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示范名校2025届生物高一下期末联考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D.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3.用纯种高茎和矮茎豌豆做杂交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A.母本花粉成熟时去雄,授予父本的花粉B.母本去雄后套袋,父本去掉雌蕊C.母本花粉未成熟时去雄套袋,一定时间后授予父本成熟的花粉D.对母本传粉后,挂上标签即可4.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下列关于细胞内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第二次分裂结束只有一半的细胞具有放射性B.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C.第二次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3个D.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5.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A.蝗虫精巢 B.大肠杆菌 C.蓝藻 D.洋葱根尖6.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A.核物质 B.核膜 C.细胞膜 D.细胞质7.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为()A.25% B.32% C.50% D.64%8.(10分)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细胞处于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二、非选择题9.(10分)图甲表示某雌性动物体内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对)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乙表示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图像。请分析并回答:(1)图甲中a、b、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2)图乙中A细胞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____时期(填数字)。(3)图乙中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_条染色体。(4)请在图甲中画出与图乙中B细胞对应的3时期的柱形图____。10.(14分)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的游泳能力弱。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更容易从海中得到食物。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发生变化,W的基因频率变为0.2,w的基因频率变为0.8。(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___。(2)该种群中海龟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其中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海龟的差异体现了________多样性。(3)海龟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填“是”或“否”)(4)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否表明该种群中产生了新的物种?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这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有下列三组交配组合,请据此回答相关问题。交配组合子代表现类型及比例①丙(黑色)×乙(黑色)12(黑色)∶4(黄色)②甲(黄色)×乙(黑色)8(黑色)∶9(黄色)③甲(黄色)×丁(黑色)全为黑色(1)根据交配组合①可判断显性性状是________,隐性性状是________。(2)表中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最可能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属于纯合子的有________。(3)第②组交配组合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理论上为________。(4)第①组交配组合产生的子代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子代黑色个体能够自由交配,则子二代中表现型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12.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结构或物质,使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图1、图2为细胞自噬的信号调控过程,AKT和mTor是抑制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的两种关键蛋白酶。已知胰岛素有降血糖的作用(一方面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葡萄糖在细胞中被利用、储存)。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据图1,营养物质充足时,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激活AKT酶来抑制凋亡,激活的该酶一方面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葡萄糖分解为________和________人线粒体产生大量ATP。(2)认真观察以上两图,根据图中信息总结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过程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至少答两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所以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三者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的行为一致;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不是遗传物质,且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而不能说主要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详解】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分子上含有许多个基因,所以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B正确;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三者都能复制、分离和传递,且三者的行为一致,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2、C【解析】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抗原都是外来异物或体内衰老病变的细胞,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敏反应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免疫缺陷病,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所以C正确。3、C【解析】
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详解】A、去雄就是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A错误;B、父本豌豆,不需要去掉雌蕊,杂交时需要父本的花粉,B错误;C、母本花粉未成熟时去雄套袋,发育成熟时,授予父本的花粉,C正确;D、母本受粉后,再套上纸袋,D错误。故选C。4、C【解析】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产生的2个细胞都被标记,每个DNA都是一条链被标记,一条链没被标记;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则每个被标记的DNA复制形成的2个DNA分子中,1个DNA是一条链被标记,一条链没被标记;而另1个DNA的两条链都没被标记。【详解】由于根尖细胞中不止1个DNA分子,所以一个细胞在第二次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子细胞的个数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因此,第二次分裂结束产生的4个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子细胞的个数就可能是2或3或4个,A错误;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中最多只有一条被标记,B错误;第二次分裂结束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4个,也可能是2个或3个,C正确;在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每条染色体中都有一条单体被标记,D错误。【点睛】利用图示法理解细胞分裂与DNA复制的相互关系,构建模型如下:这样来看,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4个细胞都是;第2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第3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另外2个细胞是。5、A【解析】
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用于观察四分体的材料必须能进行减数分裂,据此分析。【详解】A.蝗虫精巢能够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而减数分裂过程有四分体行为,A正确;B.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C.蓝藻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D.洋葱根尖可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6、B【解析】
A、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都含有核物质,A错误;B、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B正确;C、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都含有细胞膜,C错误;D、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含有细胞质,D错误。故选B。【点睛】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7、B【解析】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1)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的总数/种群中该等位基因的总数×100%;(2)某一个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3)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果蝇的体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的控制,人为组成的一个种群中BB占80%,bb占20%,则B的频率为80%,b的频率为20%,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Bb占有的比例=2×80%×20%=32%,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群体随机交配后代某种基因型频率,先根据题意计算出雌配子与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然后雌、雄配子组合,计算出某种基因型的基因型频率。8、C【解析】
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在纺锤丝牵引之下移向细胞两极。【详解】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综上分析,A项、B项、D项错误,C项正确。故选C。【点睛】“三看法”判断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方式二、非选择题9、c2后8【解析】
本题结合柱形图和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一和图二中各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详解】(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消失,而DNA和染色体不会消失,所以图甲中c表示染色单体。(2)图乙中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一个染色体有两个染色单体和两个DNA,对应于图甲中的2时期。(3)图乙中B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染色体平均分配向两极移动,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4)图乙中B细胞8条染色体,8个DNA,没有染色单体,依次为依据画柱形图,【点睛】关键点: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量要么是染色体的二倍、要么与染色体数目相等;染色单体不是一直都有。图二中: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析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10、基因库基因重组基因是不能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解析】
根据题意,开始时W的基因频率为0.5、w的基因频率为0.5,若干万年后,W的基因频率变为0.2,w的基因频率变为0.8,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若干年后种群中ww的基因型频率=0.8×0.8=0.64,即64%,Ww的基因型频率2×0.2×0.8=0.32,即32%,则WW基因型频率为4%。【详解】(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2)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该种群中海龟有多种多样的类型,其中可遗传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基因重组,这些海龟的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开始时,W和w的基因频率各为0.5,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为W为0.2,w为0.8,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因此该种群发生了进化。(4)基因频率的改变,不能表明该种群中产生了新的物种,因为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物种的形成,主要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难度不大。11、黑色黄色bbBbBbBB甲和丁1/2BBBb黑色:黄色=8:1【解析】
根据组合①黑色亲本杂交后代出现黄色可知,黄色为隐性性状,黑色为显性性状。且丙和乙均为杂合子Bb。【详解】(1)根据交配组合①黑色杂交后代出现黄色可知,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
(2)根据组合①后代出现黄色可知,丙和乙均为Bb;甲为黄色,故为bb;根据组合③后代全为黑色可知,丁为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