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为基智绘数字乡村新图景_第1页
以“数”为基智绘数字乡村新图景_第2页
以“数”为基智绘数字乡村新图景_第3页
以“数”为基智绘数字乡村新图景_第4页
以“数”为基智绘数字乡村新图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报人:XXX汇报时间:202X数字乡村——以“数”为基,智绘数字乡村新图景——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什么是数字乡村?01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支持02数字乡村建设目标03数字乡村建设思考04目录第一部分什么是数字乡村?什么是数字乡村?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第二部分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支持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支持2019年1月2019年5月2019年12月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将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加快信息化发展,整体带动和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由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指导,农业农村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编制的《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19)》在2019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论坛上发布。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支持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对新时期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作出明确部署。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了2020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目标,部署了8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部署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2020年1月2020年1月2020年5月2020年7月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支持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加快构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经济体系,构建适应城乡融合发展的数字治理体系,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2021年9月2021年9月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科学技术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的通知,要求在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要稳步有序推进,合理设置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杜绝搞大融资、大拆建、大开发。数字乡村建设政策支持农业行业观察认为,政策的助推引发了数字乡村建设大潮,也加速了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范围的应用与推广。2022年9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提出了数字乡村标准体系框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建设路径,进一步优化标准规划布局,突出标准有效供给,强化标准应用实施,为标准化建设引领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保障。第三部分数字乡村建设目标数字乡村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一★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乡村网络设施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快农村宽带通信网、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推进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完善信息终端和服务供给。鼓励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软件,推动民族语言音视频技术研发应用。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构建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加快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数字乡村建设目标夯实数字农业基础。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深度融合应用,打造科技农业、智慧农业、品牌农业。建设智慧农(牧)场,推广精准化农(牧)业作业。★重点任务二★发展农村数字经济数字乡村建设目标鼓励农机装备行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提升农业装备智能化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农业装备、农机作业服务和农机管理融合应用。建设一批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中心,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网络服务体系,支持建设农业技术在线交易市场。完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鼓励技术专家在线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难题。★重点任务三★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数字乡村建设目标建立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监管体系,推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加大农村物联网建设力度,实时监测土地墒情,促进农田节水。建设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发展绿色农业。建立全国农村生态系统监测平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数据。强化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强化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与保护,实现对农村污染物、污染源全时全程监测。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农村环境网络监督,共同维护绿色生活环境。★重点任务四★建设智慧绿色乡村数字乡村建设目标利用互联网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全面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和智慧广电建设。推进乡村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立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数字文物资源库”、“数字博物馆”,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抓手,推进文物数字资源进乡村。开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网络展览,大力宣传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重点任务五★繁荣发展乡村网络文化数字乡村建设目标在改善民生方面,互联网在农村可以发挥更多作用,特别在教育和医疗方面。基于互联网,让乡村孩子能看到城里名校的课程;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将为广大农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搭建平台和渠道。★重点任务七★

深化信息惠民服务推动“互联网+党建”。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推动“互联网+社区”向农村延伸,提高村级综合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力推动乡村建设和规划管理信息化。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提高群众办事便捷程度。★重点任务六★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数字乡村建设目标完善对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网络提速降费、平台资源、营销渠道、金融信贷、人才培训等政策支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为农民提供在线培训服务,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智慧旅游业、智慧产业园区。创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改善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网络信贷等普惠金融发展环境。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入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强化对产业和就业扶持,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对脱贫人员的跟踪及分析,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统筹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强化一体设计、同步实施、协同并进、融合创新,促进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发展“互联网+”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感知体验、智慧应用、要素集聚、融合创新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辐射和带动乡村创业创新。八-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九-推动网络扶贫向纵深发展十-统筹推动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数字乡村建设目标农业行业观察认为,数字乡村的建设带动农业农村全业态的发展,帮助农业找到了正确的方位,帮助新时代农村找到了改变的动力。第四部分数字乡村建设思考数字经济需要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相互促进。农村数字基础还比较薄弱,应加大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相关领域基础研究投入,推动农业农村领域数字产业化。对农民来讲,眼见为实,当下见效最好。农村电商、移动社交、数字娱乐在农村普及较快,就是因为简单实用。淘宝村、微商村到现在的直播村出现,也是因为好应用推广。应着眼农业农村实际,开发更接地气、更简单实用的数字应用。如果做一个并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数字经济就像是阳春白雪,而农业就像下里巴人,其融合还需要做出巨大努力。从互联网+农业到数字乡村的实践看,高大上的东西在农村不长久,关键是融合创新。①完善基础是前提②扩大应用是关键③深度融合是方向④改进治理是亮点⑤人才培养是突破现在农村的问题,重要制约是没有人才,甚至有的地方连人也缺。特别是初期的示范引领者缺失,是数字乡村发展的重要瓶颈。应结合乡村人才振兴,加大数字乡村复合人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