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选修内容同步辅导、练习-人教版_第1页
高三化学选修内容同步辅导、练习-人教版_第2页
高三化学选修内容同步辅导、练习-人教版_第3页
高三化学选修内容同步辅导、练习-人教版_第4页
高三化学选修内容同步辅导、练习-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差修内容同步辅导、练习rr第一单元)

本讲主要内容:

1.比较四种晶体的构成微粒、微粒间作用力和性质特征,并掌握晶体的结

构特征

2.掌握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的因素

3.理解金属键与金属通性间的关系

二、学习指导

(一)晶体类型与结构、性质关系

晶体的类型直接决定着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硬度、导电性、延

展性、水溶性等。而晶体的类型本质上又是由构成晶体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

决定,通常可以由晶体的特征性质来判定晶体所属类型。掌握下表内容是重点

之一。对一些常见物质,要会判断其晶体类型。

比较四种晶体类型

晶体类型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

构成晶体微金属阳离子、自

阴、阳离子原子分子

粒由电子

分子间作用

微粒间作用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熔点、沸点较高很高低高低悬殊

硬度大很大小差异大

延展性差差强

差(今鳖能

导电性熔融态差差强

导电)

不溶或与HO反

水溶性大多易溶难溶相似相溶2

实例NaCl金刚石干冰Na、W

物质类别大部分盐酸晶体硅大多非金属金属

碱碳化硅单质

金属氧化物等二氧化硅等气态氢化

离子物、大多非

化合物金属氧化物

酸、大多有

机物

(二)如何比较物质熔、沸点高低

1.由晶体结构来确定.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决定同一类

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决定因素.

①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如:Si02>NaCl>CO2(干冰),但也有特殊,如熔点:MgO>SiO2

②同属原子晶体,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晶体的熔、

沸点越高.

如:金属石>金刚砂>晶体硅原因rc_c<rc_sj<rxi_si

③同类型的离子晶体,离子电荷数越大,阴、阳离子核间距越小,则离子

键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一般越高.可根据F=K产%进行判断

2

(r,+r2)

如:MgO>NaCl

④分子晶体,分子间范德华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

晶体熔、沸点越高.如:F2<Cl2<Br2<I2

ii若分子量相同,如互为同分异构体,则支链数越多,沸点越高,分子越

对称,则熔点越高.

如:沸点:

CH3

I

CH3cH2cH2cH2cH3>CH3cHeH20H3>CH3—C—CH3

CH3CH3

熔点:

CH3

CH3—c—CH3>CH3CHCH2CH3>CH3(CH2)3CH3

I-I"

CH3CH3

因而应注意,并非外界条件对物质熔、沸点的影响总是一致的.熔点常与晶

体中微粒排布对称性有关.

iii若分子间有氢键,则分子间作用力比结构相似的同类晶体强,故熔、沸

点特别高.

如:氢化物的沸点如下图所示.

沸点(K)

373A

273

173

从上图中看出,H2Te.H2Se>H2s的沸点都依次降低.按此变化趋势.H2O的

沸点应为193K左右,但实际上为373K、此种“反常”的升高,就是因为H20

分子间存在氢键。对比同主族氢化物的沸点,从中可清楚看到NH3、HF的沸点

高得“反常”,也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HF分子间氢键:

00

玲0分子间氢键:uu

HH一一11nn

0

/\

11H

氢键的生成对化合物性质有显著影响,-一般分子间形成氢键时,可使化合

物的熔、沸点显著升高,在极性溶剂中,若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间形成氢键,

则可使熔解度增大.如NH3极易溶于水就与此有关.除上述几种物质外,在醇、

竣酸、无机酸、水合物、氨合物等中均有氢键.

⑤金属晶体: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

熔、沸点越高.

如:Na<Mg<Al

2.根据物质在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

一般熔、沸点:固>液>气.

如果常温下即为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其晶体应属分子晶体(Hg除外).如惰性

气体,虽然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原子,但应看作为单原子分子.因为相互间的作用

力范德华力,而并非共价键.

(三)为什么金属一般只有较大密度、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

性?可用金属键理论化和晶体的紧密堆积结构加以解释.简要说明见下图.

