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课件 杨耕 第1-19章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初始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史阐释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课件 杨耕 第1-19章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初始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史阐释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课件 杨耕 第1-19章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初始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史阐释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课件 杨耕 第1-19章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初始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史阐释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著导读 课件 杨耕 第1-19章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初始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史阐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初始状态——《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第一章一写

景19世纪40年代,给予犹太人政治上的平等权利是德国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843年,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鲍威尔发表了《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马克思认为,鲍威尔的观点不仅过于抽象,而且落后于时代。为此,马克思在1843年10月到12月写作了《论犹太人问题》,批判了鲍威尔的思想,提出了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问题。马克思还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进一步论证了人类解放的问题,并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1844年,《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首次发表于《德法年鉴》。在完成这两个文本之前,马克思于1843年3月到9月写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正是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结合《克罗茨纳赫笔记》的研究成果,在吸收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前提,政治国家“是私有财产的已经得到实现的本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讨论犹太人问题,以及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问题的理论基础。二篇

构《论犹太人问题》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批判鲍威尔的《犹太人问题》,指出鲍威尔仅仅从政治解放视角讨论犹太人的解放的错误;第二部分批判鲍威尔的《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获得自由的能力》,指出鲍威尔关于犹太教与基督教关系观点的错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现实批判、法的批判、政治批判与德国革命的关系;第二部分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以及无产阶级革命与“彻底的革命、全人类的解放”的关系。三观

示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主要论述了两个观点:一是对政治解放本身必须进行批判。犹太人的解放首先要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以获得政治解放,这是犹太人走向解放的重要一步。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是不够的,“只有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才是对犹太人问题的最终批判,也才能使这个问题真正变成‘当代的普遍问题’”。二是政治解放并不等于人类解放。在当时的德国,政治解放只是让市民社会摆脱宗教神学与封建制度的束缚,使犹太人成为市民社会的成员。实际上,这是合乎资本主义要求的人,并没有使人摆脱异化与奴役。换言之,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只是将人变成了市民社会的成员,只是将宗教异化转变为政治异化;政治解放只是将人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从宗教中解放出来,而不是人本身的自我解放。只有在人类解放的意义上,犹太人才能得到真正解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主要阐述了三个观点:第一,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因此,历史的任务就是要确立现实世界的真理。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从而揭示人的自我异化,这是“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第二,人在世界、社会中存在。“德国惟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但是,人不是抽象地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第三,无产阶级是推翻现存制度、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无产阶级不是同资本主义制度的“后果”处于片面的对立,而是同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处于全面的对立;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实际上是“社会的原则”。因此,无产阶级的解放意味着人类的解放。哲学从理论上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无产阶级则从行动上宣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解体。《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提出了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关系问题,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标志着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初始状态。列宁认为,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论文表明,马克思“是一个革命家。他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他诉诸群众,诉诸无产阶级”[《列宁全集》,第2版增订版,第26卷,4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但是,此时的马克思还只是从哲学的意义上来论证人类解放,并没有找到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途径。四文

