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论述题专项训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1页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论述题专项训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2页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论述题专项训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3页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论述题专项训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4页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论述题专项训练)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高考历史一轮课时练习: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中后期,铁路被引入中国。民国时期成为近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到1937年,已建成22000多公里的铁路中,有19070公里铁路为西方列强所直接经营或控制经营。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事业的发展摆脱了以往动荡、混乱的局面。1953年起,国家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运输建设,先后建成了鹰厦铁路、宝成和兰新等7条铁路干线。1978年,铁路客运和货运的需求开始激增,铁道部对全路所有企业下放计划制定、财务管理、物资分配等53条权限。20世纪末,中国开始建设高铁。从引进外源技术的“和谐号CRH1”,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营速度最快的“复兴号CR400”,中国高铁成为中国发展的亮丽“名片”……截至2021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摘编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李京航《中国铁路百年史》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铁路”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联邦德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自行车交通发展状况示意图根据材料,选取其中一个时期,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主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04年,川人设立川汉铁路公司,着手筹办铁路。虽尝试过官办、商办、官商合办等多种方式,但至1910年仍只筹到所需路款的约十分之一。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剥夺了川汉铁路公司的筑路权。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台铁路“五年建设近期规划”,其中包括川汉铁路。1937年6月,成渝铁路开工建设,但因抗战全线停工;抗战胜利后虽复工,因恶性通货膨胀导致资金短缺再一次停工。1950年,在中共中央的支持下,成渝铁路开工建设。到1952年7月,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全线通车。——据《近代中国铁路史资料》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4.吴淞铁路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在上海至吴淞之间修建成了一条铁路,即吴淞铁路。吴淞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投入营运的铁路。吴淞铁路从修建之日起,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当时清朝大部分官员,都反对修建铁路。上海道台冯焌光多次与英国领事打招呼,不允许他们擅自修建铁路。英国领事一边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一边继续修建,导致吴淞铁路最终建成并投入运营。吴淞铁路的火车票价较为昂贵,但乘车的人却络绎不绝。火车每天往返6次,客车都拥挤得没有空位置。城里那些终年不出门的人,听说这样的事情后也一定要带着家眷来凑热闹。不久,吴淞铁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行人从来没有见过火车,当他从铁道上经过时,看到呼啸而来的火车,惊慌失措,竟然被火车轧死。死了人,这下子就不得了。当地民众纷纷抗议。冯发光借机再次找到英国领事,要求火车司机一命偿一命。上海租界的英国领事法庭对这件案子进行审理,根据英国铁路法,判定火车司机无罪释放。这更加激怒了当地民众。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威妥玛下令吴淞铁路暂时停止运营。清朝政府方面加紧与英国进行谈判,希望能够将吴淞铁路买回来。当年10月24日,中英双方在南京签订《收买吴淞铁路条款》:吴淞铁路由中国以28.5万两白银的价格买断,分三期付清。1877年10月20日,清朝政府支付了首期款项后,买回了吴淞铁路,并不顾英国、美国方面的强烈反对,铲平铁路路基、拆毁站房。车厢、机车、铁轨等被运往台湾。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只存在了短短一年,就被匆匆拆除。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对吴淞铁路的建拆过程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统一管理全国铁路的运输生产、基本建设和机车车辆工业,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达21810公里。“一五”计划时期,全面改造旧中国铁路落后面貌,同时将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1991年,国家启动高铁科研攻关计划。2005年制定通过《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建设目标,强化了高铁建设“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我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投入运营。中国高铁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大步走向海外,成为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大方向。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稿》材料提供了现代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状况的相关信息,蕴含了现代中国铁路发展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主要的铁路干线。1899年,清政府应允比利时国家铁路公司承办汴洛铁路。1909年,汴洛铁路全线竣工。1912年,北洋政府与比利时签定《陇秦豫海铁路借款合同》,决定以汴洛铁路为基础向东西方向修筑陇海铁路。1953年,陇海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运输快速发展,尤其是2008年京津高铁的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铁路开始迈入高铁时代,高铁建设突飞猛进。