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3页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4页
第26课《诗词五首-饮酒》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酒(五)

【学习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

2.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重点难点】

1.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2.了解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学法指导】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一说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先

生。河阳柴桑(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二、写作背景

《饮酒》诗大约是作者弃官归隐的第20年写成的一组五言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

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二十首,以这一首

最为闲雅有致。此诗写作者在田园的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

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预习检测】

一、基础知识

1.看看这些加点字你都会读吗?

结庐()东簪()

2.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是()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

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

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都是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于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

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

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怀。

二、文本探究

1.重点词语

喧:__________________

君:__________________

心远地自偏:

辨:_________________

忘言:一

2.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3.赏析诗词。

(1)“结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应怎么理解?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2)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被称为妙手偶得的佳句,试说说其妙处。

(4)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改为“望”?为什么呢?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6)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7)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作者什么心境?

三、达标检测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

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悠然”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己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结庐(1U)东管(1。

2.B

3.B

二、文本探究

1.重点词语

喧:吵闹的声音。

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

来了。

辨:辨识。

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2.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居

所偏僻安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

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伴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

达。

3.赏析诗词。

(1)“结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应怎么理解?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

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

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

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2)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

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

财富、荣誉之类。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被称为妙手偶得的佳句,试说说其妙处。

这句诗抒写悠闲自得的生活,尽享自然之趣,表现出心灵的超脱世俗和安静平和。

(4)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一句中的“见”改为“望”?为什么呢?

不能。“见”字是在悠然中无意所见,人与物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

境,而“望”却似乎有意去看,不能体现诗人悠然心境。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

写。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黑暗的官

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

来兮辞》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

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

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6)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最后两句是又一对富有哲理性的名句,从字面来看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意,

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

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

谛。其实诗人的真正意思是说:这其中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