读◆论犹太人问题只是探讨谁应当是解放者?谁应当得到解放?这无论如何是不够的。批判还应当做到第三点。它必须提出问题:这里指的是哪一类解放?人们所要求的解放的本质要有哪些条件?只有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才是对犹太人问题的最终批判,也才能使这个问题真正变成“当代的普遍问题”。鲍威尔并没有把问题提到这样的高度,因此陷入了矛盾。他提供了一些条件,这些条件并不是政治解放本身的本质引起的。他提出的是一些不包括在他的课题以内的问题,他解决的是一些没有回答他的问题的课题。……鲍威尔的错误在于:他批判的只是“基督教国家”,而不是“国家本身”,他没有探讨政治解放对人的解放的关系,因此,他提供的条件只能表明他毫无批判地把政治解放和普遍的人的解放混为一谈。…………完成了的政治国家,按其本质来说,是人的同自己物质生活相对立的类生活。这种利己生活的一切前提继续存在于国家范围以外,存在于市民社会之中,然而是作为市民社会的特性存在的。在政治国家真正形成的地方,人不仅在思想中,在意识中,而且在现实中,在生活中,都过着双重的生活——天国的生活和尘世的生活。前一种是政治共同体中的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人把自己看作社会存在物;后一种是市民社会中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人作为私人进行活动,把他人看作工具,把自己也降为工具,并成为异己力量的玩物。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关系,正像天国对尘世的关系一样,也是唯灵论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也处于同样的对立之中,它用以克服后者的方式也同宗教克服尘世局限性的方式相同,即它同样不得不重新承认市民社会,恢复市民社会,服从市民社会的统治。人在其最直接的现实中,在市民社会中,是尘世存在物。在这里,即在人把自己并把别人看作是现实的个人的地方,人是一种不真实的现象。相反,在国家中,即在人被看作是类存在物的地方,人是想像的主权中虚构的成员;在这里,他被剥夺了自己现实的个人生活,却充满了非现实的普遍性。…………可是,国家的唯心主义的完成同时就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的完成。摆脱政治桎梏同时也就是摆脱束缚住市民社会利己精神的枷锁。政治解放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从政治中得到解放,甚至是从一种普遍内容的假象中得到解放。封建社会已经瓦解,只剩下了自己的基础——人,但这是作为它的真正基础的人,即利己的人。因此,这种人,市民社会的成员,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前提。他就是国家通过人权予以承认的人。因此,人没有摆脱宗教,他取得了信仰宗教的自由。他没有摆脱财产。他取得了占有财产的自由。他没有摆脱行业的利己主义,他取得了行业的自由。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167-18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谬误在天国为神祇所作的雄辩[oratioproarisetfocis]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结论:德国惟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以宣布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为立足点的解放。在德国,只有同时从对中世纪的部分胜利解放出来,才能从中世纪得到解放。在德国,不摧毁一切奴役制,任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被摧毁。彻底的德国不从根本上进行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一切内在条件一旦成熟,德国的复活日就会由高卢雄鸡的高鸣来宣布。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199-2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进一步阅读的文献[英]戴维·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夏威仪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第4版,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法]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刘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苏]尼·拉宾:《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南京大学外文系俄罗斯语言文学教研室翻译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思

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如何论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为什么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章

从人本主义出发与从现实社会出发的双重逻辑写作背景一《莱茵报》时期的实践和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使马克思意识到政治国家根源于市民社会,“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为此,1843年10月,马克思移居巴黎之后开始政治经济学研究,并留下了七个笔记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就是由其中的三个手稿构成的。因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延伸和深化,标志着马克思开始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市民社会,从对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入对市民社会本身的批判,从哲学批判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当马克思从法权角度批判市民社会时,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已经展开了批判,并完成了《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同时,赫斯把费尔巴哈的人本异化理论改造成经济异化理论,批判经济生活。这构成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前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大约写于1844年5月底6月初至8月。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将这份手稿的部分内容以《<神圣家族>的准备著作》为题编入《马克思恩格斯文库》。1932年,德国学者朗兹胡特、迈耶尔将这份手稿收入他们编辑的《卡尔·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早期著作集》,题为《国民经济学和哲学》;同年,联共(布)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将这份手稿的全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1版(MEGA1)第1部分第3卷,题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国民经济学批判。附关于黑格尔哲学的一章》。从此,在西方乃至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手稿’热”“马克思热”。篇章结构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由序言和三个笔记本的手稿组成:第一部分就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问题进行了摘录和评注,随后是异化劳动的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批判私有财产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对第二手稿相关内容的补充,主要论述了“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以及“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私有财产和需要”“分工”“货币”等内容。观点提示三第一,资产阶级所论证的财富实际上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异化劳动有四重表现: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即不是劳动产品从属于劳动者,而是劳动者从属于劳动产品,受产品支配;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即劳动产品的异化根源于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是劳动者的自我异化,这就是说,这种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而是属于别人;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即劳动产品、劳动活动同劳动者相异化,实际上表明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因为劳动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人与人的异化,即劳动产品、劳动活动不属于劳动者本人,它们就必然属于他人,因而必然表现为人与人的对立、人与人的异化。异化劳动构成了私有财产的本质。第二,人类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对象性活动,人的本质力量、社会发展是在劳动中展现出来的,物质生产的规律支配宗教、道德、科学、艺术、法律和国家等;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人类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第三,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辩证法。否定之否定是黑格尔建构其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支柱。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这实际上是对人类自我创造活动和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在黑格尔的辩证法中,作为否定之否定的肯定,是包含着发展过程内容的肯定,而否定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因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蕴含着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第四,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私有财产是人的生命异化的物质表现。私有财产运动集中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一旦达到极限,就必然促使私有财产的灭亡。在扬弃私有制、全面占有人的本质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存在与本质、对象化与自我确证、自由与必然、个体与类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真正解决。这是在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基础上,“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所以,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从人本唯物主义出发批判政治经济学的成果,第一次将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来探索,并以此批判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通过对《精神现象学》的批判性考察,真正理解了劳动的意义,意识到黑格尔哲学的政治经济学意蕴、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在这里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嫁接,而是内在的贯通。这一思考理路,直接影响到马克思后来的思想发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本主义的逻辑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从现实社会出发的逻辑也开始呈现。在马克思后来的思想发展中,从现实出发的逻辑摆脱了人本主义逻辑的束缚,这是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中的深层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的第1页(笔记本Ⅲ第XXXIX页)

