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S32B11Mg24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2分,14个小题,计28分。)1.(2分)如图的简易净水器中,主要起到吸附作用的是()A.小卵石 B.石英砂 C.活性炭 D.蓬松棉2.(2分)物质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A.小苏打——NaHCO3 B.熟石灰——CaO C.纯碱——NaOH D.干冰——H2O3.(2分)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减少的是()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4.(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固体粉末 B.稀释浓硫酸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5~7题。5.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外出随手关灯 B.减少使用塑料袋 C.骑自行车出行 D.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碱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肥皂水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可用作自热米饭发热包 D.H2O2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长期保存会分解失效7.下列有关灭火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锅盖 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高层楼房失火时,不可乘电梯逃生 D.加油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8.(2分)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比KCl大 B.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 C.60℃时,P点表示的KNO3溶液还能继续溶解KNO3固体 D.将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9.(2分)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相关图示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干燥装置 D.收集装置10.(2分)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1.(2分)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H2与O2的质量比为1:2 B.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管产生的气体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12.(2分)下列鉴别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或方法A氯化钾与氯化铵固体熟石灰、研磨B硝酸铵与食盐固体水C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的石灰水A.A B.B C.C D.D13.(2分)下列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得到精盐的实验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② B.操作①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 C.①②③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D.操作②采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精盐14.(2分)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A.滤渣是Ag、Cu、Zn B.滤渣是Ag、Cu、Mg C.滤液中含有Zn2+、Mg2+、NO3﹣ 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二、填空与简答题(本试题共计4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5.(6分)【生活现象解释】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新能源。(1)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2)图1是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①图2中虚线方框内物质C的微观模型图是(填数字序号)。②参加反应的物质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3)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前,应该先。(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6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食品添加剂种类丰富,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延长保质期等,但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食品添加剂的含量进行精确检测。研究人员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同时完成对样品中甜蜜素、丙酸、苯甲酸等多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处理样品的操作流程如图1。食物样品溶解后,向其中加入沉淀剂,使样品中的蛋白质变成沉淀分离出来,从而避免蛋白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沉淀剂用量会对蛋白质的沉淀效果产生影响。实验人员分别取5g样品,溶解后向其中添加不同用量的沉淀剂,比较沉淀所需时间,实验结果如图2。用上述方法分别处理两种糕点样品获得溶液,将溶液再处理后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食品添加剂含量,实验结果如表1。将实验结果与国家标准对比,可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表1两种糕点中添加剂含量及国家标准组分糕点1(g/kg)糕点2(g/kg)糕点中国家标准允许的最大使用量(g/kg)甜蜜素0.331.581.6苯甲酸00.210丙酸0.972.352.5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检测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有助于食品行业的规范发展。(原文作者徐大玮等,有删改)(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写出一条即可)。(2)图1中,“离心”的作用与(填“过滤”或“蒸发”)相似。(3)由图2看出,沉淀时间随沉淀剂用量的增大,其变化趋势为。(4)由表1判断,糕点2中部分食品添加剂超标,其依据是。(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只要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不安全。②气相色谱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食品添加剂。17.(4分)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的主要流程如图。已知:①2Cu+2H2SO4+O22CuSO4+2H2O;②流程中各步反应所加试剂均过量。(1)反应池Ⅰ中,Zn能与稀H2SO4发生置换反应而Cu不能的原因是。(2)反应池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3)反应池Ⅲ中加入稀H2SO4的目的是。18.(4分)人类文明进步与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1)铁锅用于炒菜,主要利用铁具有的性质。(2)铝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3)胶州湾跨海大桥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钢材。在钢材表面刷漆可防锈,其原因是;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废钢材可回收利用,其意义是(写一条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本试题共2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8分)19.(6分)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1)A是“大象牙膏”趣味实验,现象为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实验用于制取CO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盐酸液面应位于(填“a”或“b”)处。(3)C实验②中的现象是。(4)D实验,为了验证CO2能与H2O反应,①、②处可分别放置。20.(4分)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中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21.