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探究8600字(论文)】_第1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探究8600字(论文)】_第2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探究8600字(论文)】_第3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探究8600字(论文)】_第4页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探究86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研究摘要通过对《刑法修正案(九)》关于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深度解析,立足于帮助网络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应罚性和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立法目的,对本罪在立法上的相关学理争议进行梳理分析,指出“量刑规则说”和“帮助行为正犯化说”存在的问题,讨论“帮助行为正犯化说”的合理性。同时研究在司法实践中应用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需面对的困境及解决办法,从而突破传统刑法理论中的共犯从属性和帮助行为中立性对定罪量刑的障碍。关键词: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帮助行为;独立入罪;量刑规则目录TOC\o"1-3"\h\u引言 1一、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概述 2(一)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产生的时代背景 2(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定义 3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3(一)犯罪主体 3(二)犯罪的主观方面 4(三)犯罪客体 5(四)犯罪的客观方面 5三、立法争议分析 5(一)帮助行为正犯化说与量刑规则说之争 5(二)帮助行为正犯化说与量刑规则说争议分析 6四、司法争议分析 7(一)司法实践现状 7(二)“明知”范围的界定 7(三)中立行为的认定 8五、结语 9参考文献 10引言互联网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物,加之世界经济大爆炸式发展的推动,迅速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串串代码,其更是连接虚拟与现实世界的重要渠道,是重要的信息资源载体。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发展的今天,网络犯罪问题层出不穷。本应该为生活带来便利、为人类提供服务的互联网络不应成为犯罪的温床。法律因其固有的滞后性,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遗漏之处。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一旦网络犯罪无法可依,犯罪分子就会愈加猖狂,不断侵害网络秩序搅乱社会公序良俗。因此,形成一套完备的有关网络犯罪的法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网络空间具有复杂性和虚拟性,与传统的刑事犯罪有很大区别,给法律的调控带来了许多新的难题。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对帮助网络犯罪的行为的行政监管力度不够、以往常用手段难以加以预防、惩治力度不够等问题层出不穷。如何有效打击与网络相关的帮助犯罪行为,首先立法机关必须出台相关规定,为处理该类犯罪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其次还应当提供一系列可供依据的标准,便于司法机关认定帮助网络犯罪的行为。最后行政机关应当加强网络审查。只有三管齐下,才能保障惩治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有法可依,依法处理。有学者多次强调,我国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社会网络犯罪发生率日益增高,所以我国《刑法》应当设置部分开放性条文,将已有的或者将有的各类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类型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喻海松.新型信息网络犯罪司法适用探微.[J].中国应用法学,2019(6):151.喻海松.新型信息网络犯罪司法适用探微.[J].中国应用法学,2019(6):151.2015年通过出台《刑法修正案(九)》将帮助网络犯罪的行为独立入罪。但此法一出,刑法学界就对修正案中的对网络犯罪适用的相关问题产生了广泛争论。由此产生了一些分歧,出现了“量刑规则说”和“帮助行为正犯化说”等多种学说流派。因此,最高法与最高检联合共同发布司法解释,对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入罪标准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明晰了“网络服务提供者”和“情节严重”的范围。虽然解决了之前的部分争论与分歧,但仍然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概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产生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互联网覆盖面极广,网民数量极多,互联网的使用率不断攀升。随之而兴起的网络支付、网络购物、网络社交、网络缴费等等便利生活的使互联网与现实深度交互新功能出现,使互联网成为辐射多领域、涵盖多内容、形态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载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忽略的一些身份信息、个人经历、个人喜好甚至购物纪录等信息,都成为了有窃取价值的信息资源。