎样利用五行生克理论指导控制疾病传变?精气血津液学说【目标检测】一、名词解释:1.精2.气3.津液4.气机5.气化6.宗气7.元气8.卫气9.营气10.精血同源二、填充题:1.精依据其起源分为和两种。2.精作用有、、、3.气作用包含、、、4.津液作用是、、、5.血作用、。6.气能血、气能血、气能血,血为气之。7.气分为、、、四种。三、选择题A型选择题1.狭义之精是指()A.气B.血C.津D.液E.生殖之精2.以濡养脑髓和滑利关节为关键功效是()A.精B.气C.液D.血E.津3.诊疗血瘀病证时配行气药品理论依据是()A.血能载气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气能生血E.血能养气4.下列不属于气固摄作用是()A.固摄精带B.预防汗泄过多C.控制血液D.控制尿液E.固摄和稳定内脏位置5.和听、视、言、动强弱关系最亲密是()A.元气B.卫气C.宗气D.谷气E.营气6.诊疗血虚证时,常在补血药中配用益气之品道理是()A.气能摄血B.气能生血C.血为气母D.气能行血E.血能载气7.含有“慓疾滑利”特点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清气8.津液代谢和下列那组脏腑关系最为亲密()A.脾、肾、小肠、三焦B.脾、肝、肾、三焦C.肺、肾、三焦、小肠D.肺、脾、肾、三焦E.心、肾、小肠、膀胱9.津液输布关键通道是()A、血府B、经络C、腠理D、三焦E、分肉10.生命活动原动力是()A.卫气B.营气C.宗气D.元气E.真气B型选择题A.推进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1.诊疗大汗出、遗尿时加入补气药是因气()2.“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是指气()A.上荣于目B.和血同行,环周不休C.熏于肓膜,散于胸腹D.通于三焦,流行全身E.上出息道,下走气街3.元气分布是()4.营气分布是()A.气化作用B.防御作用C.固摄作用D.推进作用E.营养作用5.气能预防精、血、津液滑脱作用称()6.气含有保护机体,预防外邪侵犯作用称()A.润泽肌肤B.营养周身C.温煦内脏D.补益脑髓E.以上全部不是7.液作用重在()8.营血作用重在()X型选择题1.以下说法不正确是()A.津能载气B.气能载血C.气为血之母D.血为气之母2.血液生成和下列哪项相关()A.营气B.津液C.卫气D.精3.“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生理基础是()A.气能行津B.气能生津C.津能载气D.气能摄津4.和气生成起源相关脏腑有()A.肝B.肾C.脾胃D.肺四、简答题1.血生成和运行和哪几脏相关?各起何作用?2.气和血在生理方面关系怎样?脏象学说【目标检测】一、名词解释1.藏象2.奇恒之府3.肺主通调水道
4.脾主统血
5.肝主藏血
二、填空题1.脏共同生理特点是和。2.腑生理特点是和。3.脏象学说关键特点是。4.肾关键生理功效是、和。5.肝关键生理功效是、。其生理特征是、。6.肝疏泄功效反应了肝脏、、生理特点。7.六腑皆以为顺,以为用。8.胃关键生理功效是主、水谷,其生理特征是、。9.膀胱贮尿功效,依靠于。10.三焦关键功效是,。三、选择题A型选择题1.五脏生理功效特点是:()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E.虚实交替,泻而不藏2.五脏六腑之大主是:()A.心B.肺C.脾D.肝E.肾3.心对血液关键作用是:()A.化生血液B.运行血液C.固摄血液D.营养血液E.以上全部不是4.心主神志最关键物质基础是:()A.津液B.血液C.精液D.宗气E.营气5.肺主气,关键取决于:()A.生成宗气B.宣发卫气C.调整全身气机D.肺呼吸功效E.肺气通于天6.肺朝百脉是指:()A.百脉由肺统帅B.肺将血液输送至全身C.百脉之血汇聚于肺,经气体交换,输布全身D.百脉会聚于肺E.其功效和心主血脉一样7.肺通调水道功效关键依靠于:()A.肺主一身之气B.肺司呼吸C.肺主宣发和肃降D.肺朝百脉E.肺输精于皮毛8.下列哪项有误:()A.心在体合脉B.肺在体合鼻C.脾在体合肉D.肝在体合筋E.肾在体合骨9.下列哪项不属于奇恒之腑:()A.脉B.女子胞C.三焦D.胆E.脑10.机体生长发育关键取决于:()A.血液营养B.津液滋润C.水谷精微充养D.肾中精气充盈E.心血充盈11.