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 铁-标准规程_第1页
钨 铁-标准规程_第2页
钨 铁-标准规程_第3页
钨 铁-标准规程_第4页
钨 铁-标准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77.100

H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48—20××

代替GB/T3648—2013

钨铁

Ferrotungsten

(ISO5450:1980Ferrotungsten-Specificationandconditionsof

delivery,MOD)

(征求意见稿)

××××-××-××发布××××-××-××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3648—20××

钨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钨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炼钢、合金材料中作为钨元素添加剂的钨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50铁合金验收、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4010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T7731.1钨铁化学分析方法辛可宁重量法测定钨量

GB/T7731.2钨铁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盐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7731.3钨铁铜含量的测定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7731.4钨铁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7731.5钨铁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硅量

GB/T7731.6钨铁砷含量的测定钼蓝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7731.7钨铁锡含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7731.8钨铁锑含量的测定罗丹明B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7731.9钨铁铋含量的测定碘化铋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7731.10钨铁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量

GB/T7731.12钨铁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

GB/T7731.14钨铁铅含量的测定极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13247铁合金产品粒度的取样和检测方法

3技术要求

3.1牌号和化学成分

3.1.1钨铁按钨和杂质含量不同,分为4个牌号,其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牌号和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牌号CPSSiMnCuAsBiPbSbSnNiCoAl

W

不大于

75.0

FeW80-A〜0.100.030.060.500.250.100.060.050.050.050.060.100.100.05

85.0

75.0

FeW80-B〜0.300.040.070.700.350.120.080.050.050.050.080.200.200.10

85.0

75.0

FeW80-C〜0.400.050.080.700.500.150.100.050.050.050.080.350.350.10

85.0

≥70

FeW700.800.070.101.200.600.180.120.050.050.050.100.500.500.10

.0

3.1.2钨铁必测元素为W、C、P、S、Si、Mn,其余为保证元素。

3

GB/T3648—20××

3.1.3钨铁以70%含钨量为基准量。

3.1.4需方对化学成分(如砷、锑、铋、锡、铅等元素)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3.2物理状态

3.2.1钨铁以块状交货,粒度范围为10mm〜130mm,小于10mm×10mm粒度的量不应超过该批总量

的5%。

3.2.2需方对粒度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3.2.3钨铁的表面不应有目视显见的非金属夹杂物。

4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4.1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钨铁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按照GB/T4010的规定进行。

4.2分析方法

钨铁的分析方法按照表2的规定进行,或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表2分析方法

序号元素分析方法

1W按照GB/T7731.1的规定进行

2Mn按照GB/T7731.2的规定进行

3Cu按照GB/T7731.3的规定进行

4P按照GB/T7731.4的规定进行

5Si按照GB/T7731.5的规定进行

6As按照GB/T7731.6的规定进行

7Sn按照GB/T7731.7的规定进行

8Sb按照GB/T7731.8的规定进行

9Bi按照GB/T7731.9的规定进行

10C按照GB/T7731.10的规定进行

11S按照GB/T7731.12的规定进行

12Pb按照GB/T7731.14的规定进行

13Ni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

14Co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

15Al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

4.3粒度的取样、检测和验收

钨铁粒度的取样、检测和验收应按照GB/T13247的规定进行。

4.4组批

钨铁可按炉批或分级交货,每批产品中的最高或最低含钨量与平均试样含钨量之差不得超过

3%。按分级批交货时,各炉之间钨含量之差不大于3%。

4.5质量检验和验收

钨铁的质量检查和验收规则应符合GB/T3650的规定。

5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5.1包装

5.1.1产品采用铁通包装,每桶净重100kg。

5.1.2需方对包装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43

GB/T3648—20××

5.2储运

产品应存放在库房内,发运时要用棚车,如露天存放或敞车发运时,须用篷布盖好,严防

包装件内渗入或混入杂物。

5.3标志、质量证明书

产品的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3650的规定

5.4产品的包装、储运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5

GB/T3648—20××

附录A

(资料性)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5450:1980章条编号对照

表A.1给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5450:1980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表A.1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5450:1980章条编号对照表

本标准章条编号对应的ISO标准章条编号

11

22

-3

-4

35

3.15.2

3.25.3和5.4

46

4.16.1

4.26.2

4.3-

4.45.1

4.5-

57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注:表中所列章条编号内容与ISO5450:1980章条编号内容一一对应。

