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学而优教有方试卷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88页试卷第=page77页,共=sectionpages88页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张老师家里养了很多金鱼,那么金鱼最基本的特征:(

)A.生长发育 B.遗传变异 C.新陈代谢 D.繁殖2.收看新闻联播时,首先看到转动的地球呈现绿、白、蓝三种色彩,它们分别是生物圈的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大气圈、岩石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D.水圈、大气圈、岩石圈3.根据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示意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A.煮沸的肉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B.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进入烧瓶C.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D.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4.某课外小组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如下表,需要修改的是(

)鼠妇数量光照温度湿度第1组10只明亮0℃适宜第2组10只阴暗25℃适宜A.鼠妇数量 B.光照 C.温度 D.湿度5.随着曲阜环境的不断改善,冬季到曲阜越冬的各种鸟类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同学们为了了解在陵城湿地越冬的鸟类种群情况,利用了摄像机、望远镜、照相机等设施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调查法 C.测量法 D.观察法6.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形成了组织B.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C.细胞分裂后产生的新细胞都能持续进行分裂D.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7.显微镜是常用的研究工具,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观察临片装片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该污点有可能存在于物镜上B.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长度越短C.在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为了看到更清晰的物像,最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D.要把视野中位于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的中央,需要把玻片朝左上方移动8.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下列相关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①】为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除了起保护作用外,还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B.【②】为细胞膜,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C.【④】为液泡,内含溶解着多种物质的细胞液D.【⑤】为细胞质,与动物细胞不同,它内部的能量转换器不是线粒体,而是叶绿体9.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时的部分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A.④②①③⑤ B.③④②①⑤ C.④②①⑤③ D.①②④③⑤10.红薯又称地瓜,如图,香甜味美深得人们喜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红薯叶制造的淀粉可通过输导组织向下运输B.糖分含量高的地瓜瓤,在层次上属于器官C.吃地瓜时剥去的“皮”属于保护组织D.红薯的食用部分——根,属于营养器官11.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2.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绿树成荫,空气质量优,湿度大,景色宜人。走进抱犊崮森林公园,会感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主要由于(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绿色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茂盛的林木遮住了大部分的阳光13.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的顺序为④②③① B.步骤②中叶片a与叶片b间形成了对照C.步骤③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 D.步骤④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14.“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的“苔花”指的是苔藓植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苔藓体内无输导组织B.苔藓是绿色开花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苔藓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D.苔藓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15.水稻生长后期(灌浆和成熟期),要吸收大量水分,该期间水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果实的生长发育16.在温室大棚内种瓜果蔬菜,除正确灌溉和合理施肥外,要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还有(

)①升高温室的温度

②适当降低温室夜间温度

③适当增加光照

④向温室内充入适量氧气

⑤向温室内充入适量二氧化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17.两栖动物不如爬行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爬行动物(

)①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②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③皮肤裸露

④完全用肺呼吸

⑤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A.①②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二、多选题18.“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其实是一个熊猫的形象。下列有关熊猫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卵生、用鳃呼吸 B.体表被毛、卵生C.胎生、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用肺呼吸三、单选题19.下列关于动物的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A.蜻蜓飞行时发出“嗡嗡”声,属于动物间信息交流B.蜘蛛织网、大雁迁徙、老马识途都属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D.动物的行为是指动物所进行的不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20.不管是“德尔塔”还是传染性更强的“奥密克戎”,不管怎样变异,仍属于新冠病毒。关于这种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繁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B.是植物病毒C.离开寄生的活细胞能进行生命活动 D.具有细胞结构21.下图甲表示屈肘动作,图乙表示投篮动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B.投篮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相互配合C.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收缩后舒张D.运动不仅要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通过其他系统的协调和配合才能完成22.细菌几乎无处不在,科学家在寒冷的极地和滚烫的热泉中都发现有细菌的存在,原因是A.细胞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B.细菌通过孢子繁殖,孢子很小很轻C.细菌都有荚膜,能彻底抵挡外来的侵害D.细菌的繁殖能力强,某些细菌可以形成芽孢23.“爱上生物学”实验小组用同一种植物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的变量是(

A.叶片的面积 B.光线的强弱C.环境的温度 D.环境的湿度24.以下结构不属于人体运动系统的是(

)A.骨 B.关节 C.骨骼肌 D.血液25.如图是被子植物细胞的两种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A.①表呼吸作用,②是光合作用B.a是二氧化碳,b是有机物C.1只在白天进行,2在白天、晚上都进行D.合理密植和中耕松土,分别是1和2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26.下列关于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有细胞结构 B.都是原核生物C.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 D.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27.公园草坪上常有爱心提示牌:“小草青青,踏之何忍!”。经常践踏草坪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D.气孔关闭,影响呼吸作用28.下列各项中,属于节肢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①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②身体外有外骨骼③身体外有贝壳④用鳃呼吸⑤身体由两个胚层构成

