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并没有成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广大农民对民主、共和的观念还非常陌生。这从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B.西方启蒙思想传播广泛C.农民阶级没有民主的诉求D.民智的启迪任重而道远2.193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举行春耕动员,要求“大量开荒,保证不荒芜一垧”。为保证这一政策顺利实施,建设厅派人到各地进行督导春耕工作,帮助制定春耕竞赛条规。这一举措()A.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B.为抗战提供一定物资保障C.改变了党员的工作作风D.推广了先进的生产技术3.1951年政务院发出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这种做法()A.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B.旨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C.宣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形成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4.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A.标志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B.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A.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B.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C.政协成为各党派联合执政的机构D.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已发生改变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贸易公司,每年组织30万驮以上的食盐运销,把大量皮毛、药材等外销,换回生活必需品,把重要的物资如食盐、生油、粮食、棉花等严格掌控起来,高价输出,低价输入。这些措施()A.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B.严重迟滞了日本军队的侵略进程C.有力保障了根据地军民的生活D.突出体现了党对经济的绝对领导7.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规定总统总揽统治权,有成立和废除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员、宣告和战、统帅军队、缔废条约、宣布戒严等权力。这表明当时中国()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法制建设成效显著C.共和理念深入人心D.独裁统治迹象明显8.(2024·河南开封期末)下表是1928—1931年国民党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国民党()时间重大事件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宣布实施“训政”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中华民国人民须服从拥护中国国民党,始得享受中华民国国民之权利”;对“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要由国民党“独负全责”1931年5月国民党主持的国民会议通过《训政时期约法》,确认了国民党“三大”的规定A.积极落实三民主义B.完善国家管理体制C.增强依法行政意识D.力图建立一党专政9.(2023·湖南益阳期末)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10.(2024·河南名校联考)中华民国建立后,国民党、进步党等政党纷纷登场。国民党骂进步党为“官僚党”,喋喋不休;进步党骂国民党为“暴民党”,没完没了。两党议员在国会开会时经常大打出手,国会大厅成了党人斗殴的场所。这体现了民国初年()A.阶层之间的分化较显著B.民主政治的不成熟性C.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暴露D.军阀势力的盘根错节11.(2024·湖北名校联考)国家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先后进行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此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原则由“精简、统一、效能”逐步转向“优化、协同、高效”。这说明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A.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保证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C.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已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辨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及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因及影响。(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法律制定的因素。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一、选择题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并没有成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广大农民对民主、共和的观念还非常陌生。这从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A.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B.西方启蒙思想传播广泛C.农民阶级没有民主的诉求D.民智的启迪任重而道远解析:从材料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并没有成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广大农民对民主、共和的观念还非常陌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时期传播的民主共和的观念非常有限,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对民主和共和还不甚了解,民智的启迪任重而道远,D符合题干的意思;A、B、C选项是对材料片面的理解,排除。故选D。2.1938年,陕甘宁边区政府举行春耕动员,要求“大量开荒,保证不荒芜一垧”。为保证这一政策顺利实施,建设厅派人到各地进行督导春耕工作,帮助制定春耕竞赛条规。这一举措()A.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B.为抗战提供一定物资保障C.改变了党员的工作作风D.推广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解析:本题考查抗战时期中共在经济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材料介绍了1938年中共在边区开展的春耕动员,这一运动通过垦荒和劳动竞赛,增加了边区粮食和其他物质的自给能力,配合了中共持久战策略,为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资保障,故B正确;1938年国共两党以合作为主,国民党并未对边区实施经济封锁,故A错误;走群众路线一直是党的基本作风,春耕运动的开展并未改变党员的工作作风,故C错误;这里的春耕动员主要是鼓励垦荒以扩大耕种面积,并不等同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故D错误。3.1951年政务院发出了《政务院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根据这一指示,将“归绥”改为“呼和浩特”,将“迪化”改为“乌鲁木齐”,等等。这种做法()A.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B.旨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文化独特性C.宣告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正式形成D.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解析:“归绥”“迪化”是属于“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而修改的目的则是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共处理民族关系的有益探索,D项正确;名称的更改并不能直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排除A项;B项与名称更改无关,排除;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4.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该会议()A.标志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B.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C.