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_第1页
杭州市富阳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_第2页
杭州市富阳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_第3页
杭州市富阳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_第4页
杭州市富阳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与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区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健康富阳建设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卫生数字化建设和卫生行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均取

得显著成效,“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顺利完成。

健康富阳建设全面推进。持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到“十三五”末,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5.66队户籍人口平均

期望寿命达到83.5岁,近三年未发生孕产妇死亡事件,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到1.30%。,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24%。,居民

主要健康指标居省市前列。

体制机制改革有序深化。顺利完成机构改革,“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药品采购两票制

改革全面实施。组建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和区中医院3个县域医共体,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初步形

成。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公共卫生管理成效显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十三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类目标圆满完成。预防

接种与重点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示范区。精神

卫生综合管理水平保持杭州领先。2016年获评“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县)

硬件设施资源持续优化。完成富阳区医疗卫生中心新建、富阳区中医院迁建、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及妇幼保健院住院大

楼新建、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病房装修以及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个服务站点新建(改扩建)等工程。区属医院购置投用

DSA、直线加速器、1.5T核磁共振、体外人工膜肺等一批高精尖医疗设备。引进浙江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和浙江省中医院新

院区两家省级医院。

名医名科名院勇攀高峰。医学重点学科、名医工作室、博士工作站、专科专病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渐成体系。全区拥有

省级学科6个、市级学科16个、名医工作室15个、博士工作站30个。选聘19位乡贤名医带徒25人,富春乡贤名医“师

带徒”医卫人才引育新机制初步形成。截至2020年底,全区卫健系统共有研究生318人,高级职称742人,杭州市E类及

以上人才212人。

中医中药工作守正创新。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建设成果,区中医院高分通过二级甲等中医院评审。持续擦亮富

阳骨伤“金名片”,张氏骨伤诊疗技术研究获省中医药科技奖一等奖。全面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现全区100%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诊疗区,100%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数字赋能医疗特色鲜明。首创“先看病后付费”智慧医疗服务模式,建立“五位一体”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推行“分

时段预约诊疗”、“医疗费用智慧结算”等数字化改革举措,初步形成“方便、高效、优质、信用、普惠”的舒心就医服务体

系。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和等级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二级以

上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智慧医疗服务全覆盖。

党建工作引领形成示范。持续深化公立医院党建,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组织关系

转隶行业管理,推动党建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推动清廉医院建设,通过“数智赋能”推动清廉医院向“智廉医院”迭代

升级。2020年,区卫健局获富阳区首批“模范机关”,3家医疗卫生单位党组织获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局机关党委获

“杭州市最强党支部”称号。

表1“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服务序完成

指标目标值

分类号情况

83.5

1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2岁

健康万分之一

2孕产妇死亡率完成

素质以下

千分之五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0%。

以下

5.58

医疗4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数6张

卫生服务

4.35

资源5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3.4人

3.76

6每千人注册护士数4.25人

7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95%100%

公共卫生事业费占卫生事业比

840%完成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卫生信

995%100%

息化率

注:每千人口按常住人口统计,本规划中未特别标注的均以常住人口统计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将是富阳创建全省首批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的关键期,富阳应重点解决医疗资源布局有待优

化、医疗资源配置结构有待调整、社会办医疗机构管理有待规范、医防协同一体化服务模式有待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水平

有待深化等问题。积极应对卫生健康领域的新机遇、新挑战,着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发展环境巨变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新挑战。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社会转型面临的不确定性、不

稳定性因素大幅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提出了更大挑战,完善卫生健康现代化治理体系,

提升治理能力,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正当其时。

技术加速革新和医疗卫生数字化改革带来新机遇。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

基因技术、新型靶点等生物技术飞速革新,新技术与卫生健康领域的融合创新呈现新形势。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可持续发

展,要求富阳加快撬动卫健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数字化改革跨越,加快实现“智慧健康”的迭代升级。

城市能级跃升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呈现新局面。杭州目前正处于“一体化、亚运会、大都市、现代化”的重要窗口期,富

阳作为杭州构建“一核九星”特大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星”,随着人口和产业的加速导入,亟需提前谋划医疗卫生资源布局,

