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题_第1页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题_第2页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题_第3页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题_第4页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题分类:教师资格/初中

来源:fenbi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汉书·地理志》记载:“秦逐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这里的周制指的是(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礼乐制D、郡县制2下图为里耶秦简户籍簿,上面的记载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指无爵或免爵者。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这一记载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建立基础组织维护治安B、按照等级承担兵役C、实行户籍分类等级制度D、通过性别进行登记3《旧唐书》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这说明唐朝(

)。A、全国各地的商业往来频繁B、海上丝绸之路往来频繁C、商业性城镇已经大量出现D、政府严格控制商业发展4北宋至和二年,知谏院范镇指出:“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如使中书、枢密院同知兵民财力大计,与三司量其出入,制为国用,则天下民力庶几稍宽”这一论述反映的历史状况是(

)。A、中央机构权力过于分散B、藩镇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C、战事频发造成经济匮乏D、按照“量入”而征税5《元史·百官志七》中说“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材料中的“都省”指的是(

)。A、尚书省B、门下省C、中书省D、内史省6明朝政府规定了地方举行“乡饮酒礼”的内容和程序,既宣讲“为臣竭衷,为子尽孝,长幼有序”等内容,也安排“为民读律”。此举的目的是(

)。A、总结礼仪制度并编制法典B、完善地方官吏的考核标准C、鼓励在宗族内的扶贫济困D、将礼法结合进行基层教化7清乾嘉时,洪吉亮在其著作《治平篇》中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为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为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该文章论述的是(

)。A、人口问题B、边疆开发问题C、西学东渐D、闭关自守8材料:上述材料信息反映的是(

)。A、科举制度已经被废除B、新式教育取代儒学地位C、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D、西方文化成为社会主流91937年7月7日夜,日本驻扎在北京附近宛平县城外卢沟桥演习,是根据晚清时期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020世纪前期,《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写道:“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去。”这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五卅运动D、一二·九运动11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设置的课包括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等,相关的政治性科目也必不可少,据此可知,黄埔军校的特点是(

)。A、军事教育与政治教育并重B、严格的校规校纪管理学生C、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兴起D、注意武力与民众的结合12在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论述,提出了民主革命道路理论,这一理论形成的直接相关史事是(

)。A、北伐胜利进军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C、红军长征结束D、中共一大的召开13下图所示的战役,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仗。与这一战役相关的会战是(

)。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武汉会战D、长沙会战14195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旧中国最高年度的产量相比,钢产量相当于5倍多,原煤产量相当于2倍多,机床产量相当于4倍多,新增工业固定资产214亿元。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释放农村生产力B、米棉之战和银元之战的胜利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家庭联产承包制推广15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为77.6%,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为22.4%;2002年年底,国有企业占比为40.8%,集体企业占比为8.7%,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占比为50.5%。这一变化说明(

)。A、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B、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对外开放带动经济发展16亚历山大帝的东征,古典希腊文化渐渐传到中东地区,形成一个新文明,希腊化时代一词就来源于这一新文明。对这一文明表述准确的是(

)。A、东西方文明碰撞和交融的产物B、对欧洲古典文化的复制和移植C、伴随帝国分裂消亡D、促进亚欧大陆东西两端交流17在欧洲殖民时期,印第安人已创造灿烂文明。其中知道“零的概念”,采用20进制,最早使用象形文字,金字塔庙宇的文明是(

)。A、阿兹特克文明B、印加文明C、克里特文明D、玛雅文明18下图是1521年卢卡斯·克拉纳赫绘制的《从基督徒到反基督徒》漫画,学生解读漫画关键词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技革命D、启蒙运动19下表为1500年至1800年世界人口变化统计数据,带来这一变化的原因(

)。A、新航路开辟后动植物品种的交流B、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C、世界人口持续高速增长D、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对人权的保障201689年英国通过了《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这一法案通过后,每年重申一次,这一法案的作用是(