金属原子

注意:温度升高对金属、电解压溶液导电性影响是不同的.

在金属晶体中原子或离子不是静止不动,而在晶格结点上作较小幅度振

动,这种振动对电子流动起着阻碍作用,加上阳离子对电子的吸引,电子运动

便受到更多阻力,因而升温,金属电阻加大,导电能力下降.

在电解压溶液中,导电微粒是自由移动离子,升温有利于加快运动,导电

性增强.

(四)典型晶体的结构特征

1.离子晶体CsClNaCl

离子配位数8:86:6

一个晶胞中含1,14,4

阳离子和阴离子数

晶胞构型立方体立方体

重点掌握NaCl晶体结构,它还具有的特征:

①一个Na+周围等距且最近的C「有6个,此6个C厂连线形成的空间儿何体

为正八而体,Na+位于其中心.

②一个Na卡周围等距且最近的Na+有12个

如何计算离子晶体中不同部位的离子对晶胞的贡献?

体心(内)面心棱上角顶

J_

系统数1

248

如NaCl晶体中,如何计算?

Na*:体心(1个)棱(各1个)

1+12x1=4

4

CF面心(各1个)角顶(各1个)

J,x6+—x8=4

28

2.金刚石和石墨的比较

金刚石

晶体正四面体、空间平面层状正六边形结构

结构网状晶体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

晶体层内-原子晶,混合型晶体

原子晶体层间一分子晶球

类型

晶体

正八而体鳞片状

外形

碳碳键长<

熔点<

沸点=

硬度很高质软有滑腻感

导电性无良

主要用途钻具、装饰品润滑剂、电极、耐火材料等

相互关系同素异形体

注意:①石墨有导电性,是因为层内有自由电子.

②碳还有多种因素异形体,如足球碳C60等.

想一想:C60、N60等属于什么晶体?

可能是原子晶体吗?

3.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晶体

二氧化硅二氧化碳

晶体结构型正四面体立方体

构成微粒Si、。原子co2分子

结构特征一个Si与4个成键一一个C02与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有12个C02

一个。与2个锡成键一分子

晶体类型原子的体分子晶体

熔点高低、易升华

溶解性难溶于一般溶剂能溶于水

三、典型例题讲评

例1.分析下列物质的物理性质,判断其晶体类型:

A.碳化铝,黄色晶体,熔点2200°C,熔融态不导电

B.滨化铝,无色晶体,熔点98°C,熔融态不导电

C.五氟化钮,无色晶体,熔点19.5°C,易溶于乙醇、氯仿、丙酮中

D.溟化钾,无色晶体,熔融时或溶于水中都能导电

思路分析晶体的熔点高低,熔融态能否异电及溶剂性相结合,是判断晶体

类型的重要依据。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的熔点都很高或较高,两者最大的差异

是熔融态的异电性不同。原子晶体熔融不导电,离子晶体熔融时或水溶液都能

导电。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区别则主要在于熔、沸点有很大差异。一般原子

晶体和分子晶体熔融态时都不能导电。另外易溶于一些有机溶剂的物质往往也

是分子晶体的特征之一。

例2.1995年美国Lagow教授报道,他制得了碳的第四种同素异性体一链

式快碳…-C三C-C三C-C三C-…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有300-500个碳原子,性

质很活泼。据此判断,链式快碳的熔点估计比石墨

思想分析不要被“含有300〜500个碳原子”所迷惑、而应抓住该物质的组

成微粒“分子”,从而可判定链式快碳属分子晶体,显烙点然比石墨低得多.

例3.已知氯化铝的熔点为190°C(2.02Xl()5pa),但它在180°C即开始升华.

(1)氯化铝是(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2)在500K和1.01X105Pa它的蒸气密度(换算成标准状况时)为

11.92g/L,且已知它的结构中还含有配位键,氯化铝的化学式为,结构

式为.

(3)无水氯化铝在潮湿空气中强烈地“发烟”,其原因是.