根据专业互联网统计报告结果可知: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名总数共计9.89亿,手机网名占比高达百分九十九。当下,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高达百分十七十,互联网大范围的普及必然促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也意味着犯罪手段的升级。攻击防火墙、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篡改数据等网络犯罪的手段不断更新迭代,犯罪行为层出不穷,加强我国网络安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任务迫在眉睫。网络犯罪的高复杂性,强隐蔽性和弱联系性使其逐渐衍生出一套完善的信息窃取、数据筛选、广告推送、支付结算一条龙式的网络犯罪产业链。整个犯罪过程中,各个产业之间相互独立,犯罪分子之间不用共同谋划,甚至不需进行沟通,就能形成共同的犯罪意思。但无论是网络用户的信息窃取、广告推送还是支付及结算都离不开网络平台的支撑,犯罪分子除了自行搭建非法平台进行犯罪活动,很多时候还会借用其他合法搭建的网络平台进行犯罪,这使得一些合法搭建的中立平台可能在自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利用,最终成为了犯罪行为的幕后推手。由于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的意思联络和行为本身,及正犯和共犯都不再具有紧密联系性,不论是想要证明平台进行了有目的的帮助行为,还是对他人的犯罪行为并不知情都十分的困难,再加之传统刑法理论认为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的主体是帮助犯。由于帮助犯在共同犯罪中居于次要地位,且主要提供帮助作用,所以刑法总则明确规定帮助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很多危害性很大的帮助行为并不会得到与之相符的刑罚处罚。对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的处罚力度与其危害性远不相符也造成了网络犯罪活动的猖獗。由于法律的订立会受到当前社会的发展水平、立法者的认知、观念等一系列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社会在高速的发展进步,而立法者对未来的预见是具有局限性的,因此法律的滞后性也是不可避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犯罪手段也不断翻新,传统的刑法理论在新的社会形势下,面对新兴事物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在传统刑法理论已经不能完全覆盖新型犯罪时,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对新兴的犯罪手段做出新的刑法理论解释。因为在旧有理论下,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的突出问题是举证困难、惩罚力度小、危害性大。所以,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在《刑法修正案(九)》中增设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后来为了进一步明确解释,两高还颁布了关于网络犯罪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但由于《刑法修正案(九)》并未按传统刑法理论将施行帮助行为的主体划为帮助犯来解释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而是将其者划为独立的犯罪主体。这种将网络犯罪活动的帮助行为的独立入罪的做法一直为学者所争论,目前学界普遍存在着“量刑规则说”和“帮助行为正犯化说”两种观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定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即在网络上明知别人是否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还为其从事犯罪活动提供了互联网接入等信息技术支撑,或者向其他人提供了广告宣传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构成要件分析犯罪主体根据法条对于该罪的罪状的描述可以看出,该罪的主体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网络技术服务行为的帮助者。法律并未对该罪主体作出特殊限制。因此,只要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就能够实施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的行为,符合该罪的主体条件。部分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险性,已经远远超出了行政法的规制范围,上升到了刑法的层次。此时应当确定与社会危害性程相适应刑事责任,施以刑事处罚。笔者回顾我国刑法发展史可知,在《修正案(九)》出台之前,我国并未就网络犯罪的帮助进行进行专门性规定,规制该种犯罪行为只能依照共同犯罪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由于帮助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为从犯。因此如果按照传统的法律法规,就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就造成了一些危害性很大的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并没有受到与之相应的刑罚处罚。