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探究8200字(论文)】_第1页
【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探究8200字(论文)】_第2页
【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探究8200字(论文)】_第3页
【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探究8200字(论文)】_第4页
【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探究82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研究目录TOC\o"1-3"\h\u7453摘要 -1-摘要民事自助行为是一种有效的私力救济手段,对于权利人的权益保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对有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发展历程及特征进行了论述。在四要素理论的基础上加上了及时申请要素;接着本文探讨了我国《民法典》中民事自助行为的相关问题,包括自助行为主体模糊、自助方式与强度的规定具有不明确性、民事自助权利的范围界定较窄以及自助行为法律后果的界定不够规范具体等;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建议,有充分厘清自助行为主体与方式、进一步明确自助方式与强度的相关规定、适当扩大自助行为的请求权范围、对自助行为的证明责任和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关键词:自助行为;私力救济;要素

一、引言现代法具有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正的作用,它规定了各种权利的类型、行使方式,在权利无法实现或受到损害时,法律必须为其提供适当的补救措施。从总体上看,可以分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两种类型。公力救济是依赖于政府的力量来进行的,存在着一定的延迟性,有时既不能及时有效地为权利人提供援助,又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因此,发展民间救济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在实际生活中,公民发生刑事诉讼的概率要比民事诉讼少得多,民事诉讼在我国的社会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民事诉讼的大量出现也就使得民事诉讼制度的出现。私力救济源自人性的自我保护,符合道德理性的需求,而在封建社会,血亲复仇、同态复仇就是其典型的形式。到了近代,由于“私施救济,容易滋生弊端,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法律的基本原则就是禁止私力救济。目前,政府大力倡导公共救济,但由于救济滞后、救济成本高,一旦发生紧急事件,没有时间向国家机关求助,盲目地强制强制救济,只会使被侵权人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或采取更加极端的手段行使自己的权利。经过漫长的司法实践,我国于2020年5月28日发布的《民法典》1177条中首次出现了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条款。但因篇幅短小,说明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旨在通过对现行《民法典》中民事自助行为的不足进行剖析,进而对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的自助行为进行界定,以利于对其进行界定,进而完善我国的民事救济与保障制度,更好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司法效能。二、民事自助行为概述(一)自助行为的概念什么是自助行为,学界仍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德国学者梅迪库斯迪特尔·梅迪库斯,邵建东.德国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0.把自救作为一种行为,即:“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防止权利人对别人财产的侵害和对债务人的暴力。”王利民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认为,“自助行为”是权利人为了保障自身的权利要求,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向国家机关提出紧急求助,对他人的财产或自由实施扣押、限制或采取其它相应的行动,这是一种符合法律或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从大陆法系民法学的角度来看,两国关于自助的论述有很大的差异。梅迪库斯认为,自助是实现自助的先决条件,也是权利主体在实现自助时可以使用暴力。王利民的观点,既明确了实施主体、保护权利的本质,也指明了实施的前提、实施方式和实施限制,这是目前学术界的普遍看法。迪特尔·梅迪库斯,邵建东.德国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0.王利明.侵权行为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77条对“自助行为”作了明确的界定,即:“个人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而不能得到及时的保护,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害,则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侵权人的财产或其他权益,保护自己的权益,并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干预。”