)。A、确立君主立宪制B、限制国王权力C、导致国王统而不治D、保障议会立法权2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地区出现了革命的浪潮。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这一浪潮产生的影响是(

)。A、直接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B、促进了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萌发C、改变了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格局D、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22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讲话,指出“3月3日下午,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开门营业,几乎全国各州的州长都发布通告暂时全部或局部地关闭了银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经济大危机B、国家实行干预政策C、推行福利国家制度D、广泛建立证券交易所231965年,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反映的是(

)。A、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壮大B、大国垄断局面打破C、新兴民族国家的影响上升D、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趋向多极化24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

)。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带有主观因素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25历史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用当时人的眼光去思考历史,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目的是(

)。A、生产历史概念B、构建知识体系C、培养证据意识D、形成历史解释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共30分26列举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事件。27教师观察法是教学评价学生的方法之一,请指出应观察哪方面?28简述年表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6分,共3题,共48分(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想变也变不了。改革开放胆子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9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方谈话”。(二)以下是统编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的片段:课中有如下栏目:材料研读: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30(1)简要说明“相关史事”“材料研读”“问题思考”栏目在教科书中的地位及各自作用。(2)请回答研读所提问题,并说明在本课教学生如何用好该史料研读。31缺四、教学设计题。每题22分,共1题,共22分(三)根据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通过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了解现代世界的基本特点材料二:课文摘录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欧盟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日本也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俄罗斯地大物博,在度过苏联解体的社会动荡期后,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4,它们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节选的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32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节选的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2022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历史》题(解析)1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根据材料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原因正是他认为周代分封制度弊端重重,B项正确。A项:王位世袭制是夏朝政治制度,与题干内容无关,A项错误;C项:礼乐制度与题干内容无关,C项错误;D项:郡县制为东周时期在部分诸侯国内部所推行的地方行政体制,与题干内容无关,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2本题考查秦代统治措施。根据材料“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可知,此处秦简中内容意在强调对基层户籍的等级分类,不同等级承担不同的徭役,故C项正确;A项:题干旨在强调等级制度,而非泛泛的建立基层组织维系治安,A项错误;B项:材料并非单单指强调承担兵役,B项错误;D项:性别并非是材料强调的核心要旨,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3本题考查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唐朝的贸易范围广、内河运输忙和“千舳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要说明了唐朝国内商业繁荣,A项正确;B项:材料中只有内河运输,并没有海外联系,B项错误;C项:材料没有提及商业城镇大量出现,C项错误;D项:材料中只有商业发展情况介绍,没有政府控制约束的信息,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4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材料“如使中书、枢密院通知兵民财力大计,与三司量其出入,制为国用,则天下民力庶几稍宽”并结合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为加强皇帝个人的权力,相权被一分为三,分别由中书门下、枢密使及三司掌握行政权、军权及财政权,三个机构都对皇帝负责,然互相不了解各自的情况,这种权力过于分散的状况直接导致了行政效率的低下,故A项正确。B项:材料并未强调藩镇割据的局面,B项错误;C项:战事是否频繁从材料中无所得出,C项错误;D项:材料中并未渗透出征税的主体内容,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5本题考查元代中央官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元世祖在中央大都设置中书省、地方设置行省,二者互相协作,共同保障元代中央与地方行政体系的正常运转,故C项正确。A、B、D三项:元代中央实行中书一省制,不涉及所谓的尚书省、门下省和内史省,故A、B、D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6本题考查明代政治体制。结合材料可知,“为臣竭衷,为子尽孝,长幼有序”,这是儒家的传统伦理教化,“为民读律”这是在强调向臣民渗透法律意识,很典型的礼法结合的方式,故D项正确。A项:“为民读律”并不意味着是国家编纂法典,A项错误;B项:材料并未提及地方官吏的考核内容,B项错误;C项:材料只是泛泛的强调在地方实行的政策,而非单单指所谓的“宗族内的扶贫济困”,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7本题考查清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天下的人口在迅速的增加,而房屋与田地的数量却没有增加;商人的数量在增加而货物却没增加。材料集中介绍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对商业、农业等产业的影响,故文章核心论述的一定是人口问题,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8本题考查教育近代化的表现。根据图表内容可知,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出现了很多新式学堂,新式学堂讲授的内容也开始逐步向多元化扩展,这正是教育近代化的表现,故C项正确。A项:科举制度的废除是清末新政时期的史实,A项错误;B项:晚清时期新式教育并未取代传统教育,B项错误;D项:西方文化从未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9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辛丑条约》中规定外国军队可驻扎在山海关至北京铁路沿线,故D项正确。A、B、C三项:皆与题干内容无关,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10本题考查五四运动。根据材料可知,其中涉及到的核心内容是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及工人罢工这三罢运动,结合所学可知,在五四运动后半阶段于上海地区爆发这三罢斗争来反抗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A项正确。B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1923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工人运动,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C项:五卅运动指1925年5月30日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与题干材料无关,C项错误;D项: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与题干材料无关,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11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根据材料“设置的课包括战术学、军制学、兵器学等,相关的政治性科目也必不可少”并结合所学可知,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正是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故A项正确。B、C、D三项:皆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2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结合所学可知,在大革命失败后,全党为寻找中国革命新道路而进行的艰苦探索。