《修正案(九)》新增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帮助行为上升为正犯行为,此乃刑法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做出的应答。张明楷.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J].政治与法律,2016(02):2-16.张明楷.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J].政治与法律,2016(02):2-16.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的独立入罪意味着将原本的帮助犯提升为犯罪主体,即帮助行为正犯化。正犯化学说是基于共同犯罪的理论所提出的,即将某种在犯罪中发挥帮助或者辅助作用的行为直接上升为正犯行为,并配置单独的刑罚。我国刑法分则中存在着一类本身属于帮助行为,不构成独立犯罪主体的犯罪,立法者通过将其独立成罪并配备相应独立的法定刑来规制犯罪行为。这类罪名共同的的特点是以特定的犯罪行为作为帮助对象,以实现犯罪行为,达到犯罪行为预期的目标为直接目。依据传统刑法理论的判定,由于立法者对正犯实行犯罪行为有促进作用的帮助行为进行了类型化,并在分则条文中进行单独规定,才使得帮助行为上升为正犯行为,独立成罪。该规定出台后,司法实务中认定该行为的法律依据应当进行调整,不得再适用刑法总则中帮助犯的情节。犯罪的主观方面根据我国《刑法》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规定可知,犯罪行为人主观方面具体表现为,明知自己行为能够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帮助,造成扰乱互联网信息管理秩序,侵犯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后果,仍然积极追求该种结果的发生,并且单位也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依据共同犯罪的理论可知,实行主体与帮助主体之间存在犯罪的共同故意,两者都持有犯罪故意,且两人的犯罪主观方面联系紧密。但是,与现实犯罪不同,网络犯罪的复杂性更高、隐蔽性更强、犯罪联系更弱。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的意思联络和行为本身及正犯和共犯都不再具有紧密联系性。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性,网络共同犯罪情况下正犯与帮助犯都能利用网络环境隐藏自己的身份。依托网络技术提供的帮助,正犯与帮助犯之间可能并不存在意思联络,如此导致司法机关认定两人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具有一定难度。帮助犯直接通过网络技术向正犯提供帮助,整个犯罪的过程中,两者可能并未进行意思联络,且两人的主观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帮助犯,即网络技术提供者只需在形式上漠视实行行为人的行为就可形成犯罪。如此在司法实践中,对犯罪故意的证明也是一大难题。犯罪客体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所管理的信息网络环境的安全与网络运行的正常秩序。这是因为帮助行为是建立在网络犯罪行为的基础上的,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会破坏我国稳定、健康、有序的信息网络环境,并且还严重侵害国家对信息网络环境的正常监管。因此,为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提供帮助的行为也同样会破坏我国的正常信息网络环境和网络秩序。为了使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法益侵害得到与之相对应的刑罚处罚,我国法律将严重的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入罪化,法条设置单独的罪名,配以适当的刑罚,从而使得网络信息犯罪的帮助行为脱离了原来的次要地位,一跃上升为犯罪的正犯行为,该种规定方式有利于扩大打击范围,对严重危害网络安全的帮助行为作出相对应的惩罚,从而达到罪责刑相适应。犯罪的客观方面该罪客观方面主表现为行为人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等帮助,情节严重。由于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与一般刑事犯罪不同,具有更高的隐蔽性、更弱的意思联络,因此,如何界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了为犯罪提供帮助、行为人对是否尽到了对自身开发的网络平台的监管义务,行为人的中立性帮助行为如何界定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争议。立法争议分析帮助行为正犯化说与量刑规则说之争从立法层面上分析,刑法学界关于本罪的属性争议大概可以分为两类。观点一明确地指出,修正案直接把帮助性的行为规定了变成独立犯罪,并且还配置了适当的刑罚,所以该类犯罪在实质上是因为帮助性行为得到了正犯而被加以转化。所以于志刚教授提出,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当我国的刑法分则条文规定了某罪帮助犯构成单独的罪名时,一般都认为这种帮助行为已经上升成了一个正犯的行为。于志刚.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立法探索与理论梳理——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立法定位为角度的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35(03):83-92.。观点二指出,该罪本质上属于量刑规则。按照该种观点,该行为本质仍旧属于帮助行为,并未上升至正犯。该法条的设立目的在于给帮助行为单独规定了相应的刑罚。此种情况不应当再适用总则中关于帮助犯的量刑情节。张明楷教授支持后一种观点,他认为分则条文为帮助行为设置法定刑,并不等于法条直接将帮助行为正犯化。在张教授看来,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属于第二种情况。帮助行为并未独立成罪,但是有独立的法定刑,可以认定为帮助行为的量刑规则。