着力推动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大健康产业发展。

健康需求提升对服务供给体系优化提出新要求。我国主要社会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健康产品的总需求急剧增加,且呈现出更多元化、个性化和精准化趋势。“十四五”期间,富阳亟需聚

焦全区医疗资源供需矛盾,统筹优化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按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要求,主动承接融合省市优质医疗资源溢

出,形成医疗特色鲜明、功能定位明确、资源配置健康有序的分级诊疗新秩序,为实现高水平共同富裕提供健康保障。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

落实健康中国建设战略部署,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纵深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

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力推进健康富阳建设。通过“以治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不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

配置和效能,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加快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成熟定型,让优质卫生健康服务惠及全区人

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健康优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促进人的健康为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将居

民健康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确保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坚持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全面深入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改

革,推动卫生健康行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高效化。以优质人才作为创新驱动力,全面激发卫生健康系统创新活力。

坚持统筹协调,优化整合资源。整合优化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级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预防、治疗和康复资源,提升区级医

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发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医疗资源在城乡、区域间科学配置。

坚持政府主导,构建多元发展。强化政府作为提供卫生健康服务的主体责任,落实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

面具体政策,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服务监管,努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医主体多元、办医形式多样”的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

坚持差异定位,突出特色发展。结合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功能与特色,做强综合医院,做精专科医院,做优公共卫生专业

机构,高度重视富阳中医骨伤品牌建设,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医疗服务格局。

(三)总体目标

聚焦医药改革,全面形成整体智治、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聚焦数字赋能,全面提高智慧医

疗服务效率,构建卫生健康数字化发展新格局;聚焦国际接轨,全面推动区属医院加快国际化医院建设步伐;聚焦基层医疗,

全面优化基层医疗服务网络,推进建成城市15分钟、农村20分钟卫生服务圈;聚焦中医药发展,全面打造区域中医药特色

品牌;聚焦健康亚运,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聚焦共同富裕,不断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健康服务差别,全力彰显

卫生健康领域共同富裕示范的富阳特色;聚焦协同发展,将卫生健康事业与其他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发展充分融合,促进人口

长期均衡发展,全面推动富阳“医养融合”产业能级提升。到“十四五”末,全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居全市前列,初步

实现行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力争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试点卫生健康领域率先取得实质性、辨识性进展,形成共同

富裕星城范例阶段性、标志性成果,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争当城市范例中展现富阳卫生健康事业风

采。

(四)具体目标

打造健康杭州示范区。健康促进体制机制全面建成,健康影响评价制度和健康富阳考核制度等政策体系更加成熟,全区

环境、社会、服务、文化、人群、产业领域健康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全方位、全人群、全周期精准智慧健康管理应用全面实

现,城乡居民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全面普及,重点疾病防治效果显著,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控制在8.5%

以下,孕产妇死亡率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达到省市考核要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4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力争

创建成为全国健康促进区。

打造数字健康样板区。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数字化改革”,持续推进和创新杭州城市大脑卫健系统重点场景建设,全力打

造“舒心就医、贴心家医、暧心中医”数字健康新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

打造“诊前-诊中-诊后”智慧医疗健康服务新生态,实现全生命周期数字健康服务全覆盖,打造区域数字卫生、智慧健康新

样板。

打造综合医改领跑区。持续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综合医改,强化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更加成熟定型,多元卫生健康治理机制逐步形成。落实“精准化城市医联体”、区域医疗中心及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建成适

应富阳居民需求的密切协作、整体智治、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与医疗应急保

障体系,努力满足突发疫情、重大灾难事件处置等公共安全保障需要。

打造中医药传承创新区。以“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为原则,推动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

化“六位一体”融合发展。持续优化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有效满足人民群

众中医药服务需求。持续擦亮“富阳骨伤金名片”,打造区域中医特色品牌,创建成为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

展高地。

打造医疗服务优质区。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建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力和辐射带动力的高水平医

院、团队及平台。加快全区各级各类医疗资源均衡合理布局,促进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双轮驱动、互促

共进。加大区属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投入力度,有效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深入开展医学人文内涵建设,持续转变工

