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标准CJJ/T273-2019》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总则2术语和代号2.1术语2.2代号3基本规定4材料4.1原材料4.2橡胶改性沥青contents目录4.3沥青-橡胶5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5.1一般规定5.2连续级配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5.3SMA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5.4S形级配沥青-橡胶混合料5.5骨架密实型沥青-橡胶混合料5.6骨架空隙型沥青-橡胶混合料6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contents目录6.1一般规定6.2施工准备6.3试验路段铺筑6.4拌制6.5运输6.6摊铺6.7碾压6.8接缝处理6.9开放交通contents目录6.10质量控制和检验7表面处治与石屑封层7.1设计7.2施工7.3质量控制和检验附录A橡胶屑物理特性的测定附录B沥青-橡胶试验方法附录C悬浮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附录D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附录E骨架空隙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contents目录附录F平均有效沥青膜厚度和有效粉胶比计算方法附录G橡胶沥青表面处治与石屑封层设计方法附录HVialit平板冲击试验方法附录J表面处治与石屑封层缺陷的表观评价方法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编制说明011总则1总则遵守规定在进行橡胶沥青路面工程的相关活动时,包括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必须严格遵守本标准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目的和意义此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橡胶沥青路面的技术应用,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弹性和防滑性,从而保障交通运输的安全与效率,并促进环保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明确规定了橡胶沥青路面在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方面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它不仅适用于城市道路,还涵盖了公路和机场跑道等场所的橡胶沥青路面工程。030201022术语和代号-橡胶沥青指以沥青为基质,加入适量橡胶屑或其他柔性添加剂后形成的具有弹性和耐久性的材料。-橡胶沥青混合料由橡胶沥青、骨料、填充料等组成的用于路面铺设和维修的混合物。2术语和代号指在路面表面铺设橡胶沥青混合料以提高耐磨、防滑和美观性的处理。-表面处治在路面铺设石屑和橡胶沥青混合物形成的保护层,旨在提高路面耐久性和防水性。-石屑封层2术语和代号代表橡胶沥青混合料。-RMA-RMA-I-RMA-II代表悬浮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代表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2术语和代号032.1术语橡胶沥青指以沥青为基质,加入适量橡胶屑或其他柔性添加剂,并经过特定加工和制备后形成的具有弹性和耐久性的材料。2.1术语橡胶沥青混合料由橡胶沥青、骨料、填充料等混合而成,用于路面铺设和维修的材料。其他相关术语标准中还定义了诸如“表面处治”、“石屑封层”等术语,分别指在路面表面铺设橡胶沥青混合料以提高路面性能和铺设石屑与橡胶沥青混合物形成保护层的处理方法。042.2代号RMA-II代表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它同样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RMA代表橡胶沥青混合料,这是一种由橡胶沥青、骨料、填充料和其他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专门用于路面的铺设和维修。RMA-I表示悬浮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这种类型的混合料具有特定的工程性能和适用范围。2.2代号053基本规定设计与施工要求规定了使用于橡胶沥青路面的材料应符合的标准,包括橡胶沥青、骨料、填充料等,以确保路面质量。材料选择质量控制对橡胶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压实等各个环节,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在进行橡胶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时,应遵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路面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3基本规定064材料4材料标准规定了橡胶沥青的制备方法和质量要求,确保使用高质量的沥青材料,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和弹性。橡胶沥青详细说明了适宜的骨料类型、粒径分布以及填充料的选择,以保证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骨料与填充料介绍了可以改善橡胶沥青性能的各种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等,及其使用方法和限量。添加剂074.1原材料4.1原材料橡胶粉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橡胶粉的质量要求,包括其来源、粒度、纯度等,以确保橡胶粉在沥青混合料中能发挥最佳效果。沥青对沥青的类型、等级和质量也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证其与橡胶粉的相容性和混合料的整体性能。集料集料的选择对于橡胶沥青路面的性能至关重要。标准中指出了集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要求,以确保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084.2橡胶改性沥青4.2橡胶改性沥青制备过程先将废旧轮胎原质加工成为橡胶粉粒,再按一定的粗细级配比例进行组合,同时添加多种高聚合物改性剂,并在充分拌合的高温条件下(通常180℃以上)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最终形成改性沥青。定义橡胶改性沥青是一种将废旧轮胎制成的胶粉作为改性剂添加到基质沥青中,经过高温、添加剂和剪切混合等一系列作用制成的新型优质复合材料。094.3沥青-橡胶01定义与特性沥青-橡胶,即橡胶沥青,是以沥青为基质,加入适量的橡胶屑或其他柔性添加剂,经过特定加工制备而成。这种材料结合了沥青和橡胶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耐久性。应用范围沥青-橡胶主要用于橡胶沥青路面的铺设和维修。它不仅可以提高路面的耐磨性、防滑性和美观性,还能增强路面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制备工艺沥青-橡胶的制备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比例。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如高温混合、剪切等,确保橡胶屑与沥青充分融合,形成均匀稳定的混合物。