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动机种类技术大全〔下〕27.CNG
:〔天然气发动机〕
CNG天然气发动机尾气净化转化器一般由二局部组成,即蜂窝陶瓷催化剂和金属外壳,主要原理是:排放的尾气通过蜂窝陶瓷催化剂,催化剂的活性组份主要是稀土金属氧化物、贵金属和过渡金属,在200~300℃以上温度条件下,能充分进行催化反响,将尾气中的有害成分CO、HC、NOX等转化成无毒的水、二氧化碳和氮气。a、关健技术工程的核心是CNG发动机尾气净化技术,它属于三元净化催化剂技术,是目前治理CNG发动机尾气的主要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出租车和局部车型上。28.NICSC-VTC
:〔可变进气控制系统、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智能控制系统〕
NICS和C-VTC都是尼桑的技术。NICS技术就是引擎空气滤净器装有2支进气管,感应器能根据引擎转速,自行开闭主进气管内的阀门,进而改善进气效率,降低中低速的进气噪音及增加高转速时的动力输出。这个技术和奥迪A6发动机普遍采用的“可变进气歧管”的作用相似。
C-VTC的全名叫ContinuouslyVariableValveTiningContorl〔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是VTC的升级版,这项技术类似本田的i-VTEC〔VTEC的升级版〕。C-VTC通过安装在发动机凸轮轴前端的离合装置来控制气门开闭的最正确时机,以提高燃烧效率。C-VTC是一种比拟先进的发动机技术。29.EcotecDVVT
:〔双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
VVT是指可变气门正时。我们知道一般发动机的进排起门开启和关闭是依靠机械正时传动机构,在曲轴转角相应位置开启和关闭,这是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无关的。也就是说无论转速上下起门的开闭时刻都是和曲轴的转动位置相对应,现在发动机技术追求完美要求在任意负荷状态、转速都能够发挥最正确的性能。所以有人开发了可以改变配气相位的机构,通过液压或电控实现。DVVT和CVVT都是此技术,其中DVVT是指双可变气门正时,他的气门开启相位有两个时刻,可以在位置1开启也可以在位置2开启,可以根据转速、负荷进行调整。CVVT是连续可变气门正时,他在允许的配气相位中可以在两个极限相位之间连续调整,应该说可以实现更好的控制,但要求必须有很高的控制精度。丰田所宣传的VVT-i就是属于CVVT。目前EcotecDVVT广泛使用于别克系列。
30.EVIC-III
:〔智能双阀可变进气控制技术发动机〕
EVIC-III智能双阀可变进气控制技术用来提高了燃油使用率⑴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就是说它可随发动机的转速负荷水温等运行参数的变化,而适时的调正配气正时,优化的固定的气门叠加角,发动机的功率和扭力输出将会更加线性,同时兼顾上下转速的动力输出,使发动机在上下速下均能到达最高效率降低排放节省燃料。⑵作为惯性可变进气系统,是通过改变进气歧管的形状的长度,低转速用长进气管,保证空气密度,维持低转的动力输出效率;高转用短进气歧管,加速空气进入汽缸的速度,增强进气气流的流动惯性,保证高转下的进气量,以此来兼顾各段转速发动机的表现。加装VIS后,发动机进气气流的流动惯性和进气效率都有所加强,从而提高了扭矩,并降低了油耗。此项技术目前广泛使用于荣威系列车型。
31.Campro:(可变凸轮轴和可变进气歧管发动机)莲花CamPro,由Proton与LotusEngineering联合以追求高性能、底油耗及底排放为诉求而开发的引擎,也因为有了这个引擎,Proton正式步入拥有自主研发的领域,并拥有世界级技术以生产下一代引擎.主要是让引擎能有更好的“呼吸”从而改善CamPro独有的底转扭力流失的问题,并改善市区行驶的油耗表现,同时把点火系统升级成独立点火系统以得到更精准的点火控制.提升低转速动力,到达欧Ⅳ标准,全面升级ECU,发动机应用可变凸轮轴和可变进气歧管技术。