文本选读四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所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把这些公式当作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国民经济学没有向我们说明劳动和资本分离以及资本和土地分离的原因。例如,当它确定工资和资本利润之间的关系时,它把资本家的利益当作最终原因;就是说,它把应当加以阐明的东西当作前提。同样,竞争到处出现,对此则用外部情况来说明。至于这种似乎偶然的外部情况在多大程度上仅仅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过程的表现,国民经济学根本没有向我们讲明。我们已经看到,交换本身在它看来是偶然的事实。贪欲以及贪欲者之间的战争即竞争,是国民经济学家所推动的仅有的车轮。…………我们且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XXIII]现在让我们来更详细地考察一下对象化,工人的生产,并且考察对象即工人产品在对象化中的异化、丧失。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但是,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因此,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第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的对象,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第二,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且让我们先指出一点: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他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之内的或者作为外化的人的自为的生成。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因此,黑格尔把一般说来构成哲学的本质的那个东西,即知道自身的人的外化或者思考自身的、外化的科学,看成劳动的本质;因此,同以往的哲学相反,他能把哲学的各个环节加以总括,并且把自己的哲学描述成这种哲学。其他哲学家做过的事情——把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看作自我意识的而且是抽象的自我意识的环节——黑格尔则认为是哲学所做的事情。因此,他的科学是绝对的。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266-3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复旦大学哲学系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室编译:《西方学者论<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苏]泰·伊·奥伊则尔曼:《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其解释》,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杨适:《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陈先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思

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如何分析、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如何阐述异化劳动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科学因素与价值因素分别是什么?如何评价西方“马克思学”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新发现”?第三章

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发源地——《神圣家族》一

写作背景《神圣家族》全名为《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第一部著作,写于1844年9月至11月,1845年2月以德文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版。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已经批判了鲍威尔政治解放理论的错误。在移居巴黎不久,马克思读到了《文学总汇报》,鲍威尔等人以此为阵地,宣扬思辨唯心主义。1844年8月,恩格斯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两人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并认为有必要批判鲍威尔的思想,宣传自己的哲学主张。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写作了《神圣家族》。《神圣家族》的原名为《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后来正式出版时,马克思在标题上又加上了“神圣家族”这几个字。“神圣家族”本来是意大利画家曼泰尼亚的一幅画的名字,画面上是圣母玛利亚怀抱耶稣,旁边是玛利亚的丈夫约瑟,还有一些天使和神父。马克思以此讽刺以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派。二

篇章结构《神圣家族》由序言、结语和九章正文构成。其中,序言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第一、二、三章,第四章第一、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的a小节,第七章第二部分的b小节由恩格斯撰写,篇幅较短;马克思完成了该书的主体部分。在第一章至第三章,恩格斯对鲍威尔等人晦涩的文风、肤浅的思想以及轻视工人的创造性提出了批评,并揭示了鲍威尔等人对黑格尔哲学的拙劣模仿;在第四章至第八章,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兄弟及施里加的观点,同时正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三

观点提示第一,揭示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秘密。思辨唯心主义的哲学结构是通过三个环节完成的:首先,从现实的个别事物中抽象出一般观念,把事物观念化;其次,把观念实体化,认为观念是一种存在于人之外的本质性实体;最后,把实体主体化,认为实体是一种能动的绝对主体。这是思辨唯心主义的秘密。第二,建立“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根据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么,就必须使环境合乎人的人性,使社会合乎人性;既然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天性,那么,就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来判断人的天性。因此,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学说的逻辑基础,应当建立一种“为思辨本身的活动所完善化并和人道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第三,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中具有基础地位和决定作用,从历史运动中排除人与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就无法真正认识人类历史;只有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才能真正认识这个历史时期。物质生产是人类历史的真正的发源地。第四,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的活动与利益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不同的,关注现实的人,就必须关注现实的利益关系,“‘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28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们将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推翻私有制。《神圣家族》发现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运动中的决定作用,从“抽象的人”开始转向“现实的人”。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开始扬弃人本唯物主义的异化史观,力图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为哲学变革提供一定的思想基础。恩格斯指出:建立“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个超出费尔巴哈而进一步发展费尔巴哈观点的工作,是由马克思于1845年在《神圣家族》中开始的”。四

