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培育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培育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培育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培育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培育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大学试题(林学)-森林培育学笔试考试历年高频考点试题摘选含答案第1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以伐区排列方式不同,渐伐分为()。A、均匀渐伐、带状渐伐、群状渐伐B、预备伐、下种伐、受光伐、后伐C、皆伐、择伐、透光伐D、下层疏伐、上层疏伐、综合疏伐2.马尾松对土壤的适应性是()A、较耐干旱瘠薄B、喜湿C、喜肥D、喜中性土3.如何确定适地适树方案?4.培育过程中不断调节混交林中种间关系的主要方法。5.用材林树种选择要求有“四性”,为()、()、()和()。6.造林施工设计搜集社会经济情况资料包括()。A、气象B、土地利用情况C、水文D、交通运输7.良种选育包括()、()、()三大内容。8.两个配合和谐的树种混交时,其种间各生长阶段变化少,没有矛盾。9.用水曲柳造林时,造林密度为()株/hm2,栽植时保证苗木根系舒展,并使其与土壤之间不留空隙,防止漏风而影响造林成活率。A、2220~4440B、3330~4440C、4440~5550D、4440~666010.提高和维持森林生产力的途径?11.简述裸根苗的造林技术?12.播种的方法有()、()、()。13.简述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14.经过适当干燥的种子贮藏在干燥和()环境里称为种子干藏。A、低温B、高温C、恒温D、变温15.简述密度对干材质量的影响。16.牡丹的()茎、叶等各个部分可开发为高级食用油、化妆品、饮食品和医药保健品。A、根B、籽C、花D、果荚17.简述核桃在我国分布范围?18.在一定的地区内进一步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主要依据是()。A、地形条件B、土壤条件C、经营条件D、社会条件19.林业两大体系指()、()。20.薪炭林不能算一个单独的林种。21.辽宁本溪张老汉2014年在自家的红松林地中进行了1000株红松果材兼用林的改造,改造过后张老汉就等着松果丰收,但是到了第8年,本应到了挂果的年头,可是张老汉的红松果材兼用林却枝繁果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该怎么办?22.基层单位造林前一年,应先进行()A、造林规划B、造林调查设计C、造林施工作业设计D、林业区划23.有些树种对有害气体十分敏感,当人们尚无感觉时,它们已经表现出有害症状,此类植物通常称为()。24.薪炭林与煤炭石油相比,是一种污染少、无限量、能再生的能源。25.简述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意义。26.我国林业经历了哪些战略性的转变?27.造林地的环境条件分为()二个方面。A、气候状况B、环境状况C、土壤状况D、立地条件28.造林地的清理方法有()、()、()、()。29.次生林树种组成复杂,各树种生产力大小不均一,其经营类型应选择()A、抚育间伐B、林分改造C、封育D、抚育采伐结合改造30.幼林抚育管理是在()对林地及林木进行的各项管理措施。31.人工林分布均匀,林木个体生长均匀,林木之间分化不很明显,有利于发挥林地生产潜力。32.简述油茶的经济价值及分布?33.一般在纯林中,抚育采伐对林分平均高的影响不显著,对直径生长的影响极为明显34.简述植苗造林的技术要点。35.选择具有适应性强、树冠浓密、落叶丰富易分解,根系发达,根蘖性强等特点的树种是()的树种选择要求。A、农田防护林B、水土保持林C、防风固沙林D、特种用途林36.检验种子发芽能力的因子包括()A、种子优良度B、发芽势C、平均发芽时间D、千粒重37.营造的速生丰产用材林,马尾松I级苗苗高在()厘米以上。A、25B、35C、45D、5538.穴植法栽植技术要点有()。A、穴大根舒B、深浅适宜C、根土密接D、反山39.发生暴发性和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时,()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临时指挥机构,负责制定紧急除治措施,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40.林木种子的结实存在大小年现象,喜马拉雅落叶松一般是()。