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学课件教材_第1页
证据学课件教材_第2页
证据学课件教材_第3页
证据学课件教材_第4页
证据学课件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证据法概述

第一节证据法的概念和意义一、证据法的概念1、含义2、特征3、英美法系证据法的特点4、大陆法系证据法的特点5、两大法系证据法的区别二、证据法的意义1、保障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和权利的实现2、约束法官的恣意,确保法官公正对待当事人,并依法行使审判权3、为裁判提供正当的根据和内容

第二节证据法的性质和地位一、证据法的性质二、证据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一)、证据法与宪法(二)、证据法与诉讼法(三)、证据法与实体法第三节西方国家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一、神示证据制度(一)含义(二)与弹劾式诉讼的关系(三)主要的证明方式1、神誓四、证据法学的意义(一)有助于提高证据法的研究水平(二)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法学学科体系(三)有助于提高立法和司法的自觉性第二节外国证据法学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法学1、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2、将市场竞争概念引入诉讼领域并且从当事人的角度研究证据法3、以法律真实或形式真实为本位研究证据法4、英美两国研究证据法的区别2、水审3、火审4、决斗5、卜卦、抽签6、十字形证明(四)评价二、法定证据制度(一)含义(二)历史发展(三)主要特征1、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及证据的收集和判断,均有法律预先明确规定,法官不得自由裁量。2、证据的形式化和等级性3、刑讯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四)评价三、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一)含义(二)历史发展(三)核心内容第四节我国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和特点一、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1、古代前期,似有过神判2、刑讯是获取证据的主要合法手段3、“礼法”有充分体现4、实行“疑罪从轻、丛赎或从赦5、还规定了相关的法律责任二、我国近现代证据法律制度(一)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证据法律制度1、自由心证证据制度2、无罪推定3、言辞辩论原则4、举证责任5、证据种类有被告人自白、人证、物证、书证、鉴定、勘验等(二)新中国证据法律制度1、严谨刑讯逼供,重证据不轻信口供,废除了罪从供定等不合理原则2、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3、举证责任方面4、以查明案情真相为目的

第五节现代科技与证据法一、证明对象方面二、证据种类方面三、证据的收集、审查方面四、证据规则方面

第六节证据法的制定一、制定的必要性二、可行性论证三、制定证据法需要解决的问题1、立法体例2、证据法的制定基石应是当事人主义3、具体的程序方面,首先应该改革我国现行的审前准备程序4、证据规则,在我国是不存在的第二章证据法学第一节证据法学概述证据法学是专门研究证据法现象及其规律的法学学科一、证据法学的概念二、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1、证据法现象2、证据法一般规律三、证据法的研究方法1、广泛了解证据法的基础理论2、三大诉讼的比较研究3、中外比较研究四、证据法学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证据法的研究水平,揭示证据法的一般规律2、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法学学科体系3、有助于提高立法和司法的自觉性第二节外国证据法学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法学1、1、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2、将市场竞争引入诉讼领域并且从当事人的角度研究证据法3、以法律真实或形式真实为本位研究证据法4、英美两国研究证据法的区别二、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法学1、注重体系的完整性和概念的精确性2、习惯于从司法机关的角度研究证据法3、注重证据和证明的客观真实性4、不够重视证据规则的研究

第三节我国证据法学一、我国证据法学的现状(一)名称和术语不同一、不规范((二)司法实践基础薄弱(三)研究方法和观念陈旧(四)内容和体系不完整二、我国证据法学的特点(一)从司法机关的角度设计和研究证据法(二)以客观正式作为设计和研究证据法的指导观念(三)注重对司法机关的约束和规范第二篇证明论

第一章证明第一节证明的概念及其制度沿革一、证明的概念二、证明制度沿革(一)神示证据制度中的证明(二)法定证据制度中的证明(三)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中的证明(四)中国实是求是证据制度中的证明第二节证明的构成环节一、证明对象二、证明目标三、证明责任四、证明方法证明在任何一种诉讼形态中均构成其内容的本质部分,诉讼程序以证明为本体。证明指的是证明主体在证明责任的作用和支配下,运用证据这个证明方法,求证或探知证明客体的抽象思维活动和具体诉讼行为,简单地说,证明就是认知案件事实的理念活动和具体过程的统一。第三节证明的相对性一、证明的理想与现实二、证明的相对性原理由于各个诉讼价值之间的冲突或矛盾,为了选择、取舍或者协调冲突着的诉讼价值,绝对真理的证明以相对真理的形式表达出来

