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鹤壁市中考模拟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鹤壁市中考模拟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鹤壁市中考模拟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鹤壁市中考模拟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鹤壁市中考模拟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中原名校中考联盟测评(四)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班级计划开展以“厚植家国情怀,争做强国一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了解家国情怀】1.小语搜集了关于家国情怀的资料,打算在班里分享,请你帮他完善。(共6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再到近代“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皆是至真至诚的家国情怀。百年沧桑巨变,历史的xiāo()烟已经散去,曾经遭受重创()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必须以深厚的家国情怀为根基,砥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家国情怀从来不是空洞的概念,责任和担当是其精髓()和要义。生活在新时代的青年们,应该坚决摒弃xiù()手旁观的消极观念,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只有我们以爱国情怀为帆,以实干逐梦为舵,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就是伟大祖国的绚丽明天。(1)小语对资料中加点字的读音或某些字的写法有些疑问,请你帮他把正确的汉字或拼音写出来。(4分)①xiāo()烟 ②重创() ③精髓() ④xiù()手旁观(2)小语在整理材料时,发现画线句子的表达有些问题,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活动二:诵读爱国诗文】2.为了帮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小语制作了古诗文积累卡。请你帮他补充完整。(8分)古诗文积累卡家国情怀的内涵诗文名句梳理忧国忧民的情怀勇担责任的担当家国情怀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春望》)的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是“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悲悯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至死不渝的忠诚家国情怀是“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的无私奉献;是“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赤胆忠心。【活动三:强国有我素质交流】3.作为“强国一代”的青少年,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请你根据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共7分)材料一:对爱国的认知和定义,我们是有共识的。这个共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______。美好生活、美好时代、美好未来都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都要靠奋勇向前来开拓。所有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躬身奋斗的身影,都是值得称道、值得尊敬的。奏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人人不懈努力、忘我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祖国强盛的步伐。材料二:当代青少年是名副其实的“强国一代”,成长历程与强国征程高度重合,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接力棒交到这一代青少年手中,他们是“冲线的一棒”。当代青少年从小接触互联网,对互联网、即时通信、智能手机等有着天然的依赖;他们身处盛世,国家经济腾飞、综合国力强盛、物质生活富足,大都个性鲜明、开放自信;他们很多都是“国风”迷,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三:作为“强国一代”的青少年,该如何迎接未来的挑战?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发布了一项有3012名青年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如下:作为“强国一代”,哪些素质最不可或缺?(1)爱国的方式多种多样,虽没有统一模式,却有一个共识。请你把材料一中缺少的共识总结补写出来。(2分)(2)在制作交流会幻灯片的时候,小文想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当代青少年的鲜明特征。请你帮他从材料二中提炼出来。(3分)(3)作为“强国一代”的青少年,该如何落实家国情怀?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4~7题。(共16分)故乡的庭院①前不久,我带着十岁的儿子和六岁的女儿坐火车回了趟故乡,且小住了几日。这次回乡,一是看望一下年迈的爹娘,二是让两个孩子感受一下故乡的风土人情,赓续血脉,记住乡愁。