(4)如何通过实验来判别氯化铝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思想分析(1)从氯化铝的熔点低且易升华的性质可判定其晶体为分子晶

体,也就不可能属于离子化合物。同学不能简单地从组成元素为较活泼金属元

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考虑,将其为离子化合物,其实不然,应尊重事实。可根

据其熔融态能否导电进行判断。切勿用它的水溶液做导电性实验。因为象HC1

等许多共价化合物在水分子作用下能电离,故所得水溶液能导电。

(2)应根据M=22.2p关系式求出蒸气的分子量,与常见的AlCb分子量比

较是否相同,从而确定氯化铝的化学式,要注意配位键的表示方式.“一”是从

具有孤对电子的一方指向具有空道的原子,在此只可能C1-A1,每一个C1还

与A1原子形成一个共价键.

(3)抓住题中条件“在潮湿空气中发烟”应从AlCb水铜生成HC1与水蒸气

形成酸雾,不能误认AlCb为升华成气体。

例4.某离子晶体部分结构如图•------

(1)晶体中每个Y同时吸引着最近的个X,:oL

每个X同时吸引着最近的个Y,该晶体的化学式为匚二P

(2)晶体中每个X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X共有个.-O-Y

(3)晶体中距离最近的2个X与一个Y形成的夹角ZXYX的角度

(4)设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r1,晶体密度为库•cm-3,阿佛加法罗

常数为NA,则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X中心间距离为cm-

思路分析(1)从图中可知,Y位于立方体中心,X位于立方体相向的四个项

点,故一个Y同时吸引着最近的X有4个,每个X同时吸引着最近的8个Y,

由此确定其化学式.

(2)由于顶点X是8个立方体共有,每个面是两个立方体共享,故晶体中每

个X周围与它最近且距离相等的X应有8X3X1=12(个)

(3)可将图中4个X分别与Y连线,

形成的构型类同于CH4分子,ZXYX=109°28,

(4)每个小方体中会XY2的物质的量为,mol.

根据质量m=pV和m=nM

联立方程,求解。

巩固练习

1(A)下列物质晶体属离子晶体的是()

A.Na2O2B.NaOHC.H2O2D.NH3•H2O

2(A)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B.溪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1气体溶于

3(A)固体熔化时必须破坏非极性键的是()

A.冰B.晶体硅C.溟D.二氧化硅

4(A)能用键能大小解释的是()

A.用的化学性质比。2稳定

B.常温常压下,溟呈液态、碘呈固态

C.惰性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硝酸易挥发而磷酸难挥发

5(A)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6(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越强,熔点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一定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晶体越稳定

7(B)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现象是()

A.氯化氢极易熔于水中

B.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C.氯化氢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

D.氯化氢是无色气体且有味

8(B)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二氧化硅和干冰的熔化

B.液澳和液汞的汽化

C.食盐和冰的熔化

D.纯碱和烧碱的熔化

9(B)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

A.。2、12、Hg

B.82、KC1、SiO2

C.Na、K、Rb

D.SiC、NaCl、S02

10(B)下列物质中,化学式能准确表示该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氯化钱NH4cl

B.二氧化硅(Si02)

C.白磷(P4)

D.硫酸钠(Na2so。

11(C)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同时用射频电火花喷射

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薄膜,这种化合物可以比金刚石更坚

硬,其原因可能是()

A.碳、氮原子构成网状结构的晶体B.碳、氮的单质化学性质的均

不活泼

C.碳、氮键比金刚石中的碳碳键更短D.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碳

原子多

12(C)已知:

金刚石晶体,碳碳键的键能为akJ/mol

石墨晶体,碳碳键的键能为bkJ/mol

将等质量的金刚石晶体和石墨晶体中的碳碳全部破坏所需的能量之比

()

A.4:3B.a:bC.4a:3bD.1:1

13(C)三氯化氮(NCb)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其分子呈三角锥形,以

下关于NCb的叙述正确的是()

A.NCb分子中不存在孤对电子

B.分子中N—C1键是非极性共价键

C.NCb是一种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N—C1键能大,故NCb沸点高

14(C)下列晶体中,其中任何一个原子都被相邻四个原子包围,以共价健形

成正面体,并向空间伸展成网状结构的是()