《民法典》赋予了新的免责事由,使人们的行为自由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弥补了我国民法中有关民事自助的规定的缺陷,从而使民事主体在行使正当权利时采取正当、合理的措施,从而为法院审理涉及民事自助的案件提供了法律基础和理论指导,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对民事自助行为的不同认识而产生的同案异判。(二)民事自助行为特点自助行为是一种私人救济的方式。第一,实行自助行为的前提是权利人的权利得不到及时响应,这与侵犯私权救济相对应;第二,“自助”是权利人对他人的财产或身份采取的措施,国家司法机关不介入执行过程。私力救济的主体也不依靠司法程序,而是通过自身的行为行使和强制。尽管在某些情况下,自助行为需要及时的公众援助,但是,当自助被执行后,该行为就结束了。私力救济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其他利益为目标宋歌.民事宋歌.民事自助行为的界定及法律后果[J].法律适用,2020(08):100-108.三、民事自助行为构成要素与民法中有关自助的规定相结合,可将自助的若干要素区分开来,即:紧急情况,行为人自助目的要求,自助行为限制。此外,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司法实践中,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从而影响了对自助行为的定义。本文提出了五大要素:目的要素、情势要素、方法要素、限度要素和及时申请要素。(一)目的要素自助的目的要素。从权利体系来看,初始权与损害赔偿权是相辅相成的,自助行为的目的应当是保障权利的无障碍实现和权利不受侵犯。所以,只有在自助行为所保护的原有权利合法的情况下,只有以自助为基础的自助性,才能获得法律的保障。(二)情势要素文章认为,这一构成要素应当包括两个方面:面对侵权的现实情况和侵权的情况。存在侵权的现实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我国的民事自救与法律保护、应急防范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自助环境中,权利所有者在侵权行为上的紧迫感要低于后两种。除得不到政府部门的及时协助外,在情况无关紧要的情况下,无需向政府部门求助,也应加强实施自助行为的前提。其次,合理地保护和预防突发事件,需要违法行为的持续性,而违法行为是真实存在的,自助是不同的。自助行为障碍可以是一种持续的障碍或者已经完成的行为,但是损害的后果依然存在。行为人认为另一方可以或即将侵犯其合法权益等,且侵权行为尚未发生或已经发生,不能作为自助行为。(三)方法要素方法要素是指采取恰当的自助方式。例如采用财产扣押的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那么就不应使用毁坏财产的方法。在采取自助行为时,要时刻注意采用能解决问题前提下伤害性最小的办法。其要素是,应执行的适当行为通常可恢复和实施被侵犯的权利,并与实现该目标所需的行为强度相当;而目的和情景因素的内涵更为丰富。(四)限度要素自助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另一权利人的“冒犯”,所以这种自助行为应该被严格限制,超限则为“过度自助”,即由于权利人的自助超出了必要的合理限度,给另一个权利人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害,此时自助行为构成侵权。自主行为要在必要的、合理的范围内,尤其要注意自助的方法和方法的强弱。首先,在自助行为中所保障的权利应当与其自身的力量相一致。在执行自助时,既要遵守比例原则,也要遵循社会治安的原则,并且在不违背法律、公德的情况下,执行的力度要与所受侵害程度相适应。(五)及时申请要素及时申请要素较为特殊。该要素规定对于另一方的个人或财产自助行为,在接受自助后,双方无法达成协议的,自助人应及时向国家提出请求,以得到公力救济的支援;如果事后问题得到解决,则不必要求公共当局介入。这一要素可以将公力救助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权利。四、《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现状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其每一条法律条款的构成都蕴含着“以人为本”、“权利本位”的价值理念,被当代学者誉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个个人就是一个国家”。而民事自助行为是民事主体进行私力救济最为便捷的方式之一,承认其法律地位,也是与我国民法典“以人为本”民法精神相适应的举措,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我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在法律条文中承认民事自助行为的内容,这不仅使得我国私力救济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也是对我国公力救济体系的有益补充。2010年至2013年间中国裁判文书网所收集到涉及自助行为案件的数量较少,最大的原因是2013年中国裁判文书网才正式开通,由于当时技术手段的限制,导致相关的裁判文书数据并不完整。从2014年至2020年间,我国现存的涉及自助行为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加,始终居高不下。究其根本原因可以发现,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民事主体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为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多种形式的民事活动在各种民事主体之间广泛存在。