63

GB/T3648—20××

附录B

(资料性)

本标准与ISO5450:1980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表B.1给出了本标准与ISO5450:1980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表B.1本标准与ISO5450:1980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本标准的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

1表述方式不同符合我国铁合金标准的编写范畴

2引用我国现行标准适应我国国情

-删除ISO5450:1980第3章“定义”GB/T14984《铁合金术语》中有“钨铁”定义

-删除ISO5450:1980第4章“订货讯息”本标准引用了GB/T3650《铁合金验收、包装、

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其中

有相应的规定

3.1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

修改了技术要求

以基重结算是我国钨铁的传统结算方式

3.2维持原标准粒度要求,代替ISO5450:1980按照国内外市场要求制定了本标准粒度要求

的5.3.1

4.1用GB/T4010代替ISO3713GB/T4010是修改采用ISO3713制定的我国铁

合金取制样国家标准

4.2引用我国现行钨铁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代替ISO5450:1980并没有给出具体的钨铁分析方

ISO5450:1980的6.2.1法

4.3增加“钨铁粒度的取样、检测和验收应按GB/T13247《铁合金产品粒度的取样和检测方

照GB/T13247的规定进行”法》有检验用筛及筛分方法要求,符合我国国

4.4用本标准的4.4代替ISO5450:1980的5.1本标准与ISO5450:1980组批方式等效,表述

不同,且同一批钨铁钨含量偏差不同而已

4.5较ISO5450:1980增加了4.5适合我国国情

5以“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代ISO5450:1980的第7章只提了笼统要求,而

替ISO5450:1980的第7章我国的GB/T3650《铁合金验收、包装、储运、

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中有相应具体

规定,适合我国国情

5.1,5.2沿用原标准中钨铁包装、储运的具体要求ISO5450:1980没有包装、储运方面的具体规

定,符合我国国情

5.3沿用原标准中钨铁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具ISO5450:1980没有给出包装、储运方面的具

体要求体要求,而GB/T3650中有相应的规定

7

GB/T3648—20××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钴、镍、铝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A.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钨铁中钴、镍含量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测定钨铁中钴、镍、铝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钨铁中钴、镍、铝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50%~

2.0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0050%~5.00%

A.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773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有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部分。

GB/T4010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A.3原理

试料用硝酸,氢氟酸和过氧化氢分解,将溶液引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中测定钴、

镍、铝的强度,根据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各分析元素的质量分数。

A.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适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4.1金属钨粉,钴、镍、铝含量小于0.0005%。

4.2氢氟酸,分析纯。

4.3盐酸,优级纯,ρ1.19g/mL。

4.4盐酸(1+1)。

4.5硝酸,优级纯,ρ1.42g/mL。

4.6硝酸(1+1)

4.7过氧化氢,优级纯,ρ1.10g/mL。

4.8铁溶液,50g/L,称取25.00g金属纯铁粉(99.99%)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50mL盐酸(4.3)

及100mL水,缓慢加热20min,再加入50mL盐酸(4.3)加热至完全溶解,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L

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4.9钴、镍标准贮存溶液:分别称取1.0000g纯钴、纯镍(质量分数不小于99.95%)于一组150mL

烧杯中,分别加入10mL硝酸(4.6),加热溶解,煮沸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分别移入一组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组溶液1mL中分别含1mg钴、1mg镍。亦可购买市售有证标

准物质。

4.10铝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纯铝(质量分数不小于99.95%)于15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

加入10mL水,5g氢氧化钠,低温加热溶解,冷却,用盐酸(4.4)缓慢中和至出现沉淀。再加入20

mL盐酸(4.4),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铝。亦可购

83

GB/T3648—20××

买市售有证标准物质。

4.11钴、镍、铝标准溶液:将标准贮存溶液(4.9~4.10)稀释为每毫升100ug,并与标准贮存溶液保

持一致的酸度。亦可购买市售有证标准物质。

4.3仪器和设备

分析中,除使用通常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外,还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仪器经

优化后应满足下列要求:

4.3.1一般要求

按制造商的建议和实验室定量分析操作来初始调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4.3.2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