火车疾驰,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心里勾画着故乡的影子,更觉近乡情怯。②故乡的庭院是由前院和后院两个大院子连接组成的,前院大约有五分地,后院大约有四分地吧!前院由俺爹俺娘住着;后院原由俺爷爷奶奶住着,爷爷奶奶去世后,后院一直闲置。俺爹俺娘都是勤劳节俭的人,每年春夏和秋季,他们就种些瓜果蔬菜自家吃用,多少能减少一些买菜的家庭开支。③故乡的庭院很美,走进半年多未见的庭院,一股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那是嗅得到的满院子的生机盎然。驻足仰望湛蓝的天空,不禁贪婪地大口呼吸起来,空气中似乎到处都带着醉人的香甜。④故乡前院厨房旁边有一棵犹如成人胳膊粗的枣树,它是前院最醒目的存在,记得它的年龄比我还要大。走近树旁,依靠在苍劲的枝干上,细心摩挲着被岁月雕刻出的一道道痕迹,不禁感慨万千。这棵老枣树虽然历经沧桑,老朽年迈,但它不仅顽强不屈地活着,而且每年还结满了累累硕果。这时,正值季夏时节,一簇簇果实挂满了树梢,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绿宝石镶嵌在树梢上。时光流转,寒来暑往,这棵老枣树始终静默地守护着我家前院的点滴变化。⑤随着季节的更迭,故乡前院的这棵枣树经历着不同变化。春天,枣树枝上的每一个疙瘩都钻出了绿芽,睁开眼睛打量着四周和天空。夏天的枣树就像一把绿色的大伞,而这伞里又缀满了闪闪烁烁的绿宝石,它们吸甘露承接阳光,像一个个小宝宝在贪婪地生长。秋天,枣儿们像一个个小姑娘害羞地在绿叶里露出红嘟嘟的脸庞,那是太阳给它们的吻痕,让它们美得迷人,一簇簇一串串成熟的果实笑着闹着,随风舞动,让人垂涎欲滴,给整个庭院增添了一抹浓郁的秋意。冬天,它那光秃秃的枝杈高高地支撑着天空,或者在风里挂满星星,或者静静地托起一轮明月。夜色里它就那么站着,守护着庭院的安宁。⑥岁月悄悄流逝,故乡前院的这棵枣树依旧挺拔矗立。它见证了我的成长,让我体验了生命的轮回和对家乡的眷恋。在我心中,这棵枣树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一种顽强精神的追求,一种坚持和力量的象征,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礼赞,它永远是故乡前院最亲切、最温暖的存在,也是我奔赴远方、迎接风雨的力量源泉。⑦走进故乡后院,一片一片的绿尽收眼底。这个不大的院子,被勤劳的爹娘分成整齐的一畦一畦,种着一茬又一茬、各式各样的瓜果和蔬菜。走近院落,只见大酥梨、小甜桃、圆柿子在枝头间竞相悬挂,在绿叶间随风摇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院子里,有绿油油的花生、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有豆角、茄子、辣椒、小葱,还有爬满院墙的丝瓜、南瓜、冬瓜。前几年,还种过春夏的韭菜、菠菜、西红柿、黄瓜和秋冬的白菜、红白萝卜等蔬菜,简直样样俱全。⑧看着故乡后院满院子的瓜果蔬菜,踩在松软又踏实的小道上,耳畔传来一双儿女的欢声笑语,年少欢乐的时光如在眼前。我的心情难以用言语表达,那是内心久存的美好和情愫在拨动、荡漾。⑨故乡的后院连着一年四季,也连着邻里乡情。俺娘时常把这些成熟的瓜果蔬菜分给街坊邻居。这一蔬一果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俺娘的为人早已在邻里乡亲之间赢得了好人缘好口碑。⑩有时候我常想,为什么这样眷恋故乡,留恋老宅和庭院,这样不舍,因为这里有父辈亲情,有我儿时的成长和记忆。故乡的庭院和老宅,寄托着我一段人生岁月,是我记忆和留恋的地方,留着庭院和老宅,就是留着一种质朴的情愫,也是留着一段岁月、乡愁和记忆。⑪而今,我生活在大都市的楼房里,眼前闪现的是一栋栋高大的楼宇。在灯火璀璨的夜晚,一个人徘徊在人来人往的街边,望着步履匆匆的行人,听着热闹喧嚣的鸣笛声,更觉故乡的庭院祥和、恬静,让人痴迷和留恋。⑫我虽离开故乡已许多年,但那个被俺爹娘打理得井井有条的故乡的庭院,在我的记忆中一直不曾模糊。我深知,她就在那里,在那个充满眷恋和乡愁的故乡,一直不曾改变过。啊,故乡的庭院!您是我的精神故园,让我难以割舍、魂绕梦牵;您是我的力量源泉,让我无畏风雨、坚定向前……(作者:刘景常。有删改)学校摄影社团准备将这篇文章拍摄成短视频,收录到“寻梦故乡”专题片中。你作为导演需要完成下列任务。4.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以“我”的行踪为线索,将下列镜头补充完整。(4分)镜头一:火车之上,观望窗外风景勾画故乡模样。镜头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头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头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镜头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拍摄剧本研讨环节,演员和编剧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忙解决。(4分)(1)为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拍摄第⑤段秋天枣树的迷人这一画面,请你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2分)(2)为帮助演员更好地把握情感,请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的人物心理进行分析。(2分)6.编剧认为第⑪段关于“我”如今的生活环境可以删去不拍摄,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4分)7.短视频播出后,有观众在社团微博下评论,针对以下留言,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主题,谈谈你对这则评论的理解。(4分)初心依旧@:视觉的滋养,情感的洗涤,精神的振奋,好的作品就是应该具备这样丰富的意蕴。(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8~10题。