作作风与服务理念,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

表2“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主要指标

2025年

类别序号指标名称单位

目标值

1人均预期寿命岁84

健康水平指标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5以下

3居民健康素养水平%40

4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人4.8

5每千人护士数人5.5

服务体系指标

6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张由市核定

7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人5

8疾控机构是否达标%100

9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张4.6

10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机构占比%100

11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0以上

服务效能指标12出生人口性别比--107.5以下

13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8.5以下

14县域范围内就诊率%90以上

15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元稳步提高

保障水平指标

16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26以下

17杭州市级以上卫生人才数人150人

创新发展指标

18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综合指数--90

三、主要任务

围绕目标定位,着力实施“915”行动,即落实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高质量实施健康富阳行动、构建整合型医疗卫

生服务体系、加快卫生健康数字化建设、提升卫生健康创新能力、健全妇幼及老年健康服务功能、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推

动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加强新时代公立医院党的建设等9大任务,实施15个专项工程,全力构建以“大健康”为主体,医疗

卫生和公共卫生并重的“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

(一)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1.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完善政府领导、职责明确、协同配合、反应快速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组织

体系。建立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大数据平台,资源共享、数据互通、协调互动,提高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动态调整公共卫

生应急预案和技术指南,加强各级应急队伍建设,强化动员响应、区域联动、人员调集能力。建立部门合作、区域协同的多

点触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网络。加强数字流行病学建设和智能化疫情防控,实现健康风险的精准预警、智慧研判,提升

公共卫生重大风险预测能力。

加强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建立稳定增长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区疾控中心业务用房和设施设备标准化

建设,按照中央、省、市编制核定标准配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编制,调配资源强化妇幼健康和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专业队

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加强疾控中心对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指导培训,强化以疾控中心

为主体,区属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三位一体”的疾控网络体系。保障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合理配置,

加强街道(乡镇)和社区(村)公共卫生管理员、联络员队伍建设,夯实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基层基础。

专栏1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程

1.加大对公众卫生应急知识普及力度,普及率达100%。

2.建立健全症状监测系统,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

病监测哨点布局,推进公共卫生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化建设。

3.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医防协同联动

机制O

2.完善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

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构建“区第一人民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医院发热门诊”为主体

的传染病救治网络体系。区级财政优先保障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强区第一人民医院作为重大传染病区级

定点救治医院主导作用,推进区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后备定点医院能力建设,提升区第三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及服务能力。完善

基层传染病哨点和预警监测能力建设,提升应急医疗救治设备物资储备能力。

专栏2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工程

1.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强化心血管疾病、糖尿

病、慢阻肺及癌症等慢性疾病高危对象筛查等防治工作,实

施“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三高共管。推进常见癌症

的预防筛查,提高癌症早诊率和五年生存率。全力推进尘肺

病专项攻坚行动。到2025年,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降低到

8.5%以下,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于43.2%,重点癌症早诊

率不低于35%,逐步完善区职业病防治队伍。甲、乙类传染

病发病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加强重大疾病医疗救治能力,进一步提升区第一人民

医院作为重大传染病区级定点救治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作

为后备医院软硬件水平,在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

立发热、肠道门诊,加强设施设备配备,开发运用与疾病监

测、症状监测相衔接的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

3.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

发挥政府主导和社会需求导向作用,全面形成专业急救队伍为主体,民营医疗机构急救队伍为补充,社会急救志愿团队

为辅助的多元化急救队伍格局,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机制健全、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

体系。大力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及人才队伍建设,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打造“智慧急救”工程,持续提升院前医

疗急救智慧化水平。继续推进“急救在身边”工程,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和急救技能的掌握率稳步提高。

专栏3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工程

1.院前急救网络再优化:扩大基层急救站点布局,合理

布局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城市地区服务半径不超过5公里,

农村地区服务半径10-20公里。

2.智慧急救能力再完善:落实医疗急救“一键护航”、手

机报警定位、文字报警等项目建设。互联急救网络平台建成

使用。

3.急救公共服务再拓展:到2025年,按每3万人口1辆

标准配备救护车,其中具有监护抢救功能救护车配置比例不

低于90%,负压救护车配置比例不低于40%。院前医护人员,

力争达到一车四人标配。扩大AED设备投放,达到杭州市投

放要求。全区建成2个救护车洗消中心。

4.急救服务保障再提升:十四五期间,每个急救单元补

助经费逐年稳步提高。政府财政保障,为救护车免费安装电

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车载装置。由区属医院统筹调配,

解决区急救分中心临聘人员编制问题。

4.完善卫生健康综合监督体系

加强卫生健康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执法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专业高效、统一规范、文明公正的卫生健康监督