民事活动的多种形式催生了不同类型的纠纷样态,而法律因其不可避免的滞后性却难以妥善解决民事主体的现实困境,民事主体由此引发行为规范的价值选择,迫切希望寻求一套新的法律规则指引。民事自助行为制度因其具有较高解决纠纷的效率价值,适时的为民事主体及司法裁判者提供一种新的纠纷解决方法,从而使得自助行为相关内容在司法实践中被频繁使用。但在我国民法典颁布之前,我国法律体系中一直未明确规定民事自助行为的相关内容,由此导致的“实际需求”与“法律缺失”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立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我国在民法典中明确规定自助行为的相关内容,有利于完善了我国私力救济体系。五、《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存在的问题(一)自助行为主体模糊民事自助是指行为人在其自身权益遭受侵犯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自救的方式。《民法典》对自主行动的能力作出了规定,这将使残疾人和非民事行为能力者的权利在日常生活中易受到侵犯,它们无法明确确定其权利是否遭到侵犯,以及是否可以采取自助措施。而且他们大多数时候也无法通过依靠个人的努力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但民事自助行为又规定了进行救助的人只限定于自己,也就导致了其亲友无法替代进行权益申诉,将导致这部分人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事实上处在民事自助行为规定的空白区域。(二)自助方式与强度的规定具有不明确性自助民事行为作为过错免除的基础,具有免除自助主体因过错而产生的损害责任的效力,为此必须对自助行为和自助强度作出明确的规定,以防止行为人产生侥幸心理,并因此过度使用不当行为去反过来侵害他人权利。自助的主体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不能采取任何有损他人健康或生命的行为,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是正当防卫,这样就违背了自助行为的规定。因为建议法律规定,只有与财产或人身自由相关的临时自助措施才能受到法律允许,此外,影响自助行为界限界定的因素,如自助行为的方式,自助行为持续时间的长短,都需要规范和有效的引导,以保证行为人能够合法维护自身权益,以免出现维权不成反惹麻烦的情况。(三)民事自助权利的范围界定较窄《民法典》规定了民事自助对于侵权行为所致请求权可以行使民事自助,不过学界对哪些权利受到侵犯,哪些权利可以自助,多数学者持不同意见。有学者认为该项规定应该这仅限于请求权,但也有学者认为这适用于一切法律权利,尤其是人身权米新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理念进步与制度完善[J].人民检察,2020(11):16-20.。我们国家的法治建设还没有达到人人都懂的程度,个人在保证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很难判断是否因此产生侵权行为,因此有足够多的必要尽可能的明确自助行为的相关规定,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地正确引导。与此同时,可以适当扩大民事自助权的范围,将其局限于因侵权行为而进行保护将不利于民事自助行为米新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理念进步与制度完善[J].人民检察,2020(11):16-20.(四)自助行为法律后果的界定不够规范具体《民法典》第1777条第2款,认为自力救济方式不当,对被侵害人或其他人的损害,应负侵权责任。如果在实施了自助者的自助行为之后,如果被认为不能满足自助者的构成要件,或者超出了该义务的范围,那么,就必须承担赔偿的责任,在民事侵权方面,仅限于金钱赔偿、赔礼道歉等方面,因为停止侵害在国家介入之前就已经结束了。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赋予公民更多的民事自由,既不能引导公民主动自力救济,又不能使侵权人得以逃避,增加救济成本,降低救济效率。《民法典》第1777条第2款对侵权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如果因过失而导致被害人或者其他当事人受到伤害,则应负民事责任。当发现违法构成要件与自助行为构成要件不符,或超过了自助构成要件规定的范围和范围时,应当予以赔偿。民法上的侵权,只限于赔偿金钱,道歉等。然而,由于自助行为的性质,不正当自助行为是否能适当地减少或免除其产生的法律责任是有必要的,如果不这样,被侵害的人就可能决定拒绝或者消极自助,从而导致民事自助行为保护公民的职能发挥不足,也无法引导人们积极采取自助措施要求保护和实现自己的权利,侵权者也可以因此而避免罪责,导致公权力救济的救济成本增加,救济范围扩大,行政资源受到挤压陈龙业.论《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关于免责事由的创新发展与司法适用[J].法律适用,2020(13):30-37.陈龙业.论《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关于免责事由的创新发展与司法适用[J].法律适用,2020(13):30-37.六、《民法典》自助行为制度的完善建议(一)明确规定自助行为主体与方式在自助主体上,自助行为也就是帮助自己的行为。主体自身是独立的权利人。自主行为的目的局限于行使合法请求权,对自己合法权利的维护必须被看作是行为的意图,这是自我帮助与法律保护和紧急预防最大的不同。所以,行为人本身必须是自助的主体。接着,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检视他人能否成为自助主体。第一,本人的法律代表或代理人、失踪人员的资产管理人、管理人、遗嘱执行人、破产管理人等均可视为自助性。当上述人士无法亲自行使权利时,即为执行者,即当其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作为直接见证人,均有义务在其职权或法律框架内保护合法权利。若当事人权利被侵犯,表示其没有履行其保护责任。