A、1—2年B、2—3年C、3—5年D、5—6年41.水土保持林属于特种用途林。42.下面属于林木抚育的是()。A、林地排水B、人工林灌溉C、林地施肥D、人工修枝43.与传统方式育苗相比,穴盘育苗具有哪些优点?44.简述银杏的经济价值及分布?45.简答造林整地的作用。46.简答全面清理的主要方法。47.简述造林调查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48.采伐木的选择是应注意哪几个方面?49.简述影响插条扦插因素。50.木麻黄是我国()沿海防风固沙和农田防护林的主要树种。A、南方B、北方C、东部地区D、西部地区51.播种造林在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浸种、()、拌种等。52.苗木的高生长有何特点?53.各林种在造林初期,以树体生长为主,主要应施()肥。A、氮B、磷C、钾D、钙54.长方形配置的种植点配置方法是()。A、行距小于株距B、行距和株距相等C、行距大于株距D、隔行种植55.穗子的生活力是指()。A、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总数的百分率B、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C、日平均发芽数最高一天,发芽种子数占供总数的百分率D、平均发芽时间56.确定混交比例主要根据()、()、()等因素而定。57.从整个造林过程来看,一般应做到提早整地,也就是说整地时间越早越好。58.扦插育苗能否成活,主要是穗条的年龄、长度和粗度。59.根据造林目的和人工林发挥效益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简称()。A、森林B、人工林C、林种D、造林地种类60.容器苗造林成活率高,优点明显,而播种育苗的裸根苗造林成活率没有保证,应当禁止。61.无性系种子园一般以()方式建成。A、扦插B、嫁接C、种子育苗D、分蘖62.采用容器育苗,有哪些优点和缺点?适宜应用于哪些地区?63.简述容器育苗营养基质的要求。64.改变立地环境,满足树木生长的需求称为()。A、选树适地B、选地适树C、改地适树D、改树适地65.采伐的一般方式有()、()、()等。66.桉树间伐强度为株数的()%。A、15—25B、25—30C、30—40D、40—4567.低效人工林的形成原因是什么?68.调查气象、水文、地形、土壤等是造林施工设计工作的()阶段。A、准备工作B、外业工作C、内业工作D、设计工作69.山地块状整地方法包括()A、高台整地B、鱼鳞坑整地C、水平沟整地D、穴状整地70.林业生产基层的同志习惯把第一次抚育采伐称为卫生伐71.通常对次生林有些什么经营管理措施?72.增加苗圃土壤通气状况的措施有()。A、灌溉B、排水C、改善土壤结构D、深耕细耙73.简述裸根苗的缺点。74.我国林业经历了哪些战略性的转变?75.下面属于林地抚育的是()。A、低价值林分改造B、抚育采伐C、林地施肥D、人工修枝第2卷一.参考题库(共75题)1.春季起苗应在()时期进行。A、树液流动后B、树液流动前C、芽苞萌动D、土壤化冻后2.落叶松、杨树都是()。A、喜光树种B、中性树种C、耐旱树种D、耐荫树种3.简述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在生产上的应用?4.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混交是指()。A、混交方法B、混交类型C、混交比例D、混交图式5.薪炭林树种选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6.林木开始结实年龄的影响因素?7.简述树种选择的意义。8.立地的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空间位置和()。9.桉树短周期人工林的主伐方式,宜采用()A、皆伐B、择伐C、渐伐D、卫生伐10.在西藏大部分地区,整地宜在()进行。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林地抚育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幼林抚育管理,是指造林之后,()之前对幼株抚育和管理的统称。13.整地深度是所有整地技术规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14.按立地条件分类,我国次生林主要类型包括()A、硬阔叶混交林B、灌木林C、干燥马尾松林D、潮湿肥沃的山杨林15.整地深度是造林整地规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16.简述种植点配置方式。17.根据当年的造林任务,在造林前进行施工设计是()。A、造林区划B、造林规划C、造林调查设计D、造林施工设计18.在组培育苗中,要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再分化出芽或产生胚珠状体后再形成再生植株的外植体是()。