文本选读对“巴黎的秘密”所做的批判的叙述的秘密,就是思辨的黑格尔结构的秘密。施里加先生把“文明中的野蛮”和“国家中的无法纪”说成秘密,也就是把它们消溶在“秘密”这个范畴之中,接着就迫使“秘密”开始自己的思辨的生命历程。要指出这种思辨结构的总的特点,只要几句话就够了。施里加先生对“巴黎的秘密”的论述就是对思辨结构的各个细节方面的运用。如果我从现实的苹果、梨、草莓、扁桃中得出“果实”这个一般的观念,如果再进一步想像我从现实的果实中得到的“果实”〔《dieFrucht》〕这个抽象观念就是存在于我身外的一种本质,而且是梨、苹果等等的真正的本质,那末我就宣布(用思辨的话说)“果实”是梨、苹果、扁桃等等的“实体”,所以我说:对梨说来,决定梨成为梨的那些方面是非本质的,对苹果说来,决定苹果成为苹果的那些方面也是非本质的。作为它们的本质的并不是它们那种可以感触得到的实际的定在,而是我从它们中抽象出来又硬给它们塞进去的本质,即我的观念中的本质——“果实”。于是我就宣布:苹果、梨、扁桃等等是“果实”的简单的存在形式,是它的样态。诚然,我的有限的、基于感觉的理智辨别出苹果不同于梨,梨不同于扁桃,但是我的思辨的理性却说这些感性的差别是非本质的、无关重要的。思辨的理性在苹果和梨中看出了共同的东西,在梨和扁桃中看出共同的东西,这就是“果实”。具有不同特点的现实的果实从此就只是虚幻的果实,而它们的真正的本质则是“果实”这个“实体”。用这种方法是得不到内容特别丰富的规定的。如果有一位矿物学家,他的全部学问仅限于说一切矿物实际上都是“矿物”,那末,这位矿物学家不过是他自己想像中的矿物学家而已。这位思辨的矿物学家看到任何一种矿物都说,这是“矿物”,而他的学问就是天下有多少种矿物就说多少遍“矿物”这个词。批判合情合理地把研究“自然”和“工业”这种令人不快的强加于人的要求同下面这种妙不可言的修辞学上的感叹对立起来:“难道(!)您以为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已经完结了吗?难道(!)您能说出一个已经被真正认识了的历史时期吗?”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只要它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它就能达到即使是才开始的对历史现实的认识吗?难道批判的批判以为,它不去认识(比如说)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它就能真正地认识这个历史时期吗?诚然,唯灵论的、神学的批判的批判仅仅知道(至少它在自己的想像中知道)历史上的政治、文学和神学方面的重大事件。正像批判的批判把思维和感觉、灵魂和肉体、自身和世界分开一样,它也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认为历史的发源地不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是在天上的云雾中。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2卷,71-1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进一步阅读的文献[波]兹维·罗森:《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鲍威尔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王瑾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苏]B.A.马利宁等:《黑格尔左派批判分析》,曾盛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法]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2卷,樊集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思考题《神圣家族》是如何分析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及其与共产主义学说之间的关系的?为什么说马克思建立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是从《神圣家族》开始的?第四章

