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的分离【满分测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0题;共60分)1.(2023八上·青田期末)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规范的是()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C.过滤 D.蒸发结晶【答案】D【解析】A.取一定量粗盐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故A错误;
B.溶解时,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它是测量工具,故B错误;
C.过滤时,液体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蒸发结晶时,应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从而使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故D正确。故选D。2.2020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下列错误的是()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C.取少量植物油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D.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答案】D【解析】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植物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则形成乳浊液,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蒸馏水对水的净化效果最好,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由太湖水生产自来水的部分处理过程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上述处理过程应包含“蒸馏”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答案】C【解析】A.细沙之间的空隙很小,用细沙“过滤”可滤除水中的细小颗粒,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用活性炭“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蒸馏得到的是纯净的水,而水的净化不能净化到这种程度,对人体有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经过处理获得的自来水中仍然存在大量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4.(2021八上·淳安期末)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净化的水”为纯净水【答案】D【解析】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和固体颗粒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步骤Ⅲ中的漂白粉可杀菌、消毒,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净化的水”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预防感染新冠肺炎,口罩成了不可或缺的利器。医用防护口罩通常有三层,其层状结构及对外在物质的防护作用如图所示。医用防护口罩起防护作用的主要原理是()A.杀菌 B.消毒 C.过滤 D.干燥【答案】C【解析】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将空气看作液体,其中的颗粒物等于看作不溶于空气的固态物质,则医用防护口罩的工作原理就是过滤,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6.水是生命之源。城市生活用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B.自来水厂投入明矾进行消毒C.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D.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答案】B【解析】A.通过反应沉淀池、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自来水厂投入明矾,吸附水中不溶性的微小颗粒物,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吸附池内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7.(2021八上·瑞安月考)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硝酸钾晶体的提纯方法,“……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其中没有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是()A.溶解 B.蒸发 C.蒸馏 D.结晶【答案】C【解析】“扫取以水淋汁”其实就是溶解,“乃煎炼而成”其实就是加热,蒸发溶剂后,结晶得到硝酸钾,因此没有涉及的实验方法为蒸馏,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故选C。8.(2021八上·义乌期中)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质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且静止不动B.天然水经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是纯净水C.通过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将植物油溶解于水形成溶液D.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不慎洒出少量,不会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答案】D【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溶质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但是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天然水经沉降、过滤、活性炭吸附后得到的水,其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洗洁精的乳化后植物油仍然不能溶解于水,不会形成溶液,故C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不慎洒出少量,不会影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D正确。故选D。9.(2021八上·温州期中)丽水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有黄村水库、玉溪水库,水源水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后,进入居民供水系统作为饮用水。此过程中涉及到的实验方法是()A.蒸发 B.结晶 C.过滤 D.蒸馏【答案】C【解析】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混凝反应处理、沉淀处理、过滤处理和消毒处理,则此过程涉及的实验方法为过滤,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0.(2021八上·台州期中)下图为自来水生产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清水池中的清水是纯净物B.供水系统流出的水可直接饮用C.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是化学变化D.水经过过滤池后可溶性杂质可以明显减少【答案】C【解析】A.清水池中的清水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的杂质和微生物,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供水系统流出的水,还没有除去泥沙、没有进行消毒杀菌,因此不能直接饮用,故B错误;
C.在消毒过程中,加入的氯气使水中的微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正确;
D.过滤只能出去不溶性的大颗粒固体,不能去除可溶性的杂质,故D错误。故选C。11.(2021八上·新昌期中)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的顺序合理的是()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A.③①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答案】A【解析】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的步骤如下:
③自然沉降,去除水中的泥沙和大颗粒的杂质;
①化学沉降,加入明矾,去除水中细小的颗粒物;
②消毒杀菌,加入漂白粉,去除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
④加热煮沸,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降低水的硬度。则合理的顺序为③①②④。故选A。12.(2021八上·临安期中)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30℃)如表中所示:0℃10℃20℃30℃氯化钠35.7g36.0g碳酸钠晶体分析表中数据,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0℃~30℃之间,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在0℃~30℃之间,同温度下,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都是不相等的C.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D.欲从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可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答案】D【解析】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0℃~30℃之间,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比较小,而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故A错误;