为了对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同时为了免除自己的责任,这一类人可以在法律框架内依法实施自助。第二,自我救赎的主体还包括一定情形的协助者,即帮助行为人实现自助的人。有时候自助的受害者可能不止一个。自助者在不能控制受害人的财产或个人自由的情况下,可以向他人寻求合理帮助。在协助实施自助行为时,协助者不能自由采取行动,自助的方法和约束不得超出犯罪人的范围。从自助的形式来看,古代社会中的自助行为有同构复仇、血债血债、债务奴化等。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这些方法被逐步淘汰,而在现代法治社会,这些方法已经被完全禁止,并且还排除了妨碍、扣押或毁坏财产、恢复所有权和暂时限制个人自由等自助措施程啸.中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法律评论,2020(03):46-61.。我们国家还需要明确自助行为程啸.中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法律评论,2020(03):46-61.(二)进一步明确自助方式与强度的相关规定民法以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为根本,既是对民事权益的保障,又是对民事责任的承担。在民事侵权方面,自助条款仅限于保障公民的正当权益,而忽视了对公民的其它法律权益的保障。例如,在财产契中所列的法定保证权,赋予债权人在债务到期但不能依法偿还的情况下,可以合法地将其所拥有的资产卖掉,这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需要而使借款合法自助的方式。新增自助条款,可普遍肯定公民的自助行为,促进公民的主动自助,节省司法资源,有利于司法实践。对于实行自助的公民,可以由主编的判决来判断其正当性。违法者要按照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作出具体的判决;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解决纠纷并协助纠纷。此外,主编还制定了自助行为的规则。如果今后在其它分类中有必要增设自助方式,例如德国和英国的类似条款,可以直接为制定自助行为准则的总体得分体系提供法律基础。(三)适当扩大自助行为的请求权范围以侵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为前提的民事自助,采取的措施应针对具体个人。因而,保护、教育、控制等没有特定客体的权利都不可能通过自助行为得到保护。自助式行为保障的权利必须是主体的合法诉求。这一实体的陈述是有限的,并且有法律许可的可强制执行或保留法律索赔,包括对合同债务的要求,以及基于物权的请求,知识产权和个人权利,以及其他索赔引起的侵权。然而,自助权的范围不应包括两种类型的请求权:一种是性质上不可强制的,不能强制自助,即使有国家机构的介入,也不能强制执行。受害者履行其义务或承担的义务,例如,劳动合同中所规定的执行劳工、表演艺术工作者执行绩效的职责,或一方需要另实现同居,等等,这种请求权应排除在自助之外。由于时效期满后的债权,如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借款,如偿还高利贷的权利,不适用于自助条款。(四)进一步规范自助行为举证责任与后果自助行为的举证责任应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自助行为与证明义务在法律上的保障。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是最根本的理论。自助的权利主体必须遵循这一原则陈璇.防卫过当中的罪量要素——兼论"防卫过当民刑二元化"立法模式的法理依据[J].政法论坛,2020(5):13-32.。市民在向政府机关提出干预申请后,应讨论自助的目的、自助方式及合法权利,证明其自助行为符合法定自助要素之规定。受害者必须提供证据,证实行为人确认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当事人在法律上是否侵犯了陈璇.防卫过当中的罪量要素——兼论"防卫过当民刑二元化"立法模式的法理依据[J].政法论坛,2020(5):13-32.第二,不及时自助的举证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自助行为不当,致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被侵权人应当出示证据。但是,如果行为人宣称无罪,则必须根据侵权责任的一般原则,即过错责任原则提供证据。不适当的自助行为不能改变这种负担。验证规则,因为自我帮助的行为可以限制他人。该法的效力并不意味着侵权责任的具体侵权行为,因此,责任方必须提供各自主张的证据。自助行为必然会导致不符合条件的结果,就自助行为的正当性而言,会造成不同的法律后果,并对其作出明确的规定:(1)免除责任的理由。如果《民法典》中的自助行为被认为是违反了法律的,那么就可以免除其侵权责任。(2)第一种情况是,援助行动不能满足组成要素的条件,或者后来由政府机关予以拒绝,这就不能满足自助的标准,而直接被界定为违约和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个假设,即“自助”和“假自助”是指没有“自助”要素的权利主体的自助。犯罪人误以为其正当权益受到侵害,属于自救。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并没有侵害行为人的正当权益,因此,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侵权责任陈华彬.论我国民法典的创新与时代特征[J].法治研究,2020(05):99-112.。第三,过度自助。过度自助是指行为人的自助行为明显超出必要限度,给受害人的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害。违反规定者对超出规定限额的行为承担侵权责任。这当然要看实际情况而定。陈华彬.论我国民法典的创新与时代特征[J].法治研究,2020(05):99-112.七、结语公民自助行为的行为对于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