执法队伍。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科学有效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健全机构自治、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

监督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监管体系,实现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和数字化。进一步完善以“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现“互联网+监管”全链条业务闭环。

加强医疗机构、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健康等行业领域的监督执法,提高现代科技手段在执法办案中的应

用水平。

(二)高质量实施健康富阳行动

1.优化健康富阳行动推进机制

完善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健康富阳行动推进机制,健全政策体系、指标体系、工作体系和评价

体系。不断完善健康促进体制机制,强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供给,有效控制居民主要健康影响因素,持续提升群众健康获

得感,增强全区健康发展水平。逐步健全公共政策健康影响评价机制,在制订规范性文件、重大公共政策和实施重大工程时

进行公共健康影响因素审查。探索将健康治理融入村(居)网格化管理。

2.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全面实行健康影响因素干预,完善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把健康教育纳入学前、学校和在职教育全过程,推动

健康教育向综合整体的健康促进转变。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引导群众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人群健康生活

方式指导和干预。加快普及全民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进体医融合加快发展。持续推

进健康城市建设,开展健康细胞、健康促进场所创建。到2025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以上,每万人拥有1名健康科

普讲师,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成率达到100%,农村“15分钟健身圈”建成率达到60%。

专栏4健康促进行动工程

1.深化健康支持性建设:新建或提升改造一批健康步道、

健康主题公园、健康场所,建设一批健康小屋。健康主题公

园或健康步道全面实现“15分钟可及圈”,每个乡镇(街道)

建成1条以上健康步道(慢行道)、1个以上健康主题公园、

2个以上健康小屋。

2.深化健康单位创建工作:市级健康乡镇、健康村社、健

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企业覆盖

率分别达90%、90%,80%、100%,60%,30%以上,健康家庭

覆盖率达20虬创建区级示范健康家庭600个。

3.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

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和群众优势,将爱国卫生运动与传染病、慢性病防控等工作紧

密结合,加快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以国家卫生城市成效巩固和国家卫生乡镇创建

提升为抓手,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扎实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补齐公共卫生环境短板。

专栏5爱国卫生成果巩固工程

1.大力开展卫生城镇建设:建立健全国家卫生城市长效

动态管理和卫生乡镇量化分级管理机制,深化“两代表一委

员”城乡爱国卫生督查制度,有效破解环境卫生管理难题,

打造良好生活环境。高质量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新轮次复评和

省级技术评估,国家卫生乡镇创建率达到100虬

2.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农村户厕建设改造,

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逐步扩大厕所

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到2025年,农村卫

生厕所普及率、无害化户厕普及率均达到100%。

3.扎实推进病媒生物防制:健全病媒生物监测和防制网

络,强化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

度。到2025年,国家卫生城市复评区域(街道)病媒生物控

制水平达到B级以上,各乡镇病媒生物控制水平达到C级以

上,积极开展以灭蚊灭蝇为重点的除四害村建设。

4.深入开展公共场所控烟: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工作,继

续全面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强化戒烟服务,预防和控制被动

吸烟。健全健康素养和烟草流行监测体系,15岁以上人群烟

草使用流行率控制在20%以下。2021年前全区党政机关、学

校、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面禁烟并持续推进提升。

4.强化精神卫生工作

建立健全覆盖全区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强化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建立心理健康联络队伍,强化各部门、乡

镇之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协调及联络。到2025年,一类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心理门诊建成率达100%,社区全面提供心理咨

询、筛查和转介等工作,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把焦虑、抑郁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识别列入年度体检早期筛查

项目,全区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达22%以上。

加强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建立健康心理监测云平台,重点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关注和及时疏导,常见精神障碍和

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水平显著提升。

专栏6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深化工程

1.加强心理健康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整合与发展区域内

心理咨询队伍,到2025年,长期从事心理健康专业服务人

数达到200人以上。至少引进5名从事心理精神服务研究

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及心理科研项目建设。

2.加强心理咨询服务站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指导中

心建设,扩大工作场地。区三院新院区开设心理健康服务场

地。每年创建1个标准化乡镇(街道)服务站、3个村级服

务站。

3.落实智慧心理健康服务建设:开设富阳心理健康服务

网站、APP及微信公众号,提供线上心理健康服务。

4.开展社会心理危机干预工程: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医

务人员对常见精神疾病及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处置能力。建立

学校心理危机处置联动机制,到2025年,全区100%中小学

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100%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三)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集成改革