较短时间内测量待测元素的工作曲线的最浓溶液的发射谱线绝对或相对光强10次,其标准偏差不

应超过绝对或相对光强平均值的0.5%。4h内测量待测元素的工作曲线的最浓溶液的发射谱线绝对或

相对光强16次,每隔15min测定一次,标准偏差不应超过绝对或相对光强平均值的1%。

A.5取制样

按照GB/T4010的规定进行取制样。试料应通过0.088mm筛孔。

A.6分析步骤

6.1试料量

称取0.20g试料,精确至0.0001g。

6.2溶液的制备

6.2.1待测元素质量分数不大于0.50%

将试料(7.1)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5mL硝酸(4.5)、1mL氢氟酸(4.2),1mL过氧化

氢(4.7),低温加热,使试料完全溶解(如溶液中出现沉淀,可补加1mL过氧化氢,加热煮沸至溶

液澄清),取下冷却,移入100mL塑料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2.2待测元素质量分数为0.50%~5.00%

将试料(7.1)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5mL硝酸(4.5)、1mL氢氟酸(4.2),1mL过氧化

氢(4.7),低温加热,使试料完全溶解(如溶液中出现沉淀,可补加1mL过氧化氢,加热煮沸至溶

液澄清),取下冷却,移入100mL塑料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分取10mL溶液于100mL

塑料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3工作曲线溶液的配制

6.3.1工作曲线I—待测元素质量分数不大于0.50%

称取0.16g金属钨粉(4.1)并移取0.80mL铁溶液(4.8)六份,分别置于400mL烧杯中,依次

加入0、0.50mL、1.00mL、2.00mL、5.00mL、10.00mL钴、镍、铝标准溶液(4.11),加入5mL

硝酸(4.5)、1mL氢氟酸(4.2),1mL过氧化氢(4.7),低温加热,使试料完全溶解(如溶液中

出现沉淀,可补加1mL过氧化氢,加热煮沸至溶液澄清),取下冷却,移入100mL塑料容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6.3.2工作曲线II—待测元素质量分数为0.50%~5.00%

称取0.16g金属钨粉(4.1)并移取0.80mL铁溶液(4.8)一份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5mL

硝酸(4.5)、1mL氢氟酸(4.2),1mL过氧化氢(4.7),低温加热,使试料完全溶解(如溶液中

出现沉淀,可补加1mL过氧化氢,加热煮沸至溶液澄清),取下冷却,移入100mL塑料容量瓶中,

9

GB/T3648—20××

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然后分别移取10.00mL上述溶液六份于100mL塑料容量瓶中,依次加入0、

0.50mL、1.00mL、2.00mL、5.00mL、10.00mL钴、镍、铝标准溶液(4.11),以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

6.4测定

6.4.1分析谱线(推荐),见表2

表2各元素分析线(推荐)

元素CoNiAl

波长/nm238.89231.60396.15

6.4.2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在各元素选定的波长处,测量按质量分数高低选择的工作

曲线(7.3)的光谱强度,当工作曲线线性r≥0.999时,进行试料溶液(7.2)的测定,由计算机自动给

出各测定元素的质量浓度。

A.7分析结果的计算

按式(2)计算测定元素的质量分数w(X),数值以%表示:

CV106V

w(X)100……………(2)

mV1

式中:

C——试样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ug/mL);

V——试液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

——分取试液体积,单位为毫升();

V1mL

m——试样量,单位为克(g)。

V

注:当全量测定时,等于1。

V1

所得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第二位。若测定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0.10%时,表示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A.8精密度

8.1重复性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测定值,在以下给出的平均值范围内,这两个测试结

果的绝对差值不超过重复性限(r),超过重复性限(r)的情况不超过5%。重复性限(r)按表3数

据采用线性内插法求得:

表3重复性限

质量分数/%

重复性限(r)/%

8.2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4所列允许差。

103

GB/T3648—20××

表4允许差

质量分数/%允许差/%

A.9质量保证和控制

分析时,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进行校核,或每年至少用标准样品或控制样品对分析方法校核一

次。当过程失控时,应找出原因。纠正错误后,重新进行校核。

11

GB/T3648—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3648-2013《钨铁》。

本标准与GB/T3648-2013《钨铁》比较,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四个牌号中镍、钴和铝含量的技术要求;

——表1中新增了部分化学成分;

——表2中新增了部分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增加规范项附录C,以支撑镍、钴和铝元素的检测分析。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5450:1980《钨铁—规格和交货条件》。

本标准与ISO5450:1980相比在结构上有所调整,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5450:1980的章条编

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5450:1980相比存在技术性差异,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5450:1980的技术

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5450:1980相比增加规范项附录C,以支撑镍、钴和铝元素的检测分析。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