32.MDS:〔可变排量发动机〕克莱斯勒研发的HEMI发动机配备了MDS系统,这套系统可在4缸和8缸模式间自动转换。这种技术最适合多汽缸的发动机使用,在不影响驾驶者追求大排量车型的加速刺激时,又有效降低了堵车时的燃油消耗。例如一台常规的8缸发动机在采用了这种技术后,就等于装了两个独立的4缸发动机,可以根据驾驶的需要让一台发动机运行,而让另一台休息。
33.多段式可变进气歧管技术通过电脑控制进气管长度,满足低速时提供大的扭矩,高速时提供大的功率。
34.F.I.R.E
:(一体化发动机)在意大利、巴西、土耳其等国均有生产,每年产量达数百万台,是一种技术成熟、性能稳定的经济型发动机,广泛地应用在菲亚特的各种经济型轿车上。以装载在菲亚特派力奥轿车188A4000发动机为例,发动机排气量1242ml,压缩比为9.5±0.21。发动机控制系统ECU为意大利玛瑞利公司MagnetiMarelli?IAW59F多点电喷系统。采用静电点火、顺序喷射、无回油供油系统及双氧传感器技术,使发动机排放水平轻松超过欧洲2号标准并提高了整车的平安性。这个系统具有以下功能:调节喷油时间、控制点火提前角、控制散热器电子风扇、控制和管理怠速、控制冷启动补偿、自诊断及自学习,并具有跛行功能。
35.VDE:(可变排量发动机)准备装在福特公司以后生产的轿车和卡车上,以进一步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这种发动机技术最适合于多汽缸的发动机使用。例如对12缸发动机来说,采用这种技术后,等于装了两个独立的6缸发动机,可以根据驾驶的需要让一台发动机运行,而让另一台处在怠速状态。这样,就可以随时调整发动机的排气量,从而减少燃油的消耗。
36.MIVEC
:〔智能可变气门正时与升程控制系统〕
MIVEC机构是通过ECU发出精确指令控制进气凸轮轴相位:发动机的ECU在各种行驶工况下自动搜寻一个对应发动机转速、进气量、节气门位置和冷却水温度的最正确气门正时,并控制凸轮轴正时液压控制阀,并通过各个传感器的信号来感知实际气门正时,然后再执行反响控制,补偿系统误差,到达最正确气门正时的位置,从而能有效地提高汽车的功率与性能,减少耗油量和废气排放。此项技术在三菱车系广泛使用。
37.Double-VANOSValvetronic
:〔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发动机〕
1992年,宝马推出了气门无级调节管理——Double-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应用在BMWM3上的世界首创技术。此控制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发动机运行状态,通过凸轮轴精确的角度控制对进气门和排气门的气门正时进行无级调节,并且不受油门踏板位置和发动机转速的影响。在实际驾驶中,这意味着在发动机转速较低时可以提供充足的扭矩,而在高转速范围内那么可到达最正确的功率。此外,Double-VANOS双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可极大地减少未燃烧的剩余气体,从而改良了发动机的怠速性能。在宝马全系里几乎全部使用此技术。38.MFI
:〔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所谓MFI,原意为MultipleFuelInjection〔多点燃油喷射〕,本身是一种成熟的发动机技术。而2.0MFI发动机那么是在德国AZM发动机的根底上,结合中国道路、气候、燃油品质等诸多因素,重新进行精心匹配后的一款佳作。
39.C-VTC
:〔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智能控制系统〕
C-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同VVT根本一致。40.VVEL,CVTCS
:〔无限可变进气升程系统和连续可变吸气正时系统〕英菲尼迪VVEL无限可变进气升程系统,和CVTCS连续可变吸气正时结合后,也造就出最正确的动能与燃烧效率。装置采用气门升程连续可变〔VVEL〕技术优化了效率,进而到达功率、响应、燃油效率和排放的平衡。通过不断改变气门升程,并且进而改变燃烧室的空气量,使燃烧阶段更加强大有力而提高扭矩和功率。再好不过的是因为气门控制进气冲程而不是传统的蝶形气门,所以对油门输入的反响直接而快速。VVEL技术与标准的气门升程系统相比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并降低了排放。对ECU的精确变换有助于引擎功率和扭矩的逐步“膨胀”,从而提供加速度的“形成波”而不是提供峰值功率。
