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刷卷04-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1页
必刷卷04-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2页
必刷卷04-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3页
必刷卷04-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4页
必刷卷04-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3年中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04历史(广东专用)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题量为30道选择题+3道综合题,近三年来,题型稳定。综合分析历年真题可知,近年来,中考更加趋向于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学科之间的交叉性较强,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此方面的训练,中国古代史部分各朝代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也是考查的热点,要有侧重。通过对考试信息的梳理以及教学研究成果,预测:在2023年广东省中考中还会涉及到秦汉时期的统治措施、民族交融、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罗斯福新政等,本卷31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32题为小短文,是2023年的新题型,主要考查的是“一五”计划。33题为世界史的综合题,着重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等内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由此可说明()长江流域出土的陶蚕蛹

距今约6800-6300年黄河流域出土的石蚕蛹

距今约6000年辽河流域出土的玉蚕

距今5500-5000年A.我国养蚕业的起源 B.农业生产以养蚕为主

C.南方丝织业的发展 D.丝绸是重要贸易商品答案:A解析:据题干图片中长江流域出土的陶蚕蛹、黄河流域出土的石蚕蛹和辽河流城出土的玉蚕及其距今时间可知,这些能够反映出我国养蚕业的起源,A项正确;农业生产以养蚕为主在题干材料未有体现,排除B项;黄河流域、辽河流域都处在北方,“南方丝织业的发展”这一说法错误,排除C项;丝绸是重要贸易商品在题干材料未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

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礼制文明受到挑战的时代,诸子学说揭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发展的各种可能选择,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据此可知,百家争鸣的意义在于(

)A.彻底否定了传统的礼乐制度 B.确立了儒家的主流学说地位

C.推动了古代社会的制度创新 D.开启了思想自由的全新时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影响。据材料“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并结合所学百家争鸣的意义可以得出,推动了古代中国社会制度创新与发展,故C正确。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于是(秦始皇)把天下分做三十六郡,置“守”、“尉”、“监”,守是一郡的长官;尉是帮守管理一郡的军事的;监是中央派出去的御吏。这一举措()A.开创了历代行政的基本模式 B.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C.结束了诸侯长期争战的局面 D.消除了文字书写的各种差异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于是(秦始皇)把天下分做三十六郡,置‘守’、‘尉’、‘监’,守是一郡的长官;尉是帮守管理一郡的军事的;监是中央派出去的御吏”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郡县制度;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秦朝时期,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社会组织。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能够巩固统治,郡县制的设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与统一货币有关,排除B;秦朝统一,结束了诸侯长期争战的局面,排除C;消除了文字书写的各种差异与统一文字有关,排除D。故选:A。

4.汉初将冶铁、采矿、煮盐等山泽之源下放给私人经营,出现了大量靠经营冶铁、煮盐的富商,形成一股与中央政权相抗衡的社会势力。武帝时期,多次大规模的征讨匈奴,军费开支浩繁,财政入不敷出,朝廷不得已向豪富借贷,而富商大贾却“不佐国家之急”。在此情形下,汉武帝()A.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B.释放奴婢,减轻刑罚

C.合并郡县,裁剪官员 D.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是汉光武帝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是汉光武帝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故选:D。5.当代史学家朱绍侯评价孝文帝改革时指出:“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也带来了他们的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尊重妇女的意识等。”材料意在说明,孝文帝改革()A.推行汉化政策增强北魏的实力 B.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推动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D.使鲜卑文化在北方获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材料“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也带来了他们的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尊重妇女的意识等。”意在说明,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民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孝文帝改革对我国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是促进了民族交融。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B符合题意。故选:B。6.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不久设置西域都护府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唐朝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清朝平定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建立行省。对上述措施解释准确的一项是()A.西域在东汉正式归属中央 B.明朝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

C.清朝对边疆管理方式单一 D.历代政府重视新疆的治理答案:D解析:A.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B.唐朝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理。C.清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后,设立新疆行省,与此同时,清朝对西藏等地的管理还有册封等方式,可知,清朝对边境的管理是多样的。D.从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到唐朝设置安都护府等,再到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等,可知,历代政府重视新疆的治理。故选D。

7.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 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 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答案:D解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忧患意识”产生于两宋的现状,因为当时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导致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所以D项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项是源于D项,排除,B、C项不合题干主旨。故选:D。8.《岛夷志略》记载:澎湖“地隶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十一锭二十五两,别无差科”。据此可知()A.巡检司相对行省较独立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台湾地区的管辖