⑥足和触角有分节A.①③④ B.①②⑥C.①②④ D.③④⑤⑥2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落红”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把落花等分解 B.花瓣本身的呼吸作用C.植物根部的吸收作用 D.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的合成作用30.生物的分类单位中,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和含生物种类最少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A.界,种 B.种,界 C.界,门 D.门,科四、实验探究题31.小明同学利用天竺葵做实验材料“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前进行暗处理是让植物进行作用,一昼夜后将黑色塑料袋中的部分气体挤入试管中,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明显变浑浊,说明植物释放出的气体是:。(2)步骤D中,脱色的目的是使叶片含有的溶解于酒精中,方便观察;(3)可观察到用黑纸片遮住的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变成蓝色的是部分,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4)综合上述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之一是,维持生物圈的平衡。五、综合题32.下面是陈丽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请据图回答:

(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将上述动物分成两组,与A同组的有(用字母表示)。(2)动物A特有的呼吸方式为。(3)各动物的呼吸方式各不相同,其中动物F用呼吸,动物C的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呼吸,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4)动物D体腔内有,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并且具有的生殖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5)动物E的呼吸器官是。33.济宁市每年都要对中考考生进行体育测试,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掷实心球、跳绳、篮球运球绕杆和立定跳远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如图甲是关节结构示意图,图乙是伸肘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关节由三部分组成(2)如图乙所示,当伸肘时,[A]和[B]分别处于、状态。(3)在立定跳远时,膝关节起到了作用。(4)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

