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复兴-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国家治理 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1页
民族复兴-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国家治理 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2页
民族复兴-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国家治理 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3页
民族复兴-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国家治理 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4页
民族复兴-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国家治理 同步练习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族复兴——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国家治理一、选择题1.[202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中,中央政府对普通乡民进行阶级思想教育、政治觉悟启发、组织纪律训练,同时诉诸物质利益激励、政治身份认同、情感诉说引导等。这些动员方式旨在()A.激发乡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B.掀起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高潮C.将农民生活纳入到国家计划体制D.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2.[2023·福建百校高三联考]20世纪70年代,在东盟走向中立化的前提下,中国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批评立场,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政府的这些主张旨在()A.参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B.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C.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D.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3.[2023·广东佛山一中段考]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形式除了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外,还有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并明文规定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A.贯彻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B.实践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念C.完全不同于《共同纲领》规定D.体现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特点4.[2023·皖南八校联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这一论断()A.阐明了国家的外交立场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C.提供了“一国两制”实践的根本遵循D.确保了香港澳门地区的政治实体地位5.[2023·福建漳州三模]下表说明,“五四”宪法的制定()1954年3月至8月关于“五四”宪法草案征求意见数统计征询意见对象范围参与讨论人数修改意见条数全国政协委员500多人3900多条各大行政区、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8000余人5900多条全民1.5亿人118万条A.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B.彰显了民主协商的政治价值理念C.激发了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D.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6.[2023·山西临汾一模]1949年10月成立的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如下:毛泽东担任主席,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3人;4名副总理中,党外人士2人;15名政务委员中,党外人士9人;在政务院所辖的34个部门中,党外人士14人。据此可知当时我国()A.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B.民主党派发挥民主监督作用C.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D.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初步建立7.[2023·江西省二模]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里曾说:“候选名单公布以后,每个乡村都热烈地参加讨论,有的批评某人对革命不积极,某人曾经反对过革命,某人曾经贪污过,某人曾经是流氓,某人曾吸食鸦片,等等;有的选民则公开涂掉其名字。”这说明()A.“三三制”原则得到落实B.革命根据地初步试行村民自治C.国民革命推动了农民运动D.革命政权的民主建设成效显著8.[2023·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对此各省督抚态度不一,有的想方设法拖延和减少他们的协饷,有的就协饷数额与中央讨价还价,还有的则尽其所能援助,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左宗棠的私人关系。这反映了当时()A.国家权力结构发生明显变化B.半殖民地化程度正日益加深C.清政府内部矛盾十分的尖锐D.地方督抚势力兴起挑战中央9.[2023·广东卷,8]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10.[2023·广东部分名校高三联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海关税务人员的“国产化”。至1937年,海关各口岸的税司已由1929年的仅8名中国人上升到有三分之一的职务由中国人担任。这一举措()A.折射出国民革命的深化B.废除了西方列强在华特权C.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倾向D.顺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11.[2023·山东卷,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12.[2023·河北保定高三摸底考试]1954年,尼赫鲁访问中国后发表谈话说:“我自己的印象是,中国不要战争,而是希望通过几个五年计划来建立起它的经济。”1956年,周恩来说:“几年来的情况起了变化,所以我们决定了这一方针。中国政府决定分三批释放日本战犯,释放的人数超过一千人。”这反映出()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实现正常化B.周边国家关注中国经济建设成就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D.中国积极践行和平共处外交原则二、非选择题13.