41.VCM
:〔可变汽缸管理系统〕本田VCM可变汽缸管理系统技术,在V6i-VTEC发动机上使用的VCM系统是首次应用在非混合动力的雅阁车型上,新一代的VCM系统能够在三缸、四缸和全六缸工作模式间切换,而以前只能在三缸与四缸工作模式间切换。VCM系统能够让新雅阁在起步、加速或爬坡等任何需要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保证全部六个汽缸投入工作。而在中速巡航和低发动机负荷工况下,仅运转一个汽缸组,即三个汽缸,后排汽缸组停止工作。在中等加速、高速巡航和缓坡行驶时,发动机将会用4个汽缸来运转,即前排汽缸组的左侧和中间汽缸正常工作,后排汽缸组的右侧和中间汽缸正常工作。全新的3.5升V6发动机,采用了本田最先进的VCM可变气缸管理技术。VCM系统能够在3缸、4缸和全6缸工作模式间自动切换,在车辆起步、加速或爬坡等任何需要大功率输出的情况下,全部6个气缸投入工作;在中速巡航和低发动机负荷工况下,系统仅运转一个气缸组,即3个气缸;在中等加速、高速巡航和缓坡行驶时,发动机将会用4个气缸来运转,从而大大降低了燃油消耗。这款3.5LV6不但是迄今为止动力最强劲的本田发动机,其油耗还比上代雅阁3.0车型降低了7%。42.反置式发动机福克斯的
duratec-he反置式铝合金发动机,采用全铝合金材质铸造,反置式设计,最大功率可达104kw,最大扭矩可达180n·m〔2.0l发动机〕[1],配合vis〔variableintakesystem〕可变惯性进气装置、塑钢等长进气歧管,展现出加速敏捷、运转平顺、高效能进气效果与低噪音低油耗的优势动力水平。43.水平对置发动机发动机活塞平均分布在曲轴两侧,在水平方向上左右运动。使发动机的整体高度降低、长度缩短、整车的重心降低,车辆行驶更加平稳,发动机安装在整车的中心线上,两侧活塞产生的力矩相互抵消,大大降低车辆在行驶中的振动,便发动机转速得到很大提升,减少噪音。
44.i-DSI:(稀薄燃烧技术)
i-DSI就是双火花塞点火,它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通过提高发动机内混合气的空燃比,让混合气在空燃比大于理论空燃比数值的状态下燃烧。比拟少见的缸外稀薄燃烧技术,虽然没有缸内直喷先进,但是相对于直喷发动机而言本钱低廉。
45.GDI:(汽油直喷发动机)三菱的GDI发动机通过稀薄燃烧技术,让燃料消耗减少20%-35%,让二氧化碳排放减少20%,而输出功率那么比普通的同排量发动机10%。缸内直喷技术是稀薄燃烧技术的一个分支。与普通发动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直接喷射系统。其实缸内直喷并不是什么新鲜技术,在很多年以前,许多柴油发动机就采用了这种技术设计,而将它运用在汽油发动机上,才属于几年的事情。缸内直喷技术有两大好处:
1、发动机能在火花塞点火之前把汽油直接喷射到高压的燃烧室,同时在ECU的精确控制下,使混合气体分层燃烧。这种技术可以让靠近火花塞处的混合气相对较浓,远离火花塞的混合气相对较稀,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稀薄”点火和分层燃烧。
2、由于汽油是直接被喷射到汽缸内的,与传动的缸外喷射相比,混合气体不需要经过节气阀,因此能减小节气阀对混合气体产生的气阻。
46.MPi:
〔缸外喷射发动机)其燃料是被喷射到进气管当中的。为了让汽油被喷射到进气管以后有足够的时间跟空气混合,喷油器需要与气门隔着一段距离,待汽油与空气在这段空间充分混合以后,再被引入到汽缸当中燃烧。对于这种传统的设计,如果将汽油直接喷射到汽缸内,势必会造成空气与汽油没有足够的时间混合,这种没有混合的气体,显然是不能满足发动机点火需求的。缸内直喷发动机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47.IDE
:(直喷发动机)