C.便于加强中央与台湾地区的交流 D.巡检司主要职能是税收答案:B解析:A.根据材料中的“地隶晋江县”可知,巡检司隶属行省管辖,排除。B.根据材料中“澎湖”“立巡检司”,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符合题意。C.加强中央与台湾地区交流的历史事件是卫温率领船队达到夷洲,排除。D.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排除。故选:B。

9.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们称赞儒家的理性哲学和人文精神、康熙的勤政好学、中国科举考试对人才的选拔。但是19世纪,欧洲对于中国的评价由赞美转变为轻视。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八股取士的推行 B.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军机处的设立 D.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但是19世纪,欧洲对于中国的评价由赞美转变为轻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时,清朝前期,为巩固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又限制商民出海,只开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政府特许设立了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最终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步落伍,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故B项正确;八股取士的推行始于明朝,排除A项;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与材料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D项。故选:B。10.“围侧夷敌,君臣志全版图……以铁血铸丰碑于宝岛,以豪气勒精神于东土。煌煌兮功德光天庭,浩浩兮丹心著史书。”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A.强化了君主专制 B.巩固了西南边疆 C.维护了祖国统一 D.巩固了西北边疆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的“围侧夷敌……以铁血铸丰碑于宝岛”等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夷”是指荷兰,“宝岛”是指台湾,所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击退荷兰军,收复了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维护了祖国统一,C项正确;题干信息未能体现强化了君主专制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台湾位置不在西南,排除B项;台湾位置不在西北,排除D项。故选:C。

11.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丝的出口量迅速增长。茶的出口量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为1855

年的8400

多万斤;

丝的出口量由1843

年的1000

多包增为1855

年的5600

多包。由于茶、丝等产品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粮食生产而专门种桑植茶,来满足出门的需求。这种现象最能说明()A.中国的茶、丝出口历史悠久 B.中国开始了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C.中国已经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已经开始被卷入世界市场因此,因此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丝的出口量迅速增长。C符合题意。故选:C。12.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了《一只新孵化出的鸡》的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日本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使山东半岛成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 B.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开启中国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的进程 D.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答案:D解析:A.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C.分别与《辛丑条约》的影响和洋务运动相关,故BC错误。

​D.据题干中的漫画及相关的文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战败求和、日本胜利并签订空前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下降,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增强。因此此次战争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故D正确。故选D。

13.孙中山曾认为辛亥革命必然经过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须三十年之久方能成功。但武昌起义却是仓促发动,清朝统治随后迅速土崩瓦解,从武昌起义到民国诞生,前后只有80多天。革命的迅速发展反映了()A.晚清的腐朽统治失去民心 B.革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C.资产阶级革命派实力强大 D.民族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答案:A解析:A.据材料“但武昌起义却是仓促发动,清朝统治随后迅速土崩瓦解,从武昌起义到民国诞生,前后只有80多天”可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地纷纷响应,清朝统治走向了土崩瓦解,很快辛亥革命就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这充分说明腐朽落后的清王朝已失去了维护统治的社会基础,故A正确。B.“革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史实不符,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B。C.“资产阶级革命派实力强大”表述有误,材料并不能得出资产阶级革命派实力强大的信息,排除C。D.此时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不是高速发展,排除D。故选:A。

14.下面三份杂志创办的共同目标是()杂志创办时间地点杂志观点《劳动界》1920年8月上海工人在世界上已经是最苦的《劳动者》1920年10月广州要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劳动音》1920年11月北京阐明真理,增进一般劳动同胞的知识A.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 B.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统治

C.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 D.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答案:C解析:分析三份杂志的创办时间、地点和杂志观点可知,体现了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他们深入到工人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各地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后,李大钊等人进一步深入到工人中去,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故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是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所以三份杂志创办的共同目标是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C是正确的选项;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统治、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并不是三份杂志创办的共同目标,排除ABD。故选:C。15.1935年10月,中共中央代表陈云在向共产国际汇报时指出:“我们的党当然犯过某些错误,但它用自己的力量纠正了……目前,我们的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A.取得了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 B.开始着手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C.能够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问题 D.认识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必要性答案:C解析: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的党走上成熟的党的标志,据题干“1935年10月”“我们的党当然犯过某些错误,但它用自己的力量纠正了……目前,我们的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可知,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解决党内问题,C项正确;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排除A项;1927年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着手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排除B项;1927年,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暴动,排除D项。故选:C。16.下表呈现的是罗斯福和丘吉尔对中国抗战所发挥历史作用的评价,这些评价说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假如没有中国……他们(日军)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美国总统罗斯福“若日军攻占缅甸,进犯印度洋,那么必然使中东地区陷入法西斯的统治之中,而能阻止这种局势发生的只有中国军队。”