第四节证明的种类一、证明的本质规定证明从严格意上讲是有固定的含义的,他指的是对实体法要件事实的肯定性认识。实体法上的要件事实加上最低限度的盖然性,便构成了证明的本质特征。二、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1、严格证明---对实体法事实的证明2、自由证明---对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有的学者把自由证明称为“释明”或“稀明”,把严格证明称为“证明”)第五节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证明一、共同特征证明是沟通实体法和诉讼法的纽带。证明源自实体法的要求,却是由诉讼法加以调整的。二、三种诉讼中证明的差异1、证明责任的承担主体不同2、证据形式不同3、3、证明标准不同此外,三大诉讼中的证明,在证明的场所、收集和调查证据的方法和程序以及自认能否成为证明的替代品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

第二章证明对象第一节证明对象的概念与特征一、证明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它的意义1、证明对象指的是由实体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对诉辩请求产生法律意义的、应当由当事人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2、证明对象既是证明的出发点,又是证明的落脚点。证明对象是证明的中心环节二、证明对象的特征1、是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相联系的概念2、与证明责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3、是与实体法律规范相联系的概念4、是指有必要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第二节程序法事实与证明对象一、关于程序法事实能否成为证明对象的几种观点(一)肯定说(二)否定说(三)广义说(四)折衷说二、对各种观点的评析我们认为,程序法上的事实不构成证明对象。第第三节证据事实与证明对象一、关于证据事实能否成为证明对象的几种观点(一)肯定说(二)它可以表现为直接证据,又可以表现为间接证据,间接证据能成为证明对象。(三)否定说二、证据事实不能成为证明对象

第四节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一、立法规定二、具体范围(一)构成犯罪的要件事实(二)作为罪行轻重各种量刑情节的事实(三)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刑事责任的事实

第五节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一、民事诉讼中研究证明对象的意义二、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的分类(一)以诉讼理由为标准分类1、引起当事人之间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2、2、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权利义务关系发生争议的事实(二)根据所要证明的事实与案件的主要事实之间的联系程度分类1、系争事实或最终事实2、环境事实或间接事实3、与系争事实有关的事实4、用来确定比较标准的事实(三)根据实体法律规范的性质和作用分类1、权利发生事实2、权利妨害事实3、权利消灭事实4、权利受制的事实

第六节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一、立法规定二、具体规定1、行政机关具有法定职权的事实(前提事实)2、行政机关不履行职责的事实(不作为事实)3、行政机关采取具体行政行为的要件事实4、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行政程序的事实违反行政程序的情形主要有(1)事实不清(2)违反法定程序5、规范性文件此外,最近有学者提出以下事实也为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1、立法性事实2、预测性事实3、行政案卷之外的事实

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制度简介

一、概述英美法系国家在证据制度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从来没有形成欧洲大陆法系国家那样的法定证据制度,刑讯逼供也不盛行。

19世纪和20世纪,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改革。不过,构成普通法的古老判例,却继续发挥作用,现代法律中保留的大量证据排除规则就是其表现。1851年的“证据规则”和1898年的“形式证据规则”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并对其他证据规则也产生了影响。民事证据规则和形事证据规则之间差异的扩大是英美法系证据法发展的现代表现之一。由此必然造成审判程序上的不同。为了使繁杂的证据规则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英美法系国家在19世纪和20世纪十分注意证据规则的法规编篡工作。二、主要证据规则英美法系的证据规则,主要涉及到下述三个方面的内容(1)何种事实材料可以作为证据;(2)何种事实是诉讼中应当证明的,何种事实不需要证明;(3)举证责任。

(一)关于证据相关性问题的规则1、相似事实2、人的品格3、前科

(二)关于证明方法的规则1、关于证人证言的证据规则(1)关于作证的能力和义务(2)作证前的宣誓(3)不提供证言或不出示文件的特权2、关于书证和实物证据的规则3、不可采用的证明方法的规则(三)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则1、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规则2、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规则三、对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评析

英美法系传统上实行判例法,证据规则基本上建立在判例的基础上,因而同司法实际有直接的联系,这是其优点。由于这些证据规则体系十分繁琐、庞杂,就不利于对他们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同时,在某些证据规则中,还表现出很强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倾向,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最佳证据规则就是一例。关于应当如何认识英美法系国家证据制度的性质问题,理论界有不同看法。