坚持“控总量、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强监管”的改革路径,坚定改革方向,保持改革定力,以“百姓得实惠,医

院得发展,医生得动力,政府得民心”为改革目标,纵深推进“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加快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

民健康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改革内涵,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强化

“医院、医生、中医”统筹发展,加快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全面推进医院、医生和中医

等关键要素的综合集成,形成“六医统筹”的整体部署、协同推进、有序实施,不断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持续放大改革效应,更好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努力把富阳打造成综合医改领跑区。

2.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深化医共体管委会职能,创新医共体治理方式,强化“一家人”、“一本账”、“一盘棋”改革要求,充分落实医共体经营

管理自主权。实施县级强院和成员单位标准化建设项目,加强牵头医院龙头学科、重点专科和专病中心建设,强化成员单位

急救、全科医疗、儿科、康复、护理、中医诊疗等服务能力,到2025年,至少有两家医共体牵头医院的主要学科服务能力达

到三级医院水平,服务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乡镇(街道)所在地医共体成员单位具备二级乙等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

进基层联合门诊、联合病房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医共体内分级诊疗、分工协作机制。深入推行“两员一中心一团

队”工作机制,加强城乡居民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聚焦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岗位管理、职称薪酬、财

政投入等政策措施,深化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方式等协同改革,持续推进医共体内资源整合、人才

聚合和服务融合。

专栏7“医共体”深化工程

到2025年,所有医共体牵头医院达到县级强院建设标

准,每个成员单位至少建设4-5个全-专科联合门诊,普遍具

备较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加

强家庭病床管理,做到应建尽建,建床率达到5%。。中心乡

镇和服务人口较多的乡镇(街道)所在地医共体成员单位具

备二级乙等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能力,逐步完善一级诊疗科

目,开展相应住院业务和适宜技术。基层就诊率达到70%以

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0防以上。

3.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以“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统领,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强化体系、技术、模式和

管理四个创新,推动全区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

重物资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力资源发展,推动公立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到2025年,6家区属公立医院在全国公立

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有显著提升。强化与省市级医院医联体建设,推进“精准化城市医联体”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以“院

院”共建、“师带徒”等多元方式,全面深化区属医院与省市级医院合作,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快速扩容的基础上,注重专科

专病差异化发展,推动区属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4.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实施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工程,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站点为主体,巡回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覆盖为补充的镇

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和服务收入多渠道补助机制,持续加强全科医师队伍

建设,实施全科医生技能轮训5年行动计划,有序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CT、胃肠镜等高端医疗设备,逐步恢复手术及住

院服务,着力提升区域医疗能力同质化水平,推进社区医院建设。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作

用,增加家庭医生上级医院专家号、住院床位资源供给,切实落实经家庭医生团队转诊的患者提供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

先住院等服务承诺。深化完善富阳家庭医生移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效率。

专栏8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工程

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硬件建设。

到2025年,全区村卫生室规范化率达100%,传染病监测哨

点全覆盖。注重医防融合,推进差异化特色诊疗,基层名医

工作室、家庭医生工作室培育达到杭州市要求。推广基层慢

病医防融合临床路径10条以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

力,推进基层全科医生技能培训全覆盖。依托签约服务助推

分级诊疗,签约居民基层就诊率达到70%,家庭医生精准上

转率达到20%。坚持科学扩面,签约覆盖率达到40%,重点人

群签约率>85%,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

范管理率>70%,电子健康档案开放率达到95%。

5.强化医疗资源均衡配置

根据富阳“一核引领、两翼齐飞、三片相拥”的大都市新型城区空间格局,重点强化地铁站点沿线区域、大城北区域(银

湖科技城、高桥片区、环阳陂湖片区)、富春湾新城、东洲三江汇流区、鹿山新区、新登、场口等重点板块的医疗机构配置。

引入省市优质医疗资源。规划续建2所,“十四五”期间完成浙江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一期建设及浙江省中医院新院区一