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解析:政协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49年政协会议的召开,时间与材料不符,故排除A;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变成了一个统一战线的组织,故B正确;讨论确立新型国家的架构,应该是1949年政协的内容,故排除C;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是1956年,故排除D。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A.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起来B.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C.政协成为各党派联合执政的机构D.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已发生改变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某一时期,作为统一战线的政治组织——人民政协继续起着调整阶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是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故本题选择D项;A项是1949年;B项是1949~1954年;C项中各党派联合执政错误。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贸易公司,每年组织30万驮以上的食盐运销,把大量皮毛、药材等外销,换回生活必需品,把重要的物资如食盐、生油、粮食、棉花等严格掌控起来,高价输出,低价输入。这些措施()A.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B.严重迟滞了日本军队的侵略进程C.有力保障了根据地军民的生活D.突出体现了党对经济的绝对领导格掌控起来,高价输出,低价输入”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有意识的囤积生活必需物资,目的在于面对日军扫荡期间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需要,C项正确;国民党并未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对日军侵华进程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党对经济的绝对领导,排除D项。故选C。7.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颁布,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规定总统总揽统治权,有成立和废除立法院、公布法律、任免官员、宣告和战、统帅军队、缔废条约、宣布戒严等权力。这表明当时中国()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法制建设成效显著C.共和理念深入人心D.独裁统治迹象明显解析:根据题干“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贸易公司,每年组织30万驮以上的食盐运销,把大量皮毛、药材等外销,换回生活必需品,把重要的物资如食盐、生油、粮食、棉花等严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袁世凯政府用《中华民国约法》代替《临时约法》,取消内阁制,实行总统制,规定总统总揽统治权,给予总统成立和废除立法院、公布法律等权力,表明当时中国独裁统治迹象明显,D项正确;材料并未说明《中华民国约法》强化中央权力、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排除A项;只有一部《中华民国约法》颁布,不能说明当时中国法制建设“成效显著”,排除B项;袁世凯政府废除《临时约法》,加强总统权力的做法,不能说明共和理念“深入人心”,排除C项。8.(2024·河南开封期末)下表是1928—1931年国民党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国民党()时间重大事件1928年8月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宣布实施“训政”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规定“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执行;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中华民国人民须服从拥护中国国民党,始得享受中华民国国民之权利”;对“中华民国之政权治权”,要由国民党“独负全责”1931年5月国民党主持的国民会议通过《训政时期约法》,确认了国民党“三大”的规定A.积极落实三民主义B.完善国家管理体制C.增强依法行政意识D.力图建立一党专政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28—1931年,国民党通过实施“训政”,将国民会议和国民政府置于其领导之下,并通过国民会议将其合法化,反映出这一时期国民党力图建立一党专政,D项正确;国民党此时的主要目的是一党专政,并没有落实三民主义,也没有完善国家管理体制,更没有依法行政,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9.(2023·湖南益阳期末)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解析:从材料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由“党派、军队和团体”等组成来看,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但与题干内容无关,D项排除。故选A项。10.(2024·河南名校联考)中华民国建立后,国民党、进步党等政党纷纷登场。国民党骂进步党为“官僚党”,喋喋不休;进步党骂国民党为“暴民党”,没完没了。两党议员在国会开会时经常大打出手,国会大厅成了党人斗殴的场所。这体现了民国初年()A.阶层之间的分化较显著B.民主政治的不成熟性C.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暴露D.军阀势力的盘根错节解析:根据本题材料,民国初年,国民党等党派之间互相攻击,甚至在国会开会时大打出手,体现了当时民主政治尚不成熟,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阶层分化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与责任内阁制的弊端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并非军阀势力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11.(2024·湖北名校联考)国家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先后进行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在此过程中,政府机构改革原则由“精简、统一、效能”逐步转向“优化、协同、高效”。这说明我国的政府机构改革()A.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保证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C.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已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一轮的机构改革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体制保障,C项正确;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的政治保证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排除A项;政府机构改革需要在社会主义法治轨道上进行,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早已开始,排除B项;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社会每前进一步,改革就要跟进一步,改革永远在路上,排除D项。故选C项。二、综合题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请辞临时大总统,并在他任职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主持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尽管后来袁世凯践踏了这个约法,但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不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再是任何人所得而私,这便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方验收合格协议书范本
- 矿泉水客户销售合同范本
- 维修保养合同协议书范本
- 高端会所会员合同协议书
- 驻地企业抗疫协议书模板
- 麻蜥蜴养殖采购合同范本
- 银行与孵化器合作协议书
- 私人租地合同协议书范本
- 机动车抵押担保合同范本
- 电力数据采集协议书模板
- DB33-T 2355-2021 城管驿站建设与管理规范
- 工业机器人维护与保养PPT全套完整课件
- 新华书店读者问卷调查表
- JJG 315-1983直流数字电压表
- GB/T 15088-2009道路车辆牵引销强度试验
- 熠搜家庭户用光伏电站推介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课件
- 高中区域地理:极地地区南极、北极
-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讲解课件
- 上海市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 留校安全安全的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