A、侧芽B、鳞芽C、原球茎D、茎叶19.沿海防护林属于特种用途林。20.苗圃建设要考虑的条件有哪些?21.天然林保护是保护天然林林分不被破坏,维持其林分的结构和生产力,并使其资源得到发展。22.简述林木种子品质的检验指标。23.新造幼林至郁闭前处在幼树阶段,幼林抚育的主要措施是土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24.森林采伐类型和主伐方式有哪些?25.整地包括哪些环节?26.简述抚育采伐开始期的确定27.营造高生产力的森林应普遍采用播种造林。28.嫁接成活的关键技术有哪些?29.皆伐迹地的环境条件有了哪些变化?30.立地指数是指在某一立地上特定基准年龄时林分优势木的平均()值。A、高度B、地径C、胸径D、冠幅31.移植苗培育方法主要包括()A、芽苗移植B、幼苗移植C、大树移植D、成苗移植32.苗木移植一般在()时进行。33.营造护火林带应选用()A、桉树B、杉木C、木荷D、松树34.嫩枝扦插在夏季进行,气温高,所以需要进行精细的水分管理和遮荫、通风,()和()光照。35.提高森林生产力的三大控制途径。36.我国林分改造的主要对象有哪些?37.针叶树裸根苗造林,苗木最主要的保护和处理措施是()A、修剪枝叶B、截干造林C、苗根沾泥浆保湿D、接种菌根菌38.技术设计是造林施工设计工作的()阶段。A、准备工作B、外业工作C、内业工作D、设计工作39.矮林的树高一般都比较矮40.造林采用样地法检查成活率,成片造林面积为30公顷,样地面积应占造林面积()。A、4%B、3%C、2%D、1%41.抚育间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2.我国森林的现实生产力水平较高。43.相对生长速率(RGR)44.种子成熟过程及各自特点是什么?45.把造林的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工程,运用系统技术协调的观点来考虑是()。A、速生丰产林B、经济林C、名特优林D、工程造林46.适地适树是造林树种选择的唯一途径。47.种子播种品质中最重要的指标是()。A、净度B、千粒重C、含水量D、发芽能力48.种子贮藏适宜条件的组合应是()。A、温度0-5℃,湿度25-65%B、温度-5-0℃,湿度0-10%C、温度-10-5℃,湿度10-25%D、温度5-10℃,湿度0-10%49.简述人工造林过程中造林树种选择的意义和原则?50.简述确定抚育采伐强度的方法?51.同一株树上,种子的成熟期也有先后,一般最早成熟的地方是()。A、上部向阳面B、下部向阳面C、上部背阴面D、下部背阴面52.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在生产实践中,如何正确掌握这些途径?53.幼林管理主要有()等。A、除蘖B、截干C、摘芽D、修枝54.母树林是提供造林用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方面具有重大价值。55.组成立地的因子有()、()、()、地形和水文因子。56.福建次生林的特点是无性繁殖起源多,衰退早,病虫害严重。57.引种的最佳时期是()A、幼年期B、青年期C、壮年期D、衰老期58.“三分造林,()”,这充分说明幼林抚育保护的重要。59.简述森林培育学的内容60.春季是最好的造林季节,早春尤为佳,为什么?61.福建沿海地区经营台湾相思薪炭林,其作业方式是()A、矮林作业B、中林作业C、乔林作业D、头木作业62.按树配置方式划分,人工混交林类型主要包括()A、行状混交B、针叶树种与针叶树种混交C、块状混交D、阔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63.林木所需的营养元素。64.龙牙楤木俗称刺嫩芽,是北方人们餐桌上喜爱的绿色野菜,它具有()的特点。A、耐肥性差B、抗病性强C、喜肥沃D、抗病性差65.林木管理调节种间关系的措施主要有()、()、()。66.简述林地施肥的特点?67.林木种子品质检验的主要步骤是什么?68.营养繁殖育苗主要有插条、嫁接、()、压条、埋条、埋根等方法。69.说明抚育采伐的目的和任务。70.在造林地上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自然因子综合,称为造林地的()。A、主导因子B、立地条件C、环境因子D、生活因子71.大、中、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规律?72.播种苗速生期的特点是()。A、出现冬芽,植株体内水分逐渐减少B、生长量占全年1/2或2/3以上C、根系生长快,高生长很缓慢D、苗木逐渐木质化73.为了尽快得到某些树种的合理造林密度,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适宜采用()。A、数理统计法B、经验法C、试验法D、调查现有林法74.长效氮肥与速效氮肥的特点比较75.适地适树的基本途径有()。