总言之,该条应理解为量刑规则。于志刚.共犯行为正犯化的立法探索与理论梳理——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立法定位为角度的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7,35(03):83-92.帮助行为正犯化说与量刑规则说争议分析量刑规则说仅仅将本罪的属性规范为一种量刑规则,使得法条本身成为了无构成要件的量刑规则,将导致刑法新增的帮助罪名形同虚设。而帮助行为正犯化学说是基于共同犯罪的理论所提出的。综合我国《刑法》规定和传统理论,共同犯罪要求行为人之间存在意思联络。但是由于网络犯罪具有更高的复杂性,更强的隐蔽性和更弱的犯罪联系。网络犯罪的帮助行为的意思联络和行为本身及正犯和共犯都不再具有紧密联系性。立法性质的定位难问题导致本罪在现实的实际应用中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大大影响本罪的适用效果。笔者研究传统共犯理论可知,共同犯罪的定罪量刑必须依据共犯从属性原则。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帮助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但是网络犯罪不同传统犯罪。网络犯罪往往具有微量、多次的特征,并且帮助犯在网络犯罪中发挥的作用较小,但累积起来就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有时甚至会造成与正犯等量观之的损害后果。若仍根据传统理论对帮助犯进行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就会严重违反罪责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所以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因此从这个观点出发,帮助行为正犯化说更符合立法初衷,且“量刑规则”的概念原本来源于德国法律,与原生的德国法律意义上的量刑规则不同,量刑规则理论在我国刑法量刑中并不存在。我国刑法中的量刑规则概念仅在与构成要件要素区别的层面上才有意义。王彦强.区分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罪量加重构成概念之提倡[J].现代法学,2013,35(03):116-129.因此相对来说,帮助行为正犯化说更符合我国刑法将帮助行为独立入罪的立法初衷。王彦强.区分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罪量加重构成概念之提倡[J].现代法学,2013,35(03):116-129.司法争议分析司法实践现状纵览我国司法实践情况,处理帮助行为正犯化问题一直秉承着审慎的态度。于志刚教授也曾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于刑法典中的地位作过释明,他认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应被视为兜底性罪名于志刚.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J].中国法学,2016(02):5-24.。2010年,最高法和最高检联合出台司法解释2于志刚.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J].中国法学,2016(02):5-24.2010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二)》第六条说明,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明知是淫秽网站,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空间等技术性支持,并且具有特定情形的,对其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明知”范围的界定笔者尝试从帮助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犯罪构成角度切入,了解到该罪行为人主观系故意,明知他人实施网络犯罪,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我国《刑法》中规定,故意犯的构成因素是“明知”。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对于犯罪故意的理解已经形成了统一观点,犯罪故意的成立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知”。司法解释中多采“应当知道”的表述模式,该种模式出于功利性角度,为了方便司法机关处理案件时认定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该种模式虽然为司法实务提供了便利,但是其存在一定的隐患,可能会混淆主观罪过的基本类型,甚至会波及基本理论体系,所以该种模式尚需理论和实务的双重检验。司法实务中认定行为人构成某罪,犯罪构成四要件缺一不可。行为人的主观“明知”有时无法从其客观行为推断,故意犯罪的“明知”具体应当划分为“明确知道”和“应当知道”两种情况。后者是司法机关运用一系列手段进行推导,得出帮助者主观上了解主犯实施了犯罪行为。且“漠不关心”并不代表“不明知”。所谓“漠不关心”是指,帮助者并不在乎他人实施行为与否,如此可以证明两者主观联络疏离,甚至不存在主观联络。但是,“漠不关心”的主观内容并不能否认帮助者了解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为他人犯罪行为提供助力。江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解释方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05):76-93.关于“明知”的标准,有学者提出应当区分不同主体适用不同的要求。江海洋.网络帮助行为初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视角展开[J].法大研究生,2017(01):108-127江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解释方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05):76-93.