A.四氯化碳B.石墨C.金刚石D.水晶

15(C)硼能以B12正多面体基本结构单元接不同的连接方式形成多种单质晶

体的变体。B12基本结构单元中含B原子12个,每个硼原子与邻近的5个硼原

子等距离成键,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则B12正多面体的面数是()

A.10B.20C.30D.60

16(C)莹石(CaF2)晶体属于立方晶象,莹石中每个Ca2+被8个b所包围,则

每个F周围最近距离的Ca2+数目为()

A.2B.4C.6D.8

17(C)下列说法正确性的是

A.共价键只存在于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单质中

C.只有共价化合物能形成分子晶体

D.离子晶体中可结合有共价键

18(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分子间作用越弱的分子晶体熔点越低

C.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19.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B.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C.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D.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20.有下列离子晶体空间结构示意图:以M代表阳离子,以N表示阴离

子,•阳离子,。阴离子,化学式为MN2的晶体结构为()

二、填空

21(A)有下列8种晶体:

A.水晶B.冰醋酸C.白磷D.固态僦E.氯化钱

F.铝G.金刚石

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高熔点的晶体是_,

直接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

(2)由极性分子构成的晶体是—,会有共价键的离子晶体是—,属于分子

晶体的单质是

(3)在一定条件下能导电而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是—,分子内存在化学键,

但受热熔化时,化学键不发生变化的是,受热熔化,需克服共价键的

是—.

22.(B)试比较下列儿种物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用数字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

①Na②K③Na-K@NaCl

⑤金刚石⑥CO©SiO2⑧CS2

23.(1)在金刚石立体网状结构中,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

上有个碳原子.

(2)在晶体二氧化硅中,最小的环上共有个原子.

(3)石墨晶体的每一层是由无数个正六边形构成的,则平均每一个正六边形

所占有的碳原子数为个.

24.化工行业已合成一种硬度比金刚石还大的晶体——氮化碳,若已知氮

在此化合物中显一3价,推断:

(1)它的化学式可能是

(2)其晶体类型为晶体

(3)你认为其硬度比金刚石大的主要原因是

25.(C)已知有关物质的熔、沸点如下:

AI2O3

MgOMgCl2A1C13

熔点(°C)28522072714190(259KPa)

沸点(°C)360029801412182.7

请参考上述数据回答:

(1)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b的方法生产镁,电解AI2O3与冰晶石熔融混

合物的方法生产铝。为什么不用电解MgO的方法生产镁;也不用电解A1C13

的方法生产铝?

答:

(2)设计可靠实验证明:MgCL、AICI3所属的晶体类型,其实验方法是

26.(C)IBr是一种卤素互化合物,具有很高的化学法性,有许多性质与卤

素单质很相似,它在常温下是深红色液体,熔点为410C,沸点为1160C,固体

溪化碘是晶体,含有键,IBr与水反应,生成一种无氧酸和

一种含氧酸,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有两组关于物质熔点的数据

I组II组

物质NaClKC1RbClCSC1SiCl4GeCl4Si2cL,pbCl4

熔点808°C772°C717°C645°C-70.4°C-49.5°C-36.2°C-150C

分析以上数据,回答:

⑴有什么规律可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成这些规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

一、1.A、B2.D3.B4.A5.A、D6.B7.B8.D9.B

10.C11.C12.C13.C14.C15.B16.B17.D18.B

19.C20.B

二、21.(1)A,G,D(2)B,E,C、D(3)F,B,C,A,G

22.⑤>⑦>④>①③,⑧〉⑥

23.(1)6,(2)12,(3)2

24.(1)C3N4(2)原子(3)C—N键的键长小于C—C键

C—N键的键能大于C—C键

25.⑴因MgO的熔点远高于MgCl2,故电解熔融MgO将需要更高的温

度,浪费能源,从表中数据可知,A1C13易升华,熔、沸点低,应属分子晶

体,无离子熔融时不导电,不能被电解。

(2)将两种晶体加热到熔化状态,测定共导电性,实验表明MgCb能导电,

A1CL不能导电,由此可确定MgCb为离子晶体,A1CL为分子晶体.