A、选地适树B、选树适地C、改地适树D、改树适地第1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A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 了解造林地特性;了解造林树种特性;分析地树关系,确定适生树种;确定适地适树方案。4.参考答案: 混交林中种间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培育过程中要不断的调节。 1、造林前:确定合理混交方法、混交比例。 2、造林时:控制造林时间、造林方法、苗木年龄和株行距等。 3、林分生长过程中:采用平茬、修枝、抚育间伐、环剥、去顶、施肥、灌溉等经营措施进行调整。5.参考答案:优质性;速生性;丰产性;稳定性6.参考答案:B,D7.参考答案:选;育;引8.参考答案:错误9.参考答案:D10.参考答案: (1)遗传改良途径 (2)结构调控途径 (3)立地的选择与调控途径11.参考答案: 是“三埋两踩一提苗”12.参考答案:条播;点播;撒播13.参考答案: (1)种子本身的性状是影响种子生命力的内在因素,其中种皮结构、内含物构成和种子含水量以及种子成熟度等最为关键 (2)贮藏的环境条件,种子的生命活动是在一定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下进行的,这些外部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种子寿命。14.参考答案:A15.参考答案: 密度对干材质量的影响:(1)对干形的影响:适当密度,树干通直、饱满、巴结少,材质好。过密树干纤细,不符和用材要求。 (2)对材质的影响:稀植幼年材比例增加,降低材质,如杉木。但落叶松影响不大。16.参考答案:A,B,C,D17.参考答案:我国核桃原产新疆天山北坡,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辽宁省南部、河北;南至福建北部和西部、江西、湖南;东自山东、江苏、浙江;西到青海、甘肃、新疆;西南到四川、贵州、云南。从垂直分布看,华北地区在海拔1000m以下,湖北西部在海拔2000m以下,贵州省在海拔1300~1800m之间,四川省在海拔1300~2600m之间,云南省在海拔1600~2500m之间。18.参考答案:A,B19.参考答案: 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20.参考答案:错误21.参考答案:红松具有顶端结实特性,嫁接后有95%以上的果实都生长在顶端主枝上。因此,嫁接后必须适时对嫁接苗木进行合理修剪,才有利于树木生长和结实。由于张老汉缺乏嫁接后的管理经验,只进行了嫁接,忽略了修剪,致使接穗和砧木一起生长,嫁接苗不具备顶端结实优势,形成了双干树,多干树,矮化树的劣质林分。 红松嫁接后应对树体修剪,并且需要5~7a的树势管理,在每年的2~3月对树体进行一次全面修剪整形,剪去影响接穗生长的砧木侧枝顶端,控制其生长,以保证接穗生长始终处于主枝地位。当接穗生长几年后,形成多层营养枝时,再剪去砧木侧枝,至此树体修剪完成。 当嫁接母树树高达到10m以上时(保证8m干材),结合无果年,从树冠第三层开始截去主梢,保留第四层轮生枝3~5个生长健壮的侧枝作为未来的多头主要枝,采取这种截干技术,可以提高种子产量的50%,获得很高的经济收益。22.参考答案:C23.参考答案:指示植物24.参考答案:正确25.参考答案: (1)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保护天然林资源就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保护天然林资源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2)保护天然林资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方面。 (3)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对全人类的贡献。26.参考答案: 1、林业任务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转变; 2、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 3、由采伐天然林向采伐人工林转变; 4、由无偿使用森林的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 5、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27.参考答案:B,D28.参考答案: 割除清理、烧除清理、堆积清理、化学清理29.参考答案:D30.参考答案:幼林郁闭之前31.参考答案:正确32.参考答案:油茶是我国南方主要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茶油质量好,是优质的食用油。