新唯物主义的初始建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写作背景在完成《神圣家族》的写作后,马克思意识到需要从现实的人及其生存条件出发来考察历史。1845年3月,马克思写下了《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强调要从矛盾的社会物质活动中来研究、批判私有制。问题在于,一旦从物质活动出发来研究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和现实的社会及其运动规律,那么,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就不能满足马克思的理论要求。因此,马克思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哲学,重新审视自己的理论基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写成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的“1844—1847年笔记”中的一段笔记,在此段笔记的上端写着“1.关于费尔巴哈”。1888年,恩格斯对这段笔记进行修改后,把它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公开发表,题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恩格斯又称这段笔记是“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标题就是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根据《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加上的。二篇章结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由十一条笔记构成:第一、二、三、八条主要探讨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四、五、六、七、九条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确立探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新思路;第十、十一条强调新唯物主义的价值指向。俄罗斯国家社会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手稿三观点提示第一,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共同缺陷,就是都不理解作为感性活动的实践。因此,旧唯物主义只是以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而唯心主义则抽象地发展了主体的能动方面。新唯物主义从实践出发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何以成为这样的存在。第二,人的思维本质上是实践的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本质上是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离开实践去谈论思维的真理性,是纯粹的经院哲学。第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把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必须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考察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并不是给人的本质下一个定义,而是确立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域。第四,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对社会的理解不能从先验的人的本质出发,相反,人的本质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社会关系生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人们在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同时,也就在生产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五,人与环境关系的本质是实践。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第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当前的“哲学家们”的理论旨趣是解释世界,即使有的哲学家力图批判世界,但由于他们不理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意义,不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没能找到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因而导致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变成了对现实世界的另一种解释。“新唯物主义”的目标则是改变世界,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4卷,21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通过批判考察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共同缺陷,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为“新唯物主义”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正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等著作中,马克思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手稿四文本选读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ä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三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五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六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七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八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诱入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九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市民社会”中的单个人的直观。十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十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503-50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进一步阅读的文献[德]费尔巴哈:《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载《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博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法]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3卷,管士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第3版,吕增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思考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如何说明实践的作用和地位的?为什么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物质生产基础地位的确立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五章写作背景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秋到1846年5月合写的著作,全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1847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第四章,即“卡尔·格律恩”那一章在德国《威斯特伐里亚汽船》杂志上发表;1924年,《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即“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在苏联首次发表;1932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全文第一次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第1版第1部分第5卷,1955年收入俄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清算从前的哲学信仰的需要。从哲学上来说,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仍有较大的影响,但其理论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无法真正实现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同时,当时一些社会主义者从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出发,以人与人的情爱关系为基础阐述社会主义,形成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感到需要进一步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并“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划清同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界限,具体阐明新唯物主义基本思想,从而为社会主义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此时的马克思已经能够从经济学批判的视角来透视哲学问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已经确立了批判费尔巴哈的哲学基础。换言之,马克思此时已经具有从哲学-经济学出发来面对社会主义问题,以及从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批判旧哲学的能力。《维干德季刊》的出版,为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提供了契机。1845年2月《维干德季刊》出版,在当年3月刊上,发表了鲍威尔、施蒂纳批判费尔巴哈哲学的文章。马克思、恩格斯既不同意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思想,也不同意施蒂纳等人从利己主义视角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决定对费尔巴哈、青年黑格尔派,尤其是对施蒂纳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展开批判。这一批判的成果和标志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篇章结构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由两卷构成。第一卷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及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其中,第一部分“费尔巴哈”由四部手稿构成:手稿Ⅰ主要论述分工与所有制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相互关系,强调现实的个人是观念、思想的主体与生产者;手稿Ⅱ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强调人的物质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明确提出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要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手稿Ⅲ主要论述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手稿Ⅳ主要论述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第二卷批判当时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观点提示三第一,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当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本身的状况同他们的生产状况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更重要的是,物质生活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是一致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第二,实践是现存世界的根据和基础。现存世界,即人类世界是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而人化自然、人类社会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实践因此成为现存世界的根据和基础,是“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得以形成与存在的基础。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第三,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物质交往交织在一起的,是人们物质活动的“直接产物”,而后成为人们物质活动的“必然升华物”。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就是统治阶级的意识,其实质就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观念。第四,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间的矛盾。物质生产活动蕴含着双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在这双重关系中,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交往形式代替,这种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并为更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交往形式的变革。生产力与交往形式间的冲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阶级之间的思想斗争、政治斗争以至整个社会的冲突,从而引发社会革命。因此,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第五,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大工业的发展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世界历史的形成,使单个人的活动受到世界市场的支配,同时,又使单个人摆脱种种地域局限,从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形成了普遍交往。这样,地域性的个人就转变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第六,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以人们的普遍交往为基础,消除私有制、消除旧式分工、消除异化,“推翻国家”,使生产资料和社会力量“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确立“有个性的个人”。《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了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地位,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作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形成。马克思与恩格斯文本选读四德国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这个批判虽然没有研究过自己的一般哲学前提,但是它谈到的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地上产生的。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所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着神秘主义。对黑格尔的这种依赖关系正好说明了为什么在这些新出现的批判家中甚至没有一个人试图对黑格尔体系进行全面的批判,尽管他们每一个人都断言自己已经超越黑格尔哲学。他们和黑格尔的论战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论战,只局限于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抓住黑格尔体系的某一方面,用它来反对整个体系,也反对别人所抓住的那些方面。起初他们还是抓住纯粹的、未加伪造的黑格尔的范畴,如“实体”和“自我意识”,但是后来却用一些比较世俗的名称如“类”、“唯一者”、“人”等等,使这些范畴世俗化。……老年黑格尔派认为,只要把一切都归入黑格尔的逻辑范畴,他们就理解了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则硬说一切都包含宗教观念或者宣布一切都是神学上的东西,由此来批判一切。青年黑格尔派同意老年黑格尔派的这样一个信念,即认为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不过一派认为这种统治是篡夺而加以反对,另一派则认为这种统治是合法的而加以赞扬。既然青年黑格尔派认为,观念、思想、概念,总之,被他们变为某种独立东西的意识的一切产物,是人们的真正枷锁,就像老年黑格尔派把它们看做是人类社会的真正镣铐一样,那么不言而喻,青年黑格尔派只要同意识的这些幻想进行斗争就行了。既然根据青年黑格尔派的设想,人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一切举止行为、他们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那么青年黑格尔派完全合乎逻辑地向人们提出一种道德要求,要用人的、批判的或利己的意识来代替他们现在的意识,从而消除束缚他们的限制。这种改变意识的要求,就是要求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借助于另外的解释来承认它。青年黑格尔派的意识形态家们尽管满口讲的都是所谓“震撼世界的”词句,却是最大的保守派。如果说,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人宣称只为反对“词句”而斗争,那就确切地表达了他们的活动。不过他们忘记了: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这个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对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世界。这种哲学批判所能达到的唯一结果,是从宗教史上对基督教作一些说明,而且还是片面的说明。至于他们的全部其他论断,只不过是进一步修饰他们的要求:想用这样一些微不足道的说明作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发现。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514-5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进一步阅读的文献[苏]R.A.巴加图利亚:《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陆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日]岩佐茂等编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世界》,梁海峰、王广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张一兵:《回到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杨耕:《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思考题《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阐述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阐述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致安年科夫的信》《哲学的贫穷》第六章