2021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万公里,占铁路营业里程的26.67%,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居世界第一位。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高铁作为中国制造的“名片”已经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在俄罗斯、土耳其、马来西亚等国家屡有斩获。未来中国高铁,不仅能有力带动世界经济增长,而且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整理自中国高铁网、国家统计局资料材料提供了近现代中国铁路事业发展的概貌,从中得出一个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69年年法国人居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时速度3.5到3.9公里,后因故障撞毁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1881年法国人特鲁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1885年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1886年德国人戴姆勒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1895年法国米其林工程师发明首条轿车用充气轮胎1900年前继德国、法国之后,美国、英国和意大利出现了多间作坊式汽车生产公司1901年袁世凯花1万两白银从香港购置了近代中国第一辆汽车1913年美国福特公司建立起了汽车工业史上第一条流水线1939年美国推出了全球首款配备空调系统的车型1956年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了第一辆国产解放牌小汽车20世纪中后期防抱死刹车系统(美)、安全气囊(美)、VVT发动机技术(意)、行车导航仪(日)、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德)等相继问世2023年中国比亚迪汽车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并创下中国汽车年销量纪录——摘编自《汽车史话》等从上述表格中提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成立于1984年的厦门航空,是中国首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航空公司。图3为登载于1985年1月8日《人民日报》第5版的厦门航空开业通告。截至2022年12月,厦航机队规模达到210架飞机,目前运营国内外航线400余条,年旅客运输量近4000万人次。在国际航协270多家成员航空公司中,厦航的收入规模排名列前30位,旅客周转量跻身前13位。厦门航空有限公司开业通告我公司于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开业,开辟厦门一北京、厦门一上海、厦门一广州三条航线以及经营包机业务,并于一九八五年一月五日由厦门首航北京。我公司以安全第一,旅客至上、优质服务为宗旨,欢迎中外人士乘坐厦航飞机。在我公司新飞机未到前,由中国民航飞机代航班,特此通告。班期时刻表XA3530XA5315XA3115XA5515航班号XA5516XA3116XA5310XA3529星期六星期四星期六星期四班期星期四星期六星期四星期六波音737三叉戟波音737三叉戟机型三叉戟波音737三叉戟波音73716:3517:5013:3014:3509:5512:2017:1518:4508:4507:1515:5013:1516:3015:2509:1007:5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企业与时代”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不得照抄材料。)9.地图材料:世界大洲分布图阅读材料,围绕“1900-1945年的社会进步”,从不同视角设计补充相关地图信息,并说明设计理由。要求:用文字表达地图信息,不必图示:设计至少有两个视角,每个视角下至少有两个信息。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邮政、香港邮政和澳门邮电在2018年10月30日共同发行《港珠澳大桥》纪念邮票。方寸间展示国家记忆邮票说明中国邮政青州桥桥体上的“中国结”造型与画面前景的三地地标性建筑(香港会展中心、珠海大剧院、澳门大三巴牌坊)形成呼应,寓意三地紧密相连。香港邮政一套四枚邮票以港珠澳大桥的中英文名称为设计重点,分别印上代表香港的H和“港”字、代表珠海的Z和“珠”字、代表澳门的M和“澳”字,以及表达“大桥”之意的B和“桥”字。这些字母和文字与背景的线条图案交织成细密网络,象征公路网络紧密连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地融合。澳门邮电小型张展示了青州桥“中国结”造型桥塔的标志性景观,并衬以洋紫荆、簕杜鹃、莲花,分别代表香港、珠海和澳门,象征港珠澳三地连成一体。结合史实阐释港珠澳大桥的“国家记忆”。(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答案:1.示例一:论题: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铁路建设从学习外国铁路建设经验,到更新观念、不断突破,积极“走出去”,在众多国家开展高铁项目,不断彰显铁路建设实力;改革开放后,由于原有管理体制的弊端与发展经济的客观需要,铁道部对全路所有企业下放权限,使得铁路企业获得经营的自主权,中国的铁路运输业得到飞速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新时期中国注重技术创新,尤其是在高铁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领先世界,真正体现了新时代中国铁路建设的实力。总之,铁路的飞速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建设成就,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示例二:论题:铁路事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论述:近代以来,中国饱受列强侵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纷纷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铁路虽有发展但路权多被列强控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启了建设和发展的新征程,国家有计划地进行铁路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修建了7条铁路干线;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进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国家不断完善了铁路运输管理机制,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使得中国高铁成为世界一流的交通设施。综上所述,新中国铁路事业与中国社会发展息息相关。2.示例一主题:1980年以后,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的支持,联邦德国自行车交通逐渐恢复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交通拥堵问题的严重,加上自行车运动俱乐部的成立,人们利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行为,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列车和公共汽车搭载自行车,方便人们骑车上学、上班或休闲旅行。21世纪前十年,德国借助现代科技,建立起电话、网络租借自行车业务,并制定国家自行车交通规划;促进了自行车交通的恢复和发展,并使自行车交通规划逐步走向完善。