经加工后,可作工业和医药原料,还有许多副产品可以综合利用。果壳可制碱、活性炭、栲胶和糠醛等。茶饼可肥田,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还有杀地下虫的作用。油茶树常绿,叶厚革质,树皮光滑,不易着火,是防火林带的好树种。33.参考答案:正确34.参考答案: ⑴选择正确的清理整地方法,做到适时整地,严格整地质量标准,提高整地质量。 ⑵选调本地或优良产区优良品种的Ⅰ、Ⅱ级壮苗,据不同造林目的选择合适的苗龄。 ⑶做好栽植前的苗木修剪、苗根沾泥浆等保护处理工作,确保苗木水分平衡。 ⑷据不同树种、带土苗和裸根苗选择正确的栽植方法。⑸栽植上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确保穴大根舒、深浅适度、根土密接、方向正确。⑹据不同地区、不同树种做到适时栽植。35.参考答案:B36.参考答案:B,C37.参考答案:A38.参考答案:A,B,C39.参考答案:当地人民政府40.参考答案:C41.参考答案:错误42.参考答案:D43.参考答案:(1)播种后出苗快,幼苗整齐,质量好,成苗率高,节约种子,生产成本低; (2)穴盘苗根系发达、完整,移植过程不伤根系,脱盘即植,定植后成活率几乎达100%,缓苗快,抗逆性强; (3)对于木本植物有明显的断主根、促生侧根的效果。 (4)穴盘苗重量轻,基质保水能力强,根坨不易散,适于长途运输,便于商品化供应。 (5)机械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44.参考答案:银杏是我国特有的多用途经济树种,集食品、饮料、药材、木材、化妆品等环境绿化、美化特性于一身,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银杏木材纹理细密,光洁柔润、易于加工、纤维富有弹性、干缩性小、着钉力强、耐腐蚀、不翘不裂、不变形、经处耐用,素为工艺雕刻、翻砂模型及贵重家俱、豪华室内装修之良材。银杏也是优良的绿化美化和观赏树种,不仅树形高大优美,具有美化和点缀都市的优越性,而且还具有抗逆性和适应性。分布:银杏在我国的自然分布范围很广。北自辽宁省沈阳,南至广东省广州,东南至台湾省南投;西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45.参考答案: 1、改善立地条件,改善小气候条件,改善土壤物理条件,改善土壤养分,减少杂草竞争和病虫危害。 2、保持水土,整地改变了坡面的形态,形成大量的蓄水洼地,增加土壤渗透性;但整地破坏地表植被,措施不当水土流失会加剧。 3、提高造林质量,因小环境的改善,增加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46.参考答案: 1、火烧清理:主要在我国的南方应用(炼山)。省工,清理彻底。 2、割除清理:植被高大稠密的造林地,造林前要割除植被。使用工具:刀、割灌机。时间:夏末秋初进行。 3、堆积清理:将采伐剩余物或割除的植被堆积起来腐烂分解的方法。 4、化学药剂清理:使用除草剂等清除杂草的方法。省工、不易水土流失。导致环境污染。47.参考答案: 造林调查设计是在造林规划的指导下,对某一个基层单位的造林条件特别是宜林地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造林设计。 内容包括:立地调查、立地类型划分、造林典型设计(需要的种苗、劳力、树种、密度、整地技术、投资等)。48.参考答案:(1)淘汰低价值的树种; (2)砍去品质低劣和生长落后的林木; (3)伐除有碍林分环境卫生的林木; (4)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49.参考答案: (1)内在:树种遗传特性、母树及枝条年龄、枝条部位和发育状况 (2)外界: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空气湿度、插壤、光照50.参考答案:A51.参考答案: 消毒,催芽52.参考答案: (一)春季生长类型—前期生长类型。高生长期及侧枝延长生长期很短,且每个生长期只生长一次。 ⑴这类苗木的实生苗,从2年生开始明显地表现出高生长期短的特点 ⑵高生长期结束后,主要是叶子生长,根系和直径继续生长 ⑶有时出现二次生长(秋生长)现象 (二)全期生长类型。苗木高生长期持续在全生长季节。 ⑴高生长在全生长季节中都在生长; ⑵叶子生长、新生枝条的木质化,都是边生长边进行的; ⑶到秋季达到充分木质化,以备越冬。 ⑷高生长速度,在年生长周期中不是直线上升,一般要出现1次(南方1-2次)生长暂缓期,有时会出现生长停滞状态53.参考答案:A54.参考答案:C55.参考答案:B56.参考答案:混交树种类型;树种特性;立地条件57.参考答案:错误58.参考答案:错误59.参考答案:C60.参考答案:错误61.参考答案:B62.参考答案: 优点: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季节不受限制;节省种子;育苗周期短;便于育苗全过程机械化。 