——英国首相丘吉尔A.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 B.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贡献巨大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D.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斗争过程答案:B解析:A.材料无法得出中国抗战得到了世界人民大力支持的信息,排除A。B.据材料“假如没有中国……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和材料“若日军攻占缅甸,进犯印度洋,那么必然使中东地区陷入法西斯的统治之中”及所学可知,罗斯福和丘吉尔都认识到了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说明中华民族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故B正确。C.材料未涉及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觉醒的影响,排除C。D.材料未涉及抗日战争艰难曲折的斗争过程,排除D。故选:B。17.“1945年8月,毛泽东等一行人到达重庆机场,毛泽东走出机舱,站在舷梯上时摘下考克礼帽,向欢迎的人群挥动,显示出来则是扭转乾坤的力量。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形象”“毛泽东此行”是为了()A.参加“一大” B.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C.建立新中国 D.争取和平民主答案:D解析:A.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排除A。B.中共七大的召开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不符合题意,排除B。C.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排除C。D.据材料“1945年8月,毛泽东等一行人到达重庆机场,毛泽东走出机舱,……展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形象”及所学可知,叙述的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政治局面,毛泽东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相关信息,故D正确。故选:D。18.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以下选项,可以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农民问题关切的是A.没收地主和富农全部财产 B.分给地主一份土地,让他们自食其力

C.对农民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答案:D解析: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D是正确的选项;A是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排除;B不能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农民问题关切,排除;C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排除。故选:D。19.如表直观反映了中国哪一时期的变化农林水利轻工业重工业运输邮电贸易物储文教卫生城市公用其他7.66.5251.6819.237.23.71.1A.抗美援朝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改革开放之后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表格中“重工业、51.68”、“轻工业、6.52”、“农林水利”、“运输邮电”等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因此表格直观反映了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的变化,B项正确;抗美援朝时期、三大改造时期、改革开放之后均未出现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即表格中“重工业、51.68”的情况,排除ACD项。故选:B。20.1984年,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至1987年,全国大多数大中型国营企业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里的“松绑”体现的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减少企业活力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D.废除国有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87年”,“全国大多数大中型国营企业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随后,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在企业中实行厂长负责制、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这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到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故C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于1979年,A排除;“松绑”可以增加企业活力,B错误;“松绑”没有废除国有制,D排除。故选:C。21.运用如表史料,可以设计出有关中国历史的探究主题是()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简,旋转时低则滔水,高则泻水。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菉豆子多而大。各遣使以珍货求种。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我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A.农业的发展B.医药的进步 C.文化的繁荣 D.技术的演变答案:A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描述了灌溉工具筒车、宋代引进占城稻、宋代农具秧马、袁隆平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共同体现了农业技术的发展与提高,A符合题意。史料内容与医药、文化、技术无关,排除BCD。故选:A。22.自从基督教开始在希腊罗马世界中传播,它就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开始吸收各种异质文化的因素,这些因素既有希腊的,也有东方的。这种兼收并蓄和多元混合所导致的文化上的“杂交优势”,是基督教得以在罗马帝国中发展壮大并且最终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保证。此则材料反映了基督教发展的原因是()A.武力的征服与扩张 B.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扶持

C.多元文化的吸收和整合 D.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答案:C解析:据题干材料“这种兼收并蓄和多元混合所导致的文化上的‘杂交优势’,是基督教得以在罗马帝国中发展壮大并且最终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保证。”可知,此则材料反映了基督教的发展得益于多元文化的吸收和整合。C项正确;武力的征服与扩张、、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扶持和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都在题干中均未体现,排除ABD项。故选:C。23.11世纪以来,伴随着意大利北部威尼斯、佛罗伦萨工商业城市兴起,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原稿的发现,引起法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博洛尼亚大学率先开展研究并进行注释,由此形成注释法学派,他们致力于使罗马法与城市法规、封建法相结合,以便为实际的社会生活服务。这()A.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B.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C.推动了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D.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发展答案:D解析:据题干“11世纪以来,伴随着意大利北部威尼斯、佛罗伦萨工商业城市兴起”和“博洛尼亚大学致力于使罗马法与城市法规、封建法相结合,以便为实际的社会生活服务”可知,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欧城市法规的制定,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发展,D项正确;14世纪中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与“11世纪以来”不符,排除A项;14-16世纪,欧洲兴起文艺复兴运动,传播人文主义,排除B项;2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体系,排除C项。故选:D。24.为了推动黑奴贸易,欧洲国家通过立法,向公民发放奴隶探险特许状并对奴隶贸易征税,跨越国际和国内边界的奴隶贸易都被合法化了。这表明,黑奴贸易()A.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 B.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