26.分子,极性共价键,IBr+H2O=HBr+HIO

27.(1)第一组碱金属的氯化物随着碱金属原子序数从上到下增大,其氯化

物的熔点降低。而第二组点碳族元素形成的氯化物随着Si、Ge、Sn、pb原子序

数增大,其氯化物的熔点逐渐升高

(2)这是因为两组晶体的类型不同,第I组属于离子晶体,随着碱金属的阳

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与C「形成的离子键减弱,故熔点下降。而第II组属

分子晶体,它们彼此组成和结构相似,随着分子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故熔点逐渐升高.

六、附录

例1:A.原子晶体B.分子晶体

C.分子晶体D.离子晶体

例2:低.

例3:(1)由氯化铝的熔点较低,且又易升华,说明氯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

体,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

(2)M=22.4=22.4X11.92=267

AlCb的分子量为133.5,267133.5=2

由此可知氯化铝的蒸气是二聚体,

结构式:

化学式:A12C16

(3)AICb遇到空气中的丹0发生水解,生成的HCI与空气中水蒸气形成酸

雾,

反应式:AICI3+3H^AI(OH)3+3HCI

(4)将AICI3加热至熔融状态,测量其导电性,实验若表明它不导电,则说

明它为共价化合物

例4.(1)4,8,XY2或Y2X

⑵12

(3)109°28,

(4)设每个小立方体的边长为Xcm,其中含XY2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

3

高三化学建修内容同步辅导、练习二(笫二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比较三种分散系的特征

2.理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胶体的分类和制取

二、学习指导

(一)分散系

请比较小结三种分散系的相关内容,自己试一试,完成下表的空缺部分,并

思考胶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分散系类别溶液胶体浊液

分微粒直径

散微粒组成分子或离子分子集合体或高巨大的分子集合

质分子体

外观特征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实例氨水肥皂水、蛋白质石灰乳

碘酒溶液牛奶

淀粉溶液,Agl胶

思考:

溶液和胶体外观相似,它们都是均一,透明,稳定的分散系,如何用实验事实

加以区别!

(―)胶体的重要性质

r反映分散质微粒大小「渗析

,丁达尔现

胶体性质<〔布朗运动

反映胶粒电性r电泳

I-----------------------------------►Y

思考:【凝聚

1.胶体为什么有丁达尔现象?

2.造成胶体较稳定的原因是什么?

3.是否所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是胶体还是胶粒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

4.胶体如何精制?如何检验盛有淀粉、KI溶液的半透膜袋是否有细微的破

损!

5.有哪些因素或方法可使胶体发生凝聚?为什么制胶体要至少控制某一种物

质的量或加热时间?

提示:

1.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

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

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

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

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

2.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

外,胶粒在分散到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

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3.胶体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可分为粒子胶体(如Fe(0H)3胶体,Agl胶体

等)和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习惯仍称其溶液,其实分散质微粒

直径已达胶体范围)],只有粒子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故可产生电泳现象。整个

胶体仍呈电中性,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的是胶粒而非胶体。

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胶粒胶用金属氢氧化物如A1(OH)3、Fe(0H)3胶体

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

f金属硫化物

I硅酸胶体

土壤胶体

特殊:Agl胶粒随着AgNCh和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若KI

过量,则Agl胶粒吸附较多「而带负电;若AgNCh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

带正电。

4.应用渗析洁皿用流动水来精制胶体,若要检验半透膜袋有无损坏,则应

取悬放过此袋样品的烧杯中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大量b溶液,若变蓝,则可

说明已损坏,淀粉胶体已透过半透膜进入水中。

思考再进一步:能否用滨水代替碘水?

何故?

5.凝聚方法

⑴加入电解质

①原因: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胶粒所带的电荷发生电性中和,设

胶粒向斥力下降,胶粒相互结合,导致颗粒直径从而沉降。

②能力:离子电荷薮,离子半狂,凝聚能力

阳离子使带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

AZ3+>Fe3+>H+>Mg2+>Na+

阴离子使带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

2--

so4>NO3>cr

思考①淀粉胶体加入少量电解质能否使其凝聚?(否!)有无电泳现象?

(无!)