(8分)在校园“消防日”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化学兴趣小组收集灭火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探究其成分(不考虑杂质的影响)。【查阅资料】①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为NaHCO3。②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二氧化碳和水;Na2CO3受热不分解。③NaHCO3溶液呈碱性,且不与BaCl2溶液发生反应。【提出猜想】猜想一:固体成分为NaHCO3;猜想二:固体成分为(写化学式);猜想三:固体成分为NaHCO3和Na2CO3。【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丽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猜想一成立【提出质疑】小明同学认为小丽同学得出的结论不准确,理由是。【实验探究】兴趣小组的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中含有NaHCO3②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再滴加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固体中含Na2CO3。【实验结论】猜想三正确。【拓展延伸】上述实验步骤②(填“能”或“不能”)用Ba(NO3)2溶液代替BaCl2溶液,理由是。四、计算题(4分)22.(4分)硼(B)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材料。镁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反应原理为:3Mg+B2O3═2B+3MgO。若制得22kgB,计算参加反应的B2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2分,14个小题,计28分。)1.(2分)如图的简易净水器中,主要起到吸附作用的是()A.小卵石 B.石英砂 C.活性炭 D.蓬松棉【解答】解:A、简易净水器内的小卵石可以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起到了过滤的作用,故A错误;B、简易净水器内的石英砂可以除去水中较小的难溶性杂质,起到了过滤的作用,故B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C正确;D、蓬松棉起到了过滤以及支撑活性炭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C。2.(2分)物质名称(或俗名)与化学式一致的是()A.小苏打——NaHCO3 B.熟石灰——CaO C.纯碱——NaOH D.干冰——H2O【解答】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故正确;B、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CaO是氧化钙的化学式,俗称生石灰,故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NaOH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故错误;D、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O2,固态的水叫做冰,故错误。故选:A。3.(2分)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减少的是()A.浓盐酸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 D.生石灰【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质量减小,故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导致质量增加,故错误;C、氢氧化钠易吸水潮解且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会导致质量增加,故错误;D、生石灰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质量增加,故错误;故选:A。4.(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固体粉末 B.稀释浓硫酸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解答】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先将试管倾斜,把盛药品的药匙(或者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5~7题。5.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外出随手关灯 B.减少使用塑料袋 C.骑自行车出行 D.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解答】解:A、外出随手关灯,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A正确;B、减少使用塑料袋,会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B正确;C、骑自行车出行,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C正确;D、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温度越低,耗费电能越多,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D错误。故选:D。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烧碱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肥皂水可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可用作自热米饭发热包 D.H2O2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长期保存会分解失效【解答】解:A、氢氧化钠(其俗称为烧碱)溶液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但是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A错误;B、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故B正确;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被用作自热食品的热源,故C正确;D、H2O2具有杀菌消毒的性质,H2O2不稳定,易分解,故D正确。故选:A。7.下列有关灭火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锅盖 B.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C.高层楼房失火时,不可乘电梯逃生 D.加油站、矿井等场所要严禁烟火【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空气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B、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然后进行灭火,故B错误;C、高层楼房失火时,不能乘电梯下楼逃生,可能电梯会断电导致事故,故C正确;D、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可燃性的微粒,矿井的空气中可能含有瓦斯等可燃性物质,遇明火都可能会发生爆炸,这些场所要严禁烟火,故D正确;故选:B。8.(2分)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比KCl大 B.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大 C.60℃时,P点表示的KNO3溶液还能继续溶解KNO3固体 D.将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1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解答】解:A、在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故A错误;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的溶解度曲线较陡,因此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Cl大,故B错误C、60℃时,P点在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表示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故C正确;D、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10℃,降温后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故选:C。9.(2分)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相关图示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 B.发生装置 C.干燥装置 D.