(共13分)【文本一】把传承民族文化这件大事办好①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强调:“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盛世修文,存史启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传统,我们一定要做好这项工作。②中国的历史典籍浩如烟海,是承载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先贤很早就认识到文献典籍编纂对文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所谓“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春秋时期,孔子主持编订“六艺”,开启了古代典籍整理编纂的先河;西汉年间,刘向、刘歆父子奉命整理群籍,首创中国图书分类六分法。大型图书文献的编修,是盛世修典的重头。唐太宗组织纂修了多部正史。宋代编纂了很多大型图书。明清时期,则出现了官修《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等恢宏的图书编纂工程。历代典籍整理编纂工作,描绘出中华文明史上一道道耀眼的风景,为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做出重大贡献。③盛世修文传统的形成,有着多方面原因,既有深层的文化心理原因,也有经济、政治、社会原因,是悠久历史传统、长期文化积累和良好时代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中华民族很早就认识到历史文献对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这是盛世修文传统形成的深层心理原因。其次,中国历代政治家和文人学者都十分重视历史典籍的经世致用功能,注重典籍编纂和文献收藏,这是盛世修文传统形成的政治文化动因。此外,太平盛世时期,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文昌盛,为盛世修文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和人才储备。修文立典与繁荣盛世相辅相成、互相成就。④新时代,我们党高度重视文献古籍抢救保护和整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先后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等,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儒藏》等编纂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国家评选并公布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重点实施《永乐大典》、敦煌文献系统性保护整理出版工程,中华版本传世工程(古籍部分)和国家古籍数字化工程。⑤今天的中国,国力蒸蒸日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修文修典,把传承民族文化这件大事办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文化支撑。要实施好各种大型文献编纂出版工程,促进珍稀古籍文献的影印出版,为研究利用提供便利。做好中华典籍文献的整理、标点、注释和翻译工作,为传统文化的研究普及奠定基础。做好中华典籍文献的学术成就和思想价值研究,深入挖掘其中的丰富思想内涵与人文精神,这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工作。还要做好典籍文献的数字化工作,编纂大型文献典籍数据库。促进典籍文献的“活化”利用,通过数字化立体交互方式、沉浸式文化参与方式等,让典籍文献走进人民大众,走进青少年心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⑥以古鉴今,知往察来。中国典籍文献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丰厚传统文化滋养。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文化使命,我们一定要做好盛世修文这项工作,让古老中华文明焕发新的时代荣光。【文本二】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全国人民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担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使命,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要在深挖底蕴内涵、注重创新表达、紧扣时代脉搏上下功夫,更加生动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厚度、文明广度、精神高度和现实温度,更深层次地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深挖底蕴内涵。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读懂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何以生生不息,领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何以博大精深,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的源头活水。把工匠精神贯穿内容生产全过程,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努力打造更多具有思想穿透力、文化影响力、艺术感染力的精品力作。③注重创新表达。创新话语,用年轻化语态吸引青年受众,用青春语言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创新手段,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极致视听体验。