唯物主义历史观核心观点的科学概述一

写作背景1846年,蒲鲁东出版了《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简称《贫困的哲学》),借助黑格尔的辩证法说明经济范畴体系,认为建立以个人所有为基础的互助制社会和由劳动人民入股的“人民银行”,是无产阶级不受剥削的唯一途径。蒲鲁东的这些思想在法国工人运动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这是马克思批判蒲鲁东的重要原因。同年11月,俄国文学家帕·瓦·安年科夫致信马克思,询问对《贫困的哲学》的看法。马克思于同年12月28日写了回信,对蒲鲁东的哲学-经济学思想进行了简要的批判,《致安年科夫的信》实际上成为《哲学的贫困》一书的纲要。1847年1—4月,马克思写下了《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简称《哲学的贫困》),并于同年7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法国巴黎出版。二

篇章结构《致安年科夫的信》没有分章节,主要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方法论视角批判蒲鲁东。《哲学的贫困》由两章构成:“第一章科学的发现”,主要批判《贫困的哲学》中的经济学思想;“第二章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主要批判《贫困的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在完成了主要章节之后,马克思写了一个简短的序言置于篇首。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作品三

观点提示第一,确切规定了生产关系的内涵,认为生产关系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在内的有机整体,并对生产关系与所有制的关系做出了科学规定:“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社会关系描述一番”。第二,确切规定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认为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着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第三,确切规定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认为生产力的状况决定阶级状况,阶级斗争是文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最终必然导致“全面的革命”。第四,确切规定了人与历史的关系,明确提出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并认为只有把人同时当作历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才能发现真实的历史,才能达到历史研究的“真正的出发点”。第五,确切规定了“历史性”思想,认为人们借以进行生产、交换与分配的经济形式及其观念表现都是历史性的,不存在支配社会历史的永恒规律,“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6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就在于,它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概述”;更重要的是,《哲学的贫困》于1847年公开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问世。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共产主义宣言》中问世”。四