各脏阴阳根本在于:()A.肝B.心C.脾D.肾E.肺12.和脑髓充盈关系最亲密脏是:()A.心B.肺C.脾D.肾E.肝13.毛发荣枯关键和体内哪两种物质盛衰相关:()A.精和气B.精和液C.精和血D.津和气E.气和血14.脾主运化是指:()A.运化水液B.运化水湿C.运化水谷D.运化水谷和水液E.化生血液15.含有化湿而恶湿特点脏是:()A.肾B.脾C.肺D.肝E.心16.五脏功效中含有“升举内脏”功效是:()A.肾B.脾C.肺D.肝E.心17.脾统血关键是指:()A.控制血液运行流速B.增加内脏血液容量C.控制血液外周流量D.控制血液在脉道内运行E.使血液上输于心肺和头目18.四肢肌肉壮实关键取决于:()A.心主血脉功效B.肾主骨功效C.脾主运化功效D.肺主气功效E.肝主筋功效19.脾统血作用机制是:()A.气固摄作用B.气温煦作用C.气气化作用D.气卫外作用E.气防御作用20.人视觉功效,和下列哪项关系最为亲密:()A.心主血脉功效B.肺主气功效C.牌主运化功效D.肝藏血功效E.肾藏精功效21.对肝主疏泄影响最大情志活动是:()A.喜B.怒C.思D.恐E.惊22.胆汁化生和排泄关键依靠于:()A.脾主运化功效B.肾主藏精功效C.肺主宣发功效D.肝主疏泄功效E.心主血脉功效23.“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治法依据是:()A.脾运化水液B.肺通调水道C.大肠传化糟粕D.小肠泌别清浊E.膀胱贮尿、排尿24.全身“元气”和“水液”运行通道是:()A.三焦B.肺、牌、肾C.十二经脉D.奇经八脉E.以上均不是25.下列不属于表里关系脏腑是:()A.心和心包络B.脾和胃C.肝和胆D.肺和大肠E.肾和膀胱26.含有调整女子行经,男子排精功效两脏是:()A.心和肾B.肺和肾C.脾和肾D.肝和肾E.肝和脾27.调整全身气机关键是哪两脏:()A.心和肺B.肺和肾C.肺和肝D.肝和肾E.脾和肾28.精血同源是指哪两脏关系:()A.心和肾B.脾和肾C.肺和肾D.肝和肾E.心和肝29.中焦功效实际是指:()A.脾主运化功效B.胃主受纳功效C.脾胃整个运化功效D.化生血液E.输布水谷精微30.喜润,以降为顺脏腑是:()A.胃B.肾C.胆D.脾E.肝B型选择题:A.心B.肺C.脾D.肝E.肾1.“气之主”是:()2.“气之根”是:()A.心B.肺C.脾D.肝E.肾3.称“后天之本”是:()4.称“封藏之本”是:()A.肺B.脾C.三焦D.肾E.膀胱5.通调水道是:()6.主宰水液代谢是:()A.水脏B.娇脏C.刚脏D.孤府E.子脏7.肝为:()8.肺为:()9.肾为:()X型选择题:1.肾关键生理功效有:()A.主宰水液代谢B.闭藏先天之精C.贮藏尿液D.受五脏之精而藏之E.主纳气2.肾中精气生理功效是:()A.促进机体生长B.促进机体发育C.促进肌肉丰满壮实D.促进机体生殖机能E.促进筋膜收缩弛张3.肾中精气不足可出现:()A.小儿囟门迟闭B.小儿骨软无力C.牙齿松动脱落D.老年人骨质脆弱E.脑转耳鸣4.下列不属于脾关键生理功效是:()A.在体合肉B.运化水谷C.运化水液D.统摄血液E.在液为涎5.脾运化水液功效失调可产生病理产物有:()A.痰B.饮C.湿D.气喘E.水肿6.中医学称肺为:()A.娇脏B.生之本C.水之上源D.华盖E.气之海7.肺主一身之气关键表现于:()A.宗气生成B.宣发津液C.通调水道D.朝百脉E.调整全身气机8.以下那些说法是正确:A.发为血之余B.爪为筋之余C.齿为骨之余D.发为肾之外候E.发生机根源于肾9.肝主疏泄功效可表现于下列哪些方面:()A.促进脾胃运化功效B.促进男子排精C.调畅气机D.调畅情志E.促进女子排卵10.肝藏血生理意义包含:()A.贮藏血液于肝内B.调整人体各部分血量分配C.调整水液代谢平衡D.预防出血E.魂神有所依舍11.心关键生理功效是:()A.宣散卫气B.推进血行C.总司气化D.主藏神E.开泄汗液12.影响大肠传导改变作用原因有:()A.肺肃降B.胃降浊C.肝疏泄D.肾气化E.小肠泌别清浊13.心和脾关系关键表现在:()A.血液运行B.津液输布C.津液代谢D.气机调畅E.血液生成14.肺和脾关系关键表现在:()A.血生成B.津液输布C.气生成D.津液代谢E.血贮藏15.和气生成关系亲密脏是:()A.心B.肝C.脾D.肺E.肾四、简答题1.何谓藏象学说?其形成基础是什么?2.藏象学说有何特点?3.何谓脏腑?其分类关键依据是什么?4.你对“心主血脉”是怎样了解?5.简述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之间关系。