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6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随堂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6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随堂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适用于新教材2025版高中历史第6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随堂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1.(2024·湖北荆襄宜四地七校联考)中国古代政府用户籍制度来稽查户口、征收赋税、调派徭役,维护统治秩序。魏晋时期,官府户籍登载的主要对象是自耕农,而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关于魏晋时期的户籍登记状况,下列说法合理的是(C)A.农夫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政府统治秩序更加稳定C.中心集权弱化趋势明显D.国家财政负担有所减轻解析:据材料“私家依附人口、奴婢及流亡人口、寺院僧尼及依附人口未纳入官府户籍”,可知东汉魏晋以来,豪强地主庄园经济发展,寺院经济规模扩大,人口大量依附于豪强地主与寺院,成为隐匿人口,严峻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兵役来源;地方势力发展壮大,易形成割据势力,危及中心集权,C项正确;这一时期出现大量的依附人口,说明人身依附关系增加,解除A项;豪强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政府统治,解除B项;社会上出现大量的隐匿人口,严峻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财政负担更重,解除D项。故选C项。2.(2024·河北张家口尚义一中)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年),度支尚书长孙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之灾,百姓生活困难,奏令民间设立义仓以资赈给,因上书曰:“请令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据此可知,当时(D)A.政府与民争利现象较严峻B.全国各地自然灾难频发C.国家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D.义仓具有备荒自救性质解析:据材料信息“令民间设立义仓以资赈给”“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馑者,即以此谷赈给”可知,当时义仓由民间设立,其主要功能是在受灾之年赈济饥民,D项正确;材料反映政府对受灾百姓救济,而没有反映政府与民争利和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信息,解除A、C项;“全国各地”说法确定,解除B项。故选D项。3.(2024·福建名校联盟联考)唐初推行的“籍帐”制度,包括“手实”“计帐”和“户籍”三部分。“手实”是唐代民户以户主的名义按期向政府申报户口、土地等状况的文书;基层官员依据手实的内容汇总成计帐,将手实和计帐逐级上报,最终上报至户部。唐推行这一制度意在(A)A.保证政府的赋役征发B.加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C.限制阶层之间的流淌D.调动农夫生产的主动性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通过“籍帐”制度,政府自下而上编制各地户籍和计帐,驾驭各地户口、土地等状况,有利于保证政府的赋役征发,A项正确;“籍帐”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的赋役征发,不是为了考核官员,解除B项;“籍帐”制度不是为了限制阶层之间的流淌,材料也没有体现阶层流淌因此受到限制,解除C项;“籍帐”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府对包括农夫在内的百姓的赋役征发,不是为了调动农夫生产的主动性,解除D项。故选A项。4.(2024·江苏南京月考)明朝宣德年间,祁门县十西都故民李舒妻李阿谢,因为继子李景祥“不行奉养”,“以弟承兄不应”为由,“经投里老及首告本县”,要求改正。徽州府依据永乐十年、二十年黄册记载做出推断,最终将户名改为“李阿谢”,同时户籍上开除李景祥的名字,并将田地准还其亲弟。这表明,黄册(C)A.加速了社会的阶层流淌B.强化了民间基层的自治C.供应了人口变动的书证D.减轻了民众的税收负担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徽州府依据黄册记载做出推断,将户名改为“李阿谢”,户籍上开除李景祥的名字,表明黄册供应了人口变动的书证,C项正确;据材料,改户名没有加速阶层流淌,解除A项;材料中是通过政府变动人口,不属于民间基层自治,解除B项;材料未涉及税收,解除D项。故选C项。5.(2024·福建福州)明洪武年间,基层实行里甲制,设里长、甲首,负责田粮丁数、催办钱粮等。里长、甲首实行轮换制,即依据富有程度,排在前十的人家每户轮番担当里长一职,任期一年,十年为一轮。这一举措(B)A.使乡村富户成为税收基原来源B.有利于避开地方豪民一家独大C.开创了明朝地方治理的新模式D.加重了国家赋役征收管理成本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明代政府任用地方富户轮番出任里长、甲首,管理基层税收等事务,有利于避开地方豪民一家独大,便于国家对基层的治理,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乡村税收来源的相关信息,解除A项;据所学,基层实行里甲制并非明朝开创的地方治理模式,解除C项;富户轮番担当里长和甲首减轻而非加重了国家赋役征收管理成本,解除D项。故选B项。6.(2024·贵州黔西南兴义八中)乾隆年间彝陵陈氏“家范”规定:“凡同宗有衅,无论事之大小,皆当先请族正、族长来祠问明理处,万难说明,然后可白于官。倘未经评,领先控告,公同议罚。”清康熙年间《萧山新田施氏族谱》规定,族内发生纠纷,须“就宗长宗贤调停处息,毋得执拗,毋相结讼”。以上史实反映了当时(A)A.宗法族规利于地方治理B.基层治理缺乏制度保障C.地方宗族势力威逼统治D.法律与教化的高度结合解析:依据材料“凡同宗有衅,无论事之大小,皆当先请族正、族长来祠问明理处,万难说明,然后可白于官。倘未经评,领先控告,公同议罚”“就宗长宗贤调停处息,毋得执拗,毋相结讼”可知,宗法族规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