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发展的正确方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领导工农群众开辟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与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形成无直接性关联,故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13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根据图示“山东”等信息及“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仗”可知,这场战役指的是徐州会战中台儿庄大捷,这场战役因歼敌一万余人,故被称为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B项正确。A项: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的一次防御战,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与题干内容无关,错误;C项: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也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与题干内容无关,错误;D项:长沙会战,又称为“长沙保卫战”。是指发生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与题干内容无关,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14本题考查过渡时期总路线之一五计划。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1957年“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新中国落后的工业面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此,新中国的工业体系逐步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上了一个新的征程,故C项正确。A项:土改运动发生在1950-1952年间,与题干中时间不符,错误;B项:米棉之战与银元之战发生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错误;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于1978年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15本题考查改革开放。从材料可以看出1980年公有制企业是占绝对的多数,而到了2017年出现了大量的私营和个体工商业户,反映出我国所有制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A项:材料反映的是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并没有反映出经济模式的变化,A项错误;B项: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应该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而材料中的变化应该是从80年代就开始了,B项错误;D项:材料看不出对外开放的特征,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16本题考查亚历山大帝国。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继位后,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在帝国继续扩张的过程中,带来了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故A项正确;B项:希腊化时代并未是对欧洲文明的简单移植,B项错误;C项:这种文明体系在帝国消亡后仍长期存在,C项错误;D项:这种文明是亚欧文明交融的反映,并未强调是两端文明,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17本题考查玛雅文化。结合所学可知,使用独特的象形文字的是玛雅文明,故D项正确。A项:阿兹特克文明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太阳历、水上城堡、浮园农田”是阿兹特克文明留给历史的伟大记号,A项错误;B项:印加文明是铜器时代唯一没有文字的文明,他们采用结绳记事,B项错误;C项:克里特文明是早期爱琴文明的中心,出现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字,人称线形文字A,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18本题考查宗教改革。从题干“1521年”“《从基督徒到反基督徒》”“教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幅漫画反映了画家反对教皇推销“赎罪券”,抨击天主教会,故B项正确。A、C、D三项:皆与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9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分析表格可知1500~1800年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分析原因应选A项。C项:新航路开辟后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使世界粮食种类更加丰富,产量得到提高,从而能够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C项反映的是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B、D两项:只针对欧洲而言,不能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且B项中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是在19世纪40年代,与题干不符,B、D两项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0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689年,议会制订《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只能保持一年,这一法案的作用是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故B项正确。A项:《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A项错误;C项:1721年责任内阁制的确立标志着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项错误;D项:在光荣革命前,英国就通过了一系列法案来保障议会的立法权,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21本题考查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削弱了殖民宗主国的力量,缓解了民族解放运动面对的政治军事压力,在殖民地地区产生了反抗压迫的殖民浪潮,这样的革命浪潮也再次削弱了殖民主义的力量,故D项正确。A项: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在二战之后发生的,A项错误;B项: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早在一战发生之前就已经萌发,B项错误;C项:一战后世界仍处于以欧美为中心的状态之下,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22本题考查经济大危机。由材料可以看出美国大部分银行已经关闭,由此可以判断原因是这时的美国正处于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故A项正确;B项:国家干预政策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好转,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福利国家是二战后普遍推行的,不符合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广泛建立证券所,并不能直接导致美国经济的萧条,不符合史实,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3本题考查二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中亚非拉国家在逐步增加,表明了这些新兴的民族国家影响力在不断的上升(第三世界力量的提升),故C项正确。A项:二战后的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并未不断壮大,A项错误;B项:六七十年代的世界仍处于两极格局体系之下,大国垄断局面并未被打破,B项错误;D项:1991年两极格局终结,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2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关键要理解题干中心意思:历史的真实,一是事情的记录,二是对事情记录的解喻。A项表述含糊,比如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是正确”就体现了确定性;B项中阐述历史如“遭遇过的事情的记录”就不可能带有主观因素;D项,历史真实只有一个,不会因为时间的接近而更加真实;所以伴随人类知识不断增长和历史观的变化,对“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必然也会产生变动。C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25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题干中提到“历史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用当时人的眼光去思考历史",主要是在教学中运用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D项正确。A、B、C三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26(1)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1864年建立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即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史上的重要里程碑。(3)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进行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4)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被称为“第二国际”。27(1)观察学生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2)观察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的状态。