B.在20℃以下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在30℃以上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因此在20℃~30℃之间时,二者的溶解度可能相等,故B错误;
C.将含水各100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降至0℃,氯化钠析出:36.3g35.7g=0.6g,碳酸钠析出:38.8g7g=31.8g,故C错误;
D.氯化钠的溶解度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而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减小,则欲从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可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D。13.(2021八上·吴兴期中)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当地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和短缺。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答案】B【解析】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步骤如下:
③自然沉降,除去其中颗粒较大的泥沙等;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除去其中颗粒较小的杂质;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④加热煮沸。则正确顺序为③①②④。故选B。14.我们初中校园使用“直饮机”,直饮机内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①对应的作用是()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可知,①中的碳罐中的活性炭,用于吸附杂质,②中的超滤膜用于过滤,③中的紫外线灯用于杀菌消毒,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15.(2021八上·瑞安期中)在粗盐精制实验中,三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各不相同。下列对其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溶解时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B.溶解时搅拌,可增加氯化钠的溶解度C.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D.蒸发时搅拌,可防止晶体飞溅【答案】B【解析】A、溶解时搅拌,可加速粗盐的溶解,不符合题意;
B、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种类及温度有关,溶解时搅拌,不能改变氯化钠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搅拌,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受热造成外溅,不符合题意;
D、蒸发时搅拌可受热均匀,可防止晶体飞溅,不符合题意;故选B。16.(2020八上·嘉兴期末)如图是同学们开展精制粗盐实验的主要步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操作顺序应为乙、甲、丙B.乙实验中,玻璃棒搅拌能加速食盐溶解C.甲实验中,所得的滤液为混合物D.丙实验中,所得的精盐为纯净物【答案】D【解析】A.粗盐提纯的过程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那么正确的顺序为乙、甲和丙,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乙实验中,玻璃棒搅拌能加速食盐溶解,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甲实验中,通过过滤除去了溶液中不溶性的固体颗粒,所得的滤液为水和食盐组成的混合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丙实验中,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的食盐纯度得到很大提升,但其中肯定还有其他杂质,因此是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7.下列有关电解水和海水淡化的说法,合理的是()A.电解水和海水淡化过程中,水分子均发生了变化B.图中①②③所示气体,依次为氧气、氢气和水蒸气C.从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会变大【答案】D【解析】A.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然后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海水淡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将水和盐类分离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即没有新的分子生成,故A错误;
B.气体①比②的体积大,那么①为氢气,②为氧气,故B错误;
C.从电解水的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海水暴晒一段时间后,食盐的质量不变,而水的质量减小,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8.(2020八上·滨江月考)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要对20g纯度约为90%的粗盐进行初步提纯(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以下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精盐质量偏低的是()①量取40mL水溶解粗盐;②过滤时,滤纸有破损;③蒸发结束转移精盐时,精盐有撒漏;④称量精盐时,左盘放了砝码,右盘放了精盐,而后移动游码至平衡;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A【解析】①20g纯度约为90%的粗盐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20g×90%=18g氯化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完全溶解18g氯化钠,需要水的质量为50g(合50mL),量取40mL水溶解粗盐,氯化钠不能全部溶解,会导致精盐质量偏低;
②过滤时,滤纸有破损,会造成泥沙等进入得到的精盐中,会导致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大。
③蒸发结束转移精盐时,精盐有撒漏,会导致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偏低。
④称量精盐时,左盘放了砝码,右盘放了精盐,而后移动游码至平衡,读数不准确,但不影响精盐的质量。故①③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精盐质量偏低。故选A。19.我国的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食盐)和纯碱。已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那里的农民在捞碱和晒盐的时间组合合理的应该是()A.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B.冬天捞碱冬天晒盐C.夏天捞碱夏天晒盐 D.夏天捞碱冬天晒盐【答案】A【解析】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影响很小,因此通过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食盐易结晶析出,所以“夏天晒盐”。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冬天温度低,碳酸钠易结晶析出,所以“冬天捞碱”。故选A。20.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D.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速度【答案】D【解析】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缘,要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不符合题意;
C、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所以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气泡,不符合题意;
D、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不能搅动液体,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32分)21.(2022八上·临海期末)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下表:温度/℃溶解度/g020406080100氯化钠36硝酸钾110169246(1)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采用的方法是。(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是硝酸钾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温度升高到60℃时,溶液的质量为克。【答案】(1)蒸发溶剂(2)饱和;150【解析】(1)根据表格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因此得到氯化钠固体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因为50g>31.6g,所以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因为50g<110g,所以此时的溶液不饱和,溶质质量为50g,则溶液质量为:50g+100g=150g。”22.(2021八上·青田期末)A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某同学利用A物质进行了图甲实验。温度(℃)2050溶解度/g30110(1)①~④杯溶液中,是该温度下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2)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3)像A这种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的方法获得晶体。【答案】(1)②(2)37.5%(3)冷却热饱和溶液【解析】(1)20℃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30g,①中加入20g<30g,则溶液①不饱和。溶液②中加入20g+20g=40g>30g,则溶液②饱和。50℃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110g,溶液③中溶质40g<110g,则溶液③不饱和。溶液④中加入的物质质量为:20g+20g+20g=60g<110g,为不饱和溶液。