文本选读◆致安年科夫的信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这就是蒲鲁东先生永远不会了解的东西,因为,当他从诉诸国家转而诉诸市民社会,即从诉诸社会的正式表现转而诉诸正式社会的时候,他竟认为他是在完成一桩伟业。这里不必再补充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蒲鲁东先生混淆了思想和事物。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恰恰相反。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我在这里使用“commerce”一词是就它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就像在德文中使用“Verkehr”一词那样。例如:各种特权、行会和公会的制度、中世纪的全部规则,曾是唯一适应于既得的生产力和产生这些制度的先前存在的社会状况的社会关系。在行会制度及各种规则的保护下积累了资本,发展了海上贸易,建立了殖民地,而人们如果想把这些果实赖以成熟起来的那些形式保存下去,他们就会失去这一切果实。于是就爆发了两次霹雳般的震动,即1640年和1688年的革命。一切旧的经济形式、一切和这些形式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曾经是旧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政治国家,当时在英国都被破坏了。可见,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换个方式说:蒲鲁东先生不是直接肯定资产阶级生活对他说来是永恒的真理。他间接地说出了这一点,因为他神化了以观念形式表现资产阶级关系的范畴。既然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被他想象为范畴形式、观念形式,他就把这些产物视为自行产生的、具有自己的生命的、永恒的东西。可见,他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视野。由于他谈到资产阶级的观念时,认为它们是永恒真理,所以他就寻找这些观念的综合,寻求它们的平衡,而没有看到,现在它们达到平衡的方式是唯一可能的方式。其实,他所做的是一切好心的资产者所做的事情。他们都说,竞争、垄断等等在原则上,即如果把它们看做抽象的观念,是生活的唯一的基础,但是它们在实践中还得大加改善。他们全都希望有竞争而没有竞争的悲惨后果。他们全都希望有一种不可能的事情,即希望有资产阶级的生活条件而没有这些条件的必然后果。他们全都不了解,资产阶级生产形式是一种历史的和暂时的形式,也正像封建形式的情况一样。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41-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哲学的贫困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例如,历史的运动创造了社会关系,工业的运动给我们提供了工业产品,等等。正如我们通过抽象把一切事物变成逻辑范畴一样,我们只要抽去各种各样的运动的一切特征,就可得到抽象形态的运动,纯粹形式上的运动,运动的纯粹逻辑公式。如果我们把逻辑范畴看做一切事物的实体,那么我们也就可以设想把运动的逻辑公式看做是一种绝对方法,它不仅说明每一个事物,而且本身就包含每个事物的运动。…………既然把任何一种事物都归结为逻辑范畴,任何一个运动、任何一种生产行为都归结为方法,那么由此自然得出一个结论,产品和生产、事物和运动的任何总和都可以归结为应用的形而上学。黑格尔为宗教、法等做过的事情,蒲鲁东先生也想在政治经济学上如法炮制。第三个说明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蒲鲁东先生把种种经济关系看做同等数量的社会阶段,这些阶段互相产生,像反题来自正题一样一个来自一个,并在自己的逻辑顺序中实现着无人身的人类理性。这个方法的唯一短处就是:蒲鲁东先生在考察其中任何一个阶段时,都不能不靠所有其他社会关系来说明,可是当时这些社会关系尚未被他用辩证运动产生出来。当蒲鲁东先生后来借助纯粹理性使其他阶段产生出来时,却又把它们当成初生的婴儿,忘记它们和第一个阶段是同样年老了。因此,他要构成被他看做一切经济发展基础的价值,就非有分工、竞争等等不可。然而当时这些关系在系列中、在蒲鲁东先生的理性中以及逻辑顺序中根本还不存在。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意识形态体系的大厦,谁就是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第四个说明现在我们看一看蒲鲁东先生在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应用到政治经济学上去的时候,把它变成了什么样子。蒲鲁东先生认为,任何经济范畴都有好坏两个方面。他看范畴就像小资产者看历史伟人一样:拿破仑是一个大人物;他行了许多善,但是也作了许多恶。蒲鲁东先生认为,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益处和害处加在一起就构成每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矛盾。应当解决的问题是: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奴隶制是同任何经济范畴一样的经济范畴。因此,它也有两个方面。我们抛开奴隶制的坏的方面不谈,且来看看它的好的方面。自然,这里谈的只是直接奴隶制,即苏里南、巴西和北美南部各州的黑人奴隶制。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600-6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进一步阅读的文献[法]蒲鲁东:《贫困的哲学》,全两卷,余叔通、王雪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杨耕:《论<哲学的贫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表述》,载杨耕:《思考的痕迹:重读马克思的记忆与思考》,上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思考题