C.加强了欧美之间联系 D.是利益驱使下的恶行答案:D解析:据题干“为了推动黑奴贸易,欧洲国家通过立法,向公民发放奴隶探险特许状并对奴隶贸易征税,跨越国际和国内边界的奴隶贸易都被合法化了”可知,欧洲国家通过立法,向公民发放奴隶探险特许状,对奴隶贸易征税,使黑奴贸易合法化,这说明黑奴贸易是利益驱使下的恶行,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灾难,排除A;题干材料说明黑奴贸易是利益驱使下的恶行,不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排除B;题干材料没涉及黑奴贸易加强了欧美之间的联系,排除C。故选:D。

25.下表为德意志和英国不同时期部分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统计。据此可知,儿童入学比率的增长()国家地区时间适龄儿童入学率德意志普鲁士1816年60%1848年82%波森1816年20%1848年69%英国英格兰和威尔士1881年56%1901年70%A.实现了两国初等教育的普及 B.提升了欧洲居民的文化素质

C.适应了工业革命的发展需求 D.解决了科技人才的短缺问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德国和英国在1848年和1901年的入学率都大幅度提高,这两个时段正好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儿童入学率的提高有利于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C项正确;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儿童入学率虽有提高,但没有达到百分百入学,因此,初等教育并没有普及,排除A项;材料只是英德两国的儿童入学率,不能说明整个欧洲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只是体现儿童入学比率的增长,只能提高文化素养,不能解决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26.《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称:“1863年1月1日起,……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此后,约20万黑人应征入伍,参与北方联邦军队,18万多黑人直接参加了战斗,其中13万黑人来自南方叛乱各州,25万人担任联邦军队的后勤工作。材料主要说明宣言发表的作用是()A.使美国南北矛盾加剧 B.使黑人奴隶获得了土地

C.赢得了民心,补充了兵源 D.北方联邦军队都是黑人士兵组成的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约20万黑人应征入伍,参与北方联邦军队,18万多黑人直接参加了战斗,其中13万黑人来自南方叛乱各州,25万人担任联邦军队的后勤工作”可知,描述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从而得到黑人奴隶的拥护,补充了北方军队的兵源,C是正确的选项;这一宣言赢得了黑人奴隶的民心,并不是加剧了南北双方的矛盾,A错误;“使黑人奴隶获得土地”的说法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B错误;D错误,不符合实际。故选:C。27.缔结和约“与其说是协商解决,倒不如说更像法庭上的判决。”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相继在“被告席”接受战胜国拟定的“和平条款”。这主要反映巴黎和会()A.其实质是强权主宰的分赃会议 B.加剧了西方列强与殖民地矛盾

C.确立了战后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D.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良好典范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与其说是协商解决,倒不如说更像法庭上的判决”等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是一战后,战胜国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德国等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体现出强权主义的色彩,同时对德国等战败国进行瓜分,体现这次是一次分赃的会议,A项正确;题干所反映的应该是加剧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战胜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排除B项;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排除C项;巴黎和会是一次体现强权的会议,不可能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良好典范,排除D项。故选:A。28.如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整体上反映了()年份事件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进一步扩大,苏联红军英勇抗击德军1941年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A.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B.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