IDE仍然采用了空气和燃油稀薄混合,但同时加大了EGR阀废气循环量。EGR是ExhaustGasRecirculation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废气再循环的意思。这项技术可以减小燃油消耗量,并且有效的降低燃烧温度——这一点,就是它有效解决GDI发动机排放问题的根源。众所周知,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以及一些其他惰性气体组成的。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氮气是一种非常稳定的气体,通常情况下很难被氧气直接氧化。但是如果处在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平时十分稳定的氮气那么很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响,从而生成十分有害的氮氧化物。普通的发动机,包括上面提到的GDI发动机,在其正常工作时,气缸内的工作环境正好是处于高温高压状态,这样一来,空气和燃油混合的混合气体燃烧以后很容易生成氮氧化物。这对于缸内直喷的发动机来说,问题尤为突出。由于缸内直喷发动机的压缩比通常会设计得比拟高,缸内压力比普通发动机更大,从而更容易产生氮氧化物。我们都知道柴油发动机排放的氮氧化物通常会比汽油发动机高出许多,主要也就是因为柴油发动机的压缩比高的缘故。在无法降低压力的情况下〔因为高压缩比是提高发动机效率的必要手段〕,要减小氮氧化物的排放只能是通过降低气缸内的燃烧温度。IDE发动机的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就是通过把一局部排出气缸的废气再次引入到进气管内跟新鲜的空气和燃油混合燃烧,来降低燃烧室的温度的。我们知道,燃烧完的废气是不能再燃烧的,这些废气被引入到气缸内以后,会占据一局部气缸内的有效体积,这个效果相当于降低了发动机的排量,这样自然能有效降低燃烧温度,同时排放的废气自然就降低了。
48.SIDI
:〔智能直喷发动机〕凯迪拉克SIDI发动机聚集了缸内智能直喷、D-VVT电子可变双气门正时以及最新的ECM发动机管理模块。SIDI双模直喷发动机的结构进行了大幅度调整,相比原先喷入进气歧管的方式,SIDI发动机将多点喷射供油系统替换成可变气门缸内直喷系统,这是将喷油嘴植入汽缸内,通过高压将燃油雾化喷入汽缸内,并混合空气进行点燃,从而实现缸内稀薄燃烧,由此提升了发动机效率。同时还具备优秀的燃油经济性和更低的尾气排放。另外,缸内直喷技术由于允许更高的压缩比(SIDI的压缩比高达11.1:1),能够大大减少缸内爆震情况,减少发动机的震动。以上的这些优势都能使发动机的寿命相比普通电喷发动机长了许多。综合以上特点,SIDI双模直喷发动机与同排量的多点喷射供油发动机相比最大功率可以提升15%左右,最大扭矩能够提升8%左右,同时还能有3%以上的省油效率。49.ETCS-i+ACIS〔智能正时可变气门控制及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雷克萨斯SC430搭载4.3升32气门的V8发动机,配备了智能正时可变气门控制系统〔VVT-i〕及智能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ETCS-i〕,动力源源不断。其最受世人倾羡的,是车身敞篷的专门设计。
50.双涡轮增压器发动机奔驰的双涡轮增压是涡轮增压的方式之一。针对废气涡轮增压的涡轮迟滞现象,串联一大一小两只涡轮或并联两只同样的涡轮,在发动机低转速的时候,较少的排气即可驱动涡轮高速旋转以产生足够的进气压力,减小涡轮迟滞效应。常见的涡轮增压都是单涡轮增压,分机械式涡轮增压、废气涡轮增压和复合式涡轮增压。机械式增压是发动机运转直接驱动涡轮,优点是没有涡轮迟滞,缺点是损耗局部动力、增压值较低。废气涡轮增压是靠发动机排气的剩余动能来驱动涡轮旋转,优点是涡轮转速高、增压值大对动力提升明显,缺点是有涡轮迟滞现象,即发动机在转速较低〔一般在1500—1800转以下〕排气动能较小,不能驱动涡轮高速旋转以产生增大进气压力的作用,这时候的发动机动力等同于自然吸气,当转速提高后,涡轮增压起作用了动力会突然提升。双涡轮增压器的串联与并联在双涡轮增压的汽车上会看到2组涡轮通过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并联指每组涡轮负责引擎半数汽缸的工作,每组涡轮都是同规格的,如保时捷911turbo,SkylineGT-R的RB26DETT,Supra的2JZ-GTE和BMW新的3.0双涡轮增压都是并联涡轮的杰出代表,其优点就是增压反响快并减低管道的复杂程度。串联涡轮通常是一大一小两组涡轮串联搭配而成,低转时推动反响较快的小涡轮,使低转扭力丰厚高转时大涡轮介入,提供充足的进气量,功率输出得以提高,RX-7的13B-REW引擎就是串联涡轮的好例子。常见的涡轮增压都是单涡轮增压,分机械式涡轮增压、废气涡轮增压和复合式涡轮增压。