4.3沥青-橡胶0203105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5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配合比设计根据路面使用要求、交通量、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骨料级配和填充料比例,以达到最佳的路用性能。在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和压实性,确保施工质量。材料选择在设计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橡胶沥青、骨料、填充料和其他添加剂,以确保混合料的性能和质量。同时,应考虑材料的来源和成本,优化配合比设计。设计原则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应遵循耐久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保混合料能够满足路面使用性能的要求。115.1一般规定橡胶沥青路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在进行橡胶沥青路面设计时,应遵循科学、合理、经济、环保的原则,确保路面的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材料选择与质量要求结构设计要求5.1一般规定设计应明确所使用材料的种类、规格和质量要求,包括橡胶沥青、骨料、填充料等,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橡胶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交通荷载、环境条件和使用寿命等要求,同时考虑排水、防滑、耐磨等性能,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125.2连续级配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5.2连续级配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定义与特点连续级配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采用连续级配骨料,并加入橡胶改性沥青进行拌合的路面材料。这种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度。01制备工艺该混合料的制备包括骨料的选择与搭配、橡胶改性沥青的制备与加入、混合料的拌合与摊铺等步骤。其中,橡胶改性沥青的制备是关键环节,需要通过特定的工艺将废旧橡胶粉与沥青进行混合改性,以提升沥青的性能。02应用范围连续级配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路面的新建与养护工程。特别是在重载交通、高温多雨等恶劣环境下,该混合料能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满足路面使用要求。03135.3SMA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5.3SMA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定义与特点SMA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采用橡胶改性沥青作为结合料,加入适量的矿料、矿粉和其他添加剂,经过合理的级配设计而制成的沥青混合料。它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度。应用范围SMA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重交通道路的面层铺设。特别是在气候条件恶劣、交通量大的地区,其优异的路面性能更能得到充分体现。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时间和均匀性,确保混合料的质量。同时,摊铺和压实过程中应遵循相应的施工规范,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密实度和排水性能。此外,施工期间还应注意安全防护和环保要求,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145.4S形级配沥青-橡胶混合料要点三定义与特点S形级配沥青-橡胶混合料是一种特殊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其级配曲线呈S形,意味着在不同粒径的骨料分布上有着特定的比例和配置。这种混合料结合了橡胶的柔韧性和沥青的粘结性,旨在提供更佳的路面性能和耐久性。材料组成S形级配沥青-橡胶混合料主要由橡胶沥青、骨料(包括粗骨料和细骨料)、填充料以及其他必要的添加剂组成。其中,橡胶沥青作为粘结剂,将骨料和填充料紧密地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且富有弹性的路面结构。性能优势由于采用了S形级配设计,这种混合料在抵抗车辙、裂缝和疲劳破坏等方面表现出色。此外,橡胶的加入还提高了路面的降噪性能和行车舒适性,同时也有助于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5.4S形级配沥青-橡胶混合料010203155.5骨架密实型沥青-橡胶混合料5.5骨架密实型沥青-橡胶混合料01骨架密实型沥青-橡胶混合料以粗骨料形成骨架,橡胶沥青和细集料填充骨架中的空隙,形成密实的结构。此种混合料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车辙能力。同时,由于橡胶的加入,提高了混合料的柔性和抗裂性能。骨架密实型沥青-橡胶混合料适用于高等级公路、城市道路、机场跑道等重载交通的路面工程,特别是在气候条件恶劣、交通量大的地区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0203结构特点性能优势应用场景165.6骨架空隙型沥青-橡胶混合料定义与特点骨架空隙型沥青-橡胶混合料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路面材料,其主要特点是粗骨料形成骨架结构,而橡胶沥青则填充在骨料之间的空隙中。这种结构使得混合料既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又能够保持较好的柔韧性。性能优势由于橡胶的加入,这种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弹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抵抗车辆的磨损和气候的影响。同时,橡胶沥青的粘附性强,能够牢固地粘结骨料,防止路面材料的松散和剥落。应用场景骨架空隙型沥青-橡胶混合料适用于需要承受重载交通、要求较高耐久性的路面。特别是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机场跑道等场所,这种混合料的优异性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5.6骨架空隙型沥青-橡胶混合料176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6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施工准备在进行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前,需确保基础路面的平整度和清洁度,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橡胶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压路机等。摊铺施工将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在路面上,注意控制摊铺厚度和均匀性。摊铺过程中需保持连续作业,避免出现接缝和不平整现象。压实作业在橡胶沥青混合料摊铺完成后,立即进行压实作业。使用压路机进行初压、复压和终压,确保路面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注意压实温度和压实速度的控制,避免造成混合料的推移和开裂。