期建设,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特色优势明显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提升区属综合性医院能级。扩建提升3所,区第一人民医院全力创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推进二期项目(病房大楼)

建设。区第二人民医院全力创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推进门急诊医技大楼建设。区第四人民医院全力创建二级综合性医院,

加速推进扩建工程。

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扩建提升1所,区中医院全力创建三级乙等中医院,推进门急诊医技楼及康养大楼新建工程

建设。

优化专科医疗机构布局。规划续建3所,区妇幼保健院全力创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建设成为区域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完成门急诊医技和儿科综合大楼项目。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完成康复大楼及东梓关中医骨伤康养医院建设并投入使用。区第三

人民医院完成整体迁建,创建三级乙等专科医院。迁建4所民营专科医院,分别是富阳中医骨髓炎医院、杭州富阳松溪中医

中风专科医院、汪木英骨伤医院、富阳吴氏中医肿瘤专科医院。

构筑社区卫生布局网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布局,配合做好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建设。迁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

处。按照大都市新型城区建设目标,提升富春街道、东洲街道、银湖街道、富春湾新城、鹿山新区等城区型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软硬件水平。全面推进新登、大源、场口、万市等中心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力争达到社区医

院标准,其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巩固现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推进建成城市15分

钟、农村20分钟卫生服务圈,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站(室)改造力度,提高标准化水平,加强机构辨识度。

专栏9医疗机构基本建设提升工程

1.省级医院:续建2所。续建浙江省中医院新院区,设

置床位2500张,其中一期1500张,二期1000张,一期工

程计划于2024年竣工。续建浙江省人民医院富阳院区,设

置床位1800张,其中一期1200张,二期600张,一期工程

计划于2024年竣工。

2,区属综合性医院:扩建提升3所。扩建第一人民医院

二期病房大楼,新增床位400张。扩建区第二人民医院门急

诊医技大楼,新增床位200张。扩建区第四人民医院病房大

楼,新增床位200张。规划迁建1所。易地迁建区第三人民

医院,设置床位500张。

3.区中医院:推进区中医院门急诊楼建设工程、康养大

楼建设工程及老门急诊大楼改建工程,进一步完善区中医院

功能布局。

4.专科医院:续建3所。续建区妇幼保健院门急诊医技

和儿科综合大楼,新增床位200张。续建富阳中医骨伤医院

康复楼。续建东梓关中医骨伤康养医院,设置床位78张。规

划建设富阳中医骨髓炎医院、杭州富阳松溪中医中风专科医

院、汪木英骨伤医院、富阳吴氏中医肿瘤专科医院4所民营

专科医院。

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规划迁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

处(分别为富春街道、里山镇、银湖街道受降、银湖街道高

桥、鹿山街道、上官乡、灵桥镇)。规划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

35处,其中新建27处,改建8处(详见附表)。

(四)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

1.升级智慧医疗服务

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字化医共体及基层医疗机构信息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5G、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卫

生服务融合创新,探索创新“健康大脑+智慧医疗”服务,促进健康码、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等多码协同

应用,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共享应用扩面提质增效,在技术规范、系统标准等方面实现省市区三级联动、无缝对接。迭代

升级富阳”先看病后付费”等一系列特色应用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2.加快智慧医院建设

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和等级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6家区属医院全部通过电子病历四级测评,力争2家以上医

院通过电子病历五级以上测评,3家以上医院通过互联互通标准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4家以上医院达智慧医疗服务分级二

级以上水平。

3.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建设

加快推进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化改革,全新搭建区域医疗资源数据中心,实现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管理部门之间以及与

省市卫生健康公共数据协同共享、互联互通。完善卫生健康数字化治理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健康事业,深化“互联网+政务服

务”、“互联网+监管”建设应用,实现卫生健康领域精准监管、科学治理。进一步加大卫生健康信息化投入,保障系统网络信

息安全。

专栏10智慧医院数字化建设工程

1.建设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推进有条件的医院建设信息

系统集成平台,通过集成平台统一管理和协同院内应用系

统,对各系统进行集成。

2.提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建立各类专科电子病历

和临床知识库,实现病历无纸化和临床信息化智能化。

3.建设智慧病房:将智能硬件、应用软件与医院现有设

施及系统融合,推进生命体征智能采集、智能床旁监护、移

动护理、移动查房等场景应用建设,构建智能高效的医护患

综合管理。

4.推进中医药数字化改革:建立中医健康大数据平台,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推动中医药健康大数据