创新形式,通过表演、歌舞、对话等现代潮流元素,让静态的文化资源“动”起来。创新途径,善于运用大屏小屏传播、线上线下互动、衍生品开发等多元方式,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认同感。④紧扣时代脉搏。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通,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深入推进以文化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普遍价值得到更充分展现、更广泛认同。8.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第③段运用“总一分”式结构,主体部分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逻辑严密。B.只有做好典籍文献的数字化工作,编纂大型文献典籍数据库,才能促进典籍文献的“活化”利用。C.文本二运用并列式结构,能让读者准确快速地了解作者的观点主张。D.两个文本均论述了文化传承,但是侧重点却不一样。文本一强调了“盛世修文”的重要性,文本二则综合关注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新、紧扣时代主题三个方面。9.下面是同学们为文本一画的结构层次图,你认为哪一项最合理?请说明理由。(5分)A. B. C.10.如果给两个文本补充论据,下面的链接材料是否可以作为两个文本共同的论据?请说明理由。(5分)链接材料:前不久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一项名为“故纸修复师·碎丹青”的互动解谜游戏受到年轻人欢迎。观众受邀以“古籍修复工作者”的身份进入互动体验,根据互动终端给出的逻辑和剧情,在遍布《楚辞》《黄河舆图》《永类钤方》等古籍的展陈空间进行探秘、推理。整个解谜过程环环相扣、充满趣味,将丰富的典籍知识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全新角度呈现,为观众提供了一次独特的“古籍奇妙游”。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1~14题。(共11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湖心亭看雪》)【乙】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①,又四囿②于雪,若涂银,若泼汞③,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然④可爱。寒浃肌肤,清人肺腑。(选自沈周《记雪月之观》)【注释】①虚澄:空虚清澈。②囿:四周。③汞:水银。④离离然:历历分明的样子。11.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文言词句参考方法解释(1)是日更定矣词语推断法:是可忍,孰不可忍______(2)遂添衣起课内迁移法:遂与外人间隔______(3)寒浃肌肤查阅字典法:①沾湿、浸透;②融洽;③周匝。______填序号1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13.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14.甲、乙两文在描写雪景时,是如何做到“文中有画”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二)班级举行朗诵比赛,小语准备在比赛中朗诵《关雎》一诗,请你帮他完成以下任务。(共4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5.小语要用《关雎》参加朗诵比赛,但是对朗读的感情基调变化有些困惑,请你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2分)16.“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两句到底该重读“悠”还是“辗转”,小语有些犹豫。谈谈你的看法。(2分)四、整本书阅读(5分)1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对自由、光明的追求,对胜利的渴望,是许多人物一生的不懈追求。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作品进行具体分析。①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江姐《红岩》(2)“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人生中许多时候总是福祸相依。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故事情节,简述在人物身上是如何体现福祸相互依存的。①杨志《水浒传》 ②祥子《骆驼祥子》五、作文(50分)18.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温室里长不出经得起风吹雨打的劲松,平静的海面练不出搏风击浪的水手。在吃苦耐劳中砥砺意志品质,在攻坚克难中锻造过硬本事,在知重负重中强化使命担当,这是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1)请以“在______中绽放光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2023—2024学年中原名校中考联盟测评(四)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1.(1)①硝②chuāng③suǐ④袖(4分)(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只有”改为“只要”。(2分)2.①感时花溅泪②恨别鸟惊心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后天下之乐而乐⑤落红不是无情物⑥化作春泥更护花⑦人生自古谁无死⑧留取丹心照汗青(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3.