第三章证明责任第一节证明责任概述传统意义上的举证责任1、举证责任的最初含义2、古代弹劾式诉讼的举证责任3、纠问式诉讼的举证责任4、资产阶级国家的举证责任第二节证明责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古代罗马法时代的证明责任制度二、德国普通法时代的证明责任制度三、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证明责任制度及其理论1、形式的证明责任2、实质的证明责任第三节英美法上的证明责任概念一、证明负担指当事人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结果,能够说服事实认定者,对该责任的负担者做出有利的认定

二、举证负担指双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应当根据诉讼进行的状态,就其主张的事实或者反驳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三、证明负担和举证负担的区别和联系第四节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概念及其

理论一、证明责任概念的三种解释二、证明责任的双重含义(一)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的联系(二)(二)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的区别1、产生的法律根据不同2、诉讼中,能否发生责任转移的现象有所不同3、存在的时间有所不同4、能否由律师和法院协助履行不同第五节证明责任的性质一、西方国家学者关于证明责任性质的学说二、我国诉讼法关于证明责任性质的规定及其学说1、权利说权利责任说权利义务说2、负担说3、义务说第六节证明责任的承担一、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的法定责任,是只有通过提供确实充分的证据才能解除的、并且永远不会转移的诉讼责任二、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承担在我国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由被告承担三、民事诉讼中分担证明责任的原因四、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理论及学说分歧(一)古罗马时代分配证明责任的原则(二)近现代关于证明责任分配的学说见解1、待证事实分类说(1)消极事实说(2)外在事实说2、法律要件分类说3、法规分类说(三)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的最新动向1、危险领域说2、盖然性说3、损害归属说4、利益较量说(四)我国学者关于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的研究1、凡主张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只须对产生该权利或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负证明责任2、凡主张原来存在的权利或法律关系已经或者应当变更或消灭的当事人,只须对存在变更或消灭权利或法律关系的事实负证明责任五、证明责任的倒置(一)决定证明责任倒置应考虑的因素1、举证难易2、保护弱者(二)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关于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第四章证明标准

第一节证明标准概述一、证明标准的概念及其与证明责任的关系二、诉讼法规定证明标准的意义第二节我国关于证明标准的立法规定及其特点和要求一、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明标准的规定二、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明标准的规定三、行政诉讼法关于证明标准的规定四、我国证明标准的特点和要求案例

第三节关于证明标准的理论探讨一、我国学者对统一化证明标准的质疑否定三大诉讼实行统一的证明标准的理由是:1、案件性质不同2、性质不同的案件,诉讼原则,制度和程序必有差异二、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诉讼中所呈现的并最终违法院所认定的事实,是经过证据法、程序法和实体法调整过的、重塑了得心事实。这种新事实因为不可避免的渗透了人的主观意志,因此称之为主观事实;又由于它是在诉讼过程中形成并成立于诉讼法上、仅具诉讼意义的事实,因此称之为法律事实。第四节英美诉讼法上的证明标准一、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二、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盖然性的优势与英国不同的事,美国除了在刑事诉讼中使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以及在民事诉讼中一般使用盖然性的优势证明标准外,还规定对特殊种类的民事案件中应当使用第三种证明标准,即“清楚的、明确的和令人信服的标准”

第五章推定

第一节推定的概述一、推定的两层意义及其与证明责任的关系二、推定的概念学说与特征(一)推定概念的若干种界定及其特征所谓推定,是指由法律规定或者由法院按照经验法则,从已知的前提事实推断未知的结果事实存在,并允许当事人举证推翻的一种证据法则(二)推定与邻近概念的区别1、推定与假定2、推定与推测3、推定与认定4、推定与拟制第二节推定的由来与创设推定的理由

一、推定的由来

二、创设推定的理由1、有利于减轻当事人的举证负担2、它往往与事实真相符合,具有高度的盖然性优势3、可以消除民事关系的不稳定状态4、能在适用法律上灵活的发挥作用,又具有改进法律、丰富法律的特定功能第三节法律上的推定一、法律推定的概念法律推定指的是当某法律规定(A)的要件事实(甲)有待证明时,立法者为避免举证困难或举证不能现象发生,乃明文规定只需就较易证明的其他事实(乙)获得证明时,如无相反的证明(即甲事实不存在),则认为甲事实因其它法律规范(B)的规定而获得证明。二、法律上推定的本质与作用三、法律推定的分类1、不可反驳的推定与可反驳的推定2、直接推定与推论推定3、因果关系的推定、过错推定与效力推定四、对法律反驳的推定1、为阻碍适用有利于对方的法律推定,可针对前提事实提出反证2、针对推定事实提出的反驳案例