缺点:育苗成本高;育苗技术比较复杂;造林成效问题;运输成本高。容器育苗主要应用于干旱、土壤瘠薄,裸根苗造林不易成活的地区,以及种子珍贵、缺乏的树种和补植等。63.参考答案: (1)气实质密,体积不因干、湿而有明显变化,有形成稳定根团的性能; (2)具有透气、透水、保水性; (3)无杂草和病虫害; (4)质量轻。64.参考答案:C65.参考答案:择伐、皆伐、渐伐66.参考答案:C67.参考答案: 1、造林树种选择不当。 2、整地粗放,栽植技术不当。 3、造林密度偏大或保存率太低。 4、缺少抚育或管理不当68.参考答案:B69.参考答案:B,D70.参考答案:错误71.参考答案: 对于成熟的次生林,可以采取主伐利用措施。早衰、病虫严重及林况不好的,适当提前采伐利用。对经济价值高、生长势好、有培养前途的树种、植株,注意保留;对于密度大的幼、中龄林要进行抚育采伐。对象主要是优势树种的郁闭度在0.7以上的、下层珍贵树种多且分布均匀的、遭轻度病虫害需进行卫生伐的。要注意“五砍五留”及“四看”;对低价值次生林要进行林分改造,可以采取全面改造、林冠下造林、抚育采伐、伐孔及林窗造林、带状采伐、引进优良树种、综合改造等办法;对郁闭度0.3~0.6地林分,具有天然下种更新能力的残林、具有萌芽能力的针、阔叶树的采伐迹地等,可以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封山育林可以是全封、半封、轮封。72.参考答案:B,C,D73.参考答案: 起苗时根系受损伤,影响苗木活力;裸根苗出圃时,对于苗木的包装、运输及栽植等环节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苗木活力降低,甚至死亡;造林后有一定的缓苗期;在干旱瘠薄地区造林效果较差。74.参考答案: 1、林业任务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转变; 2、由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转变; 3、由采伐天然林向采伐人工林转变; 4、由无偿使用森林的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 5、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转变。75.参考答案:C第2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A3.参考答案: 1)确定立地类型 2)编制经营单位立地分类、评价表。 3)编制林地利用现状表。 4)进行经营目标和适地适树决策。 5)编制造林类型表。 6)森林蓄积量预测和小班蓄积量更新。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 薪炭林对树种的基本要求是: (1)生长快,生物产量大,能及早获得数量较多的薪碳; (2)干枝的木材容重大,产热量高,且有易燃、火旺、少烟的特点; (3)具备萌蘖更新能力,便于实行短期轮伐收获的经营制度; (4)较能适应干旱瘠薄的立地条件,并能兼顾取得防护效益。6.参考答案: 树种;环境条件;林木起源;生长发育状况;遗传因素。7.参考答案: 树种选择的适当与否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因子之一。造林树种必须抵御一些意外灾害。造林后难以成活,浪费种苗、劳力和资金,即使造林成活,人工林长期生长不良,难以成林、成材,造林地的生产潜力难以充分发挥,起不到应有的保护效益和经济效益。树种选择是百年大计性质的事情,也是一个而古老的话题。8.参考答案: 这一空间内存在的与林木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9.参考答案:A10.参考答案:A11.参考答案: 林地抚育管理主要包括松土除草、施肥、灌溉与排水、栽植绿肥作物及改良土壤树种、保护林地凋落物等12.参考答案:幼林郁闭13.参考答案:正确14.参考答案:C,D15.参考答案:正确16.参考答案: (1)行状配置:单株分散有序地排列为行状的一种方式,分为正方形、长方形、品字形、正三角形等配置方式 (2)群状配置,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丛状分布,群内植株密集,而群间隔距离很大,大穴密播、多穴簇播、块状密植。17.参考答案:D18.参考答案:D19.参考答案:错误20.参考答案: (一)苗圃的经营条件:交通条件、电力条件、人力条件、周边环境条件、销售条件 (二)苗圃的自然条件: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水源条件、气象条件、病虫害和植被情况21.参考答案:正确22.参考答案: 千粒重、净度、含水量、发芽能力、种子生活力、种子优良度、林木种子鉴别。23.参考答案:正确24.