186.1一般规定施工准备在进行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准备好必要的施工设备和材料。施工条件施工期间,应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符合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的要求,以保证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每一层路面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6.1一般规定010203196.2施工准备确保所需的橡胶沥青、骨料、填充料等原材料质量合格,数量充足,并按照施工计划提前采购和储备。材料准备6.2施工准备对施工所需的各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确保设备状态良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设备检查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计划,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包括材料堆放区、设备停放区、施工区域等,确保施工现场整洁有序,便于施工操作。施工现场布置206.3试验路段铺筑6.3试验路段铺筑试验路段铺筑是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前的重要环节,旨在验证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设备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大面积施工提供经验和数据支持。目的与意义试验路段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长度通常不少于200米。该路段应能充分反映实际施工条件,包括路基状况、气候条件等,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橡胶沥青路面的性能。选址与规模在试验路段铺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并记录所有相关数据。施工完成后,需要对路段进行定期监测,包括路面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施工与监测216.4拌制6.4拌制拌制橡胶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具有自动计量系统的间歇式拌和机,并确保其计量准确、搅拌均匀,以满足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要求。拌和设备要求在拌制过程中,应先将骨料进行烘干、加热,然后按照设计的配合比将橡胶沥青、骨料、填充料等加入拌和机中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合料均匀一致。拌制工艺拌制橡胶沥青混合料时,应严格控制温度。混合料的出料温度应根据施工环境、运输距离等因素进行调整,以确保混合料在摊铺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同时,应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橡胶沥青老化或温度过低导致混合料结块。温度控制010203226.5运输应选用干净、密闭的运输工具,以防止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离析。运输工具选择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合料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混合料在运输途中发生质变。运输过程控制运输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混合料能够安全、及时地送达施工现场。运输安全6.5运输010203236.6摊铺摊铺过程摊铺时应保持连续的作业速度,确保橡胶沥青混合料均匀、平整地铺设在基层上。摊铺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合料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摊铺质量。摊铺准备在摊铺前,应对基层进行清扫,确保表面干净、干燥,无杂物和油污。同时,检查摊铺机、压路机等施工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摊铺质量控制在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的厚度、平整度、路拱横坡等,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于出现的离析、油斑、波浪等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摊铺质量。6.6摊铺246.7碾压碾压是橡胶沥青路面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橡胶沥青混合料能够紧密结合,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和稳定性。通过碾压,可以减少混合料的空隙率,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并使其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碾压的目的根据《橡胶沥青路面技术标准CJJ/T273-2019》的规定,碾压应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主要采用轻型压路机进行静压,以稳定混合料并减少推移;复压则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振动压实,以提高路面的密实度;终压则使用轻型压路机进行静压,以消除轮迹和确保路面的平整度。碾压的方法和步骤6.7碾压256.8接缝处理6.8接缝处理在设计橡胶沥青路面时,接缝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接缝应设计成使得路面结构在温度和荷载作用下能够自由伸缩,同时防止水分和杂物渗入路面结构内部。在施工过程中,接缝处的处理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包括接缝的切割、清理、填充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工艺等,都需要符合相关技术规范,以确保接缝的质量。在接缝处理完成后,需要对接缝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控制。包括接缝的平整度、宽度、填充材料的密实度等,都需要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以确保路面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接缝设计原则接缝施工要求接缝质量控制266.9开放交通开放交通前的检查在开放交通前,必须对橡胶沥青路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路面平整、无损坏,且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开放交通的条件橡胶沥青路面应完成所有施工工序,且经过足够的养护时间,使路面达到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后,方可开放交通。开放交通后的维护在开放交通初期,应加强对路面的维护和保养,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路面损坏和病害,确保路面的正常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6.9开放交通276.10质量控制和检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运输和施工应满足相应质量标准。