应用和共享。以“医疗+数字化”推动富阳争创杭州建设全国

中医药数字化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区。

(五)提升卫生健康创新能力

持续深化“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建设,开启“富春医学高峰计划”,推动医院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发挥浙江中医药大学教

学和科研人才优势,合作开展人才队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共同打造高校与医院协同发展的示范样本。加强“136医卫人

才''培育和高端人才引进,提高高端医疗服务能力。继续增强医卫人员硬核水平,创新医共体联动用才、双向交流机制,完

善医共体”编内人员统筹调剂、编外人员统招共用”。到2025年,全区卫健系统在编人员总量达5500人左右,其中卫生专

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000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达到85%,卫生技术高级职称人员达到20%。

专栏11“名医名科名院”建设工程

1.实施“富春医学高峰计划”:搭建区域医疗、教学、科

研平台,推进医疗机构、科研机构、院校及相关企业医教研

紧密合作,促进区域医教研资源共享。拓展国际性学术交流

活动,促进卫生健康国际合作,加强科研人才培育与实验室

等科研基地设施建设,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推进医学重

点学科体系建设,力争建设省、市、区级重点学科50个,建

成20个创新团队,建设区级以上专科专病中心、名医工作

室、博士工作站各30个以上。推动区妇保院生殖中心从人工

授精技术(AIH)升级为试管婴儿技术(IVF)。

2.加大医学高峰人才培养力度:采取校园招聘、高层次

人才引进、柔性引才等方式,加强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

优秀青年人才引育。全面推进“富春名医”、“富春医坛新秀”

培育,发挥“乡贤名医师带徒”机制优势,培育本土名医。

每年培育和引进副高及以上职称医卫人才不少于70名,每

年招聘和培育硕士及以上研究生不少于医学类招录计划的

30%,且争取逐年递增比例;到2025年,培育区级及以上名

(中)医不少于80名,区级及以上医坛新秀、学科带头人、

后备学科带头人等不少于200名。

3.加强基层人才培养:深化基层补偿机制改革,建立“多

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性分配机制,有效调动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

持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助理全科)专业培训。

(六)健全妇幼及老年健康服务功能

1.推进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优化妇女儿童健康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入实施“母婴保健工程”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确保孕产妇安全。深入推广使

用《母子健康手册》,为妇女儿童提供系统、规范的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

项目,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定期开展城乡妇女疾病普查,扩大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覆盖面。倡导设立母乳库,保障早

产儿的母乳供给。以先天性心脏病为重点,多途径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和新生儿疾病筛查、随访、转诊、治疗等工作。加大基

层妇幼保健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全区妇幼健康服务和管理水平。

2.构建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建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家庭为主、多方参与、规范管理”的总体思路,拓展3岁以下婴

幼儿多元照护形式,充分调动社会积极性,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多

途径指导抚养人和托育机构从业人员掌握科学育儿方法和技能,满足群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推进婴幼儿照护综合管

理平台建设,城乡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覆盖率、幼儿园托班设置率、婴幼儿入托率明显提高。推进儿童康复服务体系建

设。推进儿童康复中心建设,为辖区康复目标儿童提供方便、专业的康复服务。促进儿童康复人才的招引和培训工作,逐步

建立培养一支康复人才队伍。以0-3岁儿童发育筛查项目为依托,努力实现儿童发育筛查、诊断、干预、治疗和康复一体化。

3.优化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

区一院、区二院、区中医院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科室和病区(病床)

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50%,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老年康复护理床位5张以上。综合性

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康复医院和护理院,全部创建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完善区老年健康指导中心、老年康复指

导中心、记忆障碍诊疗中心和安宁疗护中心等四大中心建设。推进紧密医养联合体工作,提升医养结合机构、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的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等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深化医养护签约和家庭病床服务,补齐偏远山区留守老人、失

智失能老人的就医难问题。全面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开展中医药和心理关爱特色老年健康服务,提升老年健康素养水平。

到202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以上,老年人主要慢性病防治素养达到8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