第四节事实上的推定一、事实推定的概念及其邻近概念的区别(一)事实推定的概念及其与法律推定的关系(二)事实推定与推论的区别二、事实推定与经验法则三、事实推定的成立要件必要条件前提条件逻辑条件生效条件四、事实推定的分类

第五节无罪推定一、无罪推定的渊源1764年7月16日,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无罪推定原则在法律中的几种表述二、无罪推定的基本含义——四项基本原则1、定罪权归法院的原则2、无罪不须证明的原则3、疑罪从无的原则4、被告人享有沉默权的原则三、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确立及其特点(一)确立(二)我国无罪推定原则的特点四、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请指出下列推定中的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1、失踪满7年推定其死亡。(英美法律)2、子女出生于婚姻关系存续中的,推定期为婚生(美国法律)3、无罪推定。4、经证明前后两时为占有者,推定前后两时之间继续占有(罗马法)5、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局度、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6、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7、男女在外观上犹如夫妻一般生活时,推定其为合法婚姻。8、一切事物推定为对不正行为人的不利益。

第六章司法认知

第一节司法认知概述一、司法认知的概念司法认知是指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以裁定的形式直接确认特定事实的真实性,即使平息没有合理根据的争议,确保审理顺利进行,从而提高诉讼效率的一种证明方式。二、司法认知的特征1、司法认知的主体限于法院2、司法认知的客体是特定的事实3、司法认知是一种简便的诉讼证明方式4、司法认知影响证明责任的分配三、司法认知的种类1、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认知、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认知和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认知2、以职权的司法认知和应申请的司法认知3、对证据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案件是阿和司法认知4、口头司法认知和书面司法认知5、对事实的司法认知和对法律的司法认知四、司法认知的意义(一)有利于明确案件的争点,减少当事人的讼累,提高诉讼的效率(二)有利于诉讼证明的规范化第二节司法认知的范围一、司法认知范围的涵义1、涵义2、标准3、种类4、意义二、英美法系国家有关司法认知范围的理论(一)无可争议的事实和有争议的事实(二)本国法律和外国法律(三)法官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三、我国司法认知的范围(一)众所周知的事实(二)自然科学定律(三)国家机关公报的事实(四)生效裁判、公证文书和行政行为确认的事实(五)当事人承认的事实(六)其他明显的、当事人不能提出合理中意的事实诉讼史上最初提出的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有利于自己的主张,又向法院举出证据加以证明的责任;如果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不举证,其主张未被证明,必受不利于己的裁判。第三节司法认知的规则一、司法认知规则的涵义二、司法认知规则的内容人民法院在采取司法认知是,应当遵守下列程序规则:1、采取司法认知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2、采取司法认知时应当为当事人提供反驳的机会3、人民法院可依职权或者应申请采取司法认知4、司法认知应当采取裁定的方式案例:某年10月23日凌晨,某市发现女尸一具。被害人甲系因暴力掐颈引起机械窒息死亡。公安机关侦查后认为杀人凶手系甲之男友乙。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主要有:(1)现场留有乙的皮鞋印。(2)乙与甲有两性关系,又与丙有两性关系。(3)乙对甲逐渐冷淡,有抛弃甲的迹象。(4)甲生前曾对其亲属说,她如遭迫害,肯定是乙所为,乙罪不容诛,将来一定会受惩罚。(5)证人丁说,10月22日晚10时许,曾见乙与一女青年在现场争吵。(6)丙说,乙熟悉作案现场,多次带她去过。(7)甲尸体检验阴道内有精子,经化验血型与乙的血型相同。(8)甲颈部有戴手套的手掐痕迹,案发当天在乙家卫生间发现有烧毁棉织品和橡胶的残渣。被告人虽不供认罪行,但公安机关认为证据已确实、充分,依据《刑事诉讼法》第46条的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即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审查后发现尚有其他证据:(1)乙的家属证明,乙10月2日晚在家看电视后回屋睡觉,未外出。(2)现场除乙的皮鞋印外,还有低帮球鞋印。(3)现场有劳动牌烟头两个,乙平常不抽这种烟。(4)甲小腹部有三处刀伤。(5)甲戴的手表和袋内人民币不见了。(6)甲颈部既有手套掐痕迹,也有手掐痕迹。(7)现场除甲两只脚跟分别留下5至6厘米的登痕外,无其他反抗痕迹。检察机关认为,本案证据不足,决定退回补充侦查。证据确实、充分并非要求证据越多越好,证据确实充分更不意味着凡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都必须收集齐全。所谓盖然性,是指有可能而不是必然的一种性质,或者说为一种可能的状态。所谓盖然性的优势,是指诉讼一方证明其主张的根据育另一方主张的根据相比占优势,其主张即可成立。所谓盖然性超过合理怀疑,是指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证明案件事实可能存在超过了合情合理的怀疑。所谓排除合理怀疑,是指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足以排除合情合理的怀疑