参考答案: 森林采伐类型包括主伐、抚育采伐、低产林改造采伐、更新采伐4种25.参考答案: ①平地 ②耕地(犁地):土壤耕作中最主要的环节。耕地深度与耕地季节对耕地的作用影响最大 ③耙地:在耕地后进行的表土耕作环节。 ④镇压:压实松土层 ⑤浅耕灭茬:在起苗后的圃地上、收割农作物的茬地上进行浅层土壤耕作。 ⑥中耕:防止地表板结、疏松表土、蓄水保墒、清除杂草26.参考答案: 1)按林分生长量分析确定 2)按林木分化的程度 ①根据林木分级。当Ⅳ、Ⅴ级木比例达到30%左右时,应进行间伐。 ②根据林分直径的离散度。林分平均直径与最大和最小直径的倍数之间的距离。 ③根据林分的株树按径阶分配的比例。分化越强,林木间直径相差越大,小径木的数量越多。 3)按林分的外貌特征确定 ①根据冠形变化动态。树冠表面积和体积出现负生长的年龄 ②根据自然整枝的高度。自然整枝明显加强的时候。 ③根据郁闭度的指标 4)按标准表和密度管理图27.参考答案:错误28.参考答案:(1)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亲缘关系要近。 (2)嫁接要快。 (3)嫁接时空气的湿度、温度要适宜。29.参考答案: 在皆伐迹地,由于太阳辐射直达地表,气温和土温都高于林内,尤其地表温度升高和相对湿度降低特别显著。有害方面,幼苗在早春失去积雪的保温作用,容易发生霜冻、冻拔和日灼危害,容易造成部分植株死亡。同时迹地总受热量增高,有利于害虫繁殖。有利方面则是伐后保留和人工栽植的幼树,由于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可以吸收充分的养分和水分,生长量比在遮荫下大为提高。森林皆伐后最初1~2年,植被稀疏低矮,接近林下植被,但极不稳定,林下阴性植物将逐渐被阳性植物所替代。皆伐3~5年后植被变化迅速,覆盖度和草根盘结度逐年增加,一般5年后,形成较为稳定的密生阳性灌丛和草被,使地表10~15cm厚的土壤形成密网状草根层。由于植物根系的盘结,逐年失去林下疏松多孔的性状,土质变紧,通气性减弱。易干旱或湿润时引起地表沼泽化。因而,新皆伐迹地有利于天然和人工更新,而伐后4~5年的旧皆伐迹地则杂草丛生,大大增加了整地、抚育的劳动力。30.参考答案:A31.参考答案:A,B,D32.参考答案:休眠33.参考答案:C34.参考答案:控制湿度;温度35.参考答案: 森林生产力是以单位林地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生物量(用材林也可用平均材积生长量)。主要控制途径有: ⑴选用适当的培育方式——顺应自然、科学培育,天然林经营和人工造林各有其适用的条件。 ⑵遗传改良 要通过遗传改良来提高其遗传品质,包括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等,以便于在培育中推广应用。 ⑶林分结构调整。 ⑷立地的选择和调控。36.参考答案: 我国林分改造的主要对象有 (1)“小老头”人工林; (2)生长衰退无培育前途的多代萌生林; (3)非目的树种组成的林分; (4)郁闭度在0.3以下的疏林地; (5)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林分; (6)生产力过低的林分; (7)天然更新不良、低产的残破近熟林; (8)大片低效灌丛。37.参考答案:C38.参考答案:C39.参考答案:错误40.参考答案:D41.参考答案:(1)按经营要求,调整林分组成; (2)调整林分密度,缩短工艺成熟期; (3)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 (4)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总利用量; (5)增强林分抗性,发挥森林的多种效能。42.参考答案:错误43.参考答案: 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44.参考答案: 受精卵细胞→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 ①生理成熟:种胚发育到具有发芽能力时。 特点:含水量高、营养物质处于易溶状态,种皮不致密,保护组织不健全。 ②形态成熟:种子具有发芽能力,且外部形态呈现出成熟的特征时。多数树种的采种时期。 特点:含水量低、营养物质呈凝胶状态,呼吸作用微弱,种皮致密、坚实,耐贮藏。一般生理成熟先于形态成熟。45.参考答案:D46.参考答案:错误47.参考答案:D48.参考答案:B49.参考答案: 意义:不仅关系到造林的成败,而且也影响到新造幼林的速生丰产和防护效益的发挥.因地制宜地选好造林树种,是造林工作成败的关键之一. 原则:1.具备有利于满足造林目的要求的性状2.能最适应造林地区的立地3.定向培育原则4.适地适树原则5.可行性原则6.稳定性原则,经济学原则、林学原则、生态学原则.50.参考答案: 1)定性方法:①根据林木分级②林分郁闭度和疏密度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