思考②Fe(0H)3胶体中分别逐渐加入HC1溶液、MgCb溶液,现象有何异

同?为什么?

(加入过量盐酸,使胶体凝聚成Fe(0H)3沉淀后又发生中和反应而溶解成

FeCb溶液,而MgCb能使胶体凝聚而不能溶解)

(2)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

思考:将Fe(0H)3胶体和硅酸胶体混合有何现象?什么原因?

(3)加热、光照或射线等

如蛋白质溶液加热,较长时间光照都可使其凝聚甚至变性。

你知道豆腐的生产过程吗?为什么常常加入石膏?

(三)胶体的知识应用

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①盐卤点豆腐

②肥皂的制取分离

③明矶、Fe(S0)3溶液净水

④FeCb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⑤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⑥水泥硬化

⑦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⑧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四)胶体的制备

1.物理方法

①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

②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

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2.化学方法

①水解促进法

FeCb饱和液(1—

2mL)

煮沸

了呈叁褐____.Fe(OH)3胶

色林

20ml沸水

思考:如何证明FeCb溶液通过上述方法已转变成Fe(OH)3胶体了?

反应式:FeCb+3H2O(浙,=Fe(OH)3(胶体)+3HCl

注意:切勿将“胶体”两字省去,或打“(”

②复分解反应法

NazsiCh水溶

AgNO溶液

3液

(8-lOcl)

/KI溶液

mol-U'10ml1mol-U'-5ml

Agl胶体制H2SiO3胶体制取

反应KI+AgN03=AgI(胶体)+KN03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浅黄色I)(无色!)

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

的两个反应方程式?

提示:KI+AgNO3=AgII+KNO3Na2S103+2HCl=H2Si03I+2NaCl

(黄色I)(白色I)

三、典型例题评析

例1.下列溶液不具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A.37H35coONa溶液B.珂罗酊

C.b的CCL溶液D.蛋白质溶液

思路分析具有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的特征,故本题实际归属为分散系的类别

判断,其中较不熟悉的是珂罗酊成份,它是胶棉(硝酸纤维素酯)的乙醇——

乙醛溶液。由此从字面看来,四种选项似乎都称溶液,但需注意:凡是高分子

化合物形成的溶液由于分散质微粒大小已达到胶体范围,故实际属胶体。

37H35COONa虽然不是高分子化合物,但分散质微粒也已达到胶体范围,所以

工业上油脂经它化反应后加入大量NaCl,发生盐析,从而达到分离目的,卜属

于小分子,其CC14溶液应名付其实。

常见错误是学生往往“望文生意”,或不抓住原理、规律而盲目猜测。

例2.设计实验,用简便方法证明明矶溶于水发生的下列变化

(1)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是一个吸热过程

(2)生成了A1(OH)3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可用Fe2(SO4)3代替明矶净水?

思路点拔(1)根据明矶溶于水只有A产发生水解,因其水解而使溶液显酸

性,放可借用指剂剂(石蕊心)或PH试纸来测定。另要证明其水解是一个吸

热过程,只须加热一段时间,比较加热前后溶液的酸性强弱。

(2)可利用丁达尔现象来检验有无胶体的生成。

(3)Fe3+同样有较大程度的水解,产生Fe(0H)3胶体,胶体一般具有较强的

吸附能力。

例3.有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它们分别为Fe(0H)3胶体,硅酸胶体、

AS2s3胶体、NaOH溶液。现将有关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1)电泳:甲液体的阳极周围颜色变浅,阴极周围颜色变深

(2)将一束光通过乙,无丁达尔现象

(3)将乙慢慢加入到丙液体中,光出现凝聚后液体变清,则

甲:乙:闪:丁:

思路点拨:本题涉及了胶体和溶液的区别、胶体的电泳和凝聚现象,常见

胶体胶粒所带电的电性、酸碱中和等知识,根据电泳现象可确定A为Fe(OH)3

胶体,乙为NaOH溶液在其余的三种物质中,只有NaOH除作为电解质作用外

还可与HzsiCh胶体进一步反应,生成NazsiCh溶液,故丙为HzsiCh液体,D则

为As2s3胶体。

四、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可能有1〜2个正确选项)