综上所述,二战以来,德国自行车交通规则体系建立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科技水平基础上。科技和宏观调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们生活的现代化。3.论题:民族独立是铁路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阐述:修建川汉铁路,是四川人民多年来的共同心愿。晚清时期,人民自筹款项,准备修建铁路,但由于此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已彻底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无力维护铁路自主权,川汉铁路最终未能动工。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仍未实现完全的民族独立。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虽都有重修川汉铁路的计划,但都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失败。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人民的建设热情下,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成渝铁路的通车。总结:综上可知,民族独立是铁路事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是铁路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4.评析: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在西方侵略和民族危机加剧,英国在1876年擅自修筑吴淞铁路,投入运营;铁路修建之初,中英双方存在严重分歧,清朝官员大部分反对修筑铁路,英国不顾反对继续修建铁路;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窗口,人们能够接受铁路的修建,乘车的人数众多;铁路事故的出现,英国判定司机无罪,激化了中英之间的矛盾。清政府主动赎回铁路,进行了拆除。铁路的拆与建反映出近代西方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政府的反抗和近代化的探索。英国在中国修筑铁路,主要是用于侵略,修铁路会对中国主权利益带来损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铁路是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清政府应积极顺应潮流,寻求近代化才是真正的自强之道。5.启示:发展铁路事业,建设交通强国。道路通,百业兴。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铁路建设,成立铁道部,统一管理铁路事业的发展。将铁路交通建设纳入国家计划体制中,铁路职工同广大军民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新建宝成、鹰厦等多条铁路,新线建设放在西南、西北地区。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改变了旧中国铁路的落后面貌,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强了内陆边疆与沿海地区的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持续为铁路建设提供稳定发展的平台,尤其重视科技引领作用,取得了高铁建设的重大突破。高铁日益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助力于打开中国外交的新局面。综上,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新中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成为交通强国。6.示例1认识:国家独立是中国现代交通迅速发展的前提条件。论述: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没有独立。1881年,为解决洋务运动中民用工业的运输问题,在英国人的帮助下,中国人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事业的诞生。洋务运动虽然开启了交通近代化,但是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现独立自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交通事业蓬勃发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综上,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才使得中国现代交通建设迅速发展。示例2认识:现代交通的发展显示中国力量正日益复兴。论述:古代中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四大发明、儒家文化等通过繁荣的海陆交通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但是到了近代,在西方侵略的冲击下,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国家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力量黯淡无光,交通建设停滞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快车道,交通事业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重回榜首,在经历多轮提速后,中国铁路迈入高铁时代,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中国力量。综上,交通发展是中国力量日益复兴的重要体现。(其他认识:交通是文明对话与交流的纽带;交通运输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铁路建设迅速发展,民族独立是前提,经济发展是基础;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相辅相成;国家政策支持有助于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交通建设的发展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手段之一;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要求铁路先行;工业和科技是铁路发展的基础;社会主义制度是促进中国铁路交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铁路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论题只要能从材料中体现,言之有理即可)7.论题:世界汽车发展的历史是近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蒸汽动力应用到交通领域,法国人居纽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的三轮汽车,英国人嘉内制造了一辆蒸汽公共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内燃机,内燃机应用到交通领域,1886年德国人本茨成功研制世界公认的第一辆汽车,美国福特试制出第一台汽车;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成果是信息技术产生,其应用到交通领域,使汽车逐渐电子化、智能化。由此可见,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汽车的发明和发展,世界汽车发展的历史是近代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8.论题:时代变革影响企业发展。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