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声》单元概述-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第1页
第二单元《声》单元概述-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第2页
第二单元《声》单元概述-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第3页
第二单元《声》单元概述-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第4页
第二单元《声》单元概述-大单元教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大单元设计第二单元声单元概述【单元内容】声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的感性素材多,可动手操作的活动多,便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研究声现象时,不可避免地会用到一点运动学的知识。综合这些考虑。教材就把声现象放在全套书的第二章介绍。教材按照声从“源”到“接收端”的信息来安排教学活动,以科学探究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声的产生、声的传播,以及声速的知识。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做”“看”“感受”“听”“思考”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全方位地感知“声音”。一方面帮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始终感到物理是有趣、有用的。在介绍声音的特性时,就先提一个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去进一步探究声音的特性。在介绍声的利用时,尽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声的利用进行分类,比如声在工农业生产、生活等领域的应用,但这种分类对学生来讲,过于表面化,不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现代科学认为能量和信息是客观世界里的基本要素,教材就从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这两个角度进行介绍。这样的处理,便于学生较全面地把握声的知识。在展示声音的波形时,教材补充了一个用计算机看波形的方案,供教师选用。这个方案操作简单,便于通过投影仪向全班同学展示波形,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播放不同波形的声音,让学生去听。噪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因此,非常有必要向学生普及关于控制噪声的知识。基于这样的想法,教材既从物理学角度说明了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又从环保的角度对噪声作了说明,以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本章知识的基础,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对声音特性的了解就显得很重要。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成为本章的一个热点。在中考中,该部分知识难度较低,却是每年的必考内容,主要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声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减弱噪声的方法等。所以,学习时需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声现象与生活的联系。学情分析1.声现象的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体会到学习有关声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本章的兴趣,在第一章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加强学习,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并让学生试着去总结、归纳。2.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操作有些还掌握不好,如在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每次拨动都应控制用力大小相同,但学生很难控制,可在学生做完实验后,再让学生听录音机快放和慢放时的声音加以区分。3.学生对“声的利用”很感兴趣,但具体的应用还不清楚,教师要多举例,并鼓励学生多搜集相关资料,做到资源共享。4、在本章中,学生会接触到开放性试题,由于刚刚接触,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要求太高,只要合情合理即可。【课标要求】2.3.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3.2了解声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单元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4.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5.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6.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7.通过研究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8.了解声的有关知识和应用。9.通过学习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10.了解噪声的来源。11.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途径。12.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13.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单元情境】琴诗苏轼〔宋代〕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这首诗讲了一个弹琴的道理:一支乐曲的产生单靠琴不行,单靠指头也不行,还要靠人的思想感情和技术的精炼。琴不难掌握,指头人人有,但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和弹琴技术的差异很大,演奏出来的乐曲是否悦耳可就大不一样了。诗里用了两个提问,让读者去思考。从字面上看是说,如果说琴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了乐声?如果说声音是由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直接听到乐声呢?苏轼在这首诗中思考是:琴是如何发出声音的?根据科学依据可知,其实,琴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不光需要靠琴,还要靠人的指头弹动、敲击钢丝,产生振动发出,人的手指和琴同时存在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由于钢丝的粗细不同,所以按不同的键,木槌就会敲击相应的钢,发出不同的声音。从禅理方面来说,诗人以琴声来解说禅理。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巧妙而形象地说明了是琴与指的结合,才产生了精美的琴声。一方面,不论是从单纯的琴来说,还是单纯的指来说,其都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其在就能发出琴声来,这就是“有”;但琴与指都是无法独自产生出美妙音乐来的,这就是“无”;另一方面,精妙绝伦的琴声却又是的的确确从琴和手指上发出来的,琴声是潜存于琴与指上的,这就是“有”。缺少了琴与指中的任何一个,也不能发出优美的琴声来,这又是“无”。正是这种“无中生有”、“有来自无”、“有无相生”、“有无结合”才会产生美妙无比的琴声来,从而揭示了“有”与“无”结合、“有”“无”统一才能生成万物的普遍道理。须知,琴声潜在于琴上,要靠指头点拨,即靠“有”的推动才能发出声来,但光有指头也无济于事,“有”必依赖“无”即潜在于琴身的音才可生出声。总之,有无相生是万物生成之本。该诗哲理性很强,富有禅机。佛教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减,音乐的真实即虚无,所以音乐无所谓真实与否,要以“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题沈君琴》否定了琴、指两者和音乐之声的关系,其思想和《楞严经》“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两圆离,是则常真实”相通。你认为琴声到底是手指发出的还是琴弦发出的?你又是如何辨别听到的是琴声还是别的声音?学完本章知识你就全部明白了。【单元学科素养】1.物理观念:十三个概念——声源、介质、声速、回声、音调、响度、音色、频率、振幅、超声波、次声波、乐音、噪声。两个辨析——音调、响度与音色的辨析,乐音与噪声的辨析 2.物理思维:四种方法——转换法、类比法、科学推理法、控制变量法。3.科学探究:三个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探究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4.科学态度与责任:进行实验和记录实验现象时要尊重事实,经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噪声的来源与防治途径,建立保护声音世界的意识,不断探究、不断学习,养成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习导航】单元名称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时声1.声的产生、传播和噪声1.通过观察,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4.知道回声现象,并会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5.知道噪声的来源,能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认识噪声。6.了解噪声强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