1(A)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C.是否能通过滤纸或半透膜

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

2(A)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胶体的是()

A.云雾

B.烟水晶

C.石灰乳

D.烟

3(A)除去鸡蛋白溶液中少量的葡萄糖杂质,可采用的

A.过滤B.渗析C.蒸储D.萃取分液

4(A)FeCb溶液和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加入饱和MgSO4溶液都发生凝聚

B.分散质的微粒都不能通过半透膜

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也不会产生沉淀

D.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

5(A)用Cu(0H)2胶体做电泳实验时,阴极附近蓝色加深,往此胶体中加入

下列物质时,不发生凝聚的是()

①硫酸镁溶液②硅酸胶体③氢氧化铁胶体④葡萄糖溶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B)已知由AgNCh溶液和稍过量的KI溶液制得的Agl溶胶与Fe(0H)3溶

胶相混合时,会析出Agl和Fe(0H)3的混合沉淀。由此可知()

A.Agl胶粒带正电荷

B.Agl胶粒电泳时向阳极移动

C.Agl胶粒带负电荷

D.Fe(0H)3胶粒电泳时间向阳极移动

7(B)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02

②向Fe(0H)3胶体中逐渐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③向Agl胶体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④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02

⑤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

8(B)下列可用相同方法除去混有的杂质是()

A.淀粉溶液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蔗糖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

B.Na2c。3固体中混有少量NaHCO3,NaHCO3固体中混有少量Na2CO3

C.Fe(0H)3胶体中混有少量盐酸;淀粉溶胶中混有少量KI

D.铁粉中混有少量硫粉,NH4cl中混有少量NaCl

9(B)“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

化及军事科学中,“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

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1

纳米=109m)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现象

C.所得液体一定是溶液

D.所得物质一定是浊液

10(B)将FeCb饱和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制得Fe(OH)3溶胶,为了除去其

中所含的盐酸,得到较纯净的Fe(OHL胶体,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NaOII溶液进行中和

B.加入AgNCh溶液反应后进行过滤

C.插入石墨电极,通入直流电进行电泳后再过滤

D.装入半透膜中,扎紧袋口,将其全部浸入蒸储水中,并每隔一定时

间,更换蒸储水,共2-3次。

11(C)不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A.在河流入海口易形成三角洲

B.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发生堵塞

C.在AgF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无沉淀

D.将花生油放入水中并振荡,出现浑浊

12(C)胶体和MgCb溶液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A.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

B.两分散系均有丁达尔现象

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随后溶解

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13(C)某胶体遇盐卤(MgCb)或石膏水易发生凝聚,而与食盐或NaSO4

溶液不易发生凝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胶粒直径约为10-%m〜lo-7cmB.遇BaCL溶液或Fe(OH)3胶体可

发生凝聚C.胶体微粒带有正电荷D.Na,使此胶体凝聚的效果不

如Ca2+、Mg2+

14(C)在实验中不慎手被玻璃划破,可用FeCb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

可能是()

A.FeCb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b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C.FeCb溶液能产生Fe(0H)3沉淀堵住伤口

D.FeCb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

15(c)如图所示,在火棉胶袋(半透膜)内注入淀粉和食盐溶液,用线系紧

密封,使细玻管内的液面刚好高出烧杯内蒸饵水的液面,过一段时间后用碘酒

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验蒸镭水。

整个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是()相淀粉溶液

三三办纪-食盐溶液

A细玻管内液面上升

三2三一蒸惚水

B细玻管内液面不变

C蒸馀水遇碘酒变蓝

D蒸镭水遇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填空

16(B)9、现有如下各实验:

A将1克KCL加入10克沸腾的水中

B将1克可溶性淀粉加入到100克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

C将1克白磷加入到100克CS2中,充分振荡

D将1克CaCCh粉末加入100克水,充分振荡

E将0.1克植物物加入到10克水中,充分振荡混匀

F将96毫升乙酸与5毫升水充分混合

上述实验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有(),属于胶体的是(),属于

浊液的是()。

17(A)13、从下列选项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填入下列空中。(A)渗析、(B)