事实上的推定,是指法律规定法院有权依据已知事实,根据经验法则,进行逻辑上的演绎,从而得出待证事实存否真伪的结论。

有无法律的明文规定是区别法律推定与事实推定的标志。法律推定是事实推定的法律化、定型化,事实推定是法律推定的初级阶段。

凡法律推定,司法者必须适用,而事实推定司法者可以裁量决定是否适用。

所谓假定,指的是对过去没有,现在也不存在的某种事实进行猜测的一种思维形式.假定是一种不需要任何前提条件的假设,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法院应当绝对避免借助假定处理案件。假定无需证明其假,只有经证实才能被肯定。在侦查阶段常常使用。

认定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案件结果的认定。事实认定是法院依靠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它可以是直接认定,也可以是间接认定。认定一旦做出,除非通过法定程序加以撤销,当事人无法利用反证将其推翻。拟制是因法学理论的贫瘠所作的强行规定,其特点在于将纯属子虚乌有的事实强行确认其存在,或者将迥然相异的事实强行规定其相同,因而属于立法上的虚构。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不失为一项重要的立法技术。通常用“视为”术语表现出来。一般分为表见拟制、定义性拟制、应用性拟制和推定式拟制四种。其中前三种拟制属于真正的拟制,后一种拟制兼具推定和拟制的双重属性。

推定的两层含义:过程意义上的推定结果意义上的推定

推定与证明责任的关系:

1、推定决定证明责任的分配;2、推定能够改变证明责任的事实对象3、推定决定证明责任的转移和变化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主要有控诉人担任,但也有一些例外。以英国为例,其法律规定,下列情况由被告人负举证责任:1、被告人精神不正常的事实。2、成文法明确规定由被告人负责证明的事实。3、被告人拟引用成文法所规定的例外、豁免、但书为自己辩护,它应当证明这些事实。4、被告人拟推翻成文法所推定的事实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法院则消极地依据当事人的举证和听取他们的辩论后进行裁判。大陆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奉行职权主义的原则,刑事案件多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起诉。检察官应当证明自己的起诉,但也必须顾及被告人无罪或罪轻的情况。法院应当以职权积极主动的收集、调查证据,不受检察官或被告人举证的限制。被告人不负举证责任。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应负举证责任。法院认为证据不足时,可以要求当事人补充证据,也可以主动调查收集证据。

推测与假定相比,尽管具备一定的前提事实,但这种前提事实与推测结果之间相隔遥远,在逻辑上无合理关系。推测的结果往往荒诞不经,可靠度极为低小。审判实践中应绝对避免。

推定的主要特征

1、推定是一种证明方法或证据规则;2、推定必须有前提事实和推定事实;3、推定可以提出反证推翻;4、推定可依法律进行,又可依经验法则进行。法律推定的本质:前提事实并非当事人所主张适用的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而为其它法律规范的构成要件,但该事实的存在,由于立法者意志因素的介入,同样能适用与其无关的法律规范法律推定的作用:1、导致证明对象的变更;2、具有减轻举证负担,降低举证难度的功效;3、产生举证责任倒置在英美法上,不可反驳的推定主要有两种:一是知悉法律的推定;二是预料行为当然结果的推定。1、以书面损害他人名誉者,推定有损害他人的故意;2、使用凶器或毒物致人于死者,推定有杀人的故意;3、关于未成年人的推定;4、古文书的推定。可反驳的推定主要有:1、无罪推定2、婚姻的推定3、正当性的推定4、存续的推定5、对于不正行为不利益的推定事实推定与推论的区别:

1、概念的范围不同;2、当事人是否具有反证的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