——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

——删除ISO5450:1980的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赣州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江西省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冶金

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3648-1987、GB/T3648-1996、GB/T3648-2013

2

GB/T3648—20××

钨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钨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适用于炼钢、合金材料中作为钨元素添加剂的钨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650铁合金验收、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GB/T4010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GB/T7731.1钨铁化学分析方法辛可宁重量法测定钨量

GB/T7731.2钨铁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盐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7731.3钨铁铜含量的测定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7731.4钨铁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7731.5钨铁化学分析方法钼蓝光度法测定硅量

GB/T7731.6钨铁砷含量的测定钼蓝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7731.7钨铁锡含量的测定苯基荧光酮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7731.8钨铁锑含量的测定罗丹明B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7731.9钨铁铋含量的测定碘化铋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7731.10钨铁化学分析方法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量

GB/T7731.12钨铁硫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

GB/T7731.14钨铁铅含量的测定极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13247铁合金产品粒度的取样和检测方法

3技术要求

3.1牌号和化学成分

3.1.1钨铁按钨和杂质含量不同,分为4个牌号,其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牌号和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牌号CPSSiMnCuAsBiPbSbSnNiCoAl

W

不大于

75.0

FeW80-A〜0.100.030.060.500.250.100.060.050.050.050.060.100.100.05

85.0

75.0

FeW80-B〜0.300.040.070.700.350.120.080.050.050.050.080.200.200.10

85.0

75.0

FeW80-C〜0.400.050.080.700.500.150.100.050.050.050.080.350.350.10

85.0

≥70

FeW700.800.070.101.200.600.180.120.050.050.050.100.500.500.10

.0

3.1.2钨铁必测元素为W、C、P、S、Si、Mn,其余为保证元素。

3

GB/T3648—20××

3.1.3钨铁以70%含钨量为基准量。

3.1.4需方对化学成分(如砷、锑、铋、锡、铅等元素)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3.2物理状态

3.2.1钨铁以块状交货,粒度范围为10mm〜130mm,小于10mm×10mm粒度的量不应超过该批总量

的5%。

3.2.2需方对粒度有特殊要求,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3.2.3钨铁的表面不应有目视显见的非金属夹杂物。

4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4.1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钨铁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按照GB/T4010的规定进行。

4.2分析方法

钨铁的分析方法按照表2的规定进行,或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表2分析方法

序号元素分析方法

1W按照GB/T7731.1的规定进行

2Mn按照GB/T7731.2的规定进行

3Cu按照GB/T7731.3的规定进行

4P按照GB/T7731.4的规定进行

5Si按照GB/T7731.5的规定进行

6As按照GB/T7731.6的规定进行

7Sn按照GB/T7731.7的规定进行

8Sb按照GB/T7731.8的规定进行

9Bi按照GB/T7731.9的规定进行

10C按照GB/T7731.10的规定进行

11S按照GB/T7731.12的规定进行

12Pb按照GB/T7731.14的规定进行

13Ni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

14Co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

15Al按照附录C的规定进行

4.3粒度的取样、检测和验收

钨铁粒度的取样、检测和验收应按照GB/T13247的规定进行。

4.4组批

钨铁可按炉批或分级交货,每批产品中的最高或最低含钨量与平均试样含钨量之差不得超过

3%。按分级批交货时,各炉之间钨含量之差不大于3%。

4.5质量检验和验收

钨铁的质量检查和验收规则应符合GB/T3650的规定。

5包装、储运、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5.1包装

5.1.1产品采用铁通包装,每桶净重100kg。

5.1.2需方对包装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43

GB/T3648—20××

5.2储运

产品应存放在库房内,发运时要用棚车,如露天存放或敞车发运时,须用篷布盖好,严防

包装件内渗入或混入杂物。

5.3标志、质量证明书

产品的标志和质量证明书应符合GB/T3650的规定

5.4产品的包装、储运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5

GB/T3648—20××

附录A

(资料性)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5450:1980章条编号对照

表A.1给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5450:1980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表A.1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5450:1980章条编号对照表

本标准章条编号对应的ISO标准章条编号

11

22

-3

-4

35

3.15.2

3.25.3和5.4

46

4.16.1

4.26.2

4.3-

4.45.1

4.5-

57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注:表中所列章条编号内容与ISO5450:1980章条编号内容一一对应。

63

GB/T3648—20××

附录B

(资料性)

本标准与ISO5450:1980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