6.何谓脾主运化?脾主运化包含哪几方面?7.怎样了解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8.简述肝主疏泄功效具体作用。9.肺肃降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0.何谓“心肾不交”?五、叙述题1.怎样了解脾胃为后天之本?2.试述肝主疏泄对脾胃功效生理作用和病理影响。3.怎样了解肾阴肾阳是五脏阴阳之根本?4.临床上为何把“保胃气”作为关键诊疗标准?5.怎样了解“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经络学说【目标检测】一、名词解释1.经络2.经络学说3.奇经八脉4.阴脉之海5.阳脉之海6.十二脉之海二、填充题1、经络系统是由______、______及其连属部分组成。2、奇经八脉: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3、十二经脉分布于四肢外侧称阳经,属腑,循行于四肢外侧前缘经脉是______经,循行于四肢外侧正中经脉是______经,循行于四肢外侧后缘经脉是______经。4、阴经和阳经在______部衔接。阳经和阳经交接:即同名手足三阳经在______部相交接。阴经和阴经交接:即阴经在______部相交接。三、选择题A型选择题1.手足三阳经在四肢分布规律通常是: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B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C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D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2.十二经脉走向规律中手三阴走向是:A从胸走手B从手走头C从头走足D从足走腹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是:
A.络脉
B.经脉
C.浮络
D.别络
4.能调整十二经脉气血,关键和奇恒之腑间关系亲密是:
A.皮部
B.别络
C.正经
D.奇经
5.有一定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次序是:
A.十五别络
B.浮络
C.奇经
D.正经
6.上达头部巅顶经脉是:
A.足少阳胆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手太阴肺经
D.足厥阴肝经
7.“头为诸阳之会”是因为:A.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
B.同名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阳脉之海”之称督脉上行于脑
D.和阴经相表里阳经输送气血于脑8.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
A.左右贯注
B.手足贯注
C.上下贯注
D.循环贯注
9.下列经脉中,含有表里关系是:
A.冲脉和任脉
B.手太阳和手少阴
C.阴维脉和阳维脉
D.阴跷脉和阳跷脉
10.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和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是:
A.足少阳胆经
B.手厥阴心包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阴肺经X型选择题1、分布在上肢内侧经脉有:A太阴肺经B手厥阴心包经C手少阴心经D手阳明大肠经E.冲脉2、经络关键生理功效:A沟通联络作用B通行气血作用C感应传导作用D调整平衡作用E.调整阴阳3.起于胞中经脉有:
A.冲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
E.督脉4.经络学说指导疾病诊疗,下列哪些是正确:
A.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
B.缺盆中痛,多是肺病变
C.前额疼痛,多和阳明经相关