江海洋.网络帮助行为初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视角展开[J].法大研究生,2017(01):108-127.中立行为的认定传统刑法理论认为提供网络技术支持与帮助的行为本质上并不会被评价为负面行为,应当被视为中立的帮助行为。刑法学界围绕中立帮助行为的应罚性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对待该问题,德日两国秉承谨慎的态度。针对该问题学界主要存在两种学说:学说一,全面肯定说。该说提出一切的中立帮助行为均具有应罚性,一律应受到刑法处罚。由于这种学说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近年来已鲜有学者提起。学说二,可罚性限制说,该学说提倡是刑法惩罚不是无节制的,应限制对中立性帮助行为的处罚范围。德、日法学界目前也比较认同这种学说。与之相似的是,美国刑法学界对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也秉持着限制处罚范围的思想。目前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主流学说都是可罚性限制说。但这种学说也存在着争议,其中一大焦点问题是应采取何种方法、何种标准限制中立帮助行为的处罚范围。除了前述两种学说,我国还存在不同的意见。该意见认为中立帮助行为较于普通帮助行为并不存在特殊性。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惩罚中立行为的做法会导致刑法惩罚范围的恣意扩张,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认为应采取结合主观和客观要素综合判断的折中说,对中立行为的惩罚进行合理的限制。这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每天会发生无数的日常性事件,由于许多帮助行为与实行行为之间的客观联系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虽然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但有一些日常性行为还是会为犯罪提供帮助,例如,出租车司机在明知车上的乘客意欲杀人,仍将其送至目的地,乘客后顺利的实施了杀人行为。出租者司机虽然主观上并不存在犯罪故意,也并不具有帮助他人犯罪的故意,但是该行为客观上为乘客的杀人行为提供了帮助。如果肆意扩大处罚中立行为的范围,此时出租车司机的载客行为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应予以处罚。但是这样做,不仅不符合人们心理的主观期望,更加重了服务提供者的监管义务。与之相反,为了节约审核成本或更好的推广自身的网络技术,一些服务提供者往往对于自身技术可能会被不法份子滥用的风险视而不见,这种行为则是服务者提供者对监管义务的漠视。在司法实践中,对服务提供者应尽的监管义务范围进行界定、对确实存在的网络犯罪帮助行为进行证明是一大难题。因此采用折中说可以对中立行为的惩罚进行合理的限制,从而在打击犯罪的同时避免无限扩大中立行为的入罪范围。五、结语通过前文的梳理和分析可知,一项新罪名的产生,是立法者基于多种因素,考量社会大环境而做出的决定,并不是一种无的放矢的行为。就目前网络犯罪的发展态势来看,将网络犯罪帮助行为拟制为了正犯行为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是一种合理性的改变。虽然本罪在有些方面一定程度扩大了网络犯罪的打击范围,但是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是有所节制的,并没有随意扩大打击面,并且对其中“明知”、“中立”等要素的分析还推动了对本罪的司法适用的进一步讨论。这样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共犯理论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加强了对网络犯罪的规制力度。我国的法律体系正处在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进一步融合,逐步完善的阶段。理论与司法实践的有机结合将推进国家制度体系的建设,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日渐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是全世界都将面对的一大难题,只有及时填补原有法律未覆盖的的范围、保持立法的前瞻性,提前预防犯罪行为的出现,才能更好地规制网络秩序,对危害性严重的网络犯罪帮助行为作出与之相衬的刑法惩罚,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打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空间,推动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和网络技术朝着积极正确的方向发展。参考文献[1]张明楷.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J].政治与法律,2016(02):2-16.[2]于志刚.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J].中国法学,2016(02):5-24.[3]江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解释方向[J].中国刑事法杂志,2020(05):76-93.[4]刘霜,陈佳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界定[J].天津法学,2020,36(02):12-18.[5]李长兵.网络中立帮助行为刑事处罚的边界新论——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为视角[J].法学杂志,2020,41(04):79-89.[6]余诤,魏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法律适用[J].人民司法,2020(07):81-85.[7]李佩遥.帮助信息网络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