[2023·山西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在清朝典籍中,“外洋”一词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纳入清朝行政管辖的一条带状海洋区域,与“内洋”相对应,属于国家领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个是指外国,与“中国”相对应,泛指所有滨海国家,又称外夷。下表是《清实录》中道光朝以后关于“外洋”使用频率的统计表。中国管辖的“外洋”与外国同义的“外洋”使用频率统计表道光朝(1821~1850)咸丰同治朝(1851~1874)光绪宣统朝(1875~1911)中国管辖的“外洋”外国同义的“外洋”中国管辖的“外洋”外国同义的“外洋”中国管辖的“外洋”外国同义的“外洋”1411927258148——摘编自王宏斌《晚清“外洋”词义嬗变之历史学解析》指出材料中“外洋”一词使用频率的嬗变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读。民族复兴——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国家治理一、选择题1.[2023·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模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中,中央政府对普通乡民进行阶级思想教育、政治觉悟启发、组织纪律训练,同时诉诸物质利益激励、政治身份认同、情感诉说引导等。这些动员方式旨在()A.激发乡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B.掀起建设农业生产合作社高潮C.将农民生活纳入到国家计划体制D.为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解析:由“阶级思想教育、政治觉悟启发、组织纪律训练,同时诉诸物质利益激励、政治身份认同、情感诉说引导等”可知,这是建国初对农民进行遵守和维护新中国基层社会秩序的普及教育,所以目的是激发乡民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动性,故选A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设高潮是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大约1955年前后掀起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将农民生活纳入到国家计划体制也是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实现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工业化建设是在1953年开始展开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2.[2023·福建百校高三联考]20世纪70年代,在东盟走向中立化的前提下,中国也改变了对东盟的批评立场,与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政府的这些主张旨在()A.参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B.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C.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D.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解析:据材料“1988年,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基本原则,强调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可知,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改善与东盟的关系,结合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我国正在改革开放,改善与东盟关系旨在为国家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故选B项;中国至今仍未参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排除A项;支持东南亚反对霸权主义属于中国的态度,不属于目的,排除C项;建国之初中国就已经突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排除D项。3.[2023·广东佛山一中段考]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形式除了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所有制外,还有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并明文规定依照法律保护资本家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其他资本所有权。由此可知,1954年宪法()A.贯彻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精神B.实践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念C.完全不同于《共同纲领》规定D.体现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特点解析:1954年正处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宪法中对所有制形式的相关规定说明当时社会中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如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因此宪法的规定恰恰体现了当时社会转型的过渡性特点,D项正确。4.[2023·皖南八校联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发展良好态势。这一论断()A.阐明了国家的外交立场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C.提供了“一国两制”实践的根本遵循D.确保了香港澳门地区的政治实体地位解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香港、澳门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必须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才能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力,从而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这是港澳地区实行“一国两制”的根本原则,故选C项;香港、澳门问题属于我国的内政问题,不涉及外交层面,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排除B项;港澳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下的特别行政区,而非独立的政治实体,排除D项。5.[2023·福建漳州三模]下表说明,“五四”宪法的制定()1954年3月至8月关于“五四”宪法草案征求意见数统计征询意见对象范围参与讨论人数修改意见条数全国政协委员500多人3900多条各大行政区、各省、市、自治区及解放军8000余人5900多条全民1.5亿人118万条A.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B.彰显了民主协商的政治价值理念C.激发了民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D.标志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解析:根据表格信息中征询对象及意见数可知,“五四”宪法的制定中征询对象广泛、协商成果明显,彰显了民主协商的政治价值理念,故选B项;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基层治理无关,故排除C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故排除D项。6.