D.头两侧疼痛,多和少阳经相关
E.巅顶疼痛,多和太阴经相关5.经络在病理方面作用是:
A.内脏病变反应于五官九窍路径
B.五脏病变相互影响路径
C.内脏病变反应于体表一定部位路径
D.脏和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路径
E.外邪由表入里路径四、简答题:1、简述经络系统组成?其中包含哪些内容?2、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规律怎样?3、十二经脉循行走向和衔接规律?4、经络有哪些生理功效?5、经络学说怎样指导临床应用?病因学说【目标测试】一、名词解释1.病因2.六淫3.湿性黏滞4.疠气5.七情内伤6.痰饮7.瘀血8.结石9.药邪10.医过二、填空题1.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原因是指、、。2.是中医学探求病因最关键方法。3.过劳是指,和。4.风痹又称,寒痹又称,湿痹又称。5.六淫传入路径关键是或。6.七情致病除七情刺激强度外,还和机体能力和能力相关。7.内生五邪包含:、、、、。8.水湿痰饮全部是人体津液在、过程中发生障碍,停留在体内病理产物。9.通常将蛇毒分为、、三类。10.冻伤分为全身性冻伤,又称;局部性冻伤,又称两类。11.广义痰饮证是、、、四种痰饮病证总称。12.医源性致病原因包含和两个方面。13.饮食偏嗜包含、及偏嗜烟酒。14.先天性致病原因关键包含和。15.瘀血所致之出血,通常表现为和。三、选择题A型选择题1.下列不正确说法是:A.六淫致病常有显著季节性B.六淫之邪只从肌表侵犯人体而发病C.六淫邪气既可单独侵袭人体而发病,又可两种以上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D.六淫邪气致病常和居住地域和环境亲密相关E.六淫邪气致病含有转化性特点2.风邪伤人,病变部位不固定是因为:A.风为百病之长B.风性主动,动摇不定C.风和肝对应,肝病易动D.风性善行E.风性数变3.下列哪一项是湿邪性质:A.其性黏腻B.其性开泄C.其性凝滞D.其性收引E.其性升散4.六淫中最易造成疼痛邪气是:A.湿邪B.风邪C.燥邪D.火邪E.寒邪5.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原因邪气是:A.饮食B.七情C.瘀血D.疫疠。E.六淫6.疠气是指:A.异常气候B.气机阻滞C.乖戾之气D.六淫邪气E.气机失常7.下列不正确说法是:A.怒则气上B.喜则气缓C.恐则气下D.惊则气乱E.悲则气结8.湿邪致病缠绵难愈关键原因是:A.湿为阴邪,易伤阳气,病难速愈B.湿性黏滞,不易祛除,病难速愈C.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病难速愈D.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病难速愈E.湿性重浊,留滞于体内,病难速愈9.饮在胸胁,咳睡引痛者为:A.痰饮B.悬饮C.溢饮D.支饮E、以上均非10.下列不属痰饮致病特点是:A.阻滞气机,阻碍气血B.病证复杂,改变多端C.病势缠绵,病程较长D.易蒙蔽神明E.脉多细涩11.瘀血疼痛常见为:A.刺痛B.隐痛C.胀痛D.阵痛E.冷痛12.下列不属结石致病特点是:A.多发于实质性脏器B.病程较长,症状不定C.局部多是胀痛、酸痛D.结石梗阻时可发生绞痛E.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B型选择题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1.最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可见周身困重,四肢倦怠是:2.含有重浊,黏滞,趋下特征是:3.只有外感,没有内生邪气是:A.风邪B.疠气C.痰饮D.瘀血E.结石4.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邪是:5.症状相同,传染性强病邪是:6.发病和气候原因,社会原因最亲密相关病邪是:X型选择题2.疠气又称为:A.疫疠B.异气C.毒气D.疫毒E.乖疫之气2.痰浊致病可见:A.癫狂B.失眠C.肢体麻木D.舌苔腻E.梅核气3.热极生风可见:A.四肢抽搐B.肢体麻木C.关节肿痛D.角弓反张E.牙关紧闭4.药邪成因包含:A.滥用补药B.炮制不妥C.用药不妥D.配伍不妥E.言语不妥5.医过形成原因包含:A.言语不妥B.饮食不妥C.处方草率D.操作不妥E.诊治失误四、简答题1.何谓病因?中医学病因包含哪些内容?2.六淫致病有哪些共同特点?3.简述风邪性质和致病特点。4.过劳关键包含哪多个方面?5.饮食不节包含哪多个方面?6.疠气有哪些致病特点?7.七情内伤是怎样形成?8.简述七情致病特点。9.医过包含哪些关键内容?四诊【目标检测】一、名词解释1.客色2.谵语3.假神4.苔色5.战汗6.平脉7.代脉8.平息9.除中二、填充题1.面色黄主病为、。