(1)脚踏实地地奋斗(意思对即可。与奋斗相关即可,2分)(2)对互联网、即时通信、智能手机等有着天然的依赖;个性鲜明、开放、自信;热爱传统文化。(意思对即可。3分)(3)示例:①作为青少年,要有远大的理想,树立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意识;②要不怕吃苦、艰苦奋斗(或认真学习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意思对即可。能写出统计图中的其他精神也可以得分。精神意识方面1分,实践方面1分,共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4.镜头二:走进庭院,驻足仰望天空呼吸香甜空气镜头三:故乡前院,依靠枣树枝干摩挲岁月痕迹镜头四:走进后院,绿意尽收眼底聆听欢声笑语镜头五:徘徊街边,观望万家灯火更觉故乡恬静(意思对即可。一空1分,共4分)5.(1)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枣树比作害羞的小姑娘,同时化静为动,枣子相互笑着闹着,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秋天枣树丰收的喜悦和热闹。(意思对即可。2分)(2)看到满园瓜果蔬菜的喜悦;听到儿女欢声笑语的欣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意思对即可。任答两点即可,共2分)6.不同意。理由:①内容上,将高大的楼宇与故乡的庭院进行对比,反衬出故乡庭院的祥和、恬静,突出了作者对故乡庭院的痴迷和留恋之情。②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对故乡庭院的描述,引出“我”对现代城市生活的感受,为抒发“我”对故乡庭院的深深眷恋做铺垫。(意思对即可。结构、内容各2分,共4分)7.短视频中对于故乡庭院中美景的描写,突出了院子的生机勃勃、美丽迷人,给人以视觉的滋养,(1分)传达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眷恋之情,充满精神的洗涤;(1分)故乡前院的枣树,虽然岁月流逝但仍挺拔矗立,彰显着顽强精神,象征着坚持和力量,传达出对生命的热爱和礼赞。(1分)也正是这些精神的滋养,让远离故乡的“我”能够拥有直面风雨的勇气。表达了对故乡的感激,给人振奋的力量。(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8.B(3分)文本一原文中说盛世修文,“还要做好典籍文献的数字化工作,编纂大型文献典籍数据库。”而“促进典籍文献的‘活化’利用”,需要“通过数字化立体交互方式、沉浸式文化参与方式等,让典籍文献走进人民大众……”B选项“只有做好典籍文献的数字化工作,编纂大型文献典籍数据库,才能促进典籍文献的‘活化’利用。”条件关系不对。9.B项更合理。(1分)理由:首先,第①段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引出论点我们一定要做好盛世修文这项工作;(1分)接着,第②③段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了文献典籍编纂对文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并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盛世修文传统形成的原因;(1分)然后,第④⑤段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阐述新时代,我们党高度重视文献古籍抢救保护和整理工作以及在修文修典方面应采取的措施;(1分)最后,第⑥段再次强调论点“我们一定要做好盛世修文这项工作”。(1分)(5分。如果选A,可酌情给分,原则不超过4分)10.可以。(1分)材料中指出国家典籍博物馆创新推出互动解谜游戏,将丰富的典籍知识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全新角度呈现,赋予古籍以新的活力。(1分)这与文本一第⑤段中“促进典籍文献的‘活化’利用,通过数字化立体交互方式、沉浸式文化参与方式等,让典籍文献走进人民大众,走进青少年心中”是一致的。(1分)同时,又与文本二中要“注重创新表达”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是一致的。(1分)因此,链接材料可以作为两个文本共同的论据。(1分)(意思对即可。共5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11.(1)这,此(2)于是,就(3)①(每空1分,共3分)12.大雪连续下了三天,西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意思对即可。“俱”“绝”1分,大意1分,共2分)13.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一处1分,共2分)14.甲文运用白描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景图,富有意境(或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运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数量词,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将天地的广阔与人的渺小构成强烈对比)。(2分)乙文运用比喻的修辞描摹雪月奇观,如“若涂银,若泼汞”,突出了雪月之皎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雪月辉映之美。(2分)(意思对即可。结合内容各1分,分析各1分,共4分)【附乙文参考译文】当晚,明月升天,雪月相映,我坐于纸窗之下,感到明亮无比。于是添加衣服出门,登上溪水西侧的小楼。小楼临着溪水,溪水清澈见底,四周覆盖着皑皑白雪,如同涂上了一层白银,又如同水银泼了一地,晶莹闪耀,人的肌肤也被映照得晶莹洁白。明月映照着寒冷的水波,树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