[2023·山西临汾一模]1949年10月成立的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如下:毛泽东担任主席,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3人;4名副总理中,党外人士2人;15名政务委员中,党外人士9人;在政务院所辖的34个部门中,党外人士14人。据此可知当时我国()A.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B.民主党派发挥民主监督作用C.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D.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初步建立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有共产党的领导,有党外人士,可见此政府是民主联合政府,可知当时中国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政协代行人大职能,当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后,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排除B项;社会主义制度开始确立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排除C项;爱国统一战线是20世纪八十年代形成,排除D项。7.[2023·江西省二模]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第一次政府工作报告里曾说:“候选名单公布以后,每个乡村都热烈地参加讨论,有的批评某人对革命不积极,某人曾经反对过革命,某人曾经贪污过,某人曾经是流氓,某人曾吸食鸦片,等等;有的选民则公开涂掉其名字。”这说明()A.“三三制”原则得到落实B.革命根据地初步试行村民自治C.国民革命推动了农民运动D.革命政权的民主建设成效显著解析:根据“候选名单公布以后,每个乡村都热烈地参加讨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候选名单公布以后,人民关注程度很高,被选举人很多不良现象被检举揭发,可谓“成效显著”,故选D项;“三三制”原则应体现在民主政府中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在政府中担任相应比例的公职,材料讲的是一般选民,没有特别体现民主党派、党外人士,排除A项;陕甘宁边区属于敌后抗日根据地而非革命根据地,排除B项;根据“陕甘宁边区”可以判断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并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排除C项。8.[2023·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19世纪70年代左宗棠西征收复新疆的主要财源是各省的协饷,对此各省督抚态度不一,有的想方设法拖延和减少他们的协饷,有的就协饷数额与中央讨价还价,还有的则尽其所能援助,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左宗棠的私人关系。这反映了当时()A.国家权力结构发生明显变化B.半殖民地化程度正日益加深C.清政府内部矛盾十分的尖锐D.地方督抚势力兴起挑战中央解析:据材料“对此各省督抚态度不一”可知,当时地方督抚势力膨胀和中央政府权力下移,导致地方政府对中央的要求难以做到整齐划一地执行,存在态度不一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出当时国家权力结构正发生微妙变化,故选A项;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主要体现为国家主权的逐步沦丧,排除B项;材料说明清政府内部存在矛盾,但无法得出“尖锐”的结论,排除C项;地方督抚势力膨胀,中央权力下移,但地方督抚势力的兴起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排除D项。9.[2023·广东卷,8]1902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今岁省城将一切书院改为大学堂,选才华秀美者入堂肄业,每月给薪水,所学以西法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为之,此外又延洋夷为师(刻下尚未延来),在堂助教者,闻洋夷为师而告退之者数人,可谓有志气者矣。”这反映出()A.作者具有排外倾向B.作者主张中体西用C.维新运动渐入高潮D.天朝上国观念盛行解析:结合题干时间“1902年”,材料主要讲述清末新政时期创办新式学堂,聘请洋人为教师(虽然当时洋教师还未到位),中国助教听说此事愤而辞职者数人,日记作者认为中国助教的做法“有志气”,此事反映了其具有排外倾向,故A项正确;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维新运动早在1898年即告失败,故C项错误;题干中作者对该事件的看法属于个案,不能推断出天朝上国观念盛行,且天朝上国观念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走向崩溃消亡,故D项错误。10.[2023·广东部分名校高三联考]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海关税务人员的“国产化”。至1937年,海关各口岸的税司已由1929年的仅8名中国人上升到有三分之一的职务由中国人担任。这一举措()A.折射出国民革命的深化B.废除了西方列强在华特权C.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倾向D.顺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解析:将海关税务人员实现“国产化”,说明国民政府具有打破列强控制海关的强烈愿望,体现了民族主义倾向,故选C项;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故排除A项;材料现象不能说明废除了列强在华特权,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前的举措,故排除D项。11.[2023·山东卷,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解析:据所学可知,影响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题干中提及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说明与周边国家交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周边国家与中国可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国家之间不可能消除分歧,而且中国之所以重视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主要也不是为了增进互信,而是为了国家利益需要,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均衡发展,据所学可知,人类也很难构建均衡发展格局,排除B项;材料涉及中国与周边地区,只涉及世界局部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12.[2023·河北保定高三摸底考试]1954年,尼赫鲁访问中国后发表谈话说:“我自己的印象是,中国不要战争,而是希望通过几个五年计划来建立起它的经济。”1956年,周恩来说:“几年来的情况起了变化,所以我们决定了这一方针。中国政府决定分三批释放日本战犯,释放的人数超过一千人。”这反映出()A.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实现正常化B.周边国家关注中国经济建设成就C.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D.中国积极践行和平共处外交原则解析:195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中国政府积极实施这一政策,与题干中“中国不要战争”“我们决定了这一方针。中国政府决定分三批释放日本战犯,释放的人数超过一千人”相合,故选D项;1972年中日关系才实现正常化,排除A项;题干只提及“(中国)希望通过几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