-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温度、时间和压实度等关键参数。质量控制要求6.10质量控制和检验-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6.10质量控制和检验123材料检验-对进场的橡胶沥青、骨料、填充料等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检查材料的合格证明、出厂检验报告等文件。6.10质量控制和检验-对不合格的材料进行退换或处理,确保不使用不合格材料。6.10质量控制和检验施工过程检验-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油石比、级配等关键指标进行检验。6.10质量控制和检验-对铺筑的路面进行厚度、平整度、压实度等项目的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6.10质量控制和检验工程验收检验-对路面的外观质量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功能。-工程完工后,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路面厚度、平整度、压实度、渗水系数等。-提交完整的验收资料,包括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以供相关部门审核。6.10质量控制和检验287表面处治与石屑封层7表面处治与石屑封层石屑封层这一步骤涉及在路面表面铺设一层由石屑和橡胶沥青组成的混合物。这样做可以形成一层保护层,显著提升路面的耐久性和防水性能。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石屑的粒径和沥青的用量,确保封层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材料选择在进行表面处治时,选用的橡胶沥青混合料需符合标准规定,特别是要关注混合料的弹性、耐久性和抗滑性能。此外,混合料的配比也应根据具体路况和施工条件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路用性能。表面处治这一技术环节主要是在路面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其目的不仅是提高路面的耐磨性和防滑性,还在于增强路面的美观性。通过专业的施工工艺,确保混合料均匀铺设,形成平整、耐久的路面表层。297.1设计7.1设计设计原则橡胶沥青路面的设计应遵循安全、耐久、经济的原则,同时考虑当地的气候、交通、土质等条件,确保路面的性能和使用寿命。01设计要求设计时需明确路面的结构类型、厚度、材料要求等,确保路面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抗滑性能、耐久性和平整度。此外,还需考虑路面的排水设计,防止积水对路面造成损害。02设计流程首先进行路面结构设计,确定各结构层的材料和厚度;然后进行排水系统设计,确保路面排水顺畅;最后进行路面标志标线设计,提高路面的安全性和导向性。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与施工方、监理方等密切沟通,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实用性。03307.2施工施工准备在进行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准备,包括材料采购、设备调试、施工人员培训等,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01.7.2施工施工工艺橡胶沥青路面的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工艺流程,包括混合料的拌合、运输、摊铺、压实等步骤,每个步骤都需严格控制,以保证路面质量。02.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检测和控制,如混合料的温度、摊铺的厚度、压实的密度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03.317.3质量控制和检验7.3质量控制和检验施工过程检验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的质量检验,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技术标准。这包括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合均匀性、摊铺温度、压实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成品路面检测在路面铺设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测,包括路面的平整度、抗滑性、渗水系数等性能指标。这些检测旨在确保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公众提供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材料质量控制对橡胶沥青、骨料、填充料等关键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这包括对原材料的来源、规格、性能等进行检验,以确保路面材料的质量和性能。03020132附录A橡胶屑物理特性的测定测定的目的和意义附录A橡胶屑物理特性的测定-确定橡胶屑的物理性质,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基础数据。-保证橡胶屑的质量,进而确保橡胶沥青路面的性能和耐久性。010203-标准化橡胶屑的物理特性测定方法,以便于行业内的统一和规范。测定的主要项目和方法-筛分分析: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对橡胶屑进行筛分,以确定其粒径分布。附录A橡胶屑物理特性的测定-密度测定采用合适的方法(如水浸法或气体置换法)测定橡胶屑的密度。-吸水率测定通过浸泡、称重等步骤,测定橡胶屑的吸水率,以评估其对水分变化的敏感性。附录A橡胶屑物理特性的测定测定结果的评估和应用-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橡胶屑的物理特性,可以选择最适合工程需求的橡胶屑。-根据测定结果,可以评估橡胶屑的质量等级,为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提供参考。-测定结果还可以作为橡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附录A橡胶屑物理特性的测定33附录B沥青-橡胶试验方法-确定沥青-橡胶结合料的性能。-评估橡胶颗粒在沥青中的分散情况。试验目的附录B沥青-橡胶试验方法-检验沥青-橡胶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附录B沥青-橡胶试验方法1.样品准备按照标准方法准备沥青-橡胶结合料样品。2.性能测试对样品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性能测试。附录B沥青-橡胶试验方法3.分散性评估通过显微镜观察橡胶颗粒在沥青中的分散情况。4.稳定性和耐久性测试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评估沥青-橡胶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附录B沥青-橡胶试验方法重要试验参数附录B沥青-橡胶试验方法01-沥青和橡胶的类型及比例。02-加工温度和时间。03-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0434附录C悬浮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级配设计根据所需的沥青混合料类型(悬浮密实型RMA-I),确定适当的骨料级配。