理率达到70%以上。

专栏12“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1.老年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区一院、区二院、区中医

院规范设置老年医学科,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建成康复大楼,

提升老年康复护理服务能力。发挥区级老年健康指导中心的

引导功能,联合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等,建立健全老年健康

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

防体系。探索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积极构建机构、社区、居

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推进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老年

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

2.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完善工程: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

力明显提升,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到2025年,5岁以下

儿童死亡率降低到5%。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5%。以下,

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9驰以上,婴幼儿健康管理率达到95%

以上;加快推进全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到2025年,每千

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4,6个,每千名3岁

以下婴幼儿拥有2家成长驿站,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

家示范型婴幼儿成长驿站,婴幼儿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普及率

达到90%以上。加强从业人员岗前职后培训,婴幼儿照护服

务机构从业人员持证率达到90%以上。开展公共场所母婴室

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主要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全覆盖,原则

上二级以上医院配置标准母婴室,推进流动母婴室建设。

4.提升计生服务管理水平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依法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相关经

济社会政策与生育政策配套衔接。建立健全人口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服务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人口监测和形势研判。

加强政策调整有序衔接,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倡导适龄婚育,实施优生优育促进工程,实现乡镇(街道)“三优”

指导中心全覆盖,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积极推动青春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实现中小学青春健康教育课程全覆盖,积极

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

(七)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

1.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强化区中医院强院建设,力争通过三级乙等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健全以区级综合性中医医院为龙头,中医骨伤医院为特

色,其他区属医院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进区级治

未病中心建设,进一步普及基层中医药服务,有效提升服务能力。鼓励区中医院、中医骨伤医院与省中医院组建紧密型城市

医联体,加快实现差异化、高水平发展。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标准化中医馆,配备中医师。

2.打响中医医疗特色品牌

深入实施“擦亮富阳骨伤金名片三年行动方案”,加快中医骨伤医院康复楼、东梓关中医骨伤康养医院及张氏中医骨伤学

术研究所建设,建立健全张氏骨伤疗法传承管理机制,加快骨伤制剂产业化发展,加大国遗项目内涵挖掘和宣传推广力度,

全力打造一张享誉国内、面向国际的“富阳骨伤金名片二积极助推“药谷小镇”、“葛洪丹谷”建设,助力富阳康养游产业快

速发展。

专栏13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

1.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区中医院力争通过三级乙等评

审。到2025年,公立中医类医院门诊中药处方比例达到60%,

全区每千人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及每千人中医医师数较

十三五期间明显提升。

2.高质量实施“擦亮富阳骨伤金名片三年行动方案”。

3.基层邻里服务提升工程: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中医类医生、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

技术培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建立中医馆,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

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A)推动健康产业集聚发展

1.促进社会办医健康规范发展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多元化、多样化的办医体制。推动和引入民营医院、门诊部、诊

所各层级市场竞争机制,提升各级各类社会办医多层次、广覆盖、高质量、优服务的医疗服务资源供给。加强社会办医许可、

监管、整改和提升的一体化、统筹化的“品管圈”管理模式,把民营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统一纳入医疗质量管理平台,建立

科学、独立、专业的医疗质量服务监管和评估机制引导和促进社会办医疗机构健康规范发展。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逐步做大

做强,探索富阳特色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新模式,形成特色明显、专科多样、口碑良好的富阳民营医疗机构品牌,满足富阳人

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2.发展新型健康服务业态

加快发展康复与护理服务。重点培育神经康复、肿瘤康复、骨科康复、风湿性疾病康复、工伤类康复及残疾人康复等细

分康复市场,构建由康复医院、社区康复、居家康复组成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康复医疗服务领域,

探索建立民办康复机构与大型公立医院之间的转诊机制。鼓励康复机构以连锁经营方式输出技术、管理和品牌,支持发展康

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月子护理、“三瘫一截”成年重度残疾人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

3.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扩大医养融合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医养融合中医养老院中院模式。建立健全中医医疗、护理、养老、康复四位一体的

新型养老模式。率先试点社区整合照护专员。完善医养融合服务考核标准。支持发展疗休养产业。利用富春山居优美的自然

环境资源,结合中西医医疗技术和传统康复养生手段,打造集保健养生和休闲度假相结合的疗休养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