51.VIM
:〔可变进排气歧管技术发动机〕兰博基尼兰博基尼VIM可变进排气歧管技术发动机90年代中期以后,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在汽上越来越流行。这种技术能提高发动机在中低转速时的扭力输出,对燃油经济性和高转速动力没有坏的影响,因而能改善发动机的适应性。通常的固定式进气歧管,只能按照发动机的具体要求,或者按照高转速和低转速时的要求进行最优化的几何设计,或者采用折中的方法,但是无论那种设计,都不能兼顾到不同转速时的需求。可变进气歧管技术那么可以分两段或更多的级数来适应不同的发动机转速。可变进气歧管技术与可变配气技术有些类似,但是可变进气歧管技术更注重的提上下转速时的扭力输出〔对高转速时功率的输出提高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这种技术被非常广泛的应用于普通的民用轿车上。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由于它能提供更好的引擎响应性,所以在运动型车上也逐渐开始采用这种技术,例如法拉力的360和575。与可变配气技术相比,可变进气歧管技术本钱更低——它只需要一些简单的电磁阀和进气管形状的设计就能够实现;而可变配气技术那么需要复杂而精确的液压系统进行驱动,如果改变气门行程,还需要一些特制的凸轮轴。目前,有两种可变进气歧管技术:可变进气歧管长度和可变进气共振,他们都是通过进气歧管的几何设计实现的。下面我们就分别讨论一下这两种技术。可变进气歧管长度可变进气歧管长度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普通民用车的技术,进气歧管长度大局部被设计成分两段可调——长的进气歧管在低转速时使用,短的进气歧管在高转速时使用。为何在高转速时要设计为短进气歧管?因为它能使得进气更顺畅,这一点应该很容易理解;但是为什么在低转速时需要长进气歧管呢,它不会增加进气阻力吗?因为发动机低转速时发动机进气的频率也是低的,长的进气歧管能聚集更多的空气,因而非常适合与低转速时发动机的进气需求相匹配,从而可以改善扭矩的输出。另外,长进气歧管还能降低空气流速,能让空气和燃料更好的混合,燃烧更充分,也可以产生更大的扭矩输出。车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转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中运维管理办法
- 麻醉监测管理办法
- epc监造管理办法
- 消气防物资管理办法
- 临建房安全管理办法
- 用电检查管理办法
- 深圳生态线管理办法
- 人行再贴现管理办法
- 中央临储粮管理办法
- 煤锅炉使用管理办法
- 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
- 图片格式教学课件
- 2025中国消防救援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年十堰市丹江口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
- 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
- 产科紧急启动“五分钟剖宫产”的临床经验分享
- 中国尼龙城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手术台jr-9000介入诊疗床说明书
- GB/T 26100-2010机械产品数字样机通用要求
- GB/T 1634.1-2019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 GB/T 15972.42-2021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2部分: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波长色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