凝聚、(C)凝胶、(D)布郎运动、(E)电泳、(F)丁达尔现象

(1)Fe(OH)3胶体呈红褐色,插入两个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阴极附

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种现象叫();

(2)强光通过Fe(OH)3胶体,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叫();

(3)淀粉和食盐的混合液放在肠衣中,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储水的烧杯里,从

而使淀粉与NaCl分离,这种方法叫();

(4)Fe(OH)3胶体加入硅酸胶体,胶体变得浑浊,这是发生了()O

18(C)在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对气溶胶作用,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

对空气的污染,这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19(C)如何将KI从淀粉胶体中分离出来?分离后怎样证明KI溶液中没有淀

粉?又怎样证明淀粉溶胶中无KI?

20(C)14、在陶瓷工业上遇到因陶土里混有氧化铁而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

解决的方法是将陶土和水一起搅拌,使微粒直径处于lO^m一i(y7m之间,然后插

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这时阳极聚集(),阴极聚集

(),理由是()。

21(C)将胶粒带负电荷的无色胶体,分别先后加入到1、蔗糖溶液2、氯化钙

溶液3、Fe(OH)3胶体4、As2s3胶体,共出现三种现象:a红褐色沉淀b无沉淀

c白色沉淀。那么按实验的先后,出现的现象的顺序是()

五、参考答案

一、1、B2、C3、B4、C5、C6、BC7、D8、C9、B10、D11、C

12>A、D13、B、D14、B15、A、D

二、16、ACF,B,DE17(1)E、(2)F、(3)A、(4)B

18、使用高压电外加电场,使带电的气溶胶胶粒凝聚,从而沉积达到除尘目

的。

19、利用渗析的方法。向分离后的KI溶液中加入氯水或碘水,若不变蓝则证

之。向淀粉溶液中加氯水,若不变蓝证之。

20、陶土胶体;FezCh胶体;发生电泳,Fe2O3胶体胶粒带正电荷

21>bcab

六、附录

例1.C

例2.(1)取少量明帆溶于水所得溶液,测定共PH值,若PH<7,则可证明水

解质反应的发生。然后再将此溶液稍稍加热,再测其PH值,若PH值变小,则

说明加热促进了水解,也即说明水解是一个吸热过程

(2)用一束强光照射到液体中,若观察到丁达尔现象,则说明生成了A1(OH)3胶

⑶Fe3+同样可水解生成Fe(0H)3胶体,它也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从而达到净

水目的

例3.A—Fe(0H)3胶体B-NaOH溶液

C—H2siO3胶体D—As2s3胶体

高三化学选修内容同步痛导、练习三(第三单元)

本讲主要内容:

1.了解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

2.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3.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规律

4.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和反应条件

5.判断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和离子共存问题

6.理解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7.理解反应热和键能之间的关系,了解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二、学习指导

(一)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还原剂

活泼金属单质:

活泼非金属单质:Na、Mg、Al、Zn、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X2(X=F、Cl、Br)、O2、S

c、比、s

高价金属离子:Fe"、Sn4+低价金属离子:Fe2\Sn2+

不活泼金属离子:Cu2\Ag+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2吟、、、、

其它:H+、LAg(NH3)2]+、新制S\IHI,NH3ClHC1Br

CU(OH)2HBr

含氧化合物:低价含氧化合物:

N02、N2O5、MnO2、Na2O2、H202、CO、S02、H2SO3、Na2sO3、Na2S2O3、

HC10、NaN02>

HNO3、浓H2s0八NaClO,Ca(C10)2>H2c2O4、含-CHO的有机物:

KCIO3、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

KMnOi、王水糖、麦芽糖等

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有:

22+

S、SO3\HSO3\H2so3、SO2、N02\Fe

等,及含-CHO的有机物

(二)氧化一还原反应的一般概念

表现出还原性(反应物性质)

氧化反应(变化过程$

(还原剂氧讹产物

化合价

失电子升高被氧化

区.)

VII生

同时总数总数同时同时

应存在A相等I相等进阡产生成

\>

物得电子化合价被还原物

氧化剂还原产物

还原反应(变化过程斗

表现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