C.苏联战场成为抵抗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答案:B解析:根据“开始局部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范围进一步扩大”、“发展到全球阶段”等信息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B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说明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排除A项;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苏联战场是抗击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做出的贡献,排除D项。故选:B。29.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行,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正确的是()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D.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答案:A解析:题干中“《国家工业复兴法》”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国家工业复兴》,恢复工业,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控是整个新政的中心措施。BC和罗斯福新政无关,D和《国家工业复兴法》无关。故选:A。30.1994年,北约首脑会议正式提出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责任区扩大到东欧国家,建立以北约为核心的未来安全新机制。之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先后加入北约。北约东扩()A.说明西方国家丧失经济发展优势地位B.旨在为欧洲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C.表明冷战思维依然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D.体现了东欧各国准备抛弃计划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1997年以来,北约组织先后五次向东扩展,不断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北约东扩的实质,仍是冷战思维的体现。北约东扩表明冷战思维依然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C项正确;北约东扩不能说明西方国家丧失经济发展优势地位,排除A项;北约东扩的意图是为了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排除B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31.(14分)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以土地税为主,以商税为辅的税收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土地被开垦并成为“私田”,“私田”的主人不向国家交税,甚至有人化“公田”为“私田”,国家的财税收入不足……公元前538年鲁国的郑子产提出了“作丘赋”。内容为:领主按丘征发军赋,丘内新垦土田愈多,分摊军赋愈轻。——《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

北宋真宗天禧末年至仁宗皇佑初商税情况货币收入总额商税收入商税增长指数百分比(%)宋真宗天禧末(1021年)2635万贯1204万贯30145.5宋仁宗庆历中(1041-1048)年3873万贯1975万贯49350.6宋仁宗皇佑初(1049年)3900万贯2200万贯55056.4——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下)》材料三

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地课和盐铁等专卖收入为主,并不计较海关征收的“区区税银”,仅把开海贸易作为天朝“怀柔远人”的一种恩赐,所以关课正额定得比较低。1757年,乾隆帝将西洋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仅限定于广州一口,由粤海关负责广州的对外贸易和征收进出口关税。——摘编自蔡晓龙《对近代第一个海关税则的一点新认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私田”出现产生的影响。(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时期商税收入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商人地位提高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实行此关税政策的历史背景。(6分)答案:(1)导致国家的财税收入不足。(2)商税收入不断增加;原因: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给国家带来较大的财政收入等。(3)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地课和盐铁等专卖收入为主,海关税收不多;由于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机自己的统治。解析:(1)根据“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土地被开垦并成为‘私田’,‘私田’的主人不向国家交税,甚至有人化‘公田’为‘私田’,国家的财税收入不足”可归纳出导致国家的财税收入不足。(2)根据“北宋真宗天禧末年至仁宗皇佑初商税情况”可归纳出商税收入不断增加,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原因: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给国家带来较大的财政收入等。(3)根据材料三“乾隆十八年(1753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地课和盐铁等专卖收入为主,并不计较海关征收的‘区区税银’”可归纳出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地课和盐铁等专卖收入为主,海关税收不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的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机自己的统治。32.(12分)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新中国成立之初,遭到西方国家多重封锁。面对困境,宋庆龄根据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于1952年1月创办了对外报道刊物《中国建设》。该刊物在20世纪50年代,主要采用了工农业经济建设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内容,通过人民的生活变化来宣传新中国,如《厉行节约就是更快地建设》《我们驾驶第一架客机去拉萨》等。《中国建设》努力向世界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传播真实的中国声音,成为沟通中外的重要桥梁。——摘编自徐锋华《<中国建设>的创办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宣传》等《中国建设》杂志封面(1)20世纪50年代,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采取了何种举措?(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建设》写一篇能够反映当时情况的短文。(要求:题目自拟,价值取向正确;史实准确,符合时代背景;表述成文,逻辑清晰。)(10分)答案:(1)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或“一五计划”)。(2)示例:西藏的“生命线”——青藏公路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元朝时期就纳入了我国版图。长期以来,因为交通不便,西藏与内地联系较少,经济发展缓慢。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青藏公路逐渐修通,随之发展起来的汽车工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交通工具,便利了西藏地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人员、货物的往来日益频繁。青藏公路的修建,推动了西藏的发展,也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了保障,巩固了祖国的统一。解析:(1)根据所学可知,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等等。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开始执行。(2)回答本题时,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价值取向正确。根据材料“《我们驾驶第一架客机去拉萨》”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因此可以拟定题目为西藏的“生命线”——青藏公路。论述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元朝时期就纳入了我国版图。长期以来,因为交通不便,西藏与内地联系较少,经济发展缓慢。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3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青藏公路逐渐修通,随之发展起来的汽车工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交通工具,便利了西藏地区与祖国内地的联系,人员、货物的往来日益频繁。青藏公路的修建,推动了西藏的发展,也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了保障,巩固了祖国的统一。3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