收集装置【解答】解: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而硫酸和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阻止内部碳酸钙进一步反应,故图示装置说法错误;B、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为固液型,不需要加热,故图示装置正确;C、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用图中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故图示装置正确;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图示装置正确。故选:A。10.(2分)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解答】解:A、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有碳元素,但性质与无机化合物类似,归为无机化合物研究,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B、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还有碳、氢气等,所以冶炼金属不一定要用一氧化碳,故B错误;C、铁在氧气和水的作用下会生锈,隔绝氧气、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故C正确;D、水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是溶液,故D错误。故选:C。11.(2分)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H2与O2的质量比为1:2 B.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管产生的气体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解答】解:A、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故A错误;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B错误;C、a管气体较多,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管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管产生的气体,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故C正确;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D错误。故选:C。12.(2分)下列鉴别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或方法A氯化钾与氯化铵固体熟石灰、研磨B硝酸铵与食盐固体水C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酚酞溶液D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的石灰水A.A B.B C.C D.D【解答】解: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氯化钾没有,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食盐固体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C、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D、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能,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选:C。13.(2分)下列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得到精盐的实验操作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② B.操作①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 C.①②③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D.操作②采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精盐【解答】解: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氯化钠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精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③②,故选项说法正确。B、操作①是溶解操作,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①②③中玻璃棒的作用不相同,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选项说法错误。D、操作②是蒸发操作,是采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精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4.(2分)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A.滤渣是Ag、Cu、Zn B.滤渣是Ag、Cu、Mg C.滤液中含有Zn2+、Mg2+、NO3﹣ 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解答】解:A、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说明锌过量,滤渣中含有锌,同时含有锌和硝酸铜、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铜和银,该选项说法正确;B、镁比锌活泼,因此锌不能和硝酸镁反应,滤渣中不含有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液中含有反应生成的锌离子和没有反应的镁离子,同时含有硝酸根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二、填空与简答题(本试题共计4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5.(6分)【生活现象解释】我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试采海域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将成为未来新能源。(1)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甲烷分子。(2)图1是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①图2中虚线方框内物质C的微观模型图是Ⅲ(填数字序号)。②参加反应的物质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2。(3)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前,应该先验纯。(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解答】解:(1)甲烷是由分子构成的,保持甲烷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甲烷分子;故答案为:甲烷分子;(2)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①根据以上化学方程式可知,图中虚线方框内物质C是二氧化碳,故微观模型图是Ⅲ;故答案为:Ⅲ;②A是甲烷,B是氧气,参加反应的物质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1:2;故答案为:1:2;(3)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甲烷前,应该先验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CO2+2H2O;故答案为:验纯;CH4+2O2CO2+2H2O。16.(6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食品添加剂种类丰富,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延长保质期等,但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食品添加剂的含量进行精确检测。研究人员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同时完成对样品中甜蜜素、丙酸、苯甲酸等多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处理样品的操作流程如图1。食物样品溶解后,向其中加入沉淀剂,使样品中的蛋白质变成沉淀分离出来,从而避免蛋白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沉淀剂用量会对蛋白质的沉淀效果产生影响。实验人员分别取5g样品,溶解后向其中添加不同用量的沉淀剂,比较沉淀所需时间,实验结果如图2。用上述方法分别处理两种糕点样品获得溶液,将溶液再处理后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食品添加剂含量,实验结果如表1。将实验结果与国家标准对比,可以判断食品的安全性。表1两种糕点中添加剂含量及国家标准组分糕点1(g/kg)糕点2(g/kg)糕点中国家标准允许的最大使用量(g/kg)甜蜜素0.331.581.6苯甲酸00.210丙酸0.972.352.5食品添加剂的高效检测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同时有助于食品行业的规范发展。(原文作者徐大玮等,有删改)(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或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或延长保质期等)(写出一条即可)。