2.淡白舌主病为、。
3.呕吐物清稀无臭者,多为________呕;呕吐物秽浊酸臭者,多为________呕。
4.潮热,分为、、、。
5.细脉脉象是、、、。三、选择题A型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小儿食指络脉色紫红主病:A.里热B.表热C.血瘀D.痛证E.惊风2.患者自觉口甜,多属:A.脾胃气虚B.肝胃蕴热C.脾胃湿热D.肾病E.脾阳虚3.细脉.微脉.弱脉.濡脉共同特征是:A.中取即得B.细小无力C.浮取即得D.沉取即得E.若有若无4.食滞胃脘证患者,其脉多为:A.弦B.实C.数D.缓E.滑5.下列哪项和弦脉所主病症无关:A.肝病B.痛证C.痰饮D.宿食E.胆病6.面色黧黑而肌肤甲错属于:A.瘀血B.肾虚C.阳虚D.肾绝E.水饮7.下列除___外,均是亡阳证临床表现:A.面色苍白B.口渴饮冷C.呼吸微弱D.四肢厥冷E.舌淡而润8.按虚里,下列除何项外,均属正常:A.按之应手B.动微不显C.动而不紧D.缓而不怠E.节律均匀9.哪一项和肝气郁结无关:A.情志抑郁易怒B.胸闷善太息C.胸胁胀痛D.瘿瘤E.身目黄10.邪热炽盛多表现为:A.口渴不欲饮B.口不渴C.口渴喜冷饮D.口渴欲饮,饮入即吐E.口干喜热饮11.突发耳鸣,大如潮声,按之不减,多属:A.阴虚火旺B.肝胆火盛C.气血不足D.肾精亏虚E.肝肾阴虚12.牙龈肿痛,多属:A.肾阴虚B.心火亢盛C.胃热D.肝火上炎E.脾火13.五更泄泻见于:A.肝胃不和B.食滞胃肠C.寒滞胃肠D.肝郁脾虚E.脾肾阳虚X型选择题(多项选择题):1.面色白主病是:A.虚证B.寒证C.湿证D.脱血E.惊风2.脾虚湿盛舌象可见:A.芒刺B.胖大C.齿印D.裂纹E.强硬3.便秘可见于:A.实热证B.阴虚证C.血瘀证D.气液两亏E.阴寒内结4.主痛证脉象是:A.弦脉B.紧脉C.滑脉D.伏脉E.动脉四.简答题:1.简述正常脉象及其特点?2.苔色关键改变有多个?各主何病?3.失神表现有哪些?4.简述十问歌内容?5.简述全身汗出异常表现?辨证【目标检测】一、名词解释1.八纲2.八纲辨证3.表证4.里证5.心脉痹阻6.脾气下陷7.肝阳上亢8.卫分证9.合并10.直中二、填充题1.表里是分辨和两个纲领。2.寒热是分辨两个纲领。3.虚实是分辨,反应疾病性质两个纲领。4.邪气盛则,精气夺则。5.阴阳是概括两个纲领。6.阴阳是八纲辨证总纲,可统括其它六纲,如_______、_______、______属阳证,______、______、______属阴证。7.寒热错杂常见有四种情况:、、、。8.大实有羸状属______,至虚有盛候属______。9.气病证临床常见证候有、、和四种。10.血病证通常分为、、和四种。11.心脉痹阻证常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12.心血虚临床以、及血虚证共见为辨证关键点。13.肾病多______证。14.膀胱湿热临床以、、并兼见湿热之象为辨证关键点。15.外感温热病多起于,渐次内传入气、入营、入血,病邪步步深入,病情逐步加重。三、选择题A型选择题1.八纲辨证中,分辨邪正盛衰纲领是:A.阴阳B.表里C.寒热D.虚实2.“至虚有盛候”是指:A.真虚假实证B.真实假虚证C.虚证夹实D.实证夹虚3.半表半里证寒热特点:A.寒热并见B.但热不寒C.但寒不热D.寒热往来4.阴虚证患者,常见:A.自汗B.盗汗C.战汗D.冷汗5.阳虚证患者,常见:A.脉沉迟无力B.脉沉迟有力C.脉弦而紧D.脉弦而滑6.气滞证中出现疼痛,其性质通常为:A.胀痛B.刺痛C.隐痛D.空痛7.临床以出血和气虚共见为辨证关键点者,证属:A.气滞血瘀B.气不摄血C.气血两虚D.气虚血瘀8.下述诸项中不属于血瘀证原因是:A.寒凝B.气滞C.阴虚D.外伤9.心气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