如何理解《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地位?——《共产党宣言》第七章

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一写作背景《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委托马克思、恩格斯撰写的政治纲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是“正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是德国流亡者和手工业工人在法国巴黎建立的国际性组织,其指导思想是空想社会主义,实践原则是“密谋”。1847年1月,正义者同盟领导人再次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加入正义者同盟,并帮助正义者同盟进行根本改组,马克思、恩格斯接受了邀请。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英国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马克思、恩格斯指导下,大会对正义者同盟进行了根本改组,将“正义者同盟”更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新口号取代了“人人皆兄弟”这个旧口号。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1848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这一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首次以单行本形式在英国伦敦出版。1843年3-7月,《共产党宣言》又在德国流亡者的民主派机关报《德意志伦敦报》上连载;同年,以德文在英国伦敦出版。1872年,《共产党宣言》再次以德文出版,马克思、恩格斯为此写了序言。1882年,《共产党宣言》以俄文在瑞士日内瓦出版,马克思、恩格斯也为此写下了序言。马克思逝世后,《共产党宣言》又出版了德文版、英文版、波兰文版、意大利文版,恩格斯为这些版本分别写了序言。二篇章结构除七篇序言外,《共产党宣言》的正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资产者与无产者”,论证了除原始社会外,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阐述了资产阶级的灭亡与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及其实质,提出了共产党人的目标是消灭私有制,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的特征;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批判了三种错误的社会主义学说;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强调在革命运动中的共产党人既要与其他党派联合,又要同各种错误思潮做斗争。三观点提示第一,除原始社会外,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与奴隶、贵族与平民、领主与农奴、行会师傅与帮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一句话,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始终处于根本对立的位置,不断进行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每一次斗争的结局,不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就是处于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二,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是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本身就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一系列变革的产物,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又使社会形态发生了一次彻底而全面的变革,它不仅使生产力得到增长,而且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生产的不断变革,社会关系的不断变革,这是资本主义时代不同于过去各个时代的地方。正是资本主义的世界扩张,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第三,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性的作用,然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又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资本愈发展,无产阶级也就愈发展,无产阶级的力量就日益增加。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无法解决的矛盾,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社会主义革命。因此,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第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要废除资本主义所有制,消灭私有制。代替资本主义旧社会的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主义历史观出发阐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文献,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的共同纲领”,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纲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这是2018年2月7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拍摄的白天鹅咖啡馆内景,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四文本选读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织之间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起来,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因此,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用以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了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31-5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进一步阅读的文献[意]安·拉布里奥拉:《纪念<共产党宣言>》,载《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潾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德]洛尔夫·德鲁贝克、雷纳特·麦科尔:《马克思恩格斯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籍维立等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美]麦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南]普雷德拉格·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第1卷,胡文建等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5。思考题《共产党宣言》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如何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共产党宣言》是如何阐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第八章

从生产逻辑到资本逻辑的理论提升——《1857-1858年经济手稿》一

写作背景1856年,英国出现了以金融货币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的征兆,马克思当时相信,一场更大的金融危机最迟会在1857年年底爆发。从理论上搞清楚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是马克思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直接动因。同时,写作《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也是马克思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学研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要求。自1844年开始研究经济学,马克思就一直没有间断经济学研究,1844年完成了7本“巴黎笔记”;1845年完成了7本“布鲁塞尔笔记”,9本“曼彻斯特笔记”;1850—1853年,又完成了24本“伦敦笔记”。在此期间,马克思还写作了一些经济学的论著。面对日益逼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力图通过总结自己的理论成果,完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并进一步深化、完善历史唯物主义。《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就是这样一个研究理论、总结思想的笔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写于1857年10月到1858年夏,主要由7本笔记构成。1939年,联共(布)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首次以德文全文发表了这一手稿,标题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1857—1858年》;1968—1969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第46卷收入这一手稿,并将之定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1976—1981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2版(MEGA2)第2部分第1卷收入这一手稿时,将这一手稿定名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46卷将这一手稿定名为《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国内学者一般将这一手稿称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1857年8月,马克思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写了一篇“导言”,主要阐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关系和政治经济学方法,这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于1902—1903年首次发表于德国社会民主党理论刊物《新时代》第1卷第23-25期。1859年,马克思完成并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并为这部著作写了一篇“序言”,简要描述了他本人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经历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构架,这就是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列宁指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推广运用于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如下的完整的表述”。二

篇章结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主要由七本笔记构成,内容是“价值”章、“货币”章和“资本”章,批判了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错误观点,初步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为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还编入了马克思的另外几本笔记:(1)写于1857年7月的《巴师夏和凯里》;(2)写于1857年8月底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3)写于1856年6月的《七个笔记本的索引》;(4)写于1858年8月到10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第二章初稿片断和第三章开头部分》;(5)写于1859年春或1861年夏的《资本章计划草稿》;(6)写于1860年1月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