]从[

]中脱落出来发生脱臼现象。(5)掷实心球、跳绳、篮球运球绕杆等测试项目都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不断的练习而获得的,因此属于行为。学而优教有方学而优教有方答案第=page1414页,共=sectionpages1515页答案第=page1515页,共=sectionpages1515页参考答案:1.C【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⑧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详解】ACD.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发育、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AD错误,C正确。B.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生物在生殖过程中,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后代个体也会产生各种变异。因此,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进化,B错误。故选C。2.A【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绿色是地球上的植物颜色,代表岩石圈,蓝色是海水的颜色,代表水圈,白色是大气在阳光下的白茫茫,代表大气圈。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的范围。掌握生物圈的范围是解题的关键。3.D【分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详解】如图是巴斯德设计的鹅颈瓶实验的装置图,巴斯德将瓶中肉汤煮沸,使肉汤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肉汤未腐败,说明没有微生物进入。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肉汤中,不久肉汤由于微生物大量繁殖而腐败,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肉汤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4.C【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数量、温度、湿度、土壤干湿度等。因此,需要修改的是温度。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对照实验的设置。5.D【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调查法可分为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是指对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每一个单位进行调查,如人口普查。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属于抽样调查。测量法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详解】由题意可知,同学们为了了解在陵城湿地越冬的鸟类种群情况,利用了摄像机、望远镜、照相机等设施进行研究,证明同学们使用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故选D。6.B【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2.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形态、结构方面相似,都具有分裂能力,在发育过程中这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护、营养、输导等功能,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即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详解】A.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不是分裂的结果,A错误。B.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所以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B正确。C.科学研究发现,细胞分裂是有序的,分裂次数也是有限的,一个细胞一般分裂50~60次左右,之后会停止分裂,C错误。D.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要先进行复制然后平均分配,新产生的细胞含有与原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7.A【分析】(1)显微镜视野中污点存在的位置只能是目镜、物镜和玻片上。(2)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3)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自然睁开,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睁开看着画图及记录。(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详解】A.如果在观察临片装片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该污点有可能存在于目镜、物镜、玻片上,A正确。B.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B错误。C.用显微镜观察时,两眼自然睁开,左眼观察物像,右眼用于绘图、记录,C错误。D.显微镜下观察,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把视野中位于右下方的物像移动到视野的中央,需要把玻片朝右下方移动,D错误。故选A。8.C【分析】题图中: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核,④液泡,⑤细胞质。【详解】A.[①]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的形状,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A错误。B.[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将细胞内部与外界环境分开,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B错误。C.[④]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C正确。D.[⑤]是细胞质,洋葱表皮细胞无叶绿体,因此,它内部的能量转换器不是叶绿体,而是线粒体,D错误。故选C。9.B【分析】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装片的制作过程为:擦(用洁净的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取(用镊子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将取得的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清水中)→展(用镊子将洋葱鳞片叶表皮展平)→盖(盖上盖玻片)→压片(把里面要观察的物质压散,压均匀,压薄)→染(用稀碘液染色)。【详解】题图中,①盖(盖玻片),②放(将表皮放入清水中),③滴(清水),④取(洋葱表皮),⑤压(压片)。根据临时装片制作过程可知,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②①⑤,B符合题意。故选B。10.B【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各有一定的生理功能。【详解】A.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红薯叶制造的淀粉可通过输导组织向下运输,A正确。B.地瓜瓤含有糖类等丰富的营养,因此属于营养组织,B错误。C.吃地瓜时剥去的“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C正确。D.红薯的食用部分是根,根属于营养器官,D正确。故选B。11.B【分析】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详解】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叶绿体光能有机物+氧气。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因此ACD错误,故选B。12.A【解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据此解答。【详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把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增加了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使人感觉空气湿润,A正确。故选A。【点睛】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的三大生理功能,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注意理解和掌握。13.B【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A.《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图中④暗处理,②部分遮光,③酒精脱色,①漂洗加碘,可见正确顺序:④②③①,A正确。B.步骤②中叶片a的遮光部分与见光部分形成对照,B错误。C.步骤③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大烧杯中是清水,C正确。D.步骤④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才能说明检验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原先储存的,D正确。故选B。14.B【分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茎内无导管,叶内无叶脉,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详解】AC.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的分化,茎内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AC正确。B.苔藓植物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孢子植物,但不是绿色开花植物,B错误。D.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D正确。故选B。15.B【详解】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因此,水稻从根系吸收进来的大量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16.D【分析】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因此,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并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时间)、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因此,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保证水分充足、合理施肥、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有:夜晚适当降低温度。【详解】①提高夜间温度,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减少有机物的积累,不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①错误。②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弱,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少,所以适当降低温室夜间温度,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有利于蔬菜的产量越高,②正确。③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故适当增加光照强度,能够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产量,③正确。④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增加氧气促进了呼吸作用,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农作物会减产,④错误。⑤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⑤正确。故选D。17.B【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详解】爬行类②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①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类的⑤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④完全用肺呼吸,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18.CD【分析】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详解】熊猫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用肺呼吸。用鳃呼吸是鱼类的特征;卵生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的特征。由此可见,AB错误,CD正确。故选CD。19.C【分析】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的功能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详解】A.蜻蜓飞行时发出"嗡嗡"声,是蜻蜓飞行时翅膀震动发出来的声音,不属于信息交流,A错误。B.老马识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错误。C.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因此,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C正确。D.动物的行为通常是为了适应环境,有利于它们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活动,D错误。故选C。20.A【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详解】A.新冠病毒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就是它的繁殖(自我复制),A正确。B.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因此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B错误。C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CD错误。故选A。21.C【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详解】A.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绕过关节分别附在不同的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图甲中①是肌腱,②是肌腹,A正确。B.由于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复位,所以,与骨相连的骨骼肌至少是由两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B正确。C.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图乙所示投篮动作中,是由屈肘到伸肘的过程,所以肱三头肌的变化是先舒张后收缩,C错误。D.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故选C。22.D【解析】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个体较小,能进行分裂生殖,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能形成芽孢。【详解】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形成芽孢的特性以及个体微小的特点,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23.A【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从图中看出,不同组别之间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片的多少,因此他们探究的可能是叶片的多少与蒸腾作用强弱的关系,该实验的实验的变量是叶片的面积,光线的强弱、环境的温度、环境的湿度都是相同的,A正确。故选A。24.D【分析】人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形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人体的运动在骨、关节和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详解】人的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形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因此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的基本结构由骨膜、骨质、骨髓组成。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所以骨、关节、骨骼肌都属于人体的运动系统,而血液属于循环系统,不属于运动系统。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5.A【分析】如图中,a二氧化碳,b有机物,①叶绿体,②线粒体,1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详解】A.1表示光合作用,①表示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2表示呼吸作用,②表示呼吸作用的场所线粒体,A符合题意。B.a表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b表示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的原料,B不符合题意。C.1光合作用在白天有光的时候进行,2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C不符合题意。D.合理密植的目的使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耕松土的目的是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分别是1和2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D不符合题意。故选A。26.B【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详解】AB.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正确,B错误。C.酵母菌只由一个细胞组成,是单细胞生物,C正确。D.真菌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D正确。故选B。27.C【详解】试题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土壤板结,土壤缝隙中的空气被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减弱根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28.B【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据此答题。【详解】由分析可知:节肢动物的①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②身体分部、⑥足和触角分节,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特征;而③身体外有贝壳、④用鳃呼吸、⑤身体由两个胚层构成,都不是节肢动物的特征。故B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29.D【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指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详解】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在“落红”转化为“春泥”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是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因此ABC错误,D正确。故选D。30.A【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详解】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所以,生物的分类单位中,含生物种类最多的分类单位是界,而含生物种类最少的分类单位是种。故选A。31.(1)呼吸二氧化碳/CO2(2)叶绿素(3)未遮光部分淀粉光/光照(4)碳—氧【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将实验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植物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