(2)溶液④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0g100g+60g×100%≈37.5%;23.死海因其高盐度出名,美国科学家对其十分好奇,做了一个实验:(如图)他们将一件黑色礼服用钢丝固定,放入死海中,两年后取出,发现衣服表面挂满了白色盐晶。经检测,晶体中的成分主要包含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等。(1)黑色礼服上的白色盐晶,在这两年中经历的最主要过程。A.凝固 B.蒸馏 C.结晶 D.升华(2)死海中盐类的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试分析原因。【答案】(1)C(2)死海中盐溶液质量分数在25%左右时溶液就达到饱和了【解析】1)黑色礼服上的白色盐晶,是海水中的可溶性盐类结晶析出的过程,故选C。
(2)死海中盐类的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25%左右不再升高,原因:死海中盐溶液质量分数在25%左右时溶液就达到饱和了。24.学习科学以后,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关于“水”回答下列问题:(1)将少量①菜油、②醋、③蔗糖、④胡椒粉、⑤味精粉、⑥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形成乳浊液。(填序号)(2)下图甲为电解水的装置图,图中A端接的是电源的极。(填“正”或“负”)(3)将浑浊的河水用下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净化,净化后得到的清澈的水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在该装置中,其漏斗中滤纸的放置方向应为(填序号)。【答案】(1)①(2)正(3)混合物;②【解析】(1)①菜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形成乳浊液;
②醋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③蔗糖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④胡椒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
⑤味精粉可溶于水,形成溶液;
⑥面粉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颗粒,形成悬浊液。
则形成乳浊液的是①。
(2)根据图甲可知,与A相连的试管生成的气体小于与B相连的试管,则A这边生成氧气,B那边生成氢气。因为与正极相连的试管生成氧气,所以A是电源的正极。
(3)将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只能除去其中的泥沙,此时水中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物质,因此为混合物。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一定要抵在滤纸最厚的地方,这样过滤效果最好,且滤纸不易破损,故选②。25.南海学校直饮水机的水处理过程如图所示。(1)“可直接饮用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直饮水机内①②③的作用分别是(填选项字母)。a.过滤b.脱色除味c.消毒杀菌【答案】(1)混合物(2)b、a、C【解析】(1)“可直接饮用水”内仍然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2)直饮水机内的①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行,可以脱色除味,故选b;
②内的超滤膜可以过滤除去微小的杂质,故选b;
③内的紫外线可以消毒杀菌,故选c。26.(2021八上·嘉兴期末)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而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请回答:(1)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相似。(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过滤(2)增大【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淡水膜相当于滤纸,海水相当于溶液,则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过滤操作相似。
(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会有更多的水进入左侧的淡水区,此时右侧海水的质量减小,而溶质质量不变。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28分)27.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1)操作④中需要用到玻璃棒,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操作⑤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等措施。(3)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偏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序号)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未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答案】(1)引流(2)间歇加热(3)A;B;D【解析】(1)操作④为过滤,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操作⑤为蒸发,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间歇加热。
(3)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导致精盐质量偏小,制得率偏低,A正确;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制得率偏低,B正确;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会导致精盐质量偏大,制得率偏高,C错误;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未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会使精盐质量偏小,制得率偏低,D正确。28.科学实验课上,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选仪器设计实验的活动,实验室准备的仪器如图所示:(1)小洁同学一眼就认出仪器N是。(2)小倩同学利用上述仪器进行粗盐水的过滤,他选择了漏斗和铁架台,你认为他还需选择的仪器是(填名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他接下来的操作应是。(3)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_____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⑤【答案】(1)胶头滴管(2)DH;更换滤纸,重新过滤(3)D【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仪器N是胶头滴管。
(2)小倩同学利用上述仪器进行粗盐水的过滤,他选择了漏斗和铁架台,我认为他还需选择的器材诶烧杯和玻璃棒,故选DH。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那么可能是滤纸破损所致,则接下来的操作为: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3)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读出的示数偏大,而实际得到水的体积偏小,故①不合题意;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会造成溶剂水的质量偏大,故②符合题意;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这会导致测出氯化钠的质量偏大,故③符合题意;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会造成溶剂水的质量偏大,故④符合题意;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会造成溶质的质量偏小,故⑤符合题意。则正确的是②③④⑤。故选D。29.小金用图1所示装置来净化浑浊的溪水。过滤操作:①将一瓶水样摇匀后,倒入烧杯;②用玻璃棒多次搅拌后立即沿玻璃棒转移到过滤器中,当过滤器中液体略高于滤纸边缘,暂停加入液体;③为加快过滤,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过滤后,小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上述过程中不合理的操作是(填序号)。小金改进实验后,通过正确操作得到的澄清透明的液体是(选填“纯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安服务合同签订
- 哪位有中原手房买卖合同
-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合同
- 中建主体结构劳务分包合同
- 保洁物业管理合同
- 抵押担保借款合同书
- 健康驿站采购合同范本
- 院感知识培训内容2
- 小升初专题11 判断题
- 车库出租商用合同范本
- 工厂致全体员工一份感谢信
-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高校中层领导干部( 54页)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 HY∕T 122-2009 海洋倾倒区选划技术导则
- 《声门下吸引技术》PPT课件
- 幼儿园绘本故事PPT:《小红帽》
- 一年级下册数学6.6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人教版
- 成都体育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方向控制回路A
- 望城县茶亭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起重吊装安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