(2)图1中,“离心”的作用与过滤(填“过滤”或“蒸发”)相似。(3)由图2看出,沉淀时间随沉淀剂用量的增大,其变化趋势为先变短后变长。(4)由表1判断,糕点2中部分食品添加剂超标,其依据是食品添加剂用量超过了国家标准允许的最大使用量。(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只要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不安全。错②气相色谱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食品添加剂。对【解答】解:(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延长保质期等;故答案为: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或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或延长保质期等);(2)图1中,“离心”可以分离固液混合物,其作用与过滤相似;故答案为:过滤;(3)由图2看出,沉淀时间随沉淀剂用量的增大,其变化趋势为先变短后变长;故答案为:先变短后变长;(4)由表1判断,糕点2中部分食品添加剂超标,其依据是食品添加剂用量超过了国家标准允许的最大使用量;故答案为:食品添加剂用量超过了国家标准允许的最大使用量;(5)①食品添加剂种类丰富,可以提升食物的口感,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延长保质期等,只要不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是安全的;故答案为:错;②由题干资料可知:研究人员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同时完成对样品中甜蜜素、丙酸、苯甲酸等多种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因此气相色谱技术可以同时检测多种食品添加剂;故答案为:对。17.(4分)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的主要流程如图。已知:①2Cu+2H2SO4+O22CuSO4+2H2O;②流程中各步反应所加试剂均过量。(1)反应池Ⅰ中,Zn能与稀H2SO4发生置换反应而Cu不能的原因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Zn排在H前,Cu排在H后。(2)反应池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Zn+H2SO4=ZnSO4+H2↑。(3)反应池Ⅲ中加入稀H2SO4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Zn。【解答】解:(1)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Zn排在H前,Cu排在H后,再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氢前的金属可以和酸反应,氢后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2)反应池Ⅱ中发生反应有两个,Zn+CuSO4=ZnSO4+Cu和Zn+H2SO4=ZnSO4+H2↑,因为经过反应池Ⅰ后,会有生成的硫酸铜和过量的稀硫酸引入反应池Ⅱ中;(3)反应池Ⅲ中加入稀H2SO4的目的是将过量的锌转化为硫酸锌溶液,从而除去过量的锌。故答案为:(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Zn排在H前,Cu排在H后;(2)Zn+H2SO4=ZnSO4+H2↑;(3)除去过量的Zn。18.(4分)人类文明进步与材料发展关系十分密切。(1)铁锅用于炒菜,主要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的性质。(2)铝合金被广泛用于航天工业。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3)胶州湾跨海大桥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钢材。在钢材表面刷漆可防锈,其原因是铁生锈需要与氧气和水接触,刷漆可以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废钢材可回收利用,其意义是节约资源(合理即可)(写一条即可)。【解答】解:(1)铁锅用于炒菜,是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的性质;(2)一般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因此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大;(3)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故在钢材表面刷漆可防锈,其原因是隔绝氧气和水;金属资源总量有限,所以建造过程中产生的废钢材可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答案为:(1)良好的导热性;(2)大;(3)铁生锈需要与氧气和水接触,刷漆可以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节约资源(合理即可)。三、实验与探究题(本试题共2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计18分)19.(6分)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实验。(1)A是“大象牙膏”趣味实验,现象为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B实验用于制取CO2,向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盐酸液面应位于a(填“a”或“b”)处。(3)C实验②中的现象是冒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4)D实验,为了验证CO2能与H2O反应,①、②处可分别放置干燥的石蕊纸花,湿润的石蕊纸花。【解答】解:(1)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为了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锥形瓶内液面应到a处,液面过低无法形成密闭装置,二氧化碳逸出无法收集;(3)碳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会导致溶液酸性消失,故C实验②中的现象是:冒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4)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D实验,为了验证CO2能与H2O反应,①、②处可分别放置:干燥的石蕊纸花,湿润的石蕊纸花。故答案为:(1)2H2O22H2O+O2↑;(2)a;(3)冒气泡,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4)干燥的石蕊纸花,湿润的石蕊纸花。20.(4分)化学小组进行如下实验。(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2)B中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碳酸钙;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解答】解:(1)A中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故答案为:Ca(OH)2+2HCl═CaCl2+2H2O。(2)B中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同时生成氢氧化钠;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碳酸钙;复分解反应。21.(8分)在校园“消防日”活动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化学兴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2025年雷锋精神六十二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4份)-54
- 2024年油烟净化设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政治-云南省三校2025届高三2月高考备考联考卷(六)试题和答案
- 2025年农村宅基地买卖合同协议书(农村土地流转法律保障)
- 2025年度地下车位租赁与车位租赁平台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室内装修安全监理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商铺租赁税收优惠政策协议
- 2025年度新能源技术研发用工协议安全责任承诺书
- 2025年度制造业企业生产线人员招聘与培训合同
-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数字孪生与光伏储能集成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补写语句+课件
- Siemens WinCC:WinCC趋势图与历史数据技术教程.Tex.header
- 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阅读题答案
-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 四川省高职单招汽车类《汽车文化》复习备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养牛购料购销合同范本
- 卫生健康大数据底座建设需求
- 劳动合同范本1997
- MSA五性分析全套样板(千分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