(3)观察学生怎样对历史进行论证。(4)观察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运用情况。(5)观察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真实表现。

28(1)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背景的把握。(2)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3)有助于学生提炼历史发展的特点,升华主题。(4)有助于创设历史现场,让学生理解历史人物行为动机。29(1)“南方谈话”内容: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2)评价:是邓小平理论的一部分,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0(1)①“相关史事”作为一个新栏目于2016年新增到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的课文辅助系统中,这不单单只是学者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历史教科书编撰的尝试和创新。“相关史事”栏目和正文都是课程重要资源,都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相关史事”栏目的功能就是在于辅助教学,丰富历史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栏目在备课时,为教师提供了精致准确的史学材料,有利于课程的升华,在授课过程中,相关史事可以起到衔接正文、辅助讲解、活跃气氛和把握教学进展等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相关史事”栏目。②“材料研读”栏目中引用的部分史料多为原始史料,并结合教材有选择性的设问,使学生结合教材正文中的历史知识,对提供的史料进行阅读分析,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这部分史料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资源,使教师可以通过“材料研读”栏目进行辅助教学,为学生进行知识巩固或补充。同时也对教师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思考,结合初中生的历史能力,“材料研读”选取的部分史料是对原始史料的补充和解释,使内容更加通俗易懂。③“问题思考”部分,采用的是提问的方式,将问题抛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讨论、回答,锻炼了学生的思考探究及表达能力。【知识点】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历史教材(2)①华夏民族不是由单一的民族演化而成的。从远古以来,各个民族杂居交流,相互学习影响,各自去小异存大同,逐渐融合成一个民族的形态,这就是后世“诸夏”称呼的由来。由此可见,华夏民族是众多民族不断交流融合而成的。②让学生用3分钟时间阅读材料,并翻译材料句意,最后总结出材料内容,再进行概括。学生阅读分析完毕以后,教师请学生进行分享,最后点拨答案是“由此可见,华夏民族是众多民族不断交流融合而成的。”31缺32环节一

导入新课教师采用多媒体导入法,通过大屏幕播放2021年习主席在博鳌论坛发言的视频片段,并提出问题:习主席对于未来世界格局提出了什么观点?

学生回答: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教师引导过渡:那么什么是多极化趋势呢,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新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环节二

新课教授(1)“一超多强”和多极化趋势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大屏幕播放金灿荣教授在香港大学演讲的的片段,并提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