这涉及到选择不同大小和类型的骨料,以获得最佳的密实度和稳定性。附录C悬浮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沥青含量确定基于设计的级配和混合料的性能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沥青含量。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沥青的含量会直接影响混合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混合料验证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混合料样本,并进行性能测试,如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以验证设计的混合料是否满足规定的性能标准。这些测试能够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混合料性能,从而确保设计的有效性。35附录D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依托粗集料形成骨架结构,提供混合料的主要承载能力。-细集料和橡胶沥青填充骨架间隙,确保混合料的密实性和耐久性。设计原理附录D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实现混合料的最佳性能。附录D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选取符合标准要求的粗细集料、橡胶沥青等原材料。1.材料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性质,计算粗细集料和橡胶沥青的最佳配合比。2.配合比计算附录D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3.性能验证通过实验室试验验证混合料的性能,包括稳定性、抗车辙能力、水稳定性等。附录D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设计要点-控制橡胶沥青的用量和性能,以保证混合料的粘结力和耐久性。-确保粗集料的质量和级配,以形成稳定的骨架结构。-在配合比设计时考虑施工和易性和压实效果,确保混合料的可施工性。附录D骨架密实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36附录E骨架空隙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设计原则-确保混合料的骨架结构稳定性。附录E骨架空隙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优化空隙率以提供良好的排水性能和防止水损害。材料选择与准备-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橡胶沥青。-考虑橡胶沥青的粘弹性和耐久性。附录E骨架空隙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骨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填充料用于调整混合料的级配和性能。附录E骨架空隙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2014附录E骨架空隙型橡胶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设计方法-根据交通量、气候条件和路面结构设计要求,确定混合料的类型和目标性能。-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和骨料级配。-利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等方法评估混合料的性能。0401020337附录F平均有效沥青膜厚度和有效粉胶比计算方法平均有效沥青膜厚度的计算附录F平均有效沥青膜厚度和有效粉胶比计算方法1.首先,需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总体积和集料的比表面积。2.通过特定的试验方法或计算模型,获取沥青在集料表面的分布情况。3.依据沥青分布情况和集料比表面积,计算出平均有效沥青膜厚度。附录F平均有效沥青膜厚度和有效粉胶比计算方法2.矿粉与沥青的比例即为粉胶比,它反映了沥青混合料的填充和胶结情况。有效粉胶比的计算1.确定混合料中矿粉的用量及沥青的用量。附录F平均有效沥青膜厚度和有效粉胶比计算方法0102033.考虑到并非所有矿粉都能有效参与胶结,因此需要通过试验确定“有效”粉胶比,即能实际起到胶结作用的粉胶比例。附录F平均有效沥青膜厚度和有效粉胶比计算方法附录F平均有效沥青膜厚度和有效粉胶比计算方法010203计算方法的应用意义1.平均有效沥青膜厚度和有效粉胶比是评价橡胶沥青路面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2.这两个参数有助于优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043.通过科学计算,可以实现材料成本的控制和工程质量的提升。38附录G橡胶沥青表面处治与石屑封层设计方法附录G橡胶沥青表面处治与石屑封层设计方法设计步骤首先确定表面处治或石屑封层的类型,然后根据路面状况、交通量和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结构设计,包括确定厚度、材料用量和施工方法等。同时,应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材料选择应选用符合标准要求的橡胶沥青、骨料和石屑等材料。橡胶沥青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骨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磨性好的石料,石屑应干净、无杂质。设计原则橡胶沥青表面处治与石屑封层设计应遵循耐久性、防滑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保路面性能和使用寿命。39附录HVialit平板冲击试验方法-评估橡胶沥青路面的抗冲击性能。-检测路面材料在受到瞬间冲击力时的反应。试验目的附录HVialit平板冲击试验方法-为橡胶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数据支持。附录HVialit平板冲击试验方法试验步骤附录HVialit平板冲击试验方法-准备试验装置,包括Vialit平板冲击试验机、试件固定装置等。-制作或选取符合标准的橡胶沥青路面试件。附录HVialit平板冲击试验方法-记录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家入驻美团合同协议
- 樱桃花束配送合同协议
- 商标授权生产合同协议
- 民宿承包托管合同协议
- 残疾人个人承包合同协议
- 模具制造生产合同协议
- 售后二级合同协议
- 正规底商购房合同协议
- 正规搬家协议书模板
- 售楼部合同协议
- 项目部施工管理实施计划编制任务分工表
- 【2021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PPT课件
- 橙色黑板风小学生知识产权科普PPT模板
- 电网公司变电设备带电水冲洗作业实施细则
- 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使用手册课件
- Q∕CR 9218-2015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甲状腺解剖及正常超声切